中國現代十大著名化學家,你知道他們的貢獻嗎?

徐光憲

徐光憲 中國科學院

研究領域:稀土量子化學和稀土化合物結構規律性的研究

徐光憲(1920.11.7-2015.4.28),浙江紹興上虞人,物理化學家、無機化學家、教育家,200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被譽為"中國稀土之父"、"稀土界的袁隆平"。

1944年,徐光憲畢業於交通大學化學系;1951年3月,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1957年9月,任北京大學技術物理系副主任兼核燃料化學教研室主任;1980年12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86年2月,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化學學部主任;1991年,被選為亞洲化學聯合會主席。

徐光憲長期從事物理化學和無機化學的教學和研究,涉及量子化學、化學鍵理論、配位化學、萃取化學、核燃料化學和稀土科學等領域,基於對稀土化學鍵、配位化學和物質結構等基本規律的深刻認識,發現了稀土溶劑萃取體系具有"恆定混合萃取比"基本規律,在20世紀70年代建立了具有普適性的串級萃取理論。

中國現代十大著名化學家,你知道他們的貢獻嗎?

帥志剛

帥志剛 北京大學化學系

研究領域:理論化學、有機功能材料理論計算與模擬

周其鳳 中國科學院

研究領域:高分子合成、液晶高分子、高分子的結構與性質等。

黃春輝 中國科學院

研究領域:稀土分離化學、配位化學和分子基功能膜材料

趙玉芬 國際科學院

研究領域:生命有機磷化學、生物有機化學、有機合成化學,生命起源

鄭蘭蓀 廈門大學納米科技中心

研究領域:主要從事原子團簇科學研究。運用激光濺射、交叉離子-分子束、離子選擇囚禁等技術,設計了獨特的激光濺射團簇離子源,研製了多臺激光產生原子團簇合成裝置,發現了一系列新型團簇,研究了它們的特性和規律。

遊效曾 中國科學院

研究領域:新型配合物的合成和晶體結構。分子基光電功能材料。配合物的成鍵和波譜理論研究。

黎樂民 北京大學化學系

研究領域:密度泛函理論及相關計算方法,大體系的理論計算方法,含重元素化合物的理論研究:相對論效應的化學效果,鑭系化合物的電子

結構與穩定。

曹楚南 浙江大學

1930年8月出生於江蘇常熟,腐蝕科學與電化學專家,中國腐蝕電化學領域的開拓者與領導者

趙東元 復旦大學

研究領域:從事介孔材料合成、結構和機理的物理化學及其催化研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