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日本海軍'彗星'式俯衝轟炸機小傳

文/Zero601

太平洋戰爭爆發初期,日本海軍依靠愛知公司研製的九九式艦載俯衝轟炸機,參與了包括偷襲珍珠港和入侵東南亞等一系列重要戰役,並取得了豐厚的戰果。然而,隨著戰爭的持續,日本海軍發現這種曾經在戰場上十分活躍的俯衝轟炸機,在盟軍陸續投入戰場的新銳戰鬥機面前生存率下降,在沒有零戰保護的情況下,盟軍戰鬥機經常能輕易追上九九式艦爆並將其擊落。前線部隊要求新式的高速俯衝轟炸機的呼聲也日漸高漲。

二戰日本海軍'彗星'式俯衝轟炸機小傳

日本海軍裝備的九九式艦載俯衝轟炸機,其在太平洋戰爭初期取得了優秀戰績,但其存在飛行速度慢、載彈量小等眾多缺陷,戰爭爆發不久已經顯得落後。

日本海軍在戰前就很重視艦載俯衝轟炸機的開發。由於受到華盛頓海軍條約的限制,日本海軍的戰艦和航母在數量和噸位上都明顯弱於美英海軍。為了在將來與美英的戰爭中取得優勢,日本海軍希望通過航母搭載性能較同期美英機型優越的艦載俯衝轟炸機和魚雷攻擊機,對敵方航空母艦實施先發制人的攻擊,以求取得海戰制空權。因此,日本海軍需要一種既能比敵方艦載攻擊機航程更遠,又能以高速擺脫敵方艦載戰鬥機追擊的俯衝轟炸機,以達成日本海軍的戰略設想。

"彗星"的設計與發展過程

在九九式艦爆研製服役的初期,日本海軍向海軍航空技術廠提出了開發新型艦載俯衝轟炸機的要求。當時的空技廠技術少佐山名正夫(此人還是後來的高速轟炸機"銀河"和特攻兵器"櫻花"的設計師)接到了海軍的命令,帶領手下的設計隊伍著手開始展開代號為"十三試艦上爆擊機"的新式高速俯衝轟炸機的設計研製工作。

日本海軍對"十三試艦爆"提出的要求如下:

最高飛行速度為280節(約合519 km/h);巡航速度為230節(約合426 km/h);飛機採用正常荷載(普通250kg炸彈)時續航里程為800海里(約合1482千米);採用重載荷(攜帶單枚重磅炸彈和副油箱)時續航里程為1200海里(約合2222千米);重載荷情況下要求能攜帶一枚500千克炸彈。

為了實現日本海軍要求的長航程和高速性能,空技廠的設計師們在減少飛機外形的空氣阻力設計上下了很大功夫,其中最重要的設計就是採用了剛剛從德國戴姆勒·奔馳公司引進的新式液冷發動機--DB 601A。當時的日本陸海軍通過觀察歐洲戰場的戰況,認為採用液冷發動機能有效加強飛機的高速飛行性能。相對於傳統的風冷發動機,由於採用了直列式氣缸,液冷發動機的迎風面積更小(日本設計師通過使用之前進口的DB 600G液冷發動機實驗測試發現,在發動機功率相同的情況下,液冷發動機相對於風冷發動機的風阻降低了約20%,速度提升了6%)。有趣的是,由於日本陸海軍之前矛盾重重,對航空技術資料的交流共享基本不可能,因此兩邊都同時派出了軍事代表團前往德國,購買了2套DB601A發動機的生產許可和技術資料圖紙,德國人對此十分詫異:一樣的東西為啥日本人要買兩套?這樣的情形在德日軍事技術交流時頻頻出現,讓人哭笑不得。海軍將DB601A的技術資料交給了愛知公司,其仿製國產化的型號為熱田21型,後期改進型則稱為熱田32型;陸軍則指示川崎公司負責仿製,其成果Ha-40被運用在三式戰鬥機"飛燕"上,成為了日本在二戰中唯一使用液冷引擎的戰鬥機。

二戰日本海軍'彗星'式俯衝轟炸機小傳

德國戴姆勒·奔馳公司生產的DB 601A液冷發動機,著名的梅塞施密特Bf 109E戰鬥機將其作為主要動力。

二戰日本海軍'彗星'式俯衝轟炸機小傳

如今保存在日本靖國神社內的熱田21型發動機

採用液冷發動機固然能提升飛行速度,但由於日本航空工業基礎較為薄弱,配套的發動機生產廠商在生產液冷發動機方面並沒有什麼經驗,液冷發動機結構又比風冷發動機要複雜不少,同時日本也十分缺乏生產液冷發動機零件所需的精密機床,種種原因導致DB 601A的國產化型號的生產率低下。

同時,由於德國發動機採用的冷卻液添加了乙二醇,而日本當時難以大量生產乙二醇,所以裝備"彗星"的前線部隊常常使用添加了防鏽劑的純水來代替作為液冷發動機的冷卻液,雖然能勉強應付需求,但"彗星"以最高速度飛行時,發動機內部加壓後沸點最高能達到125度,純水失去了冷卻效果,發動機冷卻系統內的管道膨脹漏水,很容易造成發動機發生故障甚至損壞。

液冷發動機結構的複雜也為日軍地勤帶來了很多麻煩,地勤人員由於是第一次接觸到液冷發動機,對這種引擎的結構並不熟悉,而生產廠商也沒有編制出較為完整的整備手冊供機械師們參考,更不要說對機械師們進行詳細的培訓,種種原因使得日軍地勤整備液冷發動機時消耗的時間也要比風冷發動機多出一倍以上的時間,直接影響了前線部隊的作戰出動效率。

二戰日本海軍'彗星'式俯衝轟炸機小傳

在拉包爾航空基地東飛行場進行整備的"彗星"12型,液冷發動機的複雜結構和日軍地勤對液冷發動機維護的經驗不足使得"彗星"和二式艦偵的出動率處於較低水平。

在俯衝性能上,"十三試艦爆"參考了九九式艦爆和引進的德國He 118俯衝轟炸機(該機型在與Ju 87競爭德國空軍俯衝轟炸機項目時落敗,其全套資料被日本購入作為飛機開發的參考),採用了全新的自動襟翼,由機上的電力系統操作,在飛機進入俯衝攻擊狀態時會自動張開進行減速,同時配合主翼上的氣動式剎車,使得彗星的俯衝性能十分優秀。電力驅動技術還被用在了起落架的收放控制和內置炸彈艙的艙門開合控制上,但由於日本生產的電池質量較差且電池容量小,電力驅動系統不時會出現故障,讓機組和地勤人員都十分頭痛。

為了進一步降低風阻,日本設計師採用了內置彈艙設計,這是日本海軍第一種採用內置彈艙的轟炸機。此前的日本海軍攻擊機一直採用外掛炸彈和魚雷的佈置方式,對飛機的飛行速度和機動性都有較大影響。同時設計師們還降低了駕駛艙風擋的高度,主翼採用了當時較為先進的層流翼型設計,並在機翼內設置了整體式燃料箱,使得機身重量大幅減輕。但機艙和燃料箱都沒有設計防彈鋼板進行保護,使得後期"彗星"的整體生存率較為底下。相對於九九式艦爆的低翼載,高翼載的"彗星"更適合遠距離高速飛行,但相對地也犧牲了部分機動性和俯衝性能。而且,由於"彗星"質量較大,起飛速度高,在航母上起降時需要比九九式艦爆更長的起降距離,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彗星"在日本海軍航母上的運用。

二戰日本海軍'彗星'式俯衝轟炸機小傳

飛行中的"彗星"12型,可見其打開的機腹內置彈艙

1940年11月15日,"十三試艦爆"試製一號機出廠,此時裝備的發動機還是德國DB600G的仿製版本"熱田"11型。由於日本液冷發動機質量不佳,"十三試艦爆"在試飛期間經常遭遇發動機故障。即使發動機故障頻頻,在眾多新技術的加成之下,新式艦爆的極速可達551.9km/h、以偵察任務配置的搭載狀況在4750米高度飛行時擁有3780千米的航程。在顯而易見的技術優勢下,日本海軍對"十三試艦爆"的表現相當滿意。

然而,作為艦載俯衝轟炸機而生的新式艦爆,最初卻是作為一種偵察機服役的。當時的日本海軍十分缺乏遠程高速偵察機,艦隊的偵察任務一般要交給零式水上偵察機、九七式艦載攻擊機和從陸軍那裡借來的"百式司偵"(陸軍還以此交換要走了不少零式水上觀測機,讓海軍軍官們憤憤不已),此時海軍看上了"十三試艦爆"優秀的高速飛行性能和長距離航程,還沒等到飛機測試全部完成就於1941年11月向空技廠先行訂購了40架"十三試艦爆",並要走了第2、3、4號原型機,通過將原有的內置彈艙改為安裝3架航空偵察相機和燃料艙的配置,轉職成為艦載偵察機使用。第2、3號原型機被分配到了"蒼龍"號正規航母上,而4號機於1942年1月編入海軍第三航空隊,後來轉調到翔鶴號正規航母上擔負偵察值勤任務。

1942年6月4日,中途島戰役期間,一架十三試艦爆原型機從蒼龍上起飛執行偵察任務,這架偵察機先是按照利根號巡洋艦4號偵察機提供的方位尋找美軍艦隊,但什麼也沒有找到。後來又開始自行搜索,最後成功發現美軍航母"約克城"號,但由於機上無線電故障,未能及時通知日軍機動部隊本隊。由於此時"蒼龍"已經被擊沉,這架偵察機只能降落到友艦"飛龍"上,為"飛龍"提供了美軍航母的大概方位,也為後來"飛龍"號艦載機向美軍航母發起反擊並重創"約克城"號提供了重要的情報。隨著"飛龍"被美軍擊沉,這架僅存的原型機也與艦同沉,但日方對其在戰役中的表現給出了相當高的評價。此役之後,這些被改造成偵察機的"十三試艦爆"也獲得了日本海軍的制式型號"二式艦載偵察機",開始量產服役,並在太平洋戰爭中後期和著名的"彩雲"式高速艦載偵察機一起,成為了日本海軍重要的"艦隊之眼"。

二戰日本海軍'彗星'式俯衝轟炸機小傳

量產服役的"二式艦偵"11型

二戰日本海軍'彗星'式俯衝轟炸機小傳

更換"熱田"32型發動機的"二式艦偵"12型

1942年8月15日,"十三試艦爆"的試製5號機在俯衝飛行試驗中出現了空中解體的事故,表明其機體結構強度存在嚴重問題。為此,空技廠的設計師們重新對飛機結構進行了設計。1943年6月,完成機體結構強度加強設計的"十三試艦爆"終於開始量產裝備部隊,日本海軍也賦予了其正式名稱"彗星"。首批下線的為裝備熱田21型發動機的"彗星"11型(D4Y1),於1943年下半年開始投入戰場。而同期裝備更大功率的"熱田"32型改進發動機的"彗星"12型(D4Y2)也完成了試製工作開始量產,空技廠和下屬合作工廠也逐漸將生產重點轉移到"彗星"12型的生產上來。然而由於"熱田"32型的產能極其有限,直接影響了"彗星"12型的生產效率,出現了大量機體生產出來之後卻沒有發動機可裝的尷尬局面。為了提升飛機產量,日本海軍決定為這些機體改裝"金星"62型風冷發動機,這批型號被稱為彗星33型(D4Y3)。

二戰日本海軍'彗星'式俯衝轟炸機小傳

正在生產車間內組裝的"彗星"艦爆機體

二戰日本海軍'彗星'式俯衝轟炸機小傳

在日本海軍第11航空廠下線的"彗星"11型量產1號機,裝備"熱田"21型液冷發動機(1200馬力)

二戰日本海軍'彗星'式俯衝轟炸機小傳

裝備"金星"62型風冷發動機(1560馬力)的"彗星"33型

除了這些主力型號的"彗星"以外,日本海軍航空技術廠還研製了一些生產數量不大,以及未能實現量產,僅存於圖紙或者計劃中的子型號。

1942年5月,在伊予灘進行主炮射擊訓練的"日向"號戰列艦發生了第5炮塔內部發射藥爆炸的事故,在造成55人的死傷的同時,也對軍艦本身造成了較為嚴重的損毀。而在之後進行的中途島海戰中,日本海軍一下損失了4艘主力航母。為了在短時間內補充海上航空力量,日本海軍在急速推進"雲龍"型航母的建造的同時,也打起了"伊勢"、"日向"兩艦的主意,趁著"日向"在維修的機會將這兩艦改造成所謂的"航空戰艦",即前半段保持著戰艦的高大的艦橋以及主炮,後半段則鋪上飛行甲板,停放艦載機。而被選為航空戰艦艦載機的,則是"彗星"和後來研製的"瑞雲"式水上偵察/轟炸機。由於航空戰艦的甲板較短,不能像常規方式那樣滑行起飛,日本海軍的技術人員決定在艦上加裝火藥彈射器,艦載機彈射起飛。兩艦的總搭載數為22架,其中在彈射器上隨時待命起飛的2架,在彈射甲板上等待起飛的為11架,在機庫中收納的為9架。

在日本海軍的理想設計中,兩艦的彈射器能每隔30秒就彈射一架艦載機,5分鐘左右就能將全部艦載機彈射完畢。為了能承受住彈射器所帶來的加速度,空技廠對"彗星"12型專門進行了機體結構的加強改造,改造完成的"彗星"被稱為"彗星"22型(D4Y2改),後期還為其在駕駛艙後部加裝了一挺13毫米機槍,稱為"彗星"22型甲(D4Y2a改)。日本海軍為"伊勢"、"日向"這兩艘航空戰艦專門成立了一支艦載機部隊:第634海軍航空隊,但他們在戰爭後期基本沒有從艦上起飛攻擊敵軍的機會,大多數轉移到了陸地或者島嶼機場作戰。

此外,"彗星"還有改造為夜間戰鬥機的特殊型號。當時的日本海軍航空兵裝備了以"月光"為代表的一批夜間戰鬥機,利用機身背部裝備的20毫米傾斜機炮(類似於德國夜間戰鬥機上的"斜樂曲"系統),從下方接近夜晚進入日本領空的B-29轟炸機群,向上射擊來擊落敵方轟炸機。但作為專用夜間戰鬥機的月光,在生產裝備數量上較為稀少,滿足不了日本海軍對抗B-29的需求。於是,海軍對零式戰鬥機和彗星12型艦爆進行了改造,在其座艙後部加裝了一門以30度仰角固定的九九式20毫米機炮,被改成夜間戰鬥機的"彗星"被稱為"彗星"一二戊型夜戰(D4Y1-S),後期的"彗星"33型也被進行了夜戰化改造,稱為"彗星"三三戊型夜戰(D4Y3-S)。在日本本土的夜間防空戰鬥中,裝備著"彗星"夜戰的日本海軍航空隊在地面雷達和探照燈的指引下,與陸軍飛行戰隊配合攻擊進入日本領空的B-29轟炸機,其中由第302海軍航空隊的金澤久雄中尉和中芳光上飛曹機組駕駛的"彗星"夜戰,累計擊落5架B-29,擊傷5架B-29。但"彗星"夜戰在夜間防空戰鬥中表現十分有限,面對美軍上百架B-29組成的龐大空襲機群也只能是無力迴天,日軍夜間戰鬥機飛行員們大多數時候也只能看著自己防禦的城市在烈火中化為一片廢墟。

為了進一步提升"彗星"的飛行速度,空技廠還計劃為"彗星"換裝馬力更大的"譽"12型發動機(1825馬力),但只停留在計劃層面,未能生產。

二戰日本海軍'彗星'式俯衝轟炸機小傳

第302海軍航空隊裝備的"彗星"一二戊型夜戰(D4Y1-S)

由於液冷發動機生產困難,愛知公司被迫於1944年8月停產熱田系列液冷發動機。截至戰爭結束,一共有705架11型、710架12型、830架33型和43型被生產出來,總生產數不過2245架,大量新技術的使用使得飛機生產效率低下,使得前線日軍航空部隊在殘酷的消耗戰中難以及時得到補充,最終走向戰敗的深淵。

所羅門上空的"眼"

"彗星"首次參戰是在1943年的所羅門海戰,但由於數量較少,此時作為日軍基地航空隊主力的依然是九九式艦爆。而同期較為活躍的倒是作為偵察機的"二式艦偵",其在拉包爾航空戰期間作為重要的偵察力量四處為日軍航空隊蒐集情報,指引日軍飛機攻擊美軍艦隊,尤其是在1943年的11月5日下午,從拉包爾起飛的"二式艦偵"成功發現了準備攻擊拉包爾基地的美軍TF.38特混艦隊,但由於情報混亂,日軍在出動攻擊機後並沒有發現TF.38的影子,只擊傷了一艘美軍步兵登陸艇LCI-70。但日軍為了鼓舞士氣,將這一戰果吹成了擊沉2艘航母,2艘重巡的"大捷"。二式艦偵取得的大量寶貴的偵察情報並沒有為日軍帶來勝利,而由於長期在前線執行危險的偵察任務,不少二式艦偵被美軍戰鬥機伏擊,損失慘重。

隨著日本海軍的新型高速偵察機"彩雲"的服役,二式艦偵被迅速取代,在戰爭後期逐步退出一線作戰部隊。

二戰日本海軍'彗星'式俯衝轟炸機小傳

1943年,駐紮在日軍拉包爾航空基地的"二式艦偵"11型

二戰日本海軍'彗星'式俯衝轟炸機小傳

為了實現遠距離偵察,"二式艦偵"往往要搭載兩個330升的副油箱,以增加飛行偵察半徑

激戰馬里亞納

1944年5月,日本海軍開始進行"阿"號作戰,準備與美國海軍機動部隊進行決戰。此時剛剛結束了高強度訓練、前往戰場的日本海軍航空兵為數不多的精銳--第601海軍航空隊,也補充了70架"彗星"式俯衝轟炸機,用於對美軍航母艦隊進行遠程奔襲的"超視距攻擊"。

雖然日方宣稱這些飛行員都是高強度訓練出來的"精銳",但實際上,由於日軍在戰爭後期十分缺乏飛行員,為了儘快在前線形成戰鬥力,大量新手飛行員尚未完成全部訓練便被匆匆送上前線,而第601空的一半以上的飛行員都只有9個月左右的飛行經驗,50%以上的飛行員都是從未參加過實戰的新手"菜鳥"。許多飛行員只接受了起降、編隊、投彈等最基本科目的學習訓練,戰鬥力十分堪憂。而在進行航母著艦訓練時,不少"菜鳥"由於不熟悉飛機特性,屢屢發生著艦事故,墜毀在航母甲板上,造成無謂的非戰鬥損失,使得日軍一度中止"彗星"的著艦訓練。

二戰日本海軍'彗星'式俯衝轟炸機小傳

1944年,在飛行訓練中迫降損毀的"彗星"33型,由於飛行員經驗不足,著陸、著艦事故不時發生,造成相當數量的非戰鬥損失。

被日本海軍視為決戰主力的第601空,被編入了由"翔鶴"、"瑞鶴"和"大鳳"號航母組成的第一機動艦隊,於6月13日從塔威塔威泊地出發,前往馬里亞納。6月19日凌晨3點45分,由小澤治三郎中將率領的第一機動艦隊起飛了包括11架"二式艦偵"在內的43架各式偵察機,偵察美軍動向。7時56分,由48架零戰、53架"彗星"艦爆和27架"天山"艦攻組成的第一波攻擊隊從三艘主力航母上起飛,向美軍TF.58特混艦隊發起攻擊。

然而,由於指揮混亂,加上新手飛行員太多,剛剛起飛的部分艦載機居然飛到了自己人的頭上,作為前衛部隊的慄田艦隊,將這些飛臨自己頭頂上的艦載機當成了來襲的美軍機群,二話不說就向這些第一攻擊波的艦載機開火,當即擊落2架自己人的飛機。在領隊機重新整理攻擊隊之後,繼續向著目標前進,卻遭遇了在美軍艦隊外圍警戒的多達160架F6F"地獄貓"艦載戰鬥機的攔截:美軍早已通過艦載雷達在100千米以外就發現了這個日軍機群,隨即起飛戰鬥機攔截。恭候多時的美軍戰鬥機像惡狗撲食一般死死咬住日軍飛機,32架零戰、41架"彗星"和23架"天山"被當場擊落,日軍攻擊隊損失慘重,而美軍則藉此機會誕生了大量王牌飛行員。但仍然有部分"彗星"憑藉自己的高航速,以超低空飛行成功突入美軍艦隊上方,有2架"彗星"向"邦克山"號和"黃蜂"號航母投下炸彈,對兩艦造成一些輕傷。

由於第一波攻擊隊死傷慘重,倖存的飛行員寥寥無幾,在後方指揮的小澤中將等人根本不知道前方發生了什麼、戰果如何。小澤只得下令要求第二波攻擊隊出發。由於美軍外圍防空網存在疏漏,其中的9架"彗星"繞過了負責截擊任務的美軍F6F戰鬥機,出現在了美軍TF.58特混艦隊的上空,其中7架"彗星"立即向美軍航母俯衝投彈,但未造成實質性損傷,而美軍艦艇上裝備著VT引信的127毫米炮彈組成的彈幕瞬間吞沒了這群"彗星",包括7架"彗星"在內的10餘架日機當即被美軍擊落。

就在第一波攻擊隊出發不久,美國潛艇"大青花魚"號就發現了小澤的旗艦--"大鳳"號裝甲航母。"大青花魚"號很快在"大鳳"號右舷前方距離5300米處佔領陣位,發射了6條魚雷。此時,由小松幸男兵曹長駕駛的"彗星"剛從"大鳳"上起飛不久,便發現大鳳右側5000米處有1枚魚雷直衝而來,隨即駕機衝撞魚雷犧牲。但其中一條魚雷還是命中了"大鳳"號的右舷,擊穿了前部油艙附近的艦體,艦體前部油艙輸油管線在中雷時產生破損,燃油在艦體內揮發,油氣難以外洩,最終於當天下午2時32分引發大爆炸,下午4時30分,這艘服役僅3個月的新型主力航母便葬身海底。

二戰日本海軍'彗星'式俯衝轟炸機小傳

雖然"彗星"機組捨命相救,但最終還是沒能阻止"大鳳"被魚雷擊中並最終引發爆炸沉沒的命運。

擊沉"普林斯頓"號

1944年10月,美軍發動萊特島戰役,其中隸屬於TF.38特混艦隊第3任務群的獨立級輕型航母"普林斯頓"號(CVL-23),負責為美軍登陸部隊提供空中掩護。然而,這支美軍艦隊吸引了附近日軍海航部隊的注意。10月24日上午,隸屬於日軍第634海軍航空隊的4架"彗星"突然出現在美軍艦隊上空,其中一架"彗星"從1500英尺高度俯衝而下,投下一枚500千克炸彈,隨後這架"彗星"被美軍防空炮火擊落。炸彈直接擊中了甲板中央,擊穿了飛行甲板和機庫,在動力室上方的乘務員居住區爆炸。雖然爆炸對艦體結構損傷輕微,但由於炸彈碎片擊中了6架停放在機庫內滿油滿彈的TBF魚雷機,引發機庫爆炸。雖然火勢在下午3點一度得到控制,但就在輕巡洋艦"伯明翰"號前來加入救火隊伍時,航母魚雷儲備艙的魚雷被大火引爆,發生了第三次爆炸,"伯明翰"號被捲入爆炸中,214名美軍水兵因此犧牲。由於航母損傷嚴重,已無救援可能,同時擔心日軍在夜間會藉著航母燃燒的火光前來偷襲,艦長約翰·霍金斯上校被迫下令棄艦,由隨行的兩艘驅逐艦將其擊沉。下午17時50分,"普林斯頓"號永遠地長眠在了太平洋的海面下,其艦名由一艘"埃塞克斯"級艦隊航母(CV-37)繼承。而"普林斯頓"號也是日本海軍在戰爭中擊沉的最後一艘敵方航母。

二戰日本海軍'彗星'式俯衝轟炸機小傳

從珊瑚礁跑道上起飛攻擊美軍艦隊的"彗星"12型

二戰日本海軍'彗星'式俯衝轟炸機小傳

美國海軍獨立級輕型航母"普林斯頓"號(CVL-23)

二戰日本海軍'彗星'式俯衝轟炸機小傳

1944年10月24日,被日軍"彗星"俯衝轟炸機命中後爆炸起火的美國海軍"普林斯頓"號航母

末日"神風"

太平洋戰爭末期,由於日軍在各方面都已經處於劣勢,在新手飛行員居多的情況下,進行常規的反艦作戰難以有效打擊美軍艦隊。為了儘可能拖住美軍的進攻步伐,日軍決定組織神風敢死隊,對美軍艦艇進行"一人、一機、一彈換一艦"的自殺式攻擊(日方稱為"特攻")。而作為擁有高航速和大航程的"彗星",被日本海軍視為進行特攻作戰的理想機型。飛行員駕駛"彗星"進行特攻時主要有兩種攻擊方式:一是從距海面只有10-15米的超低空接近目標,再突然躍升至500米後向下撞擊;二是從6000米高度先以20度角邊加速下滑邊尋找目標,在1000米高度改以50度角對準目標俯衝撞擊。

為了適應特攻作戰的需求,空技廠將"彗星"原先的內置彈艙取消,在機腹挖開了一個大口子,用於安放800千克重磅炸彈,這種專為特攻作戰而生的機型被稱為"彗星"43型(D4Y4)。為了進一步提升飛行速度,空技廠還打算在其機身上安裝5具四式火箭推進器,最大限度地提升撞擊的成功率,但最終因為會影響飛行穩定性而作罷。在實施撞擊之前,飛行員會先投放炸彈再撞擊,以最大限度地擴大破壞效果。在沖繩戰役期間,日軍集中並出動了251架"彗星"實施特攻作戰,其中140架損失。

日軍統計戰果後發現,參與特攻作戰並損失的1900架飛機中,有271架成功撞擊或者有效損傷美軍艦艇,有效命中率為14.7%,與馬里亞納海戰期間採用常規攻擊方式取得的0.9%的有效命中率相比大幅提高。陷入瘋狂的日本海軍認為特攻戰法十分有效,於是在戰爭後期更加瘋狂地實施自殺式攻擊,無數年輕飛行員就這樣被投入到無謂的特攻作戰中,最終成為了軍國主義最後掙扎的犧牲品。

二戰日本海軍'彗星'式俯衝轟炸機小傳

第601海軍航空隊裝備的"彗星"43型,注意機體下方掛載的800千克炸彈

二戰日本海軍'彗星'式俯衝轟炸機小傳

有關"彗星"最著名的一張照片:1944年11月5日,一架隸屬於第4神風特攻隊的"彗星"33型被美軍防空炮火擊中冒煙,撞入"埃塞克斯"號航母之前的瞬間。

夜空中的"芙蓉"部隊

"芙蓉"部隊,指的是日本海軍航空兵第131海軍航空隊下屬的第804、812、901飛行隊的通稱,是日軍在二戰末期為數不多的飛行精銳。其部隊名"芙蓉",來源於富士山的別名"芙蓉峰"。在當時盛行自殺式攻擊"特攻"思想的各海軍航空隊中,"芙蓉"部隊顯得十分特別,因為他們的指揮官主張以"正攻法":夜間襲擊的方式攻擊盟軍的機場和艦艇。

1944年1月,日軍第982海軍航空隊的1架零式水上偵察機在夜間對位於所羅門群島新喬治亞島上的美軍機場進行了一次成功的轟炸行動。當時同屬於水上飛機部隊的983海軍航空隊的飛行隊長美濃部正少佐在聽說了友鄰部隊的事蹟後受到啟發,當時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逐步喪失制空權,戰場的白晝基本被盟軍航空力量所掌控,只有夜晚才存在攻擊的機會。美濃部少佐認為有必要成立一支專門從事夜間襲擊的航空部隊。為此,他在上級的支持下,開始在特魯克島對自己的部下進行夜間襲擊的訓練,然而隨著1944年2月17日美軍對特魯克環礁進行大規模空襲後,美濃部的部隊損失了大部分飛機和航材,計劃被迫擱淺。

1944年11月,在臺灣海峽航空戰中損失慘重的第762海軍航空隊奉命調回日本本土進行部隊的再整編和補充工作,在此期間,美濃部少佐一直被上級否決的夜間襲擊戰法終於得到認可,上級將原先762空的3個飛行隊交給他,編成了第131海軍航空隊。美濃部提出了為自己的部隊裝備能夠高速飛行的"彗星"艦爆的要求,同時還從自己的老單位那裡調來了一批老練的水上飛機飛行機組,戰爭後期相對於其他損失嚴重的飛行隊,也只有一般執行二線任務的水上飛機部隊還擁有著一批飛行經驗相對豐富的飛行員了。

對於自己的夜襲戰法,美濃部少佐的目標很明確:在夜間進入敵軍機場上空,通過轟炸掃射最大限度地摧毀敵軍停放在機場跑道兩旁的戰鬥機和轟炸機,從而有效削弱這一地區的盟軍航空力量。為了能實施夜間攻擊,"芙蓉"部隊的成員們進行了特別訓練。由於作戰時間主要在晚上,為了讓隊員的身體能夠適應,"芙蓉"部隊實行了日夜顛倒的生活方式(這被隊員們稱為"貓日課"),即凌晨0時起床、1時早餐、6時午飯、11時晚餐、下午4時吃宵夜,並且通過在室內限制使用電燈以訓練和強化隊員們的夜視能力。至於重要的夜間海上航法訓練,是從依黎明、薄暮、夜間的順序進行定點著陸訓練開始,再進階到飛出太平洋的海上航法通信訓練。由於時間及燃料不足,在"芙蓉"部隊的指揮所內製作了基地立體模型讓隊員熟記夜間的進場路線,同時還重複進行圖上演練。而在進行薄暮、夜間飛行訓練期間,在情況許可下還安排隊員觀摩,進行"不飛行的飛行訓練"以提高訓練強度。此外,部隊指揮官還特別在雨天時召集所有飛行員集中進行理論課。理論課的內容是航法、通信、夜間艦艇的辨識、攻擊方法與戰術、飛行器的構造、所使用的飛機等等。

當時"芙蓉"部隊所採用的主力飛機"彗星"12型,由於前文提到的液冷發動機構造複雜、維護困難的問題,導致飛機的出動率處於較低水平,為此,"芙蓉"部隊的地勤整備人員還專門到發動機的生產商愛知公司那裡,進一步學習"熱田"液冷發動機的維護保養知識。在地勤的努力下,"芙蓉"部隊90%的零戰和80%的"彗星"能維持可隨時出動的極佳戰備狀態,這在當時的日本海軍航空隊中已經是頂尖水平了。

為了更加有效地進行對地攻擊,"芙蓉"部隊給"彗星"裝上了被稱為"三式一番二八號爆彈"的航空火箭彈。當時日本生產的航空火箭彈質量參差不齊,以至於"芙蓉"部隊提出要裝備這種火箭彈時,負責火箭彈生產的兵工廠方面還提醒說"有走火爆炸的風險",然而美濃部少佐以"在這種特攻盛行的時期,這種程度的危險算得了什麼"為理由,還是讓部隊裝備了航空火箭彈。

1945年4月,沖繩戰役爆發,日本海軍開始執行所謂的"菊水作戰",對美軍的進攻展開了各種形式的瘋狂反擊。"芙蓉"部隊也接到了參加"菊水作戰"的命令。4月6日,"芙蓉"部隊的6架彗星和4架零戰從鹿屋基地出發,經過1400千米的長距離飛行到達沖繩本島,在黎明時分對停泊在嘉手納海岸附近的美軍艦艇進行攻擊。在"芙蓉"部隊的這次首戰中也使用了航空火箭彈進行攻擊,成功命中一艘美軍運輸艦,但造成的損傷並沒有預料中的那麼大,同時還在攻擊中損失了2架"彗星"。在4月12日進行的"菊水二號作戰"中,"芙蓉"部隊趁著夜色再次出擊,對已經被美軍佔領的沖繩嘉手納機場進行攻擊,"芙蓉"部隊成功轟炸了機場跑道,但也付出了不小的損失:出發的16架飛機中9架被擊落。

在此之後,"芙蓉"部隊又陸續參加了"菊水三號"到"菊水十號"作戰。在作戰中,面對美軍雷達的威脅,"芙蓉"部隊還在美軍機場上方撒下金屬干擾箔條,來干擾美軍雷達的偵測。但在沖繩戰役中,採用"夜襲戰法"的"芙蓉"部隊大部分的成果只是對美軍機場跑道造成了一些損傷,而美軍的工兵往往能在一晚上就修復跑道,飛機的起降沒有受到什麼影響。但"芙蓉"部隊卻為這點微小的戰果付出了不小的代價,截至日本戰敗投降,總共出擊了81次或786架次,飛機損失43架、死亡103人。綜合戰果報告為重創1艘戰列艦、1艘巡洋艦、1艘大型運輸船,另外造成機場大火6次、發現航空母艦群4次。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在1945年的6月10日,"芙蓉"部隊所屬的一架"彗星"夜戰使用傾斜機炮成功擊落了一架美軍的P-61"黑寡婦"夜間戰鬥機,這也成為"芙蓉"部隊最後的戰果。

二戰日本海軍'彗星'式俯衝轟炸機小傳

"芙蓉"部隊使用的"彗星"夜間戰鬥機塗裝示意圖

二戰日本海軍'彗星'式俯衝轟炸機小傳

"芙蓉"部隊部分成員合影

從一架性能優秀的高速俯衝轟炸機到最後淪為實施自殺攻擊的"特攻"飛機,集合了眾多先進航空技術的"彗星"的命運實在是讓人唏噓,作為日本軍國主義侵略工具的"彗星"最終隨著日本戰敗投降而被扔進了垃圾場,如今僅有幾架"彗星"留存在美國和日本,充當著那段充滿著血與火的殘酷歷史的見證。

二戰日本海軍'彗星'式俯衝轟炸機小傳

戰後美軍組織的"南西太平洋地區航空技術情報隊"(TAIC)正在對繳獲的"彗星"33型艦爆進行飛行測試。

二戰日本海軍'彗星'式俯衝轟炸機小傳

保存在美國加州的"彗星"43型

二戰日本海軍'彗星'式俯衝轟炸機小傳

在日本保存的一架"彗星"12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