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光熠熠的影視界也難掩其走向低迷的事實。

數據顯示,截至7月18日發稿前夕,影視傳媒板塊股價總體漲幅為-0.63%,漲跌-9.76,主力淨額為-3570萬,並且,統計在內的,接近80%的影視傳媒類公司股價都在不同程度的下跌。

而上述的不景氣,也僅為了解影視行業現狀,撕開了一個切口。

從半年報預告來看,華策影視、華誼兄弟、唐德影視、中南文化、北京文化、印記傳媒、長城影視、當代東方、驊威文化等企業出現虧損,光線傳媒、慈文傳媒、歡瑞世紀、萬達電影等企業業績腰斬。

也因此,關於影視公司“集體淪陷”的說辭層出不窮。

“至暗”時刻

2019年上半年業績預告顯示,華誼兄弟虧損高達3.2億元,中南文化和印紀傳媒的虧損也都超過1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報告期內華誼兄弟上映的影片包括跨期電影《雲南蟲谷》及《把哥哥退貨可以嗎?》,收入較上年同期相比存在較大程度的下滑,這或許也是造成公司虧損的主要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中南文化開始風光無限,而在去年底,由於未履行內部審批決策程序開具商業承兌匯票等事項,中南文化直接被戴上了ST帽子,並且,該公司在2018年也是處於虧損的狀態,同比下降817.39%。

由此可以看出,中南文化即便是沒有違規出現,遲早都會被戴上ST帽子,如果繼續沉迷下去,或面臨退市風險。

2018年表現出色的北京文化和華策影視,在2019年上半年也未能逃過業績虧損的命運,分別虧損4800萬元—6800萬元、5500萬元至6000萬元。

並且,上半年,光線傳媒預計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在8500萬-1.05億元之間,較上年同期實現的21.07億元同比下降95.02%-95.97%。

花了大量成本併購19家公司轉型影視的捷成股份,去年淨利潤大幅下滑,超過90%,今年上半年仍未恢復“元氣”,上半年淨利潤預計同比下滑60%左右。

從工業製造轉型影視的公司夢舟股份,2018年公司淨利潤-12.6億元,同比2017年下滑939%,目前還未公佈半年業績預測,就今年一季度7960.96%的下滑幅度來看,想必日子並不好過。

堅守還是另謀出路?

寒冬似乎已經到來,是另謀出路,還是繼續堅守,這無疑是如今的影視界需要思考的問題之一。

據瞭解,一大批中小型影視公司為了生存,業務被迫轉型;還有一部分影視企業,在影視行業再無蹤影。

而選擇業務轉型的影視公司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轉型後的業務仍屬影視行業;另一種則是完全與影視行業毫不相關。

第一種業務發生轉型的影視公司。比如,在國產恐怖類型片中頗有建樹的北京菲爾幕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由於政策對恐怖題材的收緊,致使此類影片積壓,新的恐怖題材影視項目又不被審查通過,該公司只能另闢蹊徑,轉向對兒童影視教育領域的業務拓展。

第二種則是和影視也毫無相關的,例如影視行業中某知名媒體平臺(微店)。在影視行業大火時,其靠文章內容收取廣告費就足以養活整個團隊。

但是當下影視行業不景氣,該媒體平臺依靠廣告費生存的日子一去不復返,因此,這一平臺便開始轉換經營套路,利用自己的現有渠道優勢,並結合老闆家庭背景,為自己的公司開闢了一條新的業務——化身電商,售賣商品,完成業務跨界。

退出可能是許多影視公司,尤其是跨界轉型企業的選擇。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梳理髮現,7月4日,阿里拍賣官網顯示,樂視網前副董事長劉宏所持有的樂視影業(北京)有限公司進行跌價拍賣,但依然擺脫不了流拍的厄運。

6月4日晚間,皇氏集團發佈公告,降價10%出售全資子公司北京盛世驕陽文化傳播有限公司100%股權;去年9月,長城影視也曾發佈公告,擬將全資子公司諸暨長城國際影視創意園有限公司100%股權出售。

傳媒股之困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在行業低迷的背景下,傳媒股也陷入了低潮,並且存在很大的偶然性。一長期研究資本市場人士告訴記者,范冰冰事情引發的一系列連鎖反應,讓傳媒股深受影響。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梳理髮現,深度綁定影視明星范冰冰的唐德影視曾風光無限,2015年5月唐德影視超40元/股。

而去年一年,唐德影視股價下跌65%,截至12月28日,僅報收6.82元/股,截至今天收盤該公司的股價為5.86元。

值得一提的是,范冰冰事件的餘波難了,後來的唐德影視不僅增持計劃付諸東流,而且還面臨著一眾大股東紛紛減持。

上述也佐證了同花順觀點:媒影視板塊上,運氣成分比較大,影響業績的不確定性因素比較多,緋聞、政策、撞期都可能導致預期變化。

對此,分析人士稱,除了極少數的公司,整個影視板塊缺少行業配置的機會,個股層面的機會也少,大多數公司表現也都不行,根本不具備長線持有的邏輯,稍微有點看頭的公司,估值又比較貴。

此外,正如前述所言,中南文化在2018年被戴上了“ST”的帽子,成為2018年具有退市風險的傳媒股。

數據顯示,2019年一季度,該企業基本每股收益為-0.04元,同比下降180%。

影視行業熱潮似乎已經退去,是否還會激起新的漣漪,仍需時間檢驗,目前可以確定的是,很多企業正紛紛為過去近乎瘋狂的舉動買單。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吳浩 實習生 高春波)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佈,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齊魯壹點客戶端版權稿件,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