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手機不是全球第一,但光網聯接絕對是全球第一'

"

1966年,年輕的工程師、英藉華人高錕,就光纖傳輸的前景發表了具有歷史意義的論文,並由此在43年後獲得了2009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1979年,世界上第一條商用的光纖通信系統問世,從此以後,光纖通信技術成為了我們向互聯網時代邁進不可替代的重要基石。

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裡,光聯接產業卻似乎正陷入到一種成熟到有些波瀾不驚的狀態。直到5G時代的來臨,AI等智能化技術的深度融入,不斷推動了ICT的融合。光聯接也得以突破原有的邊界,向更多的場景滲透。

"

1966年,年輕的工程師、英藉華人高錕,就光纖傳輸的前景發表了具有歷史意義的論文,並由此在43年後獲得了2009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1979年,世界上第一條商用的光纖通信系統問世,從此以後,光纖通信技術成為了我們向互聯網時代邁進不可替代的重要基石。

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裡,光聯接產業卻似乎正陷入到一種成熟到有些波瀾不驚的狀態。直到5G時代的來臨,AI等智能化技術的深度融入,不斷推動了ICT的融合。光聯接也得以突破原有的邊界,向更多的場景滲透。

華為手機不是全球第一,但光網聯接絕對是全球第一

如華為傳送與接入產品線總裁靳玉志所說,“未來5年,光聯接將從每個家庭延伸至每個房間,從每個辦公室延伸至每個桌面,乃至每個機器,同時還將覆蓋每個數據中心,進而支撐固定聯接數的百倍以上的增長,實現無處不在的光聯接。”

華為在7月15日發佈了智簡全光網戰略,開啟了通向未來的“五年戰事”,作為全球光聯接領域的領導者,華為的面前沒有任何可以借鑑的樣板,唯有不斷創新,不斷向前。

如何抓住光產業前所未有之機遇

光產業所面臨的歷史機遇,第一個驅動力就在於5G,光產業本身與5G商用的開啟就有著必然的聯繫。我們知道,5G的三大特徵:超大帶寬、超低時延、海量聯接。這其實對5G承載網的多個環節提出了巨大挑戰,說5G的競爭將是光纖寬帶基礎網絡的競爭一點都不為過。

工信部通信科技委常務副主任、中國電信科技委主任韋樂平就表示“5G商用將對光產業帶來巨大利好,全光網是5G最理想的承載技術。” 韋樂平還表示,“全光網已經從1.0時代(全光纖網)開始邁向全光網2.0時代(全光自動調度),走向SDN控制,打造真正的跨網、跨技術、跨廠家的全網視野,從而有效降低網絡建設和運營成本。”

"

1966年,年輕的工程師、英藉華人高錕,就光纖傳輸的前景發表了具有歷史意義的論文,並由此在43年後獲得了2009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1979年,世界上第一條商用的光纖通信系統問世,從此以後,光纖通信技術成為了我們向互聯網時代邁進不可替代的重要基石。

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裡,光聯接產業卻似乎正陷入到一種成熟到有些波瀾不驚的狀態。直到5G時代的來臨,AI等智能化技術的深度融入,不斷推動了ICT的融合。光聯接也得以突破原有的邊界,向更多的場景滲透。

華為手機不是全球第一,但光網聯接絕對是全球第一

如華為傳送與接入產品線總裁靳玉志所說,“未來5年,光聯接將從每個家庭延伸至每個房間,從每個辦公室延伸至每個桌面,乃至每個機器,同時還將覆蓋每個數據中心,進而支撐固定聯接數的百倍以上的增長,實現無處不在的光聯接。”

華為在7月15日發佈了智簡全光網戰略,開啟了通向未來的“五年戰事”,作為全球光聯接領域的領導者,華為的面前沒有任何可以借鑑的樣板,唯有不斷創新,不斷向前。

如何抓住光產業前所未有之機遇

光產業所面臨的歷史機遇,第一個驅動力就在於5G,光產業本身與5G商用的開啟就有著必然的聯繫。我們知道,5G的三大特徵:超大帶寬、超低時延、海量聯接。這其實對5G承載網的多個環節提出了巨大挑戰,說5G的競爭將是光纖寬帶基礎網絡的競爭一點都不為過。

工信部通信科技委常務副主任、中國電信科技委主任韋樂平就表示“5G商用將對光產業帶來巨大利好,全光網是5G最理想的承載技術。” 韋樂平還表示,“全光網已經從1.0時代(全光纖網)開始邁向全光網2.0時代(全光自動調度),走向SDN控制,打造真正的跨網、跨技術、跨廠家的全網視野,從而有效降低網絡建設和運營成本。”

華為手機不是全球第一,但光網聯接絕對是全球第一

可見全光網可以為運營商提供差異化的競爭優勢,這也是光產業在運營商市場擁有的最突出的需求。

第二個驅動力來自於業務驅動。靳玉志說,“不僅是5G需要光聯接,還有家庭聯接,比如中國基本完成了光纖入戶,而且全球都在加速,比如歐洲西班牙和法國都啟動了大規模的光纖接入。”

的確,GSMA的預測數據顯示,到2025年,全球將會有13億人用上5G,5G網絡覆蓋率達到40%,5G移動終端的連接數量將達14億。5G的到來將為VR、AR、直播等沉浸式個人業務帶來關鍵性發展機遇,同時還將進一步激發企業市場活力,為汽車、無人機、智能製造等領域的業務模式創新奠定堅實基礎。

第三個驅動力是來自於企業級市場。在業務雲化、AI、IoT和大數據等新興技術及業務的不斷驅動下,企業數字化轉型需求急速增長。華為GIV 2025預測,到2025年100%的企業將採用雲服務,85%的企業應用將雲化,物聯網訴求將提升到現有的5倍,隨之而來網絡建設需求及複雜度不斷提高。

“在企業級數字化的驅動下,光纖開始快速進入到工業互聯網和園區,這是我們看到的一個明顯的需求。”靳玉志表示。

最後一個驅動則是技術維度的。靳玉志認為,“固網和無線其實經歷了相似的發展階段,所以華為認為,固網也正處於F5G的時代。”

中國寬帶發展聯盟提出固定網絡的發展經歷了5個代際:以PSTN/ISDN技術為代表的窄帶時代(64Kbps)、以ADSL技術為代表的寬帶時代(10Mbps)、以VDSL技術為代表的超寬帶時代(30~200Mbps)、以GPON/EPON技術為代表的超百兆時代(100~500Mbps),目前正跨入以10G PON技術為代表的第五代千兆超寬時代。

那麼,固網與無線,兩個5G相結合就是所謂的“雙千兆”的概念。比如,中國移動發佈了“雙千計劃”,中國電信發佈了“智慧雙千兆”戰略,中國聯通也提出了“雲網融合”戰略,都是瞄準了這一趨勢。

四大場景是智簡全光網戰略的價值內核

實際上,華為對光產業投入這麼大的熱情,源於自身的戰略使然。靳玉志告訴我,“在華為公司的戰略裡,是希望在無線和光產業兩部分做到長期領先,因為這兩個方向都是物理層的技術,目前看是沒有可以替代的東西。”

"

1966年,年輕的工程師、英藉華人高錕,就光纖傳輸的前景發表了具有歷史意義的論文,並由此在43年後獲得了2009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1979年,世界上第一條商用的光纖通信系統問世,從此以後,光纖通信技術成為了我們向互聯網時代邁進不可替代的重要基石。

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裡,光聯接產業卻似乎正陷入到一種成熟到有些波瀾不驚的狀態。直到5G時代的來臨,AI等智能化技術的深度融入,不斷推動了ICT的融合。光聯接也得以突破原有的邊界,向更多的場景滲透。

華為手機不是全球第一,但光網聯接絕對是全球第一

如華為傳送與接入產品線總裁靳玉志所說,“未來5年,光聯接將從每個家庭延伸至每個房間,從每個辦公室延伸至每個桌面,乃至每個機器,同時還將覆蓋每個數據中心,進而支撐固定聯接數的百倍以上的增長,實現無處不在的光聯接。”

華為在7月15日發佈了智簡全光網戰略,開啟了通向未來的“五年戰事”,作為全球光聯接領域的領導者,華為的面前沒有任何可以借鑑的樣板,唯有不斷創新,不斷向前。

如何抓住光產業前所未有之機遇

光產業所面臨的歷史機遇,第一個驅動力就在於5G,光產業本身與5G商用的開啟就有著必然的聯繫。我們知道,5G的三大特徵:超大帶寬、超低時延、海量聯接。這其實對5G承載網的多個環節提出了巨大挑戰,說5G的競爭將是光纖寬帶基礎網絡的競爭一點都不為過。

工信部通信科技委常務副主任、中國電信科技委主任韋樂平就表示“5G商用將對光產業帶來巨大利好,全光網是5G最理想的承載技術。” 韋樂平還表示,“全光網已經從1.0時代(全光纖網)開始邁向全光網2.0時代(全光自動調度),走向SDN控制,打造真正的跨網、跨技術、跨廠家的全網視野,從而有效降低網絡建設和運營成本。”

華為手機不是全球第一,但光網聯接絕對是全球第一

可見全光網可以為運營商提供差異化的競爭優勢,這也是光產業在運營商市場擁有的最突出的需求。

第二個驅動力來自於業務驅動。靳玉志說,“不僅是5G需要光聯接,還有家庭聯接,比如中國基本完成了光纖入戶,而且全球都在加速,比如歐洲西班牙和法國都啟動了大規模的光纖接入。”

的確,GSMA的預測數據顯示,到2025年,全球將會有13億人用上5G,5G網絡覆蓋率達到40%,5G移動終端的連接數量將達14億。5G的到來將為VR、AR、直播等沉浸式個人業務帶來關鍵性發展機遇,同時還將進一步激發企業市場活力,為汽車、無人機、智能製造等領域的業務模式創新奠定堅實基礎。

第三個驅動力是來自於企業級市場。在業務雲化、AI、IoT和大數據等新興技術及業務的不斷驅動下,企業數字化轉型需求急速增長。華為GIV 2025預測,到2025年100%的企業將採用雲服務,85%的企業應用將雲化,物聯網訴求將提升到現有的5倍,隨之而來網絡建設需求及複雜度不斷提高。

“在企業級數字化的驅動下,光纖開始快速進入到工業互聯網和園區,這是我們看到的一個明顯的需求。”靳玉志表示。

最後一個驅動則是技術維度的。靳玉志認為,“固網和無線其實經歷了相似的發展階段,所以華為認為,固網也正處於F5G的時代。”

中國寬帶發展聯盟提出固定網絡的發展經歷了5個代際:以PSTN/ISDN技術為代表的窄帶時代(64Kbps)、以ADSL技術為代表的寬帶時代(10Mbps)、以VDSL技術為代表的超寬帶時代(30~200Mbps)、以GPON/EPON技術為代表的超百兆時代(100~500Mbps),目前正跨入以10G PON技術為代表的第五代千兆超寬時代。

那麼,固網與無線,兩個5G相結合就是所謂的“雙千兆”的概念。比如,中國移動發佈了“雙千計劃”,中國電信發佈了“智慧雙千兆”戰略,中國聯通也提出了“雲網融合”戰略,都是瞄準了這一趨勢。

四大場景是智簡全光網戰略的價值內核

實際上,華為對光產業投入這麼大的熱情,源於自身的戰略使然。靳玉志告訴我,“在華為公司的戰略裡,是希望在無線和光產業兩部分做到長期領先,因為這兩個方向都是物理層的技術,目前看是沒有可以替代的東西。”

華為手機不是全球第一,但光網聯接絕對是全球第一

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華為會發布智簡全光網戰略。面向全光傳送、全光接入、全光數據中心、全光園區四大場景,聚集光傳送、光接入、光終端三大系列產品進行持續性創新,以引領全球光產業的發展。

首先,在全光傳送方面。華為發佈了全光傳送2.0(Optical Networking 2.0)解決方案:通過新速率、新站點、新運維三個維度的創新,構建端到端的全光傳送網。新速率,基於單纖80波的超長距200G技術,實現單比特成本下降50%;新站點,引入光電一體化集成技術,實現單站點TCO下降70%;新運維,基於網絡雲化引擎(Network Cloud Engine,NCE)實現網絡全生命週期管理,OPEX降低30%。

我認為,全光傳送2.0解決方案本身最能夠體現“智簡全光”這四個字的價值,新速率將光的特性表現得極佳,新站點的光電一體化集成帶來了簡化,而新運維則基於智能化技術,完全體現了“智”。

其次,在全光接入方面。全光接入SingleFAN Pro解決方案:基於新藍海、新能力、新體驗三大價值主張,打造海量帶寬、全光聯接、極致體驗的第五代固定網絡F5G。新藍海,光纖至房間、桌面、機器,擴展100倍聯接;新能力,10G PON+網絡切片+內置AI,滿足未來十年演進;新體驗,Wi-Fi6+全向天線+自研算法構築面向4K/VR極致體驗。

第三,在全光數據中心方面。全光數據中心DC OptiX解決方案:重構數據中心互聯和數據中心網絡。面向DCI場景,支持600G單波超大帶寬,全光交叉極簡架構,設備級AI智能;面向數據中心網絡場景,採用光電混合交換,智能分流,可提升服務器資源利用率50%~100%。

如靳玉志所說,“今天,IT和CT邊界在消失,在數據中心場景下,數據中心間的互聯(DCI),和數據中心內部互聯(DCN)需求都很旺盛,結合智能技術,光聯接會為數據中心創造更合理的TCO。”

第四,在全光園區方面。全光園區Campus OptiX解決方案:以光纖重構傳統園區網絡。1根光纖承載所有業務,節省80%的機房空間;一次建網即可滿足未來的平滑升級,簡化運維部署,節省30%的TCO。

“實際上,傳統園區當中,像語音和視頻這些內容都是割裂存在的,通過光聯接,它們將會實現一體化。”靳玉志說。據瞭解,截至2019年6月底,華為CampusOptiX全光園區解決方案已幫助全球40+國家300+重點行業客戶高效部署高品質的園區網絡,全面使能行業數字化轉型。

“三束光”為未來5年打牢基礎

靳玉志說:“面向未來,華為將圍繞光傳送、光接入、光終端‘三束光’產品組合打造全球最領先的全光系列產品,攜手上下游共同構建全光網的產業和商業正循環,打造無處不在的光聯接,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

"

1966年,年輕的工程師、英藉華人高錕,就光纖傳輸的前景發表了具有歷史意義的論文,並由此在43年後獲得了2009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1979年,世界上第一條商用的光纖通信系統問世,從此以後,光纖通信技術成為了我們向互聯網時代邁進不可替代的重要基石。

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裡,光聯接產業卻似乎正陷入到一種成熟到有些波瀾不驚的狀態。直到5G時代的來臨,AI等智能化技術的深度融入,不斷推動了ICT的融合。光聯接也得以突破原有的邊界,向更多的場景滲透。

華為手機不是全球第一,但光網聯接絕對是全球第一

如華為傳送與接入產品線總裁靳玉志所說,“未來5年,光聯接將從每個家庭延伸至每個房間,從每個辦公室延伸至每個桌面,乃至每個機器,同時還將覆蓋每個數據中心,進而支撐固定聯接數的百倍以上的增長,實現無處不在的光聯接。”

華為在7月15日發佈了智簡全光網戰略,開啟了通向未來的“五年戰事”,作為全球光聯接領域的領導者,華為的面前沒有任何可以借鑑的樣板,唯有不斷創新,不斷向前。

如何抓住光產業前所未有之機遇

光產業所面臨的歷史機遇,第一個驅動力就在於5G,光產業本身與5G商用的開啟就有著必然的聯繫。我們知道,5G的三大特徵:超大帶寬、超低時延、海量聯接。這其實對5G承載網的多個環節提出了巨大挑戰,說5G的競爭將是光纖寬帶基礎網絡的競爭一點都不為過。

工信部通信科技委常務副主任、中國電信科技委主任韋樂平就表示“5G商用將對光產業帶來巨大利好,全光網是5G最理想的承載技術。” 韋樂平還表示,“全光網已經從1.0時代(全光纖網)開始邁向全光網2.0時代(全光自動調度),走向SDN控制,打造真正的跨網、跨技術、跨廠家的全網視野,從而有效降低網絡建設和運營成本。”

華為手機不是全球第一,但光網聯接絕對是全球第一

可見全光網可以為運營商提供差異化的競爭優勢,這也是光產業在運營商市場擁有的最突出的需求。

第二個驅動力來自於業務驅動。靳玉志說,“不僅是5G需要光聯接,還有家庭聯接,比如中國基本完成了光纖入戶,而且全球都在加速,比如歐洲西班牙和法國都啟動了大規模的光纖接入。”

的確,GSMA的預測數據顯示,到2025年,全球將會有13億人用上5G,5G網絡覆蓋率達到40%,5G移動終端的連接數量將達14億。5G的到來將為VR、AR、直播等沉浸式個人業務帶來關鍵性發展機遇,同時還將進一步激發企業市場活力,為汽車、無人機、智能製造等領域的業務模式創新奠定堅實基礎。

第三個驅動力是來自於企業級市場。在業務雲化、AI、IoT和大數據等新興技術及業務的不斷驅動下,企業數字化轉型需求急速增長。華為GIV 2025預測,到2025年100%的企業將採用雲服務,85%的企業應用將雲化,物聯網訴求將提升到現有的5倍,隨之而來網絡建設需求及複雜度不斷提高。

“在企業級數字化的驅動下,光纖開始快速進入到工業互聯網和園區,這是我們看到的一個明顯的需求。”靳玉志表示。

最後一個驅動則是技術維度的。靳玉志認為,“固網和無線其實經歷了相似的發展階段,所以華為認為,固網也正處於F5G的時代。”

中國寬帶發展聯盟提出固定網絡的發展經歷了5個代際:以PSTN/ISDN技術為代表的窄帶時代(64Kbps)、以ADSL技術為代表的寬帶時代(10Mbps)、以VDSL技術為代表的超寬帶時代(30~200Mbps)、以GPON/EPON技術為代表的超百兆時代(100~500Mbps),目前正跨入以10G PON技術為代表的第五代千兆超寬時代。

那麼,固網與無線,兩個5G相結合就是所謂的“雙千兆”的概念。比如,中國移動發佈了“雙千計劃”,中國電信發佈了“智慧雙千兆”戰略,中國聯通也提出了“雲網融合”戰略,都是瞄準了這一趨勢。

四大場景是智簡全光網戰略的價值內核

實際上,華為對光產業投入這麼大的熱情,源於自身的戰略使然。靳玉志告訴我,“在華為公司的戰略裡,是希望在無線和光產業兩部分做到長期領先,因為這兩個方向都是物理層的技術,目前看是沒有可以替代的東西。”

華為手機不是全球第一,但光網聯接絕對是全球第一

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華為會發布智簡全光網戰略。面向全光傳送、全光接入、全光數據中心、全光園區四大場景,聚集光傳送、光接入、光終端三大系列產品進行持續性創新,以引領全球光產業的發展。

首先,在全光傳送方面。華為發佈了全光傳送2.0(Optical Networking 2.0)解決方案:通過新速率、新站點、新運維三個維度的創新,構建端到端的全光傳送網。新速率,基於單纖80波的超長距200G技術,實現單比特成本下降50%;新站點,引入光電一體化集成技術,實現單站點TCO下降70%;新運維,基於網絡雲化引擎(Network Cloud Engine,NCE)實現網絡全生命週期管理,OPEX降低30%。

我認為,全光傳送2.0解決方案本身最能夠體現“智簡全光”這四個字的價值,新速率將光的特性表現得極佳,新站點的光電一體化集成帶來了簡化,而新運維則基於智能化技術,完全體現了“智”。

其次,在全光接入方面。全光接入SingleFAN Pro解決方案:基於新藍海、新能力、新體驗三大價值主張,打造海量帶寬、全光聯接、極致體驗的第五代固定網絡F5G。新藍海,光纖至房間、桌面、機器,擴展100倍聯接;新能力,10G PON+網絡切片+內置AI,滿足未來十年演進;新體驗,Wi-Fi6+全向天線+自研算法構築面向4K/VR極致體驗。

第三,在全光數據中心方面。全光數據中心DC OptiX解決方案:重構數據中心互聯和數據中心網絡。面向DCI場景,支持600G單波超大帶寬,全光交叉極簡架構,設備級AI智能;面向數據中心網絡場景,採用光電混合交換,智能分流,可提升服務器資源利用率50%~100%。

如靳玉志所說,“今天,IT和CT邊界在消失,在數據中心場景下,數據中心間的互聯(DCI),和數據中心內部互聯(DCN)需求都很旺盛,結合智能技術,光聯接會為數據中心創造更合理的TCO。”

第四,在全光園區方面。全光園區Campus OptiX解決方案:以光纖重構傳統園區網絡。1根光纖承載所有業務,節省80%的機房空間;一次建網即可滿足未來的平滑升級,簡化運維部署,節省30%的TCO。

“實際上,傳統園區當中,像語音和視頻這些內容都是割裂存在的,通過光聯接,它們將會實現一體化。”靳玉志說。據瞭解,截至2019年6月底,華為CampusOptiX全光園區解決方案已幫助全球40+國家300+重點行業客戶高效部署高品質的園區網絡,全面使能行業數字化轉型。

“三束光”為未來5年打牢基礎

靳玉志說:“面向未來,華為將圍繞光傳送、光接入、光終端‘三束光’產品組合打造全球最領先的全光系列產品,攜手上下游共同構建全光網的產業和商業正循環,打造無處不在的光聯接,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

華為手機不是全球第一,但光網聯接絕對是全球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華為預計5年後的光產業市場規模將達到600億美元,剛好是現在300億美元的一倍。華為傳送與接入產品線CMO黃志勇說:“光產業在過去一直缺少一種期待,並沒有一個具體的目標,而華為作為全球光產業的領導者,我們認為有必要率先做出這樣的一個表達,就是600億美元的由來。”

推動整個光產業的健康發展,路要一步一步的走,飯也要一口一口的吃,對華為來說,通過“三束光”的產品組合,為千行百業賦能,就是當下最切實的戰略。

首先,在光終端方面,華為有多項重要的發佈。

面向家庭場景,華為發佈了支持最佳VR業務體驗的家庭網關OptiXstar V862,基於自研Wi-Fi 6芯片,支持每個房間1Gbit/s接入能力,Wi-Fi信號覆蓋能力增強20%;支持超低時延,同時引入AI智能識別和加速能力,全面支持4K/VR/在線遊戲零卡頓;面向企業園區和智能安防場景,華為發佈了業界首款工業級萬兆接入ONU OptiXstar T813E,引領全光園區(POL)產業創新:業界領先的50ms故障恢復能力,支持業務7×24小時在線,保障網絡0中斷;最大支持上下行對稱10G帶寬,支持高清4K攝像頭全場景回傳;面向企業專線場景,華為還發布了業界首款支持五星級品質專線的OTNCPE OptiXstar C810和業界首個支持一跳入雲的10G PON政企網關OptiXstar B850,在有效滿足大型企業、中小型企業的差異化專線需求的同時,進一步開闢了光聯接的新業務場景。

其次,在光傳送方面。華為發佈了全球唯一商用級全光交叉OXC光傳送產品OptiXtrans系列OSN 9800 P32/P32C,以支撐全球運營商邁向全光網2.0時代。

她不僅具有,業界最大容量,引入硅基液晶(LCoS)技術,使光交換能力達到Pbit/s級,支持業界最大的單框容量1.5Pbit/s,業界最高32維的超高維調度能力,同時設備集成度是傳統ROADM方案的9倍,可節省80%的機房空間;還做到了0光纖連接,基於業界獨有的光背板技術將超過1千根光纖印刷在A4尺寸的背板上,業務開通時間從30分鐘縮短至3分鐘,實現光纖調度全面自動化;最後在數字化光層,採用自研光標籤技術,支持波長級網絡狀態監控和50多個光參數的端到端可視,光網排障時間從小時級到分鐘級,實現光層運維的全面自動化。據悉,截至目前,華為OSN 9800 P32/P32C光傳送產品已經在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印度尼西亞XL Axiata等領先運營商實現商用部署。

實際上,華為已經通過若干個五年計劃,從當初的追趕者,成長為今天的領導者。“三束光”所代表的產品力,以及四大場景所代表的戰略方向,這是華為在未來5年迎接市場大考,主動做出的準備。5年戰事,華為將帶著“光”,走到更多場景,更多企業,更多家庭。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