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賀蘭山,哪來寧夏川'

"

文/何彤慧

寧夏川

兩頭尖

東靠黃河西靠賀蘭山

金川銀川米呀米糧川 ——寧夏民歌

“寧夏川”即寧夏平原引黃灌區,在有唐一代這裡就有了“塞北江南”的美譽,近代更有“塞上明珠”、“魚米之鄉”的美稱,“天下黃河富寧夏”中的“寧夏”指的也是這一自然地理單元,而不是當今政區意義上的寧夏。

雖然寧夏川的富饒源於黃河的哺育,但誰又能否認賀蘭山在寧夏川形成過程中的功績呢?

在寒潮侵襲的日子、塵暴肆虐的天氣裡,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時常感嘆:要沒有賀蘭山,還不知有多冷、多大的風,多強的沙塵呢!

如果說黃河之於寧夏川有哺育意義,猶如一種母子關係的話,賀蘭山之於寧夏川就是父親,它用自己偉岸的身軀為兒女遮風擋雨、營屋造室。寧夏川這塊土地上少了黃河和賀蘭山,難以想象會是一種什麼樣的景象。

"

文/何彤慧

寧夏川

兩頭尖

東靠黃河西靠賀蘭山

金川銀川米呀米糧川 ——寧夏民歌

“寧夏川”即寧夏平原引黃灌區,在有唐一代這裡就有了“塞北江南”的美譽,近代更有“塞上明珠”、“魚米之鄉”的美稱,“天下黃河富寧夏”中的“寧夏”指的也是這一自然地理單元,而不是當今政區意義上的寧夏。

雖然寧夏川的富饒源於黃河的哺育,但誰又能否認賀蘭山在寧夏川形成過程中的功績呢?

在寒潮侵襲的日子、塵暴肆虐的天氣裡,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時常感嘆:要沒有賀蘭山,還不知有多冷、多大的風,多強的沙塵呢!

如果說黃河之於寧夏川有哺育意義,猶如一種母子關係的話,賀蘭山之於寧夏川就是父親,它用自己偉岸的身軀為兒女遮風擋雨、營屋造室。寧夏川這塊土地上少了黃河和賀蘭山,難以想象會是一種什麼樣的景象。

沒有賀蘭山,哪來寧夏川

天然屏障賀蘭山

賀蘭山是銀川平原與內蒙古阿拉善高原之間一列北北東-南南西走向的高大山脈,平均海拔在2000~3000米之間。

它北起內蒙古巴彥敖包,南至毛土坑敖包及青銅峽花布山,總長250多公里,東西總寬度在20~40公里,主峰敖包疙瘩海拔3556米,與東側銀川平原的相對高差2400多米,與西側騰格裡沙漠東緣的相對高差也在2000米左右。山地東仰西傾,從兩側望去賀蘭山都是格外得高峻聳峙、蒼俊巍峨,從東坡望去尤其如此。

賀蘭山東側的銀川平原為溫帶半乾旱氣候,年平均氣溫8.5℃,平均降水量200毫米左右,無霜期158~185天,水面蒸發量在1600~2200毫米之間;賀蘭山西側的阿拉善左旗一帶則為溫帶乾旱氣候,年平均氣溫8.3℃,降水量110毫米左右,無霜期130~165天,水面蒸發量在3000毫米左右。

很顯然,賀蘭山山脈兩側降水量、蒸發量和無霜期長短的差異,是其山地屏障作用的體現。

給我國大陸帶來豐沛降水的主要是東南季風和西南季風即夏季風。西南季風主要影響長江以南尤其是西南地區;東南季風春夏之交在太平洋形成後,會逐漸向我國內陸地區挺進,影響華東、華南和我國北方地區。

然而夏季風在進入大陸以後,受到一列列山地的阻隔和其他多種因素的削弱,到達西北地區東部時即進入所謂尾閭區,強弩之末的夏季風軟弱地沿賀蘭山東坡攀升,在卸載掉最後的水汽後無力繼續前行,便在寧夏平原一帶歸於沉寂。

阿拉善高原的降水主要是西風環流從大西洋長途跋涉輸送過來的,受賀蘭山頂託主要在山區和洪積扇前緣降落,高原腹地區降雨量通常不足100毫米。

其實賀蘭山的屏障作用不僅僅在於夏季風帶來的降水,更多的還是對冬季風的削弱和對沙塵暴的阻隔。

我國北方地區冬季風要比夏季風強烈,源於西伯利亞的冬季風南下時往往以北風到西北風入侵,時常還裹攜著沙塵,形成寒潮,帶來大風、凍害、暴雪等一系列災害天氣。

賀蘭山西側的阿拉善左旗,1月平均氣溫-9℃~-14℃,極端最低氣溫-36.4℃;7月平均氣溫22℃~26.4℃,極端最高氣溫41.7℃。

而賀蘭山東側的銀川平原,氣溫的極端狀況要緩和得多,例如銀川平原最北端的石嘴山市處在一風口地帶,其1月平均氣溫-19.4℃,極端最低溫度-28.4℃;7月最高氣溫36.1℃,極端最高氣溫37.9℃。通常寧夏平原冬春季的大風要比阿拉善高原和緩許多,特別是西北風強勁的日子,阿拉善左旗全年大風日數達70天,銀川平原只有30天左右,處於銀川平原北端狹管風口上的石嘴山市也不超過56天。同一場大風襲來,兩地的風力級別往往也要差1~2級,而且在賀蘭山西側有沙暴的日子,寧夏平原往往只是揚塵天氣。

值得一提的是賀蘭山的山地屏障並非是完全的阻隔,一方面,強風尤其是冬季風雖經削減依舊能夠翻過賀蘭山;另一方面,風沙尤其是細小沙粒依舊能夠在強風的搬運下在銀川平原、鄂爾多斯高原乃至更遠的地方沉積下來。

處在銀川平原黃河高階地上的沙地,其風沙來源地質學家們普遍認為是冬季風從賀蘭山南北兩端幾個東西河谷孔道搬運堆積的。

有了賀蘭山父親般的保護,有了黃河母親的哺育,寧夏平原,尤其是銀川平原才能將騰格裡沙漠的入侵消解在萬頃碧波之中。

"

文/何彤慧

寧夏川

兩頭尖

東靠黃河西靠賀蘭山

金川銀川米呀米糧川 ——寧夏民歌

“寧夏川”即寧夏平原引黃灌區,在有唐一代這裡就有了“塞北江南”的美譽,近代更有“塞上明珠”、“魚米之鄉”的美稱,“天下黃河富寧夏”中的“寧夏”指的也是這一自然地理單元,而不是當今政區意義上的寧夏。

雖然寧夏川的富饒源於黃河的哺育,但誰又能否認賀蘭山在寧夏川形成過程中的功績呢?

在寒潮侵襲的日子、塵暴肆虐的天氣裡,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時常感嘆:要沒有賀蘭山,還不知有多冷、多大的風,多強的沙塵呢!

如果說黃河之於寧夏川有哺育意義,猶如一種母子關係的話,賀蘭山之於寧夏川就是父親,它用自己偉岸的身軀為兒女遮風擋雨、營屋造室。寧夏川這塊土地上少了黃河和賀蘭山,難以想象會是一種什麼樣的景象。

沒有賀蘭山,哪來寧夏川

天然屏障賀蘭山

賀蘭山是銀川平原與內蒙古阿拉善高原之間一列北北東-南南西走向的高大山脈,平均海拔在2000~3000米之間。

它北起內蒙古巴彥敖包,南至毛土坑敖包及青銅峽花布山,總長250多公里,東西總寬度在20~40公里,主峰敖包疙瘩海拔3556米,與東側銀川平原的相對高差2400多米,與西側騰格裡沙漠東緣的相對高差也在2000米左右。山地東仰西傾,從兩側望去賀蘭山都是格外得高峻聳峙、蒼俊巍峨,從東坡望去尤其如此。

賀蘭山東側的銀川平原為溫帶半乾旱氣候,年平均氣溫8.5℃,平均降水量200毫米左右,無霜期158~185天,水面蒸發量在1600~2200毫米之間;賀蘭山西側的阿拉善左旗一帶則為溫帶乾旱氣候,年平均氣溫8.3℃,降水量110毫米左右,無霜期130~165天,水面蒸發量在3000毫米左右。

很顯然,賀蘭山山脈兩側降水量、蒸發量和無霜期長短的差異,是其山地屏障作用的體現。

給我國大陸帶來豐沛降水的主要是東南季風和西南季風即夏季風。西南季風主要影響長江以南尤其是西南地區;東南季風春夏之交在太平洋形成後,會逐漸向我國內陸地區挺進,影響華東、華南和我國北方地區。

然而夏季風在進入大陸以後,受到一列列山地的阻隔和其他多種因素的削弱,到達西北地區東部時即進入所謂尾閭區,強弩之末的夏季風軟弱地沿賀蘭山東坡攀升,在卸載掉最後的水汽後無力繼續前行,便在寧夏平原一帶歸於沉寂。

阿拉善高原的降水主要是西風環流從大西洋長途跋涉輸送過來的,受賀蘭山頂託主要在山區和洪積扇前緣降落,高原腹地區降雨量通常不足100毫米。

其實賀蘭山的屏障作用不僅僅在於夏季風帶來的降水,更多的還是對冬季風的削弱和對沙塵暴的阻隔。

我國北方地區冬季風要比夏季風強烈,源於西伯利亞的冬季風南下時往往以北風到西北風入侵,時常還裹攜著沙塵,形成寒潮,帶來大風、凍害、暴雪等一系列災害天氣。

賀蘭山西側的阿拉善左旗,1月平均氣溫-9℃~-14℃,極端最低氣溫-36.4℃;7月平均氣溫22℃~26.4℃,極端最高氣溫41.7℃。

而賀蘭山東側的銀川平原,氣溫的極端狀況要緩和得多,例如銀川平原最北端的石嘴山市處在一風口地帶,其1月平均氣溫-19.4℃,極端最低溫度-28.4℃;7月最高氣溫36.1℃,極端最高氣溫37.9℃。通常寧夏平原冬春季的大風要比阿拉善高原和緩許多,特別是西北風強勁的日子,阿拉善左旗全年大風日數達70天,銀川平原只有30天左右,處於銀川平原北端狹管風口上的石嘴山市也不超過56天。同一場大風襲來,兩地的風力級別往往也要差1~2級,而且在賀蘭山西側有沙暴的日子,寧夏平原往往只是揚塵天氣。

值得一提的是賀蘭山的山地屏障並非是完全的阻隔,一方面,強風尤其是冬季風雖經削減依舊能夠翻過賀蘭山;另一方面,風沙尤其是細小沙粒依舊能夠在強風的搬運下在銀川平原、鄂爾多斯高原乃至更遠的地方沉積下來。

處在銀川平原黃河高階地上的沙地,其風沙來源地質學家們普遍認為是冬季風從賀蘭山南北兩端幾個東西河谷孔道搬運堆積的。

有了賀蘭山父親般的保護,有了黃河母親的哺育,寧夏平原,尤其是銀川平原才能將騰格裡沙漠的入侵消解在萬頃碧波之中。

沒有賀蘭山,哪來寧夏川

涵養生態賀蘭山

賀蘭山是我國西北重要的物種寶庫,共有野生植物690種,佔寧夏野生植物總數的49%,其中近一半數量都為藥用植物,有沙冬青、野大豆、蒙古扁桃、賀蘭山丁香、四合木、黃芪等國家重點保護植物;有高等動物77科,其中鳥類達115種,國家重點保護動物有馬鹿、麝、藍馬雞等。

研究表明,賀蘭山的物種來源和組成複雜,是物種西進東退的交匯點、南移北遷的大通道。

賀蘭山突兀的山地地形造成了強烈的水熱分異,如山地東側的降水量由下至上變化在200~437毫米之間,年平均氣溫也變化在0.3℃~0.9℃之間。

西坡也有類似的變化,於是自下而上構成了明顯的自然帶:從山麓至2000米為山地灰鈣土;2000~2600米為普通山地灰褐土;2600~3100米為中性山地灰褐土;3100米以上為山地草甸土。

植被在山麓地帶為荒漠草原帶,1500~1900米為山地灌叢帶,2400~3000米為針葉林帶,3000米以上為高寒灌叢草甸帶。

在同樣的海拔高度上,由於光照強度和水分條件的差異,植被、土壤等還出現明顯的坡向差異。

賀蘭山是寧蒙兩區重要的生態涵養區,對維持區域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和穩定性具有重要意義。

賀蘭山的森林,主要有青海雲杉林、油松林、杜松林、山楊林以及蒙古扁桃、虎榛子、錦雞兒、沙冬青等灌木林,森林的主體是高大鬱閉的青海雲杉針葉林,在涵養水源方面發揮了很強的作用。

森林覆蓋度較高的賀蘭山中段——東坡即為三關口至大武口溝一段,有20多條山洪溝,其中在滾鐘口溝、蘇峪口溝、賀蘭溝、大水溝等多個山溝都有常流水;西坡的哈喇烏南北兩溝、南寺溝、北寺溝等也是常年有水溝道,正是這樣的山形植被,孕育了靈毓山水,使無數代的人口和宗教文化得以蕃息。

賀蘭山的涵養生態作用最主要的還是體現在對地下水的涵養方面。

賀蘭山東西兩側的山前地帶,由洪積扇群構成了巨厚的沙礫含水層,具有良好的儲水條件,降水由基岩裂隙入滲後潛入地下,地下水在洪積扇前緣形成泉水出露或形成埋藏較淺的潛水層,這一地帶也自然而然地成為人們首選的聚居地。

阿拉善盟首府巴音浩特以及其農耕帶,就在賀蘭山西緣的山地洪積扇前緣帶上。

"

文/何彤慧

寧夏川

兩頭尖

東靠黃河西靠賀蘭山

金川銀川米呀米糧川 ——寧夏民歌

“寧夏川”即寧夏平原引黃灌區,在有唐一代這裡就有了“塞北江南”的美譽,近代更有“塞上明珠”、“魚米之鄉”的美稱,“天下黃河富寧夏”中的“寧夏”指的也是這一自然地理單元,而不是當今政區意義上的寧夏。

雖然寧夏川的富饒源於黃河的哺育,但誰又能否認賀蘭山在寧夏川形成過程中的功績呢?

在寒潮侵襲的日子、塵暴肆虐的天氣裡,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時常感嘆:要沒有賀蘭山,還不知有多冷、多大的風,多強的沙塵呢!

如果說黃河之於寧夏川有哺育意義,猶如一種母子關係的話,賀蘭山之於寧夏川就是父親,它用自己偉岸的身軀為兒女遮風擋雨、營屋造室。寧夏川這塊土地上少了黃河和賀蘭山,難以想象會是一種什麼樣的景象。

沒有賀蘭山,哪來寧夏川

天然屏障賀蘭山

賀蘭山是銀川平原與內蒙古阿拉善高原之間一列北北東-南南西走向的高大山脈,平均海拔在2000~3000米之間。

它北起內蒙古巴彥敖包,南至毛土坑敖包及青銅峽花布山,總長250多公里,東西總寬度在20~40公里,主峰敖包疙瘩海拔3556米,與東側銀川平原的相對高差2400多米,與西側騰格裡沙漠東緣的相對高差也在2000米左右。山地東仰西傾,從兩側望去賀蘭山都是格外得高峻聳峙、蒼俊巍峨,從東坡望去尤其如此。

賀蘭山東側的銀川平原為溫帶半乾旱氣候,年平均氣溫8.5℃,平均降水量200毫米左右,無霜期158~185天,水面蒸發量在1600~2200毫米之間;賀蘭山西側的阿拉善左旗一帶則為溫帶乾旱氣候,年平均氣溫8.3℃,降水量110毫米左右,無霜期130~165天,水面蒸發量在3000毫米左右。

很顯然,賀蘭山山脈兩側降水量、蒸發量和無霜期長短的差異,是其山地屏障作用的體現。

給我國大陸帶來豐沛降水的主要是東南季風和西南季風即夏季風。西南季風主要影響長江以南尤其是西南地區;東南季風春夏之交在太平洋形成後,會逐漸向我國內陸地區挺進,影響華東、華南和我國北方地區。

然而夏季風在進入大陸以後,受到一列列山地的阻隔和其他多種因素的削弱,到達西北地區東部時即進入所謂尾閭區,強弩之末的夏季風軟弱地沿賀蘭山東坡攀升,在卸載掉最後的水汽後無力繼續前行,便在寧夏平原一帶歸於沉寂。

阿拉善高原的降水主要是西風環流從大西洋長途跋涉輸送過來的,受賀蘭山頂託主要在山區和洪積扇前緣降落,高原腹地區降雨量通常不足100毫米。

其實賀蘭山的屏障作用不僅僅在於夏季風帶來的降水,更多的還是對冬季風的削弱和對沙塵暴的阻隔。

我國北方地區冬季風要比夏季風強烈,源於西伯利亞的冬季風南下時往往以北風到西北風入侵,時常還裹攜著沙塵,形成寒潮,帶來大風、凍害、暴雪等一系列災害天氣。

賀蘭山西側的阿拉善左旗,1月平均氣溫-9℃~-14℃,極端最低氣溫-36.4℃;7月平均氣溫22℃~26.4℃,極端最高氣溫41.7℃。

而賀蘭山東側的銀川平原,氣溫的極端狀況要緩和得多,例如銀川平原最北端的石嘴山市處在一風口地帶,其1月平均氣溫-19.4℃,極端最低溫度-28.4℃;7月最高氣溫36.1℃,極端最高氣溫37.9℃。通常寧夏平原冬春季的大風要比阿拉善高原和緩許多,特別是西北風強勁的日子,阿拉善左旗全年大風日數達70天,銀川平原只有30天左右,處於銀川平原北端狹管風口上的石嘴山市也不超過56天。同一場大風襲來,兩地的風力級別往往也要差1~2級,而且在賀蘭山西側有沙暴的日子,寧夏平原往往只是揚塵天氣。

值得一提的是賀蘭山的山地屏障並非是完全的阻隔,一方面,強風尤其是冬季風雖經削減依舊能夠翻過賀蘭山;另一方面,風沙尤其是細小沙粒依舊能夠在強風的搬運下在銀川平原、鄂爾多斯高原乃至更遠的地方沉積下來。

處在銀川平原黃河高階地上的沙地,其風沙來源地質學家們普遍認為是冬季風從賀蘭山南北兩端幾個東西河谷孔道搬運堆積的。

有了賀蘭山父親般的保護,有了黃河母親的哺育,寧夏平原,尤其是銀川平原才能將騰格裡沙漠的入侵消解在萬頃碧波之中。

沒有賀蘭山,哪來寧夏川

涵養生態賀蘭山

賀蘭山是我國西北重要的物種寶庫,共有野生植物690種,佔寧夏野生植物總數的49%,其中近一半數量都為藥用植物,有沙冬青、野大豆、蒙古扁桃、賀蘭山丁香、四合木、黃芪等國家重點保護植物;有高等動物77科,其中鳥類達115種,國家重點保護動物有馬鹿、麝、藍馬雞等。

研究表明,賀蘭山的物種來源和組成複雜,是物種西進東退的交匯點、南移北遷的大通道。

賀蘭山突兀的山地地形造成了強烈的水熱分異,如山地東側的降水量由下至上變化在200~437毫米之間,年平均氣溫也變化在0.3℃~0.9℃之間。

西坡也有類似的變化,於是自下而上構成了明顯的自然帶:從山麓至2000米為山地灰鈣土;2000~2600米為普通山地灰褐土;2600~3100米為中性山地灰褐土;3100米以上為山地草甸土。

植被在山麓地帶為荒漠草原帶,1500~1900米為山地灌叢帶,2400~3000米為針葉林帶,3000米以上為高寒灌叢草甸帶。

在同樣的海拔高度上,由於光照強度和水分條件的差異,植被、土壤等還出現明顯的坡向差異。

賀蘭山是寧蒙兩區重要的生態涵養區,對維持區域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和穩定性具有重要意義。

賀蘭山的森林,主要有青海雲杉林、油松林、杜松林、山楊林以及蒙古扁桃、虎榛子、錦雞兒、沙冬青等灌木林,森林的主體是高大鬱閉的青海雲杉針葉林,在涵養水源方面發揮了很強的作用。

森林覆蓋度較高的賀蘭山中段——東坡即為三關口至大武口溝一段,有20多條山洪溝,其中在滾鐘口溝、蘇峪口溝、賀蘭溝、大水溝等多個山溝都有常流水;西坡的哈喇烏南北兩溝、南寺溝、北寺溝等也是常年有水溝道,正是這樣的山形植被,孕育了靈毓山水,使無數代的人口和宗教文化得以蕃息。

賀蘭山的涵養生態作用最主要的還是體現在對地下水的涵養方面。

賀蘭山東西兩側的山前地帶,由洪積扇群構成了巨厚的沙礫含水層,具有良好的儲水條件,降水由基岩裂隙入滲後潛入地下,地下水在洪積扇前緣形成泉水出露或形成埋藏較淺的潛水層,這一地帶也自然而然地成為人們首選的聚居地。

阿拉善盟首府巴音浩特以及其農耕帶,就在賀蘭山西緣的山地洪積扇前緣帶上。

沒有賀蘭山,哪來寧夏川

文明搖籃賀蘭山

賀蘭山兀立在荒漠帶邊緣,巨大的高差改變了大氣環境路徑,營造出良好生態環境,自古以來即成為遊牧民族遊獵和生息繁衍之所,賀蘭山岩畫即生動地記載了史前至歷史時期這一區域的生活場景。

在賀蘭山的樹林口、黑石峁、小西峰溝、歸德溝、賀蘭口、蘇峪口、回回溝、插旗口、西蕃口、口子門溝、雙龍山、黃羊山、苦井溝、折腰山等處,現今共發現20多處巖畫群,畫面總數在萬幅以上。

賀蘭山的山前洪積扇及其前緣地帶,青草葳蕤,泉水出露,有良好的牧畜狩獵條件,也是遠古人類優越的生存之地。

銀川平原上的新石器遺址——鎮北堡遺址、暖泉遺址等,多分佈在此,寧夏平原最早的行政建制——廉縣,也設在這一帶,充分說明早期的定居人口對賀蘭山生態涵養作用的依賴。

自春秋戰國以來,有羌戎、月氏、匈奴、漢、鮮卑、鐵勒、突厥、吐蕃、回紇、党項等諸多民族都在賀蘭山及其周邊演繹過波瀾壯闊的歷史場景,特別是建都於興慶府(銀川興慶區)的西夏王國,在賀蘭山山中及山前曾大修離宮別院,在今滾鐘口、大水溝、賀蘭溝等處都有大型宮殿和佛教寺廟遺址,其中大水溝口遺址綿延十餘里,可見其規模之大。

拜寺溝目前還矗立著兩座西夏時的佛塔,在經歷了1739年、1920年兩次裂度在8級以上的大地震以後依然挺拔。

拜寺溝內還有一西夏時期的方形佛塔,1991年被不法分子炸燬,文物部門後來清理時發現了一本名為《吉祥遍至囗和本續》西夏文佛經,這本佛經成為我國活字印刷術的最古老證物。

在賀蘭山山前洪積扇上還分佈著西夏9個王陵和250多個陪葬墓,佔地面積達50平方公里。

賀蘭山岩畫是古代遊牧文明的印記,有“東方金字塔”之稱的西夏王陵毫無疑義成為西夏王朝文明的象徵。

明清以來的賀蘭山,又成為儒釋道回的宗教聖地,距銀川最近的滾鐘口有賀蘭廟、老君堂、大悲閣、鬥母宮、小洞天、關帝廟、興隆寺、晚翠閣、觀音廟等14處廟庵臺閣;有來自也門的馬克倫丁·本·歐斯曼長老拱北和始建於清重修於民國時的大清真寺;山峰上有三座造型優美的喇嘛教白塔,等等,這裡是銀川及其周邊縣市重要的宗教活動場所,也是避酷暑、賞風景的旅遊消夏之所,新中國成立前的寧夏省主席馬鴻逵在此就有避暑山莊。

賀蘭山西坡的廣宗寺(南寺)據稱為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創建,他被清廷廢黜後化名阿旺曲扎嘉措,廣為遊歷,在1716年前後定居此地,興佛傳教,並於1746年圓寂於此。廣宗寺鼎盛時有廟宇數十座,面積達40多萬平方米,有倉房僧舍2859間,僧侶人數達1500多名。

"

文/何彤慧

寧夏川

兩頭尖

東靠黃河西靠賀蘭山

金川銀川米呀米糧川 ——寧夏民歌

“寧夏川”即寧夏平原引黃灌區,在有唐一代這裡就有了“塞北江南”的美譽,近代更有“塞上明珠”、“魚米之鄉”的美稱,“天下黃河富寧夏”中的“寧夏”指的也是這一自然地理單元,而不是當今政區意義上的寧夏。

雖然寧夏川的富饒源於黃河的哺育,但誰又能否認賀蘭山在寧夏川形成過程中的功績呢?

在寒潮侵襲的日子、塵暴肆虐的天氣裡,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時常感嘆:要沒有賀蘭山,還不知有多冷、多大的風,多強的沙塵呢!

如果說黃河之於寧夏川有哺育意義,猶如一種母子關係的話,賀蘭山之於寧夏川就是父親,它用自己偉岸的身軀為兒女遮風擋雨、營屋造室。寧夏川這塊土地上少了黃河和賀蘭山,難以想象會是一種什麼樣的景象。

沒有賀蘭山,哪來寧夏川

天然屏障賀蘭山

賀蘭山是銀川平原與內蒙古阿拉善高原之間一列北北東-南南西走向的高大山脈,平均海拔在2000~3000米之間。

它北起內蒙古巴彥敖包,南至毛土坑敖包及青銅峽花布山,總長250多公里,東西總寬度在20~40公里,主峰敖包疙瘩海拔3556米,與東側銀川平原的相對高差2400多米,與西側騰格裡沙漠東緣的相對高差也在2000米左右。山地東仰西傾,從兩側望去賀蘭山都是格外得高峻聳峙、蒼俊巍峨,從東坡望去尤其如此。

賀蘭山東側的銀川平原為溫帶半乾旱氣候,年平均氣溫8.5℃,平均降水量200毫米左右,無霜期158~185天,水面蒸發量在1600~2200毫米之間;賀蘭山西側的阿拉善左旗一帶則為溫帶乾旱氣候,年平均氣溫8.3℃,降水量110毫米左右,無霜期130~165天,水面蒸發量在3000毫米左右。

很顯然,賀蘭山山脈兩側降水量、蒸發量和無霜期長短的差異,是其山地屏障作用的體現。

給我國大陸帶來豐沛降水的主要是東南季風和西南季風即夏季風。西南季風主要影響長江以南尤其是西南地區;東南季風春夏之交在太平洋形成後,會逐漸向我國內陸地區挺進,影響華東、華南和我國北方地區。

然而夏季風在進入大陸以後,受到一列列山地的阻隔和其他多種因素的削弱,到達西北地區東部時即進入所謂尾閭區,強弩之末的夏季風軟弱地沿賀蘭山東坡攀升,在卸載掉最後的水汽後無力繼續前行,便在寧夏平原一帶歸於沉寂。

阿拉善高原的降水主要是西風環流從大西洋長途跋涉輸送過來的,受賀蘭山頂託主要在山區和洪積扇前緣降落,高原腹地區降雨量通常不足100毫米。

其實賀蘭山的屏障作用不僅僅在於夏季風帶來的降水,更多的還是對冬季風的削弱和對沙塵暴的阻隔。

我國北方地區冬季風要比夏季風強烈,源於西伯利亞的冬季風南下時往往以北風到西北風入侵,時常還裹攜著沙塵,形成寒潮,帶來大風、凍害、暴雪等一系列災害天氣。

賀蘭山西側的阿拉善左旗,1月平均氣溫-9℃~-14℃,極端最低氣溫-36.4℃;7月平均氣溫22℃~26.4℃,極端最高氣溫41.7℃。

而賀蘭山東側的銀川平原,氣溫的極端狀況要緩和得多,例如銀川平原最北端的石嘴山市處在一風口地帶,其1月平均氣溫-19.4℃,極端最低溫度-28.4℃;7月最高氣溫36.1℃,極端最高氣溫37.9℃。通常寧夏平原冬春季的大風要比阿拉善高原和緩許多,特別是西北風強勁的日子,阿拉善左旗全年大風日數達70天,銀川平原只有30天左右,處於銀川平原北端狹管風口上的石嘴山市也不超過56天。同一場大風襲來,兩地的風力級別往往也要差1~2級,而且在賀蘭山西側有沙暴的日子,寧夏平原往往只是揚塵天氣。

值得一提的是賀蘭山的山地屏障並非是完全的阻隔,一方面,強風尤其是冬季風雖經削減依舊能夠翻過賀蘭山;另一方面,風沙尤其是細小沙粒依舊能夠在強風的搬運下在銀川平原、鄂爾多斯高原乃至更遠的地方沉積下來。

處在銀川平原黃河高階地上的沙地,其風沙來源地質學家們普遍認為是冬季風從賀蘭山南北兩端幾個東西河谷孔道搬運堆積的。

有了賀蘭山父親般的保護,有了黃河母親的哺育,寧夏平原,尤其是銀川平原才能將騰格裡沙漠的入侵消解在萬頃碧波之中。

沒有賀蘭山,哪來寧夏川

涵養生態賀蘭山

賀蘭山是我國西北重要的物種寶庫,共有野生植物690種,佔寧夏野生植物總數的49%,其中近一半數量都為藥用植物,有沙冬青、野大豆、蒙古扁桃、賀蘭山丁香、四合木、黃芪等國家重點保護植物;有高等動物77科,其中鳥類達115種,國家重點保護動物有馬鹿、麝、藍馬雞等。

研究表明,賀蘭山的物種來源和組成複雜,是物種西進東退的交匯點、南移北遷的大通道。

賀蘭山突兀的山地地形造成了強烈的水熱分異,如山地東側的降水量由下至上變化在200~437毫米之間,年平均氣溫也變化在0.3℃~0.9℃之間。

西坡也有類似的變化,於是自下而上構成了明顯的自然帶:從山麓至2000米為山地灰鈣土;2000~2600米為普通山地灰褐土;2600~3100米為中性山地灰褐土;3100米以上為山地草甸土。

植被在山麓地帶為荒漠草原帶,1500~1900米為山地灌叢帶,2400~3000米為針葉林帶,3000米以上為高寒灌叢草甸帶。

在同樣的海拔高度上,由於光照強度和水分條件的差異,植被、土壤等還出現明顯的坡向差異。

賀蘭山是寧蒙兩區重要的生態涵養區,對維持區域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和穩定性具有重要意義。

賀蘭山的森林,主要有青海雲杉林、油松林、杜松林、山楊林以及蒙古扁桃、虎榛子、錦雞兒、沙冬青等灌木林,森林的主體是高大鬱閉的青海雲杉針葉林,在涵養水源方面發揮了很強的作用。

森林覆蓋度較高的賀蘭山中段——東坡即為三關口至大武口溝一段,有20多條山洪溝,其中在滾鐘口溝、蘇峪口溝、賀蘭溝、大水溝等多個山溝都有常流水;西坡的哈喇烏南北兩溝、南寺溝、北寺溝等也是常年有水溝道,正是這樣的山形植被,孕育了靈毓山水,使無數代的人口和宗教文化得以蕃息。

賀蘭山的涵養生態作用最主要的還是體現在對地下水的涵養方面。

賀蘭山東西兩側的山前地帶,由洪積扇群構成了巨厚的沙礫含水層,具有良好的儲水條件,降水由基岩裂隙入滲後潛入地下,地下水在洪積扇前緣形成泉水出露或形成埋藏較淺的潛水層,這一地帶也自然而然地成為人們首選的聚居地。

阿拉善盟首府巴音浩特以及其農耕帶,就在賀蘭山西緣的山地洪積扇前緣帶上。

沒有賀蘭山,哪來寧夏川

文明搖籃賀蘭山

賀蘭山兀立在荒漠帶邊緣,巨大的高差改變了大氣環境路徑,營造出良好生態環境,自古以來即成為遊牧民族遊獵和生息繁衍之所,賀蘭山岩畫即生動地記載了史前至歷史時期這一區域的生活場景。

在賀蘭山的樹林口、黑石峁、小西峰溝、歸德溝、賀蘭口、蘇峪口、回回溝、插旗口、西蕃口、口子門溝、雙龍山、黃羊山、苦井溝、折腰山等處,現今共發現20多處巖畫群,畫面總數在萬幅以上。

賀蘭山的山前洪積扇及其前緣地帶,青草葳蕤,泉水出露,有良好的牧畜狩獵條件,也是遠古人類優越的生存之地。

銀川平原上的新石器遺址——鎮北堡遺址、暖泉遺址等,多分佈在此,寧夏平原最早的行政建制——廉縣,也設在這一帶,充分說明早期的定居人口對賀蘭山生態涵養作用的依賴。

自春秋戰國以來,有羌戎、月氏、匈奴、漢、鮮卑、鐵勒、突厥、吐蕃、回紇、党項等諸多民族都在賀蘭山及其周邊演繹過波瀾壯闊的歷史場景,特別是建都於興慶府(銀川興慶區)的西夏王國,在賀蘭山山中及山前曾大修離宮別院,在今滾鐘口、大水溝、賀蘭溝等處都有大型宮殿和佛教寺廟遺址,其中大水溝口遺址綿延十餘里,可見其規模之大。

拜寺溝目前還矗立著兩座西夏時的佛塔,在經歷了1739年、1920年兩次裂度在8級以上的大地震以後依然挺拔。

拜寺溝內還有一西夏時期的方形佛塔,1991年被不法分子炸燬,文物部門後來清理時發現了一本名為《吉祥遍至囗和本續》西夏文佛經,這本佛經成為我國活字印刷術的最古老證物。

在賀蘭山山前洪積扇上還分佈著西夏9個王陵和250多個陪葬墓,佔地面積達50平方公里。

賀蘭山岩畫是古代遊牧文明的印記,有“東方金字塔”之稱的西夏王陵毫無疑義成為西夏王朝文明的象徵。

明清以來的賀蘭山,又成為儒釋道回的宗教聖地,距銀川最近的滾鐘口有賀蘭廟、老君堂、大悲閣、鬥母宮、小洞天、關帝廟、興隆寺、晚翠閣、觀音廟等14處廟庵臺閣;有來自也門的馬克倫丁·本·歐斯曼長老拱北和始建於清重修於民國時的大清真寺;山峰上有三座造型優美的喇嘛教白塔,等等,這裡是銀川及其周邊縣市重要的宗教活動場所,也是避酷暑、賞風景的旅遊消夏之所,新中國成立前的寧夏省主席馬鴻逵在此就有避暑山莊。

賀蘭山西坡的廣宗寺(南寺)據稱為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創建,他被清廷廢黜後化名阿旺曲扎嘉措,廣為遊歷,在1716年前後定居此地,興佛傳教,並於1746年圓寂於此。廣宗寺鼎盛時有廟宇數十座,面積達40多萬平方米,有倉房僧舍2859間,僧侶人數達1500多名。

沒有賀蘭山,哪來寧夏川

安全保障賀蘭山

賀蘭山縱列於寧夏川之西北,相對高差在1000~2000米之間,多峭壁深谷,危巖嶙峋,甭說是走馬,連攀爬都非常困難,因而是軍事防禦的天然屏障,素有“朔方之保障,沙漠之咽喉”之稱,只要把守住幾個關隘,即能“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賀蘭山東西兩側的溝谷數量眾多,《嘉靖寧夏新志》稱其“谿徑可馳入者五十餘處”,據統計其東坡有較大溝谷38條,西坡有31條,可能是因為溝口地帶人口活動強度大的緣故,這些溝谷多用溝口之名——如大武口、滾鐘口、蘇峪口、賀蘭口、歸德口、大風口等。

儘管溝道眾多,但賀蘭山兩側東西相對連通的溝道極少,只有三關口、蘇峪口、汝箕溝至古拉本、清水溝至宗別立的幾條。

三關口古稱赤木關,是賀蘭山中段和南段的分界,沿途溝谷寬緩,山勢低平,多井泉,道路海拔在1400~1600米之間,自古即是賀蘭山最重要的關隘,也是穿越賀蘭山的“大道”。

蘇峪口古稱宿嵬口,位於賀蘭山中段,要翻過海拔在2500米以上的分水嶺,部分路段行走艱難,俗稱“小道”。

汝箕溝至古拉本的翻山道路是賀蘭山中段北部的通道,清水溝至宗別立一線則為賀蘭山北段通道,分水嶺海拔只有2400多米,也是比較宜行的。

在冷兵器時代,只要守住這幾處溝谷,尤其是前兩個溝口,寧夏平原的西北邊防即可安然。

寧夏平原的農業開發可以上溯至秦漢時期,在經略邊防方面,秦始皇派蒙恬沿黃河佈設了三四十個障塞,修築了西起臨洮東至遼東的長城,可以說秦至漢代早期中原王朝的頭道防線是在黃河一線。

漢武帝征服匈奴以後,寧夏平原的農業開發推至黃河以西以北,賀蘭山一度成為邊防要地,也修築了長城,但因為南匈奴內附,這一時期並未發生重大戰事。魏晉南北朝時期前後又都在前秦、北魏、西魏、北周等版圖之中,似都沒有承擔起戰略防禦作用。

唐代賀蘭山雖無較大戰事載於史籍,但有邊塞詩云“賀蘭山下陣如雲,羽檄交馳日夕聞”,顯示其臨近戰場。

至西夏在寧夏平原建國後,賀蘭山地的北段成為西夏和遼、金、元的前沿陣地。

遼重熙十三年(西夏天授禮法延祚七年,1044年)十月二十四日,李元昊率領的西夏軍隊守候在賀蘭山北,以逸待勞,誘敵深入,與遼興宗耶律宗真率領的遼國大軍拉開戰幕,巧借風沙迷目,遼軍陣亂之際,大舉反擊獲得勝利,消滅遼軍無數,並攻破遼營,擒獲駙馬及遼王近臣數十人。

五年以後,遼興宗乘元昊新喪之機,發兵三路攻夏,中路攻涼州(今武威)、中路渡黃河攻河套、北路進軍賀蘭山,其中北路軍沿賀蘭山東側而下,擊敗西夏軍隊後,至賀蘭山行宮俘獲夏太后及官僚家屬多人而返。

蒙古軍先後與西夏六次開戰,最後以外圍個個擊破,再長期圍困中興府的戰略,才滅掉了西夏。

其中第三次蒙夏戰爭即在賀蘭山克夷門(一般認為是今之三關口)有過激烈的爭奪戰,史載“克夷為中興府外圍,兩山對峙,中通一徑,懸絕不可登”,蒙軍與夏軍相持兩個月不能通過,後設伏並引誘夏兵出擊,才攻破了克夷門。

賀蘭山真正成為邊防前沿是在蒙元勢力退至大漠以後,為防備其出入漢地劫掠,明廷在其北部邊防重地築起了多道邊牆。

賀蘭山一帶的明邊牆壁是為防禦阿拉善高原上的蒙元部族而修築的,稱之為北長城,應當有兩道。

據《皇明九邊考》載:“寧夏北,賀蘭山、黃河之間,外有舊邊牆一道,嘉靖十年,總制王瓊於內復築邊牆一道,官軍遂棄外邊不守,以致內地困地荒蕪。”

《嘉靖寧夏新志》亦云:“臨山堡極北之地盡頭,山腳之下,東有邊牆,相離平虜城(今平羅)五十餘里。”

賀蘭山明長城從石嘴山紅果子溝始,沿低山地帶相對高亢的樑地逶迤南下,一路上因險為牆,因要設塞,煙墩遙相呼應,並且自北而南設了正誼關、大武口、赤木口、勝金關四個重要關塞,其中赤木關(今三關口)因“山勢至此散緩,溪口可容百馬,其南低峰仄徑通虜窟者不可勝塞”(明·孟霦《赤木隘口記略》)而成為最重要的關隘。

嘉靖十九年(1540年)都御史楊守禮、總兵官任傑修築時,從東向西設了三道關卡,頭道關為主關,南北與長城主體城牆相連接;向西5裡為二道關,再5裡為三道關,因此稱為三關口。

當時修關時一次派兵丁4000多人,平時也常駐遊擊將軍一名。三關口有明一帶是蒙古瓦剌部南下東進的重要通道,戰事不斷,甚至俺答漢也借道於此攻打瓦剌部。

清代同治年間,馬化龍的運糧隊在此被清軍伏擊;民國十八年(1929年)“尕司令”馬仲英打銀川走的也是這條路。

"

文/何彤慧

寧夏川

兩頭尖

東靠黃河西靠賀蘭山

金川銀川米呀米糧川 ——寧夏民歌

“寧夏川”即寧夏平原引黃灌區,在有唐一代這裡就有了“塞北江南”的美譽,近代更有“塞上明珠”、“魚米之鄉”的美稱,“天下黃河富寧夏”中的“寧夏”指的也是這一自然地理單元,而不是當今政區意義上的寧夏。

雖然寧夏川的富饒源於黃河的哺育,但誰又能否認賀蘭山在寧夏川形成過程中的功績呢?

在寒潮侵襲的日子、塵暴肆虐的天氣裡,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時常感嘆:要沒有賀蘭山,還不知有多冷、多大的風,多強的沙塵呢!

如果說黃河之於寧夏川有哺育意義,猶如一種母子關係的話,賀蘭山之於寧夏川就是父親,它用自己偉岸的身軀為兒女遮風擋雨、營屋造室。寧夏川這塊土地上少了黃河和賀蘭山,難以想象會是一種什麼樣的景象。

沒有賀蘭山,哪來寧夏川

天然屏障賀蘭山

賀蘭山是銀川平原與內蒙古阿拉善高原之間一列北北東-南南西走向的高大山脈,平均海拔在2000~3000米之間。

它北起內蒙古巴彥敖包,南至毛土坑敖包及青銅峽花布山,總長250多公里,東西總寬度在20~40公里,主峰敖包疙瘩海拔3556米,與東側銀川平原的相對高差2400多米,與西側騰格裡沙漠東緣的相對高差也在2000米左右。山地東仰西傾,從兩側望去賀蘭山都是格外得高峻聳峙、蒼俊巍峨,從東坡望去尤其如此。

賀蘭山東側的銀川平原為溫帶半乾旱氣候,年平均氣溫8.5℃,平均降水量200毫米左右,無霜期158~185天,水面蒸發量在1600~2200毫米之間;賀蘭山西側的阿拉善左旗一帶則為溫帶乾旱氣候,年平均氣溫8.3℃,降水量110毫米左右,無霜期130~165天,水面蒸發量在3000毫米左右。

很顯然,賀蘭山山脈兩側降水量、蒸發量和無霜期長短的差異,是其山地屏障作用的體現。

給我國大陸帶來豐沛降水的主要是東南季風和西南季風即夏季風。西南季風主要影響長江以南尤其是西南地區;東南季風春夏之交在太平洋形成後,會逐漸向我國內陸地區挺進,影響華東、華南和我國北方地區。

然而夏季風在進入大陸以後,受到一列列山地的阻隔和其他多種因素的削弱,到達西北地區東部時即進入所謂尾閭區,強弩之末的夏季風軟弱地沿賀蘭山東坡攀升,在卸載掉最後的水汽後無力繼續前行,便在寧夏平原一帶歸於沉寂。

阿拉善高原的降水主要是西風環流從大西洋長途跋涉輸送過來的,受賀蘭山頂託主要在山區和洪積扇前緣降落,高原腹地區降雨量通常不足100毫米。

其實賀蘭山的屏障作用不僅僅在於夏季風帶來的降水,更多的還是對冬季風的削弱和對沙塵暴的阻隔。

我國北方地區冬季風要比夏季風強烈,源於西伯利亞的冬季風南下時往往以北風到西北風入侵,時常還裹攜著沙塵,形成寒潮,帶來大風、凍害、暴雪等一系列災害天氣。

賀蘭山西側的阿拉善左旗,1月平均氣溫-9℃~-14℃,極端最低氣溫-36.4℃;7月平均氣溫22℃~26.4℃,極端最高氣溫41.7℃。

而賀蘭山東側的銀川平原,氣溫的極端狀況要緩和得多,例如銀川平原最北端的石嘴山市處在一風口地帶,其1月平均氣溫-19.4℃,極端最低溫度-28.4℃;7月最高氣溫36.1℃,極端最高氣溫37.9℃。通常寧夏平原冬春季的大風要比阿拉善高原和緩許多,特別是西北風強勁的日子,阿拉善左旗全年大風日數達70天,銀川平原只有30天左右,處於銀川平原北端狹管風口上的石嘴山市也不超過56天。同一場大風襲來,兩地的風力級別往往也要差1~2級,而且在賀蘭山西側有沙暴的日子,寧夏平原往往只是揚塵天氣。

值得一提的是賀蘭山的山地屏障並非是完全的阻隔,一方面,強風尤其是冬季風雖經削減依舊能夠翻過賀蘭山;另一方面,風沙尤其是細小沙粒依舊能夠在強風的搬運下在銀川平原、鄂爾多斯高原乃至更遠的地方沉積下來。

處在銀川平原黃河高階地上的沙地,其風沙來源地質學家們普遍認為是冬季風從賀蘭山南北兩端幾個東西河谷孔道搬運堆積的。

有了賀蘭山父親般的保護,有了黃河母親的哺育,寧夏平原,尤其是銀川平原才能將騰格裡沙漠的入侵消解在萬頃碧波之中。

沒有賀蘭山,哪來寧夏川

涵養生態賀蘭山

賀蘭山是我國西北重要的物種寶庫,共有野生植物690種,佔寧夏野生植物總數的49%,其中近一半數量都為藥用植物,有沙冬青、野大豆、蒙古扁桃、賀蘭山丁香、四合木、黃芪等國家重點保護植物;有高等動物77科,其中鳥類達115種,國家重點保護動物有馬鹿、麝、藍馬雞等。

研究表明,賀蘭山的物種來源和組成複雜,是物種西進東退的交匯點、南移北遷的大通道。

賀蘭山突兀的山地地形造成了強烈的水熱分異,如山地東側的降水量由下至上變化在200~437毫米之間,年平均氣溫也變化在0.3℃~0.9℃之間。

西坡也有類似的變化,於是自下而上構成了明顯的自然帶:從山麓至2000米為山地灰鈣土;2000~2600米為普通山地灰褐土;2600~3100米為中性山地灰褐土;3100米以上為山地草甸土。

植被在山麓地帶為荒漠草原帶,1500~1900米為山地灌叢帶,2400~3000米為針葉林帶,3000米以上為高寒灌叢草甸帶。

在同樣的海拔高度上,由於光照強度和水分條件的差異,植被、土壤等還出現明顯的坡向差異。

賀蘭山是寧蒙兩區重要的生態涵養區,對維持區域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和穩定性具有重要意義。

賀蘭山的森林,主要有青海雲杉林、油松林、杜松林、山楊林以及蒙古扁桃、虎榛子、錦雞兒、沙冬青等灌木林,森林的主體是高大鬱閉的青海雲杉針葉林,在涵養水源方面發揮了很強的作用。

森林覆蓋度較高的賀蘭山中段——東坡即為三關口至大武口溝一段,有20多條山洪溝,其中在滾鐘口溝、蘇峪口溝、賀蘭溝、大水溝等多個山溝都有常流水;西坡的哈喇烏南北兩溝、南寺溝、北寺溝等也是常年有水溝道,正是這樣的山形植被,孕育了靈毓山水,使無數代的人口和宗教文化得以蕃息。

賀蘭山的涵養生態作用最主要的還是體現在對地下水的涵養方面。

賀蘭山東西兩側的山前地帶,由洪積扇群構成了巨厚的沙礫含水層,具有良好的儲水條件,降水由基岩裂隙入滲後潛入地下,地下水在洪積扇前緣形成泉水出露或形成埋藏較淺的潛水層,這一地帶也自然而然地成為人們首選的聚居地。

阿拉善盟首府巴音浩特以及其農耕帶,就在賀蘭山西緣的山地洪積扇前緣帶上。

沒有賀蘭山,哪來寧夏川

文明搖籃賀蘭山

賀蘭山兀立在荒漠帶邊緣,巨大的高差改變了大氣環境路徑,營造出良好生態環境,自古以來即成為遊牧民族遊獵和生息繁衍之所,賀蘭山岩畫即生動地記載了史前至歷史時期這一區域的生活場景。

在賀蘭山的樹林口、黑石峁、小西峰溝、歸德溝、賀蘭口、蘇峪口、回回溝、插旗口、西蕃口、口子門溝、雙龍山、黃羊山、苦井溝、折腰山等處,現今共發現20多處巖畫群,畫面總數在萬幅以上。

賀蘭山的山前洪積扇及其前緣地帶,青草葳蕤,泉水出露,有良好的牧畜狩獵條件,也是遠古人類優越的生存之地。

銀川平原上的新石器遺址——鎮北堡遺址、暖泉遺址等,多分佈在此,寧夏平原最早的行政建制——廉縣,也設在這一帶,充分說明早期的定居人口對賀蘭山生態涵養作用的依賴。

自春秋戰國以來,有羌戎、月氏、匈奴、漢、鮮卑、鐵勒、突厥、吐蕃、回紇、党項等諸多民族都在賀蘭山及其周邊演繹過波瀾壯闊的歷史場景,特別是建都於興慶府(銀川興慶區)的西夏王國,在賀蘭山山中及山前曾大修離宮別院,在今滾鐘口、大水溝、賀蘭溝等處都有大型宮殿和佛教寺廟遺址,其中大水溝口遺址綿延十餘里,可見其規模之大。

拜寺溝目前還矗立著兩座西夏時的佛塔,在經歷了1739年、1920年兩次裂度在8級以上的大地震以後依然挺拔。

拜寺溝內還有一西夏時期的方形佛塔,1991年被不法分子炸燬,文物部門後來清理時發現了一本名為《吉祥遍至囗和本續》西夏文佛經,這本佛經成為我國活字印刷術的最古老證物。

在賀蘭山山前洪積扇上還分佈著西夏9個王陵和250多個陪葬墓,佔地面積達50平方公里。

賀蘭山岩畫是古代遊牧文明的印記,有“東方金字塔”之稱的西夏王陵毫無疑義成為西夏王朝文明的象徵。

明清以來的賀蘭山,又成為儒釋道回的宗教聖地,距銀川最近的滾鐘口有賀蘭廟、老君堂、大悲閣、鬥母宮、小洞天、關帝廟、興隆寺、晚翠閣、觀音廟等14處廟庵臺閣;有來自也門的馬克倫丁·本·歐斯曼長老拱北和始建於清重修於民國時的大清真寺;山峰上有三座造型優美的喇嘛教白塔,等等,這裡是銀川及其周邊縣市重要的宗教活動場所,也是避酷暑、賞風景的旅遊消夏之所,新中國成立前的寧夏省主席馬鴻逵在此就有避暑山莊。

賀蘭山西坡的廣宗寺(南寺)據稱為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創建,他被清廷廢黜後化名阿旺曲扎嘉措,廣為遊歷,在1716年前後定居此地,興佛傳教,並於1746年圓寂於此。廣宗寺鼎盛時有廟宇數十座,面積達40多萬平方米,有倉房僧舍2859間,僧侶人數達1500多名。

沒有賀蘭山,哪來寧夏川

安全保障賀蘭山

賀蘭山縱列於寧夏川之西北,相對高差在1000~2000米之間,多峭壁深谷,危巖嶙峋,甭說是走馬,連攀爬都非常困難,因而是軍事防禦的天然屏障,素有“朔方之保障,沙漠之咽喉”之稱,只要把守住幾個關隘,即能“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賀蘭山東西兩側的溝谷數量眾多,《嘉靖寧夏新志》稱其“谿徑可馳入者五十餘處”,據統計其東坡有較大溝谷38條,西坡有31條,可能是因為溝口地帶人口活動強度大的緣故,這些溝谷多用溝口之名——如大武口、滾鐘口、蘇峪口、賀蘭口、歸德口、大風口等。

儘管溝道眾多,但賀蘭山兩側東西相對連通的溝道極少,只有三關口、蘇峪口、汝箕溝至古拉本、清水溝至宗別立的幾條。

三關口古稱赤木關,是賀蘭山中段和南段的分界,沿途溝谷寬緩,山勢低平,多井泉,道路海拔在1400~1600米之間,自古即是賀蘭山最重要的關隘,也是穿越賀蘭山的“大道”。

蘇峪口古稱宿嵬口,位於賀蘭山中段,要翻過海拔在2500米以上的分水嶺,部分路段行走艱難,俗稱“小道”。

汝箕溝至古拉本的翻山道路是賀蘭山中段北部的通道,清水溝至宗別立一線則為賀蘭山北段通道,分水嶺海拔只有2400多米,也是比較宜行的。

在冷兵器時代,只要守住這幾處溝谷,尤其是前兩個溝口,寧夏平原的西北邊防即可安然。

寧夏平原的農業開發可以上溯至秦漢時期,在經略邊防方面,秦始皇派蒙恬沿黃河佈設了三四十個障塞,修築了西起臨洮東至遼東的長城,可以說秦至漢代早期中原王朝的頭道防線是在黃河一線。

漢武帝征服匈奴以後,寧夏平原的農業開發推至黃河以西以北,賀蘭山一度成為邊防要地,也修築了長城,但因為南匈奴內附,這一時期並未發生重大戰事。魏晉南北朝時期前後又都在前秦、北魏、西魏、北周等版圖之中,似都沒有承擔起戰略防禦作用。

唐代賀蘭山雖無較大戰事載於史籍,但有邊塞詩云“賀蘭山下陣如雲,羽檄交馳日夕聞”,顯示其臨近戰場。

至西夏在寧夏平原建國後,賀蘭山地的北段成為西夏和遼、金、元的前沿陣地。

遼重熙十三年(西夏天授禮法延祚七年,1044年)十月二十四日,李元昊率領的西夏軍隊守候在賀蘭山北,以逸待勞,誘敵深入,與遼興宗耶律宗真率領的遼國大軍拉開戰幕,巧借風沙迷目,遼軍陣亂之際,大舉反擊獲得勝利,消滅遼軍無數,並攻破遼營,擒獲駙馬及遼王近臣數十人。

五年以後,遼興宗乘元昊新喪之機,發兵三路攻夏,中路攻涼州(今武威)、中路渡黃河攻河套、北路進軍賀蘭山,其中北路軍沿賀蘭山東側而下,擊敗西夏軍隊後,至賀蘭山行宮俘獲夏太后及官僚家屬多人而返。

蒙古軍先後與西夏六次開戰,最後以外圍個個擊破,再長期圍困中興府的戰略,才滅掉了西夏。

其中第三次蒙夏戰爭即在賀蘭山克夷門(一般認為是今之三關口)有過激烈的爭奪戰,史載“克夷為中興府外圍,兩山對峙,中通一徑,懸絕不可登”,蒙軍與夏軍相持兩個月不能通過,後設伏並引誘夏兵出擊,才攻破了克夷門。

賀蘭山真正成為邊防前沿是在蒙元勢力退至大漠以後,為防備其出入漢地劫掠,明廷在其北部邊防重地築起了多道邊牆。

賀蘭山一帶的明邊牆壁是為防禦阿拉善高原上的蒙元部族而修築的,稱之為北長城,應當有兩道。

據《皇明九邊考》載:“寧夏北,賀蘭山、黃河之間,外有舊邊牆一道,嘉靖十年,總制王瓊於內復築邊牆一道,官軍遂棄外邊不守,以致內地困地荒蕪。”

《嘉靖寧夏新志》亦云:“臨山堡極北之地盡頭,山腳之下,東有邊牆,相離平虜城(今平羅)五十餘里。”

賀蘭山明長城從石嘴山紅果子溝始,沿低山地帶相對高亢的樑地逶迤南下,一路上因險為牆,因要設塞,煙墩遙相呼應,並且自北而南設了正誼關、大武口、赤木口、勝金關四個重要關塞,其中赤木關(今三關口)因“山勢至此散緩,溪口可容百馬,其南低峰仄徑通虜窟者不可勝塞”(明·孟霦《赤木隘口記略》)而成為最重要的關隘。

嘉靖十九年(1540年)都御史楊守禮、總兵官任傑修築時,從東向西設了三道關卡,頭道關為主關,南北與長城主體城牆相連接;向西5裡為二道關,再5裡為三道關,因此稱為三關口。

當時修關時一次派兵丁4000多人,平時也常駐遊擊將軍一名。三關口有明一帶是蒙古瓦剌部南下東進的重要通道,戰事不斷,甚至俺答漢也借道於此攻打瓦剌部。

清代同治年間,馬化龍的運糧隊在此被清軍伏擊;民國十八年(1929年)“尕司令”馬仲英打銀川走的也是這條路。

沒有賀蘭山,哪來寧夏川

產業脊樑賀蘭山

賀蘭山是寧夏川周邊自然資源的富集區,是寧夏川的“寶疙瘩”,最具優勢的是源。

在寧夏已列入礦產平衡表的17種礦產中,產於賀蘭山的就有10種,其中已探明的熔劑用石灰岩、熔劑用白雲岩、硅石、耐火黏土、磷礦石、化工用石巖、玻璃用砂岩等7種礦產資源全部產於賀蘭山,另有已探明的水泥配料黏土佔全區份額的68.2%,水泥用石灰岩佔66.8%,煤炭佔7%。

雖然賀蘭山的煤炭儲量在全寧夏佔的比重比較少,太西煤主產於賀蘭山中段北部和北段的寧夏石嘴山、內蒙古烏海及阿拉善左旗境內,煤質優良,素有“三低六高”的特點,即低灰、低硫、低磷、高發熱量、高塊煤率、高比電阻、高機械強度、高化學活性、高精煤產率,是國內外煤炭中少有的珍品,

太西煤的開採歷史,有案可查的是在清末民初,較早開採的煤田都在賀蘭山北段的內蒙古境內,有河柺子(今烏達)、古拉本敖包、呼魯斯太等,當時主要供給包括銀川平原在內的城鄉居民生活取暖,有一部分也為制磚業等工業所用。

20世紀50年代中期,為西北鐵路運輸業和冶金工業解決資源支撐,國家佈局在寧夏石嘴山、內蒙古桌子山一帶開發煤炭資源,在百里之內,建立了石嘴山、石炭井、烏達、海勃灣四個礦務局。

由此,賀蘭山北段和中北段開始成為我國西北地區最大的煤業基地,採煤業陸續帶動起當地的電力工業、冶金工業、建材工業等二次產業,同時也支撐了銀川平原和內蒙古後套平原的工業發展。

賀蘭石也是寧夏五寶之一,因產於賀蘭山而得名,屬於一種淺變質岩系,巖性為粉砂質板岩,成分以泥質礦物為主,含少量粉砂質成分。

賀蘭石以紫色為主,上面嵌以不規則分佈的灰綠色條帶、斑點、斑塊(綠剛),偶見褐紅色、翠綠色斑塊(紅剛),用作雕刻材料,剛柔相宜、清雅瑩潤、色彩沉鬱中不失活潑,而且不吸水,易發墨,是雕刻石硯的上好材料。

賀蘭山的石料、水泥用石灰岩、洪積扇地帶的砂石、中山區的森林樹木等多種資源,還奠定了寧夏平原的建材和建築業。

石嘴山黃河東側的兵溝遺址據考證是秦渾懷障所在,為蒙恬所築的黃河沿線塞城之一,古障城雖早已因黃河水道側蝕蹤影皆無,但兵溝漢墓中大量的鬆、杉類圓木似可說明當時建築用材之巨,這些木材來源最大的可能就是賀蘭山地。

西夏的國都興慶府建於黃河與賀蘭山之間的銀川平原中部,其城周18裡,護城河闊10丈;南北各兩門,東西各一門;內有宮城與皇家園林、有多處寺廟和街坊20餘處,建築用材當不在少數,其中石材和木材大多來源於賀蘭山。

而在賀蘭山邊緣一帶,西夏時築了多處離宮、佛寺,宮殿號稱綿延“數十里,臺閣高十餘丈”,皆為就地取材,從賀蘭山中發現的西夏時期建築榫釘判斷,宮殿立柱徑粗應該在30公分以上。

賀蘭山豐富的物種資源、森林和草場資源在古代為先民提供了豐富的生活資源和生產資源,是先民們狩獵、牧畜的天堂;是前人們採藥、伐木的寶地;在現代,則發揮著種質資源基地、旅遊資源寶庫的作用。

"

文/何彤慧

寧夏川

兩頭尖

東靠黃河西靠賀蘭山

金川銀川米呀米糧川 ——寧夏民歌

“寧夏川”即寧夏平原引黃灌區,在有唐一代這裡就有了“塞北江南”的美譽,近代更有“塞上明珠”、“魚米之鄉”的美稱,“天下黃河富寧夏”中的“寧夏”指的也是這一自然地理單元,而不是當今政區意義上的寧夏。

雖然寧夏川的富饒源於黃河的哺育,但誰又能否認賀蘭山在寧夏川形成過程中的功績呢?

在寒潮侵襲的日子、塵暴肆虐的天氣裡,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時常感嘆:要沒有賀蘭山,還不知有多冷、多大的風,多強的沙塵呢!

如果說黃河之於寧夏川有哺育意義,猶如一種母子關係的話,賀蘭山之於寧夏川就是父親,它用自己偉岸的身軀為兒女遮風擋雨、營屋造室。寧夏川這塊土地上少了黃河和賀蘭山,難以想象會是一種什麼樣的景象。

沒有賀蘭山,哪來寧夏川

天然屏障賀蘭山

賀蘭山是銀川平原與內蒙古阿拉善高原之間一列北北東-南南西走向的高大山脈,平均海拔在2000~3000米之間。

它北起內蒙古巴彥敖包,南至毛土坑敖包及青銅峽花布山,總長250多公里,東西總寬度在20~40公里,主峰敖包疙瘩海拔3556米,與東側銀川平原的相對高差2400多米,與西側騰格裡沙漠東緣的相對高差也在2000米左右。山地東仰西傾,從兩側望去賀蘭山都是格外得高峻聳峙、蒼俊巍峨,從東坡望去尤其如此。

賀蘭山東側的銀川平原為溫帶半乾旱氣候,年平均氣溫8.5℃,平均降水量200毫米左右,無霜期158~185天,水面蒸發量在1600~2200毫米之間;賀蘭山西側的阿拉善左旗一帶則為溫帶乾旱氣候,年平均氣溫8.3℃,降水量110毫米左右,無霜期130~165天,水面蒸發量在3000毫米左右。

很顯然,賀蘭山山脈兩側降水量、蒸發量和無霜期長短的差異,是其山地屏障作用的體現。

給我國大陸帶來豐沛降水的主要是東南季風和西南季風即夏季風。西南季風主要影響長江以南尤其是西南地區;東南季風春夏之交在太平洋形成後,會逐漸向我國內陸地區挺進,影響華東、華南和我國北方地區。

然而夏季風在進入大陸以後,受到一列列山地的阻隔和其他多種因素的削弱,到達西北地區東部時即進入所謂尾閭區,強弩之末的夏季風軟弱地沿賀蘭山東坡攀升,在卸載掉最後的水汽後無力繼續前行,便在寧夏平原一帶歸於沉寂。

阿拉善高原的降水主要是西風環流從大西洋長途跋涉輸送過來的,受賀蘭山頂託主要在山區和洪積扇前緣降落,高原腹地區降雨量通常不足100毫米。

其實賀蘭山的屏障作用不僅僅在於夏季風帶來的降水,更多的還是對冬季風的削弱和對沙塵暴的阻隔。

我國北方地區冬季風要比夏季風強烈,源於西伯利亞的冬季風南下時往往以北風到西北風入侵,時常還裹攜著沙塵,形成寒潮,帶來大風、凍害、暴雪等一系列災害天氣。

賀蘭山西側的阿拉善左旗,1月平均氣溫-9℃~-14℃,極端最低氣溫-36.4℃;7月平均氣溫22℃~26.4℃,極端最高氣溫41.7℃。

而賀蘭山東側的銀川平原,氣溫的極端狀況要緩和得多,例如銀川平原最北端的石嘴山市處在一風口地帶,其1月平均氣溫-19.4℃,極端最低溫度-28.4℃;7月最高氣溫36.1℃,極端最高氣溫37.9℃。通常寧夏平原冬春季的大風要比阿拉善高原和緩許多,特別是西北風強勁的日子,阿拉善左旗全年大風日數達70天,銀川平原只有30天左右,處於銀川平原北端狹管風口上的石嘴山市也不超過56天。同一場大風襲來,兩地的風力級別往往也要差1~2級,而且在賀蘭山西側有沙暴的日子,寧夏平原往往只是揚塵天氣。

值得一提的是賀蘭山的山地屏障並非是完全的阻隔,一方面,強風尤其是冬季風雖經削減依舊能夠翻過賀蘭山;另一方面,風沙尤其是細小沙粒依舊能夠在強風的搬運下在銀川平原、鄂爾多斯高原乃至更遠的地方沉積下來。

處在銀川平原黃河高階地上的沙地,其風沙來源地質學家們普遍認為是冬季風從賀蘭山南北兩端幾個東西河谷孔道搬運堆積的。

有了賀蘭山父親般的保護,有了黃河母親的哺育,寧夏平原,尤其是銀川平原才能將騰格裡沙漠的入侵消解在萬頃碧波之中。

沒有賀蘭山,哪來寧夏川

涵養生態賀蘭山

賀蘭山是我國西北重要的物種寶庫,共有野生植物690種,佔寧夏野生植物總數的49%,其中近一半數量都為藥用植物,有沙冬青、野大豆、蒙古扁桃、賀蘭山丁香、四合木、黃芪等國家重點保護植物;有高等動物77科,其中鳥類達115種,國家重點保護動物有馬鹿、麝、藍馬雞等。

研究表明,賀蘭山的物種來源和組成複雜,是物種西進東退的交匯點、南移北遷的大通道。

賀蘭山突兀的山地地形造成了強烈的水熱分異,如山地東側的降水量由下至上變化在200~437毫米之間,年平均氣溫也變化在0.3℃~0.9℃之間。

西坡也有類似的變化,於是自下而上構成了明顯的自然帶:從山麓至2000米為山地灰鈣土;2000~2600米為普通山地灰褐土;2600~3100米為中性山地灰褐土;3100米以上為山地草甸土。

植被在山麓地帶為荒漠草原帶,1500~1900米為山地灌叢帶,2400~3000米為針葉林帶,3000米以上為高寒灌叢草甸帶。

在同樣的海拔高度上,由於光照強度和水分條件的差異,植被、土壤等還出現明顯的坡向差異。

賀蘭山是寧蒙兩區重要的生態涵養區,對維持區域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和穩定性具有重要意義。

賀蘭山的森林,主要有青海雲杉林、油松林、杜松林、山楊林以及蒙古扁桃、虎榛子、錦雞兒、沙冬青等灌木林,森林的主體是高大鬱閉的青海雲杉針葉林,在涵養水源方面發揮了很強的作用。

森林覆蓋度較高的賀蘭山中段——東坡即為三關口至大武口溝一段,有20多條山洪溝,其中在滾鐘口溝、蘇峪口溝、賀蘭溝、大水溝等多個山溝都有常流水;西坡的哈喇烏南北兩溝、南寺溝、北寺溝等也是常年有水溝道,正是這樣的山形植被,孕育了靈毓山水,使無數代的人口和宗教文化得以蕃息。

賀蘭山的涵養生態作用最主要的還是體現在對地下水的涵養方面。

賀蘭山東西兩側的山前地帶,由洪積扇群構成了巨厚的沙礫含水層,具有良好的儲水條件,降水由基岩裂隙入滲後潛入地下,地下水在洪積扇前緣形成泉水出露或形成埋藏較淺的潛水層,這一地帶也自然而然地成為人們首選的聚居地。

阿拉善盟首府巴音浩特以及其農耕帶,就在賀蘭山西緣的山地洪積扇前緣帶上。

沒有賀蘭山,哪來寧夏川

文明搖籃賀蘭山

賀蘭山兀立在荒漠帶邊緣,巨大的高差改變了大氣環境路徑,營造出良好生態環境,自古以來即成為遊牧民族遊獵和生息繁衍之所,賀蘭山岩畫即生動地記載了史前至歷史時期這一區域的生活場景。

在賀蘭山的樹林口、黑石峁、小西峰溝、歸德溝、賀蘭口、蘇峪口、回回溝、插旗口、西蕃口、口子門溝、雙龍山、黃羊山、苦井溝、折腰山等處,現今共發現20多處巖畫群,畫面總數在萬幅以上。

賀蘭山的山前洪積扇及其前緣地帶,青草葳蕤,泉水出露,有良好的牧畜狩獵條件,也是遠古人類優越的生存之地。

銀川平原上的新石器遺址——鎮北堡遺址、暖泉遺址等,多分佈在此,寧夏平原最早的行政建制——廉縣,也設在這一帶,充分說明早期的定居人口對賀蘭山生態涵養作用的依賴。

自春秋戰國以來,有羌戎、月氏、匈奴、漢、鮮卑、鐵勒、突厥、吐蕃、回紇、党項等諸多民族都在賀蘭山及其周邊演繹過波瀾壯闊的歷史場景,特別是建都於興慶府(銀川興慶區)的西夏王國,在賀蘭山山中及山前曾大修離宮別院,在今滾鐘口、大水溝、賀蘭溝等處都有大型宮殿和佛教寺廟遺址,其中大水溝口遺址綿延十餘里,可見其規模之大。

拜寺溝目前還矗立著兩座西夏時的佛塔,在經歷了1739年、1920年兩次裂度在8級以上的大地震以後依然挺拔。

拜寺溝內還有一西夏時期的方形佛塔,1991年被不法分子炸燬,文物部門後來清理時發現了一本名為《吉祥遍至囗和本續》西夏文佛經,這本佛經成為我國活字印刷術的最古老證物。

在賀蘭山山前洪積扇上還分佈著西夏9個王陵和250多個陪葬墓,佔地面積達50平方公里。

賀蘭山岩畫是古代遊牧文明的印記,有“東方金字塔”之稱的西夏王陵毫無疑義成為西夏王朝文明的象徵。

明清以來的賀蘭山,又成為儒釋道回的宗教聖地,距銀川最近的滾鐘口有賀蘭廟、老君堂、大悲閣、鬥母宮、小洞天、關帝廟、興隆寺、晚翠閣、觀音廟等14處廟庵臺閣;有來自也門的馬克倫丁·本·歐斯曼長老拱北和始建於清重修於民國時的大清真寺;山峰上有三座造型優美的喇嘛教白塔,等等,這裡是銀川及其周邊縣市重要的宗教活動場所,也是避酷暑、賞風景的旅遊消夏之所,新中國成立前的寧夏省主席馬鴻逵在此就有避暑山莊。

賀蘭山西坡的廣宗寺(南寺)據稱為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創建,他被清廷廢黜後化名阿旺曲扎嘉措,廣為遊歷,在1716年前後定居此地,興佛傳教,並於1746年圓寂於此。廣宗寺鼎盛時有廟宇數十座,面積達40多萬平方米,有倉房僧舍2859間,僧侶人數達1500多名。

沒有賀蘭山,哪來寧夏川

安全保障賀蘭山

賀蘭山縱列於寧夏川之西北,相對高差在1000~2000米之間,多峭壁深谷,危巖嶙峋,甭說是走馬,連攀爬都非常困難,因而是軍事防禦的天然屏障,素有“朔方之保障,沙漠之咽喉”之稱,只要把守住幾個關隘,即能“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賀蘭山東西兩側的溝谷數量眾多,《嘉靖寧夏新志》稱其“谿徑可馳入者五十餘處”,據統計其東坡有較大溝谷38條,西坡有31條,可能是因為溝口地帶人口活動強度大的緣故,這些溝谷多用溝口之名——如大武口、滾鐘口、蘇峪口、賀蘭口、歸德口、大風口等。

儘管溝道眾多,但賀蘭山兩側東西相對連通的溝道極少,只有三關口、蘇峪口、汝箕溝至古拉本、清水溝至宗別立的幾條。

三關口古稱赤木關,是賀蘭山中段和南段的分界,沿途溝谷寬緩,山勢低平,多井泉,道路海拔在1400~1600米之間,自古即是賀蘭山最重要的關隘,也是穿越賀蘭山的“大道”。

蘇峪口古稱宿嵬口,位於賀蘭山中段,要翻過海拔在2500米以上的分水嶺,部分路段行走艱難,俗稱“小道”。

汝箕溝至古拉本的翻山道路是賀蘭山中段北部的通道,清水溝至宗別立一線則為賀蘭山北段通道,分水嶺海拔只有2400多米,也是比較宜行的。

在冷兵器時代,只要守住這幾處溝谷,尤其是前兩個溝口,寧夏平原的西北邊防即可安然。

寧夏平原的農業開發可以上溯至秦漢時期,在經略邊防方面,秦始皇派蒙恬沿黃河佈設了三四十個障塞,修築了西起臨洮東至遼東的長城,可以說秦至漢代早期中原王朝的頭道防線是在黃河一線。

漢武帝征服匈奴以後,寧夏平原的農業開發推至黃河以西以北,賀蘭山一度成為邊防要地,也修築了長城,但因為南匈奴內附,這一時期並未發生重大戰事。魏晉南北朝時期前後又都在前秦、北魏、西魏、北周等版圖之中,似都沒有承擔起戰略防禦作用。

唐代賀蘭山雖無較大戰事載於史籍,但有邊塞詩云“賀蘭山下陣如雲,羽檄交馳日夕聞”,顯示其臨近戰場。

至西夏在寧夏平原建國後,賀蘭山地的北段成為西夏和遼、金、元的前沿陣地。

遼重熙十三年(西夏天授禮法延祚七年,1044年)十月二十四日,李元昊率領的西夏軍隊守候在賀蘭山北,以逸待勞,誘敵深入,與遼興宗耶律宗真率領的遼國大軍拉開戰幕,巧借風沙迷目,遼軍陣亂之際,大舉反擊獲得勝利,消滅遼軍無數,並攻破遼營,擒獲駙馬及遼王近臣數十人。

五年以後,遼興宗乘元昊新喪之機,發兵三路攻夏,中路攻涼州(今武威)、中路渡黃河攻河套、北路進軍賀蘭山,其中北路軍沿賀蘭山東側而下,擊敗西夏軍隊後,至賀蘭山行宮俘獲夏太后及官僚家屬多人而返。

蒙古軍先後與西夏六次開戰,最後以外圍個個擊破,再長期圍困中興府的戰略,才滅掉了西夏。

其中第三次蒙夏戰爭即在賀蘭山克夷門(一般認為是今之三關口)有過激烈的爭奪戰,史載“克夷為中興府外圍,兩山對峙,中通一徑,懸絕不可登”,蒙軍與夏軍相持兩個月不能通過,後設伏並引誘夏兵出擊,才攻破了克夷門。

賀蘭山真正成為邊防前沿是在蒙元勢力退至大漠以後,為防備其出入漢地劫掠,明廷在其北部邊防重地築起了多道邊牆。

賀蘭山一帶的明邊牆壁是為防禦阿拉善高原上的蒙元部族而修築的,稱之為北長城,應當有兩道。

據《皇明九邊考》載:“寧夏北,賀蘭山、黃河之間,外有舊邊牆一道,嘉靖十年,總制王瓊於內復築邊牆一道,官軍遂棄外邊不守,以致內地困地荒蕪。”

《嘉靖寧夏新志》亦云:“臨山堡極北之地盡頭,山腳之下,東有邊牆,相離平虜城(今平羅)五十餘里。”

賀蘭山明長城從石嘴山紅果子溝始,沿低山地帶相對高亢的樑地逶迤南下,一路上因險為牆,因要設塞,煙墩遙相呼應,並且自北而南設了正誼關、大武口、赤木口、勝金關四個重要關塞,其中赤木關(今三關口)因“山勢至此散緩,溪口可容百馬,其南低峰仄徑通虜窟者不可勝塞”(明·孟霦《赤木隘口記略》)而成為最重要的關隘。

嘉靖十九年(1540年)都御史楊守禮、總兵官任傑修築時,從東向西設了三道關卡,頭道關為主關,南北與長城主體城牆相連接;向西5裡為二道關,再5裡為三道關,因此稱為三關口。

當時修關時一次派兵丁4000多人,平時也常駐遊擊將軍一名。三關口有明一帶是蒙古瓦剌部南下東進的重要通道,戰事不斷,甚至俺答漢也借道於此攻打瓦剌部。

清代同治年間,馬化龍的運糧隊在此被清軍伏擊;民國十八年(1929年)“尕司令”馬仲英打銀川走的也是這條路。

沒有賀蘭山,哪來寧夏川

產業脊樑賀蘭山

賀蘭山是寧夏川周邊自然資源的富集區,是寧夏川的“寶疙瘩”,最具優勢的是源。

在寧夏已列入礦產平衡表的17種礦產中,產於賀蘭山的就有10種,其中已探明的熔劑用石灰岩、熔劑用白雲岩、硅石、耐火黏土、磷礦石、化工用石巖、玻璃用砂岩等7種礦產資源全部產於賀蘭山,另有已探明的水泥配料黏土佔全區份額的68.2%,水泥用石灰岩佔66.8%,煤炭佔7%。

雖然賀蘭山的煤炭儲量在全寧夏佔的比重比較少,太西煤主產於賀蘭山中段北部和北段的寧夏石嘴山、內蒙古烏海及阿拉善左旗境內,煤質優良,素有“三低六高”的特點,即低灰、低硫、低磷、高發熱量、高塊煤率、高比電阻、高機械強度、高化學活性、高精煤產率,是國內外煤炭中少有的珍品,

太西煤的開採歷史,有案可查的是在清末民初,較早開採的煤田都在賀蘭山北段的內蒙古境內,有河柺子(今烏達)、古拉本敖包、呼魯斯太等,當時主要供給包括銀川平原在內的城鄉居民生活取暖,有一部分也為制磚業等工業所用。

20世紀50年代中期,為西北鐵路運輸業和冶金工業解決資源支撐,國家佈局在寧夏石嘴山、內蒙古桌子山一帶開發煤炭資源,在百里之內,建立了石嘴山、石炭井、烏達、海勃灣四個礦務局。

由此,賀蘭山北段和中北段開始成為我國西北地區最大的煤業基地,採煤業陸續帶動起當地的電力工業、冶金工業、建材工業等二次產業,同時也支撐了銀川平原和內蒙古後套平原的工業發展。

賀蘭石也是寧夏五寶之一,因產於賀蘭山而得名,屬於一種淺變質岩系,巖性為粉砂質板岩,成分以泥質礦物為主,含少量粉砂質成分。

賀蘭石以紫色為主,上面嵌以不規則分佈的灰綠色條帶、斑點、斑塊(綠剛),偶見褐紅色、翠綠色斑塊(紅剛),用作雕刻材料,剛柔相宜、清雅瑩潤、色彩沉鬱中不失活潑,而且不吸水,易發墨,是雕刻石硯的上好材料。

賀蘭山的石料、水泥用石灰岩、洪積扇地帶的砂石、中山區的森林樹木等多種資源,還奠定了寧夏平原的建材和建築業。

石嘴山黃河東側的兵溝遺址據考證是秦渾懷障所在,為蒙恬所築的黃河沿線塞城之一,古障城雖早已因黃河水道側蝕蹤影皆無,但兵溝漢墓中大量的鬆、杉類圓木似可說明當時建築用材之巨,這些木材來源最大的可能就是賀蘭山地。

西夏的國都興慶府建於黃河與賀蘭山之間的銀川平原中部,其城周18裡,護城河闊10丈;南北各兩門,東西各一門;內有宮城與皇家園林、有多處寺廟和街坊20餘處,建築用材當不在少數,其中石材和木材大多來源於賀蘭山。

而在賀蘭山邊緣一帶,西夏時築了多處離宮、佛寺,宮殿號稱綿延“數十里,臺閣高十餘丈”,皆為就地取材,從賀蘭山中發現的西夏時期建築榫釘判斷,宮殿立柱徑粗應該在30公分以上。

賀蘭山豐富的物種資源、森林和草場資源在古代為先民提供了豐富的生活資源和生產資源,是先民們狩獵、牧畜的天堂;是前人們採藥、伐木的寶地;在現代,則發揮著種質資源基地、旅遊資源寶庫的作用。

沒有賀蘭山,哪來寧夏川

乾隆八景的“山屏晚翠”指的就是落日餘暉中的賀蘭山,乾隆年間傑出的回族詩人沙琛有詩曰:“千峰萬壑朗睛川,積翠澄澄海日鮮。雪影依微三百里,點蒼高出彩雲天。”

“賀蘭晴雪”和“萬壑松濤”長期以來是賀蘭山的品牌景緻,櫻桃谷、丁香溝等則是難以尋覓的生物旅遊資源,其名稱之響亮不亞於天山的野果子溝。

更加難得的是賀蘭山還有巖畫、王陵、廟宇群、長城與煙墩;有“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賀蘭山色望玲瓏,虎踞龍蟠氣象雄”這樣的古詩名句;有宏大場景的歷史事件,等等這些,與高聳疊嶂的山巒,深邃幽靜的溝谷,多姿多彩的植被等自然旅遊資源,共同架構起寧夏川旅遊業的半壁江山。

沒有賀蘭山,就沒有寧夏川的昨天和今天。

寧夏川明天的安全、富足、發展、興盛,依舊離不開賀蘭山。



文章選自《朔雁沉沙》一書 圖片源於網絡(侵刪)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