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哪些城市會成為人才流向集中地?

大部分人都不太理解為什麼地方政府如此看重GDP增速排名,因為GDP只有增長了,才有就業,老百姓有了收入,才會有消費,而消費又可以進一步拉動投資,才產生良性循環,否則一切都是反作用的。

因此千萬不要小瞧GDP增速,哪怕是帶有水分,一旦放緩,就意味著經濟蕭條,這也意味著就業有問題,你的收入增長乏力,購買力也不足。而今天的分析主要是從宏觀方面對城市的基本面分析,不涉及對房價的具體預測,因為短期有政策調控,且每個城市市場調整節奏不同,所以會有偏差。

【1】

2018年36城的GDP增速排名出爐,我們來看下哪些城市未來最具有發展潛力,哪些城市下滑比較快。

雖然蘇州和無錫也上萬億了,沒有做在圖上,蘇州18597.47億元,實際增長6.8%,排第7,無錫11438.62億元!增長7.4%,排12。

未來哪些城市會成為人才流向集中地?

重點城市GDP排名(圖為實際增速)

第一檔是2萬億以上的超大型城市!有5個,北上廣深和重慶。當總量進入2萬億以上後,增速普遍都下滑到了6點多,但北京上海超過了3萬億,還有6.6%的增速。

要不是北京強行疏解非首都功能,估計增速還能在往上提一提,但北京的虹吸效應實在是太明顯了,大量的資源都聚集在北京,整個北方經濟除了北京一枝獨秀外,其他城市都黯然失色。

然而,公司可以搬遷,但教育醫療資源是很難帶走的,城市的歷史政治文化底蘊這種東西也是長年累月的積累而來的,所以對北京未來的發展還是可期的。

而上海作為長三角戰略區域一體化的橋頭堡,不管如何唱衰人口老齡化程度高,都是長三角年輕人最愛去的城市,所以上海的人才吸引方面的潛力也是可期的。

而深圳這個之前的小漁村,短短几十年發展成這個規模,並且還能保持了7.6%的增速,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而深圳的優勢在於人口紅利大,年輕人多。更重要的是,具有產業優勢,IT互聯網,高新技術發展勢頭猛,所以經濟增速還比較快,企業給的起高薪,政府也捨得出錢補貼人才,一個留學歸國的博士來深圳可以拿到150萬的安家費,政府還有人才安居房給你。

四個一線城市中,其實我最看好的還是深圳。廣州人口流入也多,在全國算第二,但廣州的產業相比深圳對高端人才的吸引力還是弱了點。

【2】

第二檔,1萬億到2萬億之間,有10個城市。

蘇州排第7,無錫排12。

未來哪些城市會成為人才流向集中地?

圖表裡面,成都、武漢是中西部非常看好的熱點核心城市,在人口吸附力,以及產業上都比較有競爭力,比如成都的電子信息產業、生物醫藥,武漢的光谷,都有各自的特色產業。而且成都人口流入非常多,目前房價也不算貴,長期來看,未來潛力還很大。

長沙是目前省會城市中,唯一一個GDP上萬億,而房價還停留在一萬出頭的城市。也是中部城市的價格窪地,因為房價一直都比較低,政府調控非常給力,居民不用為了房子發愁,其他消費比較旺盛,現在新房到處在打折。房子問題解決了也是能吸引人才流動的,所以長沙也是比較看好的城市。

鄭州作為河南的CBD,有著交通的天然優勢,今年超越佛山率先擠進了萬億俱樂部,河南別的不多,就人口多,去年鄭州常住人口突破一千萬了,所以長遠也是值得看好的。

【3】

第三檔,這裡只列舉了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並非全國所有城市的排名。比如佛山的GDP總量就排在西安之前,但沒有列上去。

未來哪些城市會成為人才流向集中地?

這裡面比較亮眼的是貴陽,其次是西安,福州、合肥。另外太原也算是北方城市裡面少有增速還不錯的,但畢竟基數太低。

貴陽成功的把大數據產業搶過去了,而且是高精尖行業,形成產業鏈後,會產生許多高收入崗位,雖然他的體量可能不如很多地級市,但畢竟是貴州的省會,所以還是較為看好。

西安優勢在於一些裝備製造業,比如汽車,航天航空,電力裝備。而西安近兩年在搶人方面非常積極,想要發展成西部最大的城市,所以西安也是值得長遠看好的城市。

福州由於是省會,現在得到更大的政策傾斜,而且城市體量本身也比廈門大,所以增速比廈門快不足為奇,但廈門是宜居城市,在福建省內來說,對人口和資金的吸附力只會比福州強。

合肥在引進中高端產業上,是值得學習的典範,合肥本身就是家電產業生產的聚集地,

濟南和青島現在的步伐差不多,但青島畢竟是山東的排頭兵,且體量也已上萬億,又是海濱宜居城市,對山東來說還是比濟南更看好。

東北三省不看也罷。

【4】

東莞因為臨近深圳有人口外溢,產業轉移,升級成功,製造業很發達,享受粵港澳的紅利,GDP也超過了八千億。

未來哪些城市會成為人才流向集中地?

深圳、廣州人口大量增長,也要感謝北京上海的趕人,同為一線城市,是一個檔次的,高端人才去不了北京上海,那就只能去廣深了。

未來哪些城市會成為人才流向集中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