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芪小故事

《新唐書·許胤宗傳》記:許胤宗在他初任新蔡王處參軍之職時,王太后患卒中,口噤不能語,脈沉摸不到。許胤宗精通醫道,知王太后陽氣虛,氣血不暢,有時候還不能進食湯藥,就用黃芪、防風煎出很多副熱湯,置於床下,薰口鼻、皮膚。御醫們如法而用,滿室藥味瀰漫一晝夜,王太后漸漸甦醒能言,後遂愈。

黃芪為常用中藥,始載於《神農本草經》,為豆科植物蒙古黃芪或膜莢黃芪的乾燥根。《本草新編》曰“味甘,氣微溫,氣薄而味厚,可升可降,陽中之陽也。無毒,專補氣。入手太陰、足太陰、手少陰之經。”

"

黃芪小故事

《新唐書·許胤宗傳》記:許胤宗在他初任新蔡王處參軍之職時,王太后患卒中,口噤不能語,脈沉摸不到。許胤宗精通醫道,知王太后陽氣虛,氣血不暢,有時候還不能進食湯藥,就用黃芪、防風煎出很多副熱湯,置於床下,薰口鼻、皮膚。御醫們如法而用,滿室藥味瀰漫一晝夜,王太后漸漸甦醒能言,後遂愈。

黃芪為常用中藥,始載於《神農本草經》,為豆科植物蒙古黃芪或膜莢黃芪的乾燥根。《本草新編》曰“味甘,氣微溫,氣薄而味厚,可升可降,陽中之陽也。無毒,專補氣。入手太陰、足太陰、手少陰之經。”

每日一味中藥——黃芪
"

黃芪小故事

《新唐書·許胤宗傳》記:許胤宗在他初任新蔡王處參軍之職時,王太后患卒中,口噤不能語,脈沉摸不到。許胤宗精通醫道,知王太后陽氣虛,氣血不暢,有時候還不能進食湯藥,就用黃芪、防風煎出很多副熱湯,置於床下,薰口鼻、皮膚。御醫們如法而用,滿室藥味瀰漫一晝夜,王太后漸漸甦醒能言,後遂愈。

黃芪為常用中藥,始載於《神農本草經》,為豆科植物蒙古黃芪或膜莢黃芪的乾燥根。《本草新編》曰“味甘,氣微溫,氣薄而味厚,可升可降,陽中之陽也。無毒,專補氣。入手太陰、足太陰、手少陰之經。”

每日一味中藥——黃芪
每日一味中藥——黃芪

黃芪小百科

性味與歸經】甘,微溫。歸肺、脾經。

性能特點】黃芪甘溫升補,主以扶正氣,兼能除水邪。既善補中氣、升舉清陽,又善補肺氣、益衛固表,還能託瘡毒、利水消腫。通過補氣又能生血、攝血、生津、行滯,治血虛萎黃、氣不攝血之崩漏便血、氣津兩傷之消渴、氣虛血滯之痺痛麻木和半身不遂等。

功效】補氣昇陽,固表止汗,利水消腫,生津養血,行滯通痺,託毒排膿,斂瘡生肌。

主治病症

1、脾胃氣虛,脾肺氣虛,中氣下陷,氣不攝血,氣虛發熱。

2、自汗,盜汗。

3、氣血不足所致瘡癰不潰或潰久不斂。

4、氣虛水腫、小便不利。

5、氣血雙虧,血虛萎黃,血痺肢麻,半身不遂,消渴。

用法與用量】9~30g。補氣昇陽宜蜜炙用,其他宜生用。

使用注意】黃芪甘溫升補止汗,易於助火斂邪,故表實邪盛、氣滯溼阻、食積內停、陰虛陽亢、瘡癰毒盛者,均不宜服用。

產地】主產于山西、黑龍江、內蒙古等省區。以栽培的蒙古黃芪質量為佳。

採收加工】春、秋二季採挖,切去根頭,除去鬚根,晒至六七成幹,分別大小,捆把,晒乾。以條粗、斷面色黃白、味甜、有粉性者為佳。

"

黃芪小故事

《新唐書·許胤宗傳》記:許胤宗在他初任新蔡王處參軍之職時,王太后患卒中,口噤不能語,脈沉摸不到。許胤宗精通醫道,知王太后陽氣虛,氣血不暢,有時候還不能進食湯藥,就用黃芪、防風煎出很多副熱湯,置於床下,薰口鼻、皮膚。御醫們如法而用,滿室藥味瀰漫一晝夜,王太后漸漸甦醒能言,後遂愈。

黃芪為常用中藥,始載於《神農本草經》,為豆科植物蒙古黃芪或膜莢黃芪的乾燥根。《本草新編》曰“味甘,氣微溫,氣薄而味厚,可升可降,陽中之陽也。無毒,專補氣。入手太陰、足太陰、手少陰之經。”

每日一味中藥——黃芪
每日一味中藥——黃芪

黃芪小百科

性味與歸經】甘,微溫。歸肺、脾經。

性能特點】黃芪甘溫升補,主以扶正氣,兼能除水邪。既善補中氣、升舉清陽,又善補肺氣、益衛固表,還能託瘡毒、利水消腫。通過補氣又能生血、攝血、生津、行滯,治血虛萎黃、氣不攝血之崩漏便血、氣津兩傷之消渴、氣虛血滯之痺痛麻木和半身不遂等。

功效】補氣昇陽,固表止汗,利水消腫,生津養血,行滯通痺,託毒排膿,斂瘡生肌。

主治病症

1、脾胃氣虛,脾肺氣虛,中氣下陷,氣不攝血,氣虛發熱。

2、自汗,盜汗。

3、氣血不足所致瘡癰不潰或潰久不斂。

4、氣虛水腫、小便不利。

5、氣血雙虧,血虛萎黃,血痺肢麻,半身不遂,消渴。

用法與用量】9~30g。補氣昇陽宜蜜炙用,其他宜生用。

使用注意】黃芪甘溫升補止汗,易於助火斂邪,故表實邪盛、氣滯溼阻、食積內停、陰虛陽亢、瘡癰毒盛者,均不宜服用。

產地】主產于山西、黑龍江、內蒙古等省區。以栽培的蒙古黃芪質量為佳。

採收加工】春、秋二季採挖,切去根頭,除去鬚根,晒至六七成幹,分別大小,捆把,晒乾。以條粗、斷面色黃白、味甜、有粉性者為佳。

每日一味中藥——黃芪

真假、好壞鑑別

真假黃芪:正品呈圓柱形,有的有分枝,上粗下細,長30~90cm,直徑1~3.5cm。表面淡棕黃色或淡棕褐色,有不整齊的縱皺紋或縱溝。質硬而韌,不易折斷,斷面纖維性強,並顯粉性,皮部黃白色,木部淡黃色,有放射狀紋理和裂隙,呈菊花心狀。氣微,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味。

偽品:①豆科植物錦雞兒的根。呈圓柱形,表面有棕色的殘存皮孔。斷面皮部淡黃色,木部淡黃棕色。質脆,斷面纖維狀。氣微,味淡。②錦葵科植物圓葉錦葵、歐蜀葵、蜀葵的根。圓葉錦葵的根呈圓柱形,表面土黃色或棕黃色,韌皮部淡黃色。氣微,味淡,嚼之有黏滑感。

好壞區分:

A、看:質堅韌有粉性,不易折斷,斷面纖維性色澤淡黃,整體呈“金盞銀盤菊花心”。

B、聞:淡淡豆香,微微腥味,無酸澀怪味(不薰硫)。

C、嘗:入口豆香濃郁,回甘輕柔。

"

黃芪小故事

《新唐書·許胤宗傳》記:許胤宗在他初任新蔡王處參軍之職時,王太后患卒中,口噤不能語,脈沉摸不到。許胤宗精通醫道,知王太后陽氣虛,氣血不暢,有時候還不能進食湯藥,就用黃芪、防風煎出很多副熱湯,置於床下,薰口鼻、皮膚。御醫們如法而用,滿室藥味瀰漫一晝夜,王太后漸漸甦醒能言,後遂愈。

黃芪為常用中藥,始載於《神農本草經》,為豆科植物蒙古黃芪或膜莢黃芪的乾燥根。《本草新編》曰“味甘,氣微溫,氣薄而味厚,可升可降,陽中之陽也。無毒,專補氣。入手太陰、足太陰、手少陰之經。”

每日一味中藥——黃芪
每日一味中藥——黃芪

黃芪小百科

性味與歸經】甘,微溫。歸肺、脾經。

性能特點】黃芪甘溫升補,主以扶正氣,兼能除水邪。既善補中氣、升舉清陽,又善補肺氣、益衛固表,還能託瘡毒、利水消腫。通過補氣又能生血、攝血、生津、行滯,治血虛萎黃、氣不攝血之崩漏便血、氣津兩傷之消渴、氣虛血滯之痺痛麻木和半身不遂等。

功效】補氣昇陽,固表止汗,利水消腫,生津養血,行滯通痺,託毒排膿,斂瘡生肌。

主治病症

1、脾胃氣虛,脾肺氣虛,中氣下陷,氣不攝血,氣虛發熱。

2、自汗,盜汗。

3、氣血不足所致瘡癰不潰或潰久不斂。

4、氣虛水腫、小便不利。

5、氣血雙虧,血虛萎黃,血痺肢麻,半身不遂,消渴。

用法與用量】9~30g。補氣昇陽宜蜜炙用,其他宜生用。

使用注意】黃芪甘溫升補止汗,易於助火斂邪,故表實邪盛、氣滯溼阻、食積內停、陰虛陽亢、瘡癰毒盛者,均不宜服用。

產地】主產于山西、黑龍江、內蒙古等省區。以栽培的蒙古黃芪質量為佳。

採收加工】春、秋二季採挖,切去根頭,除去鬚根,晒至六七成幹,分別大小,捆把,晒乾。以條粗、斷面色黃白、味甜、有粉性者為佳。

每日一味中藥——黃芪

真假、好壞鑑別

真假黃芪:正品呈圓柱形,有的有分枝,上粗下細,長30~90cm,直徑1~3.5cm。表面淡棕黃色或淡棕褐色,有不整齊的縱皺紋或縱溝。質硬而韌,不易折斷,斷面纖維性強,並顯粉性,皮部黃白色,木部淡黃色,有放射狀紋理和裂隙,呈菊花心狀。氣微,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味。

偽品:①豆科植物錦雞兒的根。呈圓柱形,表面有棕色的殘存皮孔。斷面皮部淡黃色,木部淡黃棕色。質脆,斷面纖維狀。氣微,味淡。②錦葵科植物圓葉錦葵、歐蜀葵、蜀葵的根。圓葉錦葵的根呈圓柱形,表面土黃色或棕黃色,韌皮部淡黃色。氣微,味淡,嚼之有黏滑感。

好壞區分:

A、看:質堅韌有粉性,不易折斷,斷面纖維性色澤淡黃,整體呈“金盞銀盤菊花心”。

B、聞:淡淡豆香,微微腥味,無酸澀怪味(不薰硫)。

C、嘗:入口豆香濃郁,回甘輕柔。

每日一味中藥——黃芪

現代藥理研究

黃芪中主要含有三萜皁苷(黃芪皁苷)、黃酮類化合物、黃芪多糖;黃芪多糖具有免疫促進作用,能提升免疫力。現代研究表明黃芪具有增強免疫力,延緩衰老,改善微循環,抑制血小板聚集,降血壓,促進骨髓造血,調節糖代謝,保肝等作用。

臨床配伍應用

黃芪為補氣要藥,廣泛地應用於臨床。配伍不同,在不同的方劑中,發揮著不同的作用。

1、用於心悸健忘、失眠多夢、自汗或盜汗等

黃芪與白朮、茯神、龍眼肉、炒棗仁、黨蔘、木香、炙甘草、當歸、遠志、生薑、紅棗搭配,即“歸脾湯”。能健脾養心、益氣補血,對思慮過度、勞傷心脾、心脾兩虛而致的心悸健忘、失眠多夢、自汗盜汗、不思飲食及脾虛氣弱等症有效。

2、用於少氣心悸、四肢沉滯、腰背強痛等

黃芪與白芍、當歸、陳皮、肉桂、人蔘、白朮、炙甘草、熟地黃、五味子、茯苓、遠志、生薑、大棗等搭配,即“人蔘養榮湯”,能補氣養心,主治因積勞虛損而致的少氣心悸,四肢沉滯,腰背強痛等。

3、用於脾胃氣虛,氣虛下陷之臟器下垂證

黃芪與人蔘、白朮、甘草、當歸、陳皮、升麻、柴胡相搭配,即“補中益氣湯”。能補中益氣、昇陽舉陷,對中氣虛,攝納無力,升舉無能引起的臟器下垂等症有較好治療作用。

"

黃芪小故事

《新唐書·許胤宗傳》記:許胤宗在他初任新蔡王處參軍之職時,王太后患卒中,口噤不能語,脈沉摸不到。許胤宗精通醫道,知王太后陽氣虛,氣血不暢,有時候還不能進食湯藥,就用黃芪、防風煎出很多副熱湯,置於床下,薰口鼻、皮膚。御醫們如法而用,滿室藥味瀰漫一晝夜,王太后漸漸甦醒能言,後遂愈。

黃芪為常用中藥,始載於《神農本草經》,為豆科植物蒙古黃芪或膜莢黃芪的乾燥根。《本草新編》曰“味甘,氣微溫,氣薄而味厚,可升可降,陽中之陽也。無毒,專補氣。入手太陰、足太陰、手少陰之經。”

每日一味中藥——黃芪
每日一味中藥——黃芪

黃芪小百科

性味與歸經】甘,微溫。歸肺、脾經。

性能特點】黃芪甘溫升補,主以扶正氣,兼能除水邪。既善補中氣、升舉清陽,又善補肺氣、益衛固表,還能託瘡毒、利水消腫。通過補氣又能生血、攝血、生津、行滯,治血虛萎黃、氣不攝血之崩漏便血、氣津兩傷之消渴、氣虛血滯之痺痛麻木和半身不遂等。

功效】補氣昇陽,固表止汗,利水消腫,生津養血,行滯通痺,託毒排膿,斂瘡生肌。

主治病症

1、脾胃氣虛,脾肺氣虛,中氣下陷,氣不攝血,氣虛發熱。

2、自汗,盜汗。

3、氣血不足所致瘡癰不潰或潰久不斂。

4、氣虛水腫、小便不利。

5、氣血雙虧,血虛萎黃,血痺肢麻,半身不遂,消渴。

用法與用量】9~30g。補氣昇陽宜蜜炙用,其他宜生用。

使用注意】黃芪甘溫升補止汗,易於助火斂邪,故表實邪盛、氣滯溼阻、食積內停、陰虛陽亢、瘡癰毒盛者,均不宜服用。

產地】主產于山西、黑龍江、內蒙古等省區。以栽培的蒙古黃芪質量為佳。

採收加工】春、秋二季採挖,切去根頭,除去鬚根,晒至六七成幹,分別大小,捆把,晒乾。以條粗、斷面色黃白、味甜、有粉性者為佳。

每日一味中藥——黃芪

真假、好壞鑑別

真假黃芪:正品呈圓柱形,有的有分枝,上粗下細,長30~90cm,直徑1~3.5cm。表面淡棕黃色或淡棕褐色,有不整齊的縱皺紋或縱溝。質硬而韌,不易折斷,斷面纖維性強,並顯粉性,皮部黃白色,木部淡黃色,有放射狀紋理和裂隙,呈菊花心狀。氣微,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味。

偽品:①豆科植物錦雞兒的根。呈圓柱形,表面有棕色的殘存皮孔。斷面皮部淡黃色,木部淡黃棕色。質脆,斷面纖維狀。氣微,味淡。②錦葵科植物圓葉錦葵、歐蜀葵、蜀葵的根。圓葉錦葵的根呈圓柱形,表面土黃色或棕黃色,韌皮部淡黃色。氣微,味淡,嚼之有黏滑感。

好壞區分:

A、看:質堅韌有粉性,不易折斷,斷面纖維性色澤淡黃,整體呈“金盞銀盤菊花心”。

B、聞:淡淡豆香,微微腥味,無酸澀怪味(不薰硫)。

C、嘗:入口豆香濃郁,回甘輕柔。

每日一味中藥——黃芪

現代藥理研究

黃芪中主要含有三萜皁苷(黃芪皁苷)、黃酮類化合物、黃芪多糖;黃芪多糖具有免疫促進作用,能提升免疫力。現代研究表明黃芪具有增強免疫力,延緩衰老,改善微循環,抑制血小板聚集,降血壓,促進骨髓造血,調節糖代謝,保肝等作用。

臨床配伍應用

黃芪為補氣要藥,廣泛地應用於臨床。配伍不同,在不同的方劑中,發揮著不同的作用。

1、用於心悸健忘、失眠多夢、自汗或盜汗等

黃芪與白朮、茯神、龍眼肉、炒棗仁、黨蔘、木香、炙甘草、當歸、遠志、生薑、紅棗搭配,即“歸脾湯”。能健脾養心、益氣補血,對思慮過度、勞傷心脾、心脾兩虛而致的心悸健忘、失眠多夢、自汗盜汗、不思飲食及脾虛氣弱等症有效。

2、用於少氣心悸、四肢沉滯、腰背強痛等

黃芪與白芍、當歸、陳皮、肉桂、人蔘、白朮、炙甘草、熟地黃、五味子、茯苓、遠志、生薑、大棗等搭配,即“人蔘養榮湯”,能補氣養心,主治因積勞虛損而致的少氣心悸,四肢沉滯,腰背強痛等。

3、用於脾胃氣虛,氣虛下陷之臟器下垂證

黃芪與人蔘、白朮、甘草、當歸、陳皮、升麻、柴胡相搭配,即“補中益氣湯”。能補中益氣、昇陽舉陷,對中氣虛,攝納無力,升舉無能引起的臟器下垂等症有較好治療作用。

每日一味中藥——黃芪

黃芪食療方

黃芪對人體有諸多功效,我們在日常飲食中可以利用黃芪來補益身體。

1、泡茶:西洋參2克,黃芪5克,紅棗(去核)3粒,枸杞20粒,玫瑰6朵,放入鍋中或者養生壺中,加水,煮沸,5分鐘後即可代茶飲,能理氣和血、舒肝解鬱、降脂減肥、潤膚養顏等作用,特別對婦女月經不調有神奇的功效。孕婦忌服。

"

黃芪小故事

《新唐書·許胤宗傳》記:許胤宗在他初任新蔡王處參軍之職時,王太后患卒中,口噤不能語,脈沉摸不到。許胤宗精通醫道,知王太后陽氣虛,氣血不暢,有時候還不能進食湯藥,就用黃芪、防風煎出很多副熱湯,置於床下,薰口鼻、皮膚。御醫們如法而用,滿室藥味瀰漫一晝夜,王太后漸漸甦醒能言,後遂愈。

黃芪為常用中藥,始載於《神農本草經》,為豆科植物蒙古黃芪或膜莢黃芪的乾燥根。《本草新編》曰“味甘,氣微溫,氣薄而味厚,可升可降,陽中之陽也。無毒,專補氣。入手太陰、足太陰、手少陰之經。”

每日一味中藥——黃芪
每日一味中藥——黃芪

黃芪小百科

性味與歸經】甘,微溫。歸肺、脾經。

性能特點】黃芪甘溫升補,主以扶正氣,兼能除水邪。既善補中氣、升舉清陽,又善補肺氣、益衛固表,還能託瘡毒、利水消腫。通過補氣又能生血、攝血、生津、行滯,治血虛萎黃、氣不攝血之崩漏便血、氣津兩傷之消渴、氣虛血滯之痺痛麻木和半身不遂等。

功效】補氣昇陽,固表止汗,利水消腫,生津養血,行滯通痺,託毒排膿,斂瘡生肌。

主治病症

1、脾胃氣虛,脾肺氣虛,中氣下陷,氣不攝血,氣虛發熱。

2、自汗,盜汗。

3、氣血不足所致瘡癰不潰或潰久不斂。

4、氣虛水腫、小便不利。

5、氣血雙虧,血虛萎黃,血痺肢麻,半身不遂,消渴。

用法與用量】9~30g。補氣昇陽宜蜜炙用,其他宜生用。

使用注意】黃芪甘溫升補止汗,易於助火斂邪,故表實邪盛、氣滯溼阻、食積內停、陰虛陽亢、瘡癰毒盛者,均不宜服用。

產地】主產于山西、黑龍江、內蒙古等省區。以栽培的蒙古黃芪質量為佳。

採收加工】春、秋二季採挖,切去根頭,除去鬚根,晒至六七成幹,分別大小,捆把,晒乾。以條粗、斷面色黃白、味甜、有粉性者為佳。

每日一味中藥——黃芪

真假、好壞鑑別

真假黃芪:正品呈圓柱形,有的有分枝,上粗下細,長30~90cm,直徑1~3.5cm。表面淡棕黃色或淡棕褐色,有不整齊的縱皺紋或縱溝。質硬而韌,不易折斷,斷面纖維性強,並顯粉性,皮部黃白色,木部淡黃色,有放射狀紋理和裂隙,呈菊花心狀。氣微,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味。

偽品:①豆科植物錦雞兒的根。呈圓柱形,表面有棕色的殘存皮孔。斷面皮部淡黃色,木部淡黃棕色。質脆,斷面纖維狀。氣微,味淡。②錦葵科植物圓葉錦葵、歐蜀葵、蜀葵的根。圓葉錦葵的根呈圓柱形,表面土黃色或棕黃色,韌皮部淡黃色。氣微,味淡,嚼之有黏滑感。

好壞區分:

A、看:質堅韌有粉性,不易折斷,斷面纖維性色澤淡黃,整體呈“金盞銀盤菊花心”。

B、聞:淡淡豆香,微微腥味,無酸澀怪味(不薰硫)。

C、嘗:入口豆香濃郁,回甘輕柔。

每日一味中藥——黃芪

現代藥理研究

黃芪中主要含有三萜皁苷(黃芪皁苷)、黃酮類化合物、黃芪多糖;黃芪多糖具有免疫促進作用,能提升免疫力。現代研究表明黃芪具有增強免疫力,延緩衰老,改善微循環,抑制血小板聚集,降血壓,促進骨髓造血,調節糖代謝,保肝等作用。

臨床配伍應用

黃芪為補氣要藥,廣泛地應用於臨床。配伍不同,在不同的方劑中,發揮著不同的作用。

1、用於心悸健忘、失眠多夢、自汗或盜汗等

黃芪與白朮、茯神、龍眼肉、炒棗仁、黨蔘、木香、炙甘草、當歸、遠志、生薑、紅棗搭配,即“歸脾湯”。能健脾養心、益氣補血,對思慮過度、勞傷心脾、心脾兩虛而致的心悸健忘、失眠多夢、自汗盜汗、不思飲食及脾虛氣弱等症有效。

2、用於少氣心悸、四肢沉滯、腰背強痛等

黃芪與白芍、當歸、陳皮、肉桂、人蔘、白朮、炙甘草、熟地黃、五味子、茯苓、遠志、生薑、大棗等搭配,即“人蔘養榮湯”,能補氣養心,主治因積勞虛損而致的少氣心悸,四肢沉滯,腰背強痛等。

3、用於脾胃氣虛,氣虛下陷之臟器下垂證

黃芪與人蔘、白朮、甘草、當歸、陳皮、升麻、柴胡相搭配,即“補中益氣湯”。能補中益氣、昇陽舉陷,對中氣虛,攝納無力,升舉無能引起的臟器下垂等症有較好治療作用。

每日一味中藥——黃芪

黃芪食療方

黃芪對人體有諸多功效,我們在日常飲食中可以利用黃芪來補益身體。

1、泡茶:西洋參2克,黃芪5克,紅棗(去核)3粒,枸杞20粒,玫瑰6朵,放入鍋中或者養生壺中,加水,煮沸,5分鐘後即可代茶飲,能理氣和血、舒肝解鬱、降脂減肥、潤膚養顏等作用,特別對婦女月經不調有神奇的功效。孕婦忌服。

每日一味中藥——黃芪

2、煲湯:阿膠9克(烊化),黃芪5克,當歸3克,山楂5克,烏雞半隻,瘦肉100克。烏雞、瘦肉洗淨切塊後,下鍋汆水,然後與其他食材放入燉盅,加水適量,隔水燉1-2小時後,盛出湯後加入烊化的阿膠,即可食用。能滋陰補氣,開胃活血。

3、煲粥:取黃芪20g、大棗30g,加水煎煮30分鐘後,將洗洗淨的米加入鍋中,熬煮待粥濃稠後即可食用,能補氣養血。

"

黃芪小故事

《新唐書·許胤宗傳》記:許胤宗在他初任新蔡王處參軍之職時,王太后患卒中,口噤不能語,脈沉摸不到。許胤宗精通醫道,知王太后陽氣虛,氣血不暢,有時候還不能進食湯藥,就用黃芪、防風煎出很多副熱湯,置於床下,薰口鼻、皮膚。御醫們如法而用,滿室藥味瀰漫一晝夜,王太后漸漸甦醒能言,後遂愈。

黃芪為常用中藥,始載於《神農本草經》,為豆科植物蒙古黃芪或膜莢黃芪的乾燥根。《本草新編》曰“味甘,氣微溫,氣薄而味厚,可升可降,陽中之陽也。無毒,專補氣。入手太陰、足太陰、手少陰之經。”

每日一味中藥——黃芪
每日一味中藥——黃芪

黃芪小百科

性味與歸經】甘,微溫。歸肺、脾經。

性能特點】黃芪甘溫升補,主以扶正氣,兼能除水邪。既善補中氣、升舉清陽,又善補肺氣、益衛固表,還能託瘡毒、利水消腫。通過補氣又能生血、攝血、生津、行滯,治血虛萎黃、氣不攝血之崩漏便血、氣津兩傷之消渴、氣虛血滯之痺痛麻木和半身不遂等。

功效】補氣昇陽,固表止汗,利水消腫,生津養血,行滯通痺,託毒排膿,斂瘡生肌。

主治病症

1、脾胃氣虛,脾肺氣虛,中氣下陷,氣不攝血,氣虛發熱。

2、自汗,盜汗。

3、氣血不足所致瘡癰不潰或潰久不斂。

4、氣虛水腫、小便不利。

5、氣血雙虧,血虛萎黃,血痺肢麻,半身不遂,消渴。

用法與用量】9~30g。補氣昇陽宜蜜炙用,其他宜生用。

使用注意】黃芪甘溫升補止汗,易於助火斂邪,故表實邪盛、氣滯溼阻、食積內停、陰虛陽亢、瘡癰毒盛者,均不宜服用。

產地】主產于山西、黑龍江、內蒙古等省區。以栽培的蒙古黃芪質量為佳。

採收加工】春、秋二季採挖,切去根頭,除去鬚根,晒至六七成幹,分別大小,捆把,晒乾。以條粗、斷面色黃白、味甜、有粉性者為佳。

每日一味中藥——黃芪

真假、好壞鑑別

真假黃芪:正品呈圓柱形,有的有分枝,上粗下細,長30~90cm,直徑1~3.5cm。表面淡棕黃色或淡棕褐色,有不整齊的縱皺紋或縱溝。質硬而韌,不易折斷,斷面纖維性強,並顯粉性,皮部黃白色,木部淡黃色,有放射狀紋理和裂隙,呈菊花心狀。氣微,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味。

偽品:①豆科植物錦雞兒的根。呈圓柱形,表面有棕色的殘存皮孔。斷面皮部淡黃色,木部淡黃棕色。質脆,斷面纖維狀。氣微,味淡。②錦葵科植物圓葉錦葵、歐蜀葵、蜀葵的根。圓葉錦葵的根呈圓柱形,表面土黃色或棕黃色,韌皮部淡黃色。氣微,味淡,嚼之有黏滑感。

好壞區分:

A、看:質堅韌有粉性,不易折斷,斷面纖維性色澤淡黃,整體呈“金盞銀盤菊花心”。

B、聞:淡淡豆香,微微腥味,無酸澀怪味(不薰硫)。

C、嘗:入口豆香濃郁,回甘輕柔。

每日一味中藥——黃芪

現代藥理研究

黃芪中主要含有三萜皁苷(黃芪皁苷)、黃酮類化合物、黃芪多糖;黃芪多糖具有免疫促進作用,能提升免疫力。現代研究表明黃芪具有增強免疫力,延緩衰老,改善微循環,抑制血小板聚集,降血壓,促進骨髓造血,調節糖代謝,保肝等作用。

臨床配伍應用

黃芪為補氣要藥,廣泛地應用於臨床。配伍不同,在不同的方劑中,發揮著不同的作用。

1、用於心悸健忘、失眠多夢、自汗或盜汗等

黃芪與白朮、茯神、龍眼肉、炒棗仁、黨蔘、木香、炙甘草、當歸、遠志、生薑、紅棗搭配,即“歸脾湯”。能健脾養心、益氣補血,對思慮過度、勞傷心脾、心脾兩虛而致的心悸健忘、失眠多夢、自汗盜汗、不思飲食及脾虛氣弱等症有效。

2、用於少氣心悸、四肢沉滯、腰背強痛等

黃芪與白芍、當歸、陳皮、肉桂、人蔘、白朮、炙甘草、熟地黃、五味子、茯苓、遠志、生薑、大棗等搭配,即“人蔘養榮湯”,能補氣養心,主治因積勞虛損而致的少氣心悸,四肢沉滯,腰背強痛等。

3、用於脾胃氣虛,氣虛下陷之臟器下垂證

黃芪與人蔘、白朮、甘草、當歸、陳皮、升麻、柴胡相搭配,即“補中益氣湯”。能補中益氣、昇陽舉陷,對中氣虛,攝納無力,升舉無能引起的臟器下垂等症有較好治療作用。

每日一味中藥——黃芪

黃芪食療方

黃芪對人體有諸多功效,我們在日常飲食中可以利用黃芪來補益身體。

1、泡茶:西洋參2克,黃芪5克,紅棗(去核)3粒,枸杞20粒,玫瑰6朵,放入鍋中或者養生壺中,加水,煮沸,5分鐘後即可代茶飲,能理氣和血、舒肝解鬱、降脂減肥、潤膚養顏等作用,特別對婦女月經不調有神奇的功效。孕婦忌服。

每日一味中藥——黃芪

2、煲湯:阿膠9克(烊化),黃芪5克,當歸3克,山楂5克,烏雞半隻,瘦肉100克。烏雞、瘦肉洗淨切塊後,下鍋汆水,然後與其他食材放入燉盅,加水適量,隔水燉1-2小時後,盛出湯後加入烊化的阿膠,即可食用。能滋陰補氣,開胃活血。

3、煲粥:取黃芪20g、大棗30g,加水煎煮30分鐘後,將洗洗淨的米加入鍋中,熬煮待粥濃稠後即可食用,能補氣養血。

每日一味中藥——黃芪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