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100年前,花木蘭就已經被美國人熟知

最近,迪士尼發佈了最新的真人版《花木蘭》預告片。相比國內都在吐槽,花木蘭的妝為什麼那麼醜?為什麼有土樓?花木蘭是福建人?

國外卻是一邊倒地叫好,預告片24小時內點擊超過1.75億次,高居影史第七,許多老外甚至說,花木蘭是自己的童年偶像。

從“丹鳳眼”到劉亦菲,這段“回家”的路,花木蘭走了100年

為什麼“花木蘭”在國外有那麼大的影響力?

當然,1998年迪士尼拍的動畫電影《花木蘭》起了重要的作用,可實際上,迪士尼選擇本不是公主的花木蘭,背後卻有著一段百年的厚重歷史。

將時間從《花木蘭》即將上映的2020年,往前推100年,在1920年,一個叫張彭春的男人將花木蘭帶到了美國。

大家都知道八國聯軍侵華,簽了《辛丑條約》,其中賠款就叫庚子賠款。後來一戰爆發,為了拉攏中國,幾個國家決定將賠款作為教育基金,於是就有了庚子賠款留學生。這批留學生中許多人,日後都成為影響中國的人物,比如胡適、竺可楨、梅貽琦等。

從“丹鳳眼”到劉亦菲,這段“回家”的路,花木蘭走了100年

▲ 第一批庚子賠款留美學生

張彭春就是庚子賠款留美學生,這個名字可能有點陌生,但其實張彭春是成就遠大於名氣的民國著名教育家。

從“丹鳳眼”到劉亦菲,這段“回家”的路,花木蘭走了100年

▲ 張彭春老先生

張彭春學成歸國後,致力於傳播和推廣西方戲劇理論和舞臺藝術。當時正在南開唸書的周恩來曾撰文稱讚新劇:“頗多引人入勝之處,佳音佳景,兩極妙矣”。

《雷雨》的作者,中國話劇大師曹禺先生也是張彭春的學生。《雷雨》的序言上寫到“我將這本戲獻給我的導師張彭春先生,他是第一個啟發我接近戲劇的人”。

他還曾幫助梅蘭芳到美國和蘇聯演出,促進京劇走向世界。

但是,在1910年剛到美國時,張彭春在舞臺上看到的,卻都是被醜化的中國人。當時美國正處於《排華法案》,而一個鬱郁不得志的九流英國作家薩克斯,藉著醜化中國的機會,憑藉他創造的“傅滿洲”形象一炮而紅。而傅滿洲的形象也一度成為“中國符號”,讓西方人活在錯誤的認知裡。

從“丹鳳眼”到劉亦菲,這段“回家”的路,花木蘭走了100年

▲ 傅滿洲形象,漫威新英雄“上氣”的父親

於是張彭春決定站出來,將一個真正的中國故事用真正的中國形式帶給美國的觀眾,他想到了“花木蘭”。

在精心的創作和排演過後,《木蘭》舞臺劇於1921年2月至3月於紐約和華盛頓連演八場,大獲成功。一位美國戲劇評論家讚歎這部戲“真實展現了中國舞臺傳統,比一些在西方很受歡迎的對中國文化的拙劣模仿要深刻得多。”

當時飾演將軍的洪深,後來回憶說,《木蘭》在美國的成功使得“後來梅蘭芳不用英文的中國舊戲的表演,在美國有被人歡迎的可能。”


二、迪士尼第一部以中國人為主角的動畫電影

張彭春的努力將“花木蘭”帶到了美國,更重要的是,他為日後的動畫電影花木蘭打下了基礎。

在90年代,如果要讓美國人選一個最熟知的中國女性,花木蘭絕對是當仁不讓的第一。原因在於,美國的三年級教材就有《民謠花木蘭》,而這離不開張彭春們的努力。

從“丹鳳眼”到劉亦菲,這段“回家”的路,花木蘭走了100年

▲ 英文版《木蘭辭》

所以當迪士尼準備加入一位東方公主時,花木蘭很自然地進入了人們的視線。可實際上,在花木蘭的核心價值觀上,有過激烈的爭議。

主創們在初讀《木蘭辭》後,憑直覺摒棄了花木蘭“代父從軍”的動機。在他們看來,“代父從軍”仍是東方父權社會的一種標誌、是不進步、不適合西方社會的。作為一名女英雄,花木蘭理應打破這種牢籠,將踏上戰場視作一種對命運的抗爭,好萊塢英雄大片都是這個套路。

可是在修改了幾稿後,都無法令人滿意。原因在於,《木蘭辭》的背後是中華文明的儒家思想,而在花木蘭身上,則是兩個字:“忠”和“孝”。為父從軍,是孝,保家衛國,是忠。正如《論語》中孔子提出的思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最後,主創們終於瞭解到,只有保留“忠孝”這樣的東方價值觀,才能真正尊重原故事,體現故事的精髓。當然,在此之上,加入美國的幽默感,自由追求愛情這樣的分支,則可以讓花木蘭成為溝通東西方的橋樑。

事實上,從中外網友的吐槽上也可以看出區別。國內網友吐槽都集中在,歷史背景、歷史細節、演員表情之類的,而老外吐槽最多的則是,為什麼木蘭的愛人李翔不見了?為什麼阿拉丁可以有神燈,木蘭不能有木須龍?

從“丹鳳眼”到劉亦菲,這段“回家”的路,花木蘭走了100年

▲ 國外網友將燈神威爾史密斯P成木須龍

當1998年,動畫版《花木蘭》上映時,在國內,也許大家會覺得是一部不錯的動畫電影。可是,在國外,這卻是一部有革命性意義的影片。當時動畫電影中極少出現亞洲面孔,花木蘭成為第一個被西方人接受的,併為之歡呼的東方歷史人物。

從“丹鳳眼”到劉亦菲,這段“回家”的路,花木蘭走了100年

花木蘭鼓舞了在西方的亞裔,一個普通的軍戶家的女兒,也可以成為巾幗女英雄,就像勤勞而又低調的亞洲人一樣,他們太需要有人能為他們發聲了,而這個人就是“花木蘭公主”。

當然,如果要說1998年的那部《花木蘭》的美中不足,我覺得就是“丹鳳眼”了。這就需要講講這次真人版花木蘭的選角了。

三、第一位真正東方審美的花木蘭

關於這次預告片,許多人吐槽劇中劉亦菲的演技。當然,演技這個事情見仁見智,我想說的是,這是第一次由一個從東方審美上的也能稱得上神仙姐姐的中國女演員來飾演花木蘭,這段話說起來有點繞。

你可以回想一下,過去西方人找的能代表東方形象的女性都是什麼樣的?

從“丹鳳眼”到劉亦菲,這段“回家”的路,花木蘭走了100年

▲ 名模呂燕

中國超模是最典型的例子,首先聲明,能成為國際超模的中國模特都是萬里挑一,且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她們都值得擁有的一切,這點毋庸置疑,可是,西方審美真的對小眼睛有那麼“偏愛”嗎?

從“丹鳳眼”到劉亦菲,這段“回家”的路,花木蘭走了100年

▲ 名模雎曉雯

塌鼻樑、小眼睛、厚嘴脣、雀斑臉,這些在東方審美里都是缺點,但在西方人眼裡卻是“國際範”十足。

更不用提D&G故意拍的辱華廣告了,儘管事後勉勉強強地道歉,但卻透露出西方人骨子裡的傲慢與偏見。

從“丹鳳眼”到劉亦菲,這段“回家”的路,花木蘭走了100年

所以你很難和西方人解釋,什麼是東方審美里的中國美女,直到劉亦菲飾演的“花木蘭”出現。

這其中有3層重要意義:

1、經過這麼多年,中國的影響力終於讓美國人覺得,要尊重和認可這個國家的文化。

2、花木蘭是一箇中國傳統女性,不是日本人、韓國人、也不是一個華裔,而是一箇中國人。

3、只有經過東方審美認可的,才能被稱為東方美女。

我本人不是劉亦菲的粉絲,至於她的演技,坦率地說,相比周迅、章子怡、鞏俐距離是有點大。但至少劉亦菲的相貌,在東方審美里肯定達到美女的標準了,否則也不會被叫“神仙姐姐”了。

從“丹鳳眼”到劉亦菲,這段“回家”的路,花木蘭走了100年

而以後你和老外解釋,什麼樣的美女才叫東方美女,你就告訴他,花木蘭這樣的。

《花木蘭》要2020年上映,雖然有許多歷史細節對不上,雖然劉亦菲演技有待提高,雖然美國人不知道還會加進去哪些好萊塢元素。

但還是請你支持《花木蘭》,因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花木蘭終於“回家”了,而這段回家的路,木蘭艱苦地走了100年。


參考資料:

《跨越百年的征途:花木蘭在美國》

《外國影視中體現的文化差異初探——以好萊塢影片《花木蘭》為例》

《中美《木蘭詩》與《民謠花木蘭》比較分析》

《“花木蘭”系列動畫電影研究》

《漫威首個華裔超級英雄,竟然有個醜化中國的爹?!》

《滄海拾遺——談民國大師張彭春先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