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代人對鴻雁情有獨鍾?

鴻雁 李白 蘇武 李清照 物道 物道 2017-10-14

(本文由物道原創,點擊上方關注)為什麼古代人對鴻雁情有獨鍾?

秋風起兮白雲飛

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深秋的早晨,當朝陽還沒有爬上山頭的時候,白霧瀰漫的蘆葦蕩裡,一群從北方來的大雁早已收拾好行囊,藉由秋風的運載,紛紛結隊成行,御風飛往南方。

它們按照長幼秩序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由經驗豐富的老雁領頭,在秋高氣爽的季節裡一路向南,至湖南衡陽回雁峰而止,不再南飛。等度過寒冷的冬天,孟春之時又開始迴歸北方。

為什麼古代人對鴻雁情有獨鍾?

為什麼古代人對鴻雁情有獨鍾?

➊ ➋ 圖片來源於網絡

白居易在形容南飛的雁陣時說:“風翻白浪花千片,雁點青天字一行”,詩人吳融也在秋天為大雁們寫下“數聲飄去和秋色,一字橫來背晚暉”。

面對一碧如洗的秋日長空中翩飛而過的雁陣,就連漢武大帝劉徹都不禁高聲吟唱到:“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鴻雁不僅裝點了秋色,也將幾許情思融入了我們的文化血脈,化作數不盡的鄉愁與相思,歷盡千年而寄寓未改。

為什麼古代人對鴻雁情有獨鍾?

為什麼古代人對鴻雁情有獨鍾?

➊ ➋ 圖片來源於網絡

落日樓頭

斷鴻聲裡,江南遊子

或許是因為大雁每年定期往返於南北兩地的習性讓輾轉漂泊的人們找到了知己,又或許是大雁一心向南卻不忘出生地的精神打動了我們。

流落在外的遊子,總是在大雁的蹤跡裡勾起家鄉的回憶。而鴻雁,也成為了遊子的代名詞。

唐代詩人錢起看到眼前飛過一行大雁,頓時感慨“悵望遙天外,鄉愁滿目生”。

為什麼古代人對鴻雁情有獨鍾?

為什麼古代人對鴻雁情有獨鍾?

➊ ➋ 圖片來源於網絡

年輕時的辛棄疾滿懷壯志,卻只被安排在建康做一個小小的通判,苦悶之際登上賞心亭,聽聞大雁黃昏中鳴叫紛紛,漂泊在外的遊離之感更加強烈。一句“落日樓頭,斷鴻聲裡,江南遊子”,道盡了多少離家在外之人的心聲!

為什麼古代人對鴻雁情有獨鍾?

為什麼古代人對鴻雁情有獨鍾?

➊ 圖片來源於網絡「xigao 攝」

➋ 圖片來源於網絡

“故園渺何處,歸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韋應物剛從故土長安城調任滁州刺史,在一個秋雨綿綿的夜晚聽聞大雁由遠及近的鳴叫聲,思鄉情緒不由得湧上心頭,想要歸家的想法久久縈繞腦海,連綿不絕。

鴻雁或許無法真正幫助我們把自己的思念傳遞到家鄉或某一個人,但當我們望見那一行向南而去的雁陣、聽見它們在漫長的旅途中相互鼓勵的鳴叫聲時,心中對故鄉親人的那一抹掛念便會不自覺地浮現出來。

為什麼古代人對鴻雁情有獨鍾?

➊ 圖片來源於網絡

雲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相傳西漢時期,蘇武出使匈奴,被單于流放到北海牧羊,十年都不得回漢。蘇武綁了書信在一隻南歸的大雁身上,恰巧被漢朝皇帝打獵時看到,他才得以被解救回朝。

自此之後,鴻雁變成了離家在外的人傳遞書信的信使。

李清照與丈夫趙明誠恩愛有加,卻時常分隔兩地。眼看荷花凋殘,秋意漸濃,她只能一個人登上蘭舟,盼望能夠從大雁那裡得到一絲丈夫的音訊,“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為什麼古代人對鴻雁情有獨鍾?

➊ 圖片來源於網絡

杜甫在秋末很是想念李白,寫了信寄去,也不知道李白有沒有收到、回信是否已經在路上。於是寫下“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恨不能化身鴻雁,直接飛到李白身前訴說自己最近的遭遇。

託一封書信給鴻雁,相思鄉愁儘可說。無論我們身處何處,家鄉和親朋所在的地方,永遠都是翹首以盼的方向。

為什麼古代人對鴻雁情有獨鍾?

為什麼古代人對鴻雁情有獨鍾?

➊ 圖片來源於網絡「蜥蜴龍 攝」

➋ 圖片來源於網絡

鴻雁南飛,總有歸期,因為它們不貪戀南方的溫暖富饒。

離家在外的遊子們,卻只能在“君問歸期未有期”的惆悵裡懷念“月是故鄉明”。

但不管怎麼說,家是根本,是希望的力量之源,縱然無法歸家,我們也可以託鴻雁把近況和問候送到,讓分隔兩地的人,都能得到一份心安。

為什麼古代人對鴻雁情有獨鍾?

為什麼古代人對鴻雁情有獨鍾?

➊ ➋ 圖片來源於網絡

文字為物道原創,圖片來源於網絡,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物道:用文字訴說美好生活方式,為你搜羅全世界匠心好物。在這裡,找回你想要的精緻生活。

為什麼古代人對鴻雁情有獨鍾?

微信搜索關注:物道(ID:wudaoone) 微博:@物道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