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世界第一大城市 黃河之下的千年古都


曾經的世界第一大城市 黃河之下的千年古都


撰文:阿絳攝影:木青

八朝古都的開封城,因水而生,因水而盛,也因水而敗落。水將散落在這裡的故事一一串起,北宋王朝雖已如雲煙消散於歷史長河,而東京夢華錄所記憶的雕欄玉砌亭臺水榭故國景象如今猶在眼前。踏足這裡,沿水而行,感悟時光的變換,傾聽過往的聲音。

曾經的世界第一大城市 黃河之下的千年古都


Day1-2:北京-開封-小宋城-清明上河園Day3:清明上河園-翰林碑園-天波楊府-七盛角Day4:七盛角-龍亭-大梁門Day5:返回北京

東京夢華小宋城

曾經的世界第一大城市 黃河之下的千年古都


小宋城是個商業區。這裡既有有宋代古城的縮影,更有現代都市的生活展現。其中民俗餐廳名曰樓中樓,整個區域以木質仿古建築為主,迴廊流水,亭臺樓榭及戲臺上傳出的傳統戲曲演唱聲,抬起頭,房頂噴繪的藍天白雲,加上週圍小吃攤販身上的古裝,彷彿瞬間把人帶回了質樸又輕緩的北宋時代。

清明上河園,感往昔歲月

開封的清明上河園,正是以《清明上河圖》為藍本,集中再現了原圖風物景觀,還原了古都汴京千年繁華的勝景。之所以稱作“上河”,是因為圖中所描繪的是汴河之上人們的生活狀態。隨著時間流逝,汴河已經逐漸所替代,開封的水系卻並未消失。開封的水源大都來自於黃河,黃河水平面高於開封城區平均地面高度,屬於地上河。

曾經的世界第一大城市 黃河之下的千年古都


作為中國第一座以繪畫作品為原型的仿古主題公園,清明上河園中自然也少不了水的倩影。河道周圍,虹橋、碼頭點綴其間,商鋪、茶肆林立左右。三兩衣著宋代服飾的員工穿行而過,碧波盪漾,水光粼粼,雖跨越千年,仍然滋養著這裡的草木,溫潤著人們的心扉。

翰園碑林,萬千書法大觀

距離清明上河園不遠的地方有一座翰園,是喜好書法的人不能錯過的地方。從甲骨文到篆刻,這裡有四千多塊刻碑,分別被擺設在十大碑廊之內。翰園碑林被譽為世界之最,中國最大的民辦碑林和書畫碑林,展現了中國書法的發展與演變。

曾經的世界第一大城市 黃河之下的千年古都


其中最令人神往的,自然就是被天下人讚揚的《蘭亭集序》。《蘭亭集序》內有二十處的“之”字,每個“之”字的寫法都不相同,足見王羲之用筆的靈活。然而這幅在唐代就已經被稱為國寶的《蘭亭集序》原作,已經隨唐太宗葬入昭陵。我們在碑林內看到的是唐代書法家馮承素的摹本,也是公認最好的摹本。

曾經的世界第一大城市 黃河之下的千年古都


忠肝義膽,天波楊府

北宋年間最出名的將領,莫不過楊門。楊家忠烈,前赴後繼,令遼兵聞風喪膽,對宋朝可謂居功至偉,但卻遭到大奸大佞的潘仁美迫害,可歌可泣。

關於楊家將抗遼的故事,很早就在民間流傳。雖說其中大部分的人和事都是虛構的,比如:楊宗保、穆桂英,楊延郎、瓊娥公主等。但正是這些介於歷史、虛構之間的人和故事,大大增添了作品的色澤與情趣,加重了英雄人物的層次感和傳奇性,使得楊家將的故事數百年來,在民間廣泛流傳,並深深地紮根在老百姓的心裡。

曾經的世界第一大城市 黃河之下的千年古都


故事中,楊家忠烈的府邸為天波府,位於北宋首都東京(今開封)城內西北隅、天波門的金水河旁。

夜遊御河,七盛角之美

大宋御河在開封水系中地位舉足輕重,它流經七盛角、集錦園、春華園、夏蔭園、秋韻園、冬凝園,將龍亭湖、包公湖周邊眾多景區與國寶串聯起來。

曾經的世界第一大城市 黃河之下的千年古都


隨著夜幕的降臨,華燈初上,城市之光逐漸代替的太陽的輝煌,使得兩岸的風景與早晨大不相同。暖黃色的燈將一棟棟仿古建築的輪廓描繪出來,像是行走在畫境。一艘艘小船盪漾在水面上,船槳搖曳,划動出粼粼波紋。

沿岸而行,一座座橋樑映入眼簾。大宋御河上建有承平橋、龍韻橋、金奎橋、八字橋等11座橋樑,這些橋均是參照宋代名橋的原型仿建而成。

曾經的世界第一大城市 黃河之下的千年古都


碼頭對面,金色的燈光甚是耀眼。七盛角作為開封的標誌性建築之一,大氣厚重的外表內蘊含著江北水城的包容與靈活。翹起的飛簷,齊整的黑瓦,無不彰顯著這個城市獨特的歷史氣韻。

曾經的世界第一大城市 黃河之下的千年古都


曾經的世界第一大城市 黃河之下的千年古都


碼頭位置:

包公祠 御河碼頭:包公祠正門南側20米

西司 御河碼頭: 西司橋下東南側50米

七盛角 御河碼頭:七盛角正門廣場內,御河湖畔

汴京 御河碼頭:清明上河園正門馬路北側,龍亭湖岸邊遊船票價:單程白天35元/人,夜遊60元/人往返白天50元/人,夜遊80元/人身高1.2-1.4米的兒童半價;60歲以上老人,學生,現役軍人,記者持證半價。

龍亭,不變的中軸線

曾經的世界第一大城市 黃河之下的千年古都


中國歷史上王朝的每一座政治中心都有屬於自己的一條中軸線。歷朝歷代,隨著皇權的不斷更替,政治中心和它自身的中軸線也時常變化。而在眾多古都中,開封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中軸線從未變動的都城。

現如今,開封的中軸線變成了龍亭公園,整座公園按清萬壽宮佈局而建,以金碧輝煌、氣勢雄偉的龍亭大殿為主,由午門、玉帶橋、嵩呼、朝門、照壁、朝房等清朝萬壽宮建築群組成。

曾經的世界第一大城市 黃河之下的千年古都


大梁門,城摞城的佐證

歷史上,開封一次次被洪水吞沒,被泥沙埋藏,但開封人就是堅守在自己的這一方土地之上,在原來的基礎上再次修建。這種行為使得開封擁有獨特的城摞城現象,龍亭公園的六朝皇宮就是一個經典的案例。

在開封,每一寸土地之下幾乎都有層層古蹟被掩埋著,然而百聞不如一見,沒有證明的傳說不能為人相信,大梁門城門北側已經被探明的多層古城馬道,則為開封獨特的城摞城歷史,提供了重要佐證。

曾經的世界第一大城市 黃河之下的千年古都


博物館中的古馬道遺址使我們可以直觀的感受到城摞城的魅力。2000年的時候,開封的考古工作者在這裡進行考古發掘,在現馬道之下發現了垂直疊壓的兩層古馬道遺址。

最下面的第三層古馬道,修建於清代乾隆年間,於道光年間被洪水淹沒,人們便修建了第二層馬道。第二層馬道相比於第一層,磚面保存得比較完整,稜角分明,可以看出使用的時間非常短,介紹說這層馬道在修好之後只使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開封城便又遭遇了另一次較大規模的黃河水患,圍城達到了八個月之久。這一層剛修好的馬道,也就再次被淤沒在泥沙之下。第一層馬道則順理成章在第二年水退以後,被再次修築起來。

這三層不同年代的馬道在同一位置垂直疊壓,也變相印證了開封城摞城的現象。

曾經的世界第一大城市 黃河之下的千年古都


城市疊壓有很多,但只有開封從唐代到今天,一千多年間城市中軸線從未改變。城牆的位置基本沒有動,城市座標也基本沒變,無論是遭到了黃河的洗禮,還是經過戰火的破壞,人們總是在原址上屢次被毀又屢次重建新城,這是其他古城所無法比擬的。

這就是開封。它的繁華與落寞,過去與將來,都與堅守在這裡的人們和源源不斷的黃河水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灌溉與氾濫,滋潤與淹沒,翻修重建,不變不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