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鬃山:大漠戈壁,雄渾浩瀚,烽火邊塞,金戈鐵馬

浩瀚 蒙古 天山 楊增新 斯文·赫定 肅北發佈 2018-11-29
馬鬃山:大漠戈壁,雄渾浩瀚,烽火邊塞,金戈鐵馬

馬鬃山:大漠戈壁,雄渾浩瀚,烽火邊塞,金戈鐵馬

黃河以西,走廊以北,橫亙的山脈昂揚起伏,形似奔騰萬里,昂首長嘶烈馬鬃毛一般飄逸,山頭一律呈深褐色,荒涼而又充滿了活力,飛揚的鬃毛在陽光照射下定格成一團團火焰。在一個叫橋灣的地方,一頭折向雄渾浩瀚的黑戈壁。湧現在眼前的事裸露的礫石,灰暗的峰巒,嶙峋山崖,鐵鏽的頁岩,稀疏的植被,像是被地火燃燒後殘留的一堆堆灰燼,猥瑣、醜陋,一切恍若月球地表,亙古的荒蕪、冷寂。沉默無聲,灰暗憔悴,彷彿深藏著絕世的孤獨與寂寞。黑戈壁一年四季幾乎是同一個顏色,黑色的石頭,黑色的山崗,黑色的砂礫。所有的黑色如同深夜的夢魘一般籠罩內心。大漠蒼涼,一派枯黃,時有“陣陣狂風不可擋,漫空沙石亂飛揚。窮以大漠連朝暗,多少徵人委異鄉。”正如中瑞西北科學考察團斯文赫定所描寫那樣:“即便在月球上也難見得有比我們所走過的更為荒涼的地方,很少能見到一個略有生機的荒丘”。

馬鬃山:大漠戈壁,雄渾浩瀚,烽火邊塞,金戈鐵馬

馬鬃山:大漠戈壁,雄渾浩瀚,烽火邊塞,金戈鐵馬

戈壁一詞源自蒙古語,意為“難生草木的土地方”。《山海經》曰:“黑戈壁”南依崑崙山,東出弱水。黑戈壁指的是甘肅、內蒙古與新疆之間東起額濟納河,北抵中蒙界山,南臨河西走廊西段,西依東天山,東西長800公里,南北寬300公里,大約20萬多平方公里廣闊的區域,面積比內地的省份都大,它是中國西北最大的無人定居區,是神祕誘人有待探索的祕境。黑戈壁是亞洲內陸的腹地,馬鬃山又是黑戈壁的腹地,馬鬃山在黑戈壁的懷抱裡,一睡就是億萬年。據科學家考證,在地質構造上,馬鬃山屬北山板塊斷帶,由一系列雁行狀山脈組成,大概形成於一億年之前的造山運動。我突然想起有關地質紀年的名詞:寒武紀、奧陶紀、泥盆紀、二疊紀、三疊紀、侏羅紀……蒼茫而又遼遠的時光,即使窮盡人類的想象,也望不見盡頭。地理上的馬鬃山既是區域,也是地名,它位於河西走廊西北部,東至內蒙古西部的弱水西岸,西南楔入新疆羅布泊窪地東緣,西北抵達蒙古和東天山一帶,在這片茫茫廣野上,標有三個馬鬃山地名。

馬鬃山:大漠戈壁,雄渾浩瀚,烽火邊塞,金戈鐵馬

馬鬃山:大漠戈壁,雄渾浩瀚,烽火邊塞,金戈鐵馬

一個是馬鬃山主峰,海拔兩千五百八十三米,一個是梧桐溝北山煤礦西邊的額濟納旗馬鬃山蘇木(鄉、鎮),一個是肅北蒙族自冶縣的馬鬃山鎮(公婆泉),三足鼎立,互為支撐。 馬鬃山是山川相濟的茫茫戈壁,人煙稀少,每百平方公里平均不足一人。南部山嶺蜿蜒,山間有盆地,西部平坦,有明水之稱。北部山嶺交錯,似狼牙刺天,東邊漫坡戈壁、浩浩蕩蕩。馬鬃山位罝特殊,西接新疆,北界蒙古,南連河西走廊,東抵額濟納,由於處於外蒙古、新疆、內蒙古的三角地帶,成為三不管的地方,歷史上政治博弈,地域紛爭不斷,公婆泉的黑喇嘛,哈密的烏斯滿,河西的馬仲英,額濟納的德王,歷史錯綜,秩序混亂。在馬鬃山各處主要關隘上,碉堡林立,要塞重重,顯示著昔日的威嚴。

馬鬃山:大漠戈壁,雄渾浩瀚,烽火邊塞,金戈鐵馬

馬鬃山:大漠戈壁,雄渾浩瀚,烽火邊塞,金戈鐵馬

馬鬃山:大漠戈壁,雄渾浩瀚,烽火邊塞,金戈鐵馬

馬鬃山(甘肅肅北蒙古族自治縣縣)像是插入內蒙古(阿拉善盟額濟納旗)與新疆東天山(哈密地區伊吾縣)中間的一個楔子,成為華北與西北的分界線。馬鬃山是草原絲綢北道的重要地段,向東可走額濟納(居延海),包頭、寧夏、歸綏、張家、北京和華北各地,直至東北;向西可跨入新疆,沿東天山以南到達哈密、吐魯番,沿山北西行可走巴里坤、木壘、北庭以西、阿勒泰。當年來自張家口、京城、包頭、歸綏、大同的商旅駝隊常常選擇此道進出新疆,為絲綢古道連接中原與西域的重要路段。從河西走廊橋灣一帶向北經馬鬃山可到達蒙古國戈壁阿爾泰省,烏蘭巴托、俄羅斯等地;向南翻越祁連山進入青海、西藏,走上青藏高原。從橋灣到馬鬃山後北上外蒙古乃至俄羅斯進行民間貿易往來已久,四川、青海、西藏、甘肅、寧夏的商人、駝隊、利用龐大的駝隊販運絲帛、布匹、日用鐵器、磚茶等貨物,經橋灣北上匯聚到公婆泉(今馬鬃山鎮)打尖休憩,補充草料食物,然後到達謝別斯廷泉再一次進行補給休整,由此抵達外蒙古乃至俄羅斯進行貿易。這條路是西藏、青海藏地喇嘛進入蒙古地區講法、傳教之路,也是外蒙古僧侶遠赴藏地朝覲、求經學法之路。

馬鬃山:大漠戈壁,雄渾浩瀚,烽火邊塞,金戈鐵馬

馬鬃山一帶雖然大多是荒漠戈壁,但古道四通八達,又是取直線而行,大大縮短了行程,沿途還有水源補給,因而商旅、僧侶、官員、軍隊大多選擇此道進進出出,久而久之,形成了一條較為固定的通商路線,在橋灣、鷹凹峽、將軍臺、公婆泉、紅石山、伊哈托裡、謝別斯廷泉、明水沿線都建有住宿的客棧,水井,宋、元、明、清、民國時期曾幾度繁榮。斯文•赫定在《亞洲腹地旅行記》中描述:黑戈壁雖然時常風雪瀰漫,經常野獸光顧,但是一路上駝鈴聲聲,商旅不絕。1927年12月,就遇到了5撥駝隊,12月10日一天就遇到了兩支商隊,最大的一個商隊竟有1200峰駱駝。那一夜,駝鈴聲整整響徹了一個多小時。想想看,1200峰駱駝,行走在黑戈壁上是何等壯觀。斯文赫定曾被這盛大的場面所震撼,更為那商隊的組織工作之完善協調而讚歎不已,1200峰駱駝的龐大隊伍紮營、打尖、休息、出發,一切都有條不紊,準確而迅速。這支1200峰駱駝的商隊是從歸化(今呼和浩特)方向來的,打算到新疆哈密的巴里坤和奇台去。穿越黑戈壁之路是當年從北京到新疆最近的一條路線,馬鬃山地區由此成為東西草原絲綢北路和南北蒙藏貿易通道的交匯點,戰略地位相當重要。只是後來由於外蒙古脫離中國,往來貿易中斷,加之蘭新鐵路、312國道、連霍高速的開通,馬鬃山從咽喉要衝變成了一段無用的盲腸。

馬鬃山:大漠戈壁,雄渾浩瀚,烽火邊塞,金戈鐵馬

馬鬃山:大漠戈壁,雄渾浩瀚,烽火邊塞,金戈鐵馬

近年來,隨著一帶一路的發展,從橋灣至馬鬃山口岸高雙向柏油公路已經通車,京新高速(北京至新疆)公路,額哈鐵路(內蒙古額濟納至新疆哈密)也隨之開通,這三條大動脈都途徑馬鬃山地區,汽笛聲打破了馬鬃山半個多世紀的死寂,據說,1992年,馬鬃山口岸曾開關貿易,作為甘肅省唯一的對外貿易口岸,有關開關事項正和蒙古國協商,如若再次開關,馬鬃山將迎來嶄新的一頁。此時此刻,當你回過頭來才驚奇地發現,這三條大動脈行進的路線,正是當初草原絲綢北道和蒙藏互通往來的線路,不同的是以前是駱駝和馬匹,現在是汽車與火車。

馬鬃山:大漠戈壁,雄渾浩瀚,烽火邊塞,金戈鐵馬

走過一座山,前面又出現一座山,山峰的孤獨高傲,裹挾著來自盤古開天闢地與生俱來的氣度和雄姿。越過一片戈壁,前面還是一片戈壁,一片片戈壁荒漠斷然無情,一律呈現出黑色,悲壯的氣場和蒼涼意境讓人窒息。鑽出一條峽谷,前面仍然是一條峽谷,峽谷深邃,兩山對峙,不怒自威。紅日灼燒著戈壁灘,天淨得像一塊藍布,沒有一絲的雲彩,馬鬃山一身黑褐色,生生擺出一副威武剛猛的氣勢,給人以馳騁古戰場的想象。雖然汽車飛馳,但總是走不到盡頭,馬鬃山在考驗著我們的耐心,馬鬃山在等待著我們虔誠的拜訪。戈壁連著戈壁,丘嶺時遠時近,黑戈壁並非了無生機,幾處稀疏乾枯的駱駝刺、灌叢裝點黑色的礫石和黃色的土壤。從河西走廊的橋灣進入馬鬃山要途經將軍臺、鷹凹峽、通暢口、躍進山等,這些名字顯示了馬鬃山的巍峨險峻和曾經的戰略要衝。在將軍臺東邊,依山建有一座石頭城,面對扇形洪積下坡,間有稀疏林木,控制馬鬃山岀入。

馬鬃山:大漠戈壁,雄渾浩瀚,烽火邊塞,金戈鐵馬

這是1937年肅北設治局駐所遺址,巨石城牆上不同角度分列兩層石碉,森嚴壁壘,仍然挺立。馬鬃山鎮(公婆泉,相傳一對公婆曾在此放牧駱駝,久而久之,人們也習慣上稱馬鬃山鎮為“公婆泉”)是一個擁有1200餘人口,面積達3.8萬平方公里的邊陲重鎮,從地圖上看,馬鬃山鎮的面積是肅北縣的一半,你可不能小覷這個小鎮,它竟然與江蘇省的面積相當,佔據全國0.92%的土地卻地廣人稀。馬鬃山沒有常年性的地表徑流。方圓數百公里,最大的一眼泉就是“公婆泉”,一眼不大的泉水從小鎮前山坡上的砂石中噴湧而出,彙集成一股細流溪緩緩地向北流去大約一公里許,泉水周圍植被茂盛,蘆葦有一人多高,還有紅柳、沙棗等灌木,這裡是馬鬃山人氣最旺的地方,鎮中心聳立著三隻北山羊雕像和一塊石碑,高聳的臺基上方雕有一個威武挺立、頭顱高昂、長著長長犄角的公北山羊;右側是一隻母北山羊,身旁偎依著一隻活潑可愛的小北山羊,山羊雕像為邊防小鎮增添了邊地氣息和生活情趣。碑上用漢文和蒙文寫著“三羊城”及“和泰榮興”。碑身下方東西北分別有“東鄰內蒙古、西通哈密道、北界蒙古國”之題字。小鎮大多是平房,幾處樓房鶴立雞群,沒有人群的喧鬧擁擠,沒有汽車的刺耳嘈雜,遠離世俗,恬靜整潔、肅穆詳和。

馬鬃山:大漠戈壁,雄渾浩瀚,烽火邊塞,金戈鐵馬

歷史上臭名昭著的“黑喇嘛”巢穴,就在公婆泉的南側丘陵地帶。黑喇嘛上世20年代曾嘯聚馬鬃山,霸佔公婆泉,修築軍事要塞,築卡堵路收稅。1920年冬天,黑喇嘛帶著自己的部下走出中蒙界山,來到馬鬃山修建“丹賓喇嘛”城堡,扼守黑戈壁最大的水源“公婆泉”,並圍繞要塞搭建起五百多頂帳篷,靠打劫過往商隊為生,氣勢非凡,好不威武,過往客商無不談之色變。“黑喇嘛”城堡頗為壯觀,馬鬃山的牧民把它叫作“碉堡山”,方圓五平方公里範圍內的山頭上密集的分佈著碉堡、戰壕、營房等工事。每一個小山包上都有一個崗樓。且與中央建築群之間用戰壕相連,層層疊疊的掩體、塹壕、瞭望塔和射擊孔構成密不透風的火力網。堡壘居高臨下,易守難攻,沒有相當專業的軍事眼光,不可能設計得出來;沒有相當的人力、物力、財力根本不可能完成這項巨大的工程。

馬鬃山:大漠戈壁,雄渾浩瀚,烽火邊塞,金戈鐵馬

曾經叱吒大西北黑戈壁的“黑喇嘛”,一度讓新疆、甘肅、內蒙古的老百姓視為洪水猛獸。人們將其比喻為“絲路羅賓漢”、“魔鬼黑喇嘛”。當地人嚇唬孩子,不說狼來了,而是說“黑喇嘛”和“尕司令”來了(尕司令指馬仲英,“尕”是小的意思,因其20歲就當上司令,故稱“尕司令”),在20世紀初葉,“黑喇嘛”的一舉一動甚至牽動著整個亞洲的神經。1924年,蒙古將領巴勒丹道爾率領紅色蘇聯和外蒙古組成的一支遠征軍將黑喇嘛斬首。與黑喇嘛城堡對峙的是楊增新要塞,聽聞黑喇嘛,楊增新是如臨大敵,將提防一個只有幾百人的敗軍之將,擺在最優先的地位。在上世紀20年代,亂世梟雄黑喇嘛在俄羅斯與外蒙古無法存身的情況下,他要求來新疆避難,遭到新疆督軍楊增新的斷然拒絕,然後立即給東疆邊防(哈密)下達了一道“雞毛信”。在明水古城西北方向一座形似巨大雞冠子的大石山構築防禦工事,指揮所、瞭望臺、哨所、戰壕、掩體、火力分佈點密集分佈,落有致,甚至包括餐廳、清真寺。居高臨下的要塞將路經者、來犯者之敵置於嚴密監視之下,縱然插翅也難以逾越這道天險。與馬鬃山黑喇嘛的碉堡山相比,楊增新要塞保存更完好。

馬鬃山:大漠戈壁,雄渾浩瀚,烽火邊塞,金戈鐵馬

馬鬃山:大漠戈壁,雄渾浩瀚,烽火邊塞,金戈鐵馬

詩曰“行處近天龍尾滑,獵色陪帶馬鬃香”,馬鬃灑脫,精神抖擻,飄飄然大地升飛,蕩蕩乎廣漠邊陲,相傳唐將薛平貴降服一匹紅鬃烈馬,隨其徵西涼,在黑戈壁憂傷而亡,隨即憤而成山,變成了永不磨滅的馬鬃山。馬鬃山是一個帶有濃烈神祕色彩的神奇地域,廣袤無垠的黑戈壁,有一種洞穿時光隧道的恍惚之感。橫空出世的古生物化石抒寫了滄海桑田,寰海鉅變。鐫刻於山間峭壁上的巖畫傳遞著煙火情感,隨處可見的古城烽燧記載了歷史過往……《史記•匈奴列傳》載:“當是之時,東胡強而月氏盛。烏孫最先佔據這一帶,後來月氏搶佔了烏孫的地盤。

馬鬃山:大漠戈壁,雄渾浩瀚,烽火邊塞,金戈鐵馬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冒頓終於“鳴鏑弒父”殺死頭曼,自立為單于,強大之後斬首月氏王,以其頭為飲器,月氏逃遁伊犁河、納林河流域稱為“大月氏”,未西遷者,稱為“小月氏”。 西漢年間的相當一個時期,從東天山到肅北和河西一帶,都在匈奴勢力控制之下,絲綢之路即使出陽關走玉門關也常常被阻。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打通河西走廊,阻止匈奴不斷進犯,甚至深入中原搶劫和掠奪,漢武帝吸取了先祖一再忍讓的教訓,決心出兵討伐匈奴,曾先後派漢將李廣、衛青、霍去病、李陵等進行遠征,不但把駐牧在居延與河西走廊一帶的匈奴渾邪王、休屠王逐一打垮,並把鋒芒直指西域腹地,攻破了樓蘭,進佔了車師,還在輪臺、渠犁駐兵屯田,同時在居延、明水建立了防禦要塞,修築了烽火臺。到公元前60年,漢王朝又任命鄭吉為西域都護,使西域從此歸屬大漢王朝的統一版圖。但退居漠北的匈奴勢力並不甘心失敗,仍以東天山為天然屏障,常常伺機反撲,並出兵企圖重新控制西域各地。這時的明水,已成為漢王朝抵禦匈奴進犯的前沿陣地,不但經常留有兵士防守,而且在周邊加強了各種防禦建設。在明水修築了烽燧,從居延到玉門關分三段修築了漢長城,形成了“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的防禦工事,使明水同居延要塞遙相呼應,一旦發現匈奴進犯,便立即點起烽火報警,以狼煙為信號,快速傳遞,做好迎敵準備,使匈奴南下嚴重受阻,一度起到了維護河西安寧,保證絲路暢通的巨大作用。到東漢時期,漢王朝為了徹底擊敗北匈奴的侵犯,又先後遣車騎將軍竇憲、奉車都尉鬥固、駙馬耿秉、假司馬班超、敦煌太守裴岑、漢將任尚等,或經伊吾翻越東天山,或經居延過明水,主動出擊,直下蒲類,大破匈奴呼衍王,迫使匈奴西逃,最後退出西域歷史舞臺。

馬鬃山:大漠戈壁,雄渾浩瀚,烽火邊塞,金戈鐵馬

1934年,瑞典考古學家貝格曼在從黑戈壁西進哈密時發現了氣勢恢弘的“明水古城”。按原計劃,他們一行當天要穿越黑戈壁,晚上將到達新疆哈密境內的“廟兒溝”。但明水路邊一處古城遺址引起了他們的注意。這是由六座烽火臺嚴密拱衛的城池遺址,護城河、城門、擋馬仍清晰可見。貝格曼為明水古城畫了一幅實測圖,《明水遺址實測圖》是至今為止遺址僅有的公開發表資料。兩千多年來,馬鬃山這塊土地上有西戎、羌族、烏孫、月氏、匈奴、漢、吐蕃、党項、回紇、蒙古等20多個來草原少數民族駐牧遊獵,這些民族後來在與農耕民族無數次的衝突、交會中融入了漢族、藏族、蒙古族、裕固族等民族當中。

馬鬃山:大漠戈壁,雄渾浩瀚,烽火邊塞,金戈鐵馬

馬鬃山是見過世面的,它見過盤古開天地的偉大壯舉,見過女媧補天的英雄豪邁,見過三皇五帝的歷史功績,見過秦皇漢武的開疆拓土,見過唐宗宋祖的文治武功,見過絲綢之路的繁榮昌盛,見過黑喇嘛、烏斯滿的凶殘剽悍;見過斯坦因、伯希和之流的卑鄙和貪婪,見過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的睿智剛烈、見過新疆督軍楊增新的遠見卓識,見過歷史地理學者楊鐮的正義和執著,見過現代化的發展改天換地……馬鬃山之美,源自大漠戈壁,蘊藏著雄渾浩瀚;馬鬃山之美,源自烽火邊塞,融入了金戈鐵馬,馬鬃山之美,源自粗狂豪放,帶著剛烈激昂。這種美寂寥豁達,神祕誘人;氣場雄渾,底蘊深厚,吸引著無數探險者光顧,期盼著獵奇者的探索。這種美,是葡萄美酒的滋味,是醉臥沙場的瀟灑;這種美,鏗鏘著“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的雄偉,飛揚著“醉鼓金甲舞,雷鼓動山川”的雄壯。說馬鬃山,道馬鬃山。留戀馬鬃山,探索馬鬃山,馬鬃山像塊磁石,吸附著許多與此相關的歷史事件和悲壯激昂的故事傳奇。馬鬃山壁盛產傳奇,馬鬃山充滿迷幻: 黑喇嘛、尕司令、碉堡山,將軍臺、鷹凹峽、紅石山、伊哈托裡、謝別斯廷泉、國門口岸、明水古城、玉礦遺址、楊增新要塞等待你的光臨,期盼你的發現。羌笛悠悠,馬蹄聲遠,遠進歷史的深處。

馬鬃山:大漠戈壁,雄渾浩瀚,烽火邊塞,金戈鐵馬

黑戈壁腹地的馬鬃山像一塊巨大的磁鐵,只要你來過一次,就會銘記一生;馬鬃山的故事,只要你聽過一次,就會永不忘記。馬鬃山!只待抖散長鬃,將一聲長長的嘶鳴從心底噴發,喚醒沉睡的死亡,喚醒默立的群山,在大漠的長風詠歎中,在戈壁的月光沐浴下,用夜光杯端起一杯葡萄美酒,一飲而盡,醉倒在她的懷抱。

作者簡介

王彥峰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山西省作家協會會員,魯迅文學院第二十三屆高研班學員。迄今在報紙、雜誌、網絡發表詩歌、散文、小說、新聞、評論、通訊、報告文學等作品計200餘萬字,出版《邊地星光》(上下卷)《我在靜樂等你》(上下卷)《仗劍走邊關》《一種顏色的高度》。

相關推薦

推薦中...