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華容」華容歷史上的各種第一

「最華容」華容歷史上的各種第一

1949年7月21日的拂曉,在鄭懷遠的率領下的獨四團,乘百艘木船橫渡長江,在塔市驛至廣興洲一線,兵分三路,進軍華容。一支人馬進逼北河渡,擔任主攻;一支人馬壓境犀朱山,攻敵右翼;一支人馬直挺珠頭山,伺機直搗縣城。下午3點,大軍逼近縣城,鄭懷遠命令火炮連架起迫擊炮,向縣城南門操坪,連發兩炮,準確擊中目標。爾後向縣城發起總攻,縣長餘子述聞炮帶領黨、政、軍、特、警等2000多人自縣城向南縣中魚口倉惶而逃,解放軍便從石山磯、北河渡處渡過沱江,進入縣城,人們燃放鞭炮,高舉紅旗,歡天喜地迎接解放軍進縣。從此,華容人民獲得了新生,從黑暗的舊天地跨進光明的新世界。1949年7月21日,華容和平解放。

1949年8月18日下午,中共華容縣委在縣城文廟召開1000多各界群眾參加的大會,當縣委書記史倫宣告華容縣人民政府正式成立,縣長趙吉甫就職視事時,臺下掌聲如雷,群眾高呼口號:“中國共產黨萬歲!”、“毛主席萬歲!”。

這是華容第一次喊出解放的嘹亮呼聲,華容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華容興建的第一家工廠——縣發電廠

解放前,縣城居民一直使用煉油、植物油照明,晚上10時後,全城一片漆黑。1949年7月縣城解放,9月縣政府決定成立“公營縣新生實業有限股份公司”,並指定由該公司經理趙有增負責籌建縣發電廠。後與城關鎮協商並經縣財經委員會同意,廠址設東街老菜場內。11月新生公司負責人從長沙購進90馬力發電機安裝後,以木炭為燃料,試機發電。經過反覆調試,到1950年元旦才正式送電。供電時間為晚6:30-7時開始送電到晚11時停止供電。

1963年將廠址遷至狀元街的糧食倉庫再次進行技術改造,擴大裝機容量,直到1965年5月湘中電網向華容供電,電廠停辦。

作者:肖伯良

新中國成立後華容興修的第一條公路

過去的華容,交通十分不便,如要出行至岳陽,儘管有三條路:一條是步行或騎馬120華里;二條是步行或騎馬70華里至廣興洲再坐船;三條是坐船繞道湖北調關、監利兩天到岳陽。這三條路沒有一條讓人輕鬆快捷。直到1964年成立岳陽專區管轄華容,地、縣領導研究決定修建華容縣至洪山頭的公路。隨即省、地區交通局派來工程技術人員,從選線到設計花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10月20日組建華洪公路修建指揮部,一方面大造輿論,大力宣傳“人民公路人民修,修好公路為人民”,另一方面召開公社(鄉鎮)主要負責人會議,按“民工建勤”的原則,分配任務,經過70天的奮戰,於1965年元月1日竣工通車,全長42公里,路面寬7.5米,橋樑12座,耗資39萬元(民工建勤除外),從此結束了乘船繞湖北調關的歷史。

作者:肖伯良

全縣首家國營企業

解放前夕,華容縣城商業組織分“五城六幫”。“五城”(五門街市)指導東、南、西、北、小北門;“六幫”即江西、江蘇、湖北、長郡、寶慶、巴陵幫活躍。據21屆商會記載:商店出售中的貨物,僅有地方土產和極為簡陋的手工業日用生活必需品供應而已,大型工業品(稱洋貨)生活物質全靠“六幫”幫會組織輸入。華容縣城從事商業的410家經營戶,多數坐賈依鎮設店,少數行商走村串戶,年銷售量僅為:稻穀43萬擔、綢布30萬匹、食鹽20000擔、糖700擔,金銀1000兩;輸出主要為:大豆40000石、蠶豆15000石、棉花5000擔……等。

1949年(民國38年)7月21日(農曆6月26日)由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原軍區監沔軍分區獨立四團,在團長關懷遠(華容人,長征幹部)的率領下,解放華容進駐縣城。8月17日,南下工作隊113人組建的縣委班子入城後,同獨立四團辦了接交手續。18日,華容縣人民政府成立,隸屬常德地區專員公署,政府機關設城關西門交廟。22日,各科室正式辦公。同日,國營縣貿易公司正式成立,首屆經理方龍庭(華容人,長征幹部),由於人事原因,未設經營機構。

1949年8月19日,省會長沙軍事管制委員會財經接管部成立,下設貿易等五個處。從此,貿易公司經營機構很快向縣推廣。1950年1月24日,本縣二區注市六保工商代表劉少南以聯營商名義申請,經縣長趙吉甫審定,成立第一家合營性的“華容貿易公司”。同年4月12日,縣政府設工商科,合營貿易公司自動解體,方龍庭任工商科科長。隨之,國營縣貿易公司掛牌,屬“政企合一”性質,隸屬縣政府工商科。

國營縣貿易公司經營時間不長,為兩年零十個月,其業務活動僅為兩年零三個月,時間雖短,但作用不可低估。

作者:張泉清

這70多年來,全縣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從解決溫飽到進入小康社會,人們在衣、食、住、行及文化娛樂等方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俗氣的結尾一句:願華容的一切越來越美好!!!

圖文來源網絡

關注我,每天帶你領略不一樣的華容!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