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起多道欄網 求真監測數據

環境保護 環境汙染 軟件 法律 《環境與生活》雜誌 《環境與生活》雜誌 2017-08-29

本刊記者 :季天也 鄭挺穎 實習生: 餘雪

去年底,環境保護部完成了對全國1436個國家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網城市站(下簡稱國家城市站)的事權上收。上收後,由中國環境監測總站(下簡稱總站)負責具體管理,通過招標形式委託社會化運維機構進行運行和維護。那麼,數據質量該如何確保可靠?8月4日上午,《環境與生活》記者來到總站,就社會化運維機構運行和維護的種種疑問採訪了總站大氣室高級工程師汪太明。

建起多道欄網 求真監測數據

起草頒佈運管細則

空氣質量數據的監測和分析是件既嚴謹又嚴肅的工作,要判斷運維單位的信譽、資質和運維能力夠不夠格,國家是有規範的。汪太明向《環境與生活》介紹,去年環保部頒佈了《國家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網城市站運行管理實施細則(試行)》(下簡稱《運管細則》),裡面明確了各相關單位的權責分配和職能定位。汪太明參與了這份細則的起草。

環保部負責組建國家城市站、發佈空氣質量信息、制定並實施相關規章制度和標準規範。總站負責空氣質量的分析和評價、國家城市站點位優化調整的技術審核、組織安裝視頻監控(至少能儲存3個月影像資料)及技防系統、複核運維單位提交的監測數據、考核運維單位的績效和人員技術培訓。

縣級以上地方環保部門負責監測站房在用地、電力、供暖、通訊、安保、避雷、消防等後勤和基礎設施方面的保障,並建立本區域預防人為干擾干預監測過程的工作機制。

運維單位負責配備達標的技術人員、儀器設備和備機、質量保證實驗室、系統支持實驗室、備品配件庫、辦公環境、交通工具,制定並實施運維年度工作計劃,按照規範完成例行運維工作,接受環保部的監管和環境監測總站的檢查,建立數據異常快速響應機制並將異常情況和原因及時報送總站等等。

對運維方每個月都有考核

汪太明強調,這份《運管細則》針對運維單位的規範尤其細緻,甚至對耗材和備用件的數量都有要求。“比方說這個設備要用5種耗材,你的庫存必須保證至少有半年的量,你的備品備件要保證有一年的量,”他說,這只是硬件層面的東西,還有一些軟件層面的,“比方說一週幹啥、一個月幹啥、一個季度幹啥……都規定得詳詳細細。設備出現故障,你就要立刻維修。這些只是最基本的要求,目的就是保證我們的監測數據有效、受控。”什麼是數據受控?汪太明打了個簡單的比方:“說白了,這個數據應該是1,你測出來也應該得1,你測成0.8了,這就是違約了。”

為保證監測數據質量,總站會按百分制對運維單位負責的每個站點進行“月考”。其中數據質量本身佔70分,包括有效數據量、數據獲取率(有數據的小時數/總小時數)、數據質控合格率;運維情況佔30分,包括日常任務完成情況、異常情況的處理、站房環境保障、質量控制效果、數據上傳情況、人員與檔案記錄管理等。

低於80分就拿不到運維費

《運管細則》顯示,單個空氣監測站點的每一項監測項目(即6種大氣汙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PM10、PM2.5)有效數據量應滿足《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 3095-2012)中規定的數據有效性的最低要求,比如各項汙染物每小時至少要有45分鐘採樣時間,每天至少要有20個小時濃度值,每月要有27個日均濃度值(2月為25個),達不到這個數據量,考核總分就得0分。有效數據量滿足要求後,單站監測數據質控合格率高於90%(含)的,得滿分70 分;80%(含)~90%的,得分為70×(數據質控合格率/90%)。低於80%則為0分。

汪太明告訴《環境與生活》記者,運維單位如果在以上方面“違約”,首先面臨的就是經濟處罰。考核總分低於80分,運維單位這個月的運維費就拿不到了;總分在80(含)至95分的,總站按“實際考核總分/95”的比例支付當期運維費;只有拿到95(含)分以上,運維單位才能獲得全額運維費(平均每個站點約1.3萬元/月)。另外,運維單位管轄的站點如有10%以上未達到數據有效性要求,給予警告,並扣除履約保證金的50%;連續兩次如此,或者單次考核20%以上站點未達到數據有效性要求的,就會終止運維合同,履約保證金也不予退還。

“當你(運維單位)違約頻繁的時候,我還要進行警告或約談,警告3次的運維單位就解除合同,並全系統通告甚至向社會公佈你的違約行為。”汪太明表示。

篡改數據涉嫌犯罪

以上這些還僅僅是合同違約層面的問題,那麼,如果運維單位或主動或被動地對數據弄虛作假,有沒有法律手段來約束他們呢?

針對記者的問題,汪太明介紹,環保部2015年頒佈的《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判定及處理辦法》裡面有詳細規定,收錄的弄虛作假行為達十幾種,包括擅自停運、變更、增減環境監測點位;用人工遮擋、堵塞和噴淋等方式干擾採樣口或周邊環境;破壞監測站房的基礎設施;直接篡改或選擇性記錄數據等等。這些屬於違規問題,若是涉及今年1月1日實施的《環境汙染犯罪司法解釋》提到的環境監測問題,就屬於違法犯罪行為了。比如篡改設備參數或者監測數據,以及干擾採樣,致使監測數據嚴重失真的,無論是自己幹還是指使、授意他人幹,都要以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論處。這是對地方政府和運維單位共同的要求。

建起多道欄網 求真監測數據

國家城市站運維單位名單

三級檢查助力數據保真

“在具體實操過程中,運維單位並不希望自己的員工弄虛作假——沒有這個動力。但是,保不齊下面的員工會受到地方政府的威逼利誘而產生這種動機。這種情況我們也是有詳細應對措施的。”汪太明介紹,他的工作團隊已經開發一套運維管理系統,以便考核運維單位。運維單位的日常運維計劃完成得咋樣、數據質量達不達標……都可以通過這個系統實現。“有了這個系統,運維人員一進入站房,我就知道了(通過定位)。”

汪太明指出,檢查運維單位的監測數據是否受控,可以進行同城比對。“比方說這個城市有4個(空氣監測)點,突然有一個點數據或變化趨勢跟其他點不一樣,我從系統上就懷疑這個數據不受控了,就得讓運維單位去查為什麼。如果他(運維單位的人)到現場一看,發現附近剛好有汙染源的排放,就要在監測系統裡記錄下來。同時他還要從站房這邊拍照片,比如站房一公里外確實有汙染源排放,風是往南吹,而站點在北邊,這就和數據異常沒有因果關係了。”

對於數據異常,總站設置了三級檢查機制:汪太明表示,首先是異常站點所在市的運維單位負責人要去檢查,然後給總站反饋一個結果。如果總站認可,那檢查就到這兒了。如果總站不認同這個結果,比如運維負責人說旁邊有汙染源卻沒有提供照片,那就要再通過運維管理系統,派運維單位的運維總負責人組織人員去查。每個運維單位都有巡檢的質控隊伍,負責檢查數據異常。如果還不過,總站還有個“現場檢查”環節,就是以招標籤合同的形式聘請了兩家公司,帶上質控設備和總站標註的檢查意見去站點現場檢查。“比方說可能判斷是設備漏氣,那就重點檢查漏氣。”汪太明還強調,現場檢查單位帶的都是自己的儀器設備,和運維單位沒有瓜葛,保證了檢查的獨立性。

建起多道欄網 求真監測數據

8月4日上午,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大氣室高級工程師汪太明,接受《環境與生活》記者採訪。

未經許可,總站人員也不得隨意進站房

《運管細則》已經為國家城市站的站房、房頂、站點柵欄及採樣器劃定了半徑20米的“禁區”,非運維人員不得進入。

如果是因工作需要進站房,必須提前向總站提交一份《國家環境空氣質量監測城市站調研申請表》,寫明調研的單位、站點、時間和人員,並加蓋公章,經批准後還要在運維人員的陪同下才能進入。

按環保部的規定,監測站交給社會化運維機構運維,原來的管理者就變成了非運維人員,再想進入站房區域也要報總站批准。說到這裡,汪太明講了一件真事:今年3月,總站柏仇勇站長赴湖北十堰市調研,途經一個站點,就想去現場看看,結果卻被值班的運維人員拒絕了。這時候,現場有人提醒說,這位就是總站的柏站長。但運維人員不為所動:“你們總站定的規矩,沒有調研函不準進,站長來了更應該遵守。”柏站長雖然進不去,心裡卻是非常欣慰。

保障數據真實有效是頭等大事

在汪太明看來,把空氣監測站交給社會化運維機構運維,有利於監測能力的提升。他說,有些偏遠地方經費有限,對監測的保障容易出問題,現在事權上收之後,所有的運維經費由國家財政部撥付,能夠解決地方的一些財政困難。有些地方不但經費不足,監測的技術能力也不足,事權上收並交給社會化運維機構之後,促進了硬件的完善和技術的提升,溝通途徑也更順暢了。“運維公司不需要層層審批,落實效率還是很高的。” 據汪太明介紹,截至2016年的11月初,全國1436個國家城市站的運維工作已經全部由6家運維單位接手。

如果設備出現故障或者例行維護,這期間的數據怎麼監測?這就是各監測站要有備機備件的原因。

汪太明告訴《環境與生活》,我們要求每4個站點要準備1套備機。“運維單位可以維修、維護、保養,但1個月只能有三四天,不能再多,因為他首先必須保證足夠的有效監測天數。當時(事權上收前)我們對地方站就是這麼要求的,評價標準也是這麼規定的。”所以當設備48小時內不能維修好,就必須使用備機監測,否則有效監測天數就無法保證了。

運維單位要盈利就得保證運維質量

現在國內有多少家社會化運維機構?“說不上來,太多了,”汪太明說,“剛才說的6家只是運維國家城市站的,還有一些省級站和市級站也委託出去了。有時候一個運維單位是以市為規模承擔的,數量不太好估計,我個人覺得比較大的運維公司應該有10家左右。”據他介紹,以1436個國家城市站為例,單是運維人員的規模就至少要達到這個數字的一半以上,而且還不包括管理人員、後勤人員等等。現場檢查單位的人員也不能低於站點數量的1/4,即360人左右。這是整個國家城市站運維隊伍的最低限。

汪太明認為,從經濟角度看,運維單位作為企業,要想盈利並不容易,“就拿備機來說,一套空氣6參數(即6項常規汙染物指標)監測設備備機最便宜的也要70萬元,至少第一年完全盈利不了,可能要3年以上才會盈利。如果運維出了問題,扣了運維經費,那肯定盈利無望,這就倒逼公司提高運維質量。”他表示,現在大家主要看的是運維國家城市站的業績,以及整個社會化監測市場。(實習生丁天對本文亦有貢獻)(轉載請註明轉自《環境與生活》雜誌)

責編:鄭挺穎

網編:吳燕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