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智造的創新傳奇

8月9日,華為公司在廣東東莞松山湖召開華為開發者大會。 (資料圖片)

"中國智造的創新傳奇

8月9日,華為公司在廣東東莞松山湖召開華為開發者大會。 (資料圖片)

中國智造的創新傳奇

8月16日,支持NSA/SA的5G雙模手機——華為Mate20X 5G手機在杭州的中國移動營業廳首發上市。 李 忠攝(人民視覺)

"中國智造的創新傳奇

8月9日,華為公司在廣東東莞松山湖召開華為開發者大會。 (資料圖片)

中國智造的創新傳奇

8月16日,支持NSA/SA的5G雙模手機——華為Mate20X 5G手機在杭州的中國移動營業廳首發上市。 李 忠攝(人民視覺)

中國智造的創新傳奇

5月21日,華為公司創始人、CEO任正非在深圳華為總部接受媒體採訪。 新華社記者 白 瑜攝

"中國智造的創新傳奇

8月9日,華為公司在廣東東莞松山湖召開華為開發者大會。 (資料圖片)

中國智造的創新傳奇

8月16日,支持NSA/SA的5G雙模手機——華為Mate20X 5G手機在杭州的中國移動營業廳首發上市。 李 忠攝(人民視覺)

中國智造的創新傳奇

5月21日,華為公司創始人、CEO任正非在深圳華為總部接受媒體採訪。 新華社記者 白 瑜攝

中國智造的創新傳奇

8月9日,華為公司在廣東東莞松山湖舉行的華為開發者大會上正式發佈自主研發的鴻蒙操作系統。 新華社記者 周 科攝

在中國,有這樣一家企業,32年前,它以“有限公司”的方式誕生在深圳一棟居民樓內,創業之初只有五六個人、兩萬多元創業資本,老闆任正非是個通信製造的門外漢。

32年後的今天,它的產品和服務遍及170多個國家,服務於全球1/3人口,在北美、歐洲、日本、印度及中國等地設立了14個研發中心。其中,三大業務之一的消費業務,產品全面覆蓋手機、個人電腦和平板電腦、可穿戴設備、移動寬帶終端、家庭終端和終端雲,此外,它還是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機廠商。

這家公司便是華為。華為是一家獨一無二的中國企業,它的強大令其國際競爭者心生敬畏。

今天,這家在中國土生土長的科技公司被外界評為中國最成功的跨國企業之一,從5G通訊技術到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鴻蒙操作系統,再到即將商用的華為AI技術,華為正在向各國展示中國智造的創新傳奇。

華為5G

“1平方公里的百萬級連接”

6月25日,華為獲得了中國首張5G終端電信設備進網許可證,許可證編號001。

獲得這張許可證的產品是華為的5G雙模手機Mate20X(5G)。目前,全球各個國家和地區的電信運營商都採用5G混合組網(NSA)和獨立組網(SA)兩種主流組網方式建設5G網絡,這兩種模式便是“雙模”。華為的這款新手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可以同時支持5G混合組網(NSA)和獨立組網(SA)模式的5G雙模手機。

華為在5G通訊技術的研發上,取得的成效不只是手機。截至2019年3月底,華為已投入2000多名專家工程師從事5G研發,在全球已經建立十餘個5G研究中心。目前,華為向歐洲電信標準化協會ETSI聲明的5G領域基本專利佔該領域全球份額的20%,居世界第一。

速度快、多連接、低時延,這是華為5G技術的三大優勢。

“5G的容量是4G的20倍,是2G的1萬倍;耗電每個比特相比4G下降了10倍;體積下降到1/3,下降了70%。5G基站只有20公斤,就像裝文件的手提箱那麼大,不需要再建鐵塔,可以隨意地裝在杆子上、掛在牆上。”在談到華為5G技術的優勢時,華為總裁任正非對本報記者說,“歐洲有許多非常老的城區,不能安裝大鐵塔。我們的5G基站使用耐腐蝕材料,幾十年不會腐蝕,方便歐洲各國投放使用。此外,以前建設大基站需要吊車,現在5G基站我們用人手提就上去了,很簡單。5G的帶寬也非常大,能提供非常多的高清內容,傳播8K視頻數據很簡單,傳輸費用下降了100倍,這樣普通人也能看超高清電視。”

2018年12月1日,韓國三大電信供應商SK電訊、KT和LGU 同步在韓國部分地區推出5G服務,同時在韓國發送首批5G信號。這也是新一代移動通信服務在全球首次實現商用。其中,LGU 的5G設備主要由華為提供。

8月14日,市場調研機構IHSMarkit送出了一份對韓國5G網絡測速報告,這是全球首份5G商用網絡測試報告。報告顯示,在華為的幫助下,韓國運營商LGU 提供的5G網絡服務不但最穩定,同時網速也是最快的。無論是最高下載速度、平均最高下載速度,還是平均最短時延,使用華為5G技術的LGU 都遙遙領先。其中在最大下載速度上,LGU 是SKT的1.4倍、KT的1.2倍,而平均最短時延上,LGU 是SKT的40%,是KT的70%。對於華為5G解決方案,LGU 表示,華為不僅技術領先,同時設備性價比很高,實際效果令人滿意。

“華為的5G技術可以真正實現1平方公里內一百萬數目的鏈接,只有鏈接數目上去了,萬物互聯才能真正實現。”華為公司相關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表示,“華為5G的低時延,可以讓自動駕駛真正走入人們的生活,現在中國已經研製出‘智慧的車’,但是我們還需要‘聰明的路’。低延時可以把路網上的所有實時信息蒐集起來及時傳遞給每一輛車,這樣路車兼備,智能出行就能從概念變為現實。”

鴻蒙系統

“眾人拾柴火焰高”

8月9日,華為在廣東東莞松山湖舉行的華為開發者大會上正式發佈自主研發的鴻蒙操作系統。

今年的華為開發者大會為期3天,是華為歷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會議,吸引了5000名技術開發者參會,與會者圍繞終端產業和5G技術進行全球性的應用開發研討,研討重點在於構建全球性的產業生態體系。

華為公司常務董事、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介紹,鴻蒙系統是基於微內核的全場景分佈式OS(操作系統),可按需擴展,實現更廣泛的系統安全,主要用於物聯網,特點是低時延,甚至可到毫秒級乃至亞毫秒級。

“大家問我們為什麼發佈鴻蒙OS,從計算機被髮明以來,我們由PC時代進入到互聯網時代,再進入到移動互聯網時代,大家都在做下一代操作系統,谷歌、蘋果也在做,我們今天發佈的鴻蒙操作系統也是面向下一代來做的,同時為了給現代應用開發兼容、集成,帶來更好的安全性、更好的信息、更高的性能。”餘承東對本報記者說。

此外,華為還公佈了鴻蒙內核及OS的演進路標,將在今年首發的智慧屏產品中率先使用鴻蒙OS1.0。未來三年,除完善相關技術外,鴻蒙OS會逐步應用在可穿戴、智慧屏、車機等更多智能設備中。

值得一提的是,鴻蒙OS將向全球開發者開源,並推動成立開源基金會,建立開源社區,與開發者一起共同推動鴻蒙的發展,並通過討論對產業或技術發展提出建議。

“我們開源是想讓全世界參與鴻蒙OS的建設,讓鴻蒙變成世界級的OS。此外,開源也能解決信任的問題。那我開源的鴻蒙OS每個人都能看得到,我們公開坦蕩。”餘承東對本報記者說,“另外,開源能解決開發能力的問題,眾人拾柴火焰高,讓全世界開發者的智慧、能力參與進來,打造成最強、最優秀的、面向下一代的操作系統。目前,我們的微內核架構面向下一代的操作系統走到了前列,也就是說鴻蒙現在處於領先地位。像做半導體一樣,老跟在別人後面做,永遠不能領先。”

餘承東表示:“我們相信鴻蒙OS的推出會極大地提升產業的活力和生態的豐富性,希望鴻蒙OS的推出能夠為全場景時代帶來更加豐富多彩的體驗。我們歡迎全球開發者積極支持鴻蒙OS生態建設,共同為消費者打造全場景智慧化生活體驗。”

普惠AI

“人工智能才是大產業”

2019年7月31日,華為舉行了“千瘡百孔的爛伊爾2飛機”戰旗交接儀式,任正非在儀式上做了題為《鋼鐵是怎麼煉成的》的講話。

“5G提供高帶寬、低時延,支撐的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簡稱AI)才是大產業。”任正非在講話中說,“人工智能是又一次改變信息社會格局的機會,它需要超級計算、超大容量的數據存儲和超速聯接的支撐,才能實現。”

事實上,在人們熱烈討論5G的廣泛適用性的時候,華為已經開始在人工智能的領域佈局了。

2018年,華為發佈了《GIV(全球產業發展願景)2025打開智能世界產業版圖》白皮書。白皮書認為,預計2025年100%的企業都將聯接雲服務,85%的企業應用將被部署在雲端,AI利用率達86%,數據利用率將劇增至80%,每年1800億TB(萬億字節)新增數據將源源不斷地創造智能和價值。

去年10月,華為發佈了兩款AI芯片——昇騰910和昇騰310。昇騰910主打AI訓練,是目前單芯片計算密度最大的芯片,比目前最強的NVIDIA(英偉達公司)V100的125T還要高上一倍,也超出谷歌的TPU3.0。

為加速推動普惠AI,華為雲更快的AI開發平臺ModelArts以及更懂開發者的視覺AI應用開發平臺HiLens在2018年10月問世。

ModelArts是面向AI開發者的一站式開發平臺,提供海量數據預處理及半自動化標註、大規模分佈式訓練、自動化模型生成以及端—邊—雲模型按需部署能力。幫助用戶快速創建和部署模型,管理全週期AI工作流。

3月20日,斯坦福大學發佈最新的DAWNBench榜單,華為雲ModelArts一站式AI開發平臺獲得圖像識別訓練和推理性能雙料冠軍,將模型訓練時間大幅縮減的同時實現了超強推理性能,體現了其在全球深度學習平臺技術的領先性。

根據工信部在2018年公佈的相關統計數據,中國的AI人才缺口達到500萬以上,且在持續擴大,AI人才供給率不足5%。為解決AI人才缺乏問題,2018年12月27日,華為與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在北京大學英傑交流中心共同舉辦百校教師AI峰會。來自157所高校與研究機構的電子信息、計算機、控制工程、汽車交通、機器人等AI相關院系,340多位教師出席了峰會。會上,華為與夥伴們共同探討AI在各行業的發展以及對高校教育的支持計劃。

“與基礎教育體系相結合,構建全方位、深層次的AI人才培養機制,對於大部分企業來說是知道正確但並不能嘗試的工作。因為收效太慢,對企業的直接作用有限。然而如果每一家企業,都在時代巨浪前選擇守護眼前的蠅頭之利,那麼新技術帶來的生產力革新也就成了一句空話。”華為公司相關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表示,“雖然是最複雜、最長期的一種投入,但卻是中國AI產業今天所必須的投入。華夏千秋事,風雨亦為之。以教育興AI,華為正努力而為。”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