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有色金屬之鄉告別汙染之痛

環境保護 有色金屬 環境汙染 能源 中青在線 2017-03-28

中青在線訊(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李劍平)西河變“黃河”,再從“黃河”轉為清江。在當地大力整治重金屬汙染之後,新的西河沙灘公園在推倒了三座鉛鋅選礦廠和一個採砂場的舊址上建了起來。日前,湖南省郴州市甦仙區白露塘鎮珠江橋村村民何玉平向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介紹有色金屬之鄉的變化。

據介紹,甦仙區已探明資源儲量的礦共7類30種,發現礦床點102處,其中,鎢、錫、鉬、鉍、螢石(伴生)等5種資源儲量位居全省首位。在礦業經濟鼎盛時期,全區有采選礦石企業近千家。

出動一萬多人次圍剿非法礦點

過去,當地一個山頭就有100多個鉛鋅礦口子,整個珠江橋村有幾百個礦口子,村裡人紛紛上山開礦、買貨車拉礦石,西河沿岸分佈著密密麻麻的小選礦廠,採選礦石的粉塵、藥劑以及尾砂使得村裡出現霧霾,重金屬汙染更是延伸至河流、土壤與地下水。白露塘鎮農民種的蔬菜挑到郴州市區農貿市場賣,都沒有人願意買。

連接該區坳上鎮至瑪瑙山鐵錳礦區X047、X26兩條縣道沿途三四十公里環境汙染大,水土流失嚴重,田地不能耕種。

甦仙區政府有關負責人介紹,長期以來粗放式的礦業開採,每年向河流直排廢水2000多萬噸,鉛、砷、鎘等重金屬汙染物指標超過國家地表水Ⅲ類水質標準數十倍,成為當地和湘江流域不可承受的生態之痛。

該區把治理重金屬汙染列為“一號工程”,區委書記任顧問、區長為第一責任人,開展百人及千人以上的大型集中整治行動40次,出動清整人員1.5萬人次,對柿竹園的荷樹壠、鴨鷹寨,瑪瑙山的總江壠、烏石江等礦點非法開採進行重點打擊和圍剿。

近五年,該區共取締關閉非法礦口230家、冶煉企業50家和選礦石點140處,停產治理選礦企業100家,其中瑪瑙山礦區選礦廠整治前有42家,目前只保留3家,順利通過環保部、國家發改委、安監總局等國家九部委的驗收。

“上述礦山和選礦廠關閉整合後,區財政收入直接下降60%。但我們寧棄金山銀山也不毀綠水青山。”甦仙區區長李志紅在接受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採訪時說。

堅決不欠環保新賬,歷史老賬拼命還

截至2016年底,區內5個煤炭礦山設計生產能力為43萬噸/年,尤其是在煤炭銷售價格回升的大形勢下,各方投資者對擴大再生產躍躍欲試。該區政府依然決定今年內關停許家洞、棲鳳渡等開採近百年的煤礦,讓全區徹底退出煤炭產業。

該區負責人表示,堅決不欠環保新賬、歷史老賬拼命還。他們還先後組織編制西河流域、瑪瑙山礦區重金屬汙染綜合治理等34個專項規劃和實施方案。同時,實施坳上重金屬汙染治理、受重金屬汙染土壤修復、尾砂清理和歷史遺留廢石場整治等項目。

據統計,當地現已安全封閉尾礦庫43座,礦山覆土還綠3.2萬公頃,整治歷史遺留廢石場26個,清運尾砂100多萬立方米。甦仙區坳上鎮黨委委員、武裝部部長李文平說,東市村尾礦庫集中了瑪瑙山礦區約90%的鐵錳尾砂。以前被一些發達國家商人買走尾砂再次提煉有色金屬,現在由國內龍頭企業進行變廢為寶。

在重金屬汙染綜合治理示範基地,郴州鍚濤化工有限公司董事會祕書曾志國介紹,該公司四大含砷冶煉廢物處置中心,每年可消減含砷河道尾砂、土法煉砒土壤、採礦尾砂、冶煉企業等含砷固體廢棄物180萬噸以上,重新回收砷1.2萬噸,生產黃金1噸、銀鉛鋅精礦粉10噸、錸酸銨6噸、硫酸18萬噸及鐵粉球團10萬噸,節約用水400萬噸,餘熱發電量2200萬千瓦時。

目前,湖南有色金屬之鄉的重金屬汙染治理工程已完成39個,初步改變了生態格局。根據流域內12個地表水檢測點的監測,2016年1至11月甦仙區河流斷面水質穩定控制在國家Ⅲ類水質標準以內,合格率達到98.64%。其中,砷、鉛、鎘、鋅、銅排放量,分別下降到治理前的9.2%、6.0%、1.4%、0.6%、1.1%,為國家排放標準的20%、40%、10%、0.8%、0.5%。東河、西河流域汙染區治理,列為全國小流域重金屬汙染治理示範區。

“山也綠了,水也清了,魚蝦以及白鷺都重新回來了。”郴州出口加工區黨工委書記兼甦仙區委書記袁衛祥說。

據李志紅介紹,該區基本實現了從“一礦獨大”到“多業支撐”的轉型,服務業佔GDP比重由2009年的26%提高到2016年的33.1%,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46.4%。高新技術產品增加值佔GDP比重由2009年底的22%,提高到2016年的46%。(經濟部編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