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對社會的貢獻,中國企業都應該向這兩家企業學習

論對社會的貢獻,中國企業都應該向這兩家企業學習

馬雲與任正非

最近看到一個問題:華為與阿里巴巴哪家企業對社會的貢獻更大?

這讓我想到很多企業談到的企業願景。

大多數企業都會將為社會做貢獻視作自己的願景,但其實能夠真正做到的也只是增加一些工作崗位,很難產生影響廣泛的貢獻。

但華為和阿里巴巴卻是例外,他們屬於真正為社會做出貢獻的那一小批企業之二。

所以我覺得那個問題問的不太合適,這有煽動對立情緒的嫌疑,我們應該問:華為和阿里分別對社會做了哪些貢獻?因為兩者對於社會的貢獻方式不一樣,也很難有一個統一標準去衡量。

不過我試著從目前的直接貢獻未來的貢獻以及對於整個國民經濟影響的宏觀角度這三個方面簡單說說。

論對社會的貢獻,中國企業都應該向這兩家企業學習

阿里巴巴脫貧基金


首先,目前的直接貢獻。

這裡有兩個詞語需要注意,就是目前和直接。

從目前的直接貢獻來說,阿里巴巴對於社會的貢獻有目共睹,而且客觀來說要遠大過於華為對於社會的貢獻。

我們可以將華為視作一家純粹的企業,它的絕大部分考量都是為了企業的生存,包括現在,華為依然是為了求得自己的生存,而不是為了給中國的科技漲臉。只不過華為對於生存這件事兒做的太過於出色,在中國的科技同行不給力的背景下,華為被動成為中國科技力量的代表。但這對於華為來說,未必是件值得驕傲的事情,對中國科技行業來說尤其如此。

阿里巴巴則是一家有著很遠大的社會願景的企業——或者說互聯網企業作為服務業(與此對比的是華為是製造業先鋒)一分子幾乎都有著自己的社會願景,阿里巴巴賦予了電商一種新形式,帶動許多中小廠商實現了銷售場所的轉移,也創造了許多的就業崗位。而且電商對於移動互聯網有著巨大帶動作用,並且以移動互聯網為跳板,阿里將自己的影響力滲透進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去,改變了金融,改變了物流,實現了信息和物質更快速的流通。

而華為在過去這些年究其本質,只是夯實了自己的生存基礎,讓自己能夠面對更危急的環境。

論對社會的貢獻,中國企業都應該向這兩家企業學習


其次,未來的貢獻。

華為作為全球5G技術領先者,它對於技術的攻堅本身,就可以視作對於社會的貢獻,就像士兵扛槍保衛家園、農民種地養育人民一樣,只是做貢獻的方式有差距。

5G對於下一個工業時代的重要性其實已經得到了證明,那麼下一步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之一可能就建立在華為的5G技術之上。

關於5G的產業價值有多大,可以看看一下數據:

據高通公司的調查數據,預計到2035年,藉助5G提升生產力的產業,將在全球範圍內創造12萬億美元的產值,2200萬個工作崗位將直接或間接被創造。4月12日,白宮表示,美國的5G網絡建設計劃投入2750億美元,將使美國GDP增加5000億美元,同時創造300萬個就業崗位;而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的報告顯示,中國的5G商用或將在2020~2025年間爆發,可實現經濟總產出10.6萬億元人民幣的直接增長及24.8萬億元的間接增長,直接創造超過300萬個就業崗位。

一水兒的官方數據,那麼你看,因為華為,中國走在了5G前列,因為5G,中國就可能走在世界的……最前列?這不是不能想象的。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這句話真不是吹的。

所以論未來的貢獻,華為比阿里可能要大得多。這也是為什麼華為的事兒能變成中美兩國之間的事兒的原因。

論對社會的貢獻,中國企業都應該向這兩家企業學習


最後,對國民經濟的宏觀影響。

阿里巴巴是停留在表層應用階段,它更多在於對制度的創新、對模式的創新,它建立起來的電商及金融生態系統已經成為國民生活的一部分,它對於國民經濟的作用將更多體現在加成、維持以及輔助。

倒是阿里巴巴的大數據和阿里達摩院對於人工智能的研究,或許可以孵化出幫助中國大幅度提升人工智能技術以及應用的大項目,那麼阿里巴巴對國民經濟依然能夠起到提振作用。

而華為僅說通信技術,它在未來有望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之一,因為如果5G技術真的能夠實現未來物聯網時代對於通信的諸多複雜要求,那它必然會成為下一個世代的經濟引擎。

論對社會的貢獻,中國企業都應該向這兩家企業學習


最後想說的是,其實沒必要去比較兩家公司孰強孰弱,或者誰對社會的貢獻更大,因為我們根據眼下的一切所做的任何結論都毫無依據。我們更應該支持這兩家從中國走向世界的偉大企業,能夠以各自的方式共同為人類社會做貢獻。

論對社會的貢獻,中國企業都應該向這兩家企業學習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