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百鳴談香港迴歸20年:平穩

黃百鳴 許鞍華 傾城之戀 花樣年華 觀察者網 2017-06-23

【文/觀察者網 徐喆】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有大量的香港電影在演繹20世紀30年代老上海題材,形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

比如比如許鞍華的《傾城之戀》、《半生緣》、《上海假期》,又比如關錦鵬的《長恨歌》、《阮玲玉》等等等等……

黃百鳴談香港迴歸20年:平穩

電影《傾城之戀》劇照(圖片來自豆瓣)

而其中,王家衛執導的《花樣年華》更是將香港導演的上海情結髮揮到了極致。在他的電影裡,片中女子無時不著的搖曳生姿的旗袍、西餐廳裡的刀叉和千島醬、黑膠唱片裡周璇唱著的那首《花樣的年華》以及場景裡無處不氤氳的“小資情調”......無不體現出獨特的上海風味。

黃百鳴談香港迴歸20年:平穩

電影《花樣年華》劇照(圖片來自豆瓣)

為什麼近年來老上海頻頻出現在香港電影中?香港電影和上海電影是否有什麼特別淵源?

昨天(6月21日)下午,第20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滬港電影合作交流論壇”在上海舉行。正逢香港迴歸20週年之際,香港導演兼製片人黃百鳴、上海電影集團董事長任仲倫、香港導演唐季禮、香港導演許鞍華亮相論壇,來自上海和香港的電影人藉此回顧了滬港兩地電影文化交流與合作成果,並呼籲集中華語電影力量,共同努力將中國電影“帶出去”。

談及香港迴歸這20年,黃百鳴用一個詞概括:平穩。

黃百鳴談香港迴歸20年:平穩

回眸上海電影和香港電影發展史,會發現其中有許多相似,上海和香港,是中國最早出現電影的城市,也是中國被最早攝入電影的城市。上海和香港可謂是中國電影的發祥地,在中國電影史上是頗為相似的姊妹城市。

作為中國電影的兩大重要地標,上海與香港在電影領域的合作交流長達一個世紀,為華語電影的發展注入力量。

談及香港電影人心中的“上海情結”,出席論壇的三位香港導演分別聊起了自己與上海的淵源。

黃百鳴談香港迴歸20年:平穩

著名導演黃百鳴坦言,自己與上海特別有緣。

1997年香港迴歸前,黃百鳴的電影《我要活下去》就由上海院線發行。香港迴歸後,黃百鳴的許多電影都是在上海進行的拍攝。

黃百鳴激動地說,“跟上海合作,非常靠譜”。他表示,“上海對電影產業非常支持,我們拍戲覺得很舒服,好像是在家裡拍戲一樣。”

另外,黃百鳴還自曝自己是個上海女婿。

同樣的,許鞍華導演也表示很喜歡上海,她也在上海拍了很多電影,比如前文提到的《傾城之戀》、《半生緣》、《上海假期》等。

黃百鳴談香港迴歸20年:平穩

許鞍華認為,滬港兩地在文化和生活方式方面有其共通性,“我們那一代的中產階級其實都是離不開上海的。我媽媽那一輩的人如果要去剪頭髮,一定是要找上海理髮師的,覺得那樣才酷。包括做旗袍,也一定是找上海師傅。所以說上海市香港文化的一部分。我覺得上海人是尊重品味和生活細節的代表,我們從小就聽老一輩說,上海是冒險家的樂園。”

當談到如何能將香港電影既能保持“原汁原味”,又能在這基礎上迎合內地觀眾口味,許鞍華表示,人的情感是可以“快遞”的,不分地域。

而香港導演唐季禮則提出:“對於當下的主流觀眾來說,大家生活節奏都很快,工作也很忙,電影需要有足夠的吸引力才能讓觀眾走進院線。作為香港電影來說,要考慮到文化、語言的因素,如何分析、創新,不斷找尋市場需求拍出觀眾想看的電影,讓電影‘走出去’才最重要”。

黃百鳴談香港迴歸20年:平穩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