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穆:黃帝的故事

黃帝 炎帝 蚩尤 中國歷史 古籍 2017-03-31
錢穆:黃帝的故事

傳說中的黃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偉人,是奠定中國文明的第一座基石。在他以前,人類雖然已經開始前進,對事物已經有很多的發明;但是了他,似乎有一個時期的激劇發展。在他以前,人類只是應付自然環境,人與人間很少可以紀念的事情。到他才有平蚩尤的故事,永久流傳下來。關於他的傳說,雖有不少,而荒誕離奇的也太多。我們只能作一個遠遠的透視。

第一節 黃帝和炎帝

我們自稱為“炎、黃子孫”,是很有道理的。在那時,中華民族散居各地,形成許多部族,有兩個部族最有名:一個是偏西的姜姓部族,炎帝神農氏是他們的首領;一個就是偏居東方的姬姓部族,黃帝是首領。據說黃帝和炎帝同是少典的子孫,同出於一族,後來分散遷徙,一個住在姬水附近,一個住在姜水附近。日久年遠,兩部風俗習慣的差異,越來越大,變成兩個族類。繁衍擴張以後,再行接觸。炎帝神農氏這一支發展較早,他這個帝號名氏,含有在南方和長於耕種的意思。據說神農生於厲鄉,又說他生於列山之石室,稱厲山氏或列山氏(列又寫作烈。列、烈、厲,都是一字一聲之轉變)。厲鄉到春秋時為厲國,大概在現在的湖北隨縣北百餘里。他的子孫在西周時有申、呂兩國,都在現在的河南南陽一帶。神農的故事都和耕稼有關,古時候平地多湖沼,不便居住。山地佈滿了森林茂草,和野獸同處,由披獸皮、吃生肉的遊獵生活,慢慢進到耕田食谷。五穀是從那裡來的呢?自然是地下生出來的。地下那裡來的種子?推源溯始,我們的古傳說,說“天雨粟”——從天上掉下來的。神農拿它來播種。神農怎麼知道播種?他是生而使然,傳說他“三歲知稼穡”。這一族開始發展農業,他們的功勞,都由神農氏代表著,而神化了神農。他們開闢山林,多半利用火,放火燒山,燒出一片平地,灰就是天然肥料,所以神農又叫烈山氏。他們開始大量吃植物的種子,有了疾病,自然也容易想起吃某幾種植物或者可以治療,後來就推神農為植物藥的發明者,說他“救民病,嘗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農業生活比較穩定,他們慢慢的擴展。當時自河南中部以東多沼澤,不適農耕,這一族順著豫西群山向北分佈直到山西的南部。這一帶地勢較高,便於耕種,他們大概安居得很久(有的傳說說神農傳七十世)。東方的黃帝西來,兩個部族又融合混同。

錢穆:黃帝的故事

古史上對於黃帝的稱謂,種種不一。他的帝號,又叫皇帝,又叫黃精之君,又叫中央之帝。他的姓氏,因為居“軒轅之丘”,稱軒轅氏。因為他是有熊國君,稱有熊氏。長於姬水,所以姓姬。他是少典國君的子孫,又姓公孫。其餘還有黃帝氏、帝軒、黃軒、軒黃、軒皇等名稱。這些名字多半和他住的地方有關。他最初活動的地域約在現在的河南中部,後來到達山西南部和陝西邊境,《史記》說他“遷徙往來無常處,以師兵為營衛”,這自然是遊牧部落的常態。他是有熊國君,有熊是後來的河南新鄭縣,縣西北有軒轅丘,又有黃水,《水經注》說:“黃水出太山南黃泉,東南流經華城西。至鄭城東北與黃溝合,注於洧水。”黃帝的名稱或者和黃水、黃溝有關。太山又叫自然山,在新鄭縣西。有的書上稱黃帝為黃自然。據今想來,“自然”兩個字或是“有熊”之誤。新鄭附近還有許多地方都和他的傳說有關。《莊子》上說:“黃帝見大魏於具茨之山。”具茨山大概在現在的新鄭西禹縣北邊。又說:“黃帝登崆峒,問道於廣成子。”崆峒山在臨汝縣南六十里,臨汝西有廣成澤水。“黃帝既登崆峒,遂遊襄城。”襄城在現在的襄城縣西。

《史記》上說:“黃帝採首山之銅,鑄鼎荊山之陽。”首山在現在的襄城縣南五里,兩邊逛邐直接嵩、華。這些說法都足以說明黃帝活動的範圍。《列子》上說:“黃帝夢遊華胥之國。”新鄭附近有華城,有華陽亭,就是古華胥國。古書上往往說豫州有華山,豫州現在是河南省,所說的華山,在洛水東邊,大概就是現在的嵩山。現在的登封、禹、密數縣間,古人稱做華,這裡又是夏朝的興起地。我們現在自稱中華,從前又稱華夏,就起源於此。古時新鄭附近最多藪澤,水草豐盛,禽獸眾多,適合於遊獵,黃帝當時是遊牧部族,在那裡最相宜。他這一族在文化方面比較落後。

第二節 黃帝的降生

一個庸庸碌碌的人,生也好,死也好,生死除了對他自己有意義以外,對社會人群毫無影響,歷史上更不會記到他。這樣,真叫人有死了一個螞蟻之感。一代偉人,人們回想起來,他生死似乎都不是偶然。他對後人的影響,使人覺得他的降生真是驚天動地,死亡真是山崩水竭。暄赫和寂寞是別人的感覺。這種感覺攙進傳說,加入了多量神話。據說黃帝是有熊國君少典氏的兒子,母親名附寶,她有一天晚上看到繞北斗第一星,天樞起了一道電光,照耀四野,因而懷孕。二十四個月生黃帝,生的時候,紫氣滿屋;長大,身高過九尺,“河目、隆顙、日角、龍顏”。我們想一想看:一個黑暗的晚上,只有微弱的星光閃爍著,北斗比較明亮,忽然繞著它起一道青白的電光, 四野通明,這是什麼景象?這是說他在黯淡的古史上的地位。我想還應當有霹靂一聲雷,驚醒了中國文明。精神上他與常人不同,後人覺得他形貌也應與眾有異,於是就真的與眾有異。黃帝生下來很小就會說話,有的說他還沒滿七十天。十歲就對當時情形有相當明瞭,明瞭自己的責任。長成,當然是個聰明非凡的人物。

當時偏西的姜姓部族,“刀耕火種”,繁榮已經很久, 比其餘的部族強盛有力,地位較高,他的首領為各部的共主。當時神農氏的後代叫參盧,號帝榆罔,勢力漸漸衰弱,各部落紛起爭奪,裡面最強暴的是苗族,又叫“九黎之民”(他們並不是現在的苗族,這一點後人把他弄錯),首領叫蚩尤。他們散佈的區域和姜姓部族大致相同,或者還偏西南些。他們和姜姓部族雜居,免不掉血統混合,所以有的記載說他們也是炎帝之後。蚩尤又叫阪泉氏,蚩尤這名稱,似乎是他們首領的通稱,並不專指一個人。他們的文化並不太落後,銅器似乎是他們首先用的。據說山上驟發大水,金屬礦隨水流出,蚩尤得到它製造兵器。一個強悍好鬥的部族,又有犀利的兵器,對於當時的騷擾,可想而知:人們也把他們看成一種可怖的怪物。後來的傳說中,他們就真成了怪物。他們似乎有許多部落,酋長都叫蚩尤,於是後來就傳說他兄弟八十一人。他們或者身上雕涅花紋和穿著奇特的衣服,於是就說他們“獸身人語”。他們戰鬥時或者用銅塊銅片保護頭部,有簡單的頭盔,於是就傳說成“銅頭鐵額”、“牛耳,鬢如劍戟,有角。與軒轅鬥, 以角柢人”:等等說法,不一而足。姜姓的炎帝起初採取和好政策,重用他們,讓他們監臨四方,他們自然侵略兼併。炎帝命他們住到東方少昊的地方,侵入了姬姓的範圍,蚩尤似乎不願意和東方強盛的部族衝突。炎帝已很微弱,蚩尤想吞併他,代為共主,在“涿鹿之阿”發生戰爭,把炎帝打得落花流水,“九隅無遺”,把炎帝的地方都佔了去。

第三節 黃帝伐蚩尤

假使蚩尤得志,中國歷史也許完全是另一回事。炎帝處置不當,覆亡逃遁。黃帝起來收拾殘局,先把炎帝的餘眾收服下來,再和蚩尤決戰,戰場是在阪泉、涿鹿兩地,後來往往認為兩地都在現在的察哈爾省南部。我們前面已講過,炎、黃活動的區域差不多限於河南省和山西省南部,他們決不會跑到察哈爾省南部去打仗。其實這兩地都在現在的山西解縣鹽池附近,阪泉有時候寫作版泉,是流入鹽池的一個泉水。解縣西南二十五里有濁澤,一名涿澤,就是古時的涿鹿。鹽池附近還有許多蚩尤的古蹟,他和鹽池似乎有密切的關係,或者當時已盛行食鹽。強有力的部族據鹽池為已有,利用它挾持他族,因而惹起爭奪。後來鹽池晒鹽,崇奉蚩尤神,還有種種神話說鹽水是蚩尤血,說蚩尤發怒使水不成鹽,都顯示和他定有關係。蚩尤把炎帝榆罔趕跑, 自己也稱炎帝,想做共主。炎帝看到自己不是蚩尤的對手,就到黃帝那裡請他幫忙。姜姓部族歷史很久,地域廣大,部落恐怕也很多,一旦失掉了維繫,大部分投降蚩尤,有的恐怕也聯合黃帝,有的自立自主,炎帝不能再把他們團結起來一致對付蚩尤。黃帝倒有這種力量,他開始北渡大河,穿過王屋山,先征服在蚩尤附近歸附蚩尤的姜姓部族,在“阪泉之野”經過三次大戰,才獲得勝利,剪掉蚩尤的羽翼,收服了姜姓部族,炎帝從此失掉了共主的地位。黃帝和蚩尤的戰爭,是古時候第一個驚天地、動鬼神的大戰。後來的傳說,也真加入了天地鬼神。雙方的陣容大概是這樣:黃帝久居東方, 國力充實,基礎穩固,友邦眾多,凡被蚩尤欺侮的部族,都到這邊來求援。

那時黃帝已漸漸學會農業,不是純粹的遊牧部落了。蚩尤驟然強盛,侵凌弱小,人們只是無可奈何他的“銅頭鐵額”、“兵杖刀戟”。他雖剽悍強勇,武器犀利,卻未必有勝算。《周書》批評的好:“武不止者亡。昔阪泉氏用兵無已,誅戰不休,併兼無親。文無所立,智士寒心。徙居於獨鹿,諸侯叛之,阪泉以亡。”這批評的是蚩尤,也正為千古專恃強力欺凌弱小者寫照。黃帝並非純恃文德,武功方面自有長處。蚩尤向外擴張,黃帝早準備抵禦,據說他“教熊、羆、貔、貅、貙、虎”,“馴擾猛獸”,利用它們作戰。驅使猛獸作戰,到王莽時還有類似的事情。或者像從前印度、緬甸、安南(越南)各國的象隊,或者他教的熊、羆、虎、豹不是真正的野獸。古人往往用猛獸的名字稱呼家畜(尤其是馬),表示雄健。他是遊牧部族,驅使牛馬上戰場是很可能的。據說車也是黃帝發明的,他也利用車戰。他還有一種厲害武器,相傳他的大臣發明了弓箭,“弦木為弧,剡木為矢”。中國古代偏居東方的部族往往擅長弓矢,質料雖是木石,能射強及遠,在當時確是——種可怕的新式武器。這些地方,蚩尤都相形見絀。傳說黃帝部下還有幾員大將,最著名的是風后、力牧,後來講兵法的人推他們為祖師。關於他們有一個有趣的故事:黃帝一天夜裡作了一個夢,夢見“大風吹去天下塵垢。又執千鈞之弩,驅羊萬群”,醒後,他推測“風”是一個人的姓“垢”去土是“後”,拉硬弓是有“力”,驅羊是“牧”,他疑惑夢指示他尋找風后、力牧兩人,後來果然在海邊遇到風后,在大澤中遇到力牧。據我們猜測,風姓是東方近海的一個大部族(太昊伏羲氏的子孫散居沿海都姓風)。風后或者是聯合黃帝的一個東方部族的首領,力牧是說在草澤中強有力的遊牧者。

錢穆:黃帝的故事

黃帝北征,和蚩尤一決勝負,最後一次決戰在涿鹿,事先還經過許多小戰和長久的時日。有的傳說,他們七十一戰不能解決。有的說,黃帝“頓兵濁鹿之山,三年九戰而城不下”,兩方面都相當堅韌。從許多神奇的故事中,我們倒可以談一談他們所用的戰術和器械。人類最初的戰爭,大概總是一團混戰。人數稍多就需要行列、陣式。似乎黃帝發明了新的陣法,有節制,有計劃,這對於作戰很重要,也許是黃帝勝利的主因。我們前面說他驅猛獸,用車戰,處處都顯示黃帝有種種聰明巧妙的戰法。這叫平常人很易疑惑他是得到神助,得自天授。他當然也可假借神力。於是有王母使玄女賜兵符給他的故事,有天帝使玄龜獻兵符給他的故事,都說他從那裡邊得到行兵佈陣的方法,戰勝蚩尤。蚩尤除了“銅頭鐵額”、“劍戟戈矛”外,還能“驅罔兩,興雲霧,祈風雨”,“徵風、召雨、吹煙、噴霧”,這類故事流傳很多。驅鬼、召神、興雲、布霧、吹煙、弄火,固屬神話,可是他們如此傳說,也有背後隱藏的事實。炎帝這一系下來的人善用火,他們開闢山林就是用火燒。蚩尤大概是把火引用到作戰方面來,所以有“炎帝氏衰,蚩尤惟始作亂。赫其火燁,以逐帝”,“赤帝為火災”等傳說。又有的說,黃帝伐蚩尤是消弭火災。古時到處是豐林茂草,處處可以燃火。炎帝能燒山作田,蚩尤當然能在敵前放起一把火來。火勢盛起來,火焰漲天,煙霧匝地。在今日我們看來,尚不免驚心動魄,在視火為神靈、非人力所及的時候,只有奔竄潰逃。可是火在潮溼的草林裡面,不見得燒得很順利。恐怕煙多火少的次數多些。一方面潮溼空氣遇到煙很容易成霧(水蒸氣凝結需要微粒作中心核,煙是最適合的微粒),一片濃煙濁霧薰得人頭昏目脹,一群奇形怪狀的蚩尤們在後面喊殺過來,的確可怕。逃走都辨不清方向,這比現在發明的煙幕彈要厲害得多。當時的部落吃這個虧的不少,都沒有辦法來抵制它。其實只要不被它嚇昏,陣式穩定,他已無可奈何,再能辨清方向,和不失聯絡,就可以戰勝他。前面講過黃帝用車戰,車子大概總是很粗陋的,也許只是幾塊大木頭連在一塊,不過這就可以防禦敵人的突襲。這種東西轉動笨拙,戰士必須成群結隊,才不容易被人衝散, 目標大了,便容易看到。黃帝又發明了指南車,指示方向,指揮進退。據說他還製造夔牛鼓,這種鼓特別響,“一震五百里”,響亮的鼓聲,不但可以聯絡較遠的戰士,還可以傳遞消息。在原始民族中鼓的用途很大,不同的音節可以報告不同的消息。從前中國南部蠻族的銅鼓就有這種作用,現在非洲民族還利用它。據說意大利侵略阿比西尼西的時候,阿國就用一個傳給一個的鼓聲發佈全國動員令,幾小時之後,就傳遍了全國。

蚩尤的興雲布霧,失掉效用,他還會徵風召雨。一個農業民族因為農事的需要,特別注意天時。積長期的經驗,能很準確的預期風雨陰晴,原始的人恐怕更靈敏些,久經從事農耕的蚩尤部族對於這些,比遊牧的黃帝擅長。他們預知風雨陰晴,可以先決定進攻或退守。一陣暴風雨可以冷不防地襲擊黃帝的戰士。蚩尤們事先躲避,安然無恙。於是一次偶然,二次奇怪,三次神異,四次就變成蚩尤徵風召雨了。應付這一層, 自然很簡單。據說黃帝請下叫“魃”的天女來制止大雨,才戰勝蚩尤。多雨的季節,黃帝很吃過苦,恰巧碰到一個早年, 自然是天助、是禱告的結果。蚩尤境內大旱不雨,農耕會受到嚴重的影響,促使他滅亡。一幕長期血戰,黃帝終於在涿鹿大敗蚩尤,結束了戰爭,捉到蚩尤,殺之於中冀,身首異處,埋葬到兩地。對於他們不服的遺族, 當然還有零星的戰事, 以後顓頊、堯、舜、禹屢次征伐苗黎,歷代都為國家要事,可見他們倔強不服,常常發生衝突。不過大勢己定於黃帝手中,戰俘分別處理: 良善的,遷到“鄒屠之地”: 凶惡的,加以木械,驅逐到“有北之鄉”; 降服的,黃帝也重用他們。黃帝開始學習農業,農作物和季節氣候最有關係,先民很早就注意到天文知識。蚩尤們有較久的經驗,黃帝就用他們作“當時”,主天文,地位很重要。他們又有鑄銅的知識,就便他們製造兵器。當時金屬品似乎並不多。

黃帝的武功在涿鹿之戰達到最高峰,蚩尤滅亡以後,諸侯推尊黃帝代神農為天子——當時的共主。各國並立,最不容易安定。黃帝大勝之後,精神不免稍有鬆弛,較遠的部族又開始不安靖,四方漸漸多事。黃帝覺悟得快,一方面耀武示威,圖畫蚩尤的形象送給他們看,意思是說:你們不要忘掉蚩尤的故事,他那樣凶狠,而今安在?再則你們都怕蚩尤的堅甲利兵,我們是征服蚩尤者,又得到他們的兵甲,你們要量力,不要妄動。一方面立即整頓軍隊,討伐亂者,他們當然不堪一擊,黃帝才真正平定當時的世界。北方的葷粥族(後來的匈奴)趁南方多事,向南侵佔,黃帝也把他們趕回去,黃帝的疆域雖比不上現在的中國,但也有相當大,《史記》說他:披山通道,未嘗寧居。東至於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於空桐,登雞頭。南至於江,登熊湘。北逐葷粥,合符釜山,而邑於涿鹿之阿。遷徙往來無常處,以師兵為營衛。

西邊到空桐,我們前面已經講過,是在河南省的西部。南邊的熊湘也並不太遠,大概就是後來稱熊山的,現在的河南熊耳山。東邊到海,登泰山。北邊到現在的山西南部,常在釜山朝會諸侯。釜山大概就是現在的河南閿鄉縣南又名荊山的覆釜山。涿鹿附近經過炎帝部族的開闢和耕種,農田已有相當規模,農民定居一處, 自然會有村落堡寨。黃帝就原來的情勢,在涿鹿之阿,建築城郭,大部分的遊牧者仍然遷徙無常。

第四節 黃帝的文治

捍禦外侮,平定禍亂,要靠武功。穩定基礎,凝固國家,要靠文治。兩者缺一不可。無文治,武功即成泡影。無武功,文治無從樹立。無論文治、武功,人才最要緊。據傳說黃帝的賢臣很多,雖未必見得儘可靠,但就黃帝的事業看,也確需一輩賢哲之士來輔佐幫助。據說他以大填、封巨、岐伯等為師友,求他們教導。古人理想的政治領袖總要禮賢下士,尊奉年高有德的人們,聽他們的忠告。年老人的經驗和知識,特別為先民所看重。黃帝這一族裡, 自然也有這樣的人物指導黃帝。其餘的大臣據說還有太山稽、常先、大鴻等很多人。對於農業人才尤其注意,據說他四季都有專門指導農事的官。從遊牧慢慢走上農業是一個大轉變,身當轉變中的重要人物要承過去,適應當前,開闢將來。各部落從事耕種,看重土地,這些土地又要是固定的,部落間的疆界比以往要清楚。大亂以後,部落有很大的遷動,劃定界限更不可緩,黃帝是共主,怎麼樣平均分配,劃分清晰,是要黃帝籌劃的。據說黃帝“命風后方割萬里,畫野分疆,得小大之國萬區”。當時部落很多(當然不是恰好萬國),黃帝威勢盛極一時,大家相安無事,生活固定下來,就“燒山林,破增藪,焚沛澤,逐禽獸”,開闢農田,建築房舍。黃帝發明了舟車,道路平治,交通方便,部族中間來往漸多,黃帝處理諸侯的事務也容易些。他又“置左右大監,監於萬國”,叫兩個大臣幫他處理和監視他們, 國與國間有了辦法,人與人間耕地也有相當的分劃,據說後來的井田制就從這時萌芽。

據說黃帝即位做共主的時候有“雲瑞”,就以雲名官,官吏都以云為名號,古記載上有“縉雲氏”這個名號。有人推測說,這是黃帝的夏官。另外還有春官青雲氏、秋官白雲氏、冬官黑雲氏、中官黃雲氏。其實以雲名官,未必因為祥雲籠照,恐怕這和農業有關。《周禮》上說:“以五雲之物辨吉凶、水旱,降豐荒之枝象”。北方雨量少的地方常鬧旱災,望雲佔雨,成了那時候的重要職掌,就衍變成官名,就傳說成以雲名官了。古時的刑罰主要的有五種肉刑:“大辟”是斬首,“劓”是割鼻,“刖”是斷足,“宮”是去生殖器,“黥”是刻面塗上顏色。還有其餘次要的刑罰,相傳是蚩尤作亂以後製作的。有的說這一套就是苗族原來用的,黃帝恐怕也沿用它,法律的詳情現在無從知道,當時設有李官,專司刑法。《史記》記載黃帝說:“於是有天、地、神、祗、物類之官,是謂五官。各司其序,不相亂也。”除了治理人事的官以外, 另有司天地、祭奉神祗的官。司天的官是觀察天文製作曆法的,在那時特別重要,為農耕的指導者,為自然的控制者,後來流傳的有黃帝曆法。祭祀神祗是屬於先民宗教方面的事,不過中國歷史上始終沒有僧侶階級,宗教沒有獨立性,凡有宗教意味的事都融合在政治裡。祭祀神祗有專官,是行政的一部分,這些官不能干涉民事,“各司其序,不相亂也”,這種觀念起源很早。《史記》又稱讚說:“民是以能有信,神是以能有明德, 民神異業,敬而不瀆。故神降之嘉生, 民以物享。災禍不生,所求不匱。”惟有這樣,民眾才頭腦清楚,不致迷信,神也不至於羼雜著人的陰謀詭計,才顯出他的高超純潔。他們各盡自己的職分,各治自己的事情。人對神恭敬不敢褻瀆,不至鬧兩邊戰壕裡共求一個上帝保佑的笑話。神對人只是普遍的降福,賜給他們豐收的五穀,人對神只要拿祭品供獻。神是向全人類講話,單個的人不能分別的祈求。共主是政治的領袖,是全民的代表,他可以祭天求福,求農事的豐年,不關他私人的事。關於這方面,黃帝也作的有相當成績。在泰山上“封禪”,是相傳很古的一種典禮,據說在黃帝前已經有人舉行,後來一直到宋朝,在泰山頂上,積土為高壇,行祭天禮,叫封。’下來在附近找一個小山,除地作平壇,行祭地禮,叫禪。據說古時封禪泰山的有七十二君,只有黃帝得上泰山封,其餘的往往遇到風雨和災異不得上去。他還封東泰山,禪凡山,其餘山川鬼神種種應有的祭祀,他都能虔誠執行,得到人民的景仰和上天的賜福。相傳他得到天賜的寶鼎——銅鼎,在那時是珍奇的。

黃帝勞心力,用耳目,節省水火財物。上知天文,推測日月星辰的運行,預知四時季節的轉換。中知人事,別男女,異雌雄;製作用具,建造房屋;畜牧鳥獸,化野為馴。下知地利,播百穀,植草木;利用土、石、金、玉。他成就了這樣的功業,於是他活著的時候,民得其利百年。他死後百年餘威猶在,人民還像常聽到他的命令。再一百年,人們淡忘了他。可是還用他教導的方法。後來說他壽三百年,其實人們永遠忘不掉他。後世傳說紛紜,把他那時候說成理想世界。有的說他“職道義,經天地,紀人倫,序萬物, 以信與仁為天下先”。有的說:“黃帝之治天下也,其民不引而來,不推而往,不使而成,不禁而止。故黃帝之治也,置法而不變,使民安其法者也”。有的說:“黃帝治天下, 日月精明,星辰不失其行,風雨時節,五穀登熟,虎狼不妄噬,鷙鳥不妄搏,鳳凰翔於庭,麒麟遊於郊,青龍進駕, 飛黃伏卑,諸北儋耳之國,莫不獻其貢職。”後來道家除了推尊他的政治是清靜無為的理想政治以外,還和老子並稱為道家之祖。說他私人生活,敬謹小心,恬淡無為,修身養性,“聲禁重,色禁重,衣禁重,香禁重,味禁重,室禁重”的清心寡慾。黃帝和老子一樣,主張虛靜的道家生活,因此得享高壽。後來講服食仙藥,修煉神仙的人們,更進一層,竟說他長生不死,成了真仙。不過他有這樣的事業,私生活總不會太差。後人裝點粉飾,反致失真。

第五節 黃帝的製作和發明

前面我們講的是黃帝在軍事政治上的成就,現在看看他對於事物的製作和發明。製作發明最難講,因為後來傳說紛紜,一件器物,這個說是某人發明的;那個又說是另外一個人發明的,甚至有三四個不同的說法。時代既弄不清楚,性質又不明瞭。現在要一定斷定哪一說是,哪一說非,真是非愚則誣。就是現代的發明者,定要指定是某一個人,也很勉強。譬如蒸汽機,大家都認為瓦特是發明者,其實他只是改良前人的成績,他以後,還經過許多人的改良。古時情形,更不能拿現在的標準衡量。一個發明家,既沒有呈請專利的方法,也不是一個人在那裡苦心積慮的發明,往往是無數人漸次累積的結果。嚴格的說起來,那個最初把樹葉掛在身上的人,就是衣服的發明者;最初把纖維編成一小片的人,就是布的發明者。這樣究竟是誰呢?我們更不要忘記中國在那時候是一個世界,有許多部族並立著。一件器物的發明,各族有各族的傳說,各族有各族的來源,決非出於一手。在近代,還有兩個各不相關的發明家同時發明的故事;在古時,更可想見。有了這兩個原因,後來的傳說當然要分歧不一。再經過長時期的口口相傳,訛以傳訛,錯誤百出,一個人傳成幾個人,幾個人合成一個人;一個通名變成專名,一個族名變成人名;人的神化,神的人化:更迷離恍惚,莫可究詰。可是傳說雖不盡可靠,卻不是不能講。二千年前對發明的傳說已經有了兩個解說,戰國時荀卿說過:

故好書者眾矣,而倉頡獨傳者,一也。好稼者眾矣,而後稷獨傳者,一也。好樂者眾矣,而夔獨傳者,一也。好義者眾矣,而舜獨傳者,一也。

倉頡不一定是文字的發明人。他雖喜歡研究文字,研究文字的也不止他一個人。可是他有顯著的成績,他可以專門名家,他的名字就傳下來,成了後代的名人,其餘的都被忘掉,和文字發生關係的人就只知道他一個了。這是說,有了發明的成績,就成了流傳千古的名人。其實據我們的推測,不如說成了千古的名人就會有發明的成績。《易經.繫辭》上說的很明白,它說古代器物的發明和製作都是古聖王的功勞。這種說法不是瞎講,卻是實情。我們試想一個偶然在地下掘洞見水的人,他未嘗想到自己發明了井,更沒有想到鼓吹宣傳,預備在歷史上佔一頁。當時或許驚異一下,以後有機會再試一次,或者告訴別人,或者就模糊過去,洇沒無聞。假使這件事情傳到一個聰明的酋長的耳朵裡,或者是他自己的發現,結果就不同些。他可以盤算一下記在心裡,等他發生興趣或感覺需要的時候,他可以叫自己的部落掘井取水。他的推廣力大,地位顯著,當然人都說是他的發明。我們曉得這種情形,就明白上面的說法。古代的發明者不是聖王就是賢臣,並不是只有他們能發明,更不是他們有發明者的專利權。因為只有他們才能被人知道,被人記憶流傳,後來只能認為是他們的發明。他們彙集各方面的成果,發明者的頭銜也加在他們身上。他們和這個發明也確有關係,因此我們便看他作為那時候的文化代表:人。黃帝勝蚩尤是當時一件大事;因而各部族糅雜劇烈,社會變動頻繁,局面一新,新情勢需要新工具,黃帝集合各部族先民的成績來利用,來推廣,來改良,來發明,他融合混同的功勞很大,傳說中他和各種發明和製作都有關係。這種情形,一方面是後人的推尊,一方面也是這個道理。我們分門別類的看一看這些故事。

(一)關於天文曆法方面的 《世本》說:“黃帝使羲和佔日,常儀佔月, 災區占星氣,伶倫造律呂,大撓作甲子,隸首作算數,容成綜此六術而著調歷也。”古時的人,天天和大自然相處,白晝看到輪轉不息的太陽,黑夜看到盈缺相乘的月亮,又看到慢慢轉換的明星,疑問真不知道有多少。它們究竟是怎麼回事呢?為什麼這樣輪轉不息?為什麼又常常的變化?它們怎樣變化呢?它們又和我們人有什麼關係呢?要想知道它們如何變化,就開始了天文學,開始了曆法。先憑眼和腦積累經驗,再利用器械和工具推測它們的運行。於是太陽一出一沒是一晝夜,一度月圓是一個月,一根固定的木標兩度影子最短的時期是一年,大火星的西流報告了熱季的來臨。因為需要計算,就開始了算學。天空的景象有經常的轉換,又有驟然添上的奇景。每天晚上的流星,隔一個時期的月食和日食,拖著一簇長尾巴的慧星橫亙長空,種種怪象,使人敬而畏之,使人不舒服。人覺著可怕,似乎將有災難發生。人的情緒不寧,就不知不覺以為天象伴著人類的災禍和幸福。禍福,實際是人自己努力的結果,於是乎有天人相應的想法。人作惡事,天降怪象,人有災禍。於是占星、望氣、推測災祥之學應運而生。這些學問有聯帶的關係,黃帝時都漸漸有了基礎。《世本》上的幾句話我們稍為分析一下:

1.羲和佔日——羲和大概是佔日的官名,不是人名。關於他有許多神話,《山海經》說:“有羲和之國。有女子名羲和,方浴日於甘淵。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這說她是一位女神,生了十個孩子就是十日,她在甘淵替他們洗浴。古神話是說天上十日並出的。《離騷》說:“吾令羲和弭節兮,望崦嵫而勿迫”,羲和變成替太陽駕車的神。據說太陽坐著車子,六條龍拉著車子,羲和是車伕。或許遠古神話中有這樣一個日神,黃帝、堯等就用作佔日的官名。推測太陽的運行,本來是曆法的一部分,所以有的記載又說“羲和造曆象”。自然界的現象,人類最初有不可捉摸之感。測驗它的變化,具有把握控制的意味。打破它的神祕後,人類真覺得是捉到了它。能規定它的行動,覺得能駕馭它。天上的羲和神是“御日”,人間的羲和官是駕馭日。或許遠古天文知識才開始的時候,有一種佔望的人叫羲和,人們覺得神奇,就傳成神話, 由神名變成人官, 由人官變成天神,都有可能,我們不能把二者混而為一。

2.常儀佔月——常儀也是官名而非人名。《山海經》說:“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儀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這和羲和的故事相似。羲和生十日,是說他分十日為一句。或有竟用甲、乙、丙、丁等十個天干來名日,一句一輪流。常儀生十二月,是說他因為十二次月的圓缺,把一年分成十二個月,或者竟用子、醜、寅、卯等十二個地支來名月。佔日佔月本含有神祕性,愈傳愈奇,羲和生了十個太陽,天上十日並出,地下太熱了,動植物都燒焦,幸虧出了個善射的后羿,他張弓搭箭射死九個,只剩下一個。常儀變成嫦娥,嫦娥是后羿的太太,偷吃了他長生不死的仙藥,跑到月亮裡面,變成住在廣寒宮殿的嫦娥仙子。后羿和日月都有關係,說不定他對曆法有過一度的改革調整。十日並出只是曆法紊亂,把一天的名字,這個說是甲日,那個說是乙日,又有的說是丙日、丁日……一天竟分歧成十日,由后羿把它糾正過來。假使是部族間的傳說歧異,恐怕還需要武力來貫徹。“后羿射”,是說他這一族善射。射死十日,是說他逼迫他族承認他這個歷日。

3.臾區占星氣——臾區又叫鬼臾區,又叫鬼容區,據說是黃帝的一位大臣。古人除了記載星辰天象,劃分星宿和憑經驗來定風雨陰晴以外,還要看星光的昏明,流星,隕星,來推測是祥瑞,是變異。看雲的色彩、形狀,風的方向、猛緩,來斷定什麼事要發生。這套學問各民族都有,而且很流行。在中國也是源遠流長,後來成了專家之學,歷史上有許多佔星望氣的故事。

4.伶倫造律呂——先民不只是用眼睛看,還要用耳朵聽。聽到自然界的種種聲音,加以仿效就是音樂的起源。音樂在古時發達最早,古人最看重它,古帝王都以作樂為必要的大事。從前人把音律和曆法講在一塊,說度、量、衡都從樂律推衍出來。大概原始的人對於數目的觀念,從樂律得來,因為計算的關係,把律、歷合講。同時季節的變換,影響到人的心情,也變換了自然界的音聲,而音樂也能轉移人的情緒。自情緒相同的觀點看,某種樂奏起來溫煦如春,某種肅殺如秋。因此人們深信音聲和季節有關,也把樂律和曆法合講。先民制定音樂的法則,怎麼樣區分音調和音調的標準,都推始於黃帝。最初用的只有五個音,就是宮、商、角、徵、羽。後來加上變徵、變宮兩個“半聲”,成了七音(相當於西洋用的do、re、mi、fa、sol、1a、ti七音)。又因為聲調轉變的關係,衍成十二律。另外換上黃鐘、大呂、太簇、夾鍾……十二個新名。其實律就是音,黃鐘是原來的宮,太簇是原來的商,只另外加了五個。不過律字含有固定法則的意味,音是一個普通名詞。十二律從黃鐘數起,單數的又單分開叫“律”,雙數的叫“呂”。黃鐘、太簇等就是律,大呂、夾鍾等是呂。分稱律、 呂,合稱律。伶倫是黃帝的大臣,據說伶倫奉黃帝之命作律,他從大夏到阮喻山北,在懈溪谷找到適合的竹管。竹管要生得好,厚薄均勻,孔口大小不變。截下一段,吹它的聲音作基本音,就是“黃鐘之宮”。這一段有一定的長短,拿它作標準,製成長度不同的十二個管,應十二律。他又到阮喻山聽鳳凰的鳴聲來校正它們,雄鳥鳴聲有六等,相當於六律;雌鳥鳴聲有六等,相當於六呂(雌聲高些)。其實黃鐘管長短既定,其餘的管子都可以按此例算出,所以“黃鐘之宮,為律呂之本”。竹管子是不容易保存的,黃帝又命伶倫和榮將鑄十二個鍾作樂音的標準。據說當時還有“女媧作笙簧”、“隨作笙”等。黃帝作了一部樂叫《咸池》,在古傳說中是很有名的。

5.大撓作甲子一一甲子就是後來的干支, 以干支記日,來源很古, 甲、乙、丙、丁、戊、 己、庚、辛、 壬、癸, 叫做十干: 子、醜、寅、 卯、辰、 巳、午、未、申、酉、戌、亥,叫做十二支。二十二個字的意義和起源,後人紛紛解說,沒有一說近似的。用它們記日,卻是自有記載以來的事實(記年是後來的事)。容或最初僅用天干,後來又配上地支。干支相配,可以記六十日,六十日的名稱不容易弄錯。甲子不會寫成乙丑,初一日很容易寫成初二日。最大的好處還是更改曆法時,年月日的數目字根本靠不住,而甲子則一週六十日再接一週六十日,連續不斷,可以綿延永久,這是一個很聰明的辦法,相傳是大撓發明的。大撓是黃帝的史官,黃帝曾以為師,或許這種風俗是黃帝部族特有的。

6.隸首作算數一一數目完全是抽象的東西,離開實物,很難把捉一、二、三、四是什麼。先民對於它的發明,需要很長久的時間,我們只要看幼童把捉數字的困難就明白了。音樂在各民族中發達最早,樂律和數有密切的關聯,因為七音(或十二律)間有一定的關係,這種關係可以拿竹管和絲絃的長短(或鐘的容量)來表示。不過發宮音的管子和發商音的管子的長短僅有固定的比例,而無固定的長短。譬如說商比宮是8/9,拿九寸長的作宮則商管長八寸,拿八寸一分的作宮則商管長七寸二分。這一種比例關係顯示了數之有獨立性。而聲音又是渺茫不可捉摸的,和眼見的實物不同,於是數就離實物而抽象為自然界一種神祕的性質。古人把音律和數合講,又說度、量、衡等數量觀念全由樂律推衍而來,是有歷史根據的(西洋古樂律和中國的相似,是希臘大數學家比打哥拉斯Pythasoras創建的)。隸首是黃帝的史官,他或者是一位古算學家。當時文明急劇進步,算數是必須的工具,它就應運而生。

7.容成作調歷——據說他綜合上面所說的六種方術,製作一種曆法。關於容成,傳說不一:有的說他是黃帝的臣屬,有人說他是黃帝以前的古帝王。他似乎是一個部落君長的通稱。關於曆法,有的說羲和造歷,有的說神農造歷。羲和造歷前面已講過,神農是個農業部族, 自然注意到時節,有原始的歷法。容成是集合前人的成績修整條理製成新曆,後人承襲他的法則再加以改進。漢朝初年流傳的六種古歷,有一種叫黃帝歷,已不是原來面目,雖不見得盡出後人偽造,可能是承襲黃帝遺法的一部分,重新制造而仍推始於他的。

(二)關於衣食住行方面的 人類文明從這方面開始,文明進步也在這方面表現得最清楚,黃帝部族由畜牧進到農業,各方面都要改進,衣、食、往、行自然最急切,他的發明很多。

1.衣裳——衣裳的原料最初是樹葉、獸皮,後來有可以編織的纖維,像麻一類的東西。絲是中國最偉大的發見,有史以來就有絲的記載。據說黃帝元妃西陵氏女名叫嫘祖的開始養蠶。衣裳是黃帝之臣伯余作的,最初只是細麻繩用手織成的綢。有的書上又說“胡曹作衣”,大概胡曹作的是衣的另部分,所以又說“胡曹作冕”,他製作的是帽子。《世本》又說:“黃帝臣於則作扉屨”,是一種鞋子。這些東西當時大概都很簡陋,式樣顏色都很單純。黃帝這一族自有它特殊的裝束,每一種衣飾有它傳說的發明者。

2.飲食——古人受了飲水的限制,居處往往靠近河流,遊牧者逐水草而居,農人只能沿溪流發展。後來發明了井,打破這個困難,農人才可以廣泛的散佈。井的發明者,《世本》既說是伯益,又說是黃帝。或者是兩個獨立的發明,或許有前後的改進。井解決了水的問題。在黃帝以前火已經發明,燧人氏鑽木取火,用來燒烤熟食。農業發達以後,五穀也須要熟食。從前燒烤生肉的辦法不甚合適,黃帝似乎有一種新的方法,後人又有說黃帝發明火食的。收穫五穀,去殼磨碎,連帶著需要新的工具。據說黃帝臣雍父作杵臼:“斷木為杵,掘地為臼”,一種最簡單的杵臼,可以把米和高粱的殼子舂掉,其餘的工具都沒有記載。

3.宮室——原始的人穴居野處,後來在樹上構木為巢,巢上面加一層掩蔽,以遮擋風雨,慢慢形成房屋。房屋的樣式經過許多變化,發明者傳說不一,有的說是黃帝的發明:“伐木構材,築作宮室,上棟下宇, 以避風雨。”漢朝人傳有黃帝的“明堂”:圖,明堂是皇帝發號施令、祭祀鬼神的處所,是古時的宮廷和廟宇。據說黃帝的明堂,中間有一殿,四面無壁,上蓋茅草,垣牆的周圍是水。話雖未必可靠,黃帝的住所總是很簡陋的。四面的水有防禦的作用,這叫我們聯想到古時的湖居人,在湖裡面蓋房子。

4.舟車一一《易繫辭傳》說:“黃帝、堯、舜……刳木為舟,郯木為楫。舟楫之利,以濟不通,致遠以利天下。……服牛乘馬,引重致遠,以利天下。”最初的舟楫極簡陋,找一段大樹幹把它挖成槽,推到水裡就是船,找一段樹枝就是楫。舟的發明者傳說不一:“巧佳作舟”、“番禺是為舟”、“虞妁作舟”、“共鼓、貨狄作舟”,各傳說間,其中容或有改良“刳木為舟”,採取較好的辦法的。車的發明者是奚仲,他的時代也有幾個說法:有的說,“黃帝作車,引重致遠。少吳時駕牛,禹時奚仲駕馬”。還有的說,王亥作服牛,“相土作乘,腡作駕”。王亥和相土都是商朝的祖先,他們似乎應當生在夏朝。也有人說他們是黃帝的臣屬,恐怕不大可靠。

(三)關於武器和文字方面的 最初的人類除了天生爪牙以外,就知道“剝林木而戰”。武器真是有生俱來,始終在人類歷史上佔重要的一頁。從用木棒進到琢磨硬石成刀斧,發明了木弓石箭,大有雄長百獸的威力。黃帝戰勝蚩尤,利用他們鑄銅的知識製造兵器,大部分的器用恐怕還是木石,青銅容或是剛剛發現。文字比武器發明的晚,據說上古結繩記事,可以打成種種式樣的繩結來表示繁複的事情,慢慢利用象形的簡單圖畫,和刻在木板上的符號,最後形成文字,據說這也是黃帝時候的事。

1.弓矢——這兩種武器在古時最厲害,用法也特別。我們驟然一想似乎有弓就應當有箭,二者不能單獨發明。事實卻不然,前人詵“弩生於弓,弓生於彈,彈起於古之孝子。……古者人民樸質,飢食鳥獸,渴飲霧露。死則裹以白茅,投於中野。孝子不忍見父母為禽獸所食,故作彈以守之,絕鳥獸之害。”弓生於彈,彈雖未必像這個故事所說的孝子為守護父母的屍身而作,但和投擲禽鳥一定有關係。先是用手擲土塊石子,後來利用樹枝的彈性就開始了弓。用箭不一定要弓,現在野蠻人還有用吹箭的。箭或者竟起於投擲標槍,把槍縮小成箭,和弓合用,成了一套。最初做弓箭的材料,多半是木石,發明者有“揮作弓, 牟夷作矢”、“佳作弓, 浮游作矢”“夷羿作弓”、“少吳生般, 是始為弓”等說法。據說揮和牟夷都是黃帝臣,又叫巧侄,是古時的巧匠,製造的東西很多,叫的似乎不是一個人,他似乎是一種工匠的通稱,而非專人名。羿也是一種人的公稱,他以善射著名,他或者因為善射而獲得發明弓矢的頭銜。或者他曾經對弓矢加以改造,使它更猛烈合用。我們前面講過,古時東方部族善射。東方有很大的一族叫夷,“夷”字就是一人帶著一把弓。我們從“牟夷”、“夷羿”和“少昊”(他的故都在現在的山東曲阜)幾個名詞看來, 弓箭是出於東部諸族。

2.鼓、指南車等一一鼓和指南車的故事前面已經講過一點。《世本》說“夷作鼓”。夷不曉得是什麼人,有人以為就是黃帝之子夷鼓。《山海經》有一段神話說:“東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裡。其上有獸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出入水,則必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其名曰夔。黃帝得之以其皮為鼓,撅以雷獸之骨,聲聞五百里, 以威天下。”似乎黃帝時已經有了很響的鼓,於是有夔的神話。同時他還發:明指南車,製造的方法後世無傳。相傳他還有像樣的軍樂:“岐伯作鼓吹鐃角”。這些發明都用來對付蚩尤。

3.文字和圖一一《荀子》說:“故好書者眾矣,而倉頡獨傳者,一也。”倉頡造字,傳說很古。造字的雖不止他一人,而他獨為後人所知。造書契是一件大事,有很多神話。相傳倉頡是“蒼帝史皇氏,名頡,姓侯岡”。像貌古怪,有四隻眼睛,有書寫繪畫的天才。他仰觀天文,俯察萬物,天上的星斗,龜背的甲紋,鳥的羽翼, 山川的形勢,都收攝摹仿,創為文字。這在人類文明上,確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於是“天為雨粟,鬼為夜哭,龍乃潛藏”。天雨粟是慶賀人的成功,使他們由遊牧進到農業。鬼夜哭是件很有趣的事,我們要知道文字比捉鬼請神的符咒厲害得多,符咒是意義不明的一段胡話,一段文字卻是很清楚的記事。符咒未必能干涉鬼神的事情,文字卻把千百年的鬼事(過去的事)一把捉著。它永遠不得自由,永遠跳不出幾張紙。裡面的人永遠活著,不能變成死鬼。自然界的神,我們也可借文字宣佈它的祕密,這都於鬼神不利,鬼焉得不哭。倉頡名氣很大,可是他的時代和身份卻鬧不清楚:有的說他是黃帝的史官,有的說他是古帝王;時代則在伏羲前,在伏羲世,在炎帝世,在神農黃帝間,說法很多。據我們看,黃帝就是說他是東方的帝王,或者他竟是東方一個部族的首領。倉頡是首領的通名,歷代都名倉頡。他歷經各代,也是帝王,也是黃帝的史官,各不相妨。據說他造字的同事還有沮誦,也是黃帝的史官。有的又說“史皇作圖”, 圖和文字是一件事,不妨是一個人的工作。

(四)其他方面 銅鏡據說是黃帝臣尹壽作的。醫藥在那時候也似乎大有進步,最古的醫書《內經》,就託始於黃帝和岐伯的問答。有《素問》、《靈樞》二種。相傳那時名醫還有雷公、俞跗,俞跗擅長剖割洗滌,是外科醫生。我們前面講過秦、漢時道家推黃帝與老子併為祖師,漢、魏以後,修仙的人又說黃帝成仙,並且是神仙界的要人。再後占卜、看陰陽宅、看風水等等一切技術,也有很多說始自黃帝,我們可以看出他影響之大,入人之深。

上面我們講到許多發明家的名字,它們並不一定是某個人的名字,有的是官名,有的是一種人的名字,有的是族名,有的則是因為他擅長某一種技術而起的綽號。傳到後來,都變成單純的人名,而使古史紛亂不清。我們雖然講舊話,但我們不能混看。我們只看文化開展的大型,這裡面是黃帝的故事,也是黃帝部族的故事,也是我們祖先最初發展的故事,文物的各方面都在萌芽。後人紀念這個開創期有種種想像傳說,認為奠定文化最低一層基礎的偉人,是這個時期的代表人,他就是黃帝。

第六節 黃帝的長生和子孫

據漢朝方士們的說法,黃帝最後登天成了神仙,《史記》有這樣一段記載:

黃帝採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鬍髯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後宮從上者七十餘人。龍乃上去。餘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龍髯。龍髯拔,墮,墮黃帝之弓。百姓仰望,黃帝既上天,乃抱其弓與鬍髯號。故後世因名其處曰鼎湖,其弓曰烏號。

又說:黃帝已仙上天,群臣葬其冠。

方士拿這套話騙漢武帝,取眼前的富貴。他們並不願意步黃帝的後塵。他們不’瞭解成仙的真義。黃帝死時雖沒有龍迎,內心也不會有什麼痛苦,百姓也會仰天而號。仙本不是肉眼看得見的,黃帝自從他但為人所知不為人所見的那一天就成了神仙。他不是長生在天上,而是永生在後人的心裡。他修煉的方法就是我們前面講的許多話:他的政教和製作。他的精神永存,肉體和衣冠差不多,群臣把它埋葬起來,陵墓在橋山。現在有三個橋山:一個在陝西中部縣西北,下邊有一條河穿過,所以叫橋山,上邊有黃帝陵。一個在察哈爾省涿鹿縣。歷代祭黃帝的大半到陝西,也有到察哈爾的。還有一個橋山在山西襄陵縣東南四十里接曲沃縣界,下邊有很幽深的一個石洞,山蓋在上邊像一座橋,這裡卻沒有黃帝陵的傳說。不過據我們前面講的黃帝活動的地域看,這一個橋山最可能是他埋骨所在。黃帝死後,這個部族綿延推廣。他的本部落似乎失掉了共主的地位。古記載上說他以後有名的君主有少昊、顓頊、帝嚳,又說他們都是黃帝的子孫,《大戴記》說:

黃帝居軒轅之丘,娶於西陵氏之子,謂之嫘祖氏,產青陽及昌意。青陽降居泯水,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於蜀山氏。蜀山氏之子謂之昌濮氏,產顓頊。

又說:

黃帝產玄囂,玄囂產蠕極,蠕極產高辛,是為帝嚳。

這裡說的父子,其實是祖先和苗裔。或者其中有些名字失傳,或者這裡面的名字是一族的名稱,代代相同。玄囂這個人,《史記》上以為就是青陽,後來更以為他是少昊。其實少昊是在黃帝東邊一個部族的君主,或者黃帝的後裔有一部分遷到少昊那裡,也叫少昊。除了昌意和玄囂外,黃帝還有二十三個兒子,一共二十五個兒子,有姓的十四人,分為十二姓,就是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姑、儇、依。

顓頊為一時共主,帝嚳繼之,他們兩個人代表黃帝子孫的兩大支。顓頊偏居西方,他似乎繼續黃帝的餘烈向西發展和苗黎衝突。帝嚳偏居東方,帝嚳的子孫有四支:留居東方的一支是帝摯,是他的正支,一支是商部族。西遷的有住在現在山西南部的唐族,有後來一直到陝西的周部族。顓頊的子孫,有住在現在山西南部的虞部族,有住在河南西部的夏族,還有自東北到西南散居各處的昆吾、參胡、彭祖、雲鄶人、曹姓、季連。季連是楚國的祖先,秦是商朝的別支。這個子孫繁衍、族姓眾多的部族,構成了中華民族的骨幹。

錢穆:黃帝的故事

(見錢穆、姚漢源編著《黃帝》,勝利出版社,1944年6月。又見李學勤、張豈之總主編,鄭傑祥主編《炎黃匯典·文論卷》,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12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