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陽能源中報淨利暴漲170% 三股東為何虧損2.65億清倉離場'

"

就在中報業績公佈之前,紅陽能源三名股東宣佈擬清倉減持。最終的轉讓價為4.63元/股,與當初的6.72元/股發行價存在2.09/股的差距,三名股東虧損將達到2.65億元左右,這究竟是出於何種考慮

《投資者網》謝瑩潔

8月27日晚,遼寧紅陽能源投資股份有限公司(600758.SH,下稱“紅陽能源”)發佈的2019年半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2.93億元,同比下降10.88%;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31億元,同比增長172.72%。儘管業績利好,但公司股價僅僅單日有所表現,之後又迴歸平靜,在5元附近徘徊。

從2015年紅陽能源業績暴雷後,三名股東錦天投資、錦瑞投資、錦強投資每逢公司股價上漲,便迫不及待地拋出減持計劃,但僅僅等來了兩次機會。

其實,就在業績公佈之前,三名股東宣佈擬清倉減持。最終的轉讓價為4.63元/股,與當初的6.72元/股發行價存在2.09/股的差距,照此計算,三名股東虧損達到2.65億元左右。

那麼,這背後到底有哪些因素,最終導致了三名股東執意割肉離場,未來情況會有好轉嗎?

"

就在中報業績公佈之前,紅陽能源三名股東宣佈擬清倉減持。最終的轉讓價為4.63元/股,與當初的6.72元/股發行價存在2.09/股的差距,三名股東虧損將達到2.65億元左右,這究竟是出於何種考慮

《投資者網》謝瑩潔

8月27日晚,遼寧紅陽能源投資股份有限公司(600758.SH,下稱“紅陽能源”)發佈的2019年半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2.93億元,同比下降10.88%;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31億元,同比增長172.72%。儘管業績利好,但公司股價僅僅單日有所表現,之後又迴歸平靜,在5元附近徘徊。

從2015年紅陽能源業績暴雷後,三名股東錦天投資、錦瑞投資、錦強投資每逢公司股價上漲,便迫不及待地拋出減持計劃,但僅僅等來了兩次機會。

其實,就在業績公佈之前,三名股東宣佈擬清倉減持。最終的轉讓價為4.63元/股,與當初的6.72元/股發行價存在2.09/股的差距,照此計算,三名股東虧損達到2.65億元左右。

那麼,這背後到底有哪些因素,最終導致了三名股東執意割肉離場,未來情況會有好轉嗎?

紅陽能源中報淨利暴漲170% 三股東為何虧損2.65億清倉離場

屢次減持均導致股價下挫

紅陽能源的三名股東終於等來了接盤方。8月13日晚,紅陽能源公告稱,股東錦天投資、錦瑞投資、錦強投資擬以公開徵集受讓方的方式協議轉讓合計持有的紅陽能源1.27億股股份,佔紅陽能源總股本的9.6%。祥隆投資將以4.63元/股受讓上述股份,總價約為5.88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錦天投資、錦瑞投資、錦強投資是由中信信託旗下PE中信錦繡發起成立。2012年募資31億元,用於成立焦煤股權專項投資基金,投資目標為瀋陽焦煤。由於後者業績不佳,控股股東沈煤集團於2015年將這一資產注入旗下上市公司紅陽能源。三名股東作為瀋陽焦煤的股東方,以參與非公開發行的方式成為紅陽能源的股東。

但這一舉動並未激活並提升紅陽能源的業績,反而造成公司淨利潤大虧。2016年,三名股東與沈煤集團、信達資產被迫拿出947萬股股份註銷,作為對業績承諾未能完成的補償。為了儘快挽回損失,三名股東在2016年11月股份剛剛解禁之際宣佈減持,減持比例佔其所持股份的三分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年初至2016年10月中旬,紅陽能源累計漲幅達到近60%。但這波上漲背後並沒有基本面或熱點題材的支撐,2015年紅陽能源歸母淨利潤虧損4.65億元,而2016年前三季度虧損3.07億元。

不過,三名股東的減持公告則直接按停了這一輪蹊蹺上漲,此後紅陽能源股價一路下滑,到2018年10月中旬紅陽能源股價已觸底到2.99元,三名股東當年所建立的“焦煤基金”也因此資不抵債。

到了2019年5月,受益於紅陽能源子公司參股氫能源,三名股東迎來新的減持機會,如同前一次一般,宣佈減持之後,紅陽能源股價便開始下跌。三名股東終於看清形勢,開始籌劃清倉離場事宜。

經營狀況為何一直不佳?

三名股東等待了數年,卻只等來了兩次減持機會,股份限售、減持新規、市場輿論無一不形成束縛,但更重要的是,紅陽能源基本面不佳,無以支撐其股價持續上漲。

對於2019年上半年,紅陽能源實現營收32.93億元,歸母淨利潤為1.3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72.72%的原因,該公司表示,營業外收入較上期增加8424萬元,主要是公司產能指標處置收入大幅增加所致。這也意味著,如果剔除這部分營業外收入,公司歸母淨利潤僅為4709.05萬元。

根據2018年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歸母淨利潤1.13億元,同比下滑75.71%,主因是2017年年末發生了礦難事故。但為何直到2019年上半年,紅陽能源經營情況依然不佳?

煤炭研究網總經理馬俊華指出,2012年之前,煤炭市場需求旺盛,市場興起了對煤礦新建項目的投資熱,但隨後幾年,由於宏觀環境變化等方面的原因,煤炭市場經歷了三年半的低迷期,2016年供給側改革後雖然有所好轉,但資金大筆投入在了償還債務、環保建設等方面,導致企業經營狀況不佳。

除此之外,紅陽能源控股股東侵佔資產或也是致因之一。6月25日,紅陽能源公告,公司與控股股東沈煤集團分別收到了遼寧證監局的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遼寧證監局指出,沈煤集團不僅非經營性佔用紅陽能源資金,還存在隱瞞該行為的情況。

遼寧證監局指出,紅陽能源在人員、業務、財務方面,未按規定與沈煤集團保持獨立。如沈煤集團通過定期召開辦公會議和經理辦公會的形式,研究紅陽能源日常經營事項,干擾了紅陽能源的獨立運營。

遼寧證監局現場檢查發現,除控股股東多次非經營性佔用資金外,紅陽能源相關人員還存在瞞報嫌疑。如2018年10月17日,沈煤集團非經營性佔用紅陽能源3億元資金,並在當日歸還。當年11月,在遼寧證監局約見紅陽能源相關人員談話時,後者未如實反映情況。

開始著力解決多年頑疾

針對上述問題,《投資者網》近期聯繫到了相關人員,其表示,“目前正處於國企混改的深入推進階段,不便透露太多內容。公司已經意識到自身不足。”

而面對控股股東侵佔資產的痼疾,紅陽能源也下狠心開啟了一輪大刀闊斧的改革。8月28日,公司出臺了《關聯方資金往來管理制度》,其中涵蓋了十九條規定,如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不得利用其關聯關係損害公司利益,違反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根據紅陽能源2019年中報,報告期內公司流動資產為56.41億元,但流動負債達到81.73億元,再往前推四年依舊如此。

2019年上半年,公司負債率達到62.65%,賬面貨幣僅17.88億元,但一年內要還清的債務就高達58.43億元。公司流動比率與速動比率在0.6倍左右,償債能力遠低於正常水平。

大股東所面臨的經營風險亦是懸在公司頭上的達摩克里斯之劍,根據企查查數據,沈煤集團的自身風險達到87條,關聯風險699條。最近新增的風險公告顯示,沈煤集團將其所持的6.19億紅陽能源股質押,佔所持股份的99.65%。其他風險則多源於借款合同糾紛、建設工程合同糾紛等開庭信息。

正如前述業內人士所言,債務問題仍是紅陽能源轉型道路上的攔路石。(思維財經出品)■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