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故事 | 衡水民國年間首富“瞎和尚”的傳說

在衡水十八酒坊中,天成、天豐兩家天字號酒坊生意紅火,他們有一個共同的東家就是大葛村的“瞎和尚”。他在釀酒、經營酒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詣,為我們帶來了醇香清雅的美酒和千秋古韻的酒文化。他還為很多酒坊注入一定的資金,帶動了周邊酒坊的發展,造就了衡水酒業的繁榮昌盛!

衡水故事 | 衡水民國年間首富“瞎和尚”的傳說

“瞎和尚”到底何許人也?有人說他是大地主,有人說他是“大財神”,現在請隨小編一起走進大葛村,尋找“瞎和尚”的故事吧!

1

衡水首富

傳說他是民國年間衡水首富,其財富積累到事變前夕,已是騾馬成群,良田千頃,豪宅連片,是方圓二三百里有名的大財主。那時佔據冀縣、衡水的軍閥趙雲祥,為了籌措軍餉,曾用十五輛三匹馬拉的大車,來拉他家的糧食和銀元,整整拉了半個月才拉完。據傳“瞎和尚”的大兒子曾被土匪們綁過票,走的時候綁著走,回來的時候恭恭敬敬地抬著送回來,所以“瞎和尚”在民國間的衡水城鄉是一個家喻戶曉的人物。

衡水故事 | 衡水民國年間首富“瞎和尚”的傳說

2

福地遷移

關於“瞎和尚”還有一個傳說。相傳千頃窪沿岸最早發達的村子是“韓家窪”,此村靠當鋪業發家,曾有九十九座小樓。今夏我們在那裡訪古時,就曾聽到一個傳說,“韓家窪”在清中衰落前夕,一天清晨,一個拾糞的人看到一個白鬍子老頭趕著大車往東走,說“韓家窪”沒福了,這裡的福到了千頃窪東上沿的李開河、大葛村和河西街,他要去那裡。不久,這幾個村子果然出了幾位大財主,像河西街的大古玩商蕭秉彝、孫虞臣,大葛村的“瞎和尚”,李開河早期靠布鋪發家的李克勤、李克儉兄弟等。這些民間傳說難以改變其自身的神祕性,但卻能生動反映財富在地區和家族間此消彼長的規律和深刻哲理。

衡水故事 | 衡水民國年間首富“瞎和尚”的傳說

3

真人露相

我們採訪到了大葛村“瞎和尚”的曾孫孫世經,他向我們講起了家史,才為我們揭開了這位神祕人物的面紗。原來傳說中的“瞎和尚”學名孫慶灝,字思榮。妻子李氏,孃家是西鄉千頃窪東上沿李開河村大財主。孫慶灝個子不高,兩手過膝,雖然一隻眼有點“不得勁”,但人們說他是福相。李氏過門前,孫慶灝家雖然富裕,但並不顯眼。李氏過門後,孫家的日子蒸蒸日上,靠妻子孃家人的扶持,孫慶灝在城裡開辦了酒坊、銀號等產業。

衡水故事 | 衡水民國年間首富“瞎和尚”的傳說

孫家以前就是種糧食的大戶,他家地裡種的高粱定期賣到城裡的酒坊,久而久之,他和酒坊的老闆們就達成了合作關係。有一天,有位不知名的老闆因為經營不善,酒坊面臨倒閉,要將酒坊倒出去。孫慶灝抓住了這個機會,將酒坊買下,都是現成的材料和一些釀酒的專家,全盤接手,從此酒坊改名為天豐,從此他在釀酒路上也是順風順水。經過一代人的積累,他的實力遠遠超越了岳父家。關於孫家在城裡的酒坊和買賣,已數不清有多少家,他除了自己開了天字號酒坊外,還在多家酒坊入股,並扶持幫助了很多酒坊,開銀號、賣糧食、置房產等等。至於城裡的房產,孫世經只記得北仁街路西(今幼兒園附近)的天成酒坊,那裡有近百十間房子,都是他家的。早年他和父親進城,一到酒坊,那裡的人們都熱情地打招呼“東家來了。”他父親小時候就曾經親眼見到家裡鑄的金元寶,一個個金光閃閃的。父親見家人們將元寶放到大缸內,大缸深埋在地下,等到元寶放滿了,蓋上蓋子,用土將表面填平。通常時候,元寶多得都蓋不上蓋子,這時候,曾祖父總會從中拿出一個,遞給父親,“乖,拿著玩吧!”。家裡到底留下了多少這樣的大缸,只聽說數也數不清,具體數字已經無從計算了。可見,“瞎和尚”依託酒業創造了巨大的財富。孫慶灝一共有4個兒子,他重點培養了大兒子孫秉黎,掌管家中土地和家內日常事務;三兒子孫秉偉,也就是孫世經的爺爺,掌管酒坊以及銀號的買賣。至於二兒子孫秉午和四兒子孫秉貴就負責享受人生了。

聽孫世經講,民間傳說他的曾祖母是吉人福相,孫家東面是條南北大街,集市設在那裡,老太太愛趕集,她養了兩支鵝,每當她邁著小腳在集市上走過,那兩支鵝好像有靈性,跟在她身後,步子和她保持一致,就像兩個忠誠的衛士。曾祖母過世後,曾祖覺得過著沒意思,就把銀號收縮業務,只收不放。

衡水故事 | 衡水民國年間首富“瞎和尚”的傳說

要說瞎和尚這一生創造了這麼多的財富,應該是日子過的很不錯。可是據孫世經聽父親講,家裡每天只能吃一頓白麵饅頭,剩下兩頓都是吃小米麵或嵇米麵做的絲糕或發糕。而瞎和尚本人也是非常節儉,臨死之前,他說一生最遺憾的事就是沒有在衡水街上嘗過點心鋪的點心。臨死前這個願望也無法滿足了,因為那時,他已經吃不下任何東西了,他只有帶著這點遺憾永遠的離去了。如今,酒香仍在,只是當時酒坊釀酒、人們打酒的情景已經不可重現了。隨著時間的推移,科技的進步,衡水老白乾也越來越香甜,越來越醇厚,酒坊的故事也在一代一代的傳唱。(網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