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和珅家的廚娘'

"

清朝嘉慶年間,和被皇帝賜死後,家產充公,府中的數千奴僕盡被遣散,其中有個叫安三姐的被髮落回原籍蘇北古黃府。

這安三姐雖在和府幹了八年廚役,但年齡並不大,而且姿容秀麗,稱得上是一個大美人。可在偌大的古黃府,就是沒有人敢娶她!為啥?當然還是因為和的緣故:當今朝廷正追查和的餘黨,安三姐雖只是一個廚娘,但畢竟是從和府裡走出來的,誰願招惹一身是非?可偏偏有一個人全然不管不顧,吹吹打打地將安三姐娶進了門。這人是誰?原來是掌管古黃府教育的學官鄒正之。

此事說怪也不怪。鄒正之雖是個科班出身的讀書人,平時滿口之乎者也、子曰詩云,卻有一個難以說出口的怪癖:嘴巴饞。古黃周邊各地的特色小吃幾乎被他吃了個遍,但他仍覺不過癮,整日唸叨著要嚐盡天下美食。毫無疑問,鄒正之之所以娶安三姐,看中的就是她是和家的廚娘,定然有一手不凡的廚藝!

可沒想到婚後不久,鄒正之對安三姐卻日漸失望。安三姐很是勤快利索,打新婚第二天起,就圍裙一紮下了廚房,灶上灶下忙個不停,可她端上來的飯菜卻全是家常便飯,並無特別的樣式和滋味。單等著品嚐美味的鄒正之大失所望,越吃越搖頭,口中連呼:“等而下之,等而下之!”

半個月後,鄒正之終於忍不住了,又拍桌子又撂碟子,衝安三姐大發脾氣,抱怨她愧對自己的一片憐香惜玉之心,還說:“難道你的夫君不比那該死的和更應該享受美味佳餚?”安三姐一愣,終於明白了是怎麼一回事,委屈的淚水在眼裡直打轉:“夫君,你……你知道我在和府是幹什麼的嗎?”

“幹什麼的?在和府廚房專為和燒菜的!可就憑這淡而無味的飯菜,和能讓你在他府裡呆八年?”鄒正之氣不打一處來。

安三姐苦笑道:“夫君,你錯了。和府的廚房可不是你想象的那樣一眼灶兩口鍋,而是排場大得很呢!光拎飯鏟的炒菜廚娘就有上百,下面幫廚的雜役更多,且每個廚娘每天只做自己最拿手的一道菜……”鄒正之簡直聞所未聞,不由咋舌道:“乖乖,人都說‘一招鮮,吃遍天’,可這和卻專吃招招鮮!我且問你,你專做哪一道菜?”

安三姐遲疑道:“我……我嘛,我專做炒豬肉絲。”“什麼,炒豬肉絲?和富可敵國,山珍海味、猴頭熊掌都吃不過來,還會吃這平常至極的炒豬肉絲?”鄒正之嗤之以鼻,“倘真如此,你不妨也給我炒這麼一盤豬肉絲,讓我來品品!”

這時,安三姐已鎮靜下來,冷笑一聲:“哼,你以為和府的豬肉絲是好炒的?告訴你,只能用三到五個月的半大豬。”“為什麼?”“因為稍大的豬肉發硬,稍小的豬肉則發膩。先是將豬關在一間大屋子裡,讓幾個手執竹竿的小廝輪番追打。豬又驚又怕,就會拼命奔跑,直到最後實在跑不動了,屠夫才進來,眼疾手快,一刀從豬背上割下那塊聳起的裡脊肉,而豬仍活著直哼哼呢。這樣,那塊裡脊肉便集中了豬全身的精華,然後配以八寶大料,在人蔘高湯裡浸半天,一陣武火猛炒後,再用文火略燉上一燉,這樣端上桌的豬肉絲又香又脆,味道美不可言!但炒這麼一盤豬肉絲,粗算下來少說也得四十兩銀子,差不多是你一年的俸祿喲!再說了,農家養豬不易,三四個月的半大豬誰捨得賣?你上哪兒買去?”

鄒正之聽了,不由又是一番目瞪口呆,連嘆自己是沒這等的口福,他咂著嘴道:“豬也是有時壽的,和如此吃法,傷天害理,難怪遭此惡報!娘子,是我錯怪你了!”說著,又是打躬,又是作揖,方才引得安三姐破涕為笑。

吃不得的一道菜

這年冬天,掌管全省教育的學政來到古黃巡視。又適逢冬至,按慣例要在文廟裡舉行祭祀孔子的大禮,稱之為“冬祭”,屆時連知府等大小官吏都要出席,極是隆重的。作為下屬,鄒正之自然是冬祭的主持人,操辦冬祭所需的各種物品。

冬祭的前一天,管事人買來了一頭豬,準備宰殺蒸煮後盛在鼎裡用作祭品。由於鼎不大,所以買的那頭豬恰是價錢挺咬手的半大豬。鄒正之見了,饞蟲又被鉤出,急命屠夫不要將豬一刀宰了,而是按安三姐所說之法,把那豬趕到側院裡窮追猛打,直到豬趴在地上不動了,才活剝下豬背上的那塊裡脊肉。然後,鄒正之支走了屠夫,做賊似的把那塊肉偷回了家,又咬咬牙拿出四十兩銀子,要安三姐像在和府一樣炒一盤豬肉絲來,自己也要享受一回和的口福!

“好話難治冤孽病!”安三姐見了,搖搖頭,一聲苦笑,最終還是接了銀子,到集市上買來所需的各種調料,什麼廣西的桂皮,四川的胡椒,雲南的八角等等。從早上直忙到傍晚,安三姐終於將一盤炒豬肉絲端上了桌,鄒正之正正衣襟,端坐桌前,小心翼翼地夾了一筷,細細咂摸,啊,果然味道美極!於是,他吃一口肉絲,喝一口酒;喝一口酒,再品一口肉絲,肉香酒洌,不覺酩酊大醉……

鄒正之這場好醉,直到第二天日上三竿,仍倒在床上打呼嚕。此時文廟內,大小官員、還有秀才們上百人正等著他來主持儀式呢。沒奈何,氣呼呼的知府只得派衙役到鄒家來“請”鄒老夫子!

鄒正之被喚醒後,不由大驚失色,跌跌撞撞來到文廟,卻是醉意蒙,頭昏腦脹,又見省學政和知府都是橫眉怒目,心頭更慌。進得廟堂,正要上香,鄒正之低頭瞧見鼎內那頭煮熟的祭豬,脊背上被剜之處分外醒目。一抬頭正看到孔夫子的塑像,似乎面帶慍怒之色,而孔子塑像旁的武弟子子路那劍拔弩張的模樣,更是叫他心驚肉跳。鄒正之突然雙膝一軟,“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聖人饒命,我不該分您的祭肉,不該學和貪吃炒豬肉絲……”

這下,本該虔誠莊嚴的冬祭砸了鍋,省學政怒不可遏,回去後即將此事上奏朝廷,朝廷很快以對聖人“大不敬”之罪摘了鄒正之的烏紗帽。

鄒正之慚愧得無地自容,可面對旁人的冷嘲熱諷,猶自強辯:“到底是和有口福,吃了二十年的炒豬肉絲才掉了腦袋。我只吃一回,就丟了官,這道菜平常人真吃不得啊!不過,如此美味,你們連嘗也不曾嘗過呢!”這真是煮熟的鴨子—死硬嘴,一時被人傳為笑談。

發財的一道菜

自從丟了官沒了俸祿,家中眼看就要揭不開鍋了,鄒正之大為發愁。此時,經過一番大風浪的安三姐卻毫不慌張,她掏出自己積攢的私房錢,準備破牆開店。鄒正之至此,什麼架子也講不起了,只有同意的份兒。很快,安三姐便僱來了幾個大廚和店小二,將個店堂整治得窗明几淨、雅緻有序,然後她又捧來筆墨紙硯,要夫君題寫店招牌:和春酒家。

鄒正之卻是邊寫邊嘀咕:“什麼和春酒家?分明是和酒家的諧音,莫不是賣和的臭名?這生意只怕好不了。”

也別說,酒店開張後,生意倒很紅火,周圍四省八府的達官貴人、富商闊佬,聞風爭相而來。其實看菜單,和春酒家的菜色十分平常,同別的酒家沒啥兩樣,可有一道老闆娘親自掌廚的壓軸菜“炒豬肉絲”,卻是別家沒有的,客人們就是衝這道菜來的!

一時間,和春酒家前堂酒客滿座,後院豬叫聲聲,那豬叫聲使酒客們格外興奮,人人臉上都是一副期待的模樣。盛在碧玉盤中的炒豬肉絲終於在“千呼萬喚”的等待中,被笑盈盈的安三姐端上了桌,酒客們儘管肚裡饞蟲直鬧,卻個個文雅至極,你敬我讓,將豬肉絲夾在口裡,眯眼鼓腮,咀嚼回味,不禁連連讚歎。更可笑的是,酒客們吃了幾筷子後,便互相提醒:不可多吃,以免享用太過,折了自己的福壽!待酒足飯飽後,酒客們無不打著酒嗝,腆著肚子,心滿意足地連嘆:“不虛此行,不虛此行啊!”

這樣不出兩年,和春酒家便賺了個盆滿缽溢。當然,鄒正之是和春酒家甩手掌櫃,不管不問的,整日裡依舊在他的書房裡吟誦詩文。對於安三姐的豬肉絲,他是再也不敢吃了,甚至一聽見豬叫,兩腿就忍不住一軟。

菜後的祕密

生意正做得歡,安三姐卻不幹了,折騰著要“關門大吉”。鄒正之聽了,很是詫異。安三姐便問他:“夫君,你說咱們的酒店為啥這麼紅火?”

“為啥,還不是因為你會炒那道豬肉絲嗎?”

安三姐神祕一笑,岔開話道:“夫君,你再猜猜我在和府到底是幹啥的?”

“幹啥的?和家的廚娘唄!”

安三姐“嘿嘿”直笑:“今天實話告訴你,在和府我可夠不上做廚娘的格,只不過是個燒火丫頭罷了,整整在廚房裡煙熏火燎了八年!”

“啥,燒火丫頭?別胡說了,那……那你怎麼炒的豬肉絲?”鄒正之眼睛瞪得溜圓。

安三姐爽朗一笑:“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嗎?我天天見廚房裡的廚娘炒這道菜,閉了眼也能依葫蘆畫瓢的。再說了,四十兩銀子用高湯大料泡出來的東西,別說是塊裡脊肉,就是一坨豬下水也會做出好味道啊!”鄒正之細細一琢磨,不由啞然失笑,心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油多自然飯菜香,確是這麼個理!

安三姐長嘆一聲,又道:“還有,你以為那些大官富商們是來品味美食的嗎?不,他們是來擺闊鬥富的!連‘天下第一貪’和吃的菜他們也吃得起,以後好作為炫耀的資本。說穿了,咱們這酒店就像你當初所說的,賣的是和的臭名罷了!可話又說回來,咱們豈能靠和的臭名吃一輩子!”

一席話說得鄒正之徹底醒悟:“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孔子云‘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如今看來此話不對。這酒店該關,該關!”

關了酒店,鄒正之帶著安三姐來到鄉下三家村,開了個私塾,當起了教書先生。後來,黃河決堤,災民流離失所,安三姐便勸丈夫將開酒店的錢悉數拿出,用於賑災,救活災民無數,此是後話。

"

清朝嘉慶年間,和被皇帝賜死後,家產充公,府中的數千奴僕盡被遣散,其中有個叫安三姐的被髮落回原籍蘇北古黃府。

這安三姐雖在和府幹了八年廚役,但年齡並不大,而且姿容秀麗,稱得上是一個大美人。可在偌大的古黃府,就是沒有人敢娶她!為啥?當然還是因為和的緣故:當今朝廷正追查和的餘黨,安三姐雖只是一個廚娘,但畢竟是從和府裡走出來的,誰願招惹一身是非?可偏偏有一個人全然不管不顧,吹吹打打地將安三姐娶進了門。這人是誰?原來是掌管古黃府教育的學官鄒正之。

此事說怪也不怪。鄒正之雖是個科班出身的讀書人,平時滿口之乎者也、子曰詩云,卻有一個難以說出口的怪癖:嘴巴饞。古黃周邊各地的特色小吃幾乎被他吃了個遍,但他仍覺不過癮,整日唸叨著要嚐盡天下美食。毫無疑問,鄒正之之所以娶安三姐,看中的就是她是和家的廚娘,定然有一手不凡的廚藝!

可沒想到婚後不久,鄒正之對安三姐卻日漸失望。安三姐很是勤快利索,打新婚第二天起,就圍裙一紮下了廚房,灶上灶下忙個不停,可她端上來的飯菜卻全是家常便飯,並無特別的樣式和滋味。單等著品嚐美味的鄒正之大失所望,越吃越搖頭,口中連呼:“等而下之,等而下之!”

半個月後,鄒正之終於忍不住了,又拍桌子又撂碟子,衝安三姐大發脾氣,抱怨她愧對自己的一片憐香惜玉之心,還說:“難道你的夫君不比那該死的和更應該享受美味佳餚?”安三姐一愣,終於明白了是怎麼一回事,委屈的淚水在眼裡直打轉:“夫君,你……你知道我在和府是幹什麼的嗎?”

“幹什麼的?在和府廚房專為和燒菜的!可就憑這淡而無味的飯菜,和能讓你在他府裡呆八年?”鄒正之氣不打一處來。

安三姐苦笑道:“夫君,你錯了。和府的廚房可不是你想象的那樣一眼灶兩口鍋,而是排場大得很呢!光拎飯鏟的炒菜廚娘就有上百,下面幫廚的雜役更多,且每個廚娘每天只做自己最拿手的一道菜……”鄒正之簡直聞所未聞,不由咋舌道:“乖乖,人都說‘一招鮮,吃遍天’,可這和卻專吃招招鮮!我且問你,你專做哪一道菜?”

安三姐遲疑道:“我……我嘛,我專做炒豬肉絲。”“什麼,炒豬肉絲?和富可敵國,山珍海味、猴頭熊掌都吃不過來,還會吃這平常至極的炒豬肉絲?”鄒正之嗤之以鼻,“倘真如此,你不妨也給我炒這麼一盤豬肉絲,讓我來品品!”

這時,安三姐已鎮靜下來,冷笑一聲:“哼,你以為和府的豬肉絲是好炒的?告訴你,只能用三到五個月的半大豬。”“為什麼?”“因為稍大的豬肉發硬,稍小的豬肉則發膩。先是將豬關在一間大屋子裡,讓幾個手執竹竿的小廝輪番追打。豬又驚又怕,就會拼命奔跑,直到最後實在跑不動了,屠夫才進來,眼疾手快,一刀從豬背上割下那塊聳起的裡脊肉,而豬仍活著直哼哼呢。這樣,那塊裡脊肉便集中了豬全身的精華,然後配以八寶大料,在人蔘高湯裡浸半天,一陣武火猛炒後,再用文火略燉上一燉,這樣端上桌的豬肉絲又香又脆,味道美不可言!但炒這麼一盤豬肉絲,粗算下來少說也得四十兩銀子,差不多是你一年的俸祿喲!再說了,農家養豬不易,三四個月的半大豬誰捨得賣?你上哪兒買去?”

鄒正之聽了,不由又是一番目瞪口呆,連嘆自己是沒這等的口福,他咂著嘴道:“豬也是有時壽的,和如此吃法,傷天害理,難怪遭此惡報!娘子,是我錯怪你了!”說著,又是打躬,又是作揖,方才引得安三姐破涕為笑。

吃不得的一道菜

這年冬天,掌管全省教育的學政來到古黃巡視。又適逢冬至,按慣例要在文廟裡舉行祭祀孔子的大禮,稱之為“冬祭”,屆時連知府等大小官吏都要出席,極是隆重的。作為下屬,鄒正之自然是冬祭的主持人,操辦冬祭所需的各種物品。

冬祭的前一天,管事人買來了一頭豬,準備宰殺蒸煮後盛在鼎裡用作祭品。由於鼎不大,所以買的那頭豬恰是價錢挺咬手的半大豬。鄒正之見了,饞蟲又被鉤出,急命屠夫不要將豬一刀宰了,而是按安三姐所說之法,把那豬趕到側院裡窮追猛打,直到豬趴在地上不動了,才活剝下豬背上的那塊裡脊肉。然後,鄒正之支走了屠夫,做賊似的把那塊肉偷回了家,又咬咬牙拿出四十兩銀子,要安三姐像在和府一樣炒一盤豬肉絲來,自己也要享受一回和的口福!

“好話難治冤孽病!”安三姐見了,搖搖頭,一聲苦笑,最終還是接了銀子,到集市上買來所需的各種調料,什麼廣西的桂皮,四川的胡椒,雲南的八角等等。從早上直忙到傍晚,安三姐終於將一盤炒豬肉絲端上了桌,鄒正之正正衣襟,端坐桌前,小心翼翼地夾了一筷,細細咂摸,啊,果然味道美極!於是,他吃一口肉絲,喝一口酒;喝一口酒,再品一口肉絲,肉香酒洌,不覺酩酊大醉……

鄒正之這場好醉,直到第二天日上三竿,仍倒在床上打呼嚕。此時文廟內,大小官員、還有秀才們上百人正等著他來主持儀式呢。沒奈何,氣呼呼的知府只得派衙役到鄒家來“請”鄒老夫子!

鄒正之被喚醒後,不由大驚失色,跌跌撞撞來到文廟,卻是醉意蒙,頭昏腦脹,又見省學政和知府都是橫眉怒目,心頭更慌。進得廟堂,正要上香,鄒正之低頭瞧見鼎內那頭煮熟的祭豬,脊背上被剜之處分外醒目。一抬頭正看到孔夫子的塑像,似乎面帶慍怒之色,而孔子塑像旁的武弟子子路那劍拔弩張的模樣,更是叫他心驚肉跳。鄒正之突然雙膝一軟,“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聖人饒命,我不該分您的祭肉,不該學和貪吃炒豬肉絲……”

這下,本該虔誠莊嚴的冬祭砸了鍋,省學政怒不可遏,回去後即將此事上奏朝廷,朝廷很快以對聖人“大不敬”之罪摘了鄒正之的烏紗帽。

鄒正之慚愧得無地自容,可面對旁人的冷嘲熱諷,猶自強辯:“到底是和有口福,吃了二十年的炒豬肉絲才掉了腦袋。我只吃一回,就丟了官,這道菜平常人真吃不得啊!不過,如此美味,你們連嘗也不曾嘗過呢!”這真是煮熟的鴨子—死硬嘴,一時被人傳為笑談。

發財的一道菜

自從丟了官沒了俸祿,家中眼看就要揭不開鍋了,鄒正之大為發愁。此時,經過一番大風浪的安三姐卻毫不慌張,她掏出自己積攢的私房錢,準備破牆開店。鄒正之至此,什麼架子也講不起了,只有同意的份兒。很快,安三姐便僱來了幾個大廚和店小二,將個店堂整治得窗明几淨、雅緻有序,然後她又捧來筆墨紙硯,要夫君題寫店招牌:和春酒家。

鄒正之卻是邊寫邊嘀咕:“什麼和春酒家?分明是和酒家的諧音,莫不是賣和的臭名?這生意只怕好不了。”

也別說,酒店開張後,生意倒很紅火,周圍四省八府的達官貴人、富商闊佬,聞風爭相而來。其實看菜單,和春酒家的菜色十分平常,同別的酒家沒啥兩樣,可有一道老闆娘親自掌廚的壓軸菜“炒豬肉絲”,卻是別家沒有的,客人們就是衝這道菜來的!

一時間,和春酒家前堂酒客滿座,後院豬叫聲聲,那豬叫聲使酒客們格外興奮,人人臉上都是一副期待的模樣。盛在碧玉盤中的炒豬肉絲終於在“千呼萬喚”的等待中,被笑盈盈的安三姐端上了桌,酒客們儘管肚裡饞蟲直鬧,卻個個文雅至極,你敬我讓,將豬肉絲夾在口裡,眯眼鼓腮,咀嚼回味,不禁連連讚歎。更可笑的是,酒客們吃了幾筷子後,便互相提醒:不可多吃,以免享用太過,折了自己的福壽!待酒足飯飽後,酒客們無不打著酒嗝,腆著肚子,心滿意足地連嘆:“不虛此行,不虛此行啊!”

這樣不出兩年,和春酒家便賺了個盆滿缽溢。當然,鄒正之是和春酒家甩手掌櫃,不管不問的,整日裡依舊在他的書房裡吟誦詩文。對於安三姐的豬肉絲,他是再也不敢吃了,甚至一聽見豬叫,兩腿就忍不住一軟。

菜後的祕密

生意正做得歡,安三姐卻不幹了,折騰著要“關門大吉”。鄒正之聽了,很是詫異。安三姐便問他:“夫君,你說咱們的酒店為啥這麼紅火?”

“為啥,還不是因為你會炒那道豬肉絲嗎?”

安三姐神祕一笑,岔開話道:“夫君,你再猜猜我在和府到底是幹啥的?”

“幹啥的?和家的廚娘唄!”

安三姐“嘿嘿”直笑:“今天實話告訴你,在和府我可夠不上做廚娘的格,只不過是個燒火丫頭罷了,整整在廚房裡煙熏火燎了八年!”

“啥,燒火丫頭?別胡說了,那……那你怎麼炒的豬肉絲?”鄒正之眼睛瞪得溜圓。

安三姐爽朗一笑:“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嗎?我天天見廚房裡的廚娘炒這道菜,閉了眼也能依葫蘆畫瓢的。再說了,四十兩銀子用高湯大料泡出來的東西,別說是塊裡脊肉,就是一坨豬下水也會做出好味道啊!”鄒正之細細一琢磨,不由啞然失笑,心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油多自然飯菜香,確是這麼個理!

安三姐長嘆一聲,又道:“還有,你以為那些大官富商們是來品味美食的嗎?不,他們是來擺闊鬥富的!連‘天下第一貪’和吃的菜他們也吃得起,以後好作為炫耀的資本。說穿了,咱們這酒店就像你當初所說的,賣的是和的臭名罷了!可話又說回來,咱們豈能靠和的臭名吃一輩子!”

一席話說得鄒正之徹底醒悟:“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孔子云‘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如今看來此話不對。這酒店該關,該關!”

關了酒店,鄒正之帶著安三姐來到鄉下三家村,開了個私塾,當起了教書先生。後來,黃河決堤,災民流離失所,安三姐便勸丈夫將開酒店的錢悉數拿出,用於賑災,救活災民無數,此是後話。

民間故事:和珅家的廚娘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