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推銷不了旅行車,還得讓奔馳寶馬來!

你以為旅行車賣的是性感的肥臀?不是的;是碩大的尾廂?不是的;是情懷?——也許還真是。

大眾把斯柯達明銳的旅行版(Combi)引入國內生產,表現了大眾向中國推銷旅行車時不屈不撓的精神;但旅行車畢竟事關“情懷”二字,“大眾”這塊招牌的說服力也不算強,讓再低端些的“斯柯達”出馬——只能說是碰碰運氣吧。

大眾推銷不了旅行車,還得讓奔馳寶馬來!

▲斯柯達明銳旅行版國產,中國車市又多一個“瓦罐”

雖然法國的標緻動手更早,於1986年把標緻505的旅行版引入中國,但大眾顯然更努力,自從1992年在上海大眾投產桑塔納旅行版之後,一直對這種車型不拋棄不放棄,不但通過進口渠道提供帕薩特(桑塔納即第二代帕薩特)的旅行版,還因地制宜地搞出了朗行、蔚領,這次又忍不住把斯柯達明銳的旅行版引入國產。

大眾推銷不了旅行車,還得讓奔馳寶馬來!

大眾推銷不了旅行車,還得讓奔馳寶馬來!

▲屈指一算,旅行車進入中國已經30餘年

說起來,當年大眾在德國本土推銷旅行車時,也是如此努力,但遺憾的是,旅行車在德國能成為一種潮流車型,不是大眾這種“普通品牌”的功勞,更多的還是仰仗了幾個豪華品牌的提攜。

旅行車潮流在德國姍姍來

德國現在是全球最大的旅行車市場,旅行車能佔到新車銷量的20%左右;德國又是旅行車最後的幾塊根據地之一,除了德國的幾個鄰居——同樣地處西歐的瑞士、意大利、法國,再加上北歐的瑞典等,旅行車在全球其它主要汽車市場上已經落魄不堪,不但不是主角、不是配角,甚至連龍套都算不上。

大眾推銷不了旅行車,還得讓奔馳寶馬來!

▲德國是全球最大的旅行車市場

2016年,美國全年共賣出7萬多臺旅行車,僅比福特F150皮卡一個月的銷量多一點。在美國市場上,只剩下沃爾沃V90、斯巴魯力獅、傲虎,和幾款德國品牌進口旅行車還在苦苦支撐,期待著美國人有一天能回心轉意,重新鑽進旅行車的大肚子。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旅行車當年在美國也曾風光無限,盛況一點也不亞於現在的德國。“二戰”以後一直到1970年代,旅行車成為美國的主力車型,在鼎盛時期,美國每賣出5臺車,其中就會有一臺旅行車。想當年,美國的父母們用旅行車碩大的車廂,裝上他們的兒女,裝上野餐籃,裝上家裡的那條狗,沿著66號公路一路得瑟。

大眾推銷不了旅行車,還得讓奔馳寶馬來!

▲二戰以後,旅行車迅速成為美國的主流車型。圖為1950年款的福特Country Squire

旅行車的源頭,一直可以追溯到馬車時代,單就汽車中的旅行車分類來說,到1930年代的時候,已經在歐洲和美國成為一種成熟車型,而旅行車的興旺發達,是在二戰以後。

早期的旅行車,是由專門的車身製造商提供一種大號的車身,安裝在各汽車公司的汽車底盤上,相當於plus版本。之所以加大車廂,是為了多裝人和行李;之所以要多裝,是因為早期的旅行車相當於一種出租車,主要用途是從火車站往鄉間住宅接送客人。

大眾推銷不了旅行車,還得讓奔馳寶馬來!

▲早期的旅行車,實際上充當的是出租車角色

所以你看,旅行車要麼叫Station Wagon,要麼叫Estate,說明旅行車一頭連著火車站,一頭通向鄉間莊園。實用主義的美國人就叫它Station Wagon,而奔馳一直叫它Estate,一看就是講究品位、格調和情懷。

別看德國人現在熱衷於旅行車,但實際上,他們在旅行車上屬於慢熱型。二戰以後,旅行車伴隨著生育高峰在美國迅速走紅,成為美國家庭的主力車型;英國和法國的汽車廠商也看上了這種車的實用性,紛紛推出旅行版本,英國的奧斯丁、莫里斯、mini,法國的標緻、雪鐵龍、雷諾等,旗下大大小小的車型,幾乎都會搞個旅行版出來。

在德國,大眾於1961年推出了轎車VW1500,旅行版本也於次年上市,但當時的大眾甲殼蟲正值如日中天,其它車型被這隻蟲子的耀眼光芒掩蓋,始終默默無聞。VW1500旅行版本留給世人的印象,只剩下那個後來被大眾旅行車沿用的名號:Variant。

大眾推銷不了旅行車,還得讓奔馳寶馬來!

▲德國在旅行車方面算是“慢熱型”,圖為1960年代的大眾1500旅行版

1973年,繼甲殼蟲之後的大眾第二款重量級車型帕薩特上市,這種發動機前置、前輪驅動的構架更適合佈置旅行版的大尾廂,帕薩特Variant隨後於1974年上市。可以看得出來,大眾在德國推廣旅行車方面一向非常努力,但德國的旅行車真正流行起來,還是在德國的三個豪華品牌陸續推出旅行車之後。

大眾推銷不了旅行車,還得讓奔馳寶馬來!

▲第一代帕薩特旅行版於1974年上市

1970年代,寶馬經歷了戰後一番狼狽的生死掙扎後,終於緩過神來,著名的3、5、7系相續問世;當時奧迪還是大眾的小跟班,事事處處被大眾壓制,就連研發的新車型也會被大眾順手牽羊,掛上VW標去賣——奧迪真正復興,要等到1980年代。“BBA”中,只有老牌的奔馳氣定神閒,1977年,奔馳的W123車型(後來的E級)推出了旅行版本——而此時,旅行車在美國已經盛極而衰,開始走下坡路了。

從1980年代開始,德國的三個豪華品牌加快了旅行車的推出節奏,奧迪100(A6前身)的旅行版1983年上市;1987年,寶馬3系推出旅行版,隨後5系也於1991年推出旅行版;1996年,奔馳C級推出旅行版。

大眾推銷不了旅行車,還得讓奔馳寶馬來!

▲豪華品牌引領了旅行車在德國的流行

豪華品牌的加入,給實用主義的旅行車,鍍上了一層浪漫主義色彩。在德國,旅行車不再是一種“工具車”,而是與一種休閒的生活方式聯繫起來;它的後備廂裡,偶爾會裝上高爾夫球具、滑雪裝備、山地自行車,格調明顯就高起來。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BBA這麼一搞,德國的旅行車就被帶成了一種時尚車型,大眾、歐寶、福特這樣的普通品牌也被帶動起來,旅行車就此在德國火爆起來,成為一種有品位、有情調的德國範兒。

而在美國,旅行車變得越來越大,越來越生猛,到1970年代時,體型龐大的全尺寸旅行車大行其道。但此時恰逢石油危機,高油價為這種車的衰落埋下了伏筆。1980年代,minivan(MPV)在美國開始興起,這種車油耗經濟,空間更大更靈活;隨後,兼具威猛外形和寬敞空間的SUV強勁上位,美國的旅行車就被這兩位生猛的新角色徹底打趴下了。

大眾推銷不了旅行車,還得讓奔馳寶馬來!

▲1960年代開始,美國的旅行車在尺寸上毫無節制,這是1971款的別克Estate Wagon

失去了情懷,旅行車還剩下什麼?

旅行車,實際上就是尾廂“膨脹”了的三廂轎車。二者之間的差異就是如此之小,把三廂轎車的車頂一直向後拉到車尾,三廂轎車就變成了旅行車。

從設計研發的角度看,旅行車也只是三廂轎車的簡單變形;而從製造的角度看,三廂轎車和旅行車之間的成本相差無幾。戴姆勒集團CEO蔡澈曾經說過,旅行車不是一種通行的全球車型,但只要很少的投入,就可以在三廂轎車基礎上,得到這種在德國非常成功的車型。

大眾推銷不了旅行車,還得讓奔馳寶馬來!

▲旅行車相當於把尾廂拉高的三廂車

在“瓦罐迷”們的眼裡,旅行車比三廂轎車更實用,而且它們豐滿的尾部看上去也非常迷人;但在另外一些人的眼中,還是三廂轎車的造型更協調,旅行車那個肥大的臀部簡直不堪入目。

各花入各眼,關於外形的爭論永遠不會有標準答案。旅行車最大的優勢,在於得到一個大尾廂的同時,不會像SUV和MPV那樣在操控性上有明顯損失;而通過升高一點底盤和加入四驅,旅行車也可以適應複雜些的路況,與“休閒”的主題更加貼合。

大眾推銷不了旅行車,還得讓奔馳寶馬來!

▲旅行車的肥臀,並沒有讓它損失太多的駕駛樂趣

問題是,這個世界上的多數車主,對於操控性並無太多追求。無論是乘坐空間和裝載能力,還是適應各種路況的能力,無疑是SUV更有優勢,何況SUV還有一副孔武有力的長相。

而論起空間優勢,真正擅長的是MPV,無論是空間利用率,還是空間利用的靈活性,旅行車都無法與之匹敵。

SUV在全球範圍內崛起,擠壓著轎車和MPV的生存空間,而作為轎車變種的旅行車,同樣受到SUV的擠壓。在旅行車最後的根據地歐洲,緊湊級旅行車的市場也在萎縮,只有中級車市場版塊,份額還算穩定。

大眾推銷不了旅行車,還得讓奔馳寶馬來!

▲當賓利也開始造SUV時,你還用懷疑SUV在當今世界的影響力嗎?

旅行車在德國及其周邊國家偏安一隅,於是,在一些“瓦罐迷”心目中,這種車幾乎成了“德國範兒”的象徵符號;有意思的是,德國的汽車品牌,又想從“英倫範兒”上借光做做文章。

英國的汽車工業已經沒落,但英國的汽車歷史和文化中,還是有不少“寶貝”讓其它國家豔羨不已,那種與王室、貴族聯繫在一起的英倫範兒,自帶高貴、優雅的光環,就連德國奔馳這種老牌的豪華車製造商,也忍不住想從英國汽車歷史的故紙堆裡尋根淘寶。

如果你是個汽車愛好者,一定留意到,奔馳不但突破“兩門”的常規,搞出了四門版的coupe車型CLS,而CLS又有一種特立獨行的旅行版本“Shooting Brake”。

大眾推銷不了旅行車,還得讓奔馳寶馬來!

▲奔馳推出CLS的旅行版本,意在開掘新的細分市場

“Shooting Brake”,是旅行車在某些國家的稱呼,也是旅行車的源頭之一。所謂“Shooting Brake”,通常譯作“獵裝車”,顧名思義,是打獵用的車。

“Shooting Brake”最早指的是一種馬車,汽車問世之後,那些愛好打獵的英國貴族就讓汽車製造商們為他們定製合適的車型,1910年的勞斯萊斯Silver Ghost Shooting-Brake就是一款典型的獵裝車。

為了裝上他們的獵槍、獵犬、野餐籃,還有收穫的獵物,這些英國貴族要求汽車製造商們在汽車底盤上裝上一種加大、加長版的車身。這種車的車廂裡有長條座椅和酒櫃,車窗上裝有槍架。紳士們乘車在鄉下的莊園周圍轉悠,一邊呷著杜松子酒,一邊透過車窗看風景,偶然看到一隻兔子或一隻狐狸,就隨手抄起架在槍架上的獵槍,來幾發。

大眾推銷不了旅行車,還得讓奔馳寶馬來!

▲1910年款的勞斯萊斯Silver Ghost Shooting-Brake

在法國等一些國家,“Shooting Brake”指的就是旅行車,而在正統的觀念中,“Shooting Brake”又特指一種優雅的雙門版旅行車,所以,當奔馳把四門CLA的旅行版也叫作“Shooting Brake”時,是從英國貴族那邊借到了一點“情懷”,又進行了一點“突破”——畢竟兩門車型的實用性太差,既然是現代派的旅行車,實用性方面總要過得去才會有人埋單。

情懷,這就是情懷。有人看到的是一款車,有人看到的是一款標新立異的車,有人則看出了來自英國上流社會的高貴氣息。

什麼樣的車型能安放中國瓦罐迷們的情懷?

中國似乎並不缺少“瓦罐迷”,呼喚wagon的聲音多年來不絕於耳,但30年過去了,旅行車一直在努力,一直沒有成為主流車型。

說起來,國產過的旅行車已經頗有一些,除了上邊提到的幾款,還有過別克賽歐SRV、凱越旅行版、菲亞特派力奧週末風、馬自達6旅行版、中華駿捷Wagon等。從“瓦罐迷”的角度看,這些旅行車要麼不正宗,要麼不地道、要麼不厚道……總之,不是他們真正想要的那種車。

大眾推銷不了旅行車,還得讓奔馳寶馬來!

▲說出來怕你不信,這貨確實國產過

誰也說不好,中國的“瓦罐迷”們到底想要什麼樣的旅行車;或者說,什麼樣的旅行車,才能把中國的“瓦罐”市場帶動起來。不過,可以肯定地說,國產的明銳旅行版不是“瓦罐迷”們想要的那道菜,品牌不夠響、級別不夠高,性能不夠強,光靠一個大屁股,怎麼能安放“瓦罐迷”們那份沉甸甸的情懷?

旅行車有個大尾廂不假,但別的車型,尾廂就不夠用嗎?都說旅行車與“情懷”有關,而兜售旅行車情懷,說穿了是要兜售一種與旅行車相關的生活方式,一種有錢、有時間、有品位、有格調的pose。如果隨隨便便誰都能擺這個pose,還配叫情懷嗎?

假如讓BBA出馬,也許效果會好一些,寶馬3系、奔馳C級的旅行版,如果國產後只賣30來萬,確實是“瓦罐情懷”的恰當載體——車型有個性、品牌夠體面、價格夠得著。這些豪華品牌入門級旅行車,既能多裝東西,還能裝13,還能跟普通群眾拉開一點距離,更重要的是,有情懷的車主們能借此與土豪們保持距離。

豪華品牌能起模範帶頭作用,大眾這種“普通品牌”也不必氣餒,畢竟在不少人眼中,大眾這塊招牌還是具有一定“德國品質”屬性的。問題是,你不要拿朗行、蔚領來湊數,也不要把寶押在明銳旅行版這種緊湊級車型上,真要想在旅行車項目上大幹一場,最好把帕薩特旅行版國產,然後跟帕薩特賣一個價錢,說不定一下就火爆起來了。(未經許可,請勿轉載或改編、摘編,如需授權,請與公眾號:東扯西車/xuefengcar聯繫。)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