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版《花木蘭》的預告出來後,在網上引起了熱議;

有人覺得很期待,因為童年看的“米老鼠”動畫電影,又出真人版了,而且是中國題材的;

中國目前不能自己拍“大片”版《花木蘭》,這不能怪中國電影人

有人卻拼命吐槽,吐槽劉亦菲的造型,吐槽男主太醜,吐槽土樓.............

過度“理智”者,扯到華為去了,吐槽華為是不是暗地裡賣了廣告?;

過度愛國者,又吐槽主演的人幾乎都是華人;

中國目前不能自己拍“大片”版《花木蘭》,這不能怪中國電影人

除了期待和吐槽外,還有一種網友,是多愁善感型的,他們就感慨:

“為什麼”大片“版的《花木蘭》,我們中國電影公司拍不出來呢?”

他們看完《花木蘭》的預告後,就瞬間聯想到我們的國產電影,感慨我們國產電影的不行。

其實我們中國的電影公司,目前不能拍,或難拍出”大片“版的《花木蘭》,這真不能怪中國電影人

拍不出,或者說很難拍出,那是因為我們的條件不夠成熟。

中國目前不能自己拍“大片”版《花木蘭》,這不能怪中國電影人

電影是一種藝術,更加是商品

導演:“老闆,這部電影的取景地太Low了, 特效太渣了,能不能加一個億預算?”
電影公司老闆:“哦~~, 當然可以啦,其實什麼都可以,如果你能自己掏錢!!!
我有個更好建議,換個導演會更好!”
導演:“呃,這....."

以上對話純屬虛構,不過反映了一個問題,就是:

大片不是你想拍,就能拍的!

對於電影公司來說,一部電影的好與壞,更在於它是不是一件好“商品”!

因為電影不僅是藝術,更加是一種商品。

中國目前不能自己拍“大片”版《花木蘭》,這不能怪中國電影人

拍電影的時候,電影公司最看重的東西,可能是以下三個因素:

利潤,成本,風險

利潤就是最終能收穫多少票房,賺多少錢;

成本就是實際要投入多少錢;

風險就是會不會虧錢?;

從這三個因素考慮,你就知道為什麼中國的公司,目前拍不出,或很難拍出“大片版”的《花木蘭》了;

中國目前不能自己拍“大片”版《花木蘭》,這不能怪中國電影人

/1/

從成本方面考慮

迪士尼版的《花木蘭》製作成本有多高,你知道嗎?

據IMDB的數據,是2.9億美元!!!

幾乎接近《復聯3》的製作成本,摺合成人民幣,就差不多等於20億人民幣了!

這成本對於中國的電影公司來說,就是天文數字;

因為2億人民幣的製作成本對於中國電影來說來,已經是拍不起了,更別說20億!

中國目前不能自己拍“大片”版《花木蘭》,這不能怪中國電影人

所以我們的電影公司是不敢投,甚至是沒錢拍的;

/2/

從利潤和風險方面考慮

中國的文化輸出還不夠強,中國公司拍的電影,目前90%以上的票房來源,主要靠大陸市場!

而一部電影,總票房至少為成本的3倍,才能回本;

如果我們按迪士尼的規格去拍《花木蘭》,票房至少要超過《戰狼2》(56.8億人民幣)才能不虧!

難度比國足獲世界盃還難!

如果中國電影公司按迪士尼的規格來拍《花木蘭》,肯定是虧定的,而且還會讓公司倒閉!

就算將標準降低,用5,6億的成本,也就是按《紅海行動》的規格來拍,對中國電影公司來說,壓力也很大!

中國目前不能自己拍“大片”版《花木蘭》,這不能怪中國電影人

紅海行動

因為用5,6億的成本拍電影,那麼票房至少要15億才能回本!

在內地電影史上,國產片中,票房能超過15億的,就只有12部電影而已!

用5億拍電影,回本的難度也不少,因此很多電影公司連“標配版”的《花木蘭》都不敢拍的;

投資5,6億,萬一失敗了,公司可能會元氣大傷,所以真的不敢亂拍;

《紅海行動》投資成本是5個億,背後還要32間公司共同投資,共同分攤風險呢;

對於大部分電影公司來說,與其投資5,6億拍大片去“賭一把”;

倒不如,拿同樣的錢,拍7,8部喜劇,可能賺的更多;

中國目前不能自己拍“大片”版《花木蘭》,這不能怪中國電影人

《西紅柿首富》

總之,我們目前拍不出,或者難拍出“大片”版《花木蘭》,最關鍵的原因就是錢的問題!

覺得賺不了錢,擔心虧錢,所以不敢拍!

不僅中國,其他國家都一樣!

像韓國,牛逼的劇情片有很多,但就是很少大片,原因就是市場小,拍不起大片;

像日本,50,60年代已經有黑澤明這位牛逼的導演,但至今日本仍然很少拍大片,那還不是因為市場小,拍不起大片!

中國目前不能自己拍“大片”版《花木蘭》,這不能怪中國電影人

黑澤明(左一)

其實全球也只有美國是正常拍大片的!

那是因為它不僅本國是全球最大的票房市場,而且它文化輸出能力強,在全世界也能收穫巨大票房!

它的市場如此龐大,所以它才敢經常拍大片;

而迪士尼作為現在好萊塢最“財大氣粗”的電影公司,而且“花木蘭”是大IP, 所以它才敢2.9億美元拍《花木蘭》。

中國目前不能自己拍“大片”版《花木蘭》,這不能怪中國電影人

中國電影工業還不成熟,仍然需要時間積累

拍《花木蘭》這種大片,就有點像“練內功”;

就算是我們市場大了,我們的電影公司有錢了,也未必能馬上拍出來的;

因為我們的電影工業還不夠成熟,需要一些時間去積累,才能穩定地拍大片;

像美國,為什麼能拍出那麼多高質量的大片?

除了市場原因,也是因為他們的電影工業比較成熟;

中國目前不能自己拍“大片”版《花木蘭》,這不能怪中國電影人

《2001太空漫遊》

在上世紀60,70年代,在我們很多國人還不知道電影是什麼的時候,好萊塢已經拍出了《2001太空漫遊》,《教父》,《星球大戰》等經典的影片;

發展到現在,他們的電影工業體系已經非常成熟,拍大片對於他們來說就是家常便飯,所以能輕鬆產出高質量大片;

而我們才剛剛開始了起步而已,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像今年,我們才拍出一部比較像樣的科幻片《流浪地球》,所以我們要走的路還長呢;

中國目前不能自己拍“大片”版《花木蘭》,這不能怪中國電影人

《流浪地球》

補充,支持進口大片不等於送錢給外國!

《花木蘭》預告出來後,看到有人期待《花木蘭》,有部分人就會諷刺地說:“某些國人太丟臉了,這麼瘋狂地支持外國電影,白白給外國人送錢了!”

有這種想法的人,應該糾正了,

因為看進口的電影,真不等於送錢給外國人!

中國目前不能自己拍“大片”版《花木蘭》,這不能怪中國電影人

如果一張電影票的票價是60元,其實製片公司就賺大約20元而已;

剩下的錢,其實都是進了我們國人的口袋,因為有部分給了我們的電影院,有部分要給我們交稅,有部分要給我們其他中間渠道;

因此,看外國的電影,其實只是有部分的錢是給外國賺的,剩下的還是進入國人的口袋的!

而且,更殘酷的真相是:

國產片不夠成熟,拍了很多爛片,賣不出去,養活不了電影院,有時候是要靠進口大片才能賺錢,才能養活電影院的!

中國目前不能自己拍“大片”版《花木蘭》,這不能怪中國電影人

幸虧這幾年有《戰狼2》,《流浪地球》,《紅海行動》這些國產的票房怪獸,給國產片長長志氣!

趨勢:國產爛片永遠都會有,但高質量國產大片會越來越多

中國目前不能自己拍“大片”版《花木蘭》,也不用太悲哀,因為我們只是發展中國家而已!

按目前大陸電影市場發展的趨勢,國產爛片永遠都會有,但高質量的大片會越來越多的;

中國目前不能自己拍“大片”版《花木蘭》,這不能怪中國電影人

因為這十年來,中國電影市場發展太猛了!

2010年,大陸的年度總票房才100億,而2018年,已經突破了600億,翻了6倍!

中國目前不能自己拍“大片”版《花木蘭》,這不能怪中國電影人

市場大了,將能養活更多種類的電影,也能讓更多公司敢“賭一賭”,拍大片!

大陸目前票房能超15億人民幣的電影,幾乎都在這2,3年出現的!

這給中國的電影公司更多信心,更敢冒風險嘗試了!

像新片《緊急救援》的製作成本據說已經達到了7億人民幣!原因就是前年的《紅海行動》表現良好;

中國目前不能自己拍“大片”版《花木蘭》,這不能怪中國電影人

《緊急救援》

而且中國觀眾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了;

過往,只要是進口大片,特效一流,基本票房至少賺6,7億;

但現在就不是這樣說了,進口大片如果僅有特效,沒什麼亮點,票房表現也不會好到哪裡去的;

中國觀眾的要求提高,也會刺激中國電影公司拼命拍高質量電影;

因為高質量電影更有機會成為爆款,更能賺大錢;

相信很多中國電影公司為了錢,會拼命衝多幾部《我不是藥神》出來的!

中國目前不能自己拍“大片”版《花木蘭》,這不能怪中國電影人

《我不是藥神》

所以在未來,中國電影市場肯定會出現越來越多的高質量大片!

洞察影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