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馬一生七回故鄉,“六星上將”的故鄉情

中央電視臺CCTV-7精品紀錄片《洪學智》

1986年10月,洪學智應邀率中國軍事後勤代表團赴美國訪問,就在飛機即將起飛前的兩個小時,正在中國訪問的美國國防部長溫伯格罕見地臨時改變訪問日程,在北京主動要求會見了洪學智,藉此表達他對洪學智的敬重和對代表團訪美的重視。

洪學智1913年出生於金寨縣,1929年參加革命,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1988年再次被授予上將軍銜。這在我軍歷史上僅此一例。金寨縣是全國知名的將軍縣,作為從大別山裡走出來的農民兒子傑出代表,洪學智將軍生前十分關心家鄉的建設和發展。他一生情繫桑梓的赤子情懷,讓故鄉親人深深緬懷和永遠追憶。

戎馬一生七回故鄉,“六星上將”的故鄉情

洪學智

戎馬一生七回故鄉

戎馬一生的洪學智將軍一直思念著故鄉的山山水水,思念著長眠在故土的戰友和親人,思念著為中國革命做出巨大貢獻和犧牲的家鄉人民。

1953年8月,朝鮮停戰剛剛實現,洪學智利用到南京軍事學院學習之機,回到闊別20多年的故鄉看望。洪學智輕車簡從,只帶了一名警衛員。那時,金寨縣的交通非常落後,汽車只能通到縣城金家寨。他下車後,步行30多里路趕到老家雙河。區委領導提出:“家鄉剛解放,社會治安情況還比較複雜,請將軍在區委機關食宿。”洪學智聽了風趣地說:“我是請假回來探親的,如果食宿都不在家裡,那還叫什麼探親呢?”他謝絕了縣區領導的安排,住到堂弟洪學成家。鄉親們聽說洪學智回來了,爭先恐後要與他見面、敘談。此時,陪同的地方幹部和警衛從安全考慮,極力阻攔。洪學智見狀,忙說:“我離家這麼多年,鄉親們想來看看我,這是人之常情嘛,你們不要再阻攔了。”接著,他又熱情地對鄉親們說:“來來來,大家靠近一些,我要和鄉親們合個影。”警衛員趕忙拿起相機,拍攝下洪學智和家鄉人民骨肉情深的珍貴一幕。洪學智和鄉親們促膝談心,問寒問暖。

戎馬一生七回故鄉,“六星上將”的故鄉情

1986年4月,洪學智在金寨老家與鄉親們合影

1986年4月,70多歲的洪學智第二次返鄉探親。這次隨將軍返鄉的有夫人張文、長子洪虎等人。在參觀了縣革命博物館後,他建議,縣裡要在革命烈士紀念塔後面建一所紅軍紀念堂。因為在外地工作的老紅軍都十分思念故鄉,百年之後都有葉落歸根的願望。同時博物館前面可以搞一個將軍陳列館,作為對青少年開展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的基地。“在經費上你們自己解決一些,我們再想辦法幫助籌集一些。”

洪學智年事愈高,戀鄉愛鄉之情愈濃。他不顧年高路遠,又先後於1990年10月、1991年11月、1994年6月、1997年5月和2002年5月回到家鄉探親、視察。2002年5月,已經90歲高齡的洪學智回到金寨。他無限深情地說:“人到老年倍思鄉啊,我這次回來沿途所見,山更綠了,水更清了,路更寬了,金寨這幾年變化很大,取得了很大成績,我很高興。”當時他老家雙河鎮正在修路,不方便行走,陪同的人都勸他不要回去了。老將軍的臉上露出幾絲失望,但堅決讓自己的3個兒子一定要回去一趟,代替他看望一下家鄉的父老鄉親。當兒子們帶回從老家雙河拍攝的錄像時,老將軍認真地觀看著,邊看邊笑,還鼓起了掌,像個開心的小孩。

洪學智一生都以出生在金寨這片紅色的土地上而驕傲。2004年9月,金寨縣修建好紅軍廣場,想邀請他再回來看看。將軍聽了立刻表示“願意”。但身邊工作人員從他身體狀況著想,不同意他遠行。他只好說:“等天氣暖和一點,我再回去看看吧。”哪知道老將軍最終沒能再回來了。

戎馬一生七回故鄉,“六星上將”的故鄉情

2002年5月,洪學智重回故鄉受到當地幹群熱烈歡迎

攻克“兩地病”再“上陣”

新中國成立後,國家在金寨縣境內興建梅山、響洪甸兩座大型水庫,庫容量48億立方米,大批糧田、茶竹等經濟作物被淹沒,老區人民又為國家建設做出了新的貢獻和犧牲。洪學智始終把庫區群眾的生活困難記在心裡,懷著對老區人民的滿腔熱情,竭心盡力,想方設法為家鄉人民解決困難。

1974年金寨縣旱災嚴重,很多人家都斷炊了,有位孕婦聯合將軍的親戚給洪老寫信,向洪老求助。一個月後,縣裡調來了一大卡車紅薯幹。洪老電話特別委託縣裡的同志轉告她們:收到信後很著急,從部隊的軍糧中調配了幾卡車紅薯幹送來。要求縣裡將這些紅薯幹分給全縣的懷孕婦女以度荒年,並說部隊也很緊張,想不到更好的辦法,讓縣領導代他向老家人表示歉意。那年,懷孕的婦女都知道是洪老救了自己,有的婦女還留下一小包紅薯幹小心地用布包好,好留給孩子長大後做紀念,為的是不忘洪老的救命之恩。

金寨縣“兩地病”(地方甲狀腺腫,地方性克汀病)患者較多,流行嚴重。洪學智得知十分憂慮,於是及時向中央軍委反映,經與相關部門協商,軍隊和地方醫療機構紛紛伸出援助之手,大力支持金寨縣醫療衛生工作。1984年5月,中央軍委派出醫療隊到金寨調查醫治疑難病症及甲狀腺腫、克汀病等地方性多發病。1985年3月,總後勤部和國家民政部、財政部、衛生部聯合發出了《關於組派醫療隊支持老區衛生建設的通知》。隨後,第二軍醫大學、南京軍區總醫院等單位先後向金寨縣派出7批醫療隊,走村串戶,治病防病,並支援了大批藥品和器械設備。南京軍區總醫院還在金寨創辦了金寨縣衛生學校中專班,為金寨培養了一大批“帶不走的醫療隊員”,幫助建立了三級防治培訓網和碘鹽監測網。在地甲病的防治過程中,洪學智親臨金寨視察和指導。在家鄉雙河,將軍還親自為鄉親們發放藥品,宣傳防治地甲病的重要意義。1988年底,金寨縣通過國家級地方病檢查驗收,地甲病患病率從1985年的17.4%下降到2%以下,其他疾病也得到有效控制,被評為全國地方病防治先進縣。

為救助金寨困難群眾,從1979年至1987年,洪學智組織動員部隊官兵捐贈棉衣棉被24萬多件。1991年又捐贈棉衣7.4萬件,解決了不少老百姓過冬的難題。為幫助金寨發展運輸業,1984年,洪學智將解放軍換裝後剩餘的20多輛軍用卡車送到了金寨。為了讓更多的老區人民早日脫貧致富,洪學智還主持總後起草了一個文件呈報軍委,建議全軍拿出2000輛退役堪用汽車,支援100個老區。1985年國慶節前後,金寨縣又得到25輛“解放牌”汽車,當時分管運輸的縣有關部門在此基礎上,立即組建了“雙扶”汽車運輸公司,這也是金寨縣有史以來的第一個汽車運輸公司。

小小板慄濃濃情

洪學智一直非常關心金寨的經濟建設發展。多年來,他利用自己的影響,向中央領導彙報,與有關部門通氣,並聯系港澳愛國人士,從而取得多方面的重視和支持。

洪學智對家鄉經濟的關注,絕不是停留在一些空洞的“指示”上。他的關心非常具體、也非常管用。他曾多次對金寨縣的同志們說,像大別山這樣的山區,如果光靠種糧食,農民是永遠都富不起來的。應該多種一些適合山地的經濟作物,比如說板栗、茶葉和野菜等,特別是要多種板栗。金寨縣從1983年開始廣泛地種植板栗,通過多年的種植,金寨縣板栗特色產業生產一年一個新臺階。1990年10月30日,洪學智又特意為金寨題詞:“發展板栗,大有作為。”如今,板栗已成為金寨農業產業化的一個重要支柱產業,金寨縣的板栗產量已位居全國前列,成為名副其實的“板栗大縣”。

洪學智關心家鄉水利交通基礎設施建設。1997年,寧西鐵路初步設計從嶽西擦大別山而過,家鄉人得知這一消息,市領導到北京找到洪老,希望能爭取寧西鐵路從六安經過。洪老聽後說:“好啊,孫中山早年就有在大別山修鐵路的設想嘛,六安早就應該通鐵路了!”半個月後,有關方面改變原有設計線路的批文就下來了,六安有史以來第一次通上了鐵路。2003年,縣委、縣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前往東莞給他老人家祝壽。當談到家鄉人民期盼合肥至武漢高速公路能夠途經金寨時,老將軍又立即給國務院領導同志寫信,表達了家鄉人民期盼的急迫心情,從而結束了金寨縣沒有高速公路的歷史。

不許為他唱讚歌

洪學智為人低調,他從不希望別人為他唱讚歌,甚至在這方面實事求是都不行。

2002年,金寨縣有關部門計劃編寫、出版一本《解放軍金寨縣將軍傳》。洪學智無疑是金寨縣最具知名度的老將軍,縣裡認真地組織人員為他撰寫了“洪學智篇”。文章寫好後,送給洪學智審閱,沒想到老人家看過後竟然非常生氣,他說:“這哪是在給我寫傳呢?這是在吹捧我啊!”第一稿沒有通過,縣裡又組織人員寫了第二稿,考慮到第一稿中很多實事求是的內容,都被洪老給刪掉了,便在文章的末尾增加了他關心家鄉經濟建設發展的一段文字。這次洪老看了,雖沒再發脾氣,但卻建議將這一段文字也給刪掉。他說:“你們不要這樣寫行不行呢?你們這樣一寫,好像我洪大麻子(當年彭德懷元帥給洪學智起的綽號)心裡只想著自己的老家,不關心其他地方似的。”

洪學智將軍常說:“作為立夏節起義的參加者和紅軍中的一員,我為老區紅軍和人民對中國革命做出的巨大貢獻而自豪,並對老區人民和犧牲的革命先烈充滿著感激和懷念之情。”1991年,金寨縣建起紅軍八角帽式的紀念堂時,洪學智將軍題寫了“金寨縣紅軍紀念堂”8個大字。獲悉長嶺鄉長山衝紅軍烈士墓地得到很好保護時,洪學智將軍飽含深情地題寫了“紅軍烈士墓”寄回家鄉。2004年,《金寨紅軍史》(送審稿)呈到洪學智手中,他感到由衷的高興,親自進行了認真的審稿。此外,金寨舉辦板栗絲茶文化節開幕時,他專門發來了熱情洋溢的賀信。這一切,無不飽含著洪學智將軍對家鄉的濃濃深情。(孫戎)

講述洪學智老將軍的電視劇

《上將洪學智》

將於2019年1月21日至30日

登陸央視八套

每晚19:30準時播出

提醒:1月21日20:36播出第1集、第2集後

每晚連播3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