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歷史原創話劇《馬背搖籃》於“六.一”公演

為迎接中華人民共和國70華誕,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的重要指示精神,由北京市六一幼兒院、北京中視星廣文化傳媒聯合創作出品的大型紅色原創話劇—《馬背搖籃》於6月1日在北京國安劇院隆重公演。該劇以延安第二保育院“馬背搖籃”的紅色記憶為藝術創作源頭,第一次以話劇形式將延安第二保育院這段感人的歷史故事展現在舞臺上。

大型歷史原創話劇《馬背搖籃》於“六.一”公演

《馬背搖籃》是植根於北京市六一幼兒院(原延安第二保育院)74年紅色血脈不斷傳承的經典文藝作品。該劇格局開闊,立意深遠,體現出了藝術家們對紅色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對革命精神的精準把握,公演過後好評如潮,同時全國巡演計劃也在醞釀之中。該劇在藝術表現形式上也有了極大的改進與創新性,可謂亮點多多。深刻展現出軍地文藝工作者厚重的歷史使命感和對紅色經典文化高度的藝術領悟。

大型歷史原創話劇《馬背搖籃》於“六.一”公演

一、 還原紅色歷史 繼承優良傳統

這是一百三十六個七歲以下孩子馬背上的遠征;

這是兩年十個月用搖籃承載走過三千里的行程;

這是大人在孩子在、大人不在孩子也要在的堅定;

這是護送革命種子全部到達目的地神聖的使命!

大型歷史原創話劇《馬背搖籃》於“六.一”公演

話劇《馬背搖籃》的藝術創作,是以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進攻延安,延安黨政軍群進行戰略轉移為背景,著重敘述了延安第二保育院的廣大幼教工作者們歷時兩年零十個月,行程三千里,經歷炮火硝煙,在359旅部分官兵的護衛下,安全轉移136名革命後代的故事。延安第二保育院成立於1945年6月1日,當時是為了保護前方將士的子女和烈士後代,由黨中央決定並主持建立的。本劇目選取保育院成立、揮別延安、敵機空襲、東渡黃河、夜渡汾河、爬越綿山等真實的歷史事件設置分幕內容,以經典橋段突出展現革命戰爭年代幼教工作者對孩子無私的奉獻精神,踐行“大人在,孩子在;大人不在,孩子也要在”的豪邁誓言,通過劇目可以瞭解當年那段感人至深的遠征歷程,可以感受師生之間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濃情厚意,更深刻凸顯了當年延安第二保育院的教職員工們對革命後代的無限關懷和細緻呵護。

該劇的成功打造有著重要的文化傳播價值和現實教育意義,其目的就是用話劇這種最生動直接的呈現方式,還原歷史,復刻經典,打造出即忠於傳統史實又富有時代氣息的紅色經典;該劇將延安第二保育院全體教職員工無私奉獻的精神鮮活再現出來,以期讓保育院精神世代相傳,讓更多老師傳承這樣的崇高師德,讓孩子們讀懂並領會具象化的紅色基因,更好地繼承優良傳統。

大型歷史原創話劇《馬背搖籃》於“六.一”公演

二、頂尖製作團隊 力求精益求精

為了高品質高水準呈現這部經典歷史作品,出品方苦心孤詣集聚各路精英參與本次話劇的創作。主創人員均來自國家級大型晚會、話劇、影視劇的國內一流創作團隊,可謂名副其實的明星陣容。近一年的時間,大家齊心協力、精誠團結,以高度的責任心聯袂打造出這部紅色原創經典作品。

話劇《馬背搖籃》的製作和演出彙集老中青三代藝術家。全劇總製作特邀曾策劃製作過國內首部大型沉浸式光影實景劇《滿秀》、“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故宮文化演出、“水立方杯”頒獎盛典的桂瑩老師擔任;原中國青年藝術劇院著名導演、演員楊和平老師擔任總導演;音樂總監由老一代著名軍旅作曲家董京安老師擔任,軍旅作家、軍史專家劉巍、青年話劇編劇張宇博擔任該劇編劇;導演和副導演分別由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博士徐晟和北京兒童藝術劇院著名演員、導演張曉軍擔任;火箭軍文工團導演王宜軍擔任形體藝術總監;視頻、燈光、舞美、分別由第六屆全國春節電視文藝最佳視頻製作獎獲得者李競,中國舞臺美術展十佳優秀青年燈光設計師馬博,中國文華獎舞美設計師陶象駒,服裝設計由第十三屆全運會服裝設計周超擔任。著名錶演藝術家魏積安老師擔任該劇藝術指導,特邀北京民族樂團青年歌唱家杜朋朋出演並演唱主題曲《為了明天》。演員來自北京兒童藝術劇院、北京曲劇團、中央戲劇學院等專業院團及單位。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團隊在文本創作上精雕細琢,力求歷史細節的準確無誤,並組織到延安第二保育院舊址等地現地採風,以嚴謹的態度和創新的藝術展現,還原了那段崢嶸歲月。而該劇音樂融合了陝北民族音樂元素,同時又結合時代旋律。在舞臺的設計上,為真實準確地再現當年歷史,採取了立體式道具場景佈置,以精良的製作打造馬背搖籃跋山涉水的獨一無二的視覺體驗。

三、首創專業藝術家與革命後代、幼兒與教師共同出演

作為一部新時代紅色文藝作品,該劇是國內第一次由藝術家攜手“北京市六一幼兒院”的72名幼兒和10名教師本色出演,共同演繹那段光輝歲月,可謂形式新穎,層次豐盈。

延安第二保育院(現“北京市六一幼兒院”),1946年冬隨黨中央撤離延安,向革命的大後方進行千里轉移,直到1949年9月25日新中國成立前夕,才進入北京,追根溯源,是一所具有紅色底蘊的幼兒院。74年來,六一幼兒院堅持弘揚革命傳統,自覺傳承紅色基因,不斷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積極將紅色文化納入學前教育課程,採取多種方式啟蒙幼兒的愛國主義情懷,在教育理念和教學形式的探索中不斷尋求與時代的最深共鳴點,成功地加以提煉和實踐,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效果。

這次共同參與話劇演出,就是一次生動的理想信念教育實踐活動。這次參演的孩子大多是4-6歲,他們在排練和演出過程中克服了種種困難,毫不畏難退縮;而孩子家長們在排練和演出過程中也給予了極大的支持。廣大青年老師們在排演中對“大人在,孩子在;大人不在,孩子也要在”的誓言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與孩子們在這場難得的藝術實踐中完成了共同的思想進步和精神昇華。

四、地方、部隊齊參與 軍民攜手譜新篇

該劇在創作過程中,得到北京市政府、海淀區政府和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政治工作局、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文化藝術中心、軍事科學院政治工作研究院等各個單位領導的大力支持。此次活動也是一次構建多維度立體化的社會德育工作的有益探索。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繫好人生的第一粒釦子,從這裡開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