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城縣境兩黃河故道

武城縣境兩黃河故道

新生代時期(距今6500萬年至今)以來,由於太平洋板塊、印度板塊對歐亞板塊的擠壓,我國境內廣大範圍都屬於新構造運動的活躍地區。西部高原、山地隆起,東部冀遼平原不斷下降,致使海水入侵至太行山麓。而後自西向東寓意擴大出現的梯形地形,逐漸形成我國的大江大河東流入海的巨大水資源和水能資源。

黃河在孟津以上有山川約束,河道變化不大。孟津以下,北有燕山,西有太行山,南有大別山,東有泰山及丘陵,黃河及其他河流的流路改動都在此範圍內。當時分佈於華北西部和北部的眾多河流(包括黃河)攜帶大量泥沙入海,經過漫長歲月,填造了華北大平原。

黃河,最早的記載稱禹河。“於孟津,東過洛汭(今河南鞏義河洛鎮洛河至此流入黃河而取名),至於大伓(在今河南浚縣,相傳大禹治水時曾至此),北過降水(漳河),至於大陸(即大陸澤,今河北隆堯、鉅鹿、任縣、平鄉、南和、寧晉一帶),北播為九河,同為逆河,流入渤海。” 即“在孟津與洛河匯合,再過大伾山北流,穿過漳河,經今河北曲周縣以東向北,然後分為數流,分道入海。最北一支為主流,在今深縣以南折向東,順漳河至青縣西南,又向東北,經天津東南入渤海。因此河為《禹貢》所載,故稱禹河。”

據研究發現,距今5000—4000年,一次大的隕石雨濺落在河北平原中西部,在平原鬆散沉積物上形成了大量的撞擊坑,撞擊坑的多個坑脣的隆起形成了多層次的天然環形堤壩,阻擋了黃河的北流路線,杜塞了黃河北流入海的通道、黃河從此不再進入平原中西部。黃河下游河道繞過脣堤轉向東流,再向北穿過德州、滄州這一狹小走廊進入渤海。這就是為什麼當年黃河等河流泥沙還沒有把白洋澱一帶填平就往東遷徙的原因,同時古代先民也從此開始了與洪水斗爭的歷史篇章。

武城西沙河:

禹河時期(公元前21世紀—6世紀),當時清河、滱水、巨馬河、瀘沱河、潞河、沽河、徒駭河等都是黃河的支流,由天津入海。

我縣西沙河是當年的黃河故道無疑,何時流經此河卻值得研究。1992年編輯的《武城縣誌》之“地貌”一節中說:“楊莊鄉、老城鎮、祝官屯鄉東靠沙河···沙河從大十八戶入境到甲馬營匯入衛運河,武城境內長19.5公里,是公元前602年(東周定王5年)以前的黃河故道,曾為恩武縣界。”此論不知出自何處文獻。

如果武城西沙河是公元前602年前之黃河故道,即禹河之故道,然而從春秋時期、戰國時期(特別是趙國)、秦漢時期歷史地圖上均無此河標記,更無有關這方面的歷史文獻記載。故可斷言:武城西沙河定不是公元前602年前之黃河(即禹河之支流)故道。

那麼武城西沙河是哪段歷史上的黃河故道呢?且看歷史上的幾次較大的黃河改道北流入渤海的記載:

周定王5年(公元前602年)黃河第一次大改道後之河道是今武城、平原間大沙河,已被歷史確認並明確標在中國歷史地圖上。

王莽3年(公元11年)黃河在魏郡決口。沿今濮陽南、範縣北、陽谷西、辛縣東、茌平東、禹城西、平原東、臨邑北、商河南、濱州北、利津南,流入渤海。此河道保持了800餘年之久。此次改道沒有流經今武城縣。

北宋慶曆8年(1048年)黃河在商胡埽決口北流,經大名(今大名縣)、恩州(今清河縣西北)、冀州(今冀縣)、深州(深縣)、瀛洲(河間)、永靖軍(今東光)、乾寧軍(今青縣)匯合御河入渤海。史稱北流。此次黃河改道沒有流經今武城縣。

12年後,即公元1060年,大名第六埽又決口,往下流經魏州(大名)、恩州(清河)、德州、博州(聊城)四州之境,在下匯合篤馬河(今馬頰河)由無棣入海,史稱東流。東流和北流共存40餘年。至元符元年(公元1099年)6月內黃決口後,東流斷流。這次決口黃河流經今武城縣的可能性最大。

在我國史學家譚其驤的《中國歷史地圖集》中“北宋河北東路”分頁中,標明在1048—1060年間黃河在開德府(濮陽)分為三股,其中北流兩股,其中一股經大名、館陶、臨清、夏津、再由恩縣、武城間入河北故城,在永靖軍(今青縣)東流入渤海。這條河的流經路線,正好符合武城西沙河的流經路線。如果沒有別的更詳細,更有力的文獻佐證,我們是否可以說:武城西沙河是黃河1060—1099年間的故道?

武城東沙河:

東周前期,禹河經過1500年的沖積、填塞,廣大平原地貌形成,以往的漫流必然演變為主河道,主河道日久淤塞、河床抬高,又必然改道。黃河第一次改道發生在周定王5年(公元前602年),此次改道後,黃河河道再無回到過此河道以北地區,而是由海河去醞釀營造另一個水系了。

周定王5年(公元前602),黃河發生了第一次大改道。史載“自宿胥口東行漯川 ,經滑臺縣(舊滑縣),又東北經黎陽南,又東北經涼城縣,又東北為長壽津,河至此與深川別行而東北入海。”即“大河故瀆大致經今河南滑縣、浚縣、濮陽、內黃、清豐、南樂,河北大名、館陶,山東冠縣、高唐、平原(今平原縣沙河以西之恩城鎮原屬恩縣,即今武城縣)、德州,河北吳橋、東光、南皮、滄縣而東入海。”此河道在禹河之南。

此河道為春秋後期晉、齊兩國和戰國時期趙、齊兩國的國界。武城縣(前為東武城)始置於戰國時期趙國之趙、齊邊境地區,當年齊威王吹噓說齊國的強大致使趙國人不敢到河裡去捕魚的“河”,就指此河。

今夏津至德州之大沙河就屬此河道。沙河西岸有“陳公堤”,宋時為防黃河西決,河南滑縣知州陳堯佐(公元963—1044年)於公元1019年所築,自河南滑縣起,經河南滑州至山東東昌(今聊城)、臨清、恩縣(今平原恩城鎮)、德州等地,全長一千餘華里,現仍存。1992年編輯之《武城縣誌》記載:“據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考察,該河為公元11年的屯氐別河,是漢朝到宋仁宗年間的黃河行水範圍。”···“該沙河縱貫其中(武城縣,當年的歷亭縣),從嶽覺寺入境,流經縣內19公里,至甜水鋪出縣。”今武城縣原董王莊鄉、郝王莊鄉、張官寺鄉就處在陳公堤之東、沙河河道以西的灘地上。堤下東沙河有一段為平原、武城兩縣界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