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心中有風景,生活便處處都是風景

黃庭堅 美文 杯無蓋 2019-03-07

各種觀念本無絕對的錯對,可一旦它們成為身心自由的束縛,就必定要破除,而這便是正確的知見,它喚起人們內心的突破性力量。

人的生命總是有限,但在有限的時間裡卻又想佔有得更多,這便給生命帶來了無窮無盡的壓力和煩惱,作為一種心靈的自救方法,禪讓人們把目光轉向了生活中的其他方便,禪讓人們學會沉浸在自己喜歡的事物中,並用心地享受這種“喜歡”的感覺。只有內心裝滿了情感時,生命才不會僵硬蒼白,那時,我們想的便不再是佔有,而是享受以及付出。

美文:心中有風景,生活便處處都是風景

同樣是遭遇失敗和挫折,有些人看到的只是表面上的勝負成敗,有些人看到的是他人的強大和自己的貧弱,有些人看到的是生活的痛苦與掙扎。而禪者看到的是什麼呢?他看到的是在失敗和挫折面前是否能有倒下再站起來的勇氣,因為他知道,這種勇氣總能使自己滿懷信心地迎接更多的挑戰,而不去計較是成功還是失敗。

要眼光全面地看待問題,也包括看待自身。這就好比一個自卑的人,他如果一直把目光盯在自己的缺點、毛病上,那麼他的自卑心理就會一直加重,但如果他能看到自身的長處,看到自己其他的優點,那麼他就會從自卑的陰影中走出來,走上正確的位置。

美文:心中有風景,生活便處處都是風景

曾經有個僧人面對枯瘦的樹枝和滿地的落葉傷心悲嘆,他的師兄卻連聲叫好。前面的那個僧人看到的只是枯葉滿地,而他的師兄看到的卻是來年春季又會枝繁葉茂。面對生活,人總要有些信心和希望,你的心中有光明,何愁人生路上無光明?你的心中有風景,生活中便處處都是風景。

生活的美妙,需要我們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才能發現,同樣的,要了解一個人,就應當先放下各種成見和評斷,帶著真誠之心與其交流,才能有所收穫。現代人在人際關係上總不能很好地適應,大概就是因為我們心中裝的東西太多,比如傲慢、虛榮、自私等。我們如果不能將這些雜念空掉,便不能好好地感受生活之美,也無法順暢地與他人交往。

人應該有自己的見解,但絕對不能固執己見,不然就會被自己的見解捆綁住、束縛住,困死在自己的世界裡。更何況,你就能保證自己的見解一定就是正確的嗎?即便正確,它也總是在一定的條件下才成立的。唯有保持心靈的開放,保持思想的獨立,自己對事物的見解才能越來越深刻。

美文:心中有風景,生活便處處都是風景

想要品嚐到鮮美的水果,就要去種植或者購買,想要獲得某一項成就,就要付出辛勞汗水。有智慧的人是種樹採果,而缺少智慧的人卻是砍樹摘果。以禪的思維指導生活的人,絕不會只看到眼前的好處而斷了生活的根本,他目光所及的不只有眼前,還有未來。

在食物裡面放一些鹽,可以讓食物更美味,但如果放得太多,那麼食物就完全不能吃了。做任何事情都是這樣,一旦不加節制、走極端,就會使事情向著另一個方向轉變。從禪的思維角度來說,做什麼都不要太力求完美,因為過猶不及,也因為努力做事的過程比完美的結果更重要。

當心安靜下來,才能無所畏懼。我們平時常感到恐懼,就是因為我們惦記的事情太多,用禪的角度來看,是因為心上的掛礙太多,而掛礙又是因執著而來。但在生活中,我們很難不對身邊的人、事、物投入情感,掛礙也就在所難免。但禪畢竟在指導生活上有著妙用,它告訴我們,投入情感的時候如果能想到世事有聚、有散,要隨順外界變化而調整自己的思想、行動,那麼我們心頭的掛礙便能少一些,恐懼也就少一分。

美文:心中有風景,生活便處處都是風景

一日,黃庭堅與祖心禪師一起爬山,但黃庭堅一路上都眉鎖愁雲。祖心禪師說:“我們都聞到了花香,見到了美景,可你我的感受卻大不相同。你內心煩悶,見到美景,便說美景無味。我內心自在坦然,即便再尋常的景物,也覺得喜歡。”可見,內心的感受影響著我們對外境的感受,所以,沒有絕對好或壞的境遇,內心安好,世界便安好。

一個學僧向他的老師請教:“為何您在彈琴時,要先調節琴絃呢?”他的老師回答:“只有把琴絃調節到不鬆不緊時,各種聲音才能協調,這樣才能演奏出動聽的樂音。”這個道理也可以應用在我們的生活上,只有把身心保持在適度的狀態下,我們才有可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詩意生活: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