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壞人變老了,還是老人變壞了?我也來侃侃

黑子 侃侃 社會 紅網論壇 2018-12-10
究竟是壞人變老了,還是老人變壞了?我也來侃侃

最近,紅網總固的帖子中,有兩位老年朋友先後發表了題為《取消老年卡 請問年輕人,你為何要心裡不平衡呢?》《老年人身上的各種標籤,其實是來自年輕人的歧視 》的文章,意在為老年人說話,為老年人正名,在論壇中反響強烈。

正如網友知青所說的那樣,近幾年來,各大網絡媒體對老年人的負面報道愈來愈多,年輕網友對老年人的指責也愈來愈強烈,以致於發展到呼籲政府取消老年人的免費公交卡,甚至出現了“壞人變老了”和“中國大媽”一類令老年人不爽的網絡熱點語言。

面對這一現實問題,老年人到底應該如何應對?本老頭想在這裡談點個人不成熟的想法。

一、正視事實,不諱疾忌醫。

目前,我國正在進入老齡社會,據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最近報道,我國現在的老年人已經超過了2.4億。那麼龐大的銀髮隊伍,每天不知道有多少故事發生,出幾件成為媒體作為負面報道的事情,出幾個撒潑的中國大媽或者為老不尊的中國大爺,這就和我們每天吃飯睡覺一樣,很正常。

已故的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曾經說過:“有人的地方,就有左、中、右”。這個世界本來就不全是好人,一個地方或者一個群體中,都是由好人與壞人組成的。正如網友駿馬馳城在跟帖中說的:“哪個年齡段的人都有好人,也都有壞人”。這句話很有見地。當然,有些壞人一開始並不是壞人,而且是社會公認的大好人,但到了某種特定的環境,因一念之差而成了十惡不赦的壞人。壞人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歷史上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大惡人也大有人在。

在我們老年人這支銀髮大軍中,可以肯定地說,既有“壞人變老了”的,也會有老人變壞了的現象。從媒體報道的事實看,有些老年人在現實中的表現,確實令人所不齒。比如年輕人不讓座,他就坐到女孩子的腿上去,這就太不應該了,說得嚴重一點,這是耍流氓。還有個別老年人要錢不要臉,居然幹起了“碰磁”,專門訛人錢財。有這種人在,是我們老年人的恥辱,是這些“老鼠屎”壞了老年人的一鍋粥。

現在網絡媒體對老年人不良事件的報道和炒作,除了數量呈上升趨勢外,其中還不乏過激或過頭的言論,有以偏概全,過份誇大之嫌,引起了老年群體的普遍不滿。相反,我認為在網絡媒體上披露和報道老年人的不良行為,很有必要。揭短是為了改進,報憂是為了進步。有人做,就該揭該報,只有通過媒體的影響力,使那些敢於施展惡行的老年人醒悟,壞事做不得,做了就會身敗名裂,代價很高。至於網絡中出現的一些不當言論,我們老年人不必計較,黑子”再黑,無損太陽的光輝。

二、反對惡行,不袖手旁觀。

自古以來,我們中國人一直提倡“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中庸之道。在現實中,即使碰到了壞人壞事,大都是視而不見,不理不睬,不管不顧。正是因為大家都是好好先生,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才使得一些小問題變成了大問題,小事情變成了大事件,才使得惡人橫行無忌,好人遭殃。

前不久,本老頭坐901A路公交車回家,由於車上的語音報站系統有故障,司機也沒有報站名,導致兩位老年婦女坐過了站,其中一位大發雷霆,並起身要衝過去找司機理論。同行的那位立即伸手拉住她:“行了,別吵,當心你的血壓。”就是這麼一句充滿理性和善意的規勸,讓那位老婦人坐了下來,一場無謂的爭吵或者糾糾得到化解,車箱內變得平靜而又和諧。

我在內心為這位女士點贊,同樣是坐過了站,她不僅沒有發怒,還勸阻了同伴的不理性的行為。如果我們老年人都能像她那樣,在自己的同齡人出現不良情緒或者過激行為時,都能保持冷靜和理性,不附和,不參與,不支持,敢於出面制止,善於化解矛盾,那些影響我們老年人形象的事情就會大幅度減少。

三、繼續學習,不倚老賣老

有些老年人之所以在公共場所無所顧忌,為所欲為,在某種程度上是因為他們以為出門在外,自己即使有不良言行,自己的家人和親友都不會知道。他們不瞭解網絡技術已經發展到什麼程度,不知道信息傳播速度快捷到了什麼程度,也許他正在做的時候,身邊的其他人已經用手機在現場直播,自己的家人,自己的親戚,自己的朋友,或者自己的同事正在很遠很遠的地方當觀眾,在欣賞他的表演。一旦自己知道了這一點,還有何臉面見江東父老?

現代社會,經濟和科技發展日新月異,老年人雖然退出了歷史舞臺,但還是要適應社會發展,要常學常新。一要學習新的文化科技知識,做到繼續前行不落伍。二要學習傳統道德規範,做一個與年齡相稱的好公民。不要以為老了就該受到尊重,其實年紀大隻是一個方面,還要看自己值不值得人家尊重。不能說自己老了就可以為所欲為,就說一些不該說的話,做一些不該做的事。這樣做的人叫做倚老賣老,是不受社會大眾歡迎的人。

此外,還要學習科學育人的知識,並運用到培育孫輩的實踐中去。今年六月的某一天下午五點左右,我乘坐的公交車經過某小學時,上來一群剛放學的小學生,待他們坐下後,我發現有五、六個學生旁邊都站著前來接孩子的爺爺奶奶,孫輩心安理得地坐著,老人理所當然地站著,絲毫沒有人認為這樣不妥。見到這一幕我感到十分悲哀,這樣言傳身教著出來的孫輩們,今後能在公交車上給殘疾人孕婦和老人讓座嗎?他們的道德素養能高得起來嗎?他們今後會不會成為新的一代“壞老人”?

關於老年人的自身建設問題說了很多,在這裡還想對年輕的朋友們提點建議。

一、不要以偏概全,請對老年人多一點理解

這裡要指出的是,儘管媒體近年來關於老年人的負面報道較多,但這都是小概率事件,是個別人所為。如果因為有幾個為老不尊的人或者大媽們在上班高峰時間擠公交、跳廣場舞擾民等現象就否定老年人這個大群體,這就有些過了。在老年人中佔主要力量的40、50、60後,是共和國由弱到強,是中國人民從貧困到富裕的最辛勤的勞動者,最忠實的犧牲者,最無私的奉獻者。可以這樣說,江山是革命前輩打下的,但祖國是這些人建設的。

我們看待老年人,不能只盯著老年群體中的那幾個壞人,不能只盯著老年人身上的某些不足,而是要看大局,看整體,看主流,看奉獻,看成績。毫無疑問,超過2.4億的整個老年群體是好的,老年人為社會為家庭做出的貢獻是巨大的,他們始終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的重要力量,也是年輕一代幹事創業的堅強後盾,不可等閒視之。

二、不要求全責備,請對老年人多一點包容

我仔細看過文章開頭說的兩個帖子,也仔細看過了網友們的跟帖,總的說來,網友們的發言都比較理性,有些網友還提出了促進老年人錯峰出行的好辦法,向政府部門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好建議,看後令人感到欣慰。但在微信公眾號和朋友圈裡,個別網友的發言就很不友善,有說老年人愚昧無知的,有罵大媽們低俗不堪的,彷彿當今社會上的不文明不道德現象全是老年人所為。

事實果真如此嗎?我的回答是二個字:“不是”。人的年齡段分為童年、少年、青年、中年、壯年和老年,除開無民事能力和責任的童年,其他五個年齡段中,少年和老年是犯罪率最低的。朋友們可以查看一下,在眼下發生的強姦、殺人、搶劫、偷盜及電信詐騙、金融詐騙、傳銷、毒品走私等刑事犯罪嫌疑人中,有幾個老年人的身影?

今年6月6號,105名從事境外網絡詐騙的中國籍犯罪嫌疑人從印尼巴厘島被押解回國。這是迄今在巴厘島一次抓獲人數最多的跨國電信詐騙案,也是中印尼警方近年來聯合行動,破獲的最大電信詐騙案。在電視節目中可以看到,105名犯罪嫌疑人幾乎是清一色的年輕人,沒有一個老者。

與這些影響社會大局穩定的重大刑事犯罪相比較,網絡上曝光的老年人的諸多不良記錄,大都屬於道德風尚範疇,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出現的不和諧音符,也是社會發展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人民內部矛盾,假以時日,是可以慢慢得到解決的。

三、不要歧視嫌棄,請對老年人多一些關愛

人總是要老的,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西方國家把45~64歲稱為初老期,65~89歲稱為老年期,90歲以上稱為老壽期。發展中國家規定男子55歲,女子50歲為老年期限。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規定45~59歲為初老期,60~79歲為老年期,80歲以上為長壽期。

隨著生理、心理的逐步老化,老年人逐漸從勞動職業中退出,與社會接觸減少,人際交往的頻率顯著降低,嚴重的甚至可能產生與社會的脫離,於是容易產生孤獨感和失落感,從而加速其衰老的進程。最顯著的表現是人的思維辨別能力嚴重下降,行動遲緩,反應遲鈍。這個老化過程是每個老年人的必由之路,只是快與慢、遲與早的區別。

人老了,是一種成熟。十分不幸的是,人老了,還是一種悲哀。當今社會上,有極個別的年輕人對老年人充滿偏見與歧視,同老年人打交道就眼睛翻白,不是要理不理,就是高聲大叫,彷彿他沒有老父老母,彷彿他會永遠年輕。更為可恨的是,那些年輕化科技化高學歷的騙子們還緊盯著老年人的錢包,把老年人作為詐騙對象,使不少的老年人僅存的一點點養老金被騙個精光。

在網絡媒體上,有部分青年網友也常常出言不遜,攻擊老年人,謾罵老年人,這很不應該。哲人說:語言是心靈的反映。心善則言善。內心明亮,言論就會有愛。

對於老年人,請多一點關愛!

來源丨網絡綜合

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繫刪除!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