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澤明:人性不能測試,現實世界就是一個羅生門

文/張守柔

黑澤明:人性不能測試,現實世界就是一個羅生門

提起日本電影,不得不提起黑澤明。提起黑澤明,就不能不提起他的《羅生門》。

《羅生門》是由日本大榮電影有限公司與美國雷電華影片公司於1950年聯合出品的懸疑影片。

黑澤明執導,芥川龍之介,橋本忍聯合編劇,三船敏郎、京町子、森雅之、志村喬等領銜主演。是根據日本著名作家芥川龍之介的短篇小說改編的。

黑澤明:人性不能測試,現實世界就是一個羅生門

這部影片於1951年榮獲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以及第23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雖然是七十年前的老片子了,但現在看來還是能引發人們的深思。

經典,是永遠都不會過時的。

黑澤明:人性不能測試,現實世界就是一個羅生門

電影圍繞一件凶殺案,通過涉案人員(包括巫女代表的死者)及目擊者的幾個角度,卻得出來完全不同的案件分析。

每個人都以有利於自身的方向來闡述同一件事,這就使得原本簡單的案情變得撲朔迷離,真假難辨。

人性的弱點之一就是自私。

黑澤明:人性不能測試,現實世界就是一個羅生門

其實說開來看,自私未必就是人性的弱點。

如果人類沒有對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求,沒有實現這種追求後的滿足,那麼社會也可能不會發展了。

當然,我們不排除有捨己利人的人。但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付出的人也收穫了精神上愉悅,這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一種交換。

黑澤明:人性不能測試,現實世界就是一個羅生門

《羅生門》這部電影,圍繞一個事件,從不同的角度展開,但是卻沒有在最後得出案件的結論。

沒有得出案件結論,但是卻得出了其它結論,那就是人性是不能測試的,因為它經不起測試。

《羅生門》就像是一個怪圈一樣,現實生活中的每一個人,或多或少的都被套進了這個圈子。

黑澤明:人性不能測試,現實世界就是一個羅生門

其實說套進去也不合適,其實每個人一開始就都在這個圈子裡,沒有人能逃出去。

對於這部電影,也有人給出了不同的理解。有的人認為黑澤明的《羅生門》有很強烈的象徵性,日本就如影片裡的女人,中國就如她的武士丈夫,強盜就如美國,丈夫打不贏西方強盜卻怪罪女人的不貞。

應該說這個說法也有一定的道理。《羅生門》拍攝於二戰結束後不久,這個時期的日本百廢待興,前途未卜。

黑澤明:人性不能測試,現實世界就是一個羅生門

電影的場景選擇在大雨傾盆的一個殘破的古樓裡,或許就是在代表日本那個時期普遍的悲觀情緒。

影片最後出現的那個孩子,或許就是象徵著新生,表達了黑澤明希望日本能重新獲得生命的願望。

一部好的電影不僅僅在於講好一個故事,更在於它所表達的意義,以及這種意義能讓人們產生什麼樣的思考。

黑澤明:人性不能測試,現實世界就是一個羅生門

現實中的人們,在面對同一事件時,總會站在各自不同的立場,這就會使簡單的問題複雜化,使複雜的問題更加複雜。

這也是人性複雜的一個體現,如何儘量有一個客觀的判斷,如何的求同存異,這不僅僅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氣。

少一些執念,多一些淡泊,或許生活的畫面才會更寬廣吧。

2019.06.26於北京作

黑澤明:人性不能測試,現實世界就是一個羅生門

圖片源自網絡,侵刪。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