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唐的末日(五):論黃巢起義的成與敗

繼前文制衡與掣肘:安史之亂後大唐苟延殘喘的一個半世紀所言,李唐自安史之亂後達成新的權利平衡,朝臣、藩鎮和宦官相互制衡和掣肘,令李唐又顫顫巍巍的混了將近一個半世紀。

"

大唐的末日(五):論黃巢起義的成與敗

繼前文制衡與掣肘:安史之亂後大唐苟延殘喘的一個半世紀所言,李唐自安史之亂後達成新的權利平衡,朝臣、藩鎮和宦官相互制衡和掣肘,令李唐又顫顫巍巍的混了將近一個半世紀。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但砸場子的人遲早會來,歷史的選擇是一個叫黃巢的詩人。


什麼樣的人,就會有什麼樣的行事風格。

最高等級的危險人物

歷史上的造反頭目們除了職業神棍和失地農民之外,還有兩個職業異常危險。

第一是私鹽販子,他們多年刀口舔血的投機生涯造就了無與倫比的敏感、血腥和好勇鬥狠的性格,以及相當高的凝聚力和領導能力,比如黃巢的同事王仙芝、下級錢鏐(後來吳越國的“海龍王”)和明末的張士誠;

第二是落第秀才,對於朝廷的憤恨和苦讀半生的學問都將投入到造反事業這個宣洩口,之前有大名鼎鼎的黃巾張角(舉孝廉失敗),後來者則是成就超越黃巢的洪秀全,還有孫中山先生。

"

大唐的末日(五):論黃巢起義的成與敗

繼前文制衡與掣肘:安史之亂後大唐苟延殘喘的一個半世紀所言,李唐自安史之亂後達成新的權利平衡,朝臣、藩鎮和宦官相互制衡和掣肘,令李唐又顫顫巍巍的混了將近一個半世紀。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但砸場子的人遲早會來,歷史的選擇是一個叫黃巢的詩人。


什麼樣的人,就會有什麼樣的行事風格。

最高等級的危險人物

歷史上的造反頭目們除了職業神棍和失地農民之外,還有兩個職業異常危險。

第一是私鹽販子,他們多年刀口舔血的投機生涯造就了無與倫比的敏感、血腥和好勇鬥狠的性格,以及相當高的凝聚力和領導能力,比如黃巢的同事王仙芝、下級錢鏐(後來吳越國的“海龍王”)和明末的張士誠;

第二是落第秀才,對於朝廷的憤恨和苦讀半生的學問都將投入到造反事業這個宣洩口,之前有大名鼎鼎的黃巾張角(舉孝廉失敗),後來者則是成就超越黃巢的洪秀全,還有孫中山先生。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那麼,身兼兩大職業的黃巢該是何等可怕,幾乎可以腦補。

“(唐禧宗乾符二年)六月,冤句(今山東菏澤西南)人黃巢亦聚眾數千人應仙芝。巢少與仙芝皆以販私鹽為事,巢善騎射,喜任俠,粗涉書傳,屢舉進士不第,遂為盜,與仙芝攻剽州縣,橫行山東,民之困於重斂者爭歸之,數月之間,眾至數萬。”--《資治通鑑.禧宗紀》

各史書對黃巢生平記載大同小異,這樣一個久經違法活動(販私鹽)考驗,讀過書,武力高強(善騎射),性格豪爽(喜任俠)而極具號召力的人物,的確是領導起義的最佳人選。

"

大唐的末日(五):論黃巢起義的成與敗

繼前文制衡與掣肘:安史之亂後大唐苟延殘喘的一個半世紀所言,李唐自安史之亂後達成新的權利平衡,朝臣、藩鎮和宦官相互制衡和掣肘,令李唐又顫顫巍巍的混了將近一個半世紀。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但砸場子的人遲早會來,歷史的選擇是一個叫黃巢的詩人。


什麼樣的人,就會有什麼樣的行事風格。

最高等級的危險人物

歷史上的造反頭目們除了職業神棍和失地農民之外,還有兩個職業異常危險。

第一是私鹽販子,他們多年刀口舔血的投機生涯造就了無與倫比的敏感、血腥和好勇鬥狠的性格,以及相當高的凝聚力和領導能力,比如黃巢的同事王仙芝、下級錢鏐(後來吳越國的“海龍王”)和明末的張士誠;

第二是落第秀才,對於朝廷的憤恨和苦讀半生的學問都將投入到造反事業這個宣洩口,之前有大名鼎鼎的黃巾張角(舉孝廉失敗),後來者則是成就超越黃巢的洪秀全,還有孫中山先生。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那麼,身兼兩大職業的黃巢該是何等可怕,幾乎可以腦補。

“(唐禧宗乾符二年)六月,冤句(今山東菏澤西南)人黃巢亦聚眾數千人應仙芝。巢少與仙芝皆以販私鹽為事,巢善騎射,喜任俠,粗涉書傳,屢舉進士不第,遂為盜,與仙芝攻剽州縣,橫行山東,民之困於重斂者爭歸之,數月之間,眾至數萬。”--《資治通鑑.禧宗紀》

各史書對黃巢生平記載大同小異,這樣一個久經違法活動(販私鹽)考驗,讀過書,武力高強(善騎射),性格豪爽(喜任俠)而極具號召力的人物,的確是領導起義的最佳人選。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作為劃時代的起義口號,“均田免糧”正是黃巢的傑作

至於他是否喜好吃人,學者們各執一詞,筆者也考證不了。

優秀的詩人

全唐詩中收錄了黃巢三首詩,除了被證偽的《自題像》之外,另外兩首都可圈可點。

史載,黃巢“稍通書記,辯給”,即口才好且思維敏捷,聰明過人。關於黃巢聰明才智,宋朝的張端義在其《貴耳集·卷下》曾記載:黃巢五歲侍翁父為菊花聯句,翁思索未至,巢隨口賦之曰“堪與百花為總首,自然天賜赭黃衣”。巢之父怪,欲擊巢,乃翁曰:“孫能詩,但未知輕重,可令再賦一篇”。而黃巢的迴應可謂石破天驚(見下圖)。

"

大唐的末日(五):論黃巢起義的成與敗

繼前文制衡與掣肘:安史之亂後大唐苟延殘喘的一個半世紀所言,李唐自安史之亂後達成新的權利平衡,朝臣、藩鎮和宦官相互制衡和掣肘,令李唐又顫顫巍巍的混了將近一個半世紀。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但砸場子的人遲早會來,歷史的選擇是一個叫黃巢的詩人。


什麼樣的人,就會有什麼樣的行事風格。

最高等級的危險人物

歷史上的造反頭目們除了職業神棍和失地農民之外,還有兩個職業異常危險。

第一是私鹽販子,他們多年刀口舔血的投機生涯造就了無與倫比的敏感、血腥和好勇鬥狠的性格,以及相當高的凝聚力和領導能力,比如黃巢的同事王仙芝、下級錢鏐(後來吳越國的“海龍王”)和明末的張士誠;

第二是落第秀才,對於朝廷的憤恨和苦讀半生的學問都將投入到造反事業這個宣洩口,之前有大名鼎鼎的黃巾張角(舉孝廉失敗),後來者則是成就超越黃巢的洪秀全,還有孫中山先生。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那麼,身兼兩大職業的黃巢該是何等可怕,幾乎可以腦補。

“(唐禧宗乾符二年)六月,冤句(今山東菏澤西南)人黃巢亦聚眾數千人應仙芝。巢少與仙芝皆以販私鹽為事,巢善騎射,喜任俠,粗涉書傳,屢舉進士不第,遂為盜,與仙芝攻剽州縣,橫行山東,民之困於重斂者爭歸之,數月之間,眾至數萬。”--《資治通鑑.禧宗紀》

各史書對黃巢生平記載大同小異,這樣一個久經違法活動(販私鹽)考驗,讀過書,武力高強(善騎射),性格豪爽(喜任俠)而極具號召力的人物,的確是領導起義的最佳人選。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作為劃時代的起義口號,“均田免糧”正是黃巢的傑作

至於他是否喜好吃人,學者們各執一詞,筆者也考證不了。

優秀的詩人

全唐詩中收錄了黃巢三首詩,除了被證偽的《自題像》之外,另外兩首都可圈可點。

史載,黃巢“稍通書記,辯給”,即口才好且思維敏捷,聰明過人。關於黃巢聰明才智,宋朝的張端義在其《貴耳集·卷下》曾記載:黃巢五歲侍翁父為菊花聯句,翁思索未至,巢隨口賦之曰“堪與百花為總首,自然天賜赭黃衣”。巢之父怪,欲擊巢,乃翁曰:“孫能詩,但未知輕重,可令再賦一篇”。而黃巢的迴應可謂石破天驚(見下圖)。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這就是那首著名的《題菊花》,此等霸氣和自信出自一個五歲孩童之口,令人難以置信。,晚唐詩人林寬也有這樣兩句詩對其評價道:“莫言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皆解詩”(《歌風臺》)。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不第後賦菊》

這是黃巢數次落第後再次借菊詠志,他對李唐王朝益發不滿,短短四句中肅殺威嚴的氣勢盡顯詩人大膽而獨特的理想。


詩人黃巢從起兵到與王仙芝和合作與分離,從山東轉戰至江南,途經浙江和福建到攻破廣州,後經由湖南和河南一路北上,一路幾乎踏遍了關內各地,義軍隊伍也似滾雪球般越來越大,終於在中和元年(881年)攻破長安,建立了大齊政權。

筆者不善於講故事,具體過程省略下來多說說其輕鬆進擊之路的原因吧。

朝廷的朝令夕改

由於苛捐雜稅和天災不斷,黃巢舉事之前已經爆發了數次農民或戍卒起義,故而有少數大臣提出要謹防農民相聚為盜,如右拾遺陸希聲提出“見州縣敝,上言當謹視盜賊。”而朝廷卻置若罔聞。直至義軍發展成了燎原之勢之後方引來重視,鎮壓與招安是唐廷的主要措施。

"

大唐的末日(五):論黃巢起義的成與敗

繼前文制衡與掣肘:安史之亂後大唐苟延殘喘的一個半世紀所言,李唐自安史之亂後達成新的權利平衡,朝臣、藩鎮和宦官相互制衡和掣肘,令李唐又顫顫巍巍的混了將近一個半世紀。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但砸場子的人遲早會來,歷史的選擇是一個叫黃巢的詩人。


什麼樣的人,就會有什麼樣的行事風格。

最高等級的危險人物

歷史上的造反頭目們除了職業神棍和失地農民之外,還有兩個職業異常危險。

第一是私鹽販子,他們多年刀口舔血的投機生涯造就了無與倫比的敏感、血腥和好勇鬥狠的性格,以及相當高的凝聚力和領導能力,比如黃巢的同事王仙芝、下級錢鏐(後來吳越國的“海龍王”)和明末的張士誠;

第二是落第秀才,對於朝廷的憤恨和苦讀半生的學問都將投入到造反事業這個宣洩口,之前有大名鼎鼎的黃巾張角(舉孝廉失敗),後來者則是成就超越黃巢的洪秀全,還有孫中山先生。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那麼,身兼兩大職業的黃巢該是何等可怕,幾乎可以腦補。

“(唐禧宗乾符二年)六月,冤句(今山東菏澤西南)人黃巢亦聚眾數千人應仙芝。巢少與仙芝皆以販私鹽為事,巢善騎射,喜任俠,粗涉書傳,屢舉進士不第,遂為盜,與仙芝攻剽州縣,橫行山東,民之困於重斂者爭歸之,數月之間,眾至數萬。”--《資治通鑑.禧宗紀》

各史書對黃巢生平記載大同小異,這樣一個久經違法活動(販私鹽)考驗,讀過書,武力高強(善騎射),性格豪爽(喜任俠)而極具號召力的人物,的確是領導起義的最佳人選。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作為劃時代的起義口號,“均田免糧”正是黃巢的傑作

至於他是否喜好吃人,學者們各執一詞,筆者也考證不了。

優秀的詩人

全唐詩中收錄了黃巢三首詩,除了被證偽的《自題像》之外,另外兩首都可圈可點。

史載,黃巢“稍通書記,辯給”,即口才好且思維敏捷,聰明過人。關於黃巢聰明才智,宋朝的張端義在其《貴耳集·卷下》曾記載:黃巢五歲侍翁父為菊花聯句,翁思索未至,巢隨口賦之曰“堪與百花為總首,自然天賜赭黃衣”。巢之父怪,欲擊巢,乃翁曰:“孫能詩,但未知輕重,可令再賦一篇”。而黃巢的迴應可謂石破天驚(見下圖)。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這就是那首著名的《題菊花》,此等霸氣和自信出自一個五歲孩童之口,令人難以置信。,晚唐詩人林寬也有這樣兩句詩對其評價道:“莫言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皆解詩”(《歌風臺》)。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不第後賦菊》

這是黃巢數次落第後再次借菊詠志,他對李唐王朝益發不滿,短短四句中肅殺威嚴的氣勢盡顯詩人大膽而獨特的理想。


詩人黃巢從起兵到與王仙芝和合作與分離,從山東轉戰至江南,途經浙江和福建到攻破廣州,後經由湖南和河南一路北上,一路幾乎踏遍了關內各地,義軍隊伍也似滾雪球般越來越大,終於在中和元年(881年)攻破長安,建立了大齊政權。

筆者不善於講故事,具體過程省略下來多說說其輕鬆進擊之路的原因吧。

朝廷的朝令夕改

由於苛捐雜稅和天災不斷,黃巢舉事之前已經爆發了數次農民或戍卒起義,故而有少數大臣提出要謹防農民相聚為盜,如右拾遺陸希聲提出“見州縣敝,上言當謹視盜賊。”而朝廷卻置若罔聞。直至義軍發展成了燎原之勢之後方引來重視,鎮壓與招安是唐廷的主要措施。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不招安也罷,自古都沒什麼好果子吃

唐廷的招安工作堪稱公關失敗的典範。

第一次在乾符三年九月,王仙芝和黃巢聯軍攻克汝州,殺唐將董漢勳,俘汝州刺史王鐐,直指東都洛陽。是年年底裴偓誘降王仙芝,願授“左神策軍押牙兼監察御史”之職,卻沒有給黃巢黃巢一官半職,故而黃巢大罵“始吾與汝共立大誓,橫行天下。今汝獨取官而去,使此五千餘眾何所歸乎?”,隨後兩人大打出手並分道揚鑣。

二人分手的原因其實在於分贓不均,義軍的分裂成了這也是這次招安的唯一成果,但是焉知非福呢?

次年二月,王、黃又再度合兵攻宋州(今河南商丘南),不久又分兵,王仙芝轉攻郢州,唐朝招討副都監楊復光再次誘降,仙芝遣尚君長、楚彥威等人洽降,中途為唐招討使宋威所劫持,並妄報戰勝,尚君長等人移送長安被殺,王仙芝大怒。

這一次失敗的真實原因是將領的“截胡”,但在義軍看來則是朝廷的失信,後續談判的大門幾乎已經被關死了。

"

大唐的末日(五):論黃巢起義的成與敗

繼前文制衡與掣肘:安史之亂後大唐苟延殘喘的一個半世紀所言,李唐自安史之亂後達成新的權利平衡,朝臣、藩鎮和宦官相互制衡和掣肘,令李唐又顫顫巍巍的混了將近一個半世紀。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但砸場子的人遲早會來,歷史的選擇是一個叫黃巢的詩人。


什麼樣的人,就會有什麼樣的行事風格。

最高等級的危險人物

歷史上的造反頭目們除了職業神棍和失地農民之外,還有兩個職業異常危險。

第一是私鹽販子,他們多年刀口舔血的投機生涯造就了無與倫比的敏感、血腥和好勇鬥狠的性格,以及相當高的凝聚力和領導能力,比如黃巢的同事王仙芝、下級錢鏐(後來吳越國的“海龍王”)和明末的張士誠;

第二是落第秀才,對於朝廷的憤恨和苦讀半生的學問都將投入到造反事業這個宣洩口,之前有大名鼎鼎的黃巾張角(舉孝廉失敗),後來者則是成就超越黃巢的洪秀全,還有孫中山先生。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那麼,身兼兩大職業的黃巢該是何等可怕,幾乎可以腦補。

“(唐禧宗乾符二年)六月,冤句(今山東菏澤西南)人黃巢亦聚眾數千人應仙芝。巢少與仙芝皆以販私鹽為事,巢善騎射,喜任俠,粗涉書傳,屢舉進士不第,遂為盜,與仙芝攻剽州縣,橫行山東,民之困於重斂者爭歸之,數月之間,眾至數萬。”--《資治通鑑.禧宗紀》

各史書對黃巢生平記載大同小異,這樣一個久經違法活動(販私鹽)考驗,讀過書,武力高強(善騎射),性格豪爽(喜任俠)而極具號召力的人物,的確是領導起義的最佳人選。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作為劃時代的起義口號,“均田免糧”正是黃巢的傑作

至於他是否喜好吃人,學者們各執一詞,筆者也考證不了。

優秀的詩人

全唐詩中收錄了黃巢三首詩,除了被證偽的《自題像》之外,另外兩首都可圈可點。

史載,黃巢“稍通書記,辯給”,即口才好且思維敏捷,聰明過人。關於黃巢聰明才智,宋朝的張端義在其《貴耳集·卷下》曾記載:黃巢五歲侍翁父為菊花聯句,翁思索未至,巢隨口賦之曰“堪與百花為總首,自然天賜赭黃衣”。巢之父怪,欲擊巢,乃翁曰:“孫能詩,但未知輕重,可令再賦一篇”。而黃巢的迴應可謂石破天驚(見下圖)。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這就是那首著名的《題菊花》,此等霸氣和自信出自一個五歲孩童之口,令人難以置信。,晚唐詩人林寬也有這樣兩句詩對其評價道:“莫言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皆解詩”(《歌風臺》)。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不第後賦菊》

這是黃巢數次落第後再次借菊詠志,他對李唐王朝益發不滿,短短四句中肅殺威嚴的氣勢盡顯詩人大膽而獨特的理想。


詩人黃巢從起兵到與王仙芝和合作與分離,從山東轉戰至江南,途經浙江和福建到攻破廣州,後經由湖南和河南一路北上,一路幾乎踏遍了關內各地,義軍隊伍也似滾雪球般越來越大,終於在中和元年(881年)攻破長安,建立了大齊政權。

筆者不善於講故事,具體過程省略下來多說說其輕鬆進擊之路的原因吧。

朝廷的朝令夕改

由於苛捐雜稅和天災不斷,黃巢舉事之前已經爆發了數次農民或戍卒起義,故而有少數大臣提出要謹防農民相聚為盜,如右拾遺陸希聲提出“見州縣敝,上言當謹視盜賊。”而朝廷卻置若罔聞。直至義軍發展成了燎原之勢之後方引來重視,鎮壓與招安是唐廷的主要措施。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不招安也罷,自古都沒什麼好果子吃

唐廷的招安工作堪稱公關失敗的典範。

第一次在乾符三年九月,王仙芝和黃巢聯軍攻克汝州,殺唐將董漢勳,俘汝州刺史王鐐,直指東都洛陽。是年年底裴偓誘降王仙芝,願授“左神策軍押牙兼監察御史”之職,卻沒有給黃巢黃巢一官半職,故而黃巢大罵“始吾與汝共立大誓,橫行天下。今汝獨取官而去,使此五千餘眾何所歸乎?”,隨後兩人大打出手並分道揚鑣。

二人分手的原因其實在於分贓不均,義軍的分裂成了這也是這次招安的唯一成果,但是焉知非福呢?

次年二月,王、黃又再度合兵攻宋州(今河南商丘南),不久又分兵,王仙芝轉攻郢州,唐朝招討副都監楊復光再次誘降,仙芝遣尚君長、楚彥威等人洽降,中途為唐招討使宋威所劫持,並妄報戰勝,尚君長等人移送長安被殺,王仙芝大怒。

這一次失敗的真實原因是將領的“截胡”,但在義軍看來則是朝廷的失信,後續談判的大門幾乎已經被關死了。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詩人黃巢的本命花語

而最後的招安機會則來自黃巢的主動要求。

乾符六年五月,黃巢起義軍圍困廣州之後,通過時任嶺南東道節度使的李迢向唐廷索要廣州節度使一職作為接受招撫的條件。消息傳到長安,宰相班子為此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鄭畋認為:“巢賊之亂,本因飢餓... ...不如釋咎包容,權降恩澤。彼本以饑年利和,一遇豐歲,孰不懷思鄉土?其眾一離,則巢賊几上肉耳,此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也。”

鄭畋的觀點是從大局出發,在本身唐廷沒有絕對把握殲滅起義軍的時候以緩制敵,等待群盜散去之後再秋後算賬。

盧攜卻不這麼看:

“攜以始用高駢,欲立奇功以圖勝。攜日:‘高駢將略無雙,淮土甲兵甚銳。今諸道之師方集,聶爾纖寇,不足平珍。何事舍之示怯,而令諸軍解體耶!”--《舊唐書.鄭畋傳》

盧攜的想法在宦官田令孜的支持下得以被唐僖宗採納。從道理上而言,對待帝國叛逆毫不姑息,打擊到底的想法並非沒有道理;但從後果來看,高駢有名無實,藩鎮合圍不力,一眾精兵強將目送黃巢輕鬆殺出重圍並引軍北上。

從朝廷的角度看,政策前後不一,執行不力,對黃巢起義規模擴大是一種變相支持,導致義軍對於招安的絕望,反而堅定了反唐的信念。

而從義軍的角度來看,要求或接受招撫要麼是信心不足,要麼是緩兵之計,從黃巢後來的行為看似後者居多。

將領的完軍顧望

朝廷將領的腦子裡只有兩件事--立功和自保。

安史之亂後唐廷一直有防範武將的傳統,晚唐則有過之而無不及。之前剿滅龐勳起義的康承訓就被“賊逗撓,貪虜獲,不時上功”的罪名貶為州司馬。雖然源自奸相讒言,但何嘗不是正中了皇帝的心坎呢?

故而這種對有震主之威的人所採取的打壓政策,給各部將領帶來了很大心理壓力,他們為了安身立命,往往選擇養寇自重,既要讓朝廷重用他們,又要讓盜賊見識他們的厲害,一般不會將盜賊全部消滅,為朝廷重用自己提供機會。

"

大唐的末日(五):論黃巢起義的成與敗

繼前文制衡與掣肘:安史之亂後大唐苟延殘喘的一個半世紀所言,李唐自安史之亂後達成新的權利平衡,朝臣、藩鎮和宦官相互制衡和掣肘,令李唐又顫顫巍巍的混了將近一個半世紀。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但砸場子的人遲早會來,歷史的選擇是一個叫黃巢的詩人。


什麼樣的人,就會有什麼樣的行事風格。

最高等級的危險人物

歷史上的造反頭目們除了職業神棍和失地農民之外,還有兩個職業異常危險。

第一是私鹽販子,他們多年刀口舔血的投機生涯造就了無與倫比的敏感、血腥和好勇鬥狠的性格,以及相當高的凝聚力和領導能力,比如黃巢的同事王仙芝、下級錢鏐(後來吳越國的“海龍王”)和明末的張士誠;

第二是落第秀才,對於朝廷的憤恨和苦讀半生的學問都將投入到造反事業這個宣洩口,之前有大名鼎鼎的黃巾張角(舉孝廉失敗),後來者則是成就超越黃巢的洪秀全,還有孫中山先生。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那麼,身兼兩大職業的黃巢該是何等可怕,幾乎可以腦補。

“(唐禧宗乾符二年)六月,冤句(今山東菏澤西南)人黃巢亦聚眾數千人應仙芝。巢少與仙芝皆以販私鹽為事,巢善騎射,喜任俠,粗涉書傳,屢舉進士不第,遂為盜,與仙芝攻剽州縣,橫行山東,民之困於重斂者爭歸之,數月之間,眾至數萬。”--《資治通鑑.禧宗紀》

各史書對黃巢生平記載大同小異,這樣一個久經違法活動(販私鹽)考驗,讀過書,武力高強(善騎射),性格豪爽(喜任俠)而極具號召力的人物,的確是領導起義的最佳人選。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作為劃時代的起義口號,“均田免糧”正是黃巢的傑作

至於他是否喜好吃人,學者們各執一詞,筆者也考證不了。

優秀的詩人

全唐詩中收錄了黃巢三首詩,除了被證偽的《自題像》之外,另外兩首都可圈可點。

史載,黃巢“稍通書記,辯給”,即口才好且思維敏捷,聰明過人。關於黃巢聰明才智,宋朝的張端義在其《貴耳集·卷下》曾記載:黃巢五歲侍翁父為菊花聯句,翁思索未至,巢隨口賦之曰“堪與百花為總首,自然天賜赭黃衣”。巢之父怪,欲擊巢,乃翁曰:“孫能詩,但未知輕重,可令再賦一篇”。而黃巢的迴應可謂石破天驚(見下圖)。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這就是那首著名的《題菊花》,此等霸氣和自信出自一個五歲孩童之口,令人難以置信。,晚唐詩人林寬也有這樣兩句詩對其評價道:“莫言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皆解詩”(《歌風臺》)。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不第後賦菊》

這是黃巢數次落第後再次借菊詠志,他對李唐王朝益發不滿,短短四句中肅殺威嚴的氣勢盡顯詩人大膽而獨特的理想。


詩人黃巢從起兵到與王仙芝和合作與分離,從山東轉戰至江南,途經浙江和福建到攻破廣州,後經由湖南和河南一路北上,一路幾乎踏遍了關內各地,義軍隊伍也似滾雪球般越來越大,終於在中和元年(881年)攻破長安,建立了大齊政權。

筆者不善於講故事,具體過程省略下來多說說其輕鬆進擊之路的原因吧。

朝廷的朝令夕改

由於苛捐雜稅和天災不斷,黃巢舉事之前已經爆發了數次農民或戍卒起義,故而有少數大臣提出要謹防農民相聚為盜,如右拾遺陸希聲提出“見州縣敝,上言當謹視盜賊。”而朝廷卻置若罔聞。直至義軍發展成了燎原之勢之後方引來重視,鎮壓與招安是唐廷的主要措施。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不招安也罷,自古都沒什麼好果子吃

唐廷的招安工作堪稱公關失敗的典範。

第一次在乾符三年九月,王仙芝和黃巢聯軍攻克汝州,殺唐將董漢勳,俘汝州刺史王鐐,直指東都洛陽。是年年底裴偓誘降王仙芝,願授“左神策軍押牙兼監察御史”之職,卻沒有給黃巢黃巢一官半職,故而黃巢大罵“始吾與汝共立大誓,橫行天下。今汝獨取官而去,使此五千餘眾何所歸乎?”,隨後兩人大打出手並分道揚鑣。

二人分手的原因其實在於分贓不均,義軍的分裂成了這也是這次招安的唯一成果,但是焉知非福呢?

次年二月,王、黃又再度合兵攻宋州(今河南商丘南),不久又分兵,王仙芝轉攻郢州,唐朝招討副都監楊復光再次誘降,仙芝遣尚君長、楚彥威等人洽降,中途為唐招討使宋威所劫持,並妄報戰勝,尚君長等人移送長安被殺,王仙芝大怒。

這一次失敗的真實原因是將領的“截胡”,但在義軍看來則是朝廷的失信,後續談判的大門幾乎已經被關死了。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詩人黃巢的本命花語

而最後的招安機會則來自黃巢的主動要求。

乾符六年五月,黃巢起義軍圍困廣州之後,通過時任嶺南東道節度使的李迢向唐廷索要廣州節度使一職作為接受招撫的條件。消息傳到長安,宰相班子為此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鄭畋認為:“巢賊之亂,本因飢餓... ...不如釋咎包容,權降恩澤。彼本以饑年利和,一遇豐歲,孰不懷思鄉土?其眾一離,則巢賊几上肉耳,此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也。”

鄭畋的觀點是從大局出發,在本身唐廷沒有絕對把握殲滅起義軍的時候以緩制敵,等待群盜散去之後再秋後算賬。

盧攜卻不這麼看:

“攜以始用高駢,欲立奇功以圖勝。攜日:‘高駢將略無雙,淮土甲兵甚銳。今諸道之師方集,聶爾纖寇,不足平珍。何事舍之示怯,而令諸軍解體耶!”--《舊唐書.鄭畋傳》

盧攜的想法在宦官田令孜的支持下得以被唐僖宗採納。從道理上而言,對待帝國叛逆毫不姑息,打擊到底的想法並非沒有道理;但從後果來看,高駢有名無實,藩鎮合圍不力,一眾精兵強將目送黃巢輕鬆殺出重圍並引軍北上。

從朝廷的角度看,政策前後不一,執行不力,對黃巢起義規模擴大是一種變相支持,導致義軍對於招安的絕望,反而堅定了反唐的信念。

而從義軍的角度來看,要求或接受招撫要麼是信心不足,要麼是緩兵之計,從黃巢後來的行為看似後者居多。

將領的完軍顧望

朝廷將領的腦子裡只有兩件事--立功和自保。

安史之亂後唐廷一直有防範武將的傳統,晚唐則有過之而無不及。之前剿滅龐勳起義的康承訓就被“賊逗撓,貪虜獲,不時上功”的罪名貶為州司馬。雖然源自奸相讒言,但何嘗不是正中了皇帝的心坎呢?

故而這種對有震主之威的人所採取的打壓政策,給各部將領帶來了很大心理壓力,他們為了安身立命,往往選擇養寇自重,既要讓朝廷重用他們,又要讓盜賊見識他們的厲害,一般不會將盜賊全部消滅,為朝廷重用自己提供機會。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前文提到宋威“截胡”王仙芝請求招安的使臣,除了貪功,何嘗就沒有這點小心思呢?

後期從廣州出發的義軍沿著湘江一路北上,攻打到李係(名將李晟之曾孫)所把守的潭州(今湘潭市)時,他竟然躲在城裡不做積極抵抗,被黃巢一日攻下,十萬唐軍戰死。

隨後山南東道節度使劉巨容和淄州刺史曹全晸合兵,大破之於荊門(今荊門市),俘斬十分之七八,黃巢與尚讓收餘眾渡江東走,這時的劉巨容不但停止停止攻勢,還說了一番耐人尋味的話:

巨容曰:“國家喜負人,有急則撫存將士,不愛官賞,事寧則棄之,或更得罪;不若留賊以為富貴之資。--《資治通鑑.唐紀》

看來,“留賊以為富貴之資”是這些將領們的心裡話,指望他們徹底剿滅義軍看來是不可能了。

藩鎮的坐山觀虎鬥

在後期咄咄逼人的義軍鋒纓之下,藩帥們大抵是惶恐和期待的。

惶恐在於義軍士氣正旺,單個藩鎮的兵馬自保或許有餘,野戰必然不足,誰也不敢拿全部家當上演一把螳臂當車;

當時的藩鎮雖然是軍政一肩挑的形同獨立王國,但始終還是受朝廷節制甚多,加之對於卸磨殺驢的隱憂和黃巢“秋毫無犯”的作風,倘若唐廷崩潰,正是渾水摸魚的最佳時機,故而惶恐之餘又多了一絲小小的期待。

“昔龐勳滅,康承訓即得罪。吾屬雖成功,其免禍乎?不如留賊,不幸為天子,我不失作功臣。”--招討使宋威

故而大家不約而同地選擇了隔岸觀火,畢竟雙方鹿死誰手尚未可知。雖然唐廷的衰敗肉眼可見,但百餘年前盛世更為浩大的安史叛軍尚且無功而返,藩帥都不想為了一個行將就木的朝廷殉葬,相反,沒有動靜反而安全,甚至能夠成為日後投效新政權的投名狀。

"

大唐的末日(五):論黃巢起義的成與敗

繼前文制衡與掣肘:安史之亂後大唐苟延殘喘的一個半世紀所言,李唐自安史之亂後達成新的權利平衡,朝臣、藩鎮和宦官相互制衡和掣肘,令李唐又顫顫巍巍的混了將近一個半世紀。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但砸場子的人遲早會來,歷史的選擇是一個叫黃巢的詩人。


什麼樣的人,就會有什麼樣的行事風格。

最高等級的危險人物

歷史上的造反頭目們除了職業神棍和失地農民之外,還有兩個職業異常危險。

第一是私鹽販子,他們多年刀口舔血的投機生涯造就了無與倫比的敏感、血腥和好勇鬥狠的性格,以及相當高的凝聚力和領導能力,比如黃巢的同事王仙芝、下級錢鏐(後來吳越國的“海龍王”)和明末的張士誠;

第二是落第秀才,對於朝廷的憤恨和苦讀半生的學問都將投入到造反事業這個宣洩口,之前有大名鼎鼎的黃巾張角(舉孝廉失敗),後來者則是成就超越黃巢的洪秀全,還有孫中山先生。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那麼,身兼兩大職業的黃巢該是何等可怕,幾乎可以腦補。

“(唐禧宗乾符二年)六月,冤句(今山東菏澤西南)人黃巢亦聚眾數千人應仙芝。巢少與仙芝皆以販私鹽為事,巢善騎射,喜任俠,粗涉書傳,屢舉進士不第,遂為盜,與仙芝攻剽州縣,橫行山東,民之困於重斂者爭歸之,數月之間,眾至數萬。”--《資治通鑑.禧宗紀》

各史書對黃巢生平記載大同小異,這樣一個久經違法活動(販私鹽)考驗,讀過書,武力高強(善騎射),性格豪爽(喜任俠)而極具號召力的人物,的確是領導起義的最佳人選。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作為劃時代的起義口號,“均田免糧”正是黃巢的傑作

至於他是否喜好吃人,學者們各執一詞,筆者也考證不了。

優秀的詩人

全唐詩中收錄了黃巢三首詩,除了被證偽的《自題像》之外,另外兩首都可圈可點。

史載,黃巢“稍通書記,辯給”,即口才好且思維敏捷,聰明過人。關於黃巢聰明才智,宋朝的張端義在其《貴耳集·卷下》曾記載:黃巢五歲侍翁父為菊花聯句,翁思索未至,巢隨口賦之曰“堪與百花為總首,自然天賜赭黃衣”。巢之父怪,欲擊巢,乃翁曰:“孫能詩,但未知輕重,可令再賦一篇”。而黃巢的迴應可謂石破天驚(見下圖)。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這就是那首著名的《題菊花》,此等霸氣和自信出自一個五歲孩童之口,令人難以置信。,晚唐詩人林寬也有這樣兩句詩對其評價道:“莫言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皆解詩”(《歌風臺》)。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不第後賦菊》

這是黃巢數次落第後再次借菊詠志,他對李唐王朝益發不滿,短短四句中肅殺威嚴的氣勢盡顯詩人大膽而獨特的理想。


詩人黃巢從起兵到與王仙芝和合作與分離,從山東轉戰至江南,途經浙江和福建到攻破廣州,後經由湖南和河南一路北上,一路幾乎踏遍了關內各地,義軍隊伍也似滾雪球般越來越大,終於在中和元年(881年)攻破長安,建立了大齊政權。

筆者不善於講故事,具體過程省略下來多說說其輕鬆進擊之路的原因吧。

朝廷的朝令夕改

由於苛捐雜稅和天災不斷,黃巢舉事之前已經爆發了數次農民或戍卒起義,故而有少數大臣提出要謹防農民相聚為盜,如右拾遺陸希聲提出“見州縣敝,上言當謹視盜賊。”而朝廷卻置若罔聞。直至義軍發展成了燎原之勢之後方引來重視,鎮壓與招安是唐廷的主要措施。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不招安也罷,自古都沒什麼好果子吃

唐廷的招安工作堪稱公關失敗的典範。

第一次在乾符三年九月,王仙芝和黃巢聯軍攻克汝州,殺唐將董漢勳,俘汝州刺史王鐐,直指東都洛陽。是年年底裴偓誘降王仙芝,願授“左神策軍押牙兼監察御史”之職,卻沒有給黃巢黃巢一官半職,故而黃巢大罵“始吾與汝共立大誓,橫行天下。今汝獨取官而去,使此五千餘眾何所歸乎?”,隨後兩人大打出手並分道揚鑣。

二人分手的原因其實在於分贓不均,義軍的分裂成了這也是這次招安的唯一成果,但是焉知非福呢?

次年二月,王、黃又再度合兵攻宋州(今河南商丘南),不久又分兵,王仙芝轉攻郢州,唐朝招討副都監楊復光再次誘降,仙芝遣尚君長、楚彥威等人洽降,中途為唐招討使宋威所劫持,並妄報戰勝,尚君長等人移送長安被殺,王仙芝大怒。

這一次失敗的真實原因是將領的“截胡”,但在義軍看來則是朝廷的失信,後續談判的大門幾乎已經被關死了。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詩人黃巢的本命花語

而最後的招安機會則來自黃巢的主動要求。

乾符六年五月,黃巢起義軍圍困廣州之後,通過時任嶺南東道節度使的李迢向唐廷索要廣州節度使一職作為接受招撫的條件。消息傳到長安,宰相班子為此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鄭畋認為:“巢賊之亂,本因飢餓... ...不如釋咎包容,權降恩澤。彼本以饑年利和,一遇豐歲,孰不懷思鄉土?其眾一離,則巢賊几上肉耳,此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也。”

鄭畋的觀點是從大局出發,在本身唐廷沒有絕對把握殲滅起義軍的時候以緩制敵,等待群盜散去之後再秋後算賬。

盧攜卻不這麼看:

“攜以始用高駢,欲立奇功以圖勝。攜日:‘高駢將略無雙,淮土甲兵甚銳。今諸道之師方集,聶爾纖寇,不足平珍。何事舍之示怯,而令諸軍解體耶!”--《舊唐書.鄭畋傳》

盧攜的想法在宦官田令孜的支持下得以被唐僖宗採納。從道理上而言,對待帝國叛逆毫不姑息,打擊到底的想法並非沒有道理;但從後果來看,高駢有名無實,藩鎮合圍不力,一眾精兵強將目送黃巢輕鬆殺出重圍並引軍北上。

從朝廷的角度看,政策前後不一,執行不力,對黃巢起義規模擴大是一種變相支持,導致義軍對於招安的絕望,反而堅定了反唐的信念。

而從義軍的角度來看,要求或接受招撫要麼是信心不足,要麼是緩兵之計,從黃巢後來的行為看似後者居多。

將領的完軍顧望

朝廷將領的腦子裡只有兩件事--立功和自保。

安史之亂後唐廷一直有防範武將的傳統,晚唐則有過之而無不及。之前剿滅龐勳起義的康承訓就被“賊逗撓,貪虜獲,不時上功”的罪名貶為州司馬。雖然源自奸相讒言,但何嘗不是正中了皇帝的心坎呢?

故而這種對有震主之威的人所採取的打壓政策,給各部將領帶來了很大心理壓力,他們為了安身立命,往往選擇養寇自重,既要讓朝廷重用他們,又要讓盜賊見識他們的厲害,一般不會將盜賊全部消滅,為朝廷重用自己提供機會。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前文提到宋威“截胡”王仙芝請求招安的使臣,除了貪功,何嘗就沒有這點小心思呢?

後期從廣州出發的義軍沿著湘江一路北上,攻打到李係(名將李晟之曾孫)所把守的潭州(今湘潭市)時,他竟然躲在城裡不做積極抵抗,被黃巢一日攻下,十萬唐軍戰死。

隨後山南東道節度使劉巨容和淄州刺史曹全晸合兵,大破之於荊門(今荊門市),俘斬十分之七八,黃巢與尚讓收餘眾渡江東走,這時的劉巨容不但停止停止攻勢,還說了一番耐人尋味的話:

巨容曰:“國家喜負人,有急則撫存將士,不愛官賞,事寧則棄之,或更得罪;不若留賊以為富貴之資。--《資治通鑑.唐紀》

看來,“留賊以為富貴之資”是這些將領們的心裡話,指望他們徹底剿滅義軍看來是不可能了。

藩鎮的坐山觀虎鬥

在後期咄咄逼人的義軍鋒纓之下,藩帥們大抵是惶恐和期待的。

惶恐在於義軍士氣正旺,單個藩鎮的兵馬自保或許有餘,野戰必然不足,誰也不敢拿全部家當上演一把螳臂當車;

當時的藩鎮雖然是軍政一肩挑的形同獨立王國,但始終還是受朝廷節制甚多,加之對於卸磨殺驢的隱憂和黃巢“秋毫無犯”的作風,倘若唐廷崩潰,正是渾水摸魚的最佳時機,故而惶恐之餘又多了一絲小小的期待。

“昔龐勳滅,康承訓即得罪。吾屬雖成功,其免禍乎?不如留賊,不幸為天子,我不失作功臣。”--招討使宋威

故而大家不約而同地選擇了隔岸觀火,畢竟雙方鹿死誰手尚未可知。雖然唐廷的衰敗肉眼可見,但百餘年前盛世更為浩大的安史叛軍尚且無功而返,藩帥都不想為了一個行將就木的朝廷殉葬,相反,沒有動靜反而安全,甚至能夠成為日後投效新政權的投名狀。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藩鎮的行為蘊含著古老的中國智慧

而在黃巢佔領長安之後,各藩鎮或繼續擁兵自重,或被迫暫時倒戈。例如河中節度使李都在義軍分兵進逼之下“不能支”而投降;忠武節度使周岌也因“不能獨立拒賊”而降附。投降義軍有關內、河南等藩鎮以及河中節度使等十八個藩鎮,和大同、河東、昭義三個,約佔全國四十八個藩鎮的百分之四十。這與《冊府元龜》稱‘屈偽廷者十三四’的說法基本相符。

至少總之從表面上看來,關東的藩鎮對對於唐王朝並無什麼深厚的感情。


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莊子.養生主》

梁惠王的庖丁,一把快刀用了十九年也毫無折損,說來黃巢的也頗得真傳。

詩人黃巢的潑天手段

從戰略上來講,義軍是典型的斬首戰術。

自從廣州出發之後,黃巢的戰略目標相當明顯,那就是直取長安,一路上並非沒有抵抗,但總歸是打的贏就打,打不贏就繞,所幸官軍並沒有緊緊跟隨。

“巢自稱天補大將軍,轉碟諸軍,雲,‘各宜守壘,勿犯吾鋒!吾將入東都,即至京邑,自欲問罪,無預眾人。”--《資治通鑑》

在進軍長安之前,黃巢充分利用個藩鎮微妙的心理,發起了一輪心理戰,或者說是統一戰線。在與各藩鎮“秋毫無犯”的情況下一路向西,當月的十七日東都留守劉允章率留守的文武百官投降,次月攻破潼關。

從戰術上說,義軍屬於流動作戰。

在史冊對黃巢的記載中,其軍事生涯中充滿了各種攻城“不克”和戰場“大敗”,而結果就往往是“東走”或者“北趣”,打下來的城池也沒有留守部隊,大概補給一番之後就上路了。故而黃巢對地方的破壞是毀滅性的,比如廣州被屠城,江陵這樣的千年重鎮也被付之一炬。

"

大唐的末日(五):論黃巢起義的成與敗

繼前文制衡與掣肘:安史之亂後大唐苟延殘喘的一個半世紀所言,李唐自安史之亂後達成新的權利平衡,朝臣、藩鎮和宦官相互制衡和掣肘,令李唐又顫顫巍巍的混了將近一個半世紀。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但砸場子的人遲早會來,歷史的選擇是一個叫黃巢的詩人。


什麼樣的人,就會有什麼樣的行事風格。

最高等級的危險人物

歷史上的造反頭目們除了職業神棍和失地農民之外,還有兩個職業異常危險。

第一是私鹽販子,他們多年刀口舔血的投機生涯造就了無與倫比的敏感、血腥和好勇鬥狠的性格,以及相當高的凝聚力和領導能力,比如黃巢的同事王仙芝、下級錢鏐(後來吳越國的“海龍王”)和明末的張士誠;

第二是落第秀才,對於朝廷的憤恨和苦讀半生的學問都將投入到造反事業這個宣洩口,之前有大名鼎鼎的黃巾張角(舉孝廉失敗),後來者則是成就超越黃巢的洪秀全,還有孫中山先生。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那麼,身兼兩大職業的黃巢該是何等可怕,幾乎可以腦補。

“(唐禧宗乾符二年)六月,冤句(今山東菏澤西南)人黃巢亦聚眾數千人應仙芝。巢少與仙芝皆以販私鹽為事,巢善騎射,喜任俠,粗涉書傳,屢舉進士不第,遂為盜,與仙芝攻剽州縣,橫行山東,民之困於重斂者爭歸之,數月之間,眾至數萬。”--《資治通鑑.禧宗紀》

各史書對黃巢生平記載大同小異,這樣一個久經違法活動(販私鹽)考驗,讀過書,武力高強(善騎射),性格豪爽(喜任俠)而極具號召力的人物,的確是領導起義的最佳人選。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作為劃時代的起義口號,“均田免糧”正是黃巢的傑作

至於他是否喜好吃人,學者們各執一詞,筆者也考證不了。

優秀的詩人

全唐詩中收錄了黃巢三首詩,除了被證偽的《自題像》之外,另外兩首都可圈可點。

史載,黃巢“稍通書記,辯給”,即口才好且思維敏捷,聰明過人。關於黃巢聰明才智,宋朝的張端義在其《貴耳集·卷下》曾記載:黃巢五歲侍翁父為菊花聯句,翁思索未至,巢隨口賦之曰“堪與百花為總首,自然天賜赭黃衣”。巢之父怪,欲擊巢,乃翁曰:“孫能詩,但未知輕重,可令再賦一篇”。而黃巢的迴應可謂石破天驚(見下圖)。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這就是那首著名的《題菊花》,此等霸氣和自信出自一個五歲孩童之口,令人難以置信。,晚唐詩人林寬也有這樣兩句詩對其評價道:“莫言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皆解詩”(《歌風臺》)。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不第後賦菊》

這是黃巢數次落第後再次借菊詠志,他對李唐王朝益發不滿,短短四句中肅殺威嚴的氣勢盡顯詩人大膽而獨特的理想。


詩人黃巢從起兵到與王仙芝和合作與分離,從山東轉戰至江南,途經浙江和福建到攻破廣州,後經由湖南和河南一路北上,一路幾乎踏遍了關內各地,義軍隊伍也似滾雪球般越來越大,終於在中和元年(881年)攻破長安,建立了大齊政權。

筆者不善於講故事,具體過程省略下來多說說其輕鬆進擊之路的原因吧。

朝廷的朝令夕改

由於苛捐雜稅和天災不斷,黃巢舉事之前已經爆發了數次農民或戍卒起義,故而有少數大臣提出要謹防農民相聚為盜,如右拾遺陸希聲提出“見州縣敝,上言當謹視盜賊。”而朝廷卻置若罔聞。直至義軍發展成了燎原之勢之後方引來重視,鎮壓與招安是唐廷的主要措施。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不招安也罷,自古都沒什麼好果子吃

唐廷的招安工作堪稱公關失敗的典範。

第一次在乾符三年九月,王仙芝和黃巢聯軍攻克汝州,殺唐將董漢勳,俘汝州刺史王鐐,直指東都洛陽。是年年底裴偓誘降王仙芝,願授“左神策軍押牙兼監察御史”之職,卻沒有給黃巢黃巢一官半職,故而黃巢大罵“始吾與汝共立大誓,橫行天下。今汝獨取官而去,使此五千餘眾何所歸乎?”,隨後兩人大打出手並分道揚鑣。

二人分手的原因其實在於分贓不均,義軍的分裂成了這也是這次招安的唯一成果,但是焉知非福呢?

次年二月,王、黃又再度合兵攻宋州(今河南商丘南),不久又分兵,王仙芝轉攻郢州,唐朝招討副都監楊復光再次誘降,仙芝遣尚君長、楚彥威等人洽降,中途為唐招討使宋威所劫持,並妄報戰勝,尚君長等人移送長安被殺,王仙芝大怒。

這一次失敗的真實原因是將領的“截胡”,但在義軍看來則是朝廷的失信,後續談判的大門幾乎已經被關死了。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詩人黃巢的本命花語

而最後的招安機會則來自黃巢的主動要求。

乾符六年五月,黃巢起義軍圍困廣州之後,通過時任嶺南東道節度使的李迢向唐廷索要廣州節度使一職作為接受招撫的條件。消息傳到長安,宰相班子為此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鄭畋認為:“巢賊之亂,本因飢餓... ...不如釋咎包容,權降恩澤。彼本以饑年利和,一遇豐歲,孰不懷思鄉土?其眾一離,則巢賊几上肉耳,此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也。”

鄭畋的觀點是從大局出發,在本身唐廷沒有絕對把握殲滅起義軍的時候以緩制敵,等待群盜散去之後再秋後算賬。

盧攜卻不這麼看:

“攜以始用高駢,欲立奇功以圖勝。攜日:‘高駢將略無雙,淮土甲兵甚銳。今諸道之師方集,聶爾纖寇,不足平珍。何事舍之示怯,而令諸軍解體耶!”--《舊唐書.鄭畋傳》

盧攜的想法在宦官田令孜的支持下得以被唐僖宗採納。從道理上而言,對待帝國叛逆毫不姑息,打擊到底的想法並非沒有道理;但從後果來看,高駢有名無實,藩鎮合圍不力,一眾精兵強將目送黃巢輕鬆殺出重圍並引軍北上。

從朝廷的角度看,政策前後不一,執行不力,對黃巢起義規模擴大是一種變相支持,導致義軍對於招安的絕望,反而堅定了反唐的信念。

而從義軍的角度來看,要求或接受招撫要麼是信心不足,要麼是緩兵之計,從黃巢後來的行為看似後者居多。

將領的完軍顧望

朝廷將領的腦子裡只有兩件事--立功和自保。

安史之亂後唐廷一直有防範武將的傳統,晚唐則有過之而無不及。之前剿滅龐勳起義的康承訓就被“賊逗撓,貪虜獲,不時上功”的罪名貶為州司馬。雖然源自奸相讒言,但何嘗不是正中了皇帝的心坎呢?

故而這種對有震主之威的人所採取的打壓政策,給各部將領帶來了很大心理壓力,他們為了安身立命,往往選擇養寇自重,既要讓朝廷重用他們,又要讓盜賊見識他們的厲害,一般不會將盜賊全部消滅,為朝廷重用自己提供機會。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前文提到宋威“截胡”王仙芝請求招安的使臣,除了貪功,何嘗就沒有這點小心思呢?

後期從廣州出發的義軍沿著湘江一路北上,攻打到李係(名將李晟之曾孫)所把守的潭州(今湘潭市)時,他竟然躲在城裡不做積極抵抗,被黃巢一日攻下,十萬唐軍戰死。

隨後山南東道節度使劉巨容和淄州刺史曹全晸合兵,大破之於荊門(今荊門市),俘斬十分之七八,黃巢與尚讓收餘眾渡江東走,這時的劉巨容不但停止停止攻勢,還說了一番耐人尋味的話:

巨容曰:“國家喜負人,有急則撫存將士,不愛官賞,事寧則棄之,或更得罪;不若留賊以為富貴之資。--《資治通鑑.唐紀》

看來,“留賊以為富貴之資”是這些將領們的心裡話,指望他們徹底剿滅義軍看來是不可能了。

藩鎮的坐山觀虎鬥

在後期咄咄逼人的義軍鋒纓之下,藩帥們大抵是惶恐和期待的。

惶恐在於義軍士氣正旺,單個藩鎮的兵馬自保或許有餘,野戰必然不足,誰也不敢拿全部家當上演一把螳臂當車;

當時的藩鎮雖然是軍政一肩挑的形同獨立王國,但始終還是受朝廷節制甚多,加之對於卸磨殺驢的隱憂和黃巢“秋毫無犯”的作風,倘若唐廷崩潰,正是渾水摸魚的最佳時機,故而惶恐之餘又多了一絲小小的期待。

“昔龐勳滅,康承訓即得罪。吾屬雖成功,其免禍乎?不如留賊,不幸為天子,我不失作功臣。”--招討使宋威

故而大家不約而同地選擇了隔岸觀火,畢竟雙方鹿死誰手尚未可知。雖然唐廷的衰敗肉眼可見,但百餘年前盛世更為浩大的安史叛軍尚且無功而返,藩帥都不想為了一個行將就木的朝廷殉葬,相反,沒有動靜反而安全,甚至能夠成為日後投效新政權的投名狀。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藩鎮的行為蘊含著古老的中國智慧

而在黃巢佔領長安之後,各藩鎮或繼續擁兵自重,或被迫暫時倒戈。例如河中節度使李都在義軍分兵進逼之下“不能支”而投降;忠武節度使周岌也因“不能獨立拒賊”而降附。投降義軍有關內、河南等藩鎮以及河中節度使等十八個藩鎮,和大同、河東、昭義三個,約佔全國四十八個藩鎮的百分之四十。這與《冊府元龜》稱‘屈偽廷者十三四’的說法基本相符。

至少總之從表面上看來,關東的藩鎮對對於唐王朝並無什麼深厚的感情。


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莊子.養生主》

梁惠王的庖丁,一把快刀用了十九年也毫無折損,說來黃巢的也頗得真傳。

詩人黃巢的潑天手段

從戰略上來講,義軍是典型的斬首戰術。

自從廣州出發之後,黃巢的戰略目標相當明顯,那就是直取長安,一路上並非沒有抵抗,但總歸是打的贏就打,打不贏就繞,所幸官軍並沒有緊緊跟隨。

“巢自稱天補大將軍,轉碟諸軍,雲,‘各宜守壘,勿犯吾鋒!吾將入東都,即至京邑,自欲問罪,無預眾人。”--《資治通鑑》

在進軍長安之前,黃巢充分利用個藩鎮微妙的心理,發起了一輪心理戰,或者說是統一戰線。在與各藩鎮“秋毫無犯”的情況下一路向西,當月的十七日東都留守劉允章率留守的文武百官投降,次月攻破潼關。

從戰術上說,義軍屬於流動作戰。

在史冊對黃巢的記載中,其軍事生涯中充滿了各種攻城“不克”和戰場“大敗”,而結果就往往是“東走”或者“北趣”,打下來的城池也沒有留守部隊,大概補給一番之後就上路了。故而黃巢對地方的破壞是毀滅性的,比如廣州被屠城,江陵這樣的千年重鎮也被付之一炬。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這樣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

首先,在藩鎮林立的格局下,到處都是職業化的軍隊,建立根據地與藩鎮的割據性有著天然的衝突,為了達成斬首的目標勢必要做出正確的取捨;

其次,令圍剿的官兵沒有準確的戰略目標,行軍帶著全部家當上路,對於集中力量突破長安防線是極為有利的。

當然,壞處也大,一會再講。

"

大唐的末日(五):論黃巢起義的成與敗

繼前文制衡與掣肘:安史之亂後大唐苟延殘喘的一個半世紀所言,李唐自安史之亂後達成新的權利平衡,朝臣、藩鎮和宦官相互制衡和掣肘,令李唐又顫顫巍巍的混了將近一個半世紀。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但砸場子的人遲早會來,歷史的選擇是一個叫黃巢的詩人。


什麼樣的人,就會有什麼樣的行事風格。

最高等級的危險人物

歷史上的造反頭目們除了職業神棍和失地農民之外,還有兩個職業異常危險。

第一是私鹽販子,他們多年刀口舔血的投機生涯造就了無與倫比的敏感、血腥和好勇鬥狠的性格,以及相當高的凝聚力和領導能力,比如黃巢的同事王仙芝、下級錢鏐(後來吳越國的“海龍王”)和明末的張士誠;

第二是落第秀才,對於朝廷的憤恨和苦讀半生的學問都將投入到造反事業這個宣洩口,之前有大名鼎鼎的黃巾張角(舉孝廉失敗),後來者則是成就超越黃巢的洪秀全,還有孫中山先生。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那麼,身兼兩大職業的黃巢該是何等可怕,幾乎可以腦補。

“(唐禧宗乾符二年)六月,冤句(今山東菏澤西南)人黃巢亦聚眾數千人應仙芝。巢少與仙芝皆以販私鹽為事,巢善騎射,喜任俠,粗涉書傳,屢舉進士不第,遂為盜,與仙芝攻剽州縣,橫行山東,民之困於重斂者爭歸之,數月之間,眾至數萬。”--《資治通鑑.禧宗紀》

各史書對黃巢生平記載大同小異,這樣一個久經違法活動(販私鹽)考驗,讀過書,武力高強(善騎射),性格豪爽(喜任俠)而極具號召力的人物,的確是領導起義的最佳人選。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作為劃時代的起義口號,“均田免糧”正是黃巢的傑作

至於他是否喜好吃人,學者們各執一詞,筆者也考證不了。

優秀的詩人

全唐詩中收錄了黃巢三首詩,除了被證偽的《自題像》之外,另外兩首都可圈可點。

史載,黃巢“稍通書記,辯給”,即口才好且思維敏捷,聰明過人。關於黃巢聰明才智,宋朝的張端義在其《貴耳集·卷下》曾記載:黃巢五歲侍翁父為菊花聯句,翁思索未至,巢隨口賦之曰“堪與百花為總首,自然天賜赭黃衣”。巢之父怪,欲擊巢,乃翁曰:“孫能詩,但未知輕重,可令再賦一篇”。而黃巢的迴應可謂石破天驚(見下圖)。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這就是那首著名的《題菊花》,此等霸氣和自信出自一個五歲孩童之口,令人難以置信。,晚唐詩人林寬也有這樣兩句詩對其評價道:“莫言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皆解詩”(《歌風臺》)。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不第後賦菊》

這是黃巢數次落第後再次借菊詠志,他對李唐王朝益發不滿,短短四句中肅殺威嚴的氣勢盡顯詩人大膽而獨特的理想。


詩人黃巢從起兵到與王仙芝和合作與分離,從山東轉戰至江南,途經浙江和福建到攻破廣州,後經由湖南和河南一路北上,一路幾乎踏遍了關內各地,義軍隊伍也似滾雪球般越來越大,終於在中和元年(881年)攻破長安,建立了大齊政權。

筆者不善於講故事,具體過程省略下來多說說其輕鬆進擊之路的原因吧。

朝廷的朝令夕改

由於苛捐雜稅和天災不斷,黃巢舉事之前已經爆發了數次農民或戍卒起義,故而有少數大臣提出要謹防農民相聚為盜,如右拾遺陸希聲提出“見州縣敝,上言當謹視盜賊。”而朝廷卻置若罔聞。直至義軍發展成了燎原之勢之後方引來重視,鎮壓與招安是唐廷的主要措施。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不招安也罷,自古都沒什麼好果子吃

唐廷的招安工作堪稱公關失敗的典範。

第一次在乾符三年九月,王仙芝和黃巢聯軍攻克汝州,殺唐將董漢勳,俘汝州刺史王鐐,直指東都洛陽。是年年底裴偓誘降王仙芝,願授“左神策軍押牙兼監察御史”之職,卻沒有給黃巢黃巢一官半職,故而黃巢大罵“始吾與汝共立大誓,橫行天下。今汝獨取官而去,使此五千餘眾何所歸乎?”,隨後兩人大打出手並分道揚鑣。

二人分手的原因其實在於分贓不均,義軍的分裂成了這也是這次招安的唯一成果,但是焉知非福呢?

次年二月,王、黃又再度合兵攻宋州(今河南商丘南),不久又分兵,王仙芝轉攻郢州,唐朝招討副都監楊復光再次誘降,仙芝遣尚君長、楚彥威等人洽降,中途為唐招討使宋威所劫持,並妄報戰勝,尚君長等人移送長安被殺,王仙芝大怒。

這一次失敗的真實原因是將領的“截胡”,但在義軍看來則是朝廷的失信,後續談判的大門幾乎已經被關死了。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詩人黃巢的本命花語

而最後的招安機會則來自黃巢的主動要求。

乾符六年五月,黃巢起義軍圍困廣州之後,通過時任嶺南東道節度使的李迢向唐廷索要廣州節度使一職作為接受招撫的條件。消息傳到長安,宰相班子為此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鄭畋認為:“巢賊之亂,本因飢餓... ...不如釋咎包容,權降恩澤。彼本以饑年利和,一遇豐歲,孰不懷思鄉土?其眾一離,則巢賊几上肉耳,此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也。”

鄭畋的觀點是從大局出發,在本身唐廷沒有絕對把握殲滅起義軍的時候以緩制敵,等待群盜散去之後再秋後算賬。

盧攜卻不這麼看:

“攜以始用高駢,欲立奇功以圖勝。攜日:‘高駢將略無雙,淮土甲兵甚銳。今諸道之師方集,聶爾纖寇,不足平珍。何事舍之示怯,而令諸軍解體耶!”--《舊唐書.鄭畋傳》

盧攜的想法在宦官田令孜的支持下得以被唐僖宗採納。從道理上而言,對待帝國叛逆毫不姑息,打擊到底的想法並非沒有道理;但從後果來看,高駢有名無實,藩鎮合圍不力,一眾精兵強將目送黃巢輕鬆殺出重圍並引軍北上。

從朝廷的角度看,政策前後不一,執行不力,對黃巢起義規模擴大是一種變相支持,導致義軍對於招安的絕望,反而堅定了反唐的信念。

而從義軍的角度來看,要求或接受招撫要麼是信心不足,要麼是緩兵之計,從黃巢後來的行為看似後者居多。

將領的完軍顧望

朝廷將領的腦子裡只有兩件事--立功和自保。

安史之亂後唐廷一直有防範武將的傳統,晚唐則有過之而無不及。之前剿滅龐勳起義的康承訓就被“賊逗撓,貪虜獲,不時上功”的罪名貶為州司馬。雖然源自奸相讒言,但何嘗不是正中了皇帝的心坎呢?

故而這種對有震主之威的人所採取的打壓政策,給各部將領帶來了很大心理壓力,他們為了安身立命,往往選擇養寇自重,既要讓朝廷重用他們,又要讓盜賊見識他們的厲害,一般不會將盜賊全部消滅,為朝廷重用自己提供機會。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前文提到宋威“截胡”王仙芝請求招安的使臣,除了貪功,何嘗就沒有這點小心思呢?

後期從廣州出發的義軍沿著湘江一路北上,攻打到李係(名將李晟之曾孫)所把守的潭州(今湘潭市)時,他竟然躲在城裡不做積極抵抗,被黃巢一日攻下,十萬唐軍戰死。

隨後山南東道節度使劉巨容和淄州刺史曹全晸合兵,大破之於荊門(今荊門市),俘斬十分之七八,黃巢與尚讓收餘眾渡江東走,這時的劉巨容不但停止停止攻勢,還說了一番耐人尋味的話:

巨容曰:“國家喜負人,有急則撫存將士,不愛官賞,事寧則棄之,或更得罪;不若留賊以為富貴之資。--《資治通鑑.唐紀》

看來,“留賊以為富貴之資”是這些將領們的心裡話,指望他們徹底剿滅義軍看來是不可能了。

藩鎮的坐山觀虎鬥

在後期咄咄逼人的義軍鋒纓之下,藩帥們大抵是惶恐和期待的。

惶恐在於義軍士氣正旺,單個藩鎮的兵馬自保或許有餘,野戰必然不足,誰也不敢拿全部家當上演一把螳臂當車;

當時的藩鎮雖然是軍政一肩挑的形同獨立王國,但始終還是受朝廷節制甚多,加之對於卸磨殺驢的隱憂和黃巢“秋毫無犯”的作風,倘若唐廷崩潰,正是渾水摸魚的最佳時機,故而惶恐之餘又多了一絲小小的期待。

“昔龐勳滅,康承訓即得罪。吾屬雖成功,其免禍乎?不如留賊,不幸為天子,我不失作功臣。”--招討使宋威

故而大家不約而同地選擇了隔岸觀火,畢竟雙方鹿死誰手尚未可知。雖然唐廷的衰敗肉眼可見,但百餘年前盛世更為浩大的安史叛軍尚且無功而返,藩帥都不想為了一個行將就木的朝廷殉葬,相反,沒有動靜反而安全,甚至能夠成為日後投效新政權的投名狀。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藩鎮的行為蘊含著古老的中國智慧

而在黃巢佔領長安之後,各藩鎮或繼續擁兵自重,或被迫暫時倒戈。例如河中節度使李都在義軍分兵進逼之下“不能支”而投降;忠武節度使周岌也因“不能獨立拒賊”而降附。投降義軍有關內、河南等藩鎮以及河中節度使等十八個藩鎮,和大同、河東、昭義三個,約佔全國四十八個藩鎮的百分之四十。這與《冊府元龜》稱‘屈偽廷者十三四’的說法基本相符。

至少總之從表面上看來,關東的藩鎮對對於唐王朝並無什麼深厚的感情。


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莊子.養生主》

梁惠王的庖丁,一把快刀用了十九年也毫無折損,說來黃巢的也頗得真傳。

詩人黃巢的潑天手段

從戰略上來講,義軍是典型的斬首戰術。

自從廣州出發之後,黃巢的戰略目標相當明顯,那就是直取長安,一路上並非沒有抵抗,但總歸是打的贏就打,打不贏就繞,所幸官軍並沒有緊緊跟隨。

“巢自稱天補大將軍,轉碟諸軍,雲,‘各宜守壘,勿犯吾鋒!吾將入東都,即至京邑,自欲問罪,無預眾人。”--《資治通鑑》

在進軍長安之前,黃巢充分利用個藩鎮微妙的心理,發起了一輪心理戰,或者說是統一戰線。在與各藩鎮“秋毫無犯”的情況下一路向西,當月的十七日東都留守劉允章率留守的文武百官投降,次月攻破潼關。

從戰術上說,義軍屬於流動作戰。

在史冊對黃巢的記載中,其軍事生涯中充滿了各種攻城“不克”和戰場“大敗”,而結果就往往是“東走”或者“北趣”,打下來的城池也沒有留守部隊,大概補給一番之後就上路了。故而黃巢對地方的破壞是毀滅性的,比如廣州被屠城,江陵這樣的千年重鎮也被付之一炬。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這樣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

首先,在藩鎮林立的格局下,到處都是職業化的軍隊,建立根據地與藩鎮的割據性有著天然的衝突,為了達成斬首的目標勢必要做出正確的取捨;

其次,令圍剿的官兵沒有準確的戰略目標,行軍帶著全部家當上路,對於集中力量突破長安防線是極為有利的。

當然,壞處也大,一會再講。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朱德庸漫畫:庖丁解牛

總之,黃巢帶領的義軍就像庖丁手中那把鋒利的剔骨尖刀,專門遊走在朝廷統治的薄弱環節,避重就輕,以戰養戰,終於直取長安,一擊得手。


後世總結黃巢起義失敗的原因,往往歸結於義軍沒有建立一個穩定的根據地,導致不能獲得後方強有力的支持,故而在藩鎮和朝廷兵馬的反撲下走向滅亡。

但筆者並不認同。

戰略決定戰術:曾經的默契

試想,既然唐廷實力猶存,何以放任義軍流竄中原長達7年之久?固若金湯的潼關和滿天下的藩鎮都抵擋不了堪稱烏合之眾的義軍呢?

反過來說,黃巢從進入長安到身死敗亡不過三年,在佔領長安驅逐僖宗這樣極為有利的局面下義軍何以走向崩潰呢?已經投靠的藩鎮們何以再次反水?

顯然這樣的結論過於草率了。

"

大唐的末日(五):論黃巢起義的成與敗

繼前文制衡與掣肘:安史之亂後大唐苟延殘喘的一個半世紀所言,李唐自安史之亂後達成新的權利平衡,朝臣、藩鎮和宦官相互制衡和掣肘,令李唐又顫顫巍巍的混了將近一個半世紀。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但砸場子的人遲早會來,歷史的選擇是一個叫黃巢的詩人。


什麼樣的人,就會有什麼樣的行事風格。

最高等級的危險人物

歷史上的造反頭目們除了職業神棍和失地農民之外,還有兩個職業異常危險。

第一是私鹽販子,他們多年刀口舔血的投機生涯造就了無與倫比的敏感、血腥和好勇鬥狠的性格,以及相當高的凝聚力和領導能力,比如黃巢的同事王仙芝、下級錢鏐(後來吳越國的“海龍王”)和明末的張士誠;

第二是落第秀才,對於朝廷的憤恨和苦讀半生的學問都將投入到造反事業這個宣洩口,之前有大名鼎鼎的黃巾張角(舉孝廉失敗),後來者則是成就超越黃巢的洪秀全,還有孫中山先生。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那麼,身兼兩大職業的黃巢該是何等可怕,幾乎可以腦補。

“(唐禧宗乾符二年)六月,冤句(今山東菏澤西南)人黃巢亦聚眾數千人應仙芝。巢少與仙芝皆以販私鹽為事,巢善騎射,喜任俠,粗涉書傳,屢舉進士不第,遂為盜,與仙芝攻剽州縣,橫行山東,民之困於重斂者爭歸之,數月之間,眾至數萬。”--《資治通鑑.禧宗紀》

各史書對黃巢生平記載大同小異,這樣一個久經違法活動(販私鹽)考驗,讀過書,武力高強(善騎射),性格豪爽(喜任俠)而極具號召力的人物,的確是領導起義的最佳人選。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作為劃時代的起義口號,“均田免糧”正是黃巢的傑作

至於他是否喜好吃人,學者們各執一詞,筆者也考證不了。

優秀的詩人

全唐詩中收錄了黃巢三首詩,除了被證偽的《自題像》之外,另外兩首都可圈可點。

史載,黃巢“稍通書記,辯給”,即口才好且思維敏捷,聰明過人。關於黃巢聰明才智,宋朝的張端義在其《貴耳集·卷下》曾記載:黃巢五歲侍翁父為菊花聯句,翁思索未至,巢隨口賦之曰“堪與百花為總首,自然天賜赭黃衣”。巢之父怪,欲擊巢,乃翁曰:“孫能詩,但未知輕重,可令再賦一篇”。而黃巢的迴應可謂石破天驚(見下圖)。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這就是那首著名的《題菊花》,此等霸氣和自信出自一個五歲孩童之口,令人難以置信。,晚唐詩人林寬也有這樣兩句詩對其評價道:“莫言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皆解詩”(《歌風臺》)。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不第後賦菊》

這是黃巢數次落第後再次借菊詠志,他對李唐王朝益發不滿,短短四句中肅殺威嚴的氣勢盡顯詩人大膽而獨特的理想。


詩人黃巢從起兵到與王仙芝和合作與分離,從山東轉戰至江南,途經浙江和福建到攻破廣州,後經由湖南和河南一路北上,一路幾乎踏遍了關內各地,義軍隊伍也似滾雪球般越來越大,終於在中和元年(881年)攻破長安,建立了大齊政權。

筆者不善於講故事,具體過程省略下來多說說其輕鬆進擊之路的原因吧。

朝廷的朝令夕改

由於苛捐雜稅和天災不斷,黃巢舉事之前已經爆發了數次農民或戍卒起義,故而有少數大臣提出要謹防農民相聚為盜,如右拾遺陸希聲提出“見州縣敝,上言當謹視盜賊。”而朝廷卻置若罔聞。直至義軍發展成了燎原之勢之後方引來重視,鎮壓與招安是唐廷的主要措施。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不招安也罷,自古都沒什麼好果子吃

唐廷的招安工作堪稱公關失敗的典範。

第一次在乾符三年九月,王仙芝和黃巢聯軍攻克汝州,殺唐將董漢勳,俘汝州刺史王鐐,直指東都洛陽。是年年底裴偓誘降王仙芝,願授“左神策軍押牙兼監察御史”之職,卻沒有給黃巢黃巢一官半職,故而黃巢大罵“始吾與汝共立大誓,橫行天下。今汝獨取官而去,使此五千餘眾何所歸乎?”,隨後兩人大打出手並分道揚鑣。

二人分手的原因其實在於分贓不均,義軍的分裂成了這也是這次招安的唯一成果,但是焉知非福呢?

次年二月,王、黃又再度合兵攻宋州(今河南商丘南),不久又分兵,王仙芝轉攻郢州,唐朝招討副都監楊復光再次誘降,仙芝遣尚君長、楚彥威等人洽降,中途為唐招討使宋威所劫持,並妄報戰勝,尚君長等人移送長安被殺,王仙芝大怒。

這一次失敗的真實原因是將領的“截胡”,但在義軍看來則是朝廷的失信,後續談判的大門幾乎已經被關死了。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詩人黃巢的本命花語

而最後的招安機會則來自黃巢的主動要求。

乾符六年五月,黃巢起義軍圍困廣州之後,通過時任嶺南東道節度使的李迢向唐廷索要廣州節度使一職作為接受招撫的條件。消息傳到長安,宰相班子為此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鄭畋認為:“巢賊之亂,本因飢餓... ...不如釋咎包容,權降恩澤。彼本以饑年利和,一遇豐歲,孰不懷思鄉土?其眾一離,則巢賊几上肉耳,此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也。”

鄭畋的觀點是從大局出發,在本身唐廷沒有絕對把握殲滅起義軍的時候以緩制敵,等待群盜散去之後再秋後算賬。

盧攜卻不這麼看:

“攜以始用高駢,欲立奇功以圖勝。攜日:‘高駢將略無雙,淮土甲兵甚銳。今諸道之師方集,聶爾纖寇,不足平珍。何事舍之示怯,而令諸軍解體耶!”--《舊唐書.鄭畋傳》

盧攜的想法在宦官田令孜的支持下得以被唐僖宗採納。從道理上而言,對待帝國叛逆毫不姑息,打擊到底的想法並非沒有道理;但從後果來看,高駢有名無實,藩鎮合圍不力,一眾精兵強將目送黃巢輕鬆殺出重圍並引軍北上。

從朝廷的角度看,政策前後不一,執行不力,對黃巢起義規模擴大是一種變相支持,導致義軍對於招安的絕望,反而堅定了反唐的信念。

而從義軍的角度來看,要求或接受招撫要麼是信心不足,要麼是緩兵之計,從黃巢後來的行為看似後者居多。

將領的完軍顧望

朝廷將領的腦子裡只有兩件事--立功和自保。

安史之亂後唐廷一直有防範武將的傳統,晚唐則有過之而無不及。之前剿滅龐勳起義的康承訓就被“賊逗撓,貪虜獲,不時上功”的罪名貶為州司馬。雖然源自奸相讒言,但何嘗不是正中了皇帝的心坎呢?

故而這種對有震主之威的人所採取的打壓政策,給各部將領帶來了很大心理壓力,他們為了安身立命,往往選擇養寇自重,既要讓朝廷重用他們,又要讓盜賊見識他們的厲害,一般不會將盜賊全部消滅,為朝廷重用自己提供機會。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前文提到宋威“截胡”王仙芝請求招安的使臣,除了貪功,何嘗就沒有這點小心思呢?

後期從廣州出發的義軍沿著湘江一路北上,攻打到李係(名將李晟之曾孫)所把守的潭州(今湘潭市)時,他竟然躲在城裡不做積極抵抗,被黃巢一日攻下,十萬唐軍戰死。

隨後山南東道節度使劉巨容和淄州刺史曹全晸合兵,大破之於荊門(今荊門市),俘斬十分之七八,黃巢與尚讓收餘眾渡江東走,這時的劉巨容不但停止停止攻勢,還說了一番耐人尋味的話:

巨容曰:“國家喜負人,有急則撫存將士,不愛官賞,事寧則棄之,或更得罪;不若留賊以為富貴之資。--《資治通鑑.唐紀》

看來,“留賊以為富貴之資”是這些將領們的心裡話,指望他們徹底剿滅義軍看來是不可能了。

藩鎮的坐山觀虎鬥

在後期咄咄逼人的義軍鋒纓之下,藩帥們大抵是惶恐和期待的。

惶恐在於義軍士氣正旺,單個藩鎮的兵馬自保或許有餘,野戰必然不足,誰也不敢拿全部家當上演一把螳臂當車;

當時的藩鎮雖然是軍政一肩挑的形同獨立王國,但始終還是受朝廷節制甚多,加之對於卸磨殺驢的隱憂和黃巢“秋毫無犯”的作風,倘若唐廷崩潰,正是渾水摸魚的最佳時機,故而惶恐之餘又多了一絲小小的期待。

“昔龐勳滅,康承訓即得罪。吾屬雖成功,其免禍乎?不如留賊,不幸為天子,我不失作功臣。”--招討使宋威

故而大家不約而同地選擇了隔岸觀火,畢竟雙方鹿死誰手尚未可知。雖然唐廷的衰敗肉眼可見,但百餘年前盛世更為浩大的安史叛軍尚且無功而返,藩帥都不想為了一個行將就木的朝廷殉葬,相反,沒有動靜反而安全,甚至能夠成為日後投效新政權的投名狀。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藩鎮的行為蘊含著古老的中國智慧

而在黃巢佔領長安之後,各藩鎮或繼續擁兵自重,或被迫暫時倒戈。例如河中節度使李都在義軍分兵進逼之下“不能支”而投降;忠武節度使周岌也因“不能獨立拒賊”而降附。投降義軍有關內、河南等藩鎮以及河中節度使等十八個藩鎮,和大同、河東、昭義三個,約佔全國四十八個藩鎮的百分之四十。這與《冊府元龜》稱‘屈偽廷者十三四’的說法基本相符。

至少總之從表面上看來,關東的藩鎮對對於唐王朝並無什麼深厚的感情。


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莊子.養生主》

梁惠王的庖丁,一把快刀用了十九年也毫無折損,說來黃巢的也頗得真傳。

詩人黃巢的潑天手段

從戰略上來講,義軍是典型的斬首戰術。

自從廣州出發之後,黃巢的戰略目標相當明顯,那就是直取長安,一路上並非沒有抵抗,但總歸是打的贏就打,打不贏就繞,所幸官軍並沒有緊緊跟隨。

“巢自稱天補大將軍,轉碟諸軍,雲,‘各宜守壘,勿犯吾鋒!吾將入東都,即至京邑,自欲問罪,無預眾人。”--《資治通鑑》

在進軍長安之前,黃巢充分利用個藩鎮微妙的心理,發起了一輪心理戰,或者說是統一戰線。在與各藩鎮“秋毫無犯”的情況下一路向西,當月的十七日東都留守劉允章率留守的文武百官投降,次月攻破潼關。

從戰術上說,義軍屬於流動作戰。

在史冊對黃巢的記載中,其軍事生涯中充滿了各種攻城“不克”和戰場“大敗”,而結果就往往是“東走”或者“北趣”,打下來的城池也沒有留守部隊,大概補給一番之後就上路了。故而黃巢對地方的破壞是毀滅性的,比如廣州被屠城,江陵這樣的千年重鎮也被付之一炬。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這樣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

首先,在藩鎮林立的格局下,到處都是職業化的軍隊,建立根據地與藩鎮的割據性有著天然的衝突,為了達成斬首的目標勢必要做出正確的取捨;

其次,令圍剿的官兵沒有準確的戰略目標,行軍帶著全部家當上路,對於集中力量突破長安防線是極為有利的。

當然,壞處也大,一會再講。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朱德庸漫畫:庖丁解牛

總之,黃巢帶領的義軍就像庖丁手中那把鋒利的剔骨尖刀,專門遊走在朝廷統治的薄弱環節,避重就輕,以戰養戰,終於直取長安,一擊得手。


後世總結黃巢起義失敗的原因,往往歸結於義軍沒有建立一個穩定的根據地,導致不能獲得後方強有力的支持,故而在藩鎮和朝廷兵馬的反撲下走向滅亡。

但筆者並不認同。

戰略決定戰術:曾經的默契

試想,既然唐廷實力猶存,何以放任義軍流竄中原長達7年之久?固若金湯的潼關和滿天下的藩鎮都抵擋不了堪稱烏合之眾的義軍呢?

反過來說,黃巢從進入長安到身死敗亡不過三年,在佔領長安驅逐僖宗這樣極為有利的局面下義軍何以走向崩潰呢?已經投靠的藩鎮們何以再次反水?

顯然這樣的結論過於草率了。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鑑於藩鎮的特殊性,義軍可以把他們揍個半死,搶他們糧食和財物,卻不能動對方的地盤,如果這樣勢必會引起反感,甚至同仇敵愾。

換句話說,藩鎮得以毫髮無傷地改旗易幟的關鍵在於其自保有餘的實力,如果想盡快完成攻取長安的戰略目標,那就勢必要跟藩鎮集團有一定和妥協,並達成一定的默契。

"

大唐的末日(五):論黃巢起義的成與敗

繼前文制衡與掣肘:安史之亂後大唐苟延殘喘的一個半世紀所言,李唐自安史之亂後達成新的權利平衡,朝臣、藩鎮和宦官相互制衡和掣肘,令李唐又顫顫巍巍的混了將近一個半世紀。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但砸場子的人遲早會來,歷史的選擇是一個叫黃巢的詩人。


什麼樣的人,就會有什麼樣的行事風格。

最高等級的危險人物

歷史上的造反頭目們除了職業神棍和失地農民之外,還有兩個職業異常危險。

第一是私鹽販子,他們多年刀口舔血的投機生涯造就了無與倫比的敏感、血腥和好勇鬥狠的性格,以及相當高的凝聚力和領導能力,比如黃巢的同事王仙芝、下級錢鏐(後來吳越國的“海龍王”)和明末的張士誠;

第二是落第秀才,對於朝廷的憤恨和苦讀半生的學問都將投入到造反事業這個宣洩口,之前有大名鼎鼎的黃巾張角(舉孝廉失敗),後來者則是成就超越黃巢的洪秀全,還有孫中山先生。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那麼,身兼兩大職業的黃巢該是何等可怕,幾乎可以腦補。

“(唐禧宗乾符二年)六月,冤句(今山東菏澤西南)人黃巢亦聚眾數千人應仙芝。巢少與仙芝皆以販私鹽為事,巢善騎射,喜任俠,粗涉書傳,屢舉進士不第,遂為盜,與仙芝攻剽州縣,橫行山東,民之困於重斂者爭歸之,數月之間,眾至數萬。”--《資治通鑑.禧宗紀》

各史書對黃巢生平記載大同小異,這樣一個久經違法活動(販私鹽)考驗,讀過書,武力高強(善騎射),性格豪爽(喜任俠)而極具號召力的人物,的確是領導起義的最佳人選。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作為劃時代的起義口號,“均田免糧”正是黃巢的傑作

至於他是否喜好吃人,學者們各執一詞,筆者也考證不了。

優秀的詩人

全唐詩中收錄了黃巢三首詩,除了被證偽的《自題像》之外,另外兩首都可圈可點。

史載,黃巢“稍通書記,辯給”,即口才好且思維敏捷,聰明過人。關於黃巢聰明才智,宋朝的張端義在其《貴耳集·卷下》曾記載:黃巢五歲侍翁父為菊花聯句,翁思索未至,巢隨口賦之曰“堪與百花為總首,自然天賜赭黃衣”。巢之父怪,欲擊巢,乃翁曰:“孫能詩,但未知輕重,可令再賦一篇”。而黃巢的迴應可謂石破天驚(見下圖)。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這就是那首著名的《題菊花》,此等霸氣和自信出自一個五歲孩童之口,令人難以置信。,晚唐詩人林寬也有這樣兩句詩對其評價道:“莫言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皆解詩”(《歌風臺》)。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不第後賦菊》

這是黃巢數次落第後再次借菊詠志,他對李唐王朝益發不滿,短短四句中肅殺威嚴的氣勢盡顯詩人大膽而獨特的理想。


詩人黃巢從起兵到與王仙芝和合作與分離,從山東轉戰至江南,途經浙江和福建到攻破廣州,後經由湖南和河南一路北上,一路幾乎踏遍了關內各地,義軍隊伍也似滾雪球般越來越大,終於在中和元年(881年)攻破長安,建立了大齊政權。

筆者不善於講故事,具體過程省略下來多說說其輕鬆進擊之路的原因吧。

朝廷的朝令夕改

由於苛捐雜稅和天災不斷,黃巢舉事之前已經爆發了數次農民或戍卒起義,故而有少數大臣提出要謹防農民相聚為盜,如右拾遺陸希聲提出“見州縣敝,上言當謹視盜賊。”而朝廷卻置若罔聞。直至義軍發展成了燎原之勢之後方引來重視,鎮壓與招安是唐廷的主要措施。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不招安也罷,自古都沒什麼好果子吃

唐廷的招安工作堪稱公關失敗的典範。

第一次在乾符三年九月,王仙芝和黃巢聯軍攻克汝州,殺唐將董漢勳,俘汝州刺史王鐐,直指東都洛陽。是年年底裴偓誘降王仙芝,願授“左神策軍押牙兼監察御史”之職,卻沒有給黃巢黃巢一官半職,故而黃巢大罵“始吾與汝共立大誓,橫行天下。今汝獨取官而去,使此五千餘眾何所歸乎?”,隨後兩人大打出手並分道揚鑣。

二人分手的原因其實在於分贓不均,義軍的分裂成了這也是這次招安的唯一成果,但是焉知非福呢?

次年二月,王、黃又再度合兵攻宋州(今河南商丘南),不久又分兵,王仙芝轉攻郢州,唐朝招討副都監楊復光再次誘降,仙芝遣尚君長、楚彥威等人洽降,中途為唐招討使宋威所劫持,並妄報戰勝,尚君長等人移送長安被殺,王仙芝大怒。

這一次失敗的真實原因是將領的“截胡”,但在義軍看來則是朝廷的失信,後續談判的大門幾乎已經被關死了。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詩人黃巢的本命花語

而最後的招安機會則來自黃巢的主動要求。

乾符六年五月,黃巢起義軍圍困廣州之後,通過時任嶺南東道節度使的李迢向唐廷索要廣州節度使一職作為接受招撫的條件。消息傳到長安,宰相班子為此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鄭畋認為:“巢賊之亂,本因飢餓... ...不如釋咎包容,權降恩澤。彼本以饑年利和,一遇豐歲,孰不懷思鄉土?其眾一離,則巢賊几上肉耳,此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也。”

鄭畋的觀點是從大局出發,在本身唐廷沒有絕對把握殲滅起義軍的時候以緩制敵,等待群盜散去之後再秋後算賬。

盧攜卻不這麼看:

“攜以始用高駢,欲立奇功以圖勝。攜日:‘高駢將略無雙,淮土甲兵甚銳。今諸道之師方集,聶爾纖寇,不足平珍。何事舍之示怯,而令諸軍解體耶!”--《舊唐書.鄭畋傳》

盧攜的想法在宦官田令孜的支持下得以被唐僖宗採納。從道理上而言,對待帝國叛逆毫不姑息,打擊到底的想法並非沒有道理;但從後果來看,高駢有名無實,藩鎮合圍不力,一眾精兵強將目送黃巢輕鬆殺出重圍並引軍北上。

從朝廷的角度看,政策前後不一,執行不力,對黃巢起義規模擴大是一種變相支持,導致義軍對於招安的絕望,反而堅定了反唐的信念。

而從義軍的角度來看,要求或接受招撫要麼是信心不足,要麼是緩兵之計,從黃巢後來的行為看似後者居多。

將領的完軍顧望

朝廷將領的腦子裡只有兩件事--立功和自保。

安史之亂後唐廷一直有防範武將的傳統,晚唐則有過之而無不及。之前剿滅龐勳起義的康承訓就被“賊逗撓,貪虜獲,不時上功”的罪名貶為州司馬。雖然源自奸相讒言,但何嘗不是正中了皇帝的心坎呢?

故而這種對有震主之威的人所採取的打壓政策,給各部將領帶來了很大心理壓力,他們為了安身立命,往往選擇養寇自重,既要讓朝廷重用他們,又要讓盜賊見識他們的厲害,一般不會將盜賊全部消滅,為朝廷重用自己提供機會。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前文提到宋威“截胡”王仙芝請求招安的使臣,除了貪功,何嘗就沒有這點小心思呢?

後期從廣州出發的義軍沿著湘江一路北上,攻打到李係(名將李晟之曾孫)所把守的潭州(今湘潭市)時,他竟然躲在城裡不做積極抵抗,被黃巢一日攻下,十萬唐軍戰死。

隨後山南東道節度使劉巨容和淄州刺史曹全晸合兵,大破之於荊門(今荊門市),俘斬十分之七八,黃巢與尚讓收餘眾渡江東走,這時的劉巨容不但停止停止攻勢,還說了一番耐人尋味的話:

巨容曰:“國家喜負人,有急則撫存將士,不愛官賞,事寧則棄之,或更得罪;不若留賊以為富貴之資。--《資治通鑑.唐紀》

看來,“留賊以為富貴之資”是這些將領們的心裡話,指望他們徹底剿滅義軍看來是不可能了。

藩鎮的坐山觀虎鬥

在後期咄咄逼人的義軍鋒纓之下,藩帥們大抵是惶恐和期待的。

惶恐在於義軍士氣正旺,單個藩鎮的兵馬自保或許有餘,野戰必然不足,誰也不敢拿全部家當上演一把螳臂當車;

當時的藩鎮雖然是軍政一肩挑的形同獨立王國,但始終還是受朝廷節制甚多,加之對於卸磨殺驢的隱憂和黃巢“秋毫無犯”的作風,倘若唐廷崩潰,正是渾水摸魚的最佳時機,故而惶恐之餘又多了一絲小小的期待。

“昔龐勳滅,康承訓即得罪。吾屬雖成功,其免禍乎?不如留賊,不幸為天子,我不失作功臣。”--招討使宋威

故而大家不約而同地選擇了隔岸觀火,畢竟雙方鹿死誰手尚未可知。雖然唐廷的衰敗肉眼可見,但百餘年前盛世更為浩大的安史叛軍尚且無功而返,藩帥都不想為了一個行將就木的朝廷殉葬,相反,沒有動靜反而安全,甚至能夠成為日後投效新政權的投名狀。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藩鎮的行為蘊含著古老的中國智慧

而在黃巢佔領長安之後,各藩鎮或繼續擁兵自重,或被迫暫時倒戈。例如河中節度使李都在義軍分兵進逼之下“不能支”而投降;忠武節度使周岌也因“不能獨立拒賊”而降附。投降義軍有關內、河南等藩鎮以及河中節度使等十八個藩鎮,和大同、河東、昭義三個,約佔全國四十八個藩鎮的百分之四十。這與《冊府元龜》稱‘屈偽廷者十三四’的說法基本相符。

至少總之從表面上看來,關東的藩鎮對對於唐王朝並無什麼深厚的感情。


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莊子.養生主》

梁惠王的庖丁,一把快刀用了十九年也毫無折損,說來黃巢的也頗得真傳。

詩人黃巢的潑天手段

從戰略上來講,義軍是典型的斬首戰術。

自從廣州出發之後,黃巢的戰略目標相當明顯,那就是直取長安,一路上並非沒有抵抗,但總歸是打的贏就打,打不贏就繞,所幸官軍並沒有緊緊跟隨。

“巢自稱天補大將軍,轉碟諸軍,雲,‘各宜守壘,勿犯吾鋒!吾將入東都,即至京邑,自欲問罪,無預眾人。”--《資治通鑑》

在進軍長安之前,黃巢充分利用個藩鎮微妙的心理,發起了一輪心理戰,或者說是統一戰線。在與各藩鎮“秋毫無犯”的情況下一路向西,當月的十七日東都留守劉允章率留守的文武百官投降,次月攻破潼關。

從戰術上說,義軍屬於流動作戰。

在史冊對黃巢的記載中,其軍事生涯中充滿了各種攻城“不克”和戰場“大敗”,而結果就往往是“東走”或者“北趣”,打下來的城池也沒有留守部隊,大概補給一番之後就上路了。故而黃巢對地方的破壞是毀滅性的,比如廣州被屠城,江陵這樣的千年重鎮也被付之一炬。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這樣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

首先,在藩鎮林立的格局下,到處都是職業化的軍隊,建立根據地與藩鎮的割據性有著天然的衝突,為了達成斬首的目標勢必要做出正確的取捨;

其次,令圍剿的官兵沒有準確的戰略目標,行軍帶著全部家當上路,對於集中力量突破長安防線是極為有利的。

當然,壞處也大,一會再講。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朱德庸漫畫:庖丁解牛

總之,黃巢帶領的義軍就像庖丁手中那把鋒利的剔骨尖刀,專門遊走在朝廷統治的薄弱環節,避重就輕,以戰養戰,終於直取長安,一擊得手。


後世總結黃巢起義失敗的原因,往往歸結於義軍沒有建立一個穩定的根據地,導致不能獲得後方強有力的支持,故而在藩鎮和朝廷兵馬的反撲下走向滅亡。

但筆者並不認同。

戰略決定戰術:曾經的默契

試想,既然唐廷實力猶存,何以放任義軍流竄中原長達7年之久?固若金湯的潼關和滿天下的藩鎮都抵擋不了堪稱烏合之眾的義軍呢?

反過來說,黃巢從進入長安到身死敗亡不過三年,在佔領長安驅逐僖宗這樣極為有利的局面下義軍何以走向崩潰呢?已經投靠的藩鎮們何以再次反水?

顯然這樣的結論過於草率了。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鑑於藩鎮的特殊性,義軍可以把他們揍個半死,搶他們糧食和財物,卻不能動對方的地盤,如果這樣勢必會引起反感,甚至同仇敵愾。

換句話說,藩鎮得以毫髮無傷地改旗易幟的關鍵在於其自保有餘的實力,如果想盡快完成攻取長安的戰略目標,那就勢必要跟藩鎮集團有一定和妥協,並達成一定的默契。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詩人黃巢的“遠方”

可是,拿下長安之後的黃巢,放眼天下還能去哪裡流竄呢?

的確,沒有根據地的勢力從來未能全取天下,但是再想想,李唐從何而來的呢?留給黃巢的唯一道路就是以關中為根基,進而攻略四方,全取天下。

但不同的是,隋末的天下是群雄逐鹿,互不買賬,而義軍面對的是死而不僵的李唐和有著共同利益訴求的藩鎮,他們依舊是一個利益共同體。

從目送到圍攻:藩鎮態度兩重天

從攻略關中到建立大齊政權,雖然沒多少誠意,但至少淮河以北的多數藩鎮向長安的新主子都表達了臣服。然而自從鄭畋在龍陂坡打響反黃第一槍,並通過傳檄天下共擊黃巢喚醒各藩鎮“降賊”的羞恥感之後,各藩鎮彷彿如夢初醒,很快形成了對長安的圍攻之勢。

諸葛爽、齊克儉、朱玫來了,朱溫反了,而最為恐怖的李克用沙陀族騎兵也來了,幾番大戰之下義軍折損嚴重,長安很快就待不下去了。

既然有這麼大的能量,那當年為何都目送義軍呢?其實真相只有一個:攻守易形。

進長安之前大家非敵非友,而後來的大齊政權顯然不是前來搶劫的回紇或者吐蕃,他們接下來的任務就是建立關中根據地。

"

大唐的末日(五):論黃巢起義的成與敗

繼前文制衡與掣肘:安史之亂後大唐苟延殘喘的一個半世紀所言,李唐自安史之亂後達成新的權利平衡,朝臣、藩鎮和宦官相互制衡和掣肘,令李唐又顫顫巍巍的混了將近一個半世紀。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但砸場子的人遲早會來,歷史的選擇是一個叫黃巢的詩人。


什麼樣的人,就會有什麼樣的行事風格。

最高等級的危險人物

歷史上的造反頭目們除了職業神棍和失地農民之外,還有兩個職業異常危險。

第一是私鹽販子,他們多年刀口舔血的投機生涯造就了無與倫比的敏感、血腥和好勇鬥狠的性格,以及相當高的凝聚力和領導能力,比如黃巢的同事王仙芝、下級錢鏐(後來吳越國的“海龍王”)和明末的張士誠;

第二是落第秀才,對於朝廷的憤恨和苦讀半生的學問都將投入到造反事業這個宣洩口,之前有大名鼎鼎的黃巾張角(舉孝廉失敗),後來者則是成就超越黃巢的洪秀全,還有孫中山先生。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那麼,身兼兩大職業的黃巢該是何等可怕,幾乎可以腦補。

“(唐禧宗乾符二年)六月,冤句(今山東菏澤西南)人黃巢亦聚眾數千人應仙芝。巢少與仙芝皆以販私鹽為事,巢善騎射,喜任俠,粗涉書傳,屢舉進士不第,遂為盜,與仙芝攻剽州縣,橫行山東,民之困於重斂者爭歸之,數月之間,眾至數萬。”--《資治通鑑.禧宗紀》

各史書對黃巢生平記載大同小異,這樣一個久經違法活動(販私鹽)考驗,讀過書,武力高強(善騎射),性格豪爽(喜任俠)而極具號召力的人物,的確是領導起義的最佳人選。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作為劃時代的起義口號,“均田免糧”正是黃巢的傑作

至於他是否喜好吃人,學者們各執一詞,筆者也考證不了。

優秀的詩人

全唐詩中收錄了黃巢三首詩,除了被證偽的《自題像》之外,另外兩首都可圈可點。

史載,黃巢“稍通書記,辯給”,即口才好且思維敏捷,聰明過人。關於黃巢聰明才智,宋朝的張端義在其《貴耳集·卷下》曾記載:黃巢五歲侍翁父為菊花聯句,翁思索未至,巢隨口賦之曰“堪與百花為總首,自然天賜赭黃衣”。巢之父怪,欲擊巢,乃翁曰:“孫能詩,但未知輕重,可令再賦一篇”。而黃巢的迴應可謂石破天驚(見下圖)。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這就是那首著名的《題菊花》,此等霸氣和自信出自一個五歲孩童之口,令人難以置信。,晚唐詩人林寬也有這樣兩句詩對其評價道:“莫言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皆解詩”(《歌風臺》)。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不第後賦菊》

這是黃巢數次落第後再次借菊詠志,他對李唐王朝益發不滿,短短四句中肅殺威嚴的氣勢盡顯詩人大膽而獨特的理想。


詩人黃巢從起兵到與王仙芝和合作與分離,從山東轉戰至江南,途經浙江和福建到攻破廣州,後經由湖南和河南一路北上,一路幾乎踏遍了關內各地,義軍隊伍也似滾雪球般越來越大,終於在中和元年(881年)攻破長安,建立了大齊政權。

筆者不善於講故事,具體過程省略下來多說說其輕鬆進擊之路的原因吧。

朝廷的朝令夕改

由於苛捐雜稅和天災不斷,黃巢舉事之前已經爆發了數次農民或戍卒起義,故而有少數大臣提出要謹防農民相聚為盜,如右拾遺陸希聲提出“見州縣敝,上言當謹視盜賊。”而朝廷卻置若罔聞。直至義軍發展成了燎原之勢之後方引來重視,鎮壓與招安是唐廷的主要措施。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不招安也罷,自古都沒什麼好果子吃

唐廷的招安工作堪稱公關失敗的典範。

第一次在乾符三年九月,王仙芝和黃巢聯軍攻克汝州,殺唐將董漢勳,俘汝州刺史王鐐,直指東都洛陽。是年年底裴偓誘降王仙芝,願授“左神策軍押牙兼監察御史”之職,卻沒有給黃巢黃巢一官半職,故而黃巢大罵“始吾與汝共立大誓,橫行天下。今汝獨取官而去,使此五千餘眾何所歸乎?”,隨後兩人大打出手並分道揚鑣。

二人分手的原因其實在於分贓不均,義軍的分裂成了這也是這次招安的唯一成果,但是焉知非福呢?

次年二月,王、黃又再度合兵攻宋州(今河南商丘南),不久又分兵,王仙芝轉攻郢州,唐朝招討副都監楊復光再次誘降,仙芝遣尚君長、楚彥威等人洽降,中途為唐招討使宋威所劫持,並妄報戰勝,尚君長等人移送長安被殺,王仙芝大怒。

這一次失敗的真實原因是將領的“截胡”,但在義軍看來則是朝廷的失信,後續談判的大門幾乎已經被關死了。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詩人黃巢的本命花語

而最後的招安機會則來自黃巢的主動要求。

乾符六年五月,黃巢起義軍圍困廣州之後,通過時任嶺南東道節度使的李迢向唐廷索要廣州節度使一職作為接受招撫的條件。消息傳到長安,宰相班子為此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鄭畋認為:“巢賊之亂,本因飢餓... ...不如釋咎包容,權降恩澤。彼本以饑年利和,一遇豐歲,孰不懷思鄉土?其眾一離,則巢賊几上肉耳,此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也。”

鄭畋的觀點是從大局出發,在本身唐廷沒有絕對把握殲滅起義軍的時候以緩制敵,等待群盜散去之後再秋後算賬。

盧攜卻不這麼看:

“攜以始用高駢,欲立奇功以圖勝。攜日:‘高駢將略無雙,淮土甲兵甚銳。今諸道之師方集,聶爾纖寇,不足平珍。何事舍之示怯,而令諸軍解體耶!”--《舊唐書.鄭畋傳》

盧攜的想法在宦官田令孜的支持下得以被唐僖宗採納。從道理上而言,對待帝國叛逆毫不姑息,打擊到底的想法並非沒有道理;但從後果來看,高駢有名無實,藩鎮合圍不力,一眾精兵強將目送黃巢輕鬆殺出重圍並引軍北上。

從朝廷的角度看,政策前後不一,執行不力,對黃巢起義規模擴大是一種變相支持,導致義軍對於招安的絕望,反而堅定了反唐的信念。

而從義軍的角度來看,要求或接受招撫要麼是信心不足,要麼是緩兵之計,從黃巢後來的行為看似後者居多。

將領的完軍顧望

朝廷將領的腦子裡只有兩件事--立功和自保。

安史之亂後唐廷一直有防範武將的傳統,晚唐則有過之而無不及。之前剿滅龐勳起義的康承訓就被“賊逗撓,貪虜獲,不時上功”的罪名貶為州司馬。雖然源自奸相讒言,但何嘗不是正中了皇帝的心坎呢?

故而這種對有震主之威的人所採取的打壓政策,給各部將領帶來了很大心理壓力,他們為了安身立命,往往選擇養寇自重,既要讓朝廷重用他們,又要讓盜賊見識他們的厲害,一般不會將盜賊全部消滅,為朝廷重用自己提供機會。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前文提到宋威“截胡”王仙芝請求招安的使臣,除了貪功,何嘗就沒有這點小心思呢?

後期從廣州出發的義軍沿著湘江一路北上,攻打到李係(名將李晟之曾孫)所把守的潭州(今湘潭市)時,他竟然躲在城裡不做積極抵抗,被黃巢一日攻下,十萬唐軍戰死。

隨後山南東道節度使劉巨容和淄州刺史曹全晸合兵,大破之於荊門(今荊門市),俘斬十分之七八,黃巢與尚讓收餘眾渡江東走,這時的劉巨容不但停止停止攻勢,還說了一番耐人尋味的話:

巨容曰:“國家喜負人,有急則撫存將士,不愛官賞,事寧則棄之,或更得罪;不若留賊以為富貴之資。--《資治通鑑.唐紀》

看來,“留賊以為富貴之資”是這些將領們的心裡話,指望他們徹底剿滅義軍看來是不可能了。

藩鎮的坐山觀虎鬥

在後期咄咄逼人的義軍鋒纓之下,藩帥們大抵是惶恐和期待的。

惶恐在於義軍士氣正旺,單個藩鎮的兵馬自保或許有餘,野戰必然不足,誰也不敢拿全部家當上演一把螳臂當車;

當時的藩鎮雖然是軍政一肩挑的形同獨立王國,但始終還是受朝廷節制甚多,加之對於卸磨殺驢的隱憂和黃巢“秋毫無犯”的作風,倘若唐廷崩潰,正是渾水摸魚的最佳時機,故而惶恐之餘又多了一絲小小的期待。

“昔龐勳滅,康承訓即得罪。吾屬雖成功,其免禍乎?不如留賊,不幸為天子,我不失作功臣。”--招討使宋威

故而大家不約而同地選擇了隔岸觀火,畢竟雙方鹿死誰手尚未可知。雖然唐廷的衰敗肉眼可見,但百餘年前盛世更為浩大的安史叛軍尚且無功而返,藩帥都不想為了一個行將就木的朝廷殉葬,相反,沒有動靜反而安全,甚至能夠成為日後投效新政權的投名狀。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藩鎮的行為蘊含著古老的中國智慧

而在黃巢佔領長安之後,各藩鎮或繼續擁兵自重,或被迫暫時倒戈。例如河中節度使李都在義軍分兵進逼之下“不能支”而投降;忠武節度使周岌也因“不能獨立拒賊”而降附。投降義軍有關內、河南等藩鎮以及河中節度使等十八個藩鎮,和大同、河東、昭義三個,約佔全國四十八個藩鎮的百分之四十。這與《冊府元龜》稱‘屈偽廷者十三四’的說法基本相符。

至少總之從表面上看來,關東的藩鎮對對於唐王朝並無什麼深厚的感情。


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莊子.養生主》

梁惠王的庖丁,一把快刀用了十九年也毫無折損,說來黃巢的也頗得真傳。

詩人黃巢的潑天手段

從戰略上來講,義軍是典型的斬首戰術。

自從廣州出發之後,黃巢的戰略目標相當明顯,那就是直取長安,一路上並非沒有抵抗,但總歸是打的贏就打,打不贏就繞,所幸官軍並沒有緊緊跟隨。

“巢自稱天補大將軍,轉碟諸軍,雲,‘各宜守壘,勿犯吾鋒!吾將入東都,即至京邑,自欲問罪,無預眾人。”--《資治通鑑》

在進軍長安之前,黃巢充分利用個藩鎮微妙的心理,發起了一輪心理戰,或者說是統一戰線。在與各藩鎮“秋毫無犯”的情況下一路向西,當月的十七日東都留守劉允章率留守的文武百官投降,次月攻破潼關。

從戰術上說,義軍屬於流動作戰。

在史冊對黃巢的記載中,其軍事生涯中充滿了各種攻城“不克”和戰場“大敗”,而結果就往往是“東走”或者“北趣”,打下來的城池也沒有留守部隊,大概補給一番之後就上路了。故而黃巢對地方的破壞是毀滅性的,比如廣州被屠城,江陵這樣的千年重鎮也被付之一炬。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這樣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

首先,在藩鎮林立的格局下,到處都是職業化的軍隊,建立根據地與藩鎮的割據性有著天然的衝突,為了達成斬首的目標勢必要做出正確的取捨;

其次,令圍剿的官兵沒有準確的戰略目標,行軍帶著全部家當上路,對於集中力量突破長安防線是極為有利的。

當然,壞處也大,一會再講。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朱德庸漫畫:庖丁解牛

總之,黃巢帶領的義軍就像庖丁手中那把鋒利的剔骨尖刀,專門遊走在朝廷統治的薄弱環節,避重就輕,以戰養戰,終於直取長安,一擊得手。


後世總結黃巢起義失敗的原因,往往歸結於義軍沒有建立一個穩定的根據地,導致不能獲得後方強有力的支持,故而在藩鎮和朝廷兵馬的反撲下走向滅亡。

但筆者並不認同。

戰略決定戰術:曾經的默契

試想,既然唐廷實力猶存,何以放任義軍流竄中原長達7年之久?固若金湯的潼關和滿天下的藩鎮都抵擋不了堪稱烏合之眾的義軍呢?

反過來說,黃巢從進入長安到身死敗亡不過三年,在佔領長安驅逐僖宗這樣極為有利的局面下義軍何以走向崩潰呢?已經投靠的藩鎮們何以再次反水?

顯然這樣的結論過於草率了。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鑑於藩鎮的特殊性,義軍可以把他們揍個半死,搶他們糧食和財物,卻不能動對方的地盤,如果這樣勢必會引起反感,甚至同仇敵愾。

換句話說,藩鎮得以毫髮無傷地改旗易幟的關鍵在於其自保有餘的實力,如果想盡快完成攻取長安的戰略目標,那就勢必要跟藩鎮集團有一定和妥協,並達成一定的默契。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詩人黃巢的“遠方”

可是,拿下長安之後的黃巢,放眼天下還能去哪裡流竄呢?

的確,沒有根據地的勢力從來未能全取天下,但是再想想,李唐從何而來的呢?留給黃巢的唯一道路就是以關中為根基,進而攻略四方,全取天下。

但不同的是,隋末的天下是群雄逐鹿,互不買賬,而義軍面對的是死而不僵的李唐和有著共同利益訴求的藩鎮,他們依舊是一個利益共同體。

從目送到圍攻:藩鎮態度兩重天

從攻略關中到建立大齊政權,雖然沒多少誠意,但至少淮河以北的多數藩鎮向長安的新主子都表達了臣服。然而自從鄭畋在龍陂坡打響反黃第一槍,並通過傳檄天下共擊黃巢喚醒各藩鎮“降賊”的羞恥感之後,各藩鎮彷彿如夢初醒,很快形成了對長安的圍攻之勢。

諸葛爽、齊克儉、朱玫來了,朱溫反了,而最為恐怖的李克用沙陀族騎兵也來了,幾番大戰之下義軍折損嚴重,長安很快就待不下去了。

既然有這麼大的能量,那當年為何都目送義軍呢?其實真相只有一個:攻守易形。

進長安之前大家非敵非友,而後來的大齊政權顯然不是前來搶劫的回紇或者吐蕃,他們接下來的任務就是建立關中根據地。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忙著建立大齊政權的義軍

這勢必要動許多人的蛋糕,想要樹立大齊的合法性和權威性,勢必需要藩鎮集團的“投名狀”,故而新生大大齊政權很快向各路藩鎮調集資源,甚至可以說遲早要收拾他們。

顯然,新主子的命令並不好使。在各藩鎮看來,唐廷都沒提過這麼多要求,何況是一個屁股還沒坐熱的草頭皇帝呢?

在藩鎮眼中,黃巢拿下長安是喜聞樂見的,這樣可以最大程度打擊唐廷的“勢”,進而攫取更大的自主權。而義軍只是他們的利用對象,他們真正想要的自由,唯有聯手做掉黃巢之後才能實現。

"

大唐的末日(五):論黃巢起義的成與敗

繼前文制衡與掣肘:安史之亂後大唐苟延殘喘的一個半世紀所言,李唐自安史之亂後達成新的權利平衡,朝臣、藩鎮和宦官相互制衡和掣肘,令李唐又顫顫巍巍的混了將近一個半世紀。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但砸場子的人遲早會來,歷史的選擇是一個叫黃巢的詩人。


什麼樣的人,就會有什麼樣的行事風格。

最高等級的危險人物

歷史上的造反頭目們除了職業神棍和失地農民之外,還有兩個職業異常危險。

第一是私鹽販子,他們多年刀口舔血的投機生涯造就了無與倫比的敏感、血腥和好勇鬥狠的性格,以及相當高的凝聚力和領導能力,比如黃巢的同事王仙芝、下級錢鏐(後來吳越國的“海龍王”)和明末的張士誠;

第二是落第秀才,對於朝廷的憤恨和苦讀半生的學問都將投入到造反事業這個宣洩口,之前有大名鼎鼎的黃巾張角(舉孝廉失敗),後來者則是成就超越黃巢的洪秀全,還有孫中山先生。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那麼,身兼兩大職業的黃巢該是何等可怕,幾乎可以腦補。

“(唐禧宗乾符二年)六月,冤句(今山東菏澤西南)人黃巢亦聚眾數千人應仙芝。巢少與仙芝皆以販私鹽為事,巢善騎射,喜任俠,粗涉書傳,屢舉進士不第,遂為盜,與仙芝攻剽州縣,橫行山東,民之困於重斂者爭歸之,數月之間,眾至數萬。”--《資治通鑑.禧宗紀》

各史書對黃巢生平記載大同小異,這樣一個久經違法活動(販私鹽)考驗,讀過書,武力高強(善騎射),性格豪爽(喜任俠)而極具號召力的人物,的確是領導起義的最佳人選。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作為劃時代的起義口號,“均田免糧”正是黃巢的傑作

至於他是否喜好吃人,學者們各執一詞,筆者也考證不了。

優秀的詩人

全唐詩中收錄了黃巢三首詩,除了被證偽的《自題像》之外,另外兩首都可圈可點。

史載,黃巢“稍通書記,辯給”,即口才好且思維敏捷,聰明過人。關於黃巢聰明才智,宋朝的張端義在其《貴耳集·卷下》曾記載:黃巢五歲侍翁父為菊花聯句,翁思索未至,巢隨口賦之曰“堪與百花為總首,自然天賜赭黃衣”。巢之父怪,欲擊巢,乃翁曰:“孫能詩,但未知輕重,可令再賦一篇”。而黃巢的迴應可謂石破天驚(見下圖)。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這就是那首著名的《題菊花》,此等霸氣和自信出自一個五歲孩童之口,令人難以置信。,晚唐詩人林寬也有這樣兩句詩對其評價道:“莫言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皆解詩”(《歌風臺》)。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不第後賦菊》

這是黃巢數次落第後再次借菊詠志,他對李唐王朝益發不滿,短短四句中肅殺威嚴的氣勢盡顯詩人大膽而獨特的理想。


詩人黃巢從起兵到與王仙芝和合作與分離,從山東轉戰至江南,途經浙江和福建到攻破廣州,後經由湖南和河南一路北上,一路幾乎踏遍了關內各地,義軍隊伍也似滾雪球般越來越大,終於在中和元年(881年)攻破長安,建立了大齊政權。

筆者不善於講故事,具體過程省略下來多說說其輕鬆進擊之路的原因吧。

朝廷的朝令夕改

由於苛捐雜稅和天災不斷,黃巢舉事之前已經爆發了數次農民或戍卒起義,故而有少數大臣提出要謹防農民相聚為盜,如右拾遺陸希聲提出“見州縣敝,上言當謹視盜賊。”而朝廷卻置若罔聞。直至義軍發展成了燎原之勢之後方引來重視,鎮壓與招安是唐廷的主要措施。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不招安也罷,自古都沒什麼好果子吃

唐廷的招安工作堪稱公關失敗的典範。

第一次在乾符三年九月,王仙芝和黃巢聯軍攻克汝州,殺唐將董漢勳,俘汝州刺史王鐐,直指東都洛陽。是年年底裴偓誘降王仙芝,願授“左神策軍押牙兼監察御史”之職,卻沒有給黃巢黃巢一官半職,故而黃巢大罵“始吾與汝共立大誓,橫行天下。今汝獨取官而去,使此五千餘眾何所歸乎?”,隨後兩人大打出手並分道揚鑣。

二人分手的原因其實在於分贓不均,義軍的分裂成了這也是這次招安的唯一成果,但是焉知非福呢?

次年二月,王、黃又再度合兵攻宋州(今河南商丘南),不久又分兵,王仙芝轉攻郢州,唐朝招討副都監楊復光再次誘降,仙芝遣尚君長、楚彥威等人洽降,中途為唐招討使宋威所劫持,並妄報戰勝,尚君長等人移送長安被殺,王仙芝大怒。

這一次失敗的真實原因是將領的“截胡”,但在義軍看來則是朝廷的失信,後續談判的大門幾乎已經被關死了。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詩人黃巢的本命花語

而最後的招安機會則來自黃巢的主動要求。

乾符六年五月,黃巢起義軍圍困廣州之後,通過時任嶺南東道節度使的李迢向唐廷索要廣州節度使一職作為接受招撫的條件。消息傳到長安,宰相班子為此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鄭畋認為:“巢賊之亂,本因飢餓... ...不如釋咎包容,權降恩澤。彼本以饑年利和,一遇豐歲,孰不懷思鄉土?其眾一離,則巢賊几上肉耳,此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也。”

鄭畋的觀點是從大局出發,在本身唐廷沒有絕對把握殲滅起義軍的時候以緩制敵,等待群盜散去之後再秋後算賬。

盧攜卻不這麼看:

“攜以始用高駢,欲立奇功以圖勝。攜日:‘高駢將略無雙,淮土甲兵甚銳。今諸道之師方集,聶爾纖寇,不足平珍。何事舍之示怯,而令諸軍解體耶!”--《舊唐書.鄭畋傳》

盧攜的想法在宦官田令孜的支持下得以被唐僖宗採納。從道理上而言,對待帝國叛逆毫不姑息,打擊到底的想法並非沒有道理;但從後果來看,高駢有名無實,藩鎮合圍不力,一眾精兵強將目送黃巢輕鬆殺出重圍並引軍北上。

從朝廷的角度看,政策前後不一,執行不力,對黃巢起義規模擴大是一種變相支持,導致義軍對於招安的絕望,反而堅定了反唐的信念。

而從義軍的角度來看,要求或接受招撫要麼是信心不足,要麼是緩兵之計,從黃巢後來的行為看似後者居多。

將領的完軍顧望

朝廷將領的腦子裡只有兩件事--立功和自保。

安史之亂後唐廷一直有防範武將的傳統,晚唐則有過之而無不及。之前剿滅龐勳起義的康承訓就被“賊逗撓,貪虜獲,不時上功”的罪名貶為州司馬。雖然源自奸相讒言,但何嘗不是正中了皇帝的心坎呢?

故而這種對有震主之威的人所採取的打壓政策,給各部將領帶來了很大心理壓力,他們為了安身立命,往往選擇養寇自重,既要讓朝廷重用他們,又要讓盜賊見識他們的厲害,一般不會將盜賊全部消滅,為朝廷重用自己提供機會。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前文提到宋威“截胡”王仙芝請求招安的使臣,除了貪功,何嘗就沒有這點小心思呢?

後期從廣州出發的義軍沿著湘江一路北上,攻打到李係(名將李晟之曾孫)所把守的潭州(今湘潭市)時,他竟然躲在城裡不做積極抵抗,被黃巢一日攻下,十萬唐軍戰死。

隨後山南東道節度使劉巨容和淄州刺史曹全晸合兵,大破之於荊門(今荊門市),俘斬十分之七八,黃巢與尚讓收餘眾渡江東走,這時的劉巨容不但停止停止攻勢,還說了一番耐人尋味的話:

巨容曰:“國家喜負人,有急則撫存將士,不愛官賞,事寧則棄之,或更得罪;不若留賊以為富貴之資。--《資治通鑑.唐紀》

看來,“留賊以為富貴之資”是這些將領們的心裡話,指望他們徹底剿滅義軍看來是不可能了。

藩鎮的坐山觀虎鬥

在後期咄咄逼人的義軍鋒纓之下,藩帥們大抵是惶恐和期待的。

惶恐在於義軍士氣正旺,單個藩鎮的兵馬自保或許有餘,野戰必然不足,誰也不敢拿全部家當上演一把螳臂當車;

當時的藩鎮雖然是軍政一肩挑的形同獨立王國,但始終還是受朝廷節制甚多,加之對於卸磨殺驢的隱憂和黃巢“秋毫無犯”的作風,倘若唐廷崩潰,正是渾水摸魚的最佳時機,故而惶恐之餘又多了一絲小小的期待。

“昔龐勳滅,康承訓即得罪。吾屬雖成功,其免禍乎?不如留賊,不幸為天子,我不失作功臣。”--招討使宋威

故而大家不約而同地選擇了隔岸觀火,畢竟雙方鹿死誰手尚未可知。雖然唐廷的衰敗肉眼可見,但百餘年前盛世更為浩大的安史叛軍尚且無功而返,藩帥都不想為了一個行將就木的朝廷殉葬,相反,沒有動靜反而安全,甚至能夠成為日後投效新政權的投名狀。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藩鎮的行為蘊含著古老的中國智慧

而在黃巢佔領長安之後,各藩鎮或繼續擁兵自重,或被迫暫時倒戈。例如河中節度使李都在義軍分兵進逼之下“不能支”而投降;忠武節度使周岌也因“不能獨立拒賊”而降附。投降義軍有關內、河南等藩鎮以及河中節度使等十八個藩鎮,和大同、河東、昭義三個,約佔全國四十八個藩鎮的百分之四十。這與《冊府元龜》稱‘屈偽廷者十三四’的說法基本相符。

至少總之從表面上看來,關東的藩鎮對對於唐王朝並無什麼深厚的感情。


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莊子.養生主》

梁惠王的庖丁,一把快刀用了十九年也毫無折損,說來黃巢的也頗得真傳。

詩人黃巢的潑天手段

從戰略上來講,義軍是典型的斬首戰術。

自從廣州出發之後,黃巢的戰略目標相當明顯,那就是直取長安,一路上並非沒有抵抗,但總歸是打的贏就打,打不贏就繞,所幸官軍並沒有緊緊跟隨。

“巢自稱天補大將軍,轉碟諸軍,雲,‘各宜守壘,勿犯吾鋒!吾將入東都,即至京邑,自欲問罪,無預眾人。”--《資治通鑑》

在進軍長安之前,黃巢充分利用個藩鎮微妙的心理,發起了一輪心理戰,或者說是統一戰線。在與各藩鎮“秋毫無犯”的情況下一路向西,當月的十七日東都留守劉允章率留守的文武百官投降,次月攻破潼關。

從戰術上說,義軍屬於流動作戰。

在史冊對黃巢的記載中,其軍事生涯中充滿了各種攻城“不克”和戰場“大敗”,而結果就往往是“東走”或者“北趣”,打下來的城池也沒有留守部隊,大概補給一番之後就上路了。故而黃巢對地方的破壞是毀滅性的,比如廣州被屠城,江陵這樣的千年重鎮也被付之一炬。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這樣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

首先,在藩鎮林立的格局下,到處都是職業化的軍隊,建立根據地與藩鎮的割據性有著天然的衝突,為了達成斬首的目標勢必要做出正確的取捨;

其次,令圍剿的官兵沒有準確的戰略目標,行軍帶著全部家當上路,對於集中力量突破長安防線是極為有利的。

當然,壞處也大,一會再講。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朱德庸漫畫:庖丁解牛

總之,黃巢帶領的義軍就像庖丁手中那把鋒利的剔骨尖刀,專門遊走在朝廷統治的薄弱環節,避重就輕,以戰養戰,終於直取長安,一擊得手。


後世總結黃巢起義失敗的原因,往往歸結於義軍沒有建立一個穩定的根據地,導致不能獲得後方強有力的支持,故而在藩鎮和朝廷兵馬的反撲下走向滅亡。

但筆者並不認同。

戰略決定戰術:曾經的默契

試想,既然唐廷實力猶存,何以放任義軍流竄中原長達7年之久?固若金湯的潼關和滿天下的藩鎮都抵擋不了堪稱烏合之眾的義軍呢?

反過來說,黃巢從進入長安到身死敗亡不過三年,在佔領長安驅逐僖宗這樣極為有利的局面下義軍何以走向崩潰呢?已經投靠的藩鎮們何以再次反水?

顯然這樣的結論過於草率了。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鑑於藩鎮的特殊性,義軍可以把他們揍個半死,搶他們糧食和財物,卻不能動對方的地盤,如果這樣勢必會引起反感,甚至同仇敵愾。

換句話說,藩鎮得以毫髮無傷地改旗易幟的關鍵在於其自保有餘的實力,如果想盡快完成攻取長安的戰略目標,那就勢必要跟藩鎮集團有一定和妥協,並達成一定的默契。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詩人黃巢的“遠方”

可是,拿下長安之後的黃巢,放眼天下還能去哪裡流竄呢?

的確,沒有根據地的勢力從來未能全取天下,但是再想想,李唐從何而來的呢?留給黃巢的唯一道路就是以關中為根基,進而攻略四方,全取天下。

但不同的是,隋末的天下是群雄逐鹿,互不買賬,而義軍面對的是死而不僵的李唐和有著共同利益訴求的藩鎮,他們依舊是一個利益共同體。

從目送到圍攻:藩鎮態度兩重天

從攻略關中到建立大齊政權,雖然沒多少誠意,但至少淮河以北的多數藩鎮向長安的新主子都表達了臣服。然而自從鄭畋在龍陂坡打響反黃第一槍,並通過傳檄天下共擊黃巢喚醒各藩鎮“降賊”的羞恥感之後,各藩鎮彷彿如夢初醒,很快形成了對長安的圍攻之勢。

諸葛爽、齊克儉、朱玫來了,朱溫反了,而最為恐怖的李克用沙陀族騎兵也來了,幾番大戰之下義軍折損嚴重,長安很快就待不下去了。

既然有這麼大的能量,那當年為何都目送義軍呢?其實真相只有一個:攻守易形。

進長安之前大家非敵非友,而後來的大齊政權顯然不是前來搶劫的回紇或者吐蕃,他們接下來的任務就是建立關中根據地。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忙著建立大齊政權的義軍

這勢必要動許多人的蛋糕,想要樹立大齊的合法性和權威性,勢必需要藩鎮集團的“投名狀”,故而新生大大齊政權很快向各路藩鎮調集資源,甚至可以說遲早要收拾他們。

顯然,新主子的命令並不好使。在各藩鎮看來,唐廷都沒提過這麼多要求,何況是一個屁股還沒坐熱的草頭皇帝呢?

在藩鎮眼中,黃巢拿下長安是喜聞樂見的,這樣可以最大程度打擊唐廷的“勢”,進而攫取更大的自主權。而義軍只是他們的利用對象,他們真正想要的自由,唯有聯手做掉黃巢之後才能實現。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決戰之時黃巢才體會到藩鎮的強大

基於“斬首”的戰略,一路上必定是避重就輕,故而義軍從未對藩鎮勢力進行過毀滅性的打擊,現在才是雙方的決戰時刻。


"

大唐的末日(五):論黃巢起義的成與敗

繼前文制衡與掣肘:安史之亂後大唐苟延殘喘的一個半世紀所言,李唐自安史之亂後達成新的權利平衡,朝臣、藩鎮和宦官相互制衡和掣肘,令李唐又顫顫巍巍的混了將近一個半世紀。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但砸場子的人遲早會來,歷史的選擇是一個叫黃巢的詩人。


什麼樣的人,就會有什麼樣的行事風格。

最高等級的危險人物

歷史上的造反頭目們除了職業神棍和失地農民之外,還有兩個職業異常危險。

第一是私鹽販子,他們多年刀口舔血的投機生涯造就了無與倫比的敏感、血腥和好勇鬥狠的性格,以及相當高的凝聚力和領導能力,比如黃巢的同事王仙芝、下級錢鏐(後來吳越國的“海龍王”)和明末的張士誠;

第二是落第秀才,對於朝廷的憤恨和苦讀半生的學問都將投入到造反事業這個宣洩口,之前有大名鼎鼎的黃巾張角(舉孝廉失敗),後來者則是成就超越黃巢的洪秀全,還有孫中山先生。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那麼,身兼兩大職業的黃巢該是何等可怕,幾乎可以腦補。

“(唐禧宗乾符二年)六月,冤句(今山東菏澤西南)人黃巢亦聚眾數千人應仙芝。巢少與仙芝皆以販私鹽為事,巢善騎射,喜任俠,粗涉書傳,屢舉進士不第,遂為盜,與仙芝攻剽州縣,橫行山東,民之困於重斂者爭歸之,數月之間,眾至數萬。”--《資治通鑑.禧宗紀》

各史書對黃巢生平記載大同小異,這樣一個久經違法活動(販私鹽)考驗,讀過書,武力高強(善騎射),性格豪爽(喜任俠)而極具號召力的人物,的確是領導起義的最佳人選。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作為劃時代的起義口號,“均田免糧”正是黃巢的傑作

至於他是否喜好吃人,學者們各執一詞,筆者也考證不了。

優秀的詩人

全唐詩中收錄了黃巢三首詩,除了被證偽的《自題像》之外,另外兩首都可圈可點。

史載,黃巢“稍通書記,辯給”,即口才好且思維敏捷,聰明過人。關於黃巢聰明才智,宋朝的張端義在其《貴耳集·卷下》曾記載:黃巢五歲侍翁父為菊花聯句,翁思索未至,巢隨口賦之曰“堪與百花為總首,自然天賜赭黃衣”。巢之父怪,欲擊巢,乃翁曰:“孫能詩,但未知輕重,可令再賦一篇”。而黃巢的迴應可謂石破天驚(見下圖)。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這就是那首著名的《題菊花》,此等霸氣和自信出自一個五歲孩童之口,令人難以置信。,晚唐詩人林寬也有這樣兩句詩對其評價道:“莫言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皆解詩”(《歌風臺》)。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不第後賦菊》

這是黃巢數次落第後再次借菊詠志,他對李唐王朝益發不滿,短短四句中肅殺威嚴的氣勢盡顯詩人大膽而獨特的理想。


詩人黃巢從起兵到與王仙芝和合作與分離,從山東轉戰至江南,途經浙江和福建到攻破廣州,後經由湖南和河南一路北上,一路幾乎踏遍了關內各地,義軍隊伍也似滾雪球般越來越大,終於在中和元年(881年)攻破長安,建立了大齊政權。

筆者不善於講故事,具體過程省略下來多說說其輕鬆進擊之路的原因吧。

朝廷的朝令夕改

由於苛捐雜稅和天災不斷,黃巢舉事之前已經爆發了數次農民或戍卒起義,故而有少數大臣提出要謹防農民相聚為盜,如右拾遺陸希聲提出“見州縣敝,上言當謹視盜賊。”而朝廷卻置若罔聞。直至義軍發展成了燎原之勢之後方引來重視,鎮壓與招安是唐廷的主要措施。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不招安也罷,自古都沒什麼好果子吃

唐廷的招安工作堪稱公關失敗的典範。

第一次在乾符三年九月,王仙芝和黃巢聯軍攻克汝州,殺唐將董漢勳,俘汝州刺史王鐐,直指東都洛陽。是年年底裴偓誘降王仙芝,願授“左神策軍押牙兼監察御史”之職,卻沒有給黃巢黃巢一官半職,故而黃巢大罵“始吾與汝共立大誓,橫行天下。今汝獨取官而去,使此五千餘眾何所歸乎?”,隨後兩人大打出手並分道揚鑣。

二人分手的原因其實在於分贓不均,義軍的分裂成了這也是這次招安的唯一成果,但是焉知非福呢?

次年二月,王、黃又再度合兵攻宋州(今河南商丘南),不久又分兵,王仙芝轉攻郢州,唐朝招討副都監楊復光再次誘降,仙芝遣尚君長、楚彥威等人洽降,中途為唐招討使宋威所劫持,並妄報戰勝,尚君長等人移送長安被殺,王仙芝大怒。

這一次失敗的真實原因是將領的“截胡”,但在義軍看來則是朝廷的失信,後續談判的大門幾乎已經被關死了。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詩人黃巢的本命花語

而最後的招安機會則來自黃巢的主動要求。

乾符六年五月,黃巢起義軍圍困廣州之後,通過時任嶺南東道節度使的李迢向唐廷索要廣州節度使一職作為接受招撫的條件。消息傳到長安,宰相班子為此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鄭畋認為:“巢賊之亂,本因飢餓... ...不如釋咎包容,權降恩澤。彼本以饑年利和,一遇豐歲,孰不懷思鄉土?其眾一離,則巢賊几上肉耳,此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也。”

鄭畋的觀點是從大局出發,在本身唐廷沒有絕對把握殲滅起義軍的時候以緩制敵,等待群盜散去之後再秋後算賬。

盧攜卻不這麼看:

“攜以始用高駢,欲立奇功以圖勝。攜日:‘高駢將略無雙,淮土甲兵甚銳。今諸道之師方集,聶爾纖寇,不足平珍。何事舍之示怯,而令諸軍解體耶!”--《舊唐書.鄭畋傳》

盧攜的想法在宦官田令孜的支持下得以被唐僖宗採納。從道理上而言,對待帝國叛逆毫不姑息,打擊到底的想法並非沒有道理;但從後果來看,高駢有名無實,藩鎮合圍不力,一眾精兵強將目送黃巢輕鬆殺出重圍並引軍北上。

從朝廷的角度看,政策前後不一,執行不力,對黃巢起義規模擴大是一種變相支持,導致義軍對於招安的絕望,反而堅定了反唐的信念。

而從義軍的角度來看,要求或接受招撫要麼是信心不足,要麼是緩兵之計,從黃巢後來的行為看似後者居多。

將領的完軍顧望

朝廷將領的腦子裡只有兩件事--立功和自保。

安史之亂後唐廷一直有防範武將的傳統,晚唐則有過之而無不及。之前剿滅龐勳起義的康承訓就被“賊逗撓,貪虜獲,不時上功”的罪名貶為州司馬。雖然源自奸相讒言,但何嘗不是正中了皇帝的心坎呢?

故而這種對有震主之威的人所採取的打壓政策,給各部將領帶來了很大心理壓力,他們為了安身立命,往往選擇養寇自重,既要讓朝廷重用他們,又要讓盜賊見識他們的厲害,一般不會將盜賊全部消滅,為朝廷重用自己提供機會。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前文提到宋威“截胡”王仙芝請求招安的使臣,除了貪功,何嘗就沒有這點小心思呢?

後期從廣州出發的義軍沿著湘江一路北上,攻打到李係(名將李晟之曾孫)所把守的潭州(今湘潭市)時,他竟然躲在城裡不做積極抵抗,被黃巢一日攻下,十萬唐軍戰死。

隨後山南東道節度使劉巨容和淄州刺史曹全晸合兵,大破之於荊門(今荊門市),俘斬十分之七八,黃巢與尚讓收餘眾渡江東走,這時的劉巨容不但停止停止攻勢,還說了一番耐人尋味的話:

巨容曰:“國家喜負人,有急則撫存將士,不愛官賞,事寧則棄之,或更得罪;不若留賊以為富貴之資。--《資治通鑑.唐紀》

看來,“留賊以為富貴之資”是這些將領們的心裡話,指望他們徹底剿滅義軍看來是不可能了。

藩鎮的坐山觀虎鬥

在後期咄咄逼人的義軍鋒纓之下,藩帥們大抵是惶恐和期待的。

惶恐在於義軍士氣正旺,單個藩鎮的兵馬自保或許有餘,野戰必然不足,誰也不敢拿全部家當上演一把螳臂當車;

當時的藩鎮雖然是軍政一肩挑的形同獨立王國,但始終還是受朝廷節制甚多,加之對於卸磨殺驢的隱憂和黃巢“秋毫無犯”的作風,倘若唐廷崩潰,正是渾水摸魚的最佳時機,故而惶恐之餘又多了一絲小小的期待。

“昔龐勳滅,康承訓即得罪。吾屬雖成功,其免禍乎?不如留賊,不幸為天子,我不失作功臣。”--招討使宋威

故而大家不約而同地選擇了隔岸觀火,畢竟雙方鹿死誰手尚未可知。雖然唐廷的衰敗肉眼可見,但百餘年前盛世更為浩大的安史叛軍尚且無功而返,藩帥都不想為了一個行將就木的朝廷殉葬,相反,沒有動靜反而安全,甚至能夠成為日後投效新政權的投名狀。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藩鎮的行為蘊含著古老的中國智慧

而在黃巢佔領長安之後,各藩鎮或繼續擁兵自重,或被迫暫時倒戈。例如河中節度使李都在義軍分兵進逼之下“不能支”而投降;忠武節度使周岌也因“不能獨立拒賊”而降附。投降義軍有關內、河南等藩鎮以及河中節度使等十八個藩鎮,和大同、河東、昭義三個,約佔全國四十八個藩鎮的百分之四十。這與《冊府元龜》稱‘屈偽廷者十三四’的說法基本相符。

至少總之從表面上看來,關東的藩鎮對對於唐王朝並無什麼深厚的感情。


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莊子.養生主》

梁惠王的庖丁,一把快刀用了十九年也毫無折損,說來黃巢的也頗得真傳。

詩人黃巢的潑天手段

從戰略上來講,義軍是典型的斬首戰術。

自從廣州出發之後,黃巢的戰略目標相當明顯,那就是直取長安,一路上並非沒有抵抗,但總歸是打的贏就打,打不贏就繞,所幸官軍並沒有緊緊跟隨。

“巢自稱天補大將軍,轉碟諸軍,雲,‘各宜守壘,勿犯吾鋒!吾將入東都,即至京邑,自欲問罪,無預眾人。”--《資治通鑑》

在進軍長安之前,黃巢充分利用個藩鎮微妙的心理,發起了一輪心理戰,或者說是統一戰線。在與各藩鎮“秋毫無犯”的情況下一路向西,當月的十七日東都留守劉允章率留守的文武百官投降,次月攻破潼關。

從戰術上說,義軍屬於流動作戰。

在史冊對黃巢的記載中,其軍事生涯中充滿了各種攻城“不克”和戰場“大敗”,而結果就往往是“東走”或者“北趣”,打下來的城池也沒有留守部隊,大概補給一番之後就上路了。故而黃巢對地方的破壞是毀滅性的,比如廣州被屠城,江陵這樣的千年重鎮也被付之一炬。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這樣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

首先,在藩鎮林立的格局下,到處都是職業化的軍隊,建立根據地與藩鎮的割據性有著天然的衝突,為了達成斬首的目標勢必要做出正確的取捨;

其次,令圍剿的官兵沒有準確的戰略目標,行軍帶著全部家當上路,對於集中力量突破長安防線是極為有利的。

當然,壞處也大,一會再講。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朱德庸漫畫:庖丁解牛

總之,黃巢帶領的義軍就像庖丁手中那把鋒利的剔骨尖刀,專門遊走在朝廷統治的薄弱環節,避重就輕,以戰養戰,終於直取長安,一擊得手。


後世總結黃巢起義失敗的原因,往往歸結於義軍沒有建立一個穩定的根據地,導致不能獲得後方強有力的支持,故而在藩鎮和朝廷兵馬的反撲下走向滅亡。

但筆者並不認同。

戰略決定戰術:曾經的默契

試想,既然唐廷實力猶存,何以放任義軍流竄中原長達7年之久?固若金湯的潼關和滿天下的藩鎮都抵擋不了堪稱烏合之眾的義軍呢?

反過來說,黃巢從進入長安到身死敗亡不過三年,在佔領長安驅逐僖宗這樣極為有利的局面下義軍何以走向崩潰呢?已經投靠的藩鎮們何以再次反水?

顯然這樣的結論過於草率了。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鑑於藩鎮的特殊性,義軍可以把他們揍個半死,搶他們糧食和財物,卻不能動對方的地盤,如果這樣勢必會引起反感,甚至同仇敵愾。

換句話說,藩鎮得以毫髮無傷地改旗易幟的關鍵在於其自保有餘的實力,如果想盡快完成攻取長安的戰略目標,那就勢必要跟藩鎮集團有一定和妥協,並達成一定的默契。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詩人黃巢的“遠方”

可是,拿下長安之後的黃巢,放眼天下還能去哪裡流竄呢?

的確,沒有根據地的勢力從來未能全取天下,但是再想想,李唐從何而來的呢?留給黃巢的唯一道路就是以關中為根基,進而攻略四方,全取天下。

但不同的是,隋末的天下是群雄逐鹿,互不買賬,而義軍面對的是死而不僵的李唐和有著共同利益訴求的藩鎮,他們依舊是一個利益共同體。

從目送到圍攻:藩鎮態度兩重天

從攻略關中到建立大齊政權,雖然沒多少誠意,但至少淮河以北的多數藩鎮向長安的新主子都表達了臣服。然而自從鄭畋在龍陂坡打響反黃第一槍,並通過傳檄天下共擊黃巢喚醒各藩鎮“降賊”的羞恥感之後,各藩鎮彷彿如夢初醒,很快形成了對長安的圍攻之勢。

諸葛爽、齊克儉、朱玫來了,朱溫反了,而最為恐怖的李克用沙陀族騎兵也來了,幾番大戰之下義軍折損嚴重,長安很快就待不下去了。

既然有這麼大的能量,那當年為何都目送義軍呢?其實真相只有一個:攻守易形。

進長安之前大家非敵非友,而後來的大齊政權顯然不是前來搶劫的回紇或者吐蕃,他們接下來的任務就是建立關中根據地。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忙著建立大齊政權的義軍

這勢必要動許多人的蛋糕,想要樹立大齊的合法性和權威性,勢必需要藩鎮集團的“投名狀”,故而新生大大齊政權很快向各路藩鎮調集資源,甚至可以說遲早要收拾他們。

顯然,新主子的命令並不好使。在各藩鎮看來,唐廷都沒提過這麼多要求,何況是一個屁股還沒坐熱的草頭皇帝呢?

在藩鎮眼中,黃巢拿下長安是喜聞樂見的,這樣可以最大程度打擊唐廷的“勢”,進而攫取更大的自主權。而義軍只是他們的利用對象,他們真正想要的自由,唯有聯手做掉黃巢之後才能實現。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決戰之時黃巢才體會到藩鎮的強大

基於“斬首”的戰略,一路上必定是避重就輕,故而義軍從未對藩鎮勢力進行過毀滅性的打擊,現在才是雙方的決戰時刻。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不好意思,放錯圖了

當黃巢得意志滿地看著“滿城盡帶黃金甲”時,必然想不到那就是他一生的頂點,此後他再無當年轉戰大江南北而智珠在握的氣度,一錯再錯,一敗再敗,最終身隕虎狼谷。

詩人黃巢的失敗

自古英雄末路,都會昏招迭出。對於義軍而言,長安保衛戰和與藩鎮的翻臉都不可避免,失敗的根源在於義軍和藩鎮集團的實力對比,他犯下的錯誤另有其他。

第一個錯誤在於未能及時追擊唐朝餘孽,唐僖宗所代表的“正統”依然很有號召力,至少是藩鎮聯手的藉口。看來安史之亂的前車之鑑貌似並未給詩人黃巢帶來多少啟發,對比先前之果敢英毅,他顯然是膨脹了。

"

大唐的末日(五):論黃巢起義的成與敗

繼前文制衡與掣肘:安史之亂後大唐苟延殘喘的一個半世紀所言,李唐自安史之亂後達成新的權利平衡,朝臣、藩鎮和宦官相互制衡和掣肘,令李唐又顫顫巍巍的混了將近一個半世紀。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但砸場子的人遲早會來,歷史的選擇是一個叫黃巢的詩人。


什麼樣的人,就會有什麼樣的行事風格。

最高等級的危險人物

歷史上的造反頭目們除了職業神棍和失地農民之外,還有兩個職業異常危險。

第一是私鹽販子,他們多年刀口舔血的投機生涯造就了無與倫比的敏感、血腥和好勇鬥狠的性格,以及相當高的凝聚力和領導能力,比如黃巢的同事王仙芝、下級錢鏐(後來吳越國的“海龍王”)和明末的張士誠;

第二是落第秀才,對於朝廷的憤恨和苦讀半生的學問都將投入到造反事業這個宣洩口,之前有大名鼎鼎的黃巾張角(舉孝廉失敗),後來者則是成就超越黃巢的洪秀全,還有孫中山先生。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那麼,身兼兩大職業的黃巢該是何等可怕,幾乎可以腦補。

“(唐禧宗乾符二年)六月,冤句(今山東菏澤西南)人黃巢亦聚眾數千人應仙芝。巢少與仙芝皆以販私鹽為事,巢善騎射,喜任俠,粗涉書傳,屢舉進士不第,遂為盜,與仙芝攻剽州縣,橫行山東,民之困於重斂者爭歸之,數月之間,眾至數萬。”--《資治通鑑.禧宗紀》

各史書對黃巢生平記載大同小異,這樣一個久經違法活動(販私鹽)考驗,讀過書,武力高強(善騎射),性格豪爽(喜任俠)而極具號召力的人物,的確是領導起義的最佳人選。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作為劃時代的起義口號,“均田免糧”正是黃巢的傑作

至於他是否喜好吃人,學者們各執一詞,筆者也考證不了。

優秀的詩人

全唐詩中收錄了黃巢三首詩,除了被證偽的《自題像》之外,另外兩首都可圈可點。

史載,黃巢“稍通書記,辯給”,即口才好且思維敏捷,聰明過人。關於黃巢聰明才智,宋朝的張端義在其《貴耳集·卷下》曾記載:黃巢五歲侍翁父為菊花聯句,翁思索未至,巢隨口賦之曰“堪與百花為總首,自然天賜赭黃衣”。巢之父怪,欲擊巢,乃翁曰:“孫能詩,但未知輕重,可令再賦一篇”。而黃巢的迴應可謂石破天驚(見下圖)。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這就是那首著名的《題菊花》,此等霸氣和自信出自一個五歲孩童之口,令人難以置信。,晚唐詩人林寬也有這樣兩句詩對其評價道:“莫言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皆解詩”(《歌風臺》)。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不第後賦菊》

這是黃巢數次落第後再次借菊詠志,他對李唐王朝益發不滿,短短四句中肅殺威嚴的氣勢盡顯詩人大膽而獨特的理想。


詩人黃巢從起兵到與王仙芝和合作與分離,從山東轉戰至江南,途經浙江和福建到攻破廣州,後經由湖南和河南一路北上,一路幾乎踏遍了關內各地,義軍隊伍也似滾雪球般越來越大,終於在中和元年(881年)攻破長安,建立了大齊政權。

筆者不善於講故事,具體過程省略下來多說說其輕鬆進擊之路的原因吧。

朝廷的朝令夕改

由於苛捐雜稅和天災不斷,黃巢舉事之前已經爆發了數次農民或戍卒起義,故而有少數大臣提出要謹防農民相聚為盜,如右拾遺陸希聲提出“見州縣敝,上言當謹視盜賊。”而朝廷卻置若罔聞。直至義軍發展成了燎原之勢之後方引來重視,鎮壓與招安是唐廷的主要措施。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不招安也罷,自古都沒什麼好果子吃

唐廷的招安工作堪稱公關失敗的典範。

第一次在乾符三年九月,王仙芝和黃巢聯軍攻克汝州,殺唐將董漢勳,俘汝州刺史王鐐,直指東都洛陽。是年年底裴偓誘降王仙芝,願授“左神策軍押牙兼監察御史”之職,卻沒有給黃巢黃巢一官半職,故而黃巢大罵“始吾與汝共立大誓,橫行天下。今汝獨取官而去,使此五千餘眾何所歸乎?”,隨後兩人大打出手並分道揚鑣。

二人分手的原因其實在於分贓不均,義軍的分裂成了這也是這次招安的唯一成果,但是焉知非福呢?

次年二月,王、黃又再度合兵攻宋州(今河南商丘南),不久又分兵,王仙芝轉攻郢州,唐朝招討副都監楊復光再次誘降,仙芝遣尚君長、楚彥威等人洽降,中途為唐招討使宋威所劫持,並妄報戰勝,尚君長等人移送長安被殺,王仙芝大怒。

這一次失敗的真實原因是將領的“截胡”,但在義軍看來則是朝廷的失信,後續談判的大門幾乎已經被關死了。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詩人黃巢的本命花語

而最後的招安機會則來自黃巢的主動要求。

乾符六年五月,黃巢起義軍圍困廣州之後,通過時任嶺南東道節度使的李迢向唐廷索要廣州節度使一職作為接受招撫的條件。消息傳到長安,宰相班子為此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鄭畋認為:“巢賊之亂,本因飢餓... ...不如釋咎包容,權降恩澤。彼本以饑年利和,一遇豐歲,孰不懷思鄉土?其眾一離,則巢賊几上肉耳,此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也。”

鄭畋的觀點是從大局出發,在本身唐廷沒有絕對把握殲滅起義軍的時候以緩制敵,等待群盜散去之後再秋後算賬。

盧攜卻不這麼看:

“攜以始用高駢,欲立奇功以圖勝。攜日:‘高駢將略無雙,淮土甲兵甚銳。今諸道之師方集,聶爾纖寇,不足平珍。何事舍之示怯,而令諸軍解體耶!”--《舊唐書.鄭畋傳》

盧攜的想法在宦官田令孜的支持下得以被唐僖宗採納。從道理上而言,對待帝國叛逆毫不姑息,打擊到底的想法並非沒有道理;但從後果來看,高駢有名無實,藩鎮合圍不力,一眾精兵強將目送黃巢輕鬆殺出重圍並引軍北上。

從朝廷的角度看,政策前後不一,執行不力,對黃巢起義規模擴大是一種變相支持,導致義軍對於招安的絕望,反而堅定了反唐的信念。

而從義軍的角度來看,要求或接受招撫要麼是信心不足,要麼是緩兵之計,從黃巢後來的行為看似後者居多。

將領的完軍顧望

朝廷將領的腦子裡只有兩件事--立功和自保。

安史之亂後唐廷一直有防範武將的傳統,晚唐則有過之而無不及。之前剿滅龐勳起義的康承訓就被“賊逗撓,貪虜獲,不時上功”的罪名貶為州司馬。雖然源自奸相讒言,但何嘗不是正中了皇帝的心坎呢?

故而這種對有震主之威的人所採取的打壓政策,給各部將領帶來了很大心理壓力,他們為了安身立命,往往選擇養寇自重,既要讓朝廷重用他們,又要讓盜賊見識他們的厲害,一般不會將盜賊全部消滅,為朝廷重用自己提供機會。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前文提到宋威“截胡”王仙芝請求招安的使臣,除了貪功,何嘗就沒有這點小心思呢?

後期從廣州出發的義軍沿著湘江一路北上,攻打到李係(名將李晟之曾孫)所把守的潭州(今湘潭市)時,他竟然躲在城裡不做積極抵抗,被黃巢一日攻下,十萬唐軍戰死。

隨後山南東道節度使劉巨容和淄州刺史曹全晸合兵,大破之於荊門(今荊門市),俘斬十分之七八,黃巢與尚讓收餘眾渡江東走,這時的劉巨容不但停止停止攻勢,還說了一番耐人尋味的話:

巨容曰:“國家喜負人,有急則撫存將士,不愛官賞,事寧則棄之,或更得罪;不若留賊以為富貴之資。--《資治通鑑.唐紀》

看來,“留賊以為富貴之資”是這些將領們的心裡話,指望他們徹底剿滅義軍看來是不可能了。

藩鎮的坐山觀虎鬥

在後期咄咄逼人的義軍鋒纓之下,藩帥們大抵是惶恐和期待的。

惶恐在於義軍士氣正旺,單個藩鎮的兵馬自保或許有餘,野戰必然不足,誰也不敢拿全部家當上演一把螳臂當車;

當時的藩鎮雖然是軍政一肩挑的形同獨立王國,但始終還是受朝廷節制甚多,加之對於卸磨殺驢的隱憂和黃巢“秋毫無犯”的作風,倘若唐廷崩潰,正是渾水摸魚的最佳時機,故而惶恐之餘又多了一絲小小的期待。

“昔龐勳滅,康承訓即得罪。吾屬雖成功,其免禍乎?不如留賊,不幸為天子,我不失作功臣。”--招討使宋威

故而大家不約而同地選擇了隔岸觀火,畢竟雙方鹿死誰手尚未可知。雖然唐廷的衰敗肉眼可見,但百餘年前盛世更為浩大的安史叛軍尚且無功而返,藩帥都不想為了一個行將就木的朝廷殉葬,相反,沒有動靜反而安全,甚至能夠成為日後投效新政權的投名狀。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藩鎮的行為蘊含著古老的中國智慧

而在黃巢佔領長安之後,各藩鎮或繼續擁兵自重,或被迫暫時倒戈。例如河中節度使李都在義軍分兵進逼之下“不能支”而投降;忠武節度使周岌也因“不能獨立拒賊”而降附。投降義軍有關內、河南等藩鎮以及河中節度使等十八個藩鎮,和大同、河東、昭義三個,約佔全國四十八個藩鎮的百分之四十。這與《冊府元龜》稱‘屈偽廷者十三四’的說法基本相符。

至少總之從表面上看來,關東的藩鎮對對於唐王朝並無什麼深厚的感情。


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莊子.養生主》

梁惠王的庖丁,一把快刀用了十九年也毫無折損,說來黃巢的也頗得真傳。

詩人黃巢的潑天手段

從戰略上來講,義軍是典型的斬首戰術。

自從廣州出發之後,黃巢的戰略目標相當明顯,那就是直取長安,一路上並非沒有抵抗,但總歸是打的贏就打,打不贏就繞,所幸官軍並沒有緊緊跟隨。

“巢自稱天補大將軍,轉碟諸軍,雲,‘各宜守壘,勿犯吾鋒!吾將入東都,即至京邑,自欲問罪,無預眾人。”--《資治通鑑》

在進軍長安之前,黃巢充分利用個藩鎮微妙的心理,發起了一輪心理戰,或者說是統一戰線。在與各藩鎮“秋毫無犯”的情況下一路向西,當月的十七日東都留守劉允章率留守的文武百官投降,次月攻破潼關。

從戰術上說,義軍屬於流動作戰。

在史冊對黃巢的記載中,其軍事生涯中充滿了各種攻城“不克”和戰場“大敗”,而結果就往往是“東走”或者“北趣”,打下來的城池也沒有留守部隊,大概補給一番之後就上路了。故而黃巢對地方的破壞是毀滅性的,比如廣州被屠城,江陵這樣的千年重鎮也被付之一炬。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這樣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

首先,在藩鎮林立的格局下,到處都是職業化的軍隊,建立根據地與藩鎮的割據性有著天然的衝突,為了達成斬首的目標勢必要做出正確的取捨;

其次,令圍剿的官兵沒有準確的戰略目標,行軍帶著全部家當上路,對於集中力量突破長安防線是極為有利的。

當然,壞處也大,一會再講。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朱德庸漫畫:庖丁解牛

總之,黃巢帶領的義軍就像庖丁手中那把鋒利的剔骨尖刀,專門遊走在朝廷統治的薄弱環節,避重就輕,以戰養戰,終於直取長安,一擊得手。


後世總結黃巢起義失敗的原因,往往歸結於義軍沒有建立一個穩定的根據地,導致不能獲得後方強有力的支持,故而在藩鎮和朝廷兵馬的反撲下走向滅亡。

但筆者並不認同。

戰略決定戰術:曾經的默契

試想,既然唐廷實力猶存,何以放任義軍流竄中原長達7年之久?固若金湯的潼關和滿天下的藩鎮都抵擋不了堪稱烏合之眾的義軍呢?

反過來說,黃巢從進入長安到身死敗亡不過三年,在佔領長安驅逐僖宗這樣極為有利的局面下義軍何以走向崩潰呢?已經投靠的藩鎮們何以再次反水?

顯然這樣的結論過於草率了。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鑑於藩鎮的特殊性,義軍可以把他們揍個半死,搶他們糧食和財物,卻不能動對方的地盤,如果這樣勢必會引起反感,甚至同仇敵愾。

換句話說,藩鎮得以毫髮無傷地改旗易幟的關鍵在於其自保有餘的實力,如果想盡快完成攻取長安的戰略目標,那就勢必要跟藩鎮集團有一定和妥協,並達成一定的默契。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詩人黃巢的“遠方”

可是,拿下長安之後的黃巢,放眼天下還能去哪裡流竄呢?

的確,沒有根據地的勢力從來未能全取天下,但是再想想,李唐從何而來的呢?留給黃巢的唯一道路就是以關中為根基,進而攻略四方,全取天下。

但不同的是,隋末的天下是群雄逐鹿,互不買賬,而義軍面對的是死而不僵的李唐和有著共同利益訴求的藩鎮,他們依舊是一個利益共同體。

從目送到圍攻:藩鎮態度兩重天

從攻略關中到建立大齊政權,雖然沒多少誠意,但至少淮河以北的多數藩鎮向長安的新主子都表達了臣服。然而自從鄭畋在龍陂坡打響反黃第一槍,並通過傳檄天下共擊黃巢喚醒各藩鎮“降賊”的羞恥感之後,各藩鎮彷彿如夢初醒,很快形成了對長安的圍攻之勢。

諸葛爽、齊克儉、朱玫來了,朱溫反了,而最為恐怖的李克用沙陀族騎兵也來了,幾番大戰之下義軍折損嚴重,長安很快就待不下去了。

既然有這麼大的能量,那當年為何都目送義軍呢?其實真相只有一個:攻守易形。

進長安之前大家非敵非友,而後來的大齊政權顯然不是前來搶劫的回紇或者吐蕃,他們接下來的任務就是建立關中根據地。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忙著建立大齊政權的義軍

這勢必要動許多人的蛋糕,想要樹立大齊的合法性和權威性,勢必需要藩鎮集團的“投名狀”,故而新生大大齊政權很快向各路藩鎮調集資源,甚至可以說遲早要收拾他們。

顯然,新主子的命令並不好使。在各藩鎮看來,唐廷都沒提過這麼多要求,何況是一個屁股還沒坐熱的草頭皇帝呢?

在藩鎮眼中,黃巢拿下長安是喜聞樂見的,這樣可以最大程度打擊唐廷的“勢”,進而攫取更大的自主權。而義軍只是他們的利用對象,他們真正想要的自由,唯有聯手做掉黃巢之後才能實現。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決戰之時黃巢才體會到藩鎮的強大

基於“斬首”的戰略,一路上必定是避重就輕,故而義軍從未對藩鎮勢力進行過毀滅性的打擊,現在才是雙方的決戰時刻。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不好意思,放錯圖了

當黃巢得意志滿地看著“滿城盡帶黃金甲”時,必然想不到那就是他一生的頂點,此後他再無當年轉戰大江南北而智珠在握的氣度,一錯再錯,一敗再敗,最終身隕虎狼谷。

詩人黃巢的失敗

自古英雄末路,都會昏招迭出。對於義軍而言,長安保衛戰和與藩鎮的翻臉都不可避免,失敗的根源在於義軍和藩鎮集團的實力對比,他犯下的錯誤另有其他。

第一個錯誤在於未能及時追擊唐朝餘孽,唐僖宗所代表的“正統”依然很有號召力,至少是藩鎮聯手的藉口。看來安史之亂的前車之鑑貌似並未給詩人黃巢帶來多少啟發,對比先前之果敢英毅,他顯然是膨脹了。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黃巢犯了兵家之大忌

第二在於撤退路上意氣用事,圍攻陳州三百多天而不能克,沒有後勤支持而重兵囿於堅城之下,導致痛打落水狗的各路官軍順利合圍,實乃取死之道。

黃巢死了之後李唐仍在,但也就剩一口氣了。

結語:封建時代上半場結束的哨聲

“神策軍士皆長安富家子,厚得稟賜,但華衣怒馬,憑勢使氣,未嘗更戰陳。聞當出征,父子聚泣,多以金帛僱病坊貧人代行,往往不能操兵。”--《資治通鑑》

讀到此處,筆者禁不住感慨:大唐真的是要完了。

想當年漁陽顰鼓陣陣傳來,河北鐵騎勢如破竹,卻尚有張巡一人一城死守江淮門戶,有顏杲卿捨生取義怒罵安祿山,有郭子儀和李光弼這樣的隻手擎天的英雄,還有李泌這樣談笑定天下的謀臣,而現在卻只見一群喊爹叫孃的少爺兵。

"

大唐的末日(五):論黃巢起義的成與敗

繼前文制衡與掣肘:安史之亂後大唐苟延殘喘的一個半世紀所言,李唐自安史之亂後達成新的權利平衡,朝臣、藩鎮和宦官相互制衡和掣肘,令李唐又顫顫巍巍的混了將近一個半世紀。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但砸場子的人遲早會來,歷史的選擇是一個叫黃巢的詩人。


什麼樣的人,就會有什麼樣的行事風格。

最高等級的危險人物

歷史上的造反頭目們除了職業神棍和失地農民之外,還有兩個職業異常危險。

第一是私鹽販子,他們多年刀口舔血的投機生涯造就了無與倫比的敏感、血腥和好勇鬥狠的性格,以及相當高的凝聚力和領導能力,比如黃巢的同事王仙芝、下級錢鏐(後來吳越國的“海龍王”)和明末的張士誠;

第二是落第秀才,對於朝廷的憤恨和苦讀半生的學問都將投入到造反事業這個宣洩口,之前有大名鼎鼎的黃巾張角(舉孝廉失敗),後來者則是成就超越黃巢的洪秀全,還有孫中山先生。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那麼,身兼兩大職業的黃巢該是何等可怕,幾乎可以腦補。

“(唐禧宗乾符二年)六月,冤句(今山東菏澤西南)人黃巢亦聚眾數千人應仙芝。巢少與仙芝皆以販私鹽為事,巢善騎射,喜任俠,粗涉書傳,屢舉進士不第,遂為盜,與仙芝攻剽州縣,橫行山東,民之困於重斂者爭歸之,數月之間,眾至數萬。”--《資治通鑑.禧宗紀》

各史書對黃巢生平記載大同小異,這樣一個久經違法活動(販私鹽)考驗,讀過書,武力高強(善騎射),性格豪爽(喜任俠)而極具號召力的人物,的確是領導起義的最佳人選。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作為劃時代的起義口號,“均田免糧”正是黃巢的傑作

至於他是否喜好吃人,學者們各執一詞,筆者也考證不了。

優秀的詩人

全唐詩中收錄了黃巢三首詩,除了被證偽的《自題像》之外,另外兩首都可圈可點。

史載,黃巢“稍通書記,辯給”,即口才好且思維敏捷,聰明過人。關於黃巢聰明才智,宋朝的張端義在其《貴耳集·卷下》曾記載:黃巢五歲侍翁父為菊花聯句,翁思索未至,巢隨口賦之曰“堪與百花為總首,自然天賜赭黃衣”。巢之父怪,欲擊巢,乃翁曰:“孫能詩,但未知輕重,可令再賦一篇”。而黃巢的迴應可謂石破天驚(見下圖)。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這就是那首著名的《題菊花》,此等霸氣和自信出自一個五歲孩童之口,令人難以置信。,晚唐詩人林寬也有這樣兩句詩對其評價道:“莫言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皆解詩”(《歌風臺》)。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不第後賦菊》

這是黃巢數次落第後再次借菊詠志,他對李唐王朝益發不滿,短短四句中肅殺威嚴的氣勢盡顯詩人大膽而獨特的理想。


詩人黃巢從起兵到與王仙芝和合作與分離,從山東轉戰至江南,途經浙江和福建到攻破廣州,後經由湖南和河南一路北上,一路幾乎踏遍了關內各地,義軍隊伍也似滾雪球般越來越大,終於在中和元年(881年)攻破長安,建立了大齊政權。

筆者不善於講故事,具體過程省略下來多說說其輕鬆進擊之路的原因吧。

朝廷的朝令夕改

由於苛捐雜稅和天災不斷,黃巢舉事之前已經爆發了數次農民或戍卒起義,故而有少數大臣提出要謹防農民相聚為盜,如右拾遺陸希聲提出“見州縣敝,上言當謹視盜賊。”而朝廷卻置若罔聞。直至義軍發展成了燎原之勢之後方引來重視,鎮壓與招安是唐廷的主要措施。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不招安也罷,自古都沒什麼好果子吃

唐廷的招安工作堪稱公關失敗的典範。

第一次在乾符三年九月,王仙芝和黃巢聯軍攻克汝州,殺唐將董漢勳,俘汝州刺史王鐐,直指東都洛陽。是年年底裴偓誘降王仙芝,願授“左神策軍押牙兼監察御史”之職,卻沒有給黃巢黃巢一官半職,故而黃巢大罵“始吾與汝共立大誓,橫行天下。今汝獨取官而去,使此五千餘眾何所歸乎?”,隨後兩人大打出手並分道揚鑣。

二人分手的原因其實在於分贓不均,義軍的分裂成了這也是這次招安的唯一成果,但是焉知非福呢?

次年二月,王、黃又再度合兵攻宋州(今河南商丘南),不久又分兵,王仙芝轉攻郢州,唐朝招討副都監楊復光再次誘降,仙芝遣尚君長、楚彥威等人洽降,中途為唐招討使宋威所劫持,並妄報戰勝,尚君長等人移送長安被殺,王仙芝大怒。

這一次失敗的真實原因是將領的“截胡”,但在義軍看來則是朝廷的失信,後續談判的大門幾乎已經被關死了。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詩人黃巢的本命花語

而最後的招安機會則來自黃巢的主動要求。

乾符六年五月,黃巢起義軍圍困廣州之後,通過時任嶺南東道節度使的李迢向唐廷索要廣州節度使一職作為接受招撫的條件。消息傳到長安,宰相班子為此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鄭畋認為:“巢賊之亂,本因飢餓... ...不如釋咎包容,權降恩澤。彼本以饑年利和,一遇豐歲,孰不懷思鄉土?其眾一離,則巢賊几上肉耳,此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也。”

鄭畋的觀點是從大局出發,在本身唐廷沒有絕對把握殲滅起義軍的時候以緩制敵,等待群盜散去之後再秋後算賬。

盧攜卻不這麼看:

“攜以始用高駢,欲立奇功以圖勝。攜日:‘高駢將略無雙,淮土甲兵甚銳。今諸道之師方集,聶爾纖寇,不足平珍。何事舍之示怯,而令諸軍解體耶!”--《舊唐書.鄭畋傳》

盧攜的想法在宦官田令孜的支持下得以被唐僖宗採納。從道理上而言,對待帝國叛逆毫不姑息,打擊到底的想法並非沒有道理;但從後果來看,高駢有名無實,藩鎮合圍不力,一眾精兵強將目送黃巢輕鬆殺出重圍並引軍北上。

從朝廷的角度看,政策前後不一,執行不力,對黃巢起義規模擴大是一種變相支持,導致義軍對於招安的絕望,反而堅定了反唐的信念。

而從義軍的角度來看,要求或接受招撫要麼是信心不足,要麼是緩兵之計,從黃巢後來的行為看似後者居多。

將領的完軍顧望

朝廷將領的腦子裡只有兩件事--立功和自保。

安史之亂後唐廷一直有防範武將的傳統,晚唐則有過之而無不及。之前剿滅龐勳起義的康承訓就被“賊逗撓,貪虜獲,不時上功”的罪名貶為州司馬。雖然源自奸相讒言,但何嘗不是正中了皇帝的心坎呢?

故而這種對有震主之威的人所採取的打壓政策,給各部將領帶來了很大心理壓力,他們為了安身立命,往往選擇養寇自重,既要讓朝廷重用他們,又要讓盜賊見識他們的厲害,一般不會將盜賊全部消滅,為朝廷重用自己提供機會。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前文提到宋威“截胡”王仙芝請求招安的使臣,除了貪功,何嘗就沒有這點小心思呢?

後期從廣州出發的義軍沿著湘江一路北上,攻打到李係(名將李晟之曾孫)所把守的潭州(今湘潭市)時,他竟然躲在城裡不做積極抵抗,被黃巢一日攻下,十萬唐軍戰死。

隨後山南東道節度使劉巨容和淄州刺史曹全晸合兵,大破之於荊門(今荊門市),俘斬十分之七八,黃巢與尚讓收餘眾渡江東走,這時的劉巨容不但停止停止攻勢,還說了一番耐人尋味的話:

巨容曰:“國家喜負人,有急則撫存將士,不愛官賞,事寧則棄之,或更得罪;不若留賊以為富貴之資。--《資治通鑑.唐紀》

看來,“留賊以為富貴之資”是這些將領們的心裡話,指望他們徹底剿滅義軍看來是不可能了。

藩鎮的坐山觀虎鬥

在後期咄咄逼人的義軍鋒纓之下,藩帥們大抵是惶恐和期待的。

惶恐在於義軍士氣正旺,單個藩鎮的兵馬自保或許有餘,野戰必然不足,誰也不敢拿全部家當上演一把螳臂當車;

當時的藩鎮雖然是軍政一肩挑的形同獨立王國,但始終還是受朝廷節制甚多,加之對於卸磨殺驢的隱憂和黃巢“秋毫無犯”的作風,倘若唐廷崩潰,正是渾水摸魚的最佳時機,故而惶恐之餘又多了一絲小小的期待。

“昔龐勳滅,康承訓即得罪。吾屬雖成功,其免禍乎?不如留賊,不幸為天子,我不失作功臣。”--招討使宋威

故而大家不約而同地選擇了隔岸觀火,畢竟雙方鹿死誰手尚未可知。雖然唐廷的衰敗肉眼可見,但百餘年前盛世更為浩大的安史叛軍尚且無功而返,藩帥都不想為了一個行將就木的朝廷殉葬,相反,沒有動靜反而安全,甚至能夠成為日後投效新政權的投名狀。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藩鎮的行為蘊含著古老的中國智慧

而在黃巢佔領長安之後,各藩鎮或繼續擁兵自重,或被迫暫時倒戈。例如河中節度使李都在義軍分兵進逼之下“不能支”而投降;忠武節度使周岌也因“不能獨立拒賊”而降附。投降義軍有關內、河南等藩鎮以及河中節度使等十八個藩鎮,和大同、河東、昭義三個,約佔全國四十八個藩鎮的百分之四十。這與《冊府元龜》稱‘屈偽廷者十三四’的說法基本相符。

至少總之從表面上看來,關東的藩鎮對對於唐王朝並無什麼深厚的感情。


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莊子.養生主》

梁惠王的庖丁,一把快刀用了十九年也毫無折損,說來黃巢的也頗得真傳。

詩人黃巢的潑天手段

從戰略上來講,義軍是典型的斬首戰術。

自從廣州出發之後,黃巢的戰略目標相當明顯,那就是直取長安,一路上並非沒有抵抗,但總歸是打的贏就打,打不贏就繞,所幸官軍並沒有緊緊跟隨。

“巢自稱天補大將軍,轉碟諸軍,雲,‘各宜守壘,勿犯吾鋒!吾將入東都,即至京邑,自欲問罪,無預眾人。”--《資治通鑑》

在進軍長安之前,黃巢充分利用個藩鎮微妙的心理,發起了一輪心理戰,或者說是統一戰線。在與各藩鎮“秋毫無犯”的情況下一路向西,當月的十七日東都留守劉允章率留守的文武百官投降,次月攻破潼關。

從戰術上說,義軍屬於流動作戰。

在史冊對黃巢的記載中,其軍事生涯中充滿了各種攻城“不克”和戰場“大敗”,而結果就往往是“東走”或者“北趣”,打下來的城池也沒有留守部隊,大概補給一番之後就上路了。故而黃巢對地方的破壞是毀滅性的,比如廣州被屠城,江陵這樣的千年重鎮也被付之一炬。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這樣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

首先,在藩鎮林立的格局下,到處都是職業化的軍隊,建立根據地與藩鎮的割據性有著天然的衝突,為了達成斬首的目標勢必要做出正確的取捨;

其次,令圍剿的官兵沒有準確的戰略目標,行軍帶著全部家當上路,對於集中力量突破長安防線是極為有利的。

當然,壞處也大,一會再講。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朱德庸漫畫:庖丁解牛

總之,黃巢帶領的義軍就像庖丁手中那把鋒利的剔骨尖刀,專門遊走在朝廷統治的薄弱環節,避重就輕,以戰養戰,終於直取長安,一擊得手。


後世總結黃巢起義失敗的原因,往往歸結於義軍沒有建立一個穩定的根據地,導致不能獲得後方強有力的支持,故而在藩鎮和朝廷兵馬的反撲下走向滅亡。

但筆者並不認同。

戰略決定戰術:曾經的默契

試想,既然唐廷實力猶存,何以放任義軍流竄中原長達7年之久?固若金湯的潼關和滿天下的藩鎮都抵擋不了堪稱烏合之眾的義軍呢?

反過來說,黃巢從進入長安到身死敗亡不過三年,在佔領長安驅逐僖宗這樣極為有利的局面下義軍何以走向崩潰呢?已經投靠的藩鎮們何以再次反水?

顯然這樣的結論過於草率了。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鑑於藩鎮的特殊性,義軍可以把他們揍個半死,搶他們糧食和財物,卻不能動對方的地盤,如果這樣勢必會引起反感,甚至同仇敵愾。

換句話說,藩鎮得以毫髮無傷地改旗易幟的關鍵在於其自保有餘的實力,如果想盡快完成攻取長安的戰略目標,那就勢必要跟藩鎮集團有一定和妥協,並達成一定的默契。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詩人黃巢的“遠方”

可是,拿下長安之後的黃巢,放眼天下還能去哪裡流竄呢?

的確,沒有根據地的勢力從來未能全取天下,但是再想想,李唐從何而來的呢?留給黃巢的唯一道路就是以關中為根基,進而攻略四方,全取天下。

但不同的是,隋末的天下是群雄逐鹿,互不買賬,而義軍面對的是死而不僵的李唐和有著共同利益訴求的藩鎮,他們依舊是一個利益共同體。

從目送到圍攻:藩鎮態度兩重天

從攻略關中到建立大齊政權,雖然沒多少誠意,但至少淮河以北的多數藩鎮向長安的新主子都表達了臣服。然而自從鄭畋在龍陂坡打響反黃第一槍,並通過傳檄天下共擊黃巢喚醒各藩鎮“降賊”的羞恥感之後,各藩鎮彷彿如夢初醒,很快形成了對長安的圍攻之勢。

諸葛爽、齊克儉、朱玫來了,朱溫反了,而最為恐怖的李克用沙陀族騎兵也來了,幾番大戰之下義軍折損嚴重,長安很快就待不下去了。

既然有這麼大的能量,那當年為何都目送義軍呢?其實真相只有一個:攻守易形。

進長安之前大家非敵非友,而後來的大齊政權顯然不是前來搶劫的回紇或者吐蕃,他們接下來的任務就是建立關中根據地。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忙著建立大齊政權的義軍

這勢必要動許多人的蛋糕,想要樹立大齊的合法性和權威性,勢必需要藩鎮集團的“投名狀”,故而新生大大齊政權很快向各路藩鎮調集資源,甚至可以說遲早要收拾他們。

顯然,新主子的命令並不好使。在各藩鎮看來,唐廷都沒提過這麼多要求,何況是一個屁股還沒坐熱的草頭皇帝呢?

在藩鎮眼中,黃巢拿下長安是喜聞樂見的,這樣可以最大程度打擊唐廷的“勢”,進而攫取更大的自主權。而義軍只是他們的利用對象,他們真正想要的自由,唯有聯手做掉黃巢之後才能實現。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決戰之時黃巢才體會到藩鎮的強大

基於“斬首”的戰略,一路上必定是避重就輕,故而義軍從未對藩鎮勢力進行過毀滅性的打擊,現在才是雙方的決戰時刻。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不好意思,放錯圖了

當黃巢得意志滿地看著“滿城盡帶黃金甲”時,必然想不到那就是他一生的頂點,此後他再無當年轉戰大江南北而智珠在握的氣度,一錯再錯,一敗再敗,最終身隕虎狼谷。

詩人黃巢的失敗

自古英雄末路,都會昏招迭出。對於義軍而言,長安保衛戰和與藩鎮的翻臉都不可避免,失敗的根源在於義軍和藩鎮集團的實力對比,他犯下的錯誤另有其他。

第一個錯誤在於未能及時追擊唐朝餘孽,唐僖宗所代表的“正統”依然很有號召力,至少是藩鎮聯手的藉口。看來安史之亂的前車之鑑貌似並未給詩人黃巢帶來多少啟發,對比先前之果敢英毅,他顯然是膨脹了。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黃巢犯了兵家之大忌

第二在於撤退路上意氣用事,圍攻陳州三百多天而不能克,沒有後勤支持而重兵囿於堅城之下,導致痛打落水狗的各路官軍順利合圍,實乃取死之道。

黃巢死了之後李唐仍在,但也就剩一口氣了。

結語:封建時代上半場結束的哨聲

“神策軍士皆長安富家子,厚得稟賜,但華衣怒馬,憑勢使氣,未嘗更戰陳。聞當出征,父子聚泣,多以金帛僱病坊貧人代行,往往不能操兵。”--《資治通鑑》

讀到此處,筆者禁不住感慨:大唐真的是要完了。

想當年漁陽顰鼓陣陣傳來,河北鐵騎勢如破竹,卻尚有張巡一人一城死守江淮門戶,有顏杲卿捨生取義怒罵安祿山,有郭子儀和李光弼這樣的隻手擎天的英雄,還有李泌這樣談笑定天下的謀臣,而現在卻只見一群喊爹叫孃的少爺兵。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讀詩人黃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盛唐氣象將永遠成為回憶

也許區別在於,當年的臣民們尚且可以回憶開元盛世的美好,而當下的藩鎮卻只想著憧憬明天的自由吧。

後人說起黃巢都滿是唏噓,其實他離改朝換代差的遠不止臨門一腳,終究只是個攪局者而已。然而黃巢起義帶來的蝴蝶效應是宏遠而巨大的,遠非生靈塗炭或者改朝換代等詞彙可以描述:如果以唐宋之交作為封建時代分水嶺的話,那他吹響的就是上半場結束的哨聲。

下一章筆者將繼續分析黃巢起義被動的劃時代意義:非我所願,卻造新天!敬請期待。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