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水庫為什麼被列為國家的“新三湖”

丹江口水庫,位於漢江中上游,分佈於湖北省丹江口市和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水域橫跨鄂、豫兩省。丹江口水庫 ,是亞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國家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國家一級水源保護區、中國重要的溼地保護區、國家級生態文明示範區。丹江口水庫,由1973年建成的丹江口大壩下閘蓄水後形成,橫跨湖北、河南兩省,由漢江庫區和丹江庫區組成。丹江口水庫多年平均入庫水量為394.8億立方米,水源來自於漢江及其支流丹江。水庫多年平均面積700多平方公里,2012年丹江口大壩加高後,丹江口水庫水域面積將達1022.75平方公里,蓄水量達290.5億立方米,被譽為“亞洲天池”。

丹江口水庫為什麼被列為國家的“新三湖”

擁有“亞洲天池”之美譽的丹江口庫區,7月10日被環保部納入“新三湖”,與雄安新區白洋澱、雲南洱海齊名。據悉,“新三湖”流域內的生態保護以及汙染防治將更加嚴格。

丹江口水庫水質連續25年穩定在國家二類以上標準,水質保持優良。2014年12月12日14時32分開始向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沿線地區的北京、天津、河南、河北4個省市的20多座大中城市,提供生活和生產用水。這裡氣候適宜,空氣清新,日照量最高。丹江口大壩附近水質透明,水面寬闊,風平浪靜,使水庫具有防洪、發電、灌溉、航運、養殖、旅遊等綜合效益。

丹江口水庫的調度由水利部武漢長江水利委員會負責,水上行政由丹江口水利樞紐管理局(湖北漢江集團)執行。

丹江口水庫,分佈於湖北省丹江口市(庫區還涉及到湖北省鄖縣、張灣區、鄖西縣等)和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之間,水域橫跨鄂、豫兩省。

丹江口水庫為什麼被列為國家的“新三湖”

2009年12月28日開工的南陽淅川陶岔渠首樞紐工程將成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取水口,被稱為水龍頭。

漢江總長度的四分之三以上,流經湖北省境內,在湖北省的中部和長江一起,沖積形成全國重要的糧食產區,湖北省重要的城市集群——江漢平原。從丹江口水庫調水之後,漢江中下游水量大幅減少,將對湖北中部,漢江沿線廣大地區的生產和發展,以及生態環境帶來重大的不利影響。為緩解從漢江調水後對湖北的不利影響,在湖北省的荊州市荊州區和潛江市之間,興建中國現代最大的人工運河——引江濟漢工程,以長江之水補給漢江下游。 引江濟漢工程,是南水北調中線漢江中下游四項治理工程之一。

丹江口水庫為什麼被列為國家的“新三湖”

水庫七大汙染源

來自企業的汙染。雖然受丹江口水庫大壩加高後庫區淹沒範圍和高程等未確定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庫周城鎮規模較小,工業基礎設施落後,而且基本上沒有上馬大規模的工業項目,庫區周邊的工業經濟發展明顯滯後於其他地區。但湖北漢江沿岸的水泥廠、化肥廠、化工廠、電冶廠、鐵合金廠等廠區周圍煙霧、粉塵較大,瀰漫天空,大氣汙染嚴重,廢水處理,群眾反映強烈。來自城鎮和農村生活的汙染。不少庫區周邊的縣、市將汙水甚至垃圾排到附近的支流中,給河水造成嚴重的汙染。在庫區上游,廣大農村和無排放水系統的鄉鎮所排放的畜禽養殖、居民生活汙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入了與各支流相通的河溝中。

來自肥料和農藥的汙染。據調查,十堰市化肥施用量已達每畝28.65公斤,農藥使用量為2000噸。庫區上游其他縣、市也是如此,其化肥、農藥的使用量都在逐年增加。當地的一些水資源保護專家認為,在水土流失嚴重的情況下,尤其在暴雨期發生的地面產流、徑流會淋溶土壤中的氮、磷,沖刷積存於土壤中汙染物,隨水流匯入庫區。包括農田、畜禽養殖、農村生活面源,都對庫區水質構成一定影響。

丹江口水庫為什麼被列為國家的“新三湖”

來自養殖業的汙染。漁業在當地有很大的發展,在庫區投餌和天然網箱養殖面積不斷增大。再加上週邊許多漁民網攔庫灣養魚、投餌成魚網箱和魚種網箱等,養殖的魚所排出的大量糞便及投餌散失的餌料,對周圍的水體產生了很大的負面影響。畜禽養殖業也是如此,2000年時庫周畜禽就已達到300多萬頭(只),其糞便總量年近600萬噸,其中大部分未按要求進行無害化處理,而是隨著地表徑流進入水體。來自漂浮物的汙染。每年秋汛上來時這種汙染最為嚴重。如果上游普降暴雨,上游城鎮各類垃圾、苞谷杆、樹枝、碎草等就會被衝入水庫。受回水頂託,加上越到下游流速減緩,這些漂浮物就會不斷累積,造成大面積水汙染。

來自船舶的汙染。隨著丹江庫區航運、旅遊業的迅速發展,各類船舶數量不斷增加,船舶排放的生活汙水、油汙等數量也呈遞增趨勢。由於尚無有效措施,這些船舶的含油廢水、石油類物生活汙水、垃圾等都直接排到水庫中。

來自有毒危險品運輸汙染。庫區周邊公路、水上運輸發展,大小橋樑遍佈,各等級公路縱橫交叉。因水陸交通事故引發的汙染時有發生,尤其是裝載化學危險品的車輛、船隻的意外失事,極易造成重大的汙染事故。

丹江口水庫為什麼被列為國家的“新三湖”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啟動以來,作為調水源頭,丹江口庫區因對水質有嚴格的保護要求,所以迫切要求庫區農業轉變方式,優化結構,加大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創新力度。特別是通過調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增加特色、綠色、有機等優質中高端農產品供給,推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衍生生態、休閒、觀光方面的多種功能,進而實現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汙染少,全面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和農村可持續發展。

中科院丹江口水庫流域生態試驗站是中科院在我市建設的首個科學試驗站,填補了我市高端科研機構和創新平臺缺失的空白。該試驗站的成功建設,將以丹江口水庫的水質保障和消落區綜合生態治理為目標,開展水庫消落區河流溼地生態修復以及庫周高值經濟林構建的技術研發、示範工程建設和生態環境效益綜合監測,建設生態結構完整、生態功能顯著改善、經濟效益明顯提升的庫周生態屏障區綜合示範基地。

http://www.shiyan.gov.cn/xwzx_2477/syyw_2479/201705/t20170516_1095705.shtml

https://baike.baidu.com/item/丹江口水庫/3402532?fr=aladdin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