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珊瑚歷史:濫觴於新石器時代,探尋紅珊瑚歷史蹤跡

紅珊瑚 珊瑚樹 趙飛燕 慈禧 珊瑚屋裡說珊瑚 2017-05-11

紅珊瑚文化推廣,不單單是歷史文化,從古至今在到未來,我們一直都在這條路上摸索前行。

紅珊瑚歷史:濫觴於新石器時代,探尋紅珊瑚歷史蹤跡

千嬌百媚惹人愛

一直以來,紅珊瑚備受喜愛,人們形容它“光澤豔麗、晶瑩剔透、溫潤可人”。由於產量稀少,紅珊瑚具有極大的收藏價值與相當的升值空間。俗話說,“千年珊瑚萬年紅”,在收藏界,紅珊瑚被認為是具有千年靈性的藏品,然而它背後蘊涵的文化價值與文化背景,外人殊不知這裡面很有些學問。

紅珊瑚歷史:濫觴於新石器時代,探尋紅珊瑚歷史蹤跡

一萬年前的發軔之作

《辭源》中珊瑚蟲綱如此寫道:“紅珊瑚產於地中海,骨質堅硬,顏色鮮美,可作裝飾品。”這也是歷史上發掘紅珊瑚最早期的地方。查閱相關史料,可以發現新石器時期我們的祖先就已懂得將珊瑚製成簡單的小飾品來裝扮自己。他們將珊瑚枝打磨、穿孔、連綴,或獨自成件,或與彩石相配,裝扮其身。新石器時代距離我們非常遙遠了,然而從我們的老祖宗對紅珊瑚的青睞可以看出,紅珊瑚亦是收藏品,裝飾品,意義非凡。時尚輪流轉,它是小眾也是經典。

光影流轉的美學價值

我們將目光投向過去,有一本《漢武故事》是這麼寫的:“前庭植玉樹,植玉樹之法,葺珊瑚為枝,以碧玉為葉,花子或青或赤,悉以珠玉為之。”可見古代帝王富豪之家,收藏珊瑚樹作為陳設裝飾,並且認為它值得與明珠美玉相配,漢武帝的小資情調可見一斑。

紅珊瑚歷史:濫觴於新石器時代,探尋紅珊瑚歷史蹤跡

乾隆皇帝佩戴的紅珊瑚朝珠

紅珊瑚歷史:濫觴於新石器時代,探尋紅珊瑚歷史蹤跡

珊瑚屋作品,紅珊瑚足8mm朝珠

“水色簫前流玉霜,趙家飛燕侍昭陽”,西漢絕色美人趙飛燕在做皇后時就得到了珍寶紅珊瑚,以之為飾品尊貴無比。

唐代才子薛逢曾專門賦詩吟詠:“坐客爭吟去碧詩,美人醉贈珊瑚釵。”仕女頭戴珊瑚髮釵,醉眼迷離,粉面含春,風情萬種的樣子怎能不讓人爭先恐後為之獻殷勤呢?

紅珊瑚歷史:濫觴於新石器時代,探尋紅珊瑚歷史蹤跡

趙飛燕,我國古代最為傑出的著名舞蹈家,漢成帝劉驁最寵幸的皇后,又是身材最為苗條,姿容最為秀麗的絕色美人。

北斗之尊,眾星拱月

在中國古代文化中,紅珊瑚不僅因其美學價值受人青睞,它所代表的身份和地位也同樣受人尊崇。最好的佐證便是清朝時期官員帽子上佩戴的珠子。按照規定,二品官員要佩戴紅色的“頂子”,而這紅色的頂珠,據有關物證表明,便是紅珊瑚和紅色尖晶石。

紅珊瑚歷史:濫觴於新石器時代,探尋紅珊瑚歷史蹤跡

不同級別的官員佩戴帽子的頂珠是不同的,且不能隨意更換。

二品官員的帽頂為珊瑚,顏色多為紅色,以豔紅最為名貴。但也有一些官員使用的是極為珍貴的紅珊瑚,呈紅色或粉色,其價值僅次於紅寶石。

慈禧太后身邊十大珍品之一就有一枝鮮豔瑰麗的大號珊瑚樹,這枝珊瑚樹,全身長滿了一串串連理的櫻桃小樹,青梗、綠葉、紅果,嬌豔欲滴,鮮亮無比。

紅珊瑚歷史:濫觴於新石器時代,探尋紅珊瑚歷史蹤跡

在北京故宮博物院,至今還陳列著明清時代皇宮裡的巨大紅珊瑚。光緒皇帝的龍案上,頤和園慈禧太后睡覺的床上,都擺著這種紅珊瑚,顯得格外貴重、高雅。

文化內涵,寓意深刻

紅珊瑚所代表的社會地位和階層不僅是財富和尊貴的象徵,它更被賦予了一種文化意義。作為一個歷史文化符號,它深刻反映了我國曆史上等級制度的縮影,為我們研究歷史提供了一定的參考。

紅珊瑚歷史:濫觴於新石器時代,探尋紅珊瑚歷史蹤跡

時光流轉,歲月變遷,火紅的紅珊瑚,帶著歷史的積澱,款款向我們走來。

仰望浩瀚蒼穹,獵獵長風,消退了先人的足跡,而紅珊瑚卻是一顆耀眼的星辰,默默綻放著自己的光輝。縱穿歷史的時空,從千米以下深海開掘在到我們手中展示的珍貴寶石,都有它特有的寓意。經典的永恆永遠不會被抹去,源遠流長的紅珊瑚文化也會被國人繼承與發揚。

紅珊瑚歷史:濫觴於新石器時代,探尋紅珊瑚歷史蹤跡

塵世浮華,古老的珊瑚傳奇,留下時代的印痕,蘊含著年輪的記憶。我們願追逐流逝的腳步,守候內心最終的那份堅持,將紅珊瑚文化發揚到每一位喜愛紅珊瑚人的腦海裡,也是珊瑚屋的使命感。

我們的朋友都是熱愛精緻生活,熱愛世界古典文化,還打算把收藏當成你未來興趣的一部分。無倫小的珊瑚原枝還是一個大的紅珊瑚雕刻精品,只要你通過珊瑚屋收藏它,大家就是朋友,或者大家一起交流你收藏的紅珊瑚。


珊瑚屋

傳承研究紅珊瑚文化,把沉睡千年的瑰寶珊瑚。

打造成可世代流傳的珍藏佳品。

負責人:崔爾先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