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這是玩拼圖還是玩盆景?

盆景 家居 之趣盆景園 2018-12-01

由於太重帶來的搬運不便,不能不說是某件作品的缺陷吧——本篇記錄了用嶄新的技法來解決常規技術不能解決的問題。去掉生長中的樹幹中間部分,從而也改善了主幹的形狀,這樣不僅更能挖掘出古木本身具有的滄桑感,而且又使作品顯出勃勃生機,可以說既是盆景藝人的得意之作,也展示了一種新的盆景造型的可能。

牛!這是玩拼圖還是玩盆景?

▲圖1

牛!這是玩拼圖還是玩盆景?

▲圖2

圖1、圖2、樹高87cm,左右寬96cm(2001年6)。枝條從樹冠自上而下分佈,主幹也是上下幾乎粗細一致。雖然樹皮的滄桑感十分突出,纖弱的細枝也顯得非常自然,但感覺由於樹幹中間部分的原因,山楓本身固有的優雅似乎已蕩然無存,因為粗幹更多地帶來的是一種壓迫感。可以想象,由於樹幹條件的限制,今後想製作樹型更佳的作品只能是種奢望。

一個典型的充滿威嚴感覺的山楓古木,樹型挺拔,力度飽滿,樹幹滄桑,應該說已是一個較為完美的作品了。但遺憾是如果還想再提升一步的話,就不能不說存在一些致命的缺陷了。

牛!這是玩拼圖還是玩盆景?

▲圖3

圖3、樹冠A部分的側枝多且細密,基部C也呈現不錯的造型,總之這兩部分都相當出色,問題就出在中間的B部分。這部分顯得缺乏生機和活力,最滿意的部分是C(在楓類中應算是極品了)。海老原先生的構思令人歎服,把樹幹的中部,也就是我們看到的B部分去掉,利用嫁接的方法,首先對A部分單獨培養,去除掉B部分之後,改變A部分的方向和角度和C部分對接,即形成新的樹型骨骼。在對未來樹型充分構思的基礎上,製作就可以開始了。

“嫁接植入”部分的加工製作

牛!這是玩拼圖還是玩盆景?

▲圖4

圖4、2001年6月21日,首先為了保證上部能夠單獨存活,就要讓它生“根”,即用穗條進行嫁接。又因為這部分的幹徑也較粗壯,有3cm,因此希望至少能夠接活3處。在確保存活率的前提下,開始嫁接。運用工具對無用的枝條進行修剪。為了改變樹冠部分的造型,不要太在意現實的樹型特點,按照基本的修枝方法對分枝進行處理即可。

牛!這是玩拼圖還是玩盆景?

▲圖5

圖5、海老原流派的特點是對修枝後的橫斷面進行進一步的削寬處理,這樣做的結果雖然會使切割面變得很大,但使得切面邊緣貼切漂亮。

牛!這是玩拼圖還是玩盆景?

▲圖5

圖6、在仔細權衡的基礎上決定接口的位置,用小電鑽在樹幹上鑽眼,洞眼直徑為接穗粗度的1.5倍。接穗的目的不是作為盆景中今後的枝條,只是保證它存活而已。

牛!這是玩拼圖還是玩盆景?

▲圖7

圖7、在使用電鑽的時候,洞眼部位周圍會發熱,因此需要通過澆水來降溫。

牛!這是玩拼圖還是玩盆景?

▲圖8

圖8、用準備好的山楓容器苗作為接穗穿入洞眼,利用鐵絲和其它枝條固定,確保洞眼的下部和穗條貼近。在洞眼處抹上油灰之類的粘性物質,以便固定穗條。這樣,如果周圍其它穗條出現脫落也不會相互影響。

穗條嫁接·苗木的植入方法

牛!這是玩拼圖還是玩盆景?

▲圖9

圖9、穗條置放的時候,保證接穗和洞眼邊緣緊密固定是這一環節的關鍵。另外,洞眼的大小要儘可能留有餘地,因為穗條的粗度並不都一樣。

牛!這是玩拼圖還是玩盆景?

▲圖10

圖10、同時,對樹幹中部的枝條部位也進行穗條植入,這一部分的工作也就告一段落。一段時間之後,通過觀察穗條的變粗狀況,來判斷其存活情況,最後將穗條先端部分切去。

粗幹截斷

牛!這是玩拼圖還是玩盆景?

▲圖11

圖11、2004年3月14日。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接穗會成活。雖說截斷的位置應該在穗條植入的階段時就能定好,但此時最好再次確定一下位置的粗細和形狀。

牛!這是玩拼圖還是玩盆景?

▲圖12

圖12、樹幹的中部。確定截斷的部位,截去附近接穗嫁接的小枝。樹冠附近嫁接的容器苗,活得很好。當然,沒有存活的部位可以再次進行嫁接,但是一般來說只要存活的部位達到3處,就可以說已是“萬事大吉”了。

牛!這是玩拼圖還是玩盆景?

▲圖13

圖13、在確定截斷的部位放入手鋸。慢慢地,穩穩地鋸著粗壯的樹幹。

牛!這是玩拼圖還是玩盆景?

▲圖14

圖14、樹幹直徑約10cm,上部被切斷時的照片,肯定會是另外一番感覺吧。

樹幹截斷之後,在保證下部粗枝存活的同時,為促進上部枝條的存活,對留存的上部樹幹單獨進行一些處理。這個方法的關鍵是在嫁接植入的基礎上,使上部樹幹獨立存活。因此,用根(穗條)進行嫁接,讓嫁接的部分當作根,從而使樹體存活。一般來說,樹幹是靠下部的根系向上輸送養份的,因此在樹幹截斷前後,還能保持這樣的輸送系統是存活的關鍵。從最初開始著手到截斷樹幹竟花了2年半時間,因為要慎之又慎啊!當然期間也有過失敗的情況,這個時候只有重新嫁接,保證至少有3處存活就行,並且要判斷好切斷的時機。但是即使有3處存活,而且根也能長到30cm以上,我們依然沒有把握確信接穗已和樹幹的形成層融合,好在樹木比我們想象得更加充滿活力,因此只要保證經常在切口處澆水以保持一定溼度就行了。

截斷之後,按照常理,要儘可能快些讓上下部分“合二為一”,但是由於要對切斷面進行處理,因此實際上很難做到。本次的製作過程中,這段時間花了將近1個小時。期間,平時無法看到的樹幹上段內部,此時卻是一覽無遺。為保證水分和養分物質的流通,內部結構可以說是發生了很大變化。

牛!這是玩拼圖還是玩盆景?

▲圖15

圖15、接下來鋸斷樹幹的下部。這樣中間長約15cm的一段就完全鋸開了。

牛!這是玩拼圖還是玩盆景?

▲圖16

圖16、這個樹樁的最大看點,在於從下部往上二個側枝之間的根盤韻味十足。

牛!這是玩拼圖還是玩盆景?

▲圖17

圖17、很難看到的盆景樹樁年輪部位,內側寬大的木質部周圍包圍著一圈薄薄的形成層。

樹幹的對接

接下來看看這個製作過程中最精彩的畫面。在中間部分截取後,將上,下部分對接起來,當然要注意將兩者的形成層儘可能地吻合一起,因此,對切斷部位的選擇上要注意最大限度地保持上下一致。但是實際上多少會出現偏差。這個時候應該怎麼辦呢?

牛!這是玩拼圖還是玩盆景?

▲圖18

圖18、前面已介紹了嫁接植入和樹幹切斷。但是,應該說接下來的內容才是最大的難關。因為要將上,下兩部分對接,同時考慮到盆景的未來造型,打算反接上下兩部分。

牛!這是玩拼圖還是玩盆景?

▲圖19

牛!這是玩拼圖還是玩盆景?

▲圖20

圖19、圖20、為保證上下對接中形成層儘可能地癒合,要對樹幹邊緣進行修剪,並釘上木螺釘,用鐵絲固定。象這樣用木螺釘和鐵絲,固定三處。從正面看去的接合部位,完成後照片。

牛!這是玩拼圖還是玩盆景?

▲圖21

圖21、從正面看接合部位。確實很難保證上、下部位幹徑的一致,如照片所示,左側留下了1cm多的空白。這樣的情況會對樹樁的存活帶來怎樣影響呢?還是採取點措施進行處理吧。

牛!這是玩拼圖還是玩盆景?

▲圖22

圖22、製作完成後。對接合部多出的部分進行斜面削薄。為了與上部形成層更好地癒合需要削得深一些。而且,這樣也能使接合部位邊緣平滑,自然得體。

牛!這是玩拼圖還是玩盆景?

▲圖23

圖23、上部固定好以後。從上部的分枝情況來看,分枝角度已發生了很大變化。

牛!這是玩拼圖還是玩盆景?

▲圖24

圖24、此時就要開始進行整枝了。為了形成新的造型,要清除掉不需要的枝條,切口用油灰等粘合劑抹平。約1個月後,到了春季,整個製作也完成了。用鐵絲對樹枝進行造型,以及嫁接植入等工作都告一段落。

形成層的變化

牛!這是玩拼圖還是玩盆景?

▲圖25

圖25、樹幹的大部分是由沒有活力的木質部組成,具有生長能力的只是木質部最外的一圈,也就是所說的形成層(圖中粉紅色部分)。這部分細胞分裂旺盛,也能最快地促進細胞間癒合,因此,按照距離最短,癒合最快的原理,削掉突出的鈍角,就能促進上下部位癒合。

牛!這是玩拼圖還是玩盆景?

▲圖26

圖26、整枝這道工序也不能隨意。2005年3月,在一側枝的基部接上另一小枝,也就是前面說的“嫁接植入”,這種方式能在短時間內增加枝條的數量。通過“嫁接植入”,在樹冠基部附近生出新的側枝,很好地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同時對平衡整個樹樁造型意義重大。

牛!這是玩拼圖還是玩盆景?

▲圖27

圖27、2004年3月,加工後的接合部。

牛!這是玩拼圖還是玩盆景?

▲圖28

圖28、2005年3月時的姿態。接在上部的穗條已全部切斷(約上年9月)。從開始著手到現在已有4年半的時間。整個樹樁造型的風格也略見一斑了吧。

牛!這是玩拼圖還是玩盆景?

▲圖29

圖29、2006年3月時的姿態。 能感覺到完全接活了吧,從樹皮上能看到上下部分已很好地癒合。

牛!這是玩拼圖還是玩盆景?

▲圖30

圖30、2005年3月的姿態。上部的穗條已截去,下部的接穗為冬芽的生長輸送養分。可以看出形成層癒合完好,為安全起見,還留著木螺釘和鐵絲。

牛!這是玩拼圖還是玩盆景?

▲圖31

圖31、2006年3月的姿態。通過嫁接小枝萌發的新的枝條,很快速度地長了起來。

牛!這是玩拼圖還是玩盆景?

▲圖32

圖32、2007年3月時的姿態。根據判斷,去除固定用的木螺釘和鐵絲。樹幹自然而穩定。同時讓人感到驚訝的是樹皮的一部分也融合完好。雖然還不能說支撐樹幹的木質部已完全癒合,樹樁整體的強度還不夠,但是一般情況的搬運(換盆,汽車運輸等)已沒有絲毫問題。隨著樹齡的增加,年輪的增大,樹幹的強度也會逐步提高。

完全再生

牛!這是玩拼圖還是玩盆景?

▲圖33

圖33、2007年3月12日樹姿,高72cm,寬108cm。把嫁接的穗條部分切斷後不久枝條也開始萌發新芽,說明樹幹部分已完全成活,期間整枝造型的工作也不能間斷。從開始製作加工到主幹風格的形成花了4年半時間,而其優美舒展姿態開始呈現時,時光已過去6年半了。通過這一系列的製作加工讓古木發生戲劇般的變化,煥發出新的生機,如其說是驚訝,還不如說是感動吧。

如今已很難再從山上採到好的盆景素材了,因而稀缺的古木更顯出其不菲的價值。但是對這些材料不能只是簡單地保證其存活,而應當進行一定的改造和加工,使古木的價值得到更好的體現。功夫不負有心人!表面看來似乎殘酷的斷幹,實際上是在對古木價值充分尊重基礎上的大膽決斷。

牛!這是玩拼圖還是玩盆景?

▲圖34

圖34、創作前的樹相,與大膽改作後的樹相比較,其劣勢是顯而易見的,更突出大膽改作的必要。

優美造型的盆景就這樣製作完成了......

牛!這是玩拼圖還是玩盆景?

▲圖35

圖35、樹冠部特寫。本次重點對這種創新性的製作技法進行了詳細說明,而對從美學觀點出發的創作意圖觸及不深。無論何種技法都要以創造美為目標,因此對於海老原先生而言,這種所謂獨特的技法其實和一般修剪沒什麼兩樣,只是“手段”,決不是“目的”。

回想製作過程,確實還有些值得商榷的地方,但是最終的作品就是結果。盆景就是表現瞬間姿態的藝術作品,從樹枝間凝望美麗的藍天,細枝的柔和曲線編織出的自然韻律,總之最大程度地表現出了楓樹所固有的優雅,而這些在加工前卻無法顯現出來。

開啟了一道新的門扉,更開始了一段夢想之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