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花鼓戲《河西村的故事》進滬展演 獲各方好評

花鼓戲 上海 文化 音樂 潛江 湖北 藝術 小提琴 戲劇 武漢 話劇 湖南 江西 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 2019-05-25

原標題

今夜,浦江之濱唱“鄉音” ——《河西村的故事》參演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側記

記者 成 妍

文化的魅力,足以跨越地域,跨越時間。

從武漢、湖南、河南、江西,到北京,8個月的時間,荊州花鼓戲《河西村的故事》在全國先後展演40餘場。

如今,這齣好戲再次代表湖北省赴上海,參演我國規格最高、最具影響力的國家級文化藝術盛會——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用濃濃“鄉音”唱響地方特色文化,以繾綣“鄉情”描繪時代變遷畫卷。

好戲不落幕

5月21日、22日,連續兩個晚上,上海大寧劇院座無虛席。

19點30分,大幕徐徐拉開,伴著“三十年河東,四十年河西”的音樂響起,水鄉沃野的蝦稻田園美景渲染整個大廳。

入畫即入情。舞臺上時空交換,把中國近40年的社會生活、農村面貌,尤其是人的文化素質、精神面貌、生存環境、生活狀況以及婚姻愛情等一一鋪陳開來,觀眾彷彿身臨其境,隨劇情起伏共情。

噢!這是潛江市熊口鎮趙腦村裡發生的故事,而這何嘗又不是改革開放時代下每個兒女的故事。

“雖然人物、地方、背景不一樣,可情感是共通的。我從戲裡彷彿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劇情很精彩,也值得我們去思考。”上海觀眾周莉紅說,好幾次看著舞臺上的人,眼眶不禁紅了。

100分鐘的演出很快結束。然而,當帷幕漸漸落下,現場大多數觀眾仍不願起身離去,熱烈的掌聲持久不衰,整齊的節奏表達著大家對這齣好戲的肯定與熱愛。

“在上海能看到家鄉的花鼓戲,感覺熟悉又親切。”在上海生活十多年的潛江人趙思奇表示,一遍沒有看夠,希望有更多機會看到如《河西村的故事》一樣精彩的荊州花鼓戲作品。

金盃銀盃不如群眾口碑。此次《河西村的故事》代表湖北參評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不僅受到上海戲迷的熱愛,也廣受媒體關注。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新華社、光明日報、中國文化報、中國藝術報等20餘家媒體,紛紛進行專題報道,好評如潮。

好戲不會落幕,《河西村的故事》還會演下去,潛江荊州花鼓戲的發展之路也將越走越寬。

以新意得心意

“原以為花鼓戲是很土的,可這齣戲裡融入了一些洋氣的元素,比如小提琴與琵琶結合,讓人耳目一新。”看完演出,上海市民張思雨興奮地說。

她說出了大夥兒的心聲,也說出了《河西村的故事》成功的一大法寶——創新。

為求新意,《河西村的故事》以小人物折射大時代,不“板著面孔”宣傳主旋律,而是“微笑著講故事”。劇中臺詞也更富時代氣息,既有“悶頭雞子啄白米”等方言俗語,也增加了很多網絡流行語,比如“撒狗糧”“脫單”等。

該劇導演黃鳴現介紹,《河西村的故事》作曲融合了多種音樂形式,如民歌民謠小調等,樂隊也由民樂和交響樂的絃樂部分共同構成,既保留花鼓戲的本質特色,也豐富了全劇音樂。尤其是12個“伴唱女子”在主要人物的身旁“敘述”“評說”,充分展現了花鼓戲的魅力。

另一方面,《河西村的故事》在舞臺效果上也尋求創新,引入電影的蒙太奇手法,營造單場景多信息的多重時空結構。

光影變幻猶如魔法,點亮了原本平淡的舞臺,天上的月亮,水中的小船,還有捕蝦的地籠、龍蝦飼料桶、蝦簍等道具的使用,讓空間立起來,讓時間流淌起來。

立意的新、曲調的新、舞美的新、臺詞的新,讓精雕細琢的《河西村的故事》煥發絢麗光彩,緊緊抓牢每個觀眾的心。正如中國戲劇教育家、話劇導演藝術家徐曉鍾先生所言,《河西村的故事》既有濃郁的泥土氣息,又具有極強的時代感與青春感,確是一出好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