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祕湟水河


探祕湟水河


探祕湟水河


湟水河從遠古奔襲而來,把一片片靚麗的農業風景的圖畫塗染在她的岸畔的同時,也把人類文明一點點地聚合起來,在她愈發顯得妖嬈和婀娜的地方,締造出了一座古老的城市--西寧。如今的西寧,已經發展成為青藏高原上最大的城市,穿城而過的湟水河,見證了這座城市的成長壯大……本期《青海視野》選發青海作家龍仁青先生的文章,帶領大家一起走進湟水河的歷史。

創造了青海農耕特色的河湟文化

青海湖的形成,是億萬年前的地球造山運動所致,但在藏族民間傳說中,卻把它與一千多年前大唐文成公主進藏聯繫在了一起——文成公主在大唐送親使團的陪同下,歷經艱辛,到達了青藏高原的日月山上。她看到日月山下四野荒蕪,足為可惜,於是便下令隨她而來的將士,從四圍的雪山開挖河道,讓這裡的土地在河水滋潤下肥沃起來。

一百零七條河流先後流入這裡,青海湖也開始形成。她的善行也感動了一條溪流,這條溪流改變流向,從西往東匯入了青海湖,有了象徵吉祥圓滿的一百零八條河,這條河就是倒淌河。

從地理層面去說,如果傳說中的青海湖缺少水源補給,擔當起這個任務的河流,理當是湟水河,但湟水河卻與青海湖擦肩而過,沒有注入青海湖。

湟水河發源於青海海晏縣包哈圖山。據成書於1990年的《海晏縣地名志》記載,湟水源頭為包哈圖曲沁,這條河在海晏境內,還分別稱作哇日曲、群科曲沁等,湟水在海晏內長92公里,離青海湖的直線距離不足5公里。湟水流出它的母體海晏草原後,經巴燕峽流入湟源,又進入青海省會西寧市,再穿過青海幾個農業區——平安、樂都、民和,最後從甘肅永靖縣注入黃河,全長349千米,流域面積3200多平方千米。湟水流經的地方,峽谷與盆地相間,形成串珠狀河谷,由它串連起的峽谷有巴燕峽、扎麻隆峽、小峽、老鴉峽等,盆地有西寧盆地、大通盆地、樂都盆地、民和盆地等。它穿過的地方水力資源豐富,灌溉便利,為農業的開發創造了極好的條件,如此,在它的兩岸便出現了大片的農業風景,當它歷經蜿蜒,流入黃河,它也便創造了極富青海農耕特色的河湟文化,可以說,它是青海農耕文明的締造者,是中國農業開始的地方之一。

或許,這就是它沒有注入青海湖的原因,因為它有自己的使命——如果說,青海湖對調劑環青海湖地區草原的溫度、溼度和水分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改善了環湖草原氣候,使這片土地成為了青海省重要的牧業生產基地,那麼,湟水河卻滿懷志向,與青海湖作別,把農業的色彩和芬芳帶給了這片高原大地。

如此,湟水河在草原上匯流成河,逐漸壯大之後,她離開了她的草原母親的胸懷,一路向東,穿山越嶺,跨峰過澗,從海拔3000多米的高山草甸地區來到了在青海高原地勢相對低緩,氣候相對溫潤的山嶺平川,湟水河的參與,使得這片原本就肥沃的土地,有了更加充沛的生機,單等著與“天降大任”的有緣之人的相逢。

無弋爰劍將農耕技術傳授給部族

這個有緣之人適時地出現了,他,就是無弋爰劍。由史學家范曄編撰,成書於南朝宋時期的《後漢書·西羌傳》中對無弋爰劍有記載。有人說,他是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青海人。

遠古時期,無弋爰劍生活的河湟地區物產匱乏,為了溫飽,他和他的部族經常進入臨近的秦國,掠奪物產相對豐富的秦國。有一次他們再次進入秦國搶掠時,被秦厲公的兵馬抓獲,從此他淪為秦國的奴隸。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他接觸到了秦國的農耕技術。後來,他乘機逃出,逃往遠在河湟的故鄉,秦王派兵追捕,他藏身於一個巖洞之中,秦兵圍住巖洞,並放火燒山。熊熊烈火中卻出現了一個形似老虎的巨獸,保護著無弋爰劍,無弋爰劍得以存活,開始了逃亡的生活。逃亡路上,他遇到了一名被割掉鼻子的女人,兩人便結為夫妻。這位女子自知容顏不美,經常以頭髮遮面,如此,羌人便有了披散長髮的習俗。那時的湟水河谷地帶,農耕文明尚未開始,羌人以狩獵為業,無弋爰劍便把他在秦國做為奴隸時學到的農耕技術傳授給部族,慢慢的,跟隨他從事農耕的人越來愈多。

從此,湟水河谷地帶有了農業。如果說,這是一次歷史的安排,那麼,此後西漢時期在湟水流域的軍事屯田活動,則把中國中原地區的農業生產與青海河湟流域完全續接在了一起。

趙充國屯田河湟的歷史過往

眾所周知,中國是世界農業起源中心之一,中國的絕大部分新石器時代遺址皆屬於農耕文化性質。中國新石器時代的農業,以粟和稻為其代表性作物,並在聚落分佈、生產活動和農具種類等方面,表現出一系列特點,構成了自成體系的農耕文化。新石器文化在西部尤其是西北各地的廣泛分佈,說明西部是我國原始農業起源和發展的重要地區。從廣大的西部上溯,河湟農業便理所當然地成為了中國農業開始的地方。

其實,與中原地區廣大的平原相比,湟水河谷地區微不足道。從海晏草原蹣跚學步,蜿蜒流淌的湟水河,一路又吸納了眾多的支流,逐漸壯大起來,但她的力量還不足以在這山嶺起伏的高原衝擊形成連片的適於農業種植的大面積平原。被湟水河一如佛珠一般串連起來的幾個盆地,以及這些盆地構成的整個河谷地帶,已經是她能夠做到的極限。這樣的一片農業耕種面積,與綿延千里的中原平原相比可以說不值一提。這也是西漢時期,趙充國提出在湟水河谷地帶“寓兵於農”,屯兵耕田的主張後,這一設想即刻遭到西漢王朝上層連連拒絕的原因。

趙充國,西漢著名軍事家。字翁孫,隴西上邽(今甘肅天水市西南)人,生於漢武帝建元四年(前137年)。歷經武帝、昭帝、宣帝三世,以六郡“良家子”身份充騎士。善騎射,通兵法,為人沉勇有大略,官至上將軍。漢宣帝即位後封為營平侯。

有關趙充國屯田河湟的歷史過往,在青海民間至今流傳著一首委婉的花兒:“漢武帝修起了西平亭/趙充國/

平川裡開了個良田。”歷史上,中原王朝與周邊遊牧民族之間戰事不斷,解決戰事的辦法,除了聯姻,也就只有相互間你進我退,周而復始的拉鋸戰。而趙充國提出的屯田設想,則從戰略上改變了這一局勢。他建議朝廷,屯田湟水兩岸,就地籌糧,不僅可以“因田致谷”,“居民得並作田,不失農業”;“將士坐得必勝之道”;也可以“大費既省,徭役預息”。但西漢王朝上層並不看重湟水流域這一彈丸之地,他們依然認為只要把周邊以狩獵、遊牧為業的部族擋在關外,有了中原的千里沃野,根本沒有必要在那裡屯田。在這樣一種局勢下,趙充國卻看到了這片區域對整個西漢帝國的重要性。後來的史學家在評價湟水河谷地區在整個中國的戰略位置時,引用了丘吉爾曾經說過的一段話,在英國皇家空軍奇蹟般地抵禦住納粹空軍的猛烈攻擊,避免英國本土淪陷後,丘吉爾曾經說過一句話:“在人類戰爭的領域裡,從來沒有過這麼少的人,對這麼多的人作出過這麼大的貢獻”。這句話所表達的意思,如果套用在湟水谷地之於中央之國的地緣作用上也同樣適用:“在中央之國的形成過程中,從來沒有這麼小體量的地緣板塊,對中央之國滲透、控制這麼大的地理單元作出過這麼大的貢獻”。

趙充國是看到了這一點的,於是他不惜抗旨,開始了他認定的事,他在無弋爰劍以及他的部族開墾的小片農業的基礎上,開始了由小而大的,有一定規模的農業開墾和種植,開始了與農業相關的水利、交通的開發。

湟水河谷成為青海政治、文化中心地帶

此後的歷代王朝及青海地方勢力,先後採用“戍邊屯田”、“移民屯田”等措施,引進農耕技術和生產工具,興修農田水利,進行湟水河谷地區農業的開墾與開發,使這片土地成為中國農業版圖上一塊不可或缺的農業要地。

而湟水河不單單只是締造了青海農業,使這片肥沃的湟水河谷地成為青海人口聚集最多的地方——這片大概只有青海全境4%的土地,養育著青海全境60%以上的人口,從而這裡也成為青海政治、文化中心地帶,她孕育了燦爛的馬家窯、齊家、卡約文化,被稱為是“青海的母親河”。一種幾乎跨越青海所有民族,流行傳唱在各民族間的民間文化——河湟花兒,在這裡應運而生。如此,她不但成就了“民族眾多、文化多元、融會貫通”的青海文化,並對青藏高原上發展起來的博大精深的藏文化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湧現出了燦若星辰的文化人物。歷史上,諸如宗喀巴大師、被稱為一代奇僧的更敦群培、曾任中國佛教協會會長的喜繞嘉措大師、十世班禪大師等都誕生在這裡。

湟水河以及由她沖刷形成的湟水谷地,從地理上,在整個青藏高原有著特殊的位置,從文化上,她是河湟文明的重要發源地,是藏傳佛教文化傳播、發展的重要基地。她就像從她身邊遠走,再也沒有回來的宗喀巴大師一樣,一去不復返,但在她的身上,時刻閃耀著她的故鄉山水的光亮和色彩,正如宗喀巴大師修成正果成為了“第二佛陀”,但他依然自稱為“湟水河畔人”(宗喀巴法號洛桑扎巴,宗喀巴系人們對他的尊稱,也是他著書立傳時常用的筆名,意為湟水河畔人。)一樣,湟水河,也始終帶著她的故鄉草原帶給她的清澈、執著和勇氣。

締造出了一座古老的城市——西寧

湟水河從遠古奔襲而來,把一片片靚麗的農業風景的圖畫塗染在她的岸畔的同時,也把人類文明一點點地聚合起來,在她愈發顯得妖嬈和婀娜的地方,締造出了一座古老的城市——西寧。如今的西寧,已經發展成為青藏高原上最大的城市,穿城而過的湟水河,見證了這座城市的成長壯大。進入新世紀以來,青海這個生態大省,在強力打造“三江源”生態文明建設的同時,也狠抓湟水河流域的治理,西寧市提出了“打造綠色樣板城市”的口號,一系列生態工程得以實施,由寧湖、北川、海湖等溼地公園把整個西寧有機地連接起來,建成了湟水國家溼地公園,西寧市也榮膺國家水生態文明城市稱號。如今的湟水河,綠意盎然,水韻悠長,曾經一度消失不見了的擬鯰高原鰍等重新出現在河流中,隨處看到白鷺、鸕鶿、海鷗、鴛鴦、以及稀有的鳳頭鸊鷉等鳥禽飛翔嬉戲於其間,呈現出一幅和諧美好的生態畫卷。

湟水河雖然與青海湖擦肩而過,但她更是成就了自己的一番壯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