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市長孔曉宏:看中“融杭”發展機遇 更看重“探路”責任'

"

央廣網黃山7月13日(記者 趙家慧)7月13日,第一屆黃山發展大會在黃山市舉行,黃山市發展邁上新的臺階。大會舉辦期間,中共黃山市委副書記、市人民政府市長孔曉宏接受了與會媒體的採訪。

記者:從去年黃山市加入杭州都市圈以來,各種融杭活動內容豐富,動作頻頻,融杭已經成為黃山發展的重要亮點,請問黃山“融杭”工作具體成效在哪裡?

孔曉宏:源頭活水出新安,百轉千回入錢塘。杭黃兩地山水相連、人緣相親,徽杭古道、新安江航道承載了徽商的歷史輝煌,更見證了兩地的傳統情誼。近年來,雙方在經濟、生態、文化、交通、民生等領域合作交流進一步增多,取得一系列豐碩成果,全國首個跨省流域的新安江生態補償機制試點就是上下游合作的典範。尤其是隨著杭黃高鐵的開通,黃山與杭州形成“1.5小時經濟圈”,與都市圈其他城市形成“2.5小時經濟圈”,時空距離實現革命性重塑,兩地聯繫從未像今天這樣緊密,兩地合作也從未像今天這樣恰逢其時。全面融入杭州都市圈,既是響應國家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戰略的客觀需要,也是杭州都市圈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需要,更是黃山市搶抓機遇實現跨越發展的必然和有效路徑。今年是黃山市全面融入杭州都市圈的開局之年、推進之年和突破之年。

2019年1月4日,兩市簽訂“1+9”合作協議,各區縣分別與杭州等市對應區縣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杭黃兩市主動對接,共同推進,合作成果明顯,具體有:在規劃銜接上,新安江—千島湖生態補償試驗區、杭黃國際黃金旅遊線等寫入《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密切對接新一輪都市圈規劃,雙方共同編制《杭黃綠色產業帶發展思路研究大綱》;在產業協作上,開展都市圈城市招商工作,雙方企業建立合作關係,阿里巴巴、螞蟻金服、幾禾科技等眾多企業來我市考察,在多領域達成合作意向;在生態共治上,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第三輪試點穩步開展,聯合監測、共商治理,共同推進流域水環境自動監測網絡化、智能化項目;在交通互聯上,杭黃高鐵通車運營,開通城市客運公交,水上公交一體化,新安江干線航道綜合開發利用等項目順利推進;在創新平臺上,與浙江大學共建浙大黃山技術轉移中心,引入智庫機構合作開展課題研究工作等;同時,赴長三角城市旅遊推介會,成功加入長三角地區“九市一區”網絡監管一體化合作協議。

記者:作為國內為數不多的“跨省都市圈”成員之一,今後,黃山市如何與杭州都市圈實現更好地協作發展、聯動發展?

孔曉宏:黃山是民族象徵、國家名片,在美麗中國、美好安徽建設中具有重大責任。作為國內為數不多的“跨省都市圈”成員之一,我們看重“融杭”帶來的發展機遇,更看重“為數不多”者應當肩負的“探路”責任。比如對協調發展的探索,無論是京津冀協同發展,還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很重要的就是打破行政區劃限制,樹立“一盤棋”思想,更好地優化城市空間佈局和產業結構。如何在市縣層面落細落小,形成若干具有推廣價值的經驗,這是我們必須扛起的責任。再比如對綠色發展的探索,總書記反覆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2011年對千島湖及上游新安江保護作出重要批示,親自倡導和推動了全國首個跨省流域的新安江生態補償機制試點。如何結合融入杭州都市圈,推深做實試點工作,探索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有效轉化之路,這也是我們“為數不多”者必須扛起的責任。所以,如果說興奮點,我想除了黃山本身發展外,更重要的就是探索區域協同發展新路,更好地呼應和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的國家戰略。

至於如何更好實現協作發展、聯動發展?目前我們正在推進五個方面工作:

一是共繪新藍圖。主動對接杭州都市圈新一輪總體規劃、相關專項規劃,結合“十四五”規劃編制,開展杭州都市圈一體化發展戰略研究,聚焦功能定位、空間佈局、生態環境、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市場體系、公共服務等方面,全面推進與杭州都市圈聯動發展。

二是共抓大保護。以新安江生態補償機制三輪試點為抓手,紮實做好完善、推廣、發展“三篇文章”,持續推進生態環境聯防共治,攜手建設新安江—千島湖國家生態補償機制示範區,為杭州都市圈乃至長三角地區提供重要生態屏障,著力打造美麗中國先行區、踐行“兩山理論”樣板地。

三是共建大交通。在杭黃高鐵開通運營基礎上,加快黃千高速、皖浙1號旅遊風景道、新安江航道綜合開發利用等重大交通項目建設,推進杭臨黃高鐵等重大項目前期工作,打造以高速、高鐵、航運為重點的立體交通走廊,加快推進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力爭跑出區域一體化發展的加速度。

四是共興大產業。搶抓中央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機遇,突出做好旅遊合作這篇大文章,以杭黃高鐵為紐帶,將沿途7個5A級景區串珠成鏈,打造“名城—名山—名江—名湖—名村”為特色的最具競爭力的世界級黃金旅遊通道,使之成為兩地合作和協同發展的重要增長點。同時聚焦杭州都市圈外溢需求和延伸產業,積極承接產業轉移,推進園區共建,力爭在迎接輻射、聯動發展上取得更大突破。

五是共促大民生。圍繞富民、惠民、安民,大力發展以新安醫學為特色的大健康產業,積極推進教育、文化、衛生等優質資源共享,加快兩地公共服務一體化。借鑑浙江“千萬工程”和特色小鎮建設經驗,統籌城鄉建設,改善人居環境,加快打造杭州都市圈健康宜居樣板,努力讓廣大群眾實實在在感受到“融杭”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