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薯,又叫番薯、甘薯、朱薯、金薯、紅芋、紅苕、番葛、山芋、地瓜、地蛋……在現代中國,它擁有十幾種別稱。

紅薯作為一枚普普通通的塊莖類食材,之所以會有如此多的別稱,正是因為種植面積太廣的緣故。從海南到東北,從江浙到甘肅,不管哪個省份都能見到紅薯的身影。它的種植區域覆蓋了所有的方言區,不同方言區的人民用不同的方言來稱呼它,於是它就有了很多別名。

"

紅薯,又叫番薯、甘薯、朱薯、金薯、紅芋、紅苕、番葛、山芋、地瓜、地蛋……在現代中國,它擁有十幾種別稱。

紅薯作為一枚普普通通的塊莖類食材,之所以會有如此多的別稱,正是因為種植面積太廣的緣故。從海南到東北,從江浙到甘肅,不管哪個省份都能見到紅薯的身影。它的種植區域覆蓋了所有的方言區,不同方言區的人民用不同的方言來稱呼它,於是它就有了很多別名。

人人都是歷史的創造者——在歷史長河中,不經意改變世界的小人物

其實它在中國的種植歷史並不算長,特別是在北方的某些省份,紅薯完全是剛剛冒出來的新面孔。

北方種植紅薯的歷史很晚

公元1785年,乾隆皇帝對軍機大臣說:“河南近年屢經大旱,莊稼缺水,顆粒無收,災民遍地,餓殍遍野,這是朕的罪過,也是你們軍機大臣的罪過。我聽說福建那邊盛產一種名叫番薯的東西,這種東西既能充飢,又能耐旱,不知道能不能在河南推廣一下。如果推廣成功,或許能成為河南老百姓的救命糧,緩解那裡的災情。我已經下旨給福建巡撫,讓他培植一批番薯秧苗,派人從水路緊急運到河南,交給河南巡撫下發民間……”(參見《乾隆實錄》卷1232)

通過乾隆這段話可以得知,距今兩百多年前,河南應該還沒有人種植紅薯。即使有,也一定是零星種植,尚未得到大面積推廣。

紅薯在陝西的歷史更為短暫。

據建國後編印的《陝西省志》描述,紅薯在乾隆年間被引進到陝南,在嘉慶年間被引進到渭南,但一直都是零星種植,直到新中國成立,陝西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農民沒有聽說過紅薯。上世紀五十年代,為了解決糧食短缺的問題,紅薯才得以自上而下地由官方正式推廣,然後迅速普及到陝西全省。

"

紅薯,又叫番薯、甘薯、朱薯、金薯、紅芋、紅苕、番葛、山芋、地瓜、地蛋……在現代中國,它擁有十幾種別稱。

紅薯作為一枚普普通通的塊莖類食材,之所以會有如此多的別稱,正是因為種植面積太廣的緣故。從海南到東北,從江浙到甘肅,不管哪個省份都能見到紅薯的身影。它的種植區域覆蓋了所有的方言區,不同方言區的人民用不同的方言來稱呼它,於是它就有了很多別名。

人人都是歷史的創造者——在歷史長河中,不經意改變世界的小人物

其實它在中國的種植歷史並不算長,特別是在北方的某些省份,紅薯完全是剛剛冒出來的新面孔。

北方種植紅薯的歷史很晚

公元1785年,乾隆皇帝對軍機大臣說:“河南近年屢經大旱,莊稼缺水,顆粒無收,災民遍地,餓殍遍野,這是朕的罪過,也是你們軍機大臣的罪過。我聽說福建那邊盛產一種名叫番薯的東西,這種東西既能充飢,又能耐旱,不知道能不能在河南推廣一下。如果推廣成功,或許能成為河南老百姓的救命糧,緩解那裡的災情。我已經下旨給福建巡撫,讓他培植一批番薯秧苗,派人從水路緊急運到河南,交給河南巡撫下發民間……”(參見《乾隆實錄》卷1232)

通過乾隆這段話可以得知,距今兩百多年前,河南應該還沒有人種植紅薯。即使有,也一定是零星種植,尚未得到大面積推廣。

紅薯在陝西的歷史更為短暫。

據建國後編印的《陝西省志》描述,紅薯在乾隆年間被引進到陝南,在嘉慶年間被引進到渭南,但一直都是零星種植,直到新中國成立,陝西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農民沒有聽說過紅薯。上世紀五十年代,為了解決糧食短缺的問題,紅薯才得以自上而下地由官方正式推廣,然後迅速普及到陝西全省。

人人都是歷史的創造者——在歷史長河中,不經意改變世界的小人物

明朝以前無紅薯

翻查古代文獻,明朝以前中國是沒有紅薯的。

陶轂《清異錄》記載:“嶺外多薯,間有發深山而得之者,枚塊連屬,有數十斤者,味極甘香,人多自食,未嘗貨於外。”說是廣東山區多有野生薯,重達幾十斤,味道很好吃,當地居民拿它當食物。這種薯不是紅薯,而是一種攀援生長的巨型山芋。

五代十國時期,蜀國君主孟昶每月初一喜歡吃素食,每回吃素必定要吃完一整盤薯藥,他吃的薯藥也不是紅薯,而是山藥。

《西遊記》描寫唐僧師徒去西天取經,西樑女國設宴款待,一大桌子很豐盛的素齋,食品包括蒸餅、糖糕、蘑菇、香蕈、筍芽、木耳、黃花菜、石花菜、紫菜、蔓菁、蘿菔(即蘿蔔)、黃精、芋頭、山藥,沒有紅薯。

"

紅薯,又叫番薯、甘薯、朱薯、金薯、紅芋、紅苕、番葛、山芋、地瓜、地蛋……在現代中國,它擁有十幾種別稱。

紅薯作為一枚普普通通的塊莖類食材,之所以會有如此多的別稱,正是因為種植面積太廣的緣故。從海南到東北,從江浙到甘肅,不管哪個省份都能見到紅薯的身影。它的種植區域覆蓋了所有的方言區,不同方言區的人民用不同的方言來稱呼它,於是它就有了很多別名。

人人都是歷史的創造者——在歷史長河中,不經意改變世界的小人物

其實它在中國的種植歷史並不算長,特別是在北方的某些省份,紅薯完全是剛剛冒出來的新面孔。

北方種植紅薯的歷史很晚

公元1785年,乾隆皇帝對軍機大臣說:“河南近年屢經大旱,莊稼缺水,顆粒無收,災民遍地,餓殍遍野,這是朕的罪過,也是你們軍機大臣的罪過。我聽說福建那邊盛產一種名叫番薯的東西,這種東西既能充飢,又能耐旱,不知道能不能在河南推廣一下。如果推廣成功,或許能成為河南老百姓的救命糧,緩解那裡的災情。我已經下旨給福建巡撫,讓他培植一批番薯秧苗,派人從水路緊急運到河南,交給河南巡撫下發民間……”(參見《乾隆實錄》卷1232)

通過乾隆這段話可以得知,距今兩百多年前,河南應該還沒有人種植紅薯。即使有,也一定是零星種植,尚未得到大面積推廣。

紅薯在陝西的歷史更為短暫。

據建國後編印的《陝西省志》描述,紅薯在乾隆年間被引進到陝南,在嘉慶年間被引進到渭南,但一直都是零星種植,直到新中國成立,陝西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農民沒有聽說過紅薯。上世紀五十年代,為了解決糧食短缺的問題,紅薯才得以自上而下地由官方正式推廣,然後迅速普及到陝西全省。

人人都是歷史的創造者——在歷史長河中,不經意改變世界的小人物

明朝以前無紅薯

翻查古代文獻,明朝以前中國是沒有紅薯的。

陶轂《清異錄》記載:“嶺外多薯,間有發深山而得之者,枚塊連屬,有數十斤者,味極甘香,人多自食,未嘗貨於外。”說是廣東山區多有野生薯,重達幾十斤,味道很好吃,當地居民拿它當食物。這種薯不是紅薯,而是一種攀援生長的巨型山芋。

五代十國時期,蜀國君主孟昶每月初一喜歡吃素食,每回吃素必定要吃完一整盤薯藥,他吃的薯藥也不是紅薯,而是山藥。

《西遊記》描寫唐僧師徒去西天取經,西樑女國設宴款待,一大桌子很豐盛的素齋,食品包括蒸餅、糖糕、蘑菇、香蕈、筍芽、木耳、黃花菜、石花菜、紫菜、蔓菁、蘿菔(即蘿蔔)、黃精、芋頭、山藥,沒有紅薯。

人人都是歷史的創造者——在歷史長河中,不經意改變世界的小人物

明朝以前出版過一大批地方誌和類似地方誌的著作,諸如《鹹淳臨安志》、《淳熙三山志》、《寶慶雲陽志》、《嶺外代答》、《嶺表錄異》等等,這些文獻裡統統見不到有關紅薯的記載。

紅薯來自美洲

跟辣椒、玉米、土豆、菸草、花生等等作物一樣,紅薯不是中國的土產,它來自美洲,也是哥倫布大航海之後發現的新物種。

哥倫布在15世紀末年發現美洲,隨後歐洲殖民者把美洲變成了他們的殖民地,美洲的紅薯因此隨著殖民者的腳步先後傳入歐洲、東南亞、日本和中國。

16世紀中葉,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殖民者進入呂宋島,一邊掠奪當地物產,一邊把呂宋島當成貿易中轉站與中國通商,一邊推廣種植紅薯。大約在公元1570年前後,紅薯已經在呂宋普及,漫山遍野都是紅薯藤,土著們隨地掘取,補貼糧食之不足。

中國與呂宋貿易已久,在南宋,在元朝,在明朝前期,中國的商船一直往返於呂宋和沿海各港口之間,有些商人會在呂宋定居下來,成家立業,生兒育女,成為現在所說的華僑。

華僑在呂宋島上見識了紅薯的優越性:耐乾旱、耐貧瘠、易移栽、易繁殖、營養豐富、味道甘美,於是就把紅薯帶回中國。

"

紅薯,又叫番薯、甘薯、朱薯、金薯、紅芋、紅苕、番葛、山芋、地瓜、地蛋……在現代中國,它擁有十幾種別稱。

紅薯作為一枚普普通通的塊莖類食材,之所以會有如此多的別稱,正是因為種植面積太廣的緣故。從海南到東北,從江浙到甘肅,不管哪個省份都能見到紅薯的身影。它的種植區域覆蓋了所有的方言區,不同方言區的人民用不同的方言來稱呼它,於是它就有了很多別名。

人人都是歷史的創造者——在歷史長河中,不經意改變世界的小人物

其實它在中國的種植歷史並不算長,特別是在北方的某些省份,紅薯完全是剛剛冒出來的新面孔。

北方種植紅薯的歷史很晚

公元1785年,乾隆皇帝對軍機大臣說:“河南近年屢經大旱,莊稼缺水,顆粒無收,災民遍地,餓殍遍野,這是朕的罪過,也是你們軍機大臣的罪過。我聽說福建那邊盛產一種名叫番薯的東西,這種東西既能充飢,又能耐旱,不知道能不能在河南推廣一下。如果推廣成功,或許能成為河南老百姓的救命糧,緩解那裡的災情。我已經下旨給福建巡撫,讓他培植一批番薯秧苗,派人從水路緊急運到河南,交給河南巡撫下發民間……”(參見《乾隆實錄》卷1232)

通過乾隆這段話可以得知,距今兩百多年前,河南應該還沒有人種植紅薯。即使有,也一定是零星種植,尚未得到大面積推廣。

紅薯在陝西的歷史更為短暫。

據建國後編印的《陝西省志》描述,紅薯在乾隆年間被引進到陝南,在嘉慶年間被引進到渭南,但一直都是零星種植,直到新中國成立,陝西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農民沒有聽說過紅薯。上世紀五十年代,為了解決糧食短缺的問題,紅薯才得以自上而下地由官方正式推廣,然後迅速普及到陝西全省。

人人都是歷史的創造者——在歷史長河中,不經意改變世界的小人物

明朝以前無紅薯

翻查古代文獻,明朝以前中國是沒有紅薯的。

陶轂《清異錄》記載:“嶺外多薯,間有發深山而得之者,枚塊連屬,有數十斤者,味極甘香,人多自食,未嘗貨於外。”說是廣東山區多有野生薯,重達幾十斤,味道很好吃,當地居民拿它當食物。這種薯不是紅薯,而是一種攀援生長的巨型山芋。

五代十國時期,蜀國君主孟昶每月初一喜歡吃素食,每回吃素必定要吃完一整盤薯藥,他吃的薯藥也不是紅薯,而是山藥。

《西遊記》描寫唐僧師徒去西天取經,西樑女國設宴款待,一大桌子很豐盛的素齋,食品包括蒸餅、糖糕、蘑菇、香蕈、筍芽、木耳、黃花菜、石花菜、紫菜、蔓菁、蘿菔(即蘿蔔)、黃精、芋頭、山藥,沒有紅薯。

人人都是歷史的創造者——在歷史長河中,不經意改變世界的小人物

明朝以前出版過一大批地方誌和類似地方誌的著作,諸如《鹹淳臨安志》、《淳熙三山志》、《寶慶雲陽志》、《嶺外代答》、《嶺表錄異》等等,這些文獻裡統統見不到有關紅薯的記載。

紅薯來自美洲

跟辣椒、玉米、土豆、菸草、花生等等作物一樣,紅薯不是中國的土產,它來自美洲,也是哥倫布大航海之後發現的新物種。

哥倫布在15世紀末年發現美洲,隨後歐洲殖民者把美洲變成了他們的殖民地,美洲的紅薯因此隨著殖民者的腳步先後傳入歐洲、東南亞、日本和中國。

16世紀中葉,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殖民者進入呂宋島,一邊掠奪當地物產,一邊把呂宋島當成貿易中轉站與中國通商,一邊推廣種植紅薯。大約在公元1570年前後,紅薯已經在呂宋普及,漫山遍野都是紅薯藤,土著們隨地掘取,補貼糧食之不足。

中國與呂宋貿易已久,在南宋,在元朝,在明朝前期,中國的商船一直往返於呂宋和沿海各港口之間,有些商人會在呂宋定居下來,成家立業,生兒育女,成為現在所說的華僑。

華僑在呂宋島上見識了紅薯的優越性:耐乾旱、耐貧瘠、易移栽、易繁殖、營養豐富、味道甘美,於是就把紅薯帶回中國。

人人都是歷史的創造者——在歷史長河中,不經意改變世界的小人物

誰是引進紅薯的第一人

關於紅薯引進中國的經過,有一個流傳最廣泛的傳說。

說是福建省福州府長樂縣有個名叫陳振龍的讀書人,科舉不第,轉而經商,往來於福建和呂宋,曾經在呂宋長期定居。

陳振龍在呂宋發現紅薯“隨栽隨活”,就從紅薯藤上截取了幾尺莖葉,切成小段,想把它帶回福建。當時統治呂宋島的西班牙殖民者禁止紅薯出口,不讓中國商人帶走。陳振龍心生一計,他把紅薯藤的小段編到纜繩裡,混過西班牙人設置的關卡,經過七天七夜航行,終於把紅薯帶回了祖國。這一年是萬曆二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593年。

回國後,陳振龍在自家周圍空地上試種紅薯,大功告成,於是向巡撫衙門打報告,稟明紅薯的良好習性和種植方法,請官府推廣它。地方官從善如流,表彰了陳振龍的善舉,並下令推廣種植,從此紅薯在中國紮根。

這個傳說出自陳振龍後代編著的《金薯傳習錄》,該書記載紅薯引種與推廣經過甚詳,應該屬實。

但是來自福建的陳振龍未必是引進紅薯的第一人。

"

紅薯,又叫番薯、甘薯、朱薯、金薯、紅芋、紅苕、番葛、山芋、地瓜、地蛋……在現代中國,它擁有十幾種別稱。

紅薯作為一枚普普通通的塊莖類食材,之所以會有如此多的別稱,正是因為種植面積太廣的緣故。從海南到東北,從江浙到甘肅,不管哪個省份都能見到紅薯的身影。它的種植區域覆蓋了所有的方言區,不同方言區的人民用不同的方言來稱呼它,於是它就有了很多別名。

人人都是歷史的創造者——在歷史長河中,不經意改變世界的小人物

其實它在中國的種植歷史並不算長,特別是在北方的某些省份,紅薯完全是剛剛冒出來的新面孔。

北方種植紅薯的歷史很晚

公元1785年,乾隆皇帝對軍機大臣說:“河南近年屢經大旱,莊稼缺水,顆粒無收,災民遍地,餓殍遍野,這是朕的罪過,也是你們軍機大臣的罪過。我聽說福建那邊盛產一種名叫番薯的東西,這種東西既能充飢,又能耐旱,不知道能不能在河南推廣一下。如果推廣成功,或許能成為河南老百姓的救命糧,緩解那裡的災情。我已經下旨給福建巡撫,讓他培植一批番薯秧苗,派人從水路緊急運到河南,交給河南巡撫下發民間……”(參見《乾隆實錄》卷1232)

通過乾隆這段話可以得知,距今兩百多年前,河南應該還沒有人種植紅薯。即使有,也一定是零星種植,尚未得到大面積推廣。

紅薯在陝西的歷史更為短暫。

據建國後編印的《陝西省志》描述,紅薯在乾隆年間被引進到陝南,在嘉慶年間被引進到渭南,但一直都是零星種植,直到新中國成立,陝西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農民沒有聽說過紅薯。上世紀五十年代,為了解決糧食短缺的問題,紅薯才得以自上而下地由官方正式推廣,然後迅速普及到陝西全省。

人人都是歷史的創造者——在歷史長河中,不經意改變世界的小人物

明朝以前無紅薯

翻查古代文獻,明朝以前中國是沒有紅薯的。

陶轂《清異錄》記載:“嶺外多薯,間有發深山而得之者,枚塊連屬,有數十斤者,味極甘香,人多自食,未嘗貨於外。”說是廣東山區多有野生薯,重達幾十斤,味道很好吃,當地居民拿它當食物。這種薯不是紅薯,而是一種攀援生長的巨型山芋。

五代十國時期,蜀國君主孟昶每月初一喜歡吃素食,每回吃素必定要吃完一整盤薯藥,他吃的薯藥也不是紅薯,而是山藥。

《西遊記》描寫唐僧師徒去西天取經,西樑女國設宴款待,一大桌子很豐盛的素齋,食品包括蒸餅、糖糕、蘑菇、香蕈、筍芽、木耳、黃花菜、石花菜、紫菜、蔓菁、蘿菔(即蘿蔔)、黃精、芋頭、山藥,沒有紅薯。

人人都是歷史的創造者——在歷史長河中,不經意改變世界的小人物

明朝以前出版過一大批地方誌和類似地方誌的著作,諸如《鹹淳臨安志》、《淳熙三山志》、《寶慶雲陽志》、《嶺外代答》、《嶺表錄異》等等,這些文獻裡統統見不到有關紅薯的記載。

紅薯來自美洲

跟辣椒、玉米、土豆、菸草、花生等等作物一樣,紅薯不是中國的土產,它來自美洲,也是哥倫布大航海之後發現的新物種。

哥倫布在15世紀末年發現美洲,隨後歐洲殖民者把美洲變成了他們的殖民地,美洲的紅薯因此隨著殖民者的腳步先後傳入歐洲、東南亞、日本和中國。

16世紀中葉,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殖民者進入呂宋島,一邊掠奪當地物產,一邊把呂宋島當成貿易中轉站與中國通商,一邊推廣種植紅薯。大約在公元1570年前後,紅薯已經在呂宋普及,漫山遍野都是紅薯藤,土著們隨地掘取,補貼糧食之不足。

中國與呂宋貿易已久,在南宋,在元朝,在明朝前期,中國的商船一直往返於呂宋和沿海各港口之間,有些商人會在呂宋定居下來,成家立業,生兒育女,成為現在所說的華僑。

華僑在呂宋島上見識了紅薯的優越性:耐乾旱、耐貧瘠、易移栽、易繁殖、營養豐富、味道甘美,於是就把紅薯帶回中國。

人人都是歷史的創造者——在歷史長河中,不經意改變世界的小人物

誰是引進紅薯的第一人

關於紅薯引進中國的經過,有一個流傳最廣泛的傳說。

說是福建省福州府長樂縣有個名叫陳振龍的讀書人,科舉不第,轉而經商,往來於福建和呂宋,曾經在呂宋長期定居。

陳振龍在呂宋發現紅薯“隨栽隨活”,就從紅薯藤上截取了幾尺莖葉,切成小段,想把它帶回福建。當時統治呂宋島的西班牙殖民者禁止紅薯出口,不讓中國商人帶走。陳振龍心生一計,他把紅薯藤的小段編到纜繩裡,混過西班牙人設置的關卡,經過七天七夜航行,終於把紅薯帶回了祖國。這一年是萬曆二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593年。

回國後,陳振龍在自家周圍空地上試種紅薯,大功告成,於是向巡撫衙門打報告,稟明紅薯的良好習性和種植方法,請官府推廣它。地方官從善如流,表彰了陳振龍的善舉,並下令推廣種植,從此紅薯在中國紮根。

這個傳說出自陳振龍後代編著的《金薯傳習錄》,該書記載紅薯引種與推廣經過甚詳,應該屬實。

但是來自福建的陳振龍未必是引進紅薯的第一人。

人人都是歷史的創造者——在歷史長河中,不經意改變世界的小人物

廣東人最早引種紅薯

嘉靖年間成書的《廣東通志》物產部分記載,廣東薯類植物包括紅薯、甘薯、甜薯和山薯。當時說的紅薯並不是現在的紅薯,但甘薯則極有可能指的是紅薯。《廣東通志》成書於1558年,如果該書裡的甘薯確指紅薯的話,那麼在福建人陳振龍在1593年從呂宋往福建引種紅薯之前,就已經有廣東人引種紅薯了。

成書於宣統年間的《東莞縣誌》物產部分有更詳細的記載:早在萬曆八年,也就是公元1580年,一位名叫陳益的東莞海商把番薯(即紅薯)引入國內。

如果說《東莞縣誌》成書較晚,可能有編造的成分,那麼請看明朝史學家蘇琰在《朱薯頌》裡所寫的一段話:“甲申、乙酉間,漳、潮之交,有島曰南澳,溫陵洋舶道之,攜其種歸晉江五都,鄉曰靈水,種之園齋。甲午、乙未間,溫陵飢,他谷皆貴,惟薯獨稔,鄉民活之薯者十之七八。”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在萬曆十二年和萬曆十三年之間,福建泉州的海商於南澳島上作短暫休整,在島上發現了紅薯,遂引種到晉江縣靈水鄉,進而推廣到臨近鄉村。後來到了萬曆二十二年和萬曆二十三年之間,泉州鬧災,糧食欠收,只有紅薯依然豐產,泉州的大部分農民靠紅薯擋飢,安全度過了自然災害。

萬曆十二年即1584年,萬曆十三年即1585年,根據蘇琰的記載,在1584年年底和1585年年初的時候,泉州海商從南澳島上引種了紅薯,這一時間依然比陳振龍從呂宋引種紅薯要早八九年。

另外我們知道,南澳島以前分屬閩、廣,現在屬於廣東,既然泉州海商是1584年和1585年之交在南澳發現紅薯的,說明廣東居民引種紅薯的時間一定早於1584年。據此推論,《東莞縣誌》裡東莞海商陳益早在1580年就從呂宋引種紅薯的記載應該屬實。換言之,從現有文獻來看,紅薯最早傳入中國的時間並不是傳說中的1593年,而是1580年;最早引種紅薯的大功臣也不是福建人陳振龍,而是廣東人陳益。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