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密戰友回憶黃繼光:曾拒絕回國治凍傷,生命最後時刻,算好了手雷引爆時間……'

黃繼光 朝鮮 火箭炮 四川 雞蛋 河北好書 2019-08-09
"

《我和戰友黃繼光》收錄了戰友李繼德回憶黃繼光的文章——

1951年2月,我們奉命進入朝鮮。

進入朝鮮的第一站叫新義州,我們這些新兵在這裡分到了連隊裡。我被分到了15軍45師135團二營六連一排一班。班長叫喬有仁,是個陝西人。這時候黃繼光還沒有來。他們一幫四川兵是3月份才來的。他和馬萬昌、高成剛、朱樹明,一共四個四川兵,分到了我們這個一班。

黃繼光這時候叫黃際廣,是四川省中江縣人,1931年出生,比我大4歲。

"

《我和戰友黃繼光》收錄了戰友李繼德回憶黃繼光的文章——

1951年2月,我們奉命進入朝鮮。

進入朝鮮的第一站叫新義州,我們這些新兵在這裡分到了連隊裡。我被分到了15軍45師135團二營六連一排一班。班長叫喬有仁,是個陝西人。這時候黃繼光還沒有來。他們一幫四川兵是3月份才來的。他和馬萬昌、高成剛、朱樹明,一共四個四川兵,分到了我們這個一班。

黃繼光這時候叫黃際廣,是四川省中江縣人,1931年出生,比我大4歲。

親密戰友回憶黃繼光:曾拒絕回國治凍傷,生命最後時刻,算好了手雷引爆時間……

志願軍老戰士李繼德,黃繼光的戰友

在平時,黃繼光像大哥哥一樣,對我非常照顧。吃飯時,他經常把自己碗裡的菜夾給我,還經常把他碗裡的飯撥給我一半。我不好意思要。他說你還不到16歲,身體還沒發育成大人呢,需要補充營養。他拍拍自己的胸脯,說我早已經是個大人了。

我們班的戰士馬萬昌個子不高,身體比較瘦弱,每次輪到他去幹重活兒時,黃繼光總是主動替他。黃繼光對馬萬昌說,這個活兒,你可吃不消,我替你去。

1951年的冬季,氣溫降到了零下30攝氏度。我是北方人,抗寒能力還比較強,黃繼光他們是南方人,就給凍得受不了了。我們穿著棉褲棉襖軍大衣棉鞋還是給凍透了。

"

《我和戰友黃繼光》收錄了戰友李繼德回憶黃繼光的文章——

1951年2月,我們奉命進入朝鮮。

進入朝鮮的第一站叫新義州,我們這些新兵在這裡分到了連隊裡。我被分到了15軍45師135團二營六連一排一班。班長叫喬有仁,是個陝西人。這時候黃繼光還沒有來。他們一幫四川兵是3月份才來的。他和馬萬昌、高成剛、朱樹明,一共四個四川兵,分到了我們這個一班。

黃繼光這時候叫黃際廣,是四川省中江縣人,1931年出生,比我大4歲。

親密戰友回憶黃繼光:曾拒絕回國治凍傷,生命最後時刻,算好了手雷引爆時間……

志願軍老戰士李繼德,黃繼光的戰友

在平時,黃繼光像大哥哥一樣,對我非常照顧。吃飯時,他經常把自己碗裡的菜夾給我,還經常把他碗裡的飯撥給我一半。我不好意思要。他說你還不到16歲,身體還沒發育成大人呢,需要補充營養。他拍拍自己的胸脯,說我早已經是個大人了。

我們班的戰士馬萬昌個子不高,身體比較瘦弱,每次輪到他去幹重活兒時,黃繼光總是主動替他。黃繼光對馬萬昌說,這個活兒,你可吃不消,我替你去。

1951年的冬季,氣溫降到了零下30攝氏度。我是北方人,抗寒能力還比較強,黃繼光他們是南方人,就給凍得受不了了。我們穿著棉褲棉襖軍大衣棉鞋還是給凍透了。

親密戰友回憶黃繼光:曾拒絕回國治凍傷,生命最後時刻,算好了手雷引爆時間……

配圖,與本文無關

這年12月,我們住在夏又裡(音),有一天下著大雪,我們連晚上去後勤部往前方背大米。因公路和橋被敵人飛機炸壞了,糧食運不上去,只好用人背。雪下得有半米多厚。氣溫降到了零下39攝氏度。

我們雖穿著棉鞋,但因天太冷了,那棉鞋不管用。為了偽裝自己,防止被敵機發現,棉襖都是反穿的,讓白裡子朝外。每人發了一個生雞蛋當飯。每人背了一袋50斤重的大米,來回70裡。走時天就黑了,反正藉著雪光往回走唄。

走到下半夜,又冷又餓又累,就走不動了。放下大米,想先歇一會兒喝了那個生雞蛋再走。但掏出雞蛋來,在石頭上一磕,雞蛋早凍成冰疙瘩了。黃繼光咬咬牙站起來,說得走,不走,就得凍死在這裡了。我們好不容易回到了連隊,黃繼光費了不少勁兒才脫下了棉鞋。我一看他的腳指頭給凍得又紫又黑,像紫蘿蔔似的。幾個戰士忙去找柴火想烤烤火。

我聽衛生員講過防凍的知識,忙說,不能烤火,一烤,手腳就壞了。我讓大家用雪搓,再把腳放到雪堆裡。我還給黃繼光和幾個戰友用雪使勁地搓腳。有不少戰友給凍掉了手指頭腳指頭。

"

《我和戰友黃繼光》收錄了戰友李繼德回憶黃繼光的文章——

1951年2月,我們奉命進入朝鮮。

進入朝鮮的第一站叫新義州,我們這些新兵在這裡分到了連隊裡。我被分到了15軍45師135團二營六連一排一班。班長叫喬有仁,是個陝西人。這時候黃繼光還沒有來。他們一幫四川兵是3月份才來的。他和馬萬昌、高成剛、朱樹明,一共四個四川兵,分到了我們這個一班。

黃繼光這時候叫黃際廣,是四川省中江縣人,1931年出生,比我大4歲。

親密戰友回憶黃繼光:曾拒絕回國治凍傷,生命最後時刻,算好了手雷引爆時間……

志願軍老戰士李繼德,黃繼光的戰友

在平時,黃繼光像大哥哥一樣,對我非常照顧。吃飯時,他經常把自己碗裡的菜夾給我,還經常把他碗裡的飯撥給我一半。我不好意思要。他說你還不到16歲,身體還沒發育成大人呢,需要補充營養。他拍拍自己的胸脯,說我早已經是個大人了。

我們班的戰士馬萬昌個子不高,身體比較瘦弱,每次輪到他去幹重活兒時,黃繼光總是主動替他。黃繼光對馬萬昌說,這個活兒,你可吃不消,我替你去。

1951年的冬季,氣溫降到了零下30攝氏度。我是北方人,抗寒能力還比較強,黃繼光他們是南方人,就給凍得受不了了。我們穿著棉褲棉襖軍大衣棉鞋還是給凍透了。

親密戰友回憶黃繼光:曾拒絕回國治凍傷,生命最後時刻,算好了手雷引爆時間……

配圖,與本文無關

這年12月,我們住在夏又裡(音),有一天下著大雪,我們連晚上去後勤部往前方背大米。因公路和橋被敵人飛機炸壞了,糧食運不上去,只好用人背。雪下得有半米多厚。氣溫降到了零下39攝氏度。

我們雖穿著棉鞋,但因天太冷了,那棉鞋不管用。為了偽裝自己,防止被敵機發現,棉襖都是反穿的,讓白裡子朝外。每人發了一個生雞蛋當飯。每人背了一袋50斤重的大米,來回70裡。走時天就黑了,反正藉著雪光往回走唄。

走到下半夜,又冷又餓又累,就走不動了。放下大米,想先歇一會兒喝了那個生雞蛋再走。但掏出雞蛋來,在石頭上一磕,雞蛋早凍成冰疙瘩了。黃繼光咬咬牙站起來,說得走,不走,就得凍死在這裡了。我們好不容易回到了連隊,黃繼光費了不少勁兒才脫下了棉鞋。我一看他的腳指頭給凍得又紫又黑,像紫蘿蔔似的。幾個戰士忙去找柴火想烤烤火。

我聽衛生員講過防凍的知識,忙說,不能烤火,一烤,手腳就壞了。我讓大家用雪搓,再把腳放到雪堆裡。我還給黃繼光和幾個戰友用雪使勁地搓腳。有不少戰友給凍掉了手指頭腳指頭。

親密戰友回憶黃繼光:曾拒絕回國治凍傷,生命最後時刻,算好了手雷引爆時間……

配圖,與本文無關

有一個連隊晚上在雪地裡趴著,準備伏擊敵人,結果全給凍死在那裡了。凍死了還都握著槍,瞪著眼趴著,做準備衝鋒的姿勢。

背米凍傷了腳,連裡要安排我和黃繼光還有一些戰士回國治傷。黃繼光一聽就說不行不行!我來到朝鮮還沒打仗沒立功呢,怎麼能回國?我也說,祖國人民說我們志願軍是最可愛的人,我們回去了,怎麼向全國人民交代?於是我們就沒走。

晚上在坑道里睡覺時,我和黃繼光把一床被子鋪在地上,上面蓋上一床被子兩件大衣,再蓋上棉襖棉褲,兩個人在一個被窩裡睡,互相取暖。有時候去站崗回來,渾身凍得像個冰棍兒,鑽進讓黃繼光暖熱的被窩,過一陣子身體就熱乎起來了。就這樣,我倆在一個被窩裡睡了一個多月。

我們135團是1952年6月進入上甘嶺陣地的。二營指揮部設在597.9高地。上甘嶺這個高地在戰略位置上非常重要,它在我軍控制的東西戰線中間,就像一個大門。它南面離漢城不到200公里,離板門店也就100多公里,離三八線不過七八十公里。控制了上甘嶺就控制了距這裡200公里的軍事區域。

我們接替了原先的防守部隊,進入了坑道。六連連長萬福來的六連堅守597.9高地,五連連長劉湖平的五連堅守537.7高地北山。師部總機話務員是田光海,團部總機話務員是趙水城,二營營部話務員是任繼文、海洪安、李繼德。

我們駐守上甘嶺的前三個月沒有戰事,到了9月份,氣氛就緊張了起來。敵人為了爭奪上甘嶺,可是花了大本錢。從10月14日,每天早晨7點到8點,先是飛機,一群一群地排著投彈轟炸。他那個飛機炸彈不是落到地上爆炸,而是在離地面還有一米時就爆炸,殺傷力是很大的。從8點到9點,是他那個24管火箭炮,從上到下排著轟炸,把上甘嶺上的土都翻了好幾遍。然後是飛機又飛過來扔汽油彈、燃燒彈,把上甘嶺燒成一片火海,連石頭都燒成了粉末。

"

《我和戰友黃繼光》收錄了戰友李繼德回憶黃繼光的文章——

1951年2月,我們奉命進入朝鮮。

進入朝鮮的第一站叫新義州,我們這些新兵在這裡分到了連隊裡。我被分到了15軍45師135團二營六連一排一班。班長叫喬有仁,是個陝西人。這時候黃繼光還沒有來。他們一幫四川兵是3月份才來的。他和馬萬昌、高成剛、朱樹明,一共四個四川兵,分到了我們這個一班。

黃繼光這時候叫黃際廣,是四川省中江縣人,1931年出生,比我大4歲。

親密戰友回憶黃繼光:曾拒絕回國治凍傷,生命最後時刻,算好了手雷引爆時間……

志願軍老戰士李繼德,黃繼光的戰友

在平時,黃繼光像大哥哥一樣,對我非常照顧。吃飯時,他經常把自己碗裡的菜夾給我,還經常把他碗裡的飯撥給我一半。我不好意思要。他說你還不到16歲,身體還沒發育成大人呢,需要補充營養。他拍拍自己的胸脯,說我早已經是個大人了。

我們班的戰士馬萬昌個子不高,身體比較瘦弱,每次輪到他去幹重活兒時,黃繼光總是主動替他。黃繼光對馬萬昌說,這個活兒,你可吃不消,我替你去。

1951年的冬季,氣溫降到了零下30攝氏度。我是北方人,抗寒能力還比較強,黃繼光他們是南方人,就給凍得受不了了。我們穿著棉褲棉襖軍大衣棉鞋還是給凍透了。

親密戰友回憶黃繼光:曾拒絕回國治凍傷,生命最後時刻,算好了手雷引爆時間……

配圖,與本文無關

這年12月,我們住在夏又裡(音),有一天下著大雪,我們連晚上去後勤部往前方背大米。因公路和橋被敵人飛機炸壞了,糧食運不上去,只好用人背。雪下得有半米多厚。氣溫降到了零下39攝氏度。

我們雖穿著棉鞋,但因天太冷了,那棉鞋不管用。為了偽裝自己,防止被敵機發現,棉襖都是反穿的,讓白裡子朝外。每人發了一個生雞蛋當飯。每人背了一袋50斤重的大米,來回70裡。走時天就黑了,反正藉著雪光往回走唄。

走到下半夜,又冷又餓又累,就走不動了。放下大米,想先歇一會兒喝了那個生雞蛋再走。但掏出雞蛋來,在石頭上一磕,雞蛋早凍成冰疙瘩了。黃繼光咬咬牙站起來,說得走,不走,就得凍死在這裡了。我們好不容易回到了連隊,黃繼光費了不少勁兒才脫下了棉鞋。我一看他的腳指頭給凍得又紫又黑,像紫蘿蔔似的。幾個戰士忙去找柴火想烤烤火。

我聽衛生員講過防凍的知識,忙說,不能烤火,一烤,手腳就壞了。我讓大家用雪搓,再把腳放到雪堆裡。我還給黃繼光和幾個戰友用雪使勁地搓腳。有不少戰友給凍掉了手指頭腳指頭。

親密戰友回憶黃繼光:曾拒絕回國治凍傷,生命最後時刻,算好了手雷引爆時間……

配圖,與本文無關

有一個連隊晚上在雪地裡趴著,準備伏擊敵人,結果全給凍死在那裡了。凍死了還都握著槍,瞪著眼趴著,做準備衝鋒的姿勢。

背米凍傷了腳,連裡要安排我和黃繼光還有一些戰士回國治傷。黃繼光一聽就說不行不行!我來到朝鮮還沒打仗沒立功呢,怎麼能回國?我也說,祖國人民說我們志願軍是最可愛的人,我們回去了,怎麼向全國人民交代?於是我們就沒走。

晚上在坑道里睡覺時,我和黃繼光把一床被子鋪在地上,上面蓋上一床被子兩件大衣,再蓋上棉襖棉褲,兩個人在一個被窩裡睡,互相取暖。有時候去站崗回來,渾身凍得像個冰棍兒,鑽進讓黃繼光暖熱的被窩,過一陣子身體就熱乎起來了。就這樣,我倆在一個被窩裡睡了一個多月。

我們135團是1952年6月進入上甘嶺陣地的。二營指揮部設在597.9高地。上甘嶺這個高地在戰略位置上非常重要,它在我軍控制的東西戰線中間,就像一個大門。它南面離漢城不到200公里,離板門店也就100多公里,離三八線不過七八十公里。控制了上甘嶺就控制了距這裡200公里的軍事區域。

我們接替了原先的防守部隊,進入了坑道。六連連長萬福來的六連堅守597.9高地,五連連長劉湖平的五連堅守537.7高地北山。師部總機話務員是田光海,團部總機話務員是趙水城,二營營部話務員是任繼文、海洪安、李繼德。

我們駐守上甘嶺的前三個月沒有戰事,到了9月份,氣氛就緊張了起來。敵人為了爭奪上甘嶺,可是花了大本錢。從10月14日,每天早晨7點到8點,先是飛機,一群一群地排著投彈轟炸。他那個飛機炸彈不是落到地上爆炸,而是在離地面還有一米時就爆炸,殺傷力是很大的。從8點到9點,是他那個24管火箭炮,從上到下排著轟炸,把上甘嶺上的土都翻了好幾遍。然後是飛機又飛過來扔汽油彈、燃燒彈,把上甘嶺燒成一片火海,連石頭都燒成了粉末。

親密戰友回憶黃繼光:曾拒絕回國治凍傷,生命最後時刻,算好了手雷引爆時間……

配圖,與本文無關

這還不算完,接著再打毒氣彈,紅的綠的黃的,打得上甘嶺上一片濃濃的煙霧,什麼也看不見。毒氣消散了,敵人以為志願軍都被炸沒了,毒死了,這才在坦克的掩護下向山上衝鋒。但他們沒想到,我們又從坑道里鑽了出來,衝他們一陣子掃射。一天能打退他們幾十次的衝鋒,陣地前面的山坡上橫七豎八地躺了好多屍體。

黃繼光犧牲的這天是1952年10月19日。從10月19日一大早,美軍就發動了猛烈的攻勢,還是飛機先來轟炸,然後是24管的火箭炮又炸了一遍,再放煙霧彈、毒氣彈,接著他們就開始進攻了。

開始是六連守陣地,打退了敵人的多次衝鋒。但六連傷亡很大,營裡又調四連上去,打退敵人的多次衝鋒。四連傷亡也很大。

敵人調來了一個營的兵力集中衝鋒,把八連逼進了坑道里,在上午11點多的時候佔領了597.9高地,封鎖了八連的坑道口。然後,敵人就抓緊在交通溝的溝口上修起了一個碉堡。

碉堡的右邊(從我方的方向看)是一道高高的山崖,左邊是一道深深的山溝。從左右兩邊都過不去,無法從側面把這個火力點打掉。當時營裡也沒有無後坐力炮、火箭筒一類打碉堡的武器,沒法遠距離地摧毀它。只好在機槍的掩護下,由戰士們衝上去炸燬它。但我們的機槍對敵人的機槍形成不了壓制和威脅。

"

《我和戰友黃繼光》收錄了戰友李繼德回憶黃繼光的文章——

1951年2月,我們奉命進入朝鮮。

進入朝鮮的第一站叫新義州,我們這些新兵在這裡分到了連隊裡。我被分到了15軍45師135團二營六連一排一班。班長叫喬有仁,是個陝西人。這時候黃繼光還沒有來。他們一幫四川兵是3月份才來的。他和馬萬昌、高成剛、朱樹明,一共四個四川兵,分到了我們這個一班。

黃繼光這時候叫黃際廣,是四川省中江縣人,1931年出生,比我大4歲。

親密戰友回憶黃繼光:曾拒絕回國治凍傷,生命最後時刻,算好了手雷引爆時間……

志願軍老戰士李繼德,黃繼光的戰友

在平時,黃繼光像大哥哥一樣,對我非常照顧。吃飯時,他經常把自己碗裡的菜夾給我,還經常把他碗裡的飯撥給我一半。我不好意思要。他說你還不到16歲,身體還沒發育成大人呢,需要補充營養。他拍拍自己的胸脯,說我早已經是個大人了。

我們班的戰士馬萬昌個子不高,身體比較瘦弱,每次輪到他去幹重活兒時,黃繼光總是主動替他。黃繼光對馬萬昌說,這個活兒,你可吃不消,我替你去。

1951年的冬季,氣溫降到了零下30攝氏度。我是北方人,抗寒能力還比較強,黃繼光他們是南方人,就給凍得受不了了。我們穿著棉褲棉襖軍大衣棉鞋還是給凍透了。

親密戰友回憶黃繼光:曾拒絕回國治凍傷,生命最後時刻,算好了手雷引爆時間……

配圖,與本文無關

這年12月,我們住在夏又裡(音),有一天下著大雪,我們連晚上去後勤部往前方背大米。因公路和橋被敵人飛機炸壞了,糧食運不上去,只好用人背。雪下得有半米多厚。氣溫降到了零下39攝氏度。

我們雖穿著棉鞋,但因天太冷了,那棉鞋不管用。為了偽裝自己,防止被敵機發現,棉襖都是反穿的,讓白裡子朝外。每人發了一個生雞蛋當飯。每人背了一袋50斤重的大米,來回70裡。走時天就黑了,反正藉著雪光往回走唄。

走到下半夜,又冷又餓又累,就走不動了。放下大米,想先歇一會兒喝了那個生雞蛋再走。但掏出雞蛋來,在石頭上一磕,雞蛋早凍成冰疙瘩了。黃繼光咬咬牙站起來,說得走,不走,就得凍死在這裡了。我們好不容易回到了連隊,黃繼光費了不少勁兒才脫下了棉鞋。我一看他的腳指頭給凍得又紫又黑,像紫蘿蔔似的。幾個戰士忙去找柴火想烤烤火。

我聽衛生員講過防凍的知識,忙說,不能烤火,一烤,手腳就壞了。我讓大家用雪搓,再把腳放到雪堆裡。我還給黃繼光和幾個戰友用雪使勁地搓腳。有不少戰友給凍掉了手指頭腳指頭。

親密戰友回憶黃繼光:曾拒絕回國治凍傷,生命最後時刻,算好了手雷引爆時間……

配圖,與本文無關

有一個連隊晚上在雪地裡趴著,準備伏擊敵人,結果全給凍死在那裡了。凍死了還都握著槍,瞪著眼趴著,做準備衝鋒的姿勢。

背米凍傷了腳,連裡要安排我和黃繼光還有一些戰士回國治傷。黃繼光一聽就說不行不行!我來到朝鮮還沒打仗沒立功呢,怎麼能回國?我也說,祖國人民說我們志願軍是最可愛的人,我們回去了,怎麼向全國人民交代?於是我們就沒走。

晚上在坑道里睡覺時,我和黃繼光把一床被子鋪在地上,上面蓋上一床被子兩件大衣,再蓋上棉襖棉褲,兩個人在一個被窩裡睡,互相取暖。有時候去站崗回來,渾身凍得像個冰棍兒,鑽進讓黃繼光暖熱的被窩,過一陣子身體就熱乎起來了。就這樣,我倆在一個被窩裡睡了一個多月。

我們135團是1952年6月進入上甘嶺陣地的。二營指揮部設在597.9高地。上甘嶺這個高地在戰略位置上非常重要,它在我軍控制的東西戰線中間,就像一個大門。它南面離漢城不到200公里,離板門店也就100多公里,離三八線不過七八十公里。控制了上甘嶺就控制了距這裡200公里的軍事區域。

我們接替了原先的防守部隊,進入了坑道。六連連長萬福來的六連堅守597.9高地,五連連長劉湖平的五連堅守537.7高地北山。師部總機話務員是田光海,團部總機話務員是趙水城,二營營部話務員是任繼文、海洪安、李繼德。

我們駐守上甘嶺的前三個月沒有戰事,到了9月份,氣氛就緊張了起來。敵人為了爭奪上甘嶺,可是花了大本錢。從10月14日,每天早晨7點到8點,先是飛機,一群一群地排著投彈轟炸。他那個飛機炸彈不是落到地上爆炸,而是在離地面還有一米時就爆炸,殺傷力是很大的。從8點到9點,是他那個24管火箭炮,從上到下排著轟炸,把上甘嶺上的土都翻了好幾遍。然後是飛機又飛過來扔汽油彈、燃燒彈,把上甘嶺燒成一片火海,連石頭都燒成了粉末。

親密戰友回憶黃繼光:曾拒絕回國治凍傷,生命最後時刻,算好了手雷引爆時間……

配圖,與本文無關

這還不算完,接著再打毒氣彈,紅的綠的黃的,打得上甘嶺上一片濃濃的煙霧,什麼也看不見。毒氣消散了,敵人以為志願軍都被炸沒了,毒死了,這才在坦克的掩護下向山上衝鋒。但他們沒想到,我們又從坑道里鑽了出來,衝他們一陣子掃射。一天能打退他們幾十次的衝鋒,陣地前面的山坡上橫七豎八地躺了好多屍體。

黃繼光犧牲的這天是1952年10月19日。從10月19日一大早,美軍就發動了猛烈的攻勢,還是飛機先來轟炸,然後是24管的火箭炮又炸了一遍,再放煙霧彈、毒氣彈,接著他們就開始進攻了。

開始是六連守陣地,打退了敵人的多次衝鋒。但六連傷亡很大,營裡又調四連上去,打退敵人的多次衝鋒。四連傷亡也很大。

敵人調來了一個營的兵力集中衝鋒,把八連逼進了坑道里,在上午11點多的時候佔領了597.9高地,封鎖了八連的坑道口。然後,敵人就抓緊在交通溝的溝口上修起了一個碉堡。

碉堡的右邊(從我方的方向看)是一道高高的山崖,左邊是一道深深的山溝。從左右兩邊都過不去,無法從側面把這個火力點打掉。當時營裡也沒有無後坐力炮、火箭筒一類打碉堡的武器,沒法遠距離地摧毀它。只好在機槍的掩護下,由戰士們衝上去炸燬它。但我們的機槍對敵人的機槍形成不了壓制和威脅。

親密戰友回憶黃繼光:曾拒絕回國治凍傷,生命最後時刻,算好了手雷引爆時間……

電影《上甘嶺》劇照

敵堡的射擊孔位置比較低,也比較小,我們的機槍子彈打不進射擊孔裡去。

已經上去幾個組了,但這幾個組的戰士都犧牲了。敵人的照明彈把碉堡前的這一片開闊地照得很亮,一旦有攻擊小組出擊,敵堡中的機槍就開火。開闊地上已倒下了十幾個戰士。

副師長到了135團團部,副團長到了二營營部,副營長兼參謀長張廣生帶著黃繼光來到了六連連部。營連首長緊急商議,怎麼儘快摧毀敵人的這個火力點,重新奪回陣地。

就在這時,這個時間大概是晚上8點到10點,營長、教導員、副營長都沒有表,我在朝鮮戰場上從來沒見過表。黃繼光站了出來,對營長秦長貴說:“營長,我去!”接著,六連連長萬福來的通訊員吳三羊也說:“我去!”教導員申維恆的通訊員肖登良說:“我也去!”

營長秦長貴大喊了一聲,說:“好!你們三個人為一個戰鬥小組,由黃繼光任組長,馬上出發!”又命令機槍手,“機槍掩護!”

三個人每人拿了一個蘇式的大手雷,不是畫上畫的炸藥包。穿的都是單衣,戴著單帽,不是畫上畫的穿著棉衣戴著栽絨棉帽。

黃繼光背上背了一支帶刺錐的步槍,背個黃挎包(挎包上有染上的藍墨水),腰間紮了一條皮帶。他們三個人出發後,左手拿手雷,右手和小臂撐在地上匍匐前進,開始行進的還比較順利。但又行進了三四十米,也就是離敵堡還有四五十米時,敵人的機槍一個勁兒掃射,吳三羊、肖登良就中彈倒下了。黃繼光往前又衝了十幾米,在離碉堡還有二十多米時,也中彈倒下了。營長秦長貴把拳頭往前邊的土坡上狠狠地一砸,大叫了一聲,哎呀!

"

《我和戰友黃繼光》收錄了戰友李繼德回憶黃繼光的文章——

1951年2月,我們奉命進入朝鮮。

進入朝鮮的第一站叫新義州,我們這些新兵在這裡分到了連隊裡。我被分到了15軍45師135團二營六連一排一班。班長叫喬有仁,是個陝西人。這時候黃繼光還沒有來。他們一幫四川兵是3月份才來的。他和馬萬昌、高成剛、朱樹明,一共四個四川兵,分到了我們這個一班。

黃繼光這時候叫黃際廣,是四川省中江縣人,1931年出生,比我大4歲。

親密戰友回憶黃繼光:曾拒絕回國治凍傷,生命最後時刻,算好了手雷引爆時間……

志願軍老戰士李繼德,黃繼光的戰友

在平時,黃繼光像大哥哥一樣,對我非常照顧。吃飯時,他經常把自己碗裡的菜夾給我,還經常把他碗裡的飯撥給我一半。我不好意思要。他說你還不到16歲,身體還沒發育成大人呢,需要補充營養。他拍拍自己的胸脯,說我早已經是個大人了。

我們班的戰士馬萬昌個子不高,身體比較瘦弱,每次輪到他去幹重活兒時,黃繼光總是主動替他。黃繼光對馬萬昌說,這個活兒,你可吃不消,我替你去。

1951年的冬季,氣溫降到了零下30攝氏度。我是北方人,抗寒能力還比較強,黃繼光他們是南方人,就給凍得受不了了。我們穿著棉褲棉襖軍大衣棉鞋還是給凍透了。

親密戰友回憶黃繼光:曾拒絕回國治凍傷,生命最後時刻,算好了手雷引爆時間……

配圖,與本文無關

這年12月,我們住在夏又裡(音),有一天下著大雪,我們連晚上去後勤部往前方背大米。因公路和橋被敵人飛機炸壞了,糧食運不上去,只好用人背。雪下得有半米多厚。氣溫降到了零下39攝氏度。

我們雖穿著棉鞋,但因天太冷了,那棉鞋不管用。為了偽裝自己,防止被敵機發現,棉襖都是反穿的,讓白裡子朝外。每人發了一個生雞蛋當飯。每人背了一袋50斤重的大米,來回70裡。走時天就黑了,反正藉著雪光往回走唄。

走到下半夜,又冷又餓又累,就走不動了。放下大米,想先歇一會兒喝了那個生雞蛋再走。但掏出雞蛋來,在石頭上一磕,雞蛋早凍成冰疙瘩了。黃繼光咬咬牙站起來,說得走,不走,就得凍死在這裡了。我們好不容易回到了連隊,黃繼光費了不少勁兒才脫下了棉鞋。我一看他的腳指頭給凍得又紫又黑,像紫蘿蔔似的。幾個戰士忙去找柴火想烤烤火。

我聽衛生員講過防凍的知識,忙說,不能烤火,一烤,手腳就壞了。我讓大家用雪搓,再把腳放到雪堆裡。我還給黃繼光和幾個戰友用雪使勁地搓腳。有不少戰友給凍掉了手指頭腳指頭。

親密戰友回憶黃繼光:曾拒絕回國治凍傷,生命最後時刻,算好了手雷引爆時間……

配圖,與本文無關

有一個連隊晚上在雪地裡趴著,準備伏擊敵人,結果全給凍死在那裡了。凍死了還都握著槍,瞪著眼趴著,做準備衝鋒的姿勢。

背米凍傷了腳,連裡要安排我和黃繼光還有一些戰士回國治傷。黃繼光一聽就說不行不行!我來到朝鮮還沒打仗沒立功呢,怎麼能回國?我也說,祖國人民說我們志願軍是最可愛的人,我們回去了,怎麼向全國人民交代?於是我們就沒走。

晚上在坑道里睡覺時,我和黃繼光把一床被子鋪在地上,上面蓋上一床被子兩件大衣,再蓋上棉襖棉褲,兩個人在一個被窩裡睡,互相取暖。有時候去站崗回來,渾身凍得像個冰棍兒,鑽進讓黃繼光暖熱的被窩,過一陣子身體就熱乎起來了。就這樣,我倆在一個被窩裡睡了一個多月。

我們135團是1952年6月進入上甘嶺陣地的。二營指揮部設在597.9高地。上甘嶺這個高地在戰略位置上非常重要,它在我軍控制的東西戰線中間,就像一個大門。它南面離漢城不到200公里,離板門店也就100多公里,離三八線不過七八十公里。控制了上甘嶺就控制了距這裡200公里的軍事區域。

我們接替了原先的防守部隊,進入了坑道。六連連長萬福來的六連堅守597.9高地,五連連長劉湖平的五連堅守537.7高地北山。師部總機話務員是田光海,團部總機話務員是趙水城,二營營部話務員是任繼文、海洪安、李繼德。

我們駐守上甘嶺的前三個月沒有戰事,到了9月份,氣氛就緊張了起來。敵人為了爭奪上甘嶺,可是花了大本錢。從10月14日,每天早晨7點到8點,先是飛機,一群一群地排著投彈轟炸。他那個飛機炸彈不是落到地上爆炸,而是在離地面還有一米時就爆炸,殺傷力是很大的。從8點到9點,是他那個24管火箭炮,從上到下排著轟炸,把上甘嶺上的土都翻了好幾遍。然後是飛機又飛過來扔汽油彈、燃燒彈,把上甘嶺燒成一片火海,連石頭都燒成了粉末。

親密戰友回憶黃繼光:曾拒絕回國治凍傷,生命最後時刻,算好了手雷引爆時間……

配圖,與本文無關

這還不算完,接著再打毒氣彈,紅的綠的黃的,打得上甘嶺上一片濃濃的煙霧,什麼也看不見。毒氣消散了,敵人以為志願軍都被炸沒了,毒死了,這才在坦克的掩護下向山上衝鋒。但他們沒想到,我們又從坑道里鑽了出來,衝他們一陣子掃射。一天能打退他們幾十次的衝鋒,陣地前面的山坡上橫七豎八地躺了好多屍體。

黃繼光犧牲的這天是1952年10月19日。從10月19日一大早,美軍就發動了猛烈的攻勢,還是飛機先來轟炸,然後是24管的火箭炮又炸了一遍,再放煙霧彈、毒氣彈,接著他們就開始進攻了。

開始是六連守陣地,打退了敵人的多次衝鋒。但六連傷亡很大,營裡又調四連上去,打退敵人的多次衝鋒。四連傷亡也很大。

敵人調來了一個營的兵力集中衝鋒,把八連逼進了坑道里,在上午11點多的時候佔領了597.9高地,封鎖了八連的坑道口。然後,敵人就抓緊在交通溝的溝口上修起了一個碉堡。

碉堡的右邊(從我方的方向看)是一道高高的山崖,左邊是一道深深的山溝。從左右兩邊都過不去,無法從側面把這個火力點打掉。當時營裡也沒有無後坐力炮、火箭筒一類打碉堡的武器,沒法遠距離地摧毀它。只好在機槍的掩護下,由戰士們衝上去炸燬它。但我們的機槍對敵人的機槍形成不了壓制和威脅。

親密戰友回憶黃繼光:曾拒絕回國治凍傷,生命最後時刻,算好了手雷引爆時間……

電影《上甘嶺》劇照

敵堡的射擊孔位置比較低,也比較小,我們的機槍子彈打不進射擊孔裡去。

已經上去幾個組了,但這幾個組的戰士都犧牲了。敵人的照明彈把碉堡前的這一片開闊地照得很亮,一旦有攻擊小組出擊,敵堡中的機槍就開火。開闊地上已倒下了十幾個戰士。

副師長到了135團團部,副團長到了二營營部,副營長兼參謀長張廣生帶著黃繼光來到了六連連部。營連首長緊急商議,怎麼儘快摧毀敵人的這個火力點,重新奪回陣地。

就在這時,這個時間大概是晚上8點到10點,營長、教導員、副營長都沒有表,我在朝鮮戰場上從來沒見過表。黃繼光站了出來,對營長秦長貴說:“營長,我去!”接著,六連連長萬福來的通訊員吳三羊也說:“我去!”教導員申維恆的通訊員肖登良說:“我也去!”

營長秦長貴大喊了一聲,說:“好!你們三個人為一個戰鬥小組,由黃繼光任組長,馬上出發!”又命令機槍手,“機槍掩護!”

三個人每人拿了一個蘇式的大手雷,不是畫上畫的炸藥包。穿的都是單衣,戴著單帽,不是畫上畫的穿著棉衣戴著栽絨棉帽。

黃繼光背上背了一支帶刺錐的步槍,背個黃挎包(挎包上有染上的藍墨水),腰間紮了一條皮帶。他們三個人出發後,左手拿手雷,右手和小臂撐在地上匍匐前進,開始行進的還比較順利。但又行進了三四十米,也就是離敵堡還有四五十米時,敵人的機槍一個勁兒掃射,吳三羊、肖登良就中彈倒下了。黃繼光往前又衝了十幾米,在離碉堡還有二十多米時,也中彈倒下了。營長秦長貴把拳頭往前邊的土坡上狠狠地一砸,大叫了一聲,哎呀!

親密戰友回憶黃繼光:曾拒絕回國治凍傷,生命最後時刻,算好了手雷引爆時間……

黃繼光烈士畫像

也就過了十幾秒鐘,只見黃繼光趴在那裡,雙手在身子前邊動了一下,原來是他把手雷把上的蓋子擰開了,又把手雷的弦一拉,右手用力在地上一撐,身子隨即站了起來,在敵人機槍掃射的子彈中往前猛撲了過去,撲到敵堡前,左手把手雷從射擊孔塞了進去,並用胸膛堵住了兩挺冒著火舌的機槍。

手雷比手榴彈引爆的時間短,也就兩秒鐘。手榴彈拉了弦之後要過四秒才爆炸。黃繼光顯然是算好了手雷的引爆時間,和在生命的最後一刻拼盡全力衝到敵堡射擊孔前的距離,才做出了這個重要的決定的。

手雷“轟”的一聲爆炸了,地堡頂上升起了一團煙霧,敵堡中兩挺機槍頓時啞了。營長秦長貴一看,大喊了一聲:“吹衝鋒號!”衝鋒號響了,戰士們一躍而上,衝出了工事。八連這時也從坑道里衝出來了,幾股隊伍一起衝殺,快速來到敵人佔領的交通溝上,沖溝中的敵人一頓掃射,打死打傷了許多敵人,重新佔領了陣地。

我沒有看到黃繼光的遺體。部隊剛一衝上佔領的陣地,營長秦長貴就派我去運輸隊,給五連送彈藥去了。第二天聽戰友們說,戰鬥結束後,幾個戰士把黃繼光從敵堡前抬下來,他的前胸後背全被子彈打了,身上全是鮮血。

敵人這個碉堡,從壘起來到被黃繼光炸了,一共也就六七個小時。

文/河北青年報記者賈立芳摘編自《我和戰友黃繼光》

"

《我和戰友黃繼光》收錄了戰友李繼德回憶黃繼光的文章——

1951年2月,我們奉命進入朝鮮。

進入朝鮮的第一站叫新義州,我們這些新兵在這裡分到了連隊裡。我被分到了15軍45師135團二營六連一排一班。班長叫喬有仁,是個陝西人。這時候黃繼光還沒有來。他們一幫四川兵是3月份才來的。他和馬萬昌、高成剛、朱樹明,一共四個四川兵,分到了我們這個一班。

黃繼光這時候叫黃際廣,是四川省中江縣人,1931年出生,比我大4歲。

親密戰友回憶黃繼光:曾拒絕回國治凍傷,生命最後時刻,算好了手雷引爆時間……

志願軍老戰士李繼德,黃繼光的戰友

在平時,黃繼光像大哥哥一樣,對我非常照顧。吃飯時,他經常把自己碗裡的菜夾給我,還經常把他碗裡的飯撥給我一半。我不好意思要。他說你還不到16歲,身體還沒發育成大人呢,需要補充營養。他拍拍自己的胸脯,說我早已經是個大人了。

我們班的戰士馬萬昌個子不高,身體比較瘦弱,每次輪到他去幹重活兒時,黃繼光總是主動替他。黃繼光對馬萬昌說,這個活兒,你可吃不消,我替你去。

1951年的冬季,氣溫降到了零下30攝氏度。我是北方人,抗寒能力還比較強,黃繼光他們是南方人,就給凍得受不了了。我們穿著棉褲棉襖軍大衣棉鞋還是給凍透了。

親密戰友回憶黃繼光:曾拒絕回國治凍傷,生命最後時刻,算好了手雷引爆時間……

配圖,與本文無關

這年12月,我們住在夏又裡(音),有一天下著大雪,我們連晚上去後勤部往前方背大米。因公路和橋被敵人飛機炸壞了,糧食運不上去,只好用人背。雪下得有半米多厚。氣溫降到了零下39攝氏度。

我們雖穿著棉鞋,但因天太冷了,那棉鞋不管用。為了偽裝自己,防止被敵機發現,棉襖都是反穿的,讓白裡子朝外。每人發了一個生雞蛋當飯。每人背了一袋50斤重的大米,來回70裡。走時天就黑了,反正藉著雪光往回走唄。

走到下半夜,又冷又餓又累,就走不動了。放下大米,想先歇一會兒喝了那個生雞蛋再走。但掏出雞蛋來,在石頭上一磕,雞蛋早凍成冰疙瘩了。黃繼光咬咬牙站起來,說得走,不走,就得凍死在這裡了。我們好不容易回到了連隊,黃繼光費了不少勁兒才脫下了棉鞋。我一看他的腳指頭給凍得又紫又黑,像紫蘿蔔似的。幾個戰士忙去找柴火想烤烤火。

我聽衛生員講過防凍的知識,忙說,不能烤火,一烤,手腳就壞了。我讓大家用雪搓,再把腳放到雪堆裡。我還給黃繼光和幾個戰友用雪使勁地搓腳。有不少戰友給凍掉了手指頭腳指頭。

親密戰友回憶黃繼光:曾拒絕回國治凍傷,生命最後時刻,算好了手雷引爆時間……

配圖,與本文無關

有一個連隊晚上在雪地裡趴著,準備伏擊敵人,結果全給凍死在那裡了。凍死了還都握著槍,瞪著眼趴著,做準備衝鋒的姿勢。

背米凍傷了腳,連裡要安排我和黃繼光還有一些戰士回國治傷。黃繼光一聽就說不行不行!我來到朝鮮還沒打仗沒立功呢,怎麼能回國?我也說,祖國人民說我們志願軍是最可愛的人,我們回去了,怎麼向全國人民交代?於是我們就沒走。

晚上在坑道里睡覺時,我和黃繼光把一床被子鋪在地上,上面蓋上一床被子兩件大衣,再蓋上棉襖棉褲,兩個人在一個被窩裡睡,互相取暖。有時候去站崗回來,渾身凍得像個冰棍兒,鑽進讓黃繼光暖熱的被窩,過一陣子身體就熱乎起來了。就這樣,我倆在一個被窩裡睡了一個多月。

我們135團是1952年6月進入上甘嶺陣地的。二營指揮部設在597.9高地。上甘嶺這個高地在戰略位置上非常重要,它在我軍控制的東西戰線中間,就像一個大門。它南面離漢城不到200公里,離板門店也就100多公里,離三八線不過七八十公里。控制了上甘嶺就控制了距這裡200公里的軍事區域。

我們接替了原先的防守部隊,進入了坑道。六連連長萬福來的六連堅守597.9高地,五連連長劉湖平的五連堅守537.7高地北山。師部總機話務員是田光海,團部總機話務員是趙水城,二營營部話務員是任繼文、海洪安、李繼德。

我們駐守上甘嶺的前三個月沒有戰事,到了9月份,氣氛就緊張了起來。敵人為了爭奪上甘嶺,可是花了大本錢。從10月14日,每天早晨7點到8點,先是飛機,一群一群地排著投彈轟炸。他那個飛機炸彈不是落到地上爆炸,而是在離地面還有一米時就爆炸,殺傷力是很大的。從8點到9點,是他那個24管火箭炮,從上到下排著轟炸,把上甘嶺上的土都翻了好幾遍。然後是飛機又飛過來扔汽油彈、燃燒彈,把上甘嶺燒成一片火海,連石頭都燒成了粉末。

親密戰友回憶黃繼光:曾拒絕回國治凍傷,生命最後時刻,算好了手雷引爆時間……

配圖,與本文無關

這還不算完,接著再打毒氣彈,紅的綠的黃的,打得上甘嶺上一片濃濃的煙霧,什麼也看不見。毒氣消散了,敵人以為志願軍都被炸沒了,毒死了,這才在坦克的掩護下向山上衝鋒。但他們沒想到,我們又從坑道里鑽了出來,衝他們一陣子掃射。一天能打退他們幾十次的衝鋒,陣地前面的山坡上橫七豎八地躺了好多屍體。

黃繼光犧牲的這天是1952年10月19日。從10月19日一大早,美軍就發動了猛烈的攻勢,還是飛機先來轟炸,然後是24管的火箭炮又炸了一遍,再放煙霧彈、毒氣彈,接著他們就開始進攻了。

開始是六連守陣地,打退了敵人的多次衝鋒。但六連傷亡很大,營裡又調四連上去,打退敵人的多次衝鋒。四連傷亡也很大。

敵人調來了一個營的兵力集中衝鋒,把八連逼進了坑道里,在上午11點多的時候佔領了597.9高地,封鎖了八連的坑道口。然後,敵人就抓緊在交通溝的溝口上修起了一個碉堡。

碉堡的右邊(從我方的方向看)是一道高高的山崖,左邊是一道深深的山溝。從左右兩邊都過不去,無法從側面把這個火力點打掉。當時營裡也沒有無後坐力炮、火箭筒一類打碉堡的武器,沒法遠距離地摧毀它。只好在機槍的掩護下,由戰士們衝上去炸燬它。但我們的機槍對敵人的機槍形成不了壓制和威脅。

親密戰友回憶黃繼光:曾拒絕回國治凍傷,生命最後時刻,算好了手雷引爆時間……

電影《上甘嶺》劇照

敵堡的射擊孔位置比較低,也比較小,我們的機槍子彈打不進射擊孔裡去。

已經上去幾個組了,但這幾個組的戰士都犧牲了。敵人的照明彈把碉堡前的這一片開闊地照得很亮,一旦有攻擊小組出擊,敵堡中的機槍就開火。開闊地上已倒下了十幾個戰士。

副師長到了135團團部,副團長到了二營營部,副營長兼參謀長張廣生帶著黃繼光來到了六連連部。營連首長緊急商議,怎麼儘快摧毀敵人的這個火力點,重新奪回陣地。

就在這時,這個時間大概是晚上8點到10點,營長、教導員、副營長都沒有表,我在朝鮮戰場上從來沒見過表。黃繼光站了出來,對營長秦長貴說:“營長,我去!”接著,六連連長萬福來的通訊員吳三羊也說:“我去!”教導員申維恆的通訊員肖登良說:“我也去!”

營長秦長貴大喊了一聲,說:“好!你們三個人為一個戰鬥小組,由黃繼光任組長,馬上出發!”又命令機槍手,“機槍掩護!”

三個人每人拿了一個蘇式的大手雷,不是畫上畫的炸藥包。穿的都是單衣,戴著單帽,不是畫上畫的穿著棉衣戴著栽絨棉帽。

黃繼光背上背了一支帶刺錐的步槍,背個黃挎包(挎包上有染上的藍墨水),腰間紮了一條皮帶。他們三個人出發後,左手拿手雷,右手和小臂撐在地上匍匐前進,開始行進的還比較順利。但又行進了三四十米,也就是離敵堡還有四五十米時,敵人的機槍一個勁兒掃射,吳三羊、肖登良就中彈倒下了。黃繼光往前又衝了十幾米,在離碉堡還有二十多米時,也中彈倒下了。營長秦長貴把拳頭往前邊的土坡上狠狠地一砸,大叫了一聲,哎呀!

親密戰友回憶黃繼光:曾拒絕回國治凍傷,生命最後時刻,算好了手雷引爆時間……

黃繼光烈士畫像

也就過了十幾秒鐘,只見黃繼光趴在那裡,雙手在身子前邊動了一下,原來是他把手雷把上的蓋子擰開了,又把手雷的弦一拉,右手用力在地上一撐,身子隨即站了起來,在敵人機槍掃射的子彈中往前猛撲了過去,撲到敵堡前,左手把手雷從射擊孔塞了進去,並用胸膛堵住了兩挺冒著火舌的機槍。

手雷比手榴彈引爆的時間短,也就兩秒鐘。手榴彈拉了弦之後要過四秒才爆炸。黃繼光顯然是算好了手雷的引爆時間,和在生命的最後一刻拼盡全力衝到敵堡射擊孔前的距離,才做出了這個重要的決定的。

手雷“轟”的一聲爆炸了,地堡頂上升起了一團煙霧,敵堡中兩挺機槍頓時啞了。營長秦長貴一看,大喊了一聲:“吹衝鋒號!”衝鋒號響了,戰士們一躍而上,衝出了工事。八連這時也從坑道里衝出來了,幾股隊伍一起衝殺,快速來到敵人佔領的交通溝上,沖溝中的敵人一頓掃射,打死打傷了許多敵人,重新佔領了陣地。

我沒有看到黃繼光的遺體。部隊剛一衝上佔領的陣地,營長秦長貴就派我去運輸隊,給五連送彈藥去了。第二天聽戰友們說,戰鬥結束後,幾個戰士把黃繼光從敵堡前抬下來,他的前胸後背全被子彈打了,身上全是鮮血。

敵人這個碉堡,從壘起來到被黃繼光炸了,一共也就六七個小時。

文/河北青年報記者賈立芳摘編自《我和戰友黃繼光》

親密戰友回憶黃繼光:曾拒絕回國治凍傷,生命最後時刻,算好了手雷引爆時間……

有令峻 著 花山文藝出版社出版

編輯/賈立芳

版權歸河北河青傳媒有限責任公司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