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援疆幹部將當地穀子引進新疆 讓“張雜谷”香飄南疆大地'

"

援疆是國家戰略,但援疆幹什麼、離疆留什麼,需要每個援疆幹部用實際行動來回答。在新疆和碩縣援疆的河北張家口市援疆幹部,為了讓當地農牧民群眾走出貧困、實現增收,引入雜交穀子“張雜谷”種植,一屆接著一屆幹,苦幹8年把穀子做成產業,讓“張雜谷”飄香在南疆大地上。

2018年,“張雜谷”在當地種植面積已達1.7萬畝,總產值2100多萬元,每畝毛收入1700元,受益農戶500餘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232戶。

向沙荒地要一個“致富礦”

6月14日,記者來到和碩縣曲惠鎮東臺村,滿眼綠油油的秧苗鋪向遠方。“這就是河北援疆幹部幫我們引進的穀子。”村民劉亞明告訴記者,“這裡連片總共2000畝,只用我們3個人管理,澆水是滴灌,耕種是用GPS定位的智能拖拉機。”

2011年初,張家口市第一批援疆幹部抵達和碩縣。經過一段時間調研,援疆幹部們發現當地可耕地不多,大片土地瘠薄沙化、乾旱缺水,共有沙石荒地125.1萬畝,人均約18畝,是可耕種土地的兩倍。他們感到,這些沙荒地阻礙了當地的經濟發展,但也是具有潛在價值的“致富礦”。

為此,援疆幹部們邀請著名穀子專家趙志海等來和碩考察,專家經過多次研討,認為在河北廣泛種植的雜交穀子適宜在和碩縣推廣。“張雜谷”是張家口市農科院研究員科學選育的穀子新品種,聯合國糧農組織曾高度肯定,決定在全球推廣種植。它具有根系發達、抗旱性強、優質高產等特點,較為適合和碩縣的氣候和地理條件。

種植試驗表明,在和碩縣,一畝小麥滴灌共需500立方米水,而“張雜谷”僅靠天然降水即可增產。在撂荒地上種植的“張雜谷”,每畝產量200公斤,如果每畝澆水100立方米,畝產能到400公斤以上。而且,用“張雜谷”做的飼料營養成分接近苜蓿,餵養牛羊等家畜效果很好。新疆作為我國傳統的牧業大區,可利用的草場面積有限,優質飼草飼料供應不足,種植“張雜谷”,並推行秸稈飼草化,可以實現綠色循環發展,解決畜牧業很大問題。

“張雜谷”異地生根,產生可觀效益

為了讓當地農民接受“張雜谷”,張家口援疆工作前方指揮部提出“龍頭帶動、基地示範、輻射農戶”的發展思路。2013年,和碩縣晟合“張雜谷”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掛牌成立,在援疆前方指揮部的支持下,當地大學生、合作社理事長陳學亮成為該項目負責人,開始了大膽嘗試。

當年,合作社種植“張雜谷”500畝,在戈壁灘上創造了平均畝產360多公斤的產量,最高的達到460公斤,實現銷售額99萬元,每畝利潤達到千元。而當地農村傳統種植的小麥、玉米,加上種植補貼,畝均收入僅600元左右。可觀的收入吸引了周邊的農牧民,更多人要求加入合作社,邁出了“張雜谷”規模種植的第一步。

2014年,“張雜谷”在當地種植面積達2000畝,產量達780噸,銷售額超過250萬元。合作社還建起了加工廠,就地提升“張雜谷”的附加值。合作社採用“租用 入股”模式,目前流轉土地6000餘畝。當地農民劉亞明有150畝地入股到合作社,同時又被合作社聘用為工人。他告訴記者,“這幾年在合作社種穀子,年收入少則十幾萬,最多時達到56萬。”

2018年,河北省科技廳將“雜交穀子新品種推廣應用”項目列為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專項給予支持,為成果轉化及產業化再助一臂之力。如今,“張雜谷”已在和碩落地生根,並帶動周邊輪臺、和靜等縣種植了5000餘畝,產生了可觀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一屆接著一屆幹,穀子產業大有可為

援疆幹部一屆是3年時間,8年時間,三屆援疆幹部把小穀子做成了產業,讓許多農民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陳學亮說:“援疆幹部不僅幫助我們發現了一種農產品,建起了一個產業,更主要的是讓我們開闊了視野,學到了本領,踏上了致富的道路。”

2017年,晟合合作社成功申請註冊“張碩”商標,寓意為張家口與和碩。如今,“張碩”,一個凝結著援疆情誼的品牌,正在引領著張雜谷系列產品走向市場。“天山小米”原產地地理標誌和自治區農產品綠色認證標識也正在積極申請。為適應市場和消費升級需求,晟合合作社還開發了營養健康的功能性食品,如嬰幼兒米粉、小米掛麵、膨化小米糕等,穀糠也加工成了按照人體結構設計的保健枕。

一直關注和碩縣穀子產業的新疆農科院研究員馮國郡告訴記者:“穀子產業在新疆大有可為,河北援疆幹部做出了很大貢獻。希望這個產業得到更多扶持,更好地造福新疆、造福全國。”

《 人民日報 》( 2019年07月17日 07 版)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