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葉刀》:去年首個遺體子宮移植孕育的嬰兒誕生,至今健康

懷孕 分娩 柳葉刀 新生兒 大學 澎湃新聞 2018-12-07

12 月 4 日,英國著名臨床醫學雜誌《柳葉刀》(The Lancet)在線發表了一項史無前例的重磅研究:世界首個已故捐獻者子宮移植孕育的嬰兒順利誕生,截至目前,該女嬰已健康成長一年。

《柳葉刀》:去年首個遺體子宮移植孕育的嬰兒誕生,至今健康

《柳葉刀》論文

該項研究由巴西聖保羅大學(Universidade de São Paulo)醫學院的Dani Ejzenberg博士領導完成,Ejzenberg也是此番發表論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使用已故捐贈者可以極大地擴大這種治療的可及性。” Ejzenberg表示,“自願並承諾在自己死後捐獻器官的人數已遠遠超過那些活著的捐贈者,這提供了更廣泛的潛在捐贈者。”

巴西聖保羅大學醫學院的研究團隊在論文中指出,本研究結果為利用已故供者的移植治療子宮不孕症提供了概念驗證,為所有由於子宮問題導致不孕的婦女開闢了一條新的健康妊娠的道路,同時不需要活體供者或對活體供者進行手術。

《柳葉刀》:去年首個遺體子宮移植孕育的嬰兒誕生,至今健康

研究團隊和女嬰

這項遺體子宮移植手術始於兩年多之前。2016年9月,32歲的先天性子宮缺乏症婦女在巴西聖保羅大學das Clínicas醫院進行了子宮移植手術。該名婦女具體病症為Mayer-Rokitansky-Kuster-Hauser ,即MRKH綜合徵,也叫苗勒管發育不全,是一類由苗勒管發育過程中變異而出現的先天性畸形,它導致子宮喪失、陰道上部發育不全。

在接受子宮移植之前,2016年4月,這名32歲的MRKH綜合徵婦女進行了一次體外受精,並冷凍保存了8個優質囊胚。彼時,該婦女已結婚5年。

捐贈者是一位因腦卒中逝世的45歲女性,生前順產過3個孩子。

論文中描述,患者接受子宮移植術後恢復良好,在醫院觀察8天后出院。為防止移植後出現免疫排斥反應,患者在術後使用潑尼鬆龍(Prednisolone)和球蛋白(thymoglobulin)誘導免疫抑制,隨後使用他克莫司(tacrolimus)和黴酚酸酯(MMF)。移植5個月之後,用硫唑嘌呤替代MMF。

患者術後第一次月經發生在子宮移植後37天,此後定期(26-32天)。術後7個月,醫生將體外受精胚胎移植進患者子宮。論文中描述,子宮動脈、胎兒臍動脈、大腦中動脈多普勒超聲未見血流速度波形異常,妊娠期間未見胎兒生長障礙。移植後或妊娠期患者未發生排斥反應。

2017年12月15日,也就是在孕週近36周(完整孕週一般為40周)時,患者接受了剖腹產手術,順利分娩出一名為體重2550克的女嬰。該女嬰在快速評估新生兒心率的阿普伽新生兒評分(Apgar score)上表現優異,評分為 1分鐘9分,5分鐘10分,10分鐘10分。論文中提到,該嬰兒在出生後健康發育,產後7個月(研究團隊撰寫論文時)一切正常。

《柳葉刀》:去年首個遺體子宮移植孕育的嬰兒誕生,至今健康

女嬰於2017年12月15日經剖腹產誕生,體重2550克。

另外,移植的子宮在患者接受剖腹產手術的同時被切除,隨後也暫停了免疫抑制治療。這在其他活體子宮移植案例中同樣,移植子宮一般都是“暫時性”,生育完1到2名孩子後就會被重新摘除,降低移植後帶來的風險。

實際上,整個子宮移植領域目前尚處於早期階段。研究團隊寫道,據我們所知,這是世界上第一例已故捐贈者子宮移植孕育的嬰兒。

在此之前,全球僅有 11 名婦女在接受活體捐獻者子宮移植後擁有了自己的孩子。最早的子宮移植手術於2012年9月在瑞典哥德堡的薩爾格倫斯卡大學醫院(Sahlgrenska University Hospita)成功完成。最早的移植子宮孕育嬰兒於2014年在瑞典誕生,成為輔助生殖和器官移植領域的里程碑事件,也激勵了世界各地的子宮移植中心和項目。

值得一提的是,除和活體子宮移植一樣將面臨免疫排斥風險之後,遺體子宮移植還面臨著另一項風險:子宮在沒有血液供應的情況下能存活多長時間?研究團隊在論文中提到,此前沒有通過死亡供者子宮活產的病例,這使人們對其可行性產生了懷疑,包括在長期缺血後子宮是否仍然存活。

此前的活體移植,子宮都來自在世的女性,通常是受者的家庭成員或朋友。但任何捐贈者都必須接受子宮切除術,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以前需要10到12個小時,現在需要4到6個小時),這同時伴隨著很大的風險。除獲取器官之外,根據血型和其他特徵將其與受體匹配並完成手術,這一過程也還需要時間。來自活體供者的移植通常被安排在相鄰的手術室進行。

研究團隊在論文中描述,子宮缺血,也就是說停止供血,持續了近8個小時,幾乎是活體供者移植的兩倍。

研究團隊表示,如果移植團隊能夠可靠地使用已故捐贈者的子宮,就可以擴大器官的可及性,並降低活體捐贈者在手術切除子宮時的風險。

值得一提的是,其他研究團隊也曾嘗試利用已故捐贈者的子宮,但此前都沒有成功。2011年,土耳其的研究人員從一名已故捐贈者那裡進行了子宮移植,但最終沒有成功懷孕。克利夫蘭診所(Cleveland Clinic)生殖內分泌學家Rebecca Flyckt博士及其在克利夫蘭診所的同事也進行過兩次來自已故捐贈者的移植手術。在第一個病例中,移植後因發生感染不得已將子宮從受者體內取出。至於第二個病例,Flyckt並沒有透露太多,只能說受者情況良好。

Flyckt博士表示,“這真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這證明了已故捐贈者確實是一個很好的來源。”“對於整個子宮移植界來說,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分娩,”貝勒大學子宮移植外科醫生Liza Johannesson博士表示,“這是一次里程碑式的誕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