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有位作家叫“何南”,熱愛著曾拼命逃離的故鄉



文 | 王小米

圖 | 豫記


“你為啥叫何南?你是河南人嗎?”

這應該是每一個見到作家何南的人都會問的問題。他取了這樣的筆名,然後在北京寫作十一年,希望,自己能為老家河南做一些什麼貢獻。

◉ 一個挑戰輿論的斜槓中年

我參加何南的新書讀書會的時候,對他很是好奇。

在讀書會上,這家小小的文藝書店擠滿了孩子們和家長,甚至還有來自韓國的交換學生。

何南留著齊齊的劉海,穿著一件紅白相間毛衣,有點安靜地坐在大家前面,這架勢很像茶話會,人與人之間沒了距離似的,稍微走一下就會碰到其他人。

他要分享的是新寫的一本兒童故事——《童年保衛戰》。書裡虛構了一個村莊,講述了村裡的留守兒童白小蒿、秦梅雪、陳兵兵和仇成棟四“死黨”和校長白岸、支書陸向陽、東山縣人武部副部長陳大軍及西嶺寺學校幾位老師一起挽救“大姐大”李菲菲的故事。


河南有位作家叫“何南”,熱愛著曾拼命逃離的故鄉



書裡的西嶺寺學校的原型就在何南的老家。

大家以為他是兒童文學作家,事實上,他出過詩集,出過民國隨筆系列,出過多部成人題材的長篇小說,甚至,他還在做央視記錄片編劇。

為啥要寫保衛戰系列的童書?這與他的家鄉有關。

何南本名叫許建國,他的老家,在豫東周口市商水縣姚集鄉的一個叫龍塘河的小村子。沒什麼特別的,但又是最特別的,用他的話說,就是“家鄉給了我的一切”。

作為一個寫過20多本書的作家,他是個斜槓中年。

十多年前何南跟妻子決定北漂的時候,筆名是“蟈蟈”,一種生長在田野裡,自由鳴唱,風餐露宿的小蟲子。

就在這一年,他的編輯告訴他,這個筆名太兒童化了,有點太鄉土了。

他決定取一個新的筆名“何南”。


河南有位作家叫“何南”,熱愛著曾拼命逃離的故鄉



這是一次看似不起眼的選擇,卻又是一個大膽的挑戰。他取了這樣一個名字,直到今天,還有很多人會問他文章開頭那個問題。但何南目的很簡單,就是想告訴所有他見過或者見過他的人,是的,我是河南人,我熱愛我家鄉河南,熱愛生我的村子龍塘河。

大家好奇來自河南的作家何南這個名字,是因為90年代直到世紀初的幾年,是地域黑最厲害的時候,互聯網的發展,給河南帶來了鋪天蓋地的刻板印象。

1990年代中期,河南發生獸藥當人藥賣、虛報產值的壞事。這件事引起廣泛討論和報道。

洛陽火災、原陽毒米、尉氏黑心棉、駐馬店艾滋村集中出現的2000年前後,也剛好趕上全民上網衝浪當大蝦,還催生了天涯、貼吧這樣的地圖炮大本營。

事情就這麼火了。

在媒體的報道中,河南人的壞事獨得恩寵。

2012年到2015年,《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多倫多明星報》等英語媒體中,涉及河南的報道一大半都是負面新聞,包括拐賣兒童、平墳、礦難、腐敗......

在國內,以“河南+犯罪”為關鍵詞進行搜索,1977年至今共有相關報道2472篇,把河南換成人口相近的山東得到的結果是1349篇。

他調侃道,也許自己不叫何南,會比現在火一點。

文弱書生,堅持起來也是鐵骨錚錚。

“我一寫書的,也沒有為家鄉做多麼轟轟烈烈的事情,但是起碼,在外省的人跟我接觸的時候,我的努力能稍微改變一點這種形象,我是非常樂意去做的。”


河南有位作家叫“何南”,熱愛著曾拼命逃離的故鄉



其實他對自己作家的身份不太有認同感。就像電影《綠皮書》裡的那個黑人音樂家,無論他多麼有才華,多麼功成名就,還是不能在白人的屋子裡上廁所。何南始終覺得,自己似乎還是龍塘河村的那個平凡的小男孩。

哪怕他取得了一點點成績,或者出一兩本書,或者得了什麼獎,在家鄉寬廣的土地面前,依舊覺得羞愧。這算啥也不啥啊。自己怎麼怎麼樣,都不怎麼樣。

這次讀書籤售會,是做編輯的妻子 “半綁架”他過來的,然而,真正回到家鄉之後,他又是開心的。

◉ 在故鄉面前,我啥也不是啥

越遠離故土,越曉得鄉愁。

他所有的文字裡都有故鄉的影子。“保衛戰”系列已出版三本——《學校保衛戰》《童年保衛戰》和《村莊保衛戰》。

《學校保衛戰》講述了農村學校被撤併,學生們想方設法保留。從孩子們的視角來看,這就是孩子的故事,但大人來看,農村學校撤併引起的種種問題讓人難受。

早在2012年9月6日,國務院辦公廳出臺了《關於規範農村義務教育學校佈局調整的意見》。該《意見》指出,對農村中小學撤併的事情一定要慎重,要保證鄉村孩子就近入學。

全國各地學校撤併之類的事才漸漸暫停。

這部《學校保衛戰》去年入選央視電影頻道“優創計劃”首期6個意向合作項目。何南希望能用另一種形式為孩子們、為鄉村學校做些事情。

《村莊保衛戰》則講述了農村外出打工,鄉村凋零,孩子們絞盡腦汁想讓父母留下的故事。

現實中這樣的故事並不少,留守兒童為了讓父母回來看自己一眼,什麼裝生病,調皮搗蛋闖禍老師喊家長等等。

從《學校保衛戰》《村莊保衛戰》到《童年保衛戰》,何南的目光從來沒有離開過農村和孩子。

何南用一個作家敏感的視角呈現了這一切。因為他認為,鄉村文明是中華文明的臍帶,鄉村不會凋落,因為有識之士已經看到了這一點,國家政策,地方政府都在努力推動農村發展。

已故詩人、翻譯家屠岸先生在發表於《人民日報》上的文章《讀詩偶拾》中這樣評價何南和他的詩:

何南關注民生,心繫農事。他有一首《浪淘沙》,其下闋曰:“幾度有心魔,幾度吟哦。幾番東海不揚波。灑向人間凝此願,五穀調和。”他還有一首《浣溪沙》:“春雨春風貴似油,垂楊煦日與人愁,羸苗滿眼盡霜頭。 夤夜夢驚甘澍足,春雷一響淚飛流,千田麥節已狂抽。”這些作品使人想起《詩經》中多篇寫農事的詩,如《風》中的《七月》,《雅》中的《無羊》,《頌》中的《臣工》《載芟》等。關心農耕,注意生產,這本是中國詩歌的傳統。

我跟他還有他妻子陳紅一起吃飯,在喝不喝酒的問題上,顯然何南做圖書編輯的妻子陳紅手握大權,畢竟,他的微信頭像就是妻子照片。

妻子跟他在十多年前一起去北京,她做編輯,他專心寫作,夫妻倆珠聯璧合。

這樣的分工,讓陳紅找到了適合自己的路,也讓不善經營、性格內向的何南可以盡情追求自己的夢想。

在北京,靠專業寫作生存,並且還取得了“一點”成績,這樣的生活足以讓所有搬磚的人們羨慕。

“為什麼想當作家?你以前是教師。”我問道。

他來京之前一直在老家教書。在講臺的時候,人家說他就是屬於講臺的,在上面像是換了一個人,在講的時候,“能夠把高三複習班的語文課講成實話實說的現場”。

很多人都在上學時,工作時,對文學有追求。但不會有人想專業當一個作家,種種因素制約著夢想。

“小時候我就編織著一個文學夢,但這樣的夢讓從未遠離過農村老家低矮柴門的我產生了怨尤”,這是何南在發表於《人民日報》(海外版)的散文《故鄉不故卻如故》的絮語。


河南有位作家叫“何南”,熱愛著曾拼命逃離的故鄉



他也曾經怨過自己的命。為什麼是這樣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鄉村?什麼也沒有,在小時候的村子裡彷彿世界就那麼大。

他曾拼命努力逃離故鄉。從村裡,努力去城裡教書。

1993年,何南在光明日報社旗下的《中流》雜誌上發表了他個人的第一首詩《給你——強者》,這首長100行的詩,不僅給他帶來了70元稿酬,也開啟了他的寫作之路。

他在工作之餘就寫詩歌,發表在報刊上,“星移物換夢來歸,韶華付與故書堆”這樣的詩句,就是他彼時的寫照。

“我也許能換一種活法。”對於當職業作家這件事,他這麼說。

於是,從縣城,到市裡,又奔往北京。

北漂後接下來的幾年裡,何南創作出了一系列的文學作品,他出版了新詩集《甜蜜的災難》、古體詩集《鵲踏枝》;隨筆集《誰拿浮生亂了流年》《民國情事:寂寞煙花夢一朵》《民國情事:是真名士自風流》;小說《金銀花》《別惹我,我是叛逆期女生》《學校保衛戰》《村莊保衛戰》《童年保衛戰》等二十餘部書。

“我在少年的時候,不知道商水怎麼樣,也不知道我們周口有什麼樣的優秀的歷史,是不是源遠流長的這種文化,不知道。”

直到漸漸長大,眼界漸漸開闊,他才知道,謝靈運、周興嗣,原是他的一級老鄉啊。直到在龍湖的波上泛舟,荷間聽雨,才羞愧地發覺,他對自己的家鄉一無所知。

2017年,由《周口日報》、《周口晚報》、周口電視臺等組成的 “出彩周口人”採訪組赴京採訪何南,並進行全媒體報道。其中《周口晚報》整版報道的題目是《何南:故鄉是根也是創作源泉》。


河南有位作家叫“何南”,熱愛著曾拼命逃離的故鄉



他是泥土孕育的作家,無論飛多高,家鄉都牽著風箏線。

人遠離家鄉,心卻常思之。他將這種思輕輕拈入文字:“泥土清氛入夢中,炊煙半縷也關情。心香一瓣輕拈處,也愛麥田也愛風。”回到家鄉後,看到家鄉的變化,他將驚喜寫在詩裡:“鄉思灼臆久,佳夢一朝成。瞠目驚新貌,攜雲逐勁鵬。風柔洇菡笑,天白釅鶯鳴。熱土詩心熱,青歌沃野青。”

一個人得意之處,留幾分。真正的目標在遠方,而不是多做了幾場活動,多賣了幾本書。

假如去走不喜歡的路,去獲得暫時的成功,不沉下心去創作,無論你在多高的地方,都會摔下來。

這是故鄉教給他的。厚重的中原鄉土文化教給他的。他慶幸,幸好自己還有家鄉,有文化滋養。

他想模糊某種身份,一個寫過幾本書的曾經的高中語文老師,一個遙望星星的小男孩,“星移物換夢來歸”的詩人。

豫記版權作品,轉載請關注“豫記”微信公眾號,後臺回覆“轉載”。投稿請發送郵件至 [email protected]

豫記,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