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主旨全在這兩句詩:未嫁先名玉,來時本姓秦

此文對著名的一段脂批,做了獨特有新見,又論證謹嚴、頗能自圓其說的闡釋。其結論見仁見智,未必定論,但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新觀點,並且從索隱派中走出一條文本闡釋的新路。這點就頗值鼓勵。原文數萬字,限於篇幅做了大量刪減,若有論證不足和邏輯斷裂處,可能為編者之罪。讀者可與作者商榷之。

紅樓主旨全在這兩句詩:未嫁先名玉,來時本姓秦

作者

柔十

什麼是紅樓夢的主旨?書裡有直接依據嗎?

有,而且還不少。比如甲戌本第一回:

“那紅塵中有卻有些樂事,但不能永遠依恃,況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八個字緊相連屬,瞬息間則又樂極悲生,人非物換,究竟是到頭一夢,萬境歸空。[甲戌側批:四句乃一部之總綱。]”

又如:

“後面又有一首偈雲:無材可去補蒼天,[甲戌側批:書之本旨。]”

此批也點明瞭紅樓夢的主旨。

本文要著重探討的,第七回甲戌本有這樣一段脂批:

“設雲‘秦鍾’。古詩云:‘未嫁先名玉,來時本姓秦。’二語便是此書大綱目、大比託、大諷刺處。”

紅樓主旨全在這兩句詩:未嫁先名玉,來時本姓秦

“二語便是此書大綱目、大比託、大諷刺處。”

這句話的核心是三個詞:綱目、比託、諷刺

而且,三個詞雖然是並列的關係,但顯然被一條看不見的線貫串,構成一個意義統一體。

大綱目,與前面“總綱”同義。

接著看“大比託”。

這裡,比當為比喻、譬如,也即與“比興”的比是同樣的意思:以彼物比此物。

託,寄託寄寓,借外物(文藝作品)表達主體的情感和思想,也即脂批所謂“託言寓意”。

最後來看“大諷刺”。

這個好解釋,就是反對,否定,批判。

曹雪芹借紅樓夢要諷刺批判什麼呢,答案也在兩句詩上。

綱目-主線,比託-寄託,諷刺-批判,三組詞均指向文章或作品的根本性的構成要素,我們可以用一個包括性的概念來替代這三組詞:主旨。

因此,未嫁先名玉、來時本姓秦,就是紅樓夢的主旨所在。

脂硯齋直接清楚地點明紅樓夢的主旨,對紅學來說,這是極其重要的信息。

它為我們指明瞭一條直指樞機的正確進路。

脂硯齋與曹雪芹關係親厚,深度介入紅樓夢的創作,深知擬書底裡。

所以,關於紅樓夢的主旨,他沒有理由也沒有必要心營臆造,信口雌黃。

可以認定:脂硯齋的批語“未嫁先名玉”代表著曹雪芹的原意,是他創作意圖的忠實反映。

下面,我們來解讀批語“未嫁先名玉”,通過它去尋究紅樓夢的主旨或主題思想。

“未嫁先名玉,來時本姓秦”出自南朝(樑)劉緩的宮體詩《敬酬劉長史詠名士悅傾城》,全詩如下:

不信巫山女,不信洛川神。何關別有物,還是傾城人。

經共陳王戲,曾與宋家鄰。未嫁先名玉,來時本姓秦。

粉光猶似面,硃色不勝脣。遙見疑花發,聞香知異春。

釵長逐鬟髲,袾小稱腰身。夜夜言嬌盡,日日態還新。

已傾荀奉倩,能迷石季倫。上客徒留目,不見正橫陳。

此詩為應酬唱和之作,描寫了某次宴會上一個歌舞姬的美貌,大意是說:

眼前這位美眉真是美得逆天啊,男人見了她,連仙女都不稀飯,眼裡也裝不下別的事物。

跟那些經典美女:曹植的嫂子甄宓、宋玉的鄰家女孩、夫差的女兒紫玉、邯鄲姑娘秦羅敷,她都有得一拼。

此詩用典頗多,其中,“未嫁先名玉”取典於《搜神記·紫玉韓重》(卷十六),“來時本姓秦”取典秦羅敷。

羅敷是漢末至三國時期邯鄲的美女,樂府《陌上桑》的主人公,後成為美女的代名詞。

紅樓主旨全在這兩句詩:未嫁先名玉,來時本姓秦

這樣的豔詩,無論是整體的主旨立意,還是單個典故的思想寓意,都乏善可陳。

詩句“未嫁先名玉,來時本姓秦”,就是借紫玉和秦羅敷來比喻形容女性的美貌,無甚深意。

此種用典手法在宮體詩中可謂標配,無非陳辭套語。

總之,這是一首平常的豔情詩。

可以確立兩點:

1、未嫁先名玉,來時本姓秦指涉的是獨立的兩個人:紫玉和秦羅敷,而不是什麼秦玉。

秦玉乃後人望文生義而來,與二詩本義半毛錢關係也沒有。

2、在詩中,紫玉和羅敷的含義只是單純的用來形容女性的美,並未包含象徵、隱喻。

也就是說,認為劉緩吟詠的女孩具有忠貞於愛情(紫玉)以及不慕富貴虛榮(羅敷)的高貴品格,這純粹是扯淡,無限拔高。

因此,從二詩本義的角度看,說它是紅樓夢的大綱目大比託大諷刺處,恐怕連王勇平都不會信。

也因此,可以肯定的是:脂硯齋對二詩的引用乃借引,在引用後的新語境裡,二詩的意義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

那麼,兩句詩到底什麼意思呢?關於它的解讀,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讀到未嫁先名玉,來時本姓秦,幾乎所有人的第一反應是:秦玉。

因此,闡釋者中較多的是這類人,認為二詩影射某人,此人姓秦,名字裡有個玉字,或曰秦玉,或曰秦某玉。

這些人幾乎是一水的索隱派,把秦姑娘當作彩繪模特,任意塗抹。根據我讀到的資料,整理如下:

  1. 秦學。這個眾所周知。秦學認為,秦可卿的原型是廢太子女兒,從小藏匿在曹家,“她嫁給賈蓉後,名‘可卿’,未嫁時呢?‘先名玉’!”(《紅樓望月》)
  2. 作者說。認為:“《紅樓夢》的第一作者只能姓秦,而不可能姓曹或者其它別的姓。而且,脂硯齋還進一步給我們點明瞭作者的名字:“未嫁先名玉”,至此,我們就完全知道了《紅樓夢》作者的真實姓名——秦玉。”
  3. 將軍說。認為“未嫁先名玉,來時本姓秦”隱射明末女將秦良玉,她是秦可卿的原型。
  4. 主人翁說。認為隱射秦紅玉,“秦紅玉是反看《紅樓夢》的女1號,也是曹雪芹的心上人。
  5. 其他。不贅述。

以上五種,共同點是把兩句詩解讀為人名。為敘述的方便,不妨稱之為“秦玉派”。

所謂的秦玉到底有沒有道理呢?答曰:大錯特錯。

因為,這就是傳說中的望文生義,張冠李戴,斷章取義。

  1. 望文生義。
  2. 在原詩裡,二詩指涉的是紫玉和秦羅敷,轉引之後生成了新的含義,但新含義到底是什麼,脂硯齋並未言明。
  3. 張冠李戴。
  4. 批語“未嫁先名玉”是緊連著“秦鍾”這個符碼以夾批的方式注寫的,並且說“設雲情種”。
  5. 此處,戚序本為“設雲情種”,甲戌本為“設雲秦鍾”,顯然點明“秦鍾”的諧音寓意是“情種”。
  6. 因此可以確定,它批註的對象是“秦鍾”而非秦可卿。
  7. 因此,就算真有個人叫秦玉,也應該是秦鐘的原型,與秦可卿、小說作者、女主人翁……有個毛關係。
  8. 最關鍵的是這個:斷章取義。
  9. 此批核心的三個詞是綱目、比託、諷刺,正是這三個詞規限著“未嫁先名玉,來時本姓秦”的內涵。
  10. 未嫁先名玉,來時本姓秦是紅樓夢所要諷刺、批判的對象。
  11. 因此,它的內涵一定是貶義的。

因為秦玉並不包含貶義的質性內容,所以她不可能是紅樓夢的大諷刺處;“未嫁先名玉來時本姓秦”就不能解讀為秦玉(或秦某玉)。

紅樓主旨全在這兩句詩:未嫁先名玉,來時本姓秦

我們回到“未嫁先名玉”。

寶玉有一句話與未嫁先名玉緊密相關:

“女孩兒未出嫁,是顆無價之寶珠。”

沒錯,我想說的是,未嫁先名玉=未嫁是寶珠。

未嫁的女孩是顆無價寶珠,此為隱喻,這句話沒有人會歪解,——比如將未嫁解讀為處女,認為曹雪芹在宣揚貞潔。

這是因為,未嫁少女-寶珠並非一個孤立的命題,而是與已婚女性-死珠,老年女性-魚眼睛共同構成一個意義聯結體,表達了作者這樣一個觀念:

女人在婚姻、社會、生活中被外力裹挾而無法自主,隨波逐流,漸漸失去自己。

《朱子語類》:

“有是理而後有是氣,有是氣則必有是理。但稟氣之清者,為聖為賢,如寶珠在清冷水中;稟氣之濁者,為愚為不肖,如珠在濁水中。”

曹雪芹的寶珠與朱熹的寶珠並無本質區別。

說寶珠象徵女性本質的澄淨真淳,因有文本的支持,讀者都不會反對。

但是我說未嫁先名玉等於未嫁是寶珠,也是在隱喻女性的純潔本質,這一觀點有道理嗎?

這其實很好理解。

玉在中國文化中堪稱硬通貨,自古就有純潔義,常用來形容人格的高潔,本性的純良。

《詩經·秦風·小戎》:

“言念君子,溫其如玉。”

表明早在孔子之前,古人就用玉來比喻君子。

管子時代,玉就已經具有了豐富的文化象徵意義,《管子·水地》:

“夫玉之所貴者,九德出焉。”

孔子儒家,開闢出一個自覺而內省、自強而外向,既廣且達、既深且圓的人格世界,其君子人格的具體內容是對管子的承繼。

《禮記·聘義》記載了孔子一段話:

“夫昔者君子比德於玉焉:溫潤而澤,仁也……”

就是這樣,經過各種的轉化與強化,玉被賦予了完備的形而上的價值,成為人(君子)的內在尺度,深涵於中國文化的血脈之中。

玉的文化隱喻意義對紅樓夢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

寶玉黛玉二人名字中都有一個玉字,這顯然不是隨手拈來,而是作者的精心設計。

寶黛二人有著相同的精神追求與價值追求,而他們追求的不是功名利祿、富貴尊榮這些外在之物,恰是高潔的人格、堅貞的節操這些內在之物。

兩人都有精神潔癖,對俗世的汙濁卑劣深惡痛絕,可以說,他們的人生正應了那句話:“存在就是抵抗。”

抵抗什麼呢?濁世對真我的異化,對純潔本質的汙染。

抵抗與堅守正是寶黛二人最顯著的人格特徵。而這一特徵與玉相合。

第二十一回作者借黛玉之口說“至堅者是玉”,此話頗為機要,將寶黛與玉的內在關聯點出,表明作者乃借玉之堅貞隱喻寶黛亦有著堅貞的共通品格。

總之,寶黛二人不僅被“名玉”,也即名字中有“玉”,而且有著玉一般的內在品格,玉於他們是名符其實、內外統一的。

因此,未嫁先名玉不是說某個女性未出嫁時名字裡有個玉字,——這其實也有違常識,難道女性出嫁以後通通把之前的名字都改了不成?——

而是說,女孩未出嫁時都稱得上玉女,只不過這裡的“玉”乃本於形而上的角度而言,是指人的品格或本質的高潔。

回顧第五十九回寶玉的話:

“女孩兒未出嫁,是顆無價之寶珠;出了嫁,不知怎麼就變出許多的不好的毛病來,雖是顆珠子,卻沒有光彩寶色,是顆死珠了;再老了,更變的不是珠子,竟是魚眼睛了。分明一個人,怎麼變出三樣來?”

第七十七回,寶玉撞見司棋被幾個媳婦婆子拉著逐出園子:

“恨的只瞪著他們,看已走遠,方指著恨道:‘奇怪,奇怪,怎麼這些人只一嫁了漢子,染了男人的氣味,就這樣混帳起來,比男人更可殺了!’”

這段是說:

女人未嫁之時,遠離男人的薰染,如含光寶珠,散發著純一不雜、熠熠煌煌的人性光輝;

嫁給臭男人之後,近墨者黑,明珠蒙塵,靈性耗散,變得死氣沉沉晦暗無光;

及至到了老年,臭出於男勝於男,量變發展成質變,竟然面目全非了。

女人出嫁以後的這一變化,謂之沉淪也不為過。

是故脂硯齋說,未嫁先名玉是紅樓夢的大諷刺處。

紅樓主旨全在這兩句詩:未嫁先名玉,來時本姓秦

再來看來時本姓秦。

我們知道,“秦鍾”諧音“情種”,細究下去就是,“秦”諧音“情”。又,“姓”諧音“性”。也就是說“姓本秦”諧音“性本情”。

同樣的道理,我們可以將這句理解為作者的男性觀:

男人原本天性有情多情,但成年以後被濁世所染,現實所迫,變得冷硬無情,最終喪失了真我。

那麼,將“姓本秦”讀作“性本情”,能“就其字義,疏為理論”嗎?

所謂的情種,字面意思就是多情種子,說白了就是本性多情;而性本情的字面意思也是本性多情。

所以,用標題詩中的“性本情”去解詩聯中“秦鍾”的諧音“情種”,這在邏輯上沒有任何問題。

可見,來時本姓秦與未嫁先名玉是平列的兩個命題,表達的是作者的同一套世界觀。

人從有情變少情、無情,這不也是沉淪嗎?所以脂硯齋說,來時本姓秦乃全書大諷刺處。

現在,我們終於對古詩“未嫁先名玉,來時本姓秦”有了一個清晰的全新的認知。

所謂未嫁先名玉,反映的是作者的女性觀;而來時本姓秦則反映了作者的男性觀。

顯然,二者內涵是一致的

因此,合之則可視為作者的人性論:

人,無論男人女人,本性都是純潔的,多情的,但殘酷的環境最終會改變他們。

以此為基礎,回過頭去再讀脂批:

“設雲‘情種’。古詩云:‘未嫁先名玉,來時本姓秦。’二語便是此書大綱目、大比託、大諷刺處。”

渾濁的語境頓時豁然開朗:秦鍾諧音情種,其實每個人都是情種,但最終都免不了異化變質。

這一人性的無奈現實與悲劇就是紅樓夢的大綱目,大比託,大諷刺處。

進一步解釋,大綱目是指“如實描寫”的敘事宗旨,紅樓夢塑造人物時本著這樣的原則:

人性是複雜多面的,善惡無絕對,好人不全好,壞人不全壞;

人性也是發展變化的,好人並非一生不變,他可能變成壞人惡人;

惡與壞是環境塑造、薰染的結果,它因境而生、因勢而動;

紅樓夢主要寫的是人性在生活的洪流中如何載沉載浮的故事。

大比託是說,作者乃借文學手段表達自己的哲學(人性論)思想;

同時寄託了自己對人性之善好純美的依戀,特別是那一腔博愛的超邁情懷。

而大諷刺,其對象既包括世道的汙濁黑暗對人性的戕害,也包括人的主動或被動的潰敗,自知或不知的沉淪。

總之一句話,呈現人性的本相,歌頌人性的美好,揭示人性的悲劇。

這就是紅樓夢的主旨所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