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大槐樹:我們共同的老家

“問我祖先來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祖先故里叫什麼,大槐樹下老鸛窩”。數百年來這兩句民謠在我國廣大地區特別是北方黃河中下游省份祖輩相傳,婦幼皆知。六個多世紀以來,古大槐樹被當作“家”,被稱作“祖”,被看作“根”。成為億萬人心目中的故鄉。特別是近年來熱播劇《大槐樹》,讓人們將明朝初年山西洪洞大槐樹移民的故事重新拾起。那麼600多年前的中國到底發生了什麼?為什麼一顆大槐樹成了半個中國人心中的圖騰呢?2012年8月中旬,筆者來到位於山西省臨汾市洪洞縣的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採風,作為大槐樹移民的後裔,心情感慨的同時也對明初發生的中國歷史上有計劃、有組織、規模最大、跨越年代最久的一次移民活動進行了瞭解。現整理撰寫成文,讓更多的人來了解那段遠去的歷史。

一、關於洪洞縣和大槐樹

在中國兩千多個縣份中,知名度最高的恐怕要數山西洪洞了,可謂家喻戶曉,在中原和北方更可謂婦孺皆知。洪洞所以芳名遠播,一是洪洞隨京劇“蘇三起解”的傳唱而揚名,二是隨明初洪洞移民而被廣泛記憶。在長江以北的地方,特別是山東、河南、江蘇、河北、安徽等省的大部分老百姓都把洪洞做為祖居地,在這些地方以外的地方,也因這些省人口的外遷而也把洪洞作為尋根問祖之地。

洪洞縣現在屬於山西省臨汾市管轄。這裡歷史悠久,春秋時為楊侯國,據說中國所有的楊姓都起源於洪洞縣。秦漢置“楊縣”,隋“義寧元年,改徒楊縣於西北十五里,為今洪洞縣。為什麼叫洪洞縣呢?相傳這裡南有洪崖,北有古洞,得名以此。洪洞“南通秦蜀,北達幽並,東臨太嶽,西控汾河”。因地理位置重要,自古為河內重地,洪洞也成為山西之通衢要道。故而也成為移民遷出的聚集之地。

洪洞縣之所以出名,還和洪洞縣的大槐樹有關。大槐樹遺址位於洪洞縣城北二公里的賈村西側的大槐樹尋根祭祖園內,這裡雖然沒有什麼宏偉的建築,但是不論嚴寒的冬天,還是酷熱的炎夏,遊客絡繹不絕,有的賦詩題詞,抒發“飲水思源”之幽情,有的仰望古槐,盤桓眷戀,久久不肯離去。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是聞名全國的明代遷民遺址,據記載:“明朝時,洪洞縣大槐樹旁有一廣濟寺,為唐貞觀二年所建,寺院宏大,殿宇巍峨,僧眾濟濟,香客往來不絕,再加上唐宋以來,又建有驛站,辦理四方來往的公差事務。在廣濟寺旁有一株‘樹身數圍蔭遮數畝’的漢槐,陽關古道從樹蔭下通過。汾河灘的的老鸛在古樹杈築巢壘窩,年長日久,特別是到了冬季樹葉凋落之時老鸛沃星羅棋佈,甚為壯觀。

從明太祖朱元璋洪武3年到明成祖朱棣永樂15年將近50年的時間裡,在山西共組織了18次大的官方移民。移民時政府在廣濟寺和大槐樹下設局駐員,集中移民編排隊伍併發給‘憑照川資’。當所遷之民起程時,依依惜別,不忍離去,走了好遠頻頻回首,只能看見大槐樹上的老鸛窩,為此,大槐樹和老鸛窩就成為惜別的家鄉標誌。因移民多在大槐樹下彙集轉遷,所以被稱為大槐樹移民,當時移民主要遷往京津、河南、山東、安徽等18個省,500多個縣市,移民遍佈整個中原地區。明代大槐樹移民以其移民範圍最廣、數量最多、時間最長被稱為古代官方移民之最。經過六百年的輾轉遷徙,繁衍生息,而今全球凡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大槐樹移民的後裔。“根在洪洞,祖在古槐”,大槐樹成為了海內外數以億計的大槐樹後裔尋根祭祖的聖地,洪洞縣成為了億萬大槐樹後裔永遠牽掛於心的老家。

洪洞大槐樹:我們共同的老家

洪洞大槐樹:我們共同的老家

古大槐樹處

由於年代久遠,明代大槐樹,早已和寺院—起毀於汾水,第二代大槐樹也以枯萎,可喜的是現在第三代大槐樹又已枝繁葉茂。民國二年,洪洞縣人景大啟、劉子林等,募資樹碑,以志痕跡.石碑—丈五尺,寬二尺四寸,碑冠篆刻“紀念”二字,碑陽刻“古大槐樹處”。

二、關於大槐樹移民的歷史背景

大家知道,元朝統治中國雖然只有短短的八十九年(1279——1368年),但由於它是在軍事暴力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政權,它給中原人民帶來的災難是其他朝代無法比擬的。元朝雖然建立了中國歷史上面積最大的封建帝國。但“只識彎弓射大雕“的蒙古貴族統治力量也是封建社會最野蠻、最殘暴的。為保持蒙古族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變大片土地為牧場,又通過“賜地”的方式剝奪農民的土地,農民失去土地,被迫去租種高地租的土地,農民對蒙古族政權越來越不滿。元朝末年,政治黑暗,政府橫徵暴斂,百姓苦不堪言。持續17年的元末農民戰爭“紅巾軍起義”主戰場在黃河下游、黃淮平原一帶,使山東地區“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據記載,我們德州市的樂陵一縣,當時僅剩400餘戶。明初的“靖難之役”更是雪上加霜。為爭奪皇位,燕王朱棣向南京政權發動戰爭,持續四年,殺掠無數,我們德州市是當時的主戰場,城北“十二連營”等村名的來歷就是當時的見證。

除了戰爭,元末明初,中原一帶,旱澇蝗疫之災也超過了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最嚴重的是水災。據《元史·王行志》等書記載:元末至正元年到26年,幾乎每年那有特大洪水氾濫成災。比如,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黃河在曹州、汴梁等地三處決口,燕、趙、齊、魯及蘇北、皖北等地則是一片荒涼。二十六年2月,河北徙,上自東明、曹、濮,下及濟寧皆被其害。八月濟寧路肥西縣城西黃河氾濫,漂沒民居,百有餘裡,德州、齊河縣境70餘里亦如之。

除水災之外危害較大的是蝗災。從至正元年到25年:大蝗災計有18次,中原地區從元統三年到至正末的13年中’就有15次大饑荒。山東、河南之孟律、新交、澠池出現了“民食蝗、人相食”的慘狀。同時,危害極大的瘟疫也多次流行於河南、山東、河北、陝西以及南方諸省。至明初永樂14年(公元1416)六月.還有“夏,浙江大旱,疫癘”的記載。洪武年間駙馬都尉右柱國曹國公李貞曾上表朱元璋說他的身世:“繼而中原兵起,室家無存。獨攜幼子,避難他方。寄跡於豺狼之區,奔走於荊棘之地。命危朝露,豈意生全。”可見當時兵患天災之嚴重。

就在中原地區黃河、淮河、運河流域戰事頻起、自然災害盛行的時候,“表裡河山”的山西卻呈現出另外一種景象:一方面,山西四周都是高山峻嶺,東有太行,西有呂梁,北有雁門關,南有江河,易守難攻,具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另一方面,山西是由蒙古擴廓鐵木耳父子所鎮守,起義軍雖多次發兵進攻,但卻屢屢敗北,這樣山西也就避免了長期的戰亂之禍,而且水旱蝗疫又很少涉及,所以連年豐收,形成了社會安定,經濟繁榮,人丁興旺的局面,特別是晉南地區人口密度最大。據《明實錄》記載,洪武十四年即公元1381年,河南人口1891000人,河北人口1893000人,而山西人口4030450人,比河南、河北的人口總和還多30萬人。在這樣的形勢下,一場中國歷史上範圍最廣、數量最多、時間最長的移民不可避免地發生了。

三、關於大槐樹移民的過程和分佈

明朝建立後,中原各地官吏紛紛嚮明政府稟告各地荒涼情形,為了使人口均衡天下太平,面對勞動力嚴重不足,土地大片荒蕪,財政收入劇減的情況下,明太祖朱元璋於是採納了鄭州知州蘇琦、戶部朗中劉九皋、國子監宋納等人的奏議,決定了從山西向中原移民屯田的戰略決策。明太祖也吸取了元末農民起義的教訓,告誡地方官吏說“天下初定,百姓財力睏乏,好比小鳥不可拔羽,新樹不可搖根”。為了鞏固明王朝的統治,便採取了一系列有利於發展農業的措施,並於洪武初年開始了一場歷經長達50年的移民壯舉。這一措施的實施,使得各地特別是中原地區的人口大量增加。勞動力問題得到了解決,大片荒地被開墾,變成良田,加上明政府的大力支持,發給農民耕牛、種子、農具以及三五年不徵賦稅的優惠政策,大大地調動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糧食產量逐年增加,社會日益穩定,這對鞏固當時的封建統治,發展經濟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山西人口稠密,首推晉南。而洪洞又是晉南人口最多的大縣,並且地處山西交通要道,明朝遷民時雖不專遷洪洞人,但把洪洞作為遷民的重點卻是很自然的事。從現在看,遷出地應是臨汾、運城、晉中等地區,太原、長治和晉城等市。可見當時在山西組織遷民的地區是相當大的,除雁北地區外,幾乎包括了整個山西中南部。這些地區的遷民臨行前,大部分人在洪洞大槐樹下,辦理遷移手續,領取戶部頒發的遷移堪今,敘舊告別,然後各奔去處。

據考證,僅史書有確切記載的洪洞遷移活動達18次之多,其中洪武年間遷民10次,永樂年間8次。明統治者按“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的比例遷移。吳晗在《朱元璋傳》中寫道:“遷令初頒,民怨即沸,至於率籲(xū)眾蹙(cù)。懼之以戒,脅之以劓(yì)刑。”可見當時移民全是在強權政治的脅迫下進行的。洪武六年與九年曾兩次“遷山西及真定民屯風陽”。洪武二十—年,往河南彰德和太康遷民;二十二年和二十五年先後往河南遷民兩次,總計3次。洪武二十—年,往山東臨清、二十二年往山東東昌、先後兩次遷民;二十二年,還從沁州往山東遷去自願應募屯田者;二十五年又往山東遷民,往山東遷民共4次。往京師地區遷民共5次,洪武二十一年,遷往真定,二十二年遷往大名和廣平、二十二年又遷往北平、二十五年遷往河北、三十五年遷往北平。洪武二十五年往大同等地,二十八年往塞北(即山西雁北、內蒙古、陝西等長城以北地區)遷民。永樂年間8次遷民全部是往京畿地區(即河北、北京、天津等地)。由此可見,從山西向我們德州市各縣的移民大部分應該是洪武二十—年、二十二年間完成的。

明初洪洞移民最初的分佈地是中原地區和黃淮流域。然而數百年間,這些地方的移民後裔,又輾轉遷到雲南、四川、貴州、新疆、東北、港臺等地。特別是近幾十年裡,遷移的浪潮此起彼伏。例如解放前的“走西口”、“下關東”、“下南洋”,建國後的城市知青“支邊”、“上山下鄉”,以及改革開放以來的出國留學、探親、定居,更使洪洞移民後裔的足跡,踏遍了神州大地、天涯海角。

四、關於大槐樹移民在德州

據考證,大槐樹移民在山東省最多的是東昌府、濟南府、兗州府、萊州府、青州府,涉及現在的滕縣、肥城、益都、聊城、兗州、汶上、曹縣、濰坊等92個縣(市)。明初,我市的夏津、武城兩縣隸屬於東昌府,其餘縣市歸濟南府管轄。在武城縣老城鎮有兩個村莊,分別叫“大十八戶”和“小十八戶”,當地老人們講,除了這兩個村是土著居民外,其他村莊都是600年前從山西洪洞大槐樹下面遷來的。

在我市農村,說到洪洞移民,人們總和“燕王掃碑”的故事聯繫在一起。所謂的“燕王掃碑”就是歷史上的“靖難之役”,是中國明朝建文年間燕王朱棣和侄兒朱允炆爭奪皇位發生的內戰。我市地域文化專家劉金忠先生在《千里尋根到洪洞》中也寫道:德州是扼南、北兩京孔道的古戰場,建文帝元年,朝廷的五十萬大軍在曹國公李景隆的統帥下,馳至德州,燕兵乘勝攻德州,李景隆退守濟南,德州陷於燕軍,稍後南軍又收復德州,此後三年,南軍和北軍像拉據一樣,投入兵力數以百萬計,在德州反覆廝殺,反覆如是者十數次。現在德州近郊長莊鄉境內有十二連營(城)是南北兩軍反覆爭奪的主戰場之一。康熙年間德州學者田雯有古風《十二連城歌》記錄了當年戰爭的慘烈:“連城城北十二城,村墟草木皆甲兵;舊鬼磨滅三百載,天陰雨溼青磷生;當時靖難戎馬作,旌旗斜卷安陵郭;五十萬師自南來,方山之野掃秋籍!”,戰爭造成了華北地區人煙減少,造成了一個又一個無人區。朱棣進入南京後,大肆殺戳,齊泰、黃子澄、方孝孺、鐵鉉被殺害、滅族,株連處死者達數萬人,稱之為“瓜蔓抄”,方孝孺甚至被滅“十族”。這樣,“靖難之役”又加劇了中原地區的荒無人煙的局面,所以繼洪武移民後,又有永樂移民。

據洪洞縣誌辦公室上世紀80年代以來的資料收集情況顯示,山東地區明朝洪洞大槐樹移民有據可查的主要分佈有92個縣(市),其中涉及到我們德州市的德城區、寧津、禹城、夏津、平原、陵縣、齊河、武城、臨邑、樂陵等10縣市區,還有原屬於德州地區現在劃歸濟南市的商河、濟陽兩縣。僅《張氏族譜》中記載移民到德州的就有:“武城張氏一支始祖於明洪武年間自山西洪洞遷居武城縣李家戶鄉:夏津張氏一支始祖於明洪武年間自山西洪洞遷居夏津縣;平原張氏一支始祖於明洪武年間自山西洪洞遷居平原縣;夏津縣張氏一支始祖諱洪於永樂年間自山西洪桐大槐樹遷居於此”。

另外,山東移民有相當一部分來自河北棗強,分佈較密集的地區是歷城區、章丘市、商河縣、高青縣、墾利縣、利津縣、廣饒縣、博興縣、沾化縣、鄒平縣、惠民縣、壽光市、安丘市、萊城區等地,即明朝濟南府北部地區,以及青州府北部地區。 人們認為棗強移民的原遷出地,也是洪洞。在棗強移民中,也的確有這種歷史記載。如墾利縣耿家鎮耿家村耿氏先祖耿事修於洪武二年(1369年)自洪洞遷棗強,同年再遷墾利縣耿家鎮耿家村。河北棗強一帶也是元末明初戰亂中破壞最嚴重的地區之一,當地百姓不可能大量外遷,所以棗強應是洪洞移民的一箇中轉站。棗強東南即為山東德州,德州是南北交通要衝,有“九達通衢”、“京津門戶”之稱。洪洞移民進入濟南府、青州府北部地區,走棗強—德州一線比較方便。

五、關於大槐樹移民的歷史傳說

腳趾甲復形的傳說

“誰是古槐底下人,脫履小趾驗甲形”。這句民謠不僅流傳很廣,而且被人們作為辨認鄉親,識別古槐移民子孫的證據。人們在詢問起故鄉,盤查祖籍時,常常脫鞋拉襪,亮出腳丫,驗看腳小趾是否甲形。如果誰的小指甲上有幾道豎紋,好像是兩個指甲,那誰的祖先就是從洪洞大槐樹下遷民的老鄉了。為什麼大槐樹下的人,腳小趾指甲是復形的呢?相傳在第一次遷民時老百姓不願外遷,儘管明政府給了一系列優惠條件,但是人們還是不願意離開自已的家鄉。於是地方政府便採取了欺騙手段,在洪洞四周大量張貼遷民告示:“凡不願外遷者,必須在三天之內,趕到廣濟寺旁大槐樹下報名登記,願意外遷的人可以在家等候消息。”人們知道了這個消息後,紛紛拖家帶口、扶老攜幼來到大槐樹下,到了第三天大槐樹下已人山人海。突然,一大隊官兵包圍了老百姓,一個官員宣讀聖旨道:“大明皇帝敕令,凡來大槐樹下者,一律外遷。”命令下達後,人們都驚呆了,不久就醒悟過來,知道他們上當受騙了,但為時已晚。政府強迫人們就地登記,領取憑照川資,踏上外遷之路。傳說,官府因為怕人們逃跑,用刀子在每個人腳小趾上砍一刀作為記號。至今,移民子孫的腳上小趾指甲蓋都是兩半的,據說都是被砍了一刀的緣故。

解手、背手的來歷

把大、小便說成“解手”,在我國許多地方都是這樣。大小便同“解手”有什麼關係呢?據說也是來自大槐樹下遷民,是從那時候才開始的。相傳,在遷民的路上,官府怕人們逃跑,用繩子把人們的雙手捆綁起來,再穿成一串,押解著上路,因為路途遙遠,路上要上廁所,由於是捆綁著的,只好說:“報告老爺,請解開手,我要上廁所”。久而久之,人們就把這麼麻煩的話,簡化成“解手”,從此流傳並沿用至今。“背手”也是大槐樹後裔的典型特徵,因為在大槐樹下移民時,為防止百姓逃跑,人們都是被反綁著手走路的,行走多日也就成了習慣,至今大槐樹後裔們還有這種習慣,如今背起手來走路,倒也覺得挺舒服。

按姓氏命名村莊和“軍”字莊的來歷

北方很多村莊的名稱都是以姓氏命名。例如:李莊、王莊、劉莊、趙莊……,還有兩姓組合的村名:劉王莊、何劉屯……這些村名的來歷也和大槐樹移民有關係。山西洪洞移民來到新家後,政府以家族為單位,命令他們分散居住。時間久了,一個家族就繁衍成一個村莊,這個村莊就以他們的姓氏命名了。剛來到新的地方後,不少移民偷著往回跑。政府不得已派駐部隊進行看守,軍隊按一定距離駐守,於是在很多地方每隔10公里左右就有一個帶“軍”字的村莊。例如:軍營、軍店、軍屯、軍莊等等,還有直接叫X官屯……

胡大海復仇

傳說元朝末年,河南地區來了一個乞丐。他身材高大,體格魁偉,右手柱著一個討飯棍,左膊挎一個藍子,沿村乞討。人們看到這樣一個壯漢不去幹活謀生,卻討吃要飯,見他一來,便趕緊關門,還有的人加以辱罵。乞丐飢餓難忍,深感這個地方人情太壞,便暗暗立誓,有朝一日要報此奇恥大辱,此人便是胡大海。不久胡大海加入朱元璋率領的農民起義軍。此後,為朱洪武南征北戰,立了汗馬功勞。朱元璋在南京當皇帝以後,設宴大賞功臣,各位臣子都領了賞,謝了恩,個個退朝。唯獨胡大海與眾不同,無論洪武帝賞賜什麼東西,他都搖頭不語,朱元璋覺得很奇怪,胡大海將當年在河南討飯時的遭遇講了一遍,請求朱元璋開恩,允他去河南報仇血恨。朱元璋聽罷,大吃一驚,躊躇再三便道:“朕允許你報仇之事,但只准一箭之地。”話畢,吩咐侍衛給胡大海御箭一枝,胡大海接過御箭連忙謝恩。他收拾好行裝,帶領家丁、兵士,殺氣騰騰直奔河南而來,剛到河南地區,恰逢一行鴻雁飛來,胡大海心中暗喜,拉開雕弓似滿月,飛箭離弦似流星,正好射中最後一隻雁的後尾,那雁帶箭向前飛去,胡大海也統兵向前殺去,見村莊就燒,見人就殺,只殺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屍積如山。而那隻傷雁仍帶著箭一直向前,飛過河南,又飛向山東。官兵所過,城池成墟,鄉村無遺類,胡大海也在混戰中死去了。這樣造成了河南、山東“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悽慘景象。朱元璋知道時,已經晚了,只好下令從山西洪洞大槐樹下往沒人的地方遷民。

六、關於大槐樹移民的歷史地位

洪洞大槐樹移民歷時長久、分佈廣泛,大規模的移民就有18次之多,人數近百萬,遷民地域達18個省(市)500餘縣,涉及800餘個姓氏,包括漢、蒙、回三大民族,自清以來,又有滿族加入,這一移民壯舉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產生了就連封建王朝都料想不到的巨大影響,是中國曆代規模最大的官方移民,為歷代移民之最。移民遷徙對中華民族的生存和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比較合理地佈局了人口生存的空間,促進了民族大融合;同時,先祖們在空前的大遷徒中,以大槐樹騰遊時空的恢弘氣魄和根植泥土的不屈韌性,在他鄉異土開始了蓽路藍縷的耕耘,不辭勞瘁的創業;先祖們的熱血和汗水,對黃河流域、長江中下游地區經濟的恢復和發展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在移民遷徒中,先祖們不僅傳播了北方的農耕技術和精神文化,與當地民眾在文化上、心理上、習俗上的長期交融,培育出了新的文化,孕育了新的文明,對社會的進步與發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說此前中國歷史上有三次大的移民(兩晉、南北朝、南宋),那麼我們可以說,明初的大槐樹移民,則是中國歷史上的第四次大移民,而且是更重要的一次移民,在中國的移民史上留下了豐厚濃重的一筆。

洪洞大槐樹:我們共同的老家

七、關於大槐樹尋根祭祖園

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旅遊區位於山西省洪洞縣城北,是聞名全國的明代遷民遺址,也是海內外數以億計大槐樹後裔尋根祭祖的聖地。幾個世紀以來,大槐樹被當作“家”、稱作“祖”、看作“根”,成為億萬人心目中的故鄉。“尋根”已成為旅遊區的特色。

說起大槐樹祭祖園,不能不提一個人。清末,洪洞賈村人景大啟在山東曹州為官時,就遇到不少官吏和平民,對他這個洪洞人格外親切,像親人一樣款待他。他們都異口同聲地說:“洪洞是我們的老家”,昔日“從大槐樹老鸛窩下遷來”,並拿出家譜讓他看。這大大地激發了他的民族之情,遂與在山東長山縣為官的洪洞老鄉劉子林相商籌建古大槐樹遺蹟,並籌得390兩紋銀,寄回洪洞,託人修建。民國三年(1914年),洪洞熟堡人賀柏壽從河南杞縣告老還鄉,說他在豫也遇到同樣的情況,使他深為感動,他也募集了300餘吊錢,投入大槐樹的修建工程,很快就把大槐樹遺蹟修葺一新,經幢、石塔、長廊、木坊、茶亭,均重現神采,新增刻的石碑和碑亭也在古大槐樹舊址上興建起來了。傳說,辛亥革命後,袁世凱命山西巡撫張錫鑾率盧永祥第三鎮兵進攻山西革命軍,所到之處肆意搶掠。但到洪洞後,士兵來到古大槐樹處,紛紛下馬拜祭,互相傳言:“回到大槐樹老家了!”他們不但沒搶掠,反而將財物供施於大槐樹下,使得附近的百姓免於戰亂之災。大槐樹“御災抗患”之功為人們所稱道,故而題詞:“蔭庇群生”。

洪洞大槐樹:我們共同的老家

 建國後,政府對文物保護工作十分重視。1959年大槐樹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後又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政府多次撥專款修繕,並派專人管理,育花植樹。1983年,建了門樓、圍牆。在古槐北路通往大槐樹祭祖園的路口修建了一座雕樑畫棟、古色古香的牌樓。為擴大大槐樹規模,滿足億萬大槐樹後裔尋根祭祖的願望,體現大槐樹根祖文化底蘊,打造“老家”品牌,近年來洪洞縣現已對大槐樹遷民遺址進行全方位開發建設。目前,祭祖園裡已經看不到一代大槐樹,那顆距今有一千八百年的大槐樹,已經在清順治八年(1652年),被汾河洪水沖毀。由第一代古大槐樹滋生的第二代大槐樹,距今已有四百年曆史,已經已經乾枯。目前看到的是由二代大槐樹同根滋生的第三代大槐樹,也有百年曆史。在“古大槐樹處”石碑後有一座石經幢,是金代雕刻藝術珍品。石經幢是廣濟寺唯一遺物,青石砌成,平面呈八角形,四層十五級高九米多,雕刻古樸深厚,書法剛勁流暢,浮雕栩栩如生。距今有八百多年曆史,也是目前明代移民外遷的唯一見證。

從1991年起,洪洞縣委、縣政府每年4月1日―10日舉辦大槐樹尋根祭祖節,4月5日為主祭日。讓人驚歎不止的是每年的祭祖節時都會從四面八方飛來許多隻小鳥,當它們雲集到祭祖園後,時起時落,交頸依偎,彷彿經年不見的老朋友,在傾訴昔時的離別意,暢敘今日在它處的思鄉情。觀看的人們無不為之動容,紛紛議論道:大槐樹移民的子孫們要來祭祖,這些鳥兒也有靈性,代表移民的子子孫孫,回故鄉看望親人來啦。這些鳥兒,形狀象麻雀,但比麻雀略大,渾身灰黑色的羽毛,來時鳴聲響亮,歡聲笑語。去時叫聲淒涼,哀鳴而去。當地人就給它起名叫"思鄉鳥"。

有人說:它們是大槐樹移民的靈魂,雖然生不能迴歸故里,死後化作鳥兒也要飛回故鄉,看看家鄉的山山水水,傾訴一下久別故土後的思念心聲。這種神祕的奇觀,二十多年來,每年的祭祖節都會重複出現。也使那些來自海內外參加尋根祭祖的槐鄉子孫們,為之動容,為之驚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