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這部電影華語電影將不完整

黃飛鴻 武術 黃麒英 李連杰 影視潛規則 影視潛規則 2017-08-28

(本文由影視潛規則原創:ysrules)

如果沒有這部電影華語電影將不完整

功夫片是中華民族向世界貢獻的一個獨特的電影類型。憑藉著這個電影類型,中國人那獨特的精神氣質和文化內涵被傳播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在中國功夫片的體系中,有一個電影系列是最為閃亮的,那就是黃飛鴻電影。

迄今為止,黃飛鴻系列已經為中國乃至全世界的電影觀眾貢獻了100多部各具特色的作品。這100多部電影就像100多顆恆星一樣,在電影的星空中組成了一個龐大的星系。從這些永恆閃爍的星辰中,我們不但可以洞悉中國功夫電影淵源,更能夠讚歎和仰望中國商業電影文化的顛峰。

黃飛鴻電影以一種異常絢麗的形式將中國的國技——武術呈現在電影銀幕上,在美輪美奐、令人目不暇接的武打動作背後,永遠有自強不息、愈挫愈勇、兼容並舉的中國精神在巍然擎立。

50多年來,黃飛鴻電影所走過的歷程恰恰見證了以香港電影為代表的中國商業電影的發展歷程,通過黃飛鴻這個人物,無數優秀的中國電影工作者,用他們卓越的才華,在電影史寫下了濃墨重彩的四個大字——“仁者無敵”。

“仁者無敵”四個大字從畫面中推出,疊“黃飛鴻”三個字在屏幕下方——片名字幕:“仁者無敵——黃飛鴻”。

如果沒有這部電影華語電影將不完整

從1949年香港開始拍攝第一部“黃飛鴻”電影開始,到如今已經有100多部黃飛鴻電影問世了,這個數字遠遠超過了日本的《寅次郎的故事》和美國的“007”系列,在吉尼斯世界紀錄中它是集數最多的系列電影。50多年以來,黃飛鴻電影象一面旗幟一樣在幾代香港電影工作者手中被傳遞著,除了電影技法方面的不斷進步以外,黃飛鴻所代表的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也隨著時代的變遷呈現了不同的面貌。

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黃飛鴻,在香港電影5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黃飛鴻電影在不同的時代呈現著迥然不同的面貌。這個人物本來是個嚴謹的老頭,過了幾年卻又成為一個頑皮的青年,他剛才還是個唯唯諾諾的悶瓜,一會兒卻又成為了揮持方遒的一代宗師,甚至黃飛鴻還成為了動畫片裡的卡通形象。

黃飛鴻電影彷彿是一個巨大的擂臺,武林中的各大門派都彙集到這裡展示他們的獨門祕訣。這個異才紛呈的景象剛好可以解釋,為什麼香港電影在黃飛鴻這個領域中鑼鼓喧天地幹了五十多年,觀眾卻還依然看得津津樂道。

在林林總總的黃飛鴻中,有三個電影巨星在不同時代扮演了這個角色併成為了這個電影系列的代表人物。

如果沒有這部電影華語電影將不完整

為了挽回失去觀眾,當時的香港電影人絞盡腦汁,希望挖掘新題材,尋求新突破。當時民間武俠小說大行其道,大刀王五、方世玉、霍元甲等清朝末年的武學大師成為了人們茶餘飯後所津津樂道的武林英雄,而佛山黃飛鴻更是這些英雄人物中最具影響力的一個。經過反覆考慮,香港電影人決定把黃飛鴻的武林事蹟搬上銀幕。

誰來扮演黃飛鴻成為了首先要解決的問題,為了避免以往劍俠片中武打動作過於虛假的問題,黃飛鴻這部電影一定要著重表現中國武術招式,需要硬橋硬馬,真刀真槍,而做到這一點沒有點真功夫是無法演好的。經過反覆的挑選,關德興成為了最佳人選,這位粵劇武生不但有多部電影拍攝的經驗,更重要的是多年的戲曲武生訓練使他擁有了紮實的武術根基,另外他身材高大結實、步履穩健,外形上與真實的黃飛鴻十分相向,儼然一派武林宗師的風度。

就這樣,第一部黃飛鴻問世了,從1949年主演第一部黃飛鴻電影到1994年拍攝最後一部,本來是粵劇演員關德興總共出演了77部黃飛鴻電影。這很有可能成為一個永久的無人能破的記錄,在將近五十年的電影生涯中,關德興已經成為了黃飛鴻的化身。

如果沒有這部電影華語電影將不完整

黃飛鴻電影之所以長盛不衰的另一個主要原因還在於,從一開始它就將匡扶正義、報效國家的理念鮮明地展現出來。

雖然黃飛鴻是一個有著強烈的愛國之情的武術大師,又是一個懸壺濟世,治病救人的一代名醫,但他並不是一個能夠為病重的中國開出良方的思想者。作為民族英雄,黃飛鴻不僅是一個憂國憂民的正義形象,也是以中國現代化過程中的一個過渡性人物來體現的。然而正是在這樣一個人物身上所體現的那種自尊、自強的仁者氣度才是那個時代普通中國人堅持自我、面對世界的寶貴精神支柱。

如果沒有這部電影華語電影將不完整

五十多年來,以黃飛鴻電影為代表的香港功夫片將中國的國技——武術推向了全世界。通過這些電影人的努力,這門有著悠久歷史、文化傳統的技藝得以在銀幕上大放異彩。真實的黃飛鴻是一代武術大師,他的武術造詣代表著中國南方尤其是廣東一代的主流和最高水平,因而黃飛鴻電影也一直是香港功夫片中正統功夫的代表,無論哪一代黃飛鴻電影都會在武打設計方面精益求精,這些香港電影人多數都有武術背景,他們一直在通過自己的努力,向悠久燦爛的中國武術文化表達他們的崇敬與熱愛。

從1949年的第一部黃飛鴻電影開始,武打場面就是這個系列最大的看點所在。許多香港功夫片的製作人員,尤其是武術指導都是武術世家出身,在這方面,曾經導演包括《醉拳》在內的多部黃飛鴻電影的香港著名功夫片導演劉家良就是一個最好的例證。

如果沒有這部電影華語電影將不完整

1973年功夫巨星李小龍英年早逝,他的離去使得香港功夫片受到沉重打擊。

香港電影公司的老闆們開始竭盡全力地尋找李小龍的接班人,這時候一個名叫陳港生的年輕人已經開始涉足電影拍攝,他就是後來的成龍。

1978年,由袁和平導演、成龍主演的黃飛鴻電影《醉拳》上映了。

實際上,從1976年開始,黃飛鴻電影中的黃飛鴻已經開始年輕化,第一部描寫青年黃飛鴻事蹟的成功作品就是劉家良導演、劉家輝主演的《陸阿採與黃飛鴻》,這部電影敘述了黃飛鴻青年時代如何刻苦練武、除惡揚善的故事,儘管《陸阿採與黃飛鴻》也是一部佳作,但就影響而言,它卻顯然不如成龍主演的這部《醉拳》。

如果沒有這部電影華語電影將不完整

黃飛鴻電影在內的早期功夫片沒有武術指導這個職位,武打場面大都是現場將演員即興發揮式的武打動作記錄下來。如今看起來已經顯得相當單調。從六十年代開始,香港電影已經培養出了一批非常優秀的武師,他們一般都會在類似黃飛鴻這樣的功夫片中充當替身或者小配角。由於長期地、大量地從事功夫電影的拍攝,他們對電影的製作流程和技術工藝已經相當熟悉,加之他們自身對武術精確掌握,武術指導一職在影片中出現已經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如今一些活躍在世界影壇上的一些華人武術指導,比如劉家良、袁和平、袁斌、洪金寶等人都是成名於那個時期。

電影中的武術指導同一般意義上的武師最大的不同在於,他們非常精通電影拍攝,他們指導之下的武打動作場面是同攝影機的位置和運動以及後期的剪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這些人都是土生土長的電影技術大師,他們的所有技藝和經驗都是在不斷地、大量的現場拍攝過程中鍛煉出來的。象劉家良這樣的功夫片大師在拍片時絕對不需要象好萊塢動作片拍攝那樣提前繪製出詳細的分鏡頭圖本,一切精巧絕倫的動作設計在開拍之前就已經頭腦中完全形成,剩下的工作就是如何在現場實現它了。

長期的武術訓練和悠久的世家傳統使得香港這些功夫片製作人養成了向極限和新領域進行挑戰的頑強性情。正是這樣一批血性男兒在用運他們的智慧以及摸爬滾打出的經驗將香港功夫片的武打場面推向了燦爛眩目的程度。

如果沒有這部電影華語電影將不完整

1991年到1997年期間,徐克的電影工作室接連推出了8部黃飛鴻電影,他自己本人導演了其中的三部,並擔任了其餘5部的監製,徐克將其嶄新的電影思想貫徹到了這8部黃飛鴻電影當中,恢弘大氣的動作設計、動感強烈而又別出心裁的鏡頭運用加之黃飛鴻電影那一貫的大義凜然、自強不息的民族主義情感使得黃飛鴻電影再次續寫了中國功夫的神話。

徐克在自己的黃飛鴻電影中選擇了繼李小龍和成龍之後第三位國際功夫片巨星李連杰飾演黃飛鴻。之前,李連杰因為主演影片《少林寺》已經在華人世界擁有了相當的知名度,但正是因為出演黃飛鴻這個角色,李連杰的演藝事業才更上一層樓,在影片中他全面地展示了自己超凡的武術造詣和精湛的表演才能。他吸取了關德興等老一代演員刻畫黃飛鴻這個人物時的長處,著重表現黃飛鴻作為一代武林宗師的氣質和風範,同時又成功地刻畫了黃飛鴻在中西文明劇烈碰撞的年代中那自卑與自傲不斷糾葛的矛盾心態。比起關德興的黃飛鴻,李連杰更加內心化,情感也更豐富。比起成龍的黃飛鴻,李連杰更多了王者之尊的大家風範,也更真實地融入到那個特定的時代。

徐克導演的新派黃飛鴻電影就是這樣一個完美團隊製作完美作品。在黃飛鴻之男兒當自強中,這個團隊空前強大。徐克任導演,袁和平任武術指導,功夫巨星李連杰和甄子丹聯袂出演,使得這部黃飛鴻電影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

在拍攝第一部黃飛鴻電影之前,徐克本來請到了劉家良這位黃飛鴻武功的嫡系傳人做武術指導,但兩人在武打設計方面存在著巨大的分歧。劉家良完全看不上徐克所想象的讓黃飛鴻飛來飛去的概念,他甚至諷刺說,如果這樣的電影放出去會讓我們十萬洪家拳弟子笑掉大牙,最終二人不歡而散。

如果沒有這部電影華語電影將不完整

如今關於功夫片應該如何表現功夫場面的爭論早已塵埃落定。劉家良寫實的武打設計和徐克寫意的武打設計對於香港功夫電影而言都是至關重要的。他們一個代表著香港功夫電影的過去,另外一個代表者香港功夫電影的現在。而將他們二者完美地融合或許就是香港功夫片的未來吧。

徐克和徐克從自己的第一部黃飛鴻電影的第一個鏡頭開始就已經明白無疑地將民族精神的大旗豎立起來。

《男兒當自強》比較清晰地展現了編導徐克對歷史的態度,通過黃飛鴻這個人物的轉變,徐克表達了對待西方文明和中國文明的態度,他認為兩者的結合才是救國救民的道路,這種寓意比比皆是:例如在國際醫學會議上孫文擔任黃飛鴻的翻譯,用西醫的觀點向洋人介紹中國鍼灸的情景,正是在進一步強調中西交流的主旨,而且也肯定了中國傳統醫術的價值。

除了對於如何救亡圖存的思考之外,徐克的黃飛鴻系列更多地展現的是一種昂揚向上、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這種民族精神的核心所在是建立在“武德”基礎上的以精神的力量戰勝自身和對手的哲學概念。

如果沒有這部電影華語電影將不完整

整個系列中存在大量黃飛鴻與人比試武藝的段落,在這些眩目的打鬥中,黃飛鴻總是點到為止,出手之間看似剛猛無比實則對對手卻留有仁慈之心。由此我們可以窺見香港的電影工作者實際上在運用這些燦爛的動作場面傳達一個純中國化的處世原則,只有心存仁愛才能無敵於天下。

徐克李連杰聯袂打造的首部《黃飛鴻》一經推出立刻在全世界的華人中引發了強烈的反響。人們發現,在經過近十年的沉寂以後,黃飛鴻依然是香港功夫電影的標誌,如同《星球大戰》系列代表著好萊塢科幻電影的最高水平和發展趨勢一樣,黃飛鴻同樣代表著香港功夫片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黃飛鴻電影之所以能夠長盛不衰,除了那精彩的武打場面以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香港電影人通過自己對中國歷史和現實的理解,為我們精雕細刻地展現了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中國社會的巨大變革。更為寶貴的是,這種展現不是停留在表面,更不帶有道貌岸然的說教色彩,而是深入到具體的人物命運身上,為我們展現了一幅浸透了深切情感的亂世風情畫。

如果沒有這部電影華語電影將不完整

黃飛鴻電影、尤其是徐克和李連杰合作的幾部新派黃飛鴻電影,不單為我們塑造了一個內心豐富、命運多孑的黃飛鴻,同時還塑造了生活在黃飛鴻身邊的各色人等,這些人中有親人有徒弟、有朋友有對手,他們點綴在黃飛鴻身邊形成一個晚清中國社會生活的群像。

黃飛鴻家的寶芝林也許是香港電影中最著名的藥鋪了,在幾乎所有的黃飛鴻電影中,寶芝林都是作為一個強有力的象徵符號來出現的。中國人自古講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可見在中華文明中,家與國是融為一體的。對於普通百姓而言,維護家族的利益如同士兵維護國家利益一樣的神聖。黃飛鴻電影反映時代是清朝末年,而“寶芝林”以及生活在寶芝林裡的黃氏家族恰恰是當時中國社會的一個濃縮,從某種意義上,它象徵著18世紀末19世紀初風雨飄零的中國。

黃飛鴻的父親黃麒英是清末“廣東十虎”之一,也是一位著名的拳師,黃飛鴻的絕世武功正是來自其父的言傳身教。黃麒英早年家境貧寒,空有一身武藝卻只能攜妻帶子流落街頭以賣藝治病為生。袁和平導演的影片《鐵馬鎦》反映的正是這一時期。

黃麒英晚年在佛山創立“寶芝林”武館,通過授徒賣藥逐漸使得家境大為好轉。而在徐克版《黃飛鴻》中,對於黃麒英這個人物加了許多演繹的成分,《獅王爭霸》中的黃麒英的家族產業已經具有相當的規模,他在北京開辦藥廠,儼然成為了新興的民族資本家。

如果沒有這部電影華語電影將不完整

能夠看出,影片的編導對於黃麒英這個父親角色抱有深切的情感。實際上,關於黃麒英的保守徐克處理的相當溫情。因為這種保守從另一個層面卻代表著對於傳統的延續和尊重。在尊重和延承中國燦爛傳統文化的同時,開放地接收一切外來的優秀文明是在徐克的黃飛鴻電影中貫穿始終的精神氣質。

在徐克版的黃飛鴻中,除了男一號李連杰,最重要的人物就是女一號關之琳了。關之琳演的十三姨,若以世俗眼光來看與黃飛鴻並不相配,十三姨留學英國,見識廣博,思想進步而前衛。而黃飛鴻則傳統持重,對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少。而正是這種差異卻增強了兩人情感的戲劇性。

在對黃飛鴻同十三姨之間情感脈絡的處理上,徐克表現地十分微妙。一方面是黃飛鴻始終在保護十三姨,他是十三姨心目中的完美英雄。但另一方面,十三姨對於黃飛鴻而言卻又是一個啟蒙者,正是因為她從外面的世界帶來了先進文明,才促使黃飛鴻開始認真思考應該如何面對和借鑑洶湧而來的西方文明的問題。在歷史上,中國人接受西方文明的過程伴隨著國土和民族尊嚴的喪失,而黃飛鴻又是中國人心目中不可褻瀆的英雄,藉助一個溫柔多情的十三姨完成黃飛鴻向現代文明的轉化,這種設計可以看出徐克的良苦用心和對中國歷史文化的深入理解。

《黃飛鴻》電影之所以長盛不衰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它的整個故事結構非常符合中國人的欣賞習慣。在這一點上,黃飛鴻電影借鑑了中國傳統小說以及評書的結構方式。也就是核心人物必定有一批忠於他的勇士來輔佐。比如劉備身邊有關羽、張飛、趙子龍,比如唐僧身邊必定有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中國傳統故事大都如此,主角一定要在一個群體中才能發揮作用、顯現價值。黃飛鴻電影就充分借鑑了這一點,因此我們也就看到了黃飛鴻和他的徒弟們在一起的生動景象。

如果沒有這部電影華語電影將不完整

黃飛鴻的徒弟中有兩個人是真實存在的,也就是樑寬和豬肉榮。

徐克版黃飛鴻的第一部中一個重要的情節線就是樑寬拜師。樑寬這個真實的人物被塑造成一個從梅縣來佛山闖世界的鄉下人。面對紛繁複雜的城市生活,他顯得茫然無措,幾乎走上歧途。

但在最後關頭,我本善良的樑寬還是浪子回頭,拜入黃飛鴻門下。

另外一個同黃飛鴻一起長大的徒弟是鄭則仕飾演的豬肉榮,這個人物被設計成原本是黑旗軍的民團士兵,被解散後混跡於鬧市街頭以賣肉為生。這個人物剛直不阿卻又魯莽好鬥,同樑寬一起成為了影片中對黃飛鴻忠心耿耿卻又不斷惹事的兩個活寶,他們所代表的城市平民階級使得黃飛鴻電影所展現的社會層次更加豐富,也為影片增添許多滑稽、搞笑的場面。

如果沒有這部電影華語電影將不完整

除了樑寬和豬肉榮這兩個曾真實存在的徒弟之外,影片的創作者還為黃飛鴻虛構了兩個徒弟,牙擦蘇和鬼腳七。

牙擦蘇在黃飛鴻電影中是一個非常特殊的角色,這個長著一口暴牙的徒弟自小生活在海外,但家境似乎又非常貧寒,他英語說得非常流利,但說起漢語來卻又結結巴巴。牙擦蘇這個人物被黃飛鴻的編導設計成為被迫流落海外的華工後代。在這個看似滑稽的人物身上卻有著一部驚心動魄的華工血淚史。

牙擦蘇這個人物的出現使得黃飛鴻電影的時代背景更加真實而豐富,而我們從這個雖然漢語說不利落但漢字卻十分精通的人物身上看到,流淌在華夏兒女身上的血永遠屬於他們祖先生活的這片土地。

鬼腳七這個人物從黃飛鴻第三部《獅王爭霸》開始出現,之前只是作為黃飛鴻替身的熊欣欣扮演了這個厲害角色。雖然出場不多,但鬼腳七卻給人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原因就是他那雙踢到花團錦簇的雙腿。

如果沒有這部電影華語電影將不完整

真實的黃飛鴻縱橫江湖數十年,憑著過人的勇敢、智慧和絕技,身經百戰,顯赫輝煌。成為中外聞名的武術大師。他武藝高強且崇尚武德,推崇“習武德為先”的理念,從不恃強凌弱,堅持以德服人。另外一方面,黃飛鴻還是一個堅定的愛國者,在清正府腐敗無能、列強瓜分中國的亂世,這樣一個人物也不可避免地陷入到時代地漩渦之中。黃飛鴻電影將最濃重的筆墨落在對大時代背景的書寫上,通過一個不斷轉變又堅持自身的黃飛鴻,為我們描繪了一幅中西文化衝突之下的亂世景觀。而正是因為上述原因,《黃飛鴻》電影系列才無可爭議地成為中國功夫電影地顛峰之作。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