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明網評論員:今天(8月8日)有媒體報道說,6月5日,中央掃黑除惡第14督導組進駐黑龍江後,呼蘭區官場發生的震動震撼了公眾。報道稱,在掃黑督導組進駐黑龍江僅僅5天,即6月10日,呼蘭區始有官員被查;至7月2日,因為涉嫌為“黑社會”充當保護傘,呼蘭區已經有14名官員被查。令人震撼之處在於,這些被查的官員從區委書記到區長、政協主席,還有呼蘭區國土、環保、稅務、城管、住建、街道辦等部門的一把手,幾乎囊括了呼蘭區主要黨政部門。

上述報道統計,截至8月2日,呼蘭區共查處“保護傘案件”11起,涉及51人,處分25人,開除黨籍公職 1人,開除黨籍取消退休待遇2人,開除黨籍建議解除勞動合同1人,留黨察看4人,撤銷黨內職務6人,擬併案處理88人……涉黑至此,僅僅用保護傘一詞恐怕已不能說明這些官員的行為性質。從報道看,這些官員與當地黑社會沆瀣一氣,將利益捆綁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為利而廝殺,又為利而妥協,黑社會成了官員實現政治目的和經濟目標的打手和工具,官員也由此與黑社會難解難分,一體兩面。呼蘭區官場的這幅圖景,放在反腐行動開展幾年之後的背景下,尤顯驚心。

呼蘭區涉黑涉惡的“四大家族”壟斷了“大到交通運輸、房地產開發,小到菜市場、殯葬業”,這些行業中有許多是屬於政府所應提供的公共產品,還有一些是政府應該主動避免染指的競爭性產品。將公共產品的提供者由政府變身為私人,就使這個產品在因公共服務性質而從公共財政汲取補貼的同時,又可以在運營中賺錢盈利。而政府應該避免染指、以保證官員清廉的一些行業參雜進政府及其官員的利益,不僅會擾亂市場秩序,也必將市場和官場變成腐敗的淵藪。

一個被官員撐傘同時又親自上下其手,黑社會橫行的社會是什麼樣子,看看呼蘭在掃黑前的現狀可知。由檢察機關已經提訴的案件可知,黑社會在呼蘭區的行為已經呈常態化。有黑社會組織是經營客車運輸和收各種保護費起家;呼蘭的大小採沙場、各個飯店都要給黑社會繳納保護費,甚至大到一些民企,小到小商小販,都在黑社會的“保護”範圍。更有甚者,當地黑社會的一個斂財方式是“逼人賭博”,對象是一些有經濟實力的民企老闆,有黑社會成員“傳說曾經一場局,‘贏’過一臺上百萬的進口車”……這樣的社會環境,當地的經濟發展如何,不問可知。

更加令人瞠目的是,黑社會甚至成了當地官員用來進行“社會治理”的工具。上述報道援引呼蘭區一名官員的話稱,“過去呼蘭收不上暖氣費的情況很嚴重,區裡甚至要求各單位的幹部劃片上門收取暖氣費。但自從供熱行業被黑惡團伙壟斷後,收不上暖氣費的情況就不存在了,在房地產項目開發拆遷時也是如此,‘他們確實給區裡的相關工作提供過幫助’”。不僅如此,呼蘭區城管局還將老城部分保潔工作交給當地黑社會控制的億興保潔公司,呼蘭區官員還批准用財政資金購買10臺清雪車輛無償借給億興公司使用。荒唐的是,在哈爾濱市政府下文規定,由財政撥款為事業單位人員繳納工傷保險,提高環衛工工資標準,並明確該政策不惠及市場化公司之後,呼蘭區城管局竟然由區財政為黑社會控制公司員工上繳保險,並撥款提高其員工工資,區財政竟然為此先後支出了約150萬元。

呼蘭區官場的亂象,其所提問者豈止社會治理。

上一篇】喬家大院被摘牌“給省市抹了黑”,抹黑的不止摘牌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