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票房下行,迪士尼電影卻迎來好時候。

7月8日凌晨,迪士尼電影官方微博發佈了由劉亦菲主演的迪士尼電影《花木蘭》首支中文預告,瞬時登上熱搜。颯爽劉亦菲、福建土樓,富有歷史感妝容等,均成為討論熱點。

該片改編自源於中國民間傳說的迪士尼動畫,講述花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的故事,也是真人電影中,首個華人迪士尼公主

在《花木蘭》中,華人演員星光熠熠,除劉亦菲飾演花木蘭外,還有李連杰飾演皇帝,鞏俐飾演反派女巫,甄子丹飾演木蘭導師,演員鄭佩佩亦有出演。電影定檔2020年3月27日北美上映,中國內地上映時間待定。

劉亦菲版花木蘭全球刷屏,唯獨中國觀眾傻了眼

圖片來源:貓眼電影

電影還沒上映,劉亦菲就飽受了巨大的爭議,有網友甚至上升到了迪士尼的“選角審美”。然而在首支預告片發出後,大多數網友對劉亦菲的表現持了肯定態度,這位首個華人迪士尼公主,打戲和眼神戲都相當漂亮。

其實文化這件事,不可能讓老外來完全吃透。我們從《花木蘭》中,看到更多的是前所未有的熱度,和迪士尼對中國電影市場的空前野心。

迪士尼花木蘭“對鏡貼花黃”

各路“段子手”上線調侃

預告視頻一開場,由劉亦菲出演的花木蘭,剛騎馬歸家就被操辦了婚姻。

劉亦菲版花木蘭全球刷屏,唯獨中國觀眾傻了眼

木蘭的家類似福建土樓

在木蘭答應婚事後,呈現了木蘭“對鏡貼花黃”和練武的畫面,另外配有鄭佩佩的旁白:“嫻靜、沉著、淑雅、守禮是成為好妻子應有的品質。”

劉亦菲版花木蘭全球刷屏,唯獨中國觀眾傻了眼

木蘭的額黃妝鏡頭

據瞭解,額黃妝中的花子,是古代婦女臉部的裝飾品。它是用彩色光紙、綢羅、雲母片、蟬翼、蜻蜒翅乃至魚骨等為原料,染成金黃、霽紅或翠綠等色,剪作花、鳥、魚等形,粘貼於額頭、酒靨、嘴角、鬢邊等處。

因所貼部位及飾物質、色狀不同,又有“折枝花子”、“花油花子”、“花勝”、“羅勝”、“花靨”、“眉翠”、“翠鈿”、“金鈿”等名目。起自秦代,至南北朝隋唐時始成為流行的婦女面飾。

而在旁白還未結束時,緊接著出現了木蘭多個殺敵鏡頭,武打動作飄逸,箭術精準高明。

劉亦菲版花木蘭全球刷屏,唯獨中國觀眾傻了眼

木蘭空中360度迴旋殺敵鏡頭

整個宣傳片最後,以木蘭一句“我的職責,就是戰鬥”畫上句號。

劉亦菲版花木蘭全球刷屏,唯獨中國觀眾傻了眼

該宣傳片一經放出,立即被網友們送上熱搜。網友們都對宣傳視頻裡的木蘭打戲給予了高度評價。

劉亦菲版花木蘭全球刷屏,唯獨中國觀眾傻了眼

而對於木蘭的對鏡貼花黃,網友也紛紛點贊稱,劇組還原度非常高。

劉亦菲版花木蘭全球刷屏,唯獨中國觀眾傻了眼

但通過這支預告片,妝容、歷史還原度、語言竟然成了最大的“槽點”,各路“段子手”上線調侃。

首先是妝容,中國網友普遍對於電影版的花木蘭妝容不太買單,戲稱“神仙姐姐變成了佟掌櫃”。截至目前,微博上#劉亦菲的妝容#累計7.6萬討論、3.4億的閱讀。

劉亦菲版花木蘭全球刷屏,唯獨中國觀眾傻了眼

這部預告片在國外也引起了熱議,不過和國內不同,老外沒有那麼多文化上的解構。

作為迪士尼“公主”系列的又一新作,《花木蘭》在國外熱度很大,剛一推出就上了熱搜榜。

不過在熱搜榜的評論裡,老外們紛紛納悶,為啥花木蘭要把華為寫腦門上……

劉亦菲版花木蘭全球刷屏,唯獨中國觀眾傻了眼

看著確實有點像華為logo

對此,有中國網遊評論到:為什麼要在腦門上畫華為呢?可能是因為,她要為家族帶來“榮耀”吧。

劉亦菲版花木蘭全球刷屏,唯獨中國觀眾傻了眼

……於是,花木蘭給長輩買了臺榮耀

劉亦菲版花木蘭全球刷屏,唯獨中國觀眾傻了眼

不過,玩笑歸玩笑,很多網友也自發地出來科普:劉亦菲的這個妝容,其實是高度還原南北朝時的潮流的。劇組有心了。

劉亦菲版花木蘭全球刷屏,唯獨中國觀眾傻了眼

我們追溯回魏晉南北朝的歷史,會發現電影中的妝容其實有跡可循。古代受制於技術,女子為了追求白皙的妝容主要依靠鉛粉,所以造成了現代人看來“臉和脖子兩個顏色”的尷尬局面。

另外,也有網友吐槽了預告片中出現的取景地“福建土樓”。因為原作品中花木蘭是北方人,攻打的是匈奴,不應該出現這麼錯亂的設定。但“fa木蘭”,外國人恐怕對花木蘭的家鄉確實出現了理解錯誤。

還有說理解不了《花木蘭》明明全是亞裔、黃種人,卻都說英文齣戲的。迪士尼的作品是拍給全球觀眾看的,來自德國的《睡美人》《灰姑娘》,來自丹麥的《小美人魚》也都說英文。

迪士尼從1000多人中選擇了亞裔的劉亦菲作為主角,而花木蘭本身就是中國人,現在終於以真人電影的形式搬上大銀幕,也是一種文化輸出。

迪士尼信奉“拿來主義”

花木蘭或成最早女性超級英雄

1998年,迪士尼歷時兩年、耗資1億美元的電腦動畫電影《花木蘭》正式上映,這也是迪士尼第一次選擇將中國古代民間故事製作為動畫作品,這位在中國文學經典中對家的孝與對國的忠高度統一的女性形象,也成為了迪士尼官方認證的第八位公主(Princess)。

在外網,迪士尼公主的人氣中,花木蘭是名副其實的第一名。

劉亦菲版花木蘭全球刷屏,唯獨中國觀眾傻了眼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8年,迪士尼官方認證的公主共有14位。與最初代例如白雪公主、灰姑娘仙蒂公主、睡美人愛洛公主這樣面對命運不公,只能等待王子“拯救”的傻白甜公主不同,隨著美國女性地位日益提高,以花木蘭為代表的迪士尼公主自我意識開始覺醒,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以認識和反思自我為主題的《花木蘭》的主題曲《Reflection》。或許可以說,孔武有力的花木蘭是在“黑寡婦”等之前,迪士尼最早期的女性超級英雄。

《花木蘭》動畫耗資1億,歷時2年完成。迪士尼對還原中國文化做出了很多努力,例如迪士尼研究了中國武術的一招一式,同時作品具有中國水墨畫的風格,音樂也採用了多種東方樂器和許多中國旋律。

劉亦菲版花木蘭全球刷屏,唯獨中國觀眾傻了眼

圖片來源:貓眼電影

動畫版《花木蘭》讓這位中國女性在美國家喻戶曉,《花木蘭》當年在全球取得3億美元票房,並獲得了1999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配樂獎提名。不過,當年的3億票房主要由歐美觀眾貢獻,而在形象設計和故事情節改編上,《花木蘭》被重塑為更符合西方的審美和價值觀的形象。例如動畫版木蘭的丹鳳眼,小麥色皮膚都更符合西方人對中國女性的審美。

而在中國,花木蘭是一位傳說色彩極濃的巾幗英雄,不僅被列入中學課本,被千千萬萬的青年學生世代誦頌。花木蘭的事蹟和形象被搬上舞臺,長演不衰。所以《花木蘭》對於國外內,都有著不容小覷的影響力和爆發力。

事實上,迪士尼在充實自己的IP庫上,對於外國的故事或神話一向奉行“拿來主義”。除花木蘭之外,迪士尼公主中的茉莉公主原型來自阿拉伯故事集《一千零一夜》,1997年迪士尼推出的動畫片《大力士海格力斯》改編自希臘神話,2016年上映的《海洋奇緣》靈感來自居住在南太平洋小島上的波利尼西亞人。

迪士尼的“中國套路”

充滿著中國元素的《花木蘭》,在華票房形勢被看好,實際上,截至上半年,在國內票房困局下,迪士尼逆勢而上,成績相當搶眼。

上半年,迪士尼在華上映影片包括《驚奇隊長》、《小飛象》、《復仇者聯盟4》、《阿拉丁》、《玩具總動員4》,皆獲得不錯反響,其中,《復仇者聯盟4》以42.41億票房,登上中國影史外片票房第一,在全部影片中,票房亦排在第三。

據貓眼電影最新數據,《蜘蛛俠:英雄遠征》上映13天,中國內地票房已達12.2億元。蜘蛛俠系列電影官方微博也宣佈,《蜘蛛俠:英雄遠征》成為了漫威單人超級英雄電影總票房影史第一。漫威電影宇宙(目前23部)在中國內地的總票房也已突破200億元。2009年,迪士尼斥資42億美元收購了漫威。

下半年,迪士尼在華影片依舊被看好。包括即將上映的《獅子王》、8月上映的《阿特米斯奇幻歷險》、11月上映的《冰雪奇緣2》、12月上映的《星球大戰9》,均頗具商業賣相。

值得注意的是,迪士尼在華迎來高光時刻的背景是,國內票房下行。據燈塔數據,2019年上半年中國電影市場總票房為311.09億元,比2018年同期的320億元減少了2.78%。排除服務費後,2019上半年中國分賬票房為289.53億元,較2018年同期下降3.39%,也是近五年來首次出現負增長。從票房類型來看,國產片票房佔比為44.69%,不及進口片。

在這種情況下,以迪士尼為代表的美國大片“拯救”中國票房,似乎愈演愈烈。但這種狀況或許不太健康。

“在4—6線市場,觀眾對於國產片接受程度更高,這是國內市場基石,像印度寶萊塢就做得很好,好萊塢更多著力於全球市場,無法完全深入瞭解國內(需求)。”普華永道全球、中國內地及香港TMT行業主管合夥人周偉然如此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此外,多位院線高層認為,外片成為主流,對於國內產業鏈並無太大幫助,“高附加值都去海外了。”有上市院線高管稱。

另一頭,有電影公司創始人認為,中外影片過於鮮明的對比,有政策支持不夠問題。“像法國,對於國產片排片比是有要求的,《復聯4》當時一家獨大,完全沒有給國產片排片機會。現在的狀況的是,美國大片養著院線產業,太危險了。”他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

對於這一說法,有院線人士則認為,“更多是市場選擇”。

當然,迪士尼模式對國內產業亦有著推動作用。樂創文娛前董事長張昭表示,票房市場有限,電影公司的真正增量在於IP的後續開發,這是真正的工業化長鏈市場。“要打造中國版迪士尼。”他說。

洪泰大文娛產業基金合夥人金城坦承,迪士尼模式如何落地是個難題。“這二十年急著掙快錢,所以沒有人沉下心來去做IP打造。同時,國內的版權保護也有待優化。但更大的問題,在於產業整合,特別是人的整合。”

“從產業來說,雖然文化娛樂有很大的創意性,但工業化的生產體系能夠提高成功率與及格線,一個作品一旦成功,會有產業鏈下端去把它擴大化,裡面攫取巨大的利潤,用於去填補風險,且還有剩餘。我會在這一塊努力。”金城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文中投資建議僅供參考。

21財聞匯(jiayou21cbh)綜合:

21世紀經濟報道 作者: 賀泓源

每日經濟新聞 作者:畢媛媛 張春楠;觀察者網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