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濤:算法和軟件是華為在ICT領域最核心的競爭力

5月15日,華為召開數據庫和存儲產品發佈會,發佈全球首款AI-Native數據庫GaussDB和業界性能第一的分佈式存儲FusionStorage 8.0。

在用戶眼中華為一向以硬件見長,此次突然發佈兩款重磅軟件產品可能讓人有些意外。這其中有什麼戰略考量,華為常務董事、ICT戰略與Marketing總裁汪濤在會後進行了解讀。

汪濤:算法和軟件是華為在ICT領域最核心的競爭力

9萬研發人員,70%做軟件

眾所周知,華為已經經歷了30多年的發展,成為ICT領域基礎設施和智能終端的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

“綜合”,必然軟硬兼施。汪濤表示:“我們提供的產品不止是硬件,可能大家從市場上看到的,華為公司的硬件產品偏多,軟件產品偏少。而實際上,在華為公司接近9萬人員研發隊伍裡面,70%多的人在做軟件,算法和軟件是華為ICT領域最核心的競爭力。”

長期關注華為的用戶知道,2017年華為提出新的願景——“把數字世界帶入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構築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這一願景在很多場合被華為各個業務線的高管提及,而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顯然不止包含硬件,它必須包括硬件、軟件和生態合作伙伴。

汪濤表示,過去華為的產品更多以硬件的形態展現,為了更好地踐行新的願景,華為必須在軟件領域有所呈現。“我們這次把它鄭重的發佈出來,很大的一個方面,是希望讓業界認識到,華為在這個領域利用創新的力量,給行業作出貢獻。”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GaussDB和FusionStorage 8.0兩款新品面世即帶著“業界第一”的名頭,也讓人對華為的軟件實力產生濃厚的興趣。

GaussDB:9年研發,完整呈現

GaussDB作為全球首款AI-Native數據庫,據稱有兩大革命性突破:

第一,GaussDB首次將人工智能技術融入分佈式數據庫的全生命週期,實現自運維、自管理、自調優、故障自診斷和自愈。在交易、分析和混合負載場景下,基於最優化理論,首創基於深度強化學習的自調優算法,調優性能比業界提升60%以上;

第二,通過異構計算創新框架,GaussDB充分發揮X86、ARM、GPU、NPU多種算力優勢,在權威標準測試集TPC-DS上,性能比業界提升50%,排名第一。

國內數據庫領域經歷過相當長一段時間採用海外閉源數據庫的歷史,當時相關領域最優秀的人才也只是DBA級別,無緣核心技術。隨著移動互聯網興起,眾多企業轉向開源,雖然成本下降,但止步於集群調度。在分佈式數據庫面臨後摩爾定律時代挑戰時,AI趁勢而起,技術人才們重新定義數據庫架構,將AI融入內核,讓數據庫更智能。GaussDB就是大量人才長時間的研發成果。

汪濤透露,華為最早從2001年開始,在面向電信類產品和解決方案中做嵌入式數據庫以及用於電信設備中數據庫軟件的開發,到了2011年,正式啟動GaussDB的研發。

因此,GaussDB實際上歷經9年的開發,才第一次作為一個完整的產品呈現。“就是為了能夠真正的實現我們所提到的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因為它不再是我們產品的一個嵌入式組件,而應該成為整個IT和雲,甚至我們CT(通信技術)解決方案很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

汪濤:算法和軟件是華為在ICT領域最核心的競爭力

FusionStorage 8.0:1毫秒時延,SPC-1排名第一

不同於GaussDB以著名科學家、“數學王子”高斯命名,FusionStorage 8.0的名字顧名思義,帶有“融合”的感覺,既具備雲基礎架構的彈性按需服務能力,又滿足企業關鍵業務需求,是一套全自研存儲系統。

作為新一代智能分佈式存儲,FusionStorage 8.0同樣做到了業界第一,實現了三大突破:

第一,單節點性能高達16.8萬每秒讀寫速度(IOPS)和1毫秒以內時延,在業界標準測試SPC-1中排名第一,首次讓分佈式存儲也可以承載企業關鍵應用。

第二,首次實現一套存儲同時支持塊、文件、對象、HDFS協議,一套存儲可支撐一個數據中心。

第三,率先將人工智能技術融入存儲全生命週期管理,從資源規劃、業務發放、系統調優、風險預測、故障定位等方面實現智能運維管理。

數據是未來世界的生產資料,這一點毋庸置疑。但在分析數據時,讀取終歸受到速度限制。當各行各業的數據量越來越大,對時效性要求越來越高,傳統IT系統也面臨極大挑戰。

以運營商場景為例,存儲時延大於9ms時,運營商每600TB數據輸出一份報表需要用時60小時,對於需要以天為單位掌握用戶用網效果、改善用戶用網體驗的運營商來說無法滿足需求。而FusionStorage 8.0可以做到1毫秒以內的時延,將用時縮短到12小時,極大地提升效率。

汪濤:算法和軟件是華為在ICT領域最核心的競爭力

數據是生產資料,也是智能化的關鍵

人類社會的生產資料隨著發展產生了巨大的變化,農業經濟時期是土地和勞動力,工業經濟時期是資本和技術,數字經濟的生產資料則一定是數據。

根據華為《全球產業展望GIV》預測,全球數據量將從2018年的32.5ZB快速增長到2025年的180ZB。隨著5G到來,數據存儲和實時分析能力將是建設數據基礎設施面臨的挑戰。但華為顯然有信心發揮積極的作用。

汪濤說道:“華為公司進入任何一個行業,任何一個產業,我們都希望能夠用華為公司創新的力量,給這個行業帶來一個特殊價值,能夠驅動整個行業的發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