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控制術:認識情緒,始於知道“我是誰”!

何來 天堂 儒林外史 心理 老蔣書房 2017-06-08

情緒控制術:認識情緒,始於知道“我是誰”!

古希臘的神廟上,鐫刻著蘇格拉底的一句警世箴言:認識你自己。認識自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正所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其實,人對自我情緒的認識也是這樣,很多人都無法瞭解自己的情緒,常常迷失在自我當中。

一位好鬥的武士向禪師詢問天堂與地獄的含義。

禪師說:“你性格乖戾,行為粗鄙,我沒有時間跟如此的人論道。”

武士惱羞成怒,拔劍大罵:“你竟敢對我如此無禮,看我一劍殺了你。”

禪師說:“此乃地獄也。”

武士恍然大悟,心平氣和地納劍入鞘,伏地鞠躬,感謝禪師的

指點。

禪師又道:“此乃天堂。”

簡單的一個小故事,透過武士的行為傳遞出啟示:人在處於某種情緒中時,往往會迷失自我,但又會在事情發生之後,幡然醒悟。不過,對於同一件事,不同的人也會有不同的情緒反應,主要原因在於:

1.人的天生氣質存在差異,如知覺反應的快慢不同,人對刺激的敏感程度不同。

2.人的經歷不同,曾經遭受過強烈的傷害,很容易在類似的環境中引發相似的情緒。

3.人的認知習慣不同,對事物的看法不一樣,情緒感受自然千差萬別。

置身事外來敘述原因,我們可以分析得很清楚,可當自己真正置身於某一件事情當中,卻很難覺察和認清自己的情緒。

也許你會問:那我們要如何來認識自我呢?

第一,透過自省來淨化自我。

想要更好地瞭解自己、認識自己,必須經常對自己的行動進行審視和思考。在無暇自我反省的意識形態下,往往會處於自我感覺良好的狀態。殊不知,當你感到天空濛塵的時候,最重要的是擦一擦你那不太清亮的雙眸。

每隔一段時間,透過自己這面鏡子映照一下內心,看看自己處於什麼樣的狀態中。如果發現自己是積極、樂觀的,那要繼續保持;倘若發現了自己不敢去面對的弱點、傷痛,就要想辦法調節自己,以平和的心態去對待它。

第二,透過比較來認識自我。

當你不知道自己是對是錯時,去看看身邊的人是怎麼做的;然後,經過自己的思考,發現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同樣,你可以從別人的態度中把握自我,留意別人對自己的態度和反應,以此來獲得一些評價。

第三,學會從成績中認識自我。

各人的潛能不同,有人擅長文字而拙於工藝,有人不善言辭而精於計算,倘若只看到少數項目上的成績,就無法察見個人的才能和稟賦的全貌。所以,要全面客觀地看待自己的成績,全面客觀地認識自我。

人生最大的智慧是了知生命的本質和祕密,個人最大的幸福是預知自己的命運,而這種預知源於正確認識自己,掌控自己的命運。要相信,每個人都是一塊美玉,當你認識了自己,才能把自己雕琢得更加美麗,否則的話,就只能藏在粗糙的石頭表皮之中,暗淡地存在。

情緒控制術:認識情緒,始於知道“我是誰”!

聆聽內心,提升自我覺察力

看過《儒林外史》的朋友,一定還記得范進中舉的故事。窮困潦倒的范進,寒窗苦讀多年,終於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現在紅榜上。激動過頭的他,拍拍手掌說了一句“我中了”,之後就倒地不省人事了。醒來之後,他爬起來朝著門外飛跑,腳踹在塘裡,頭髮跌散,兩手黃泥,喜極而瘋了。

從情緒管理的角度來說,無論是悲傷、抑鬱,還是興奮、激動,都是過猶不及的。很顯然,范進就屬於喜極而瘋的那種。想要正確認清自己的情緒,必須提升自我覺察能力,不能讓自己跟著感覺走,而是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感覺。

如何來進行自我覺察這項工作呢?這裡介紹幾種方法供參考。

第一,做好情緒記錄,觀察情緒變化。

平日要養成記錄情緒的習慣,把每天分成幾個時段來記錄,寫下自己情緒變化的原因。這樣的訓練有助於自我覺察、檢測情緒的平穩度。瞭解了自己一天的情緒起伏變化後,試著去找原因,給自己評估。權衡一段時間的變化,找出變化特徵,做出整體性評估。

第二,消除不合理的信念,樹立理性觀念。

任何人都會出現負面情緒,只是有些人不知道這些情緒是負性的,反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任由負面情緒氾濫。只有自我察覺,消除不合理的信念,建構理性觀念,才能從根本上控制情緒。

具體來說,就是要列出引發不良情緒的事件和回憶,找到究竟是什麼因素引發了自己的不良情緒。接著,找出對不良事件認識上的非理性觀念,對照客觀情況,清查自己當初的負性情緒到底是什麼。通過對非理性觀念的認識和糾正,找出合理的觀念,幫助自己改變情緒。

第三,找到改變情緒的途徑。

弱者任由思緒控制行為,強者則讓行為控制思緒。作為情緒的主人,每個人都有能力控制不良情緒,樹立調控情緒的自信非常重要,要把這種自信心的訓練貫穿於生活的每時每刻。

Step1:看到自己的優勢與長處,這是樹立信心的第一步。

Step2:做每件事時要全身心地投入,減少不必要的擔心。

Step3:積極地想辦法應對暫時的挫折,不要想著逃避。

深刻地自我覺察,瞭解自己的情緒,是很重要的事情。在覺察之後,還要學會誠懇地面對自己的情緒,接受每個人都可以有情緒的事實,這樣才能瞭解內心真正的感覺。不要認為觀察情緒是浪費時間,沒有細緻的觀察就不會有自我覺察。

當你感覺到自己的情緒時,要試著問自己幾個問題:我現在是什麼情緒狀態?如果是不良的情緒,是什麼原因導致的?這種不良情緒會有什麼樣的消極後果?要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認真回答這些問題,權衡正誤。

總之,我們要容許自己和他人都有停下來觀察自己情緒的時間,這樣才不至於在衝動之下作出錯誤的決定,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安心方式,是我們一輩子要做的功課。

情緒控制術:認識情緒,始於知道“我是誰”!

不抗拒,無條件地接納自己

很多負性情緒的泛濫,都是源自無法接納現實,接納自我。

接納分為有條件自我接納和無條件自我接納。在有條件的自我接納中,是要求自己必須滿足什麼樣的條件,才能夠被接受、被愛,這是一種不健康的自我接納,把自己的缺點看成不可接受和應受到譴責的。相反,在無條件的自我接納中,雖然知道自己有缺點,但不自輕自賤,而是保持一種自尊的精神,認為有缺點沒什麼大不了,這是人性的一部分。

無條件的自我接納,往往能夠促使個體的成長。至於那些感覺到自己沒什麼價值、陷入絕望中的人,多半都是把精力放在了感受自己的不足和批評自己身上。結果呢?這種方式並沒有讓自我感覺變好,而是把情緒也拉入了深淵。

人生不可能不犯錯,也不可能沒有意外和遺憾。只要行動就有可能出現差錯,但出錯本身不是錯,經驗都是在錯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能力也是在行動中鍛煉出來的,意志更是在痛苦中磨礪出來的。無條件地接納自我,是看到自己的不足和缺陷,接納它,而後去改進和提升。每一次挫折和錯誤,都是一個發現自我、覺察自我的機會。

張海迪的人生遭遇了太多的挫折。在身體致殘後,她一度陷入了低迷的情緒中,所幸她有很好的自我覺察力,不願意就這樣被壞情緒主宰,了此一生。於是,她開始嘗試去接受自己的遭遇,接受自身的缺陷,全身心地投入學習和寫作中。在不幸遭遇的基礎上,她加以創造發揮,最終寫出了一系列作品,取得了不菲的成就,也被社會接受和認可。當她積極投身於社會活動後,她的經歷和精神又鼓舞了許多與她經歷相似的人。

有人曾嘗試用抵抗的態度去阻止情緒的發生,迴避對自我不接納的痛苦感受,結果卻只是徒勞,並激發了更加惡劣的情緒。當我們對自己有了負面想法,且經常感覺自己很糟的時候,往往會把情緒鎖定在胃部一帶,有一種沉甸甸的、略帶噁心的感覺。面對這樣的情緒,我們該怎麼辦呢?

其實,最好的辦法就是徹底接納自己,不要去給感覺和情緒貼標籤或評斷,不要用外在的眼光衡量自己的價值。無論你的表現怎麼樣,他人是否認同你,你都是獨一無二的自己。你的思考、感覺和行為都處於變化中,不能用世俗的眼光來評判自己。

當自己犯了某些錯誤時,責備或看不起自己,實際上是自我貶低。不要總想著“我本來可以做得更好,可是……”,要告訴自己說“我不過是一個普通人,和許許多多的人一樣,都會犯錯誤,有錯誤不要緊,我可以改進。”“我做得不太好,但我不是愚蠢無能的人,也不是頑固不化。我如果沉浸在這個錯誤中,認為自己失去了價值,會更痛苦,更容易犯錯。”

自我接納的基礎是愛自己本來的樣子,倘若無法做到無條件接納自己,就會讓我們抗拒自己的全部或是一部分,否定自己和自我情感鞭撻,甚至會自我憎惡,不知不覺把自己淹沒在負面情緒的海洋中。

《遇見未知的自己》中有一句話:“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自己。”平衡情緒的重點在於,認清所有重要的事情都源自內在,而不是外物。我們都要學會接納自己,接納生命是有很多挫折的,接納人生會有艱難險阻,接納我們都會犯錯。學會了接納,就開啟了情緒平衡的大門,就能從負面情緒中挖掘出隱藏的力量。

經歷就像是影子,和影子打架是永遠不會贏的,只會讓自己精疲力竭。只有承認它是你的,而不是強烈地想要逃離過去的情緒,才能讓自己坦然面對所有。

情緒控制術:認識情緒,始於知道“我是誰”!

本文來源於米蘇《情緒控制術:怎樣管住情緒不失控》一書。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