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宗師王少舫談黃梅戲“胡琴伴奏”和“胡琴過門”的來歷'

"

本文節選自安徽省文史館編纂的黃梅戲專著《王少舫談黃梅戲》,書中開篇即為方紹墀先生採訪王少舫先生的珍貴錄音記錄。採訪中黃梅戲一代宗師王少舫先生詳細地回顧了黃梅戲“胡琴伴奏”和“胡琴過門”的來歷。

這一段非常珍貴的歷史,非常值得一讀。

“胡琴伴奏”的來歷

王少舫:當時我接觸的黃梅調,還是“三打七唱”的演出形式,樂隊只有三個打擊樂器。我跟他們在一起演連臺本戲時,老前輩們讓我演一些主要角色,因此在戲中我的唱腔就比較多。因為我本身從小學京戲的,在演唱時我用胡琴託腔習慣了,從小學戲就是跟胡琴打交道的,胡琴打多高調門我就唱多高,胡琴不託腔叫我空口唱我不習慣,我也唱不出來。後來我就想,演這個連臺本戲用黃梅調唱可以,到臺上唱腔多了沒胡琴伴奏恐怕不行,我不好開口。鑼鼓一停要我張嘴就唱,唱什麼調(音高)可能不準。在那個時候,我演京劇,有個拉胡琴的,這個人姓朱,叫朱恆誼,恆大的恆,友誼的誼,安慶人都叫他“小喜子”。

在那個時候,我也僱不起私房胡琴,哪僱得起呢?我唱京戲時與他相處得也不錯,小喜子是半公,我與他商量也算是半私半公地兩就著吧。我說我唱黃梅調時你能不能幫我拉一下子,用琴託我唱,他也就答應試試吧。經過他同意,我就跟黃梅調的藝人們講,上臺演戲時你們唱你們的,我唱的時候弄個胡琴託一下子我的唱,行不行?他們說好啊!他們感到新奇,也感到新鮮,大夥兒都贊成。這樣我唱的時候就用胡琴託腔了。

從那以後,我唱黃梅調就一直用京胡託腔。後來黃梅調的一些藝人,他們不唱連臺本戲唱傳統戲的時候,也開始試著用京胡託腔了。黃梅調用京胡託腔到什麼時候呢?到抗戰勝利初,已經發展到有好幾個拉琴的了,朱恆誼拉過後來又有一個叫劉品江的,他也是拉京胡的,也來拉黃梅調。還有一個琴師叫秦敏德。後來丁紫臣也學著拉京胡嘛!那時侯黃梅調都用京胡託的,真正把京胡去掉那還是解放以後的事了。

從那以後黃梅戲就有了胡琴,有了絃樂了,少量地去拉,總比那乾唱要好聽得多。原來是乾唱呢!假如這場戲是六個演員唱,六個人嗓子高、低、好、壞不一樣,他就會唱出了六個調門。那對聽慣了胡琴的人來說就非常彆扭的,當有了胡琴以後他唱就不那麼複雜了,這個問題就解決了。因為它(胡琴)有四個把位,琴師會變把,他翻來覆去在四個把位裡有幾個調門,跟著胡琴的調門音高去唱,就不會唱得太亂,這樣調門就固定了,不會跑調跑到哪裡去的。琴師一到這時候覺得你嗓子不好,他就給你換個調門,給你這個音,你就好唱了。過去沒“胡琴過門”啊,黃梅戲“胡琴過門”那還是解放後才發明的喲!

"

本文節選自安徽省文史館編纂的黃梅戲專著《王少舫談黃梅戲》,書中開篇即為方紹墀先生採訪王少舫先生的珍貴錄音記錄。採訪中黃梅戲一代宗師王少舫先生詳細地回顧了黃梅戲“胡琴伴奏”和“胡琴過門”的來歷。

這一段非常珍貴的歷史,非常值得一讀。

“胡琴伴奏”的來歷

王少舫:當時我接觸的黃梅調,還是“三打七唱”的演出形式,樂隊只有三個打擊樂器。我跟他們在一起演連臺本戲時,老前輩們讓我演一些主要角色,因此在戲中我的唱腔就比較多。因為我本身從小學京戲的,在演唱時我用胡琴託腔習慣了,從小學戲就是跟胡琴打交道的,胡琴打多高調門我就唱多高,胡琴不託腔叫我空口唱我不習慣,我也唱不出來。後來我就想,演這個連臺本戲用黃梅調唱可以,到臺上唱腔多了沒胡琴伴奏恐怕不行,我不好開口。鑼鼓一停要我張嘴就唱,唱什麼調(音高)可能不準。在那個時候,我演京劇,有個拉胡琴的,這個人姓朱,叫朱恆誼,恆大的恆,友誼的誼,安慶人都叫他“小喜子”。

在那個時候,我也僱不起私房胡琴,哪僱得起呢?我唱京戲時與他相處得也不錯,小喜子是半公,我與他商量也算是半私半公地兩就著吧。我說我唱黃梅調時你能不能幫我拉一下子,用琴託我唱,他也就答應試試吧。經過他同意,我就跟黃梅調的藝人們講,上臺演戲時你們唱你們的,我唱的時候弄個胡琴託一下子我的唱,行不行?他們說好啊!他們感到新奇,也感到新鮮,大夥兒都贊成。這樣我唱的時候就用胡琴託腔了。

從那以後,我唱黃梅調就一直用京胡託腔。後來黃梅調的一些藝人,他們不唱連臺本戲唱傳統戲的時候,也開始試著用京胡託腔了。黃梅調用京胡託腔到什麼時候呢?到抗戰勝利初,已經發展到有好幾個拉琴的了,朱恆誼拉過後來又有一個叫劉品江的,他也是拉京胡的,也來拉黃梅調。還有一個琴師叫秦敏德。後來丁紫臣也學著拉京胡嘛!那時侯黃梅調都用京胡託的,真正把京胡去掉那還是解放以後的事了。

從那以後黃梅戲就有了胡琴,有了絃樂了,少量地去拉,總比那乾唱要好聽得多。原來是乾唱呢!假如這場戲是六個演員唱,六個人嗓子高、低、好、壞不一樣,他就會唱出了六個調門。那對聽慣了胡琴的人來說就非常彆扭的,當有了胡琴以後他唱就不那麼複雜了,這個問題就解決了。因為它(胡琴)有四個把位,琴師會變把,他翻來覆去在四個把位裡有幾個調門,跟著胡琴的調門音高去唱,就不會唱得太亂,這樣調門就固定了,不會跑調跑到哪裡去的。琴師一到這時候覺得你嗓子不好,他就給你換個調門,給你這個音,你就好唱了。過去沒“胡琴過門”啊,黃梅戲“胡琴過門”那還是解放後才發明的喲!

一代宗師王少舫談黃梅戲“胡琴伴奏”和“胡琴過門”的來歷

△黃梅戲一代宗師王少舫(1920年—1986年)

“胡琴過門”的來歷

王少舫:在音樂方面,開始的時候還是幾把胡琴,還是維持這個現狀。排《仇深似海》時我們總有這麼個感覺,在音樂上,覺得老這麼打鑼鼓,演出節奏就拖沓,一打“鑼鼓過門”就把演戲的氣氛給打掉了。當時我就跟王文治商量,我說能不能在唱(平詞】唱腔時不用鑼鼓傢伙打,能不能拉“胡琴過門”唱呢?

在當時,用“胡琴過門”把這個打擊樂拿掉,這可不是個簡單的事情!因為腔是定腔(注:唱傳統老腔【平詞】和【花腔】),老演員老藝人他們也不習慣“過門”,只習慣鑼鼓,不能正常演出。我們是個職業劇團了,職業劇團突擊排個戲是具有宣傳性的,突擊排出來的戲馬上就要配合政治運動來演出的,所以也不可能叫老藝人去坐在一邊不參加。時間緊,又不能去慢慢排練,拉了半天“過門”老藝人張不開口,跟不上,怎麼辦呢?我說這樣子吧,我們把幾個能開口唱,能適應“過門”的演員就先跟胡琴唱,不能開口的我們還仍然給他們打鑼鼓,區別對待。當時我想讓他們逐漸適應。

“過門”怎麼拉呢,我就與王文治在一起研究。他胡琴拉(哼唱)“得隆個龍”。他說:“少舫,你聽到胡琴拉“得隆個龍”,這就是過門”。前面不管我拉多長、怎麼變化你都不要管,你只要聽到’得隆個龍’後就開口唱,那就行了。”至於他前面拉什麼現在我的印象也不太深了,這是創造磨合的一個過程,後來大家才開始逐漸適應。剛開始有時候拉的“過門”七拐八扭的拉了好長,拐到後來呢轉到“得隆個龍”時,我就接著開口唱了。所以呢,我是第一個帶頭用“胡琴過門”,你拉好了,聽到“過門”,我就唱。我唱完了呢,潘璟琍她們年輕,潘璟琍唱,潘璟琍跟我同臺多年了,潘璟琍也慢慢地適應了。陳月環、彭玉蘭這些小傢伙也都可以跟著“過門”唱了。逐漸逐漸老的包括丁老、潘老他們都領會了,也都嘗試著唱了。從那以後就開始用“胡琴過門”了。當時就是琴師王文治一個人拉,也沒人幫助他寫,反正你拉就是囉。胡琴怎麼拐,你拐到最後聽到“得隆個龍”我們就開口唱。

總的來說,就是排《仇深似海》以後黃梅戲開始正式地用“胡琴過門”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