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捷:“認真檢查啊”,光喊是沒用的!

何捷 語文 教育 語文道 2018-12-17

很多爸媽總是在小孩考試前不斷叮囑:“一定要認真檢查啊!”“考完至少檢查三遍!”但結果是怎麼樣的呢?作為資深監考教師,我來說出真相——基本沒用。

在我二十多年的一線教學中,不知道監考了多少次,每次看到的都一樣。能沉迷應試的,至始至終都很認真,考完都在自覺檢查;無法安靜且不會主動檢查的,考完都做三件事。“發呆”“開小差”“睡覺”。真的,有的甚至在桌上畫出一幅連環畫了……

我們相信,不管什麼樣的小孩,參與考試前,父母百分之百叮囑過:認真檢查啊!

但是,必須說出真相,不怕不懂事的孩子父母心寒:光是喊,沒用!

原因很簡單,喊,只是提出要求,或是給了結果,但沒有給出具體的可操作的路徑,沒有給出具體的操作步驟。小孩就是這樣,沒有執行步驟,一切都是空談。

這就好像教寫作時,不斷告訴小朋友:要寫具體啊;要寫真實啊;要表達真情實感啊……沒用!沒有說出怎麼做到具體,如何寫出真實,真情實感應如何表達,只把要的結果告訴他,對於不自覺,無能為力的小孩來說,自然是打了水漂,自然是增加了心理負擔。

關於檢查,結合我的執教經驗,我給出幾條簡單的建議:

1

關於檢查步驟的建議

第一步:看“有沒有遺漏”

漏題丟分是最倒黴的。怎麼檢查遺漏呢?首先看好題目。題目要求我們做幾項,把題目的要求看清楚。看的時候,可以建議小孩拿筆標註項目。這樣看來,即便是考語文,也要帶好鉛筆。之後,解讀這些項目。

例如,題目要求“補充填寫成語後,畫出屬於寓言的兩個成語”。題目要求我們做兩項任務,同時畫出兩個成語。一不小心,漏做一項,再不小心,少畫一個。分數就是這樣丟光的。

又如,有時候題目要求“在文中用波浪線畫出**句”,很多小孩一直做題,很快忘記回到文中劃線。類似這樣的項目,容易被遺漏,檢查的第一步,專門“治漏”。

第二步:看“有沒有做錯”

錯誤,其實是查不出來的。錯就是錯。能查出來的,就不是錯。我們說的“錯”指這三類:

第一類:題目看錯

例如,讓你畫橫線,你畫波浪線;讓你選擇錯誤的打“×”,你把對的打“√”,這叫“白做之錯”。

第二類:位置做錯

例如,讓你在這條線上填寫,你填的那條線上;讓你在這道題下做答,你把答案寫到那道題下。也許你會說“我的天吶”“不可能吧”。實際上,考試有時有點邪,還真有這個情況。丟分,多可惜啊。

第三類:答的內容錯

這一類,就等著扣分吧,和檢查無關。

2

關於檢查方法的建議

方法,管用的都很簡單,也就一條——墊板檢查法。考試時帶一塊白色的墊板。考完後檢查時,用墊板遮蓋試卷,逐行往下推移。露出一行,看一行。這樣檢查最有效。

為什麼?讓小孩檢查時注意力集中,眼睛關注一行,才能夠看清這行到底寫什麼,不至於稀裡糊塗的。想想看,滿紙都是字,不遮住“暫時無用的信息”,好像都在檢查,其實就是走馬觀花。當然,結合第一項的步驟建議,使用墊板檢查時也可以分步驟執行。這裡就不贅述了。

總之,告訴小孩,讓眼睛集中盯在一行上,逐步檢查。

3

關於檢查重點的建議

再次強調:錯的就是錯了,自己很難檢查出差錯。

我們說的重點,就是如何確保會的能得分。作文作為第一重點,檢查兩次。第一次,一邊看一邊改,增補或刪除,好好調整,用好修改符號;第二次再總體讀一讀,做些校正。

然後,不要再看了,水平如何,基本就在那裡了,更多消耗時間無意義。閱讀作為第二重點,分兩步檢查。第一步檢查客觀題,例如選擇、判斷等,用墊板檢查法,按步驟檢查後,就不再重複檢查了。第二步主要檢查主觀題,增補一點,修改一點,更加趨於完善。關於主觀題,我們給出檢查的操作的步驟為:

1.引用原文

回答主觀題時,不要自說自話,可以更多引述原文中的關鍵句。

2.善於聯繫

聯繫自己的理解,聯繫生活的實際,聯繫文章內容,聯繫過往知識。有聯繫,讓人覺得回答有依據。

3.合理推論

根據之前的引述、聯繫,進行推論。這一步可以增補推論形成的過程,讓人看到小孩是如何思考的。

4.明確表述

說出你的主觀意見,做出明確的回答。這時,有了之前的鋪墊,可謂順理成章,水到渠成。想想看,有沒有點像寫文章?

希望我們提供的檢查小妙招,幫助小朋友再得到一兩分。千萬不要小看一兩分。高分,就是一分,兩分累積出來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